魏晋南北朝4大才女,谢道韫只能排第四!_1
谢道韫,豪门里走出来的才女

谢道韫,豪门里走出来的才女“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三字经》中提到的这位谢道韫,不仅出口成章,而且不同流俗,更难得的是,她临危不惧,有侠士风范。
在风流名士辈出的魏晋时代,她绝对称得上巾帼不让须眉。
现代国学大师余嘉锡说她“以一女子而有林下风气,足见其为女中名士”,难怪《三字经》要告诫说,你们那些男子,应当警惕,好好努力啊!性格来自父亲遗传曹雪芹在《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中说:“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咏絮才”这个典故其实就是出自谢道韫。
谢道韫生于名门望族――东晋的谢氏家族。
他们家的盛状,可以从古人的诗句中一窥踪迹。
唐代诗人羊士谔在《忆江南旧游二首》中说:“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
”刘禹锡的《乌衣巷》更为有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谢家的男儿名流辈出,而女孩子中,则以谢道韫最为出类拔萃。
据《世说新语》记载,谢道韫很小的时候,有一回下起了雪,叔父谢安就把家中几个孩子聚在屋里,亲自给他们上课,讲解文章义理。
这时,雪忽然下得大了,谢安望着窗外鹅毛般漫天飞舞的雪花,灵机一动,张口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二哥谢据的长子谢朗抢先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安未置可否,把目光转向了谢道韫,只见她眨了眨眼睛,充满遐想地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听到这样的答案,谢安满意地笑了。
从此,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咏絮才”。
虽然是一个女孩子,谢道韫的兴趣并不在针线女红,她胸怀大志,有着非同一般的情致与眼光。
有一天,谢安与孩子们一起读《诗经》,他问大家:“你们认为《诗经》里哪句诗最好?”这次谢道韫的弟弟谢玄第一个站了起来,他回答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句诗出自《小雅・采薇》,富于温情,也充满感伤。
谢道韫说:“诗经三百篇,我独喜欢‘吉甫作颂,穆如清风。
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这句诗出自《大雅・�(音同蒸)民》,表达的是周朝老臣忧心国事的咏叹。
文学常识: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文学常识:中国古代四大才女文学常识:中国古代四大才女古代人才辈出,女子也是同样身兼才艺,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文学常识:中国古代四大才女,欢迎大家阅读!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卓文君(有争议为班昭)蜀中四大才女: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娥民国四大才女为:吕碧城(一说庐隐)、萧红、石评梅、张爱玲蔡文姬蔡文姬名琰,既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亲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
东汉末曹魏初,是一个充满血与泪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悲愤和痛苦的时代,诗人们把这血和泪、悲愤和痛苦坚忍地收藏起来酿造了一曲憎恨悲凉的时代悲歌。
曹操、曹丕、王粲……都是这个时代里产生的优秀男歌唱家,就在这雄浑、高亢、悲凉的时代合唱队伍里,一个激情澎湃的女高音格外地引人注目,她便是一生饱尝战乱别离之苦的女文学家——蔡文姬。
蔡文姬嫁给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
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接纳了她,在婚后第二年,董祀犯罪当死,她顾不得嫌隙,蓬首跳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宽宥了董祀。
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之恩德,对蔡文姬重新评估,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
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视。
蔡文姬和董祀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为妻。
文姬一生三嫁,命运坎坷,丁廙在《蔡伯喈女赋》描述了她的婚姻:伊大宗之令女,禀神惠之自然;在华年之二八,披邓林之矅鲜。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语言;参过庭之明训,才朗悟而通云。
当三春之嘉月,时将归于所天;曳丹罗之轻裳,戴金翠之华钿。
羡荣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岂偕老之可期,庶尽欢于余年。
文姬博学多才,音乐天赋自小过人,她6岁时听父亲在大厅中弹琴,隔着墙壁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
中国古代十大才女--谢道韫

谢氏也是江南大族,谢道韫的叔父谢安,据记载说是“幼弘雅有识度,弱冠能清言”。魏晋人崇尚老庄,喜论玄理,有清谈之风。这两句话是说谢安幼年气度弘远,风度优雅,且有见识,弱冠即能清谈。王导由是深为器重谢安,屡次召他为官。时谢安有兄谢奕、弟谢万相继为官,故而谢辞了王导的美意。后谢万北伐败绩,被废,谢安为家族计,这才入仕。自此一发而不可收拾,从司马到侍中、吏部尚书等,直至总揽朝政,组建北府兵,淝水大战后功加太保,功名盛极一时。如此一来,谢氏家族地位也迅速攀升,与王氏并为江南地位最高的两大家族,世代簪缨,风光无限,有“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荡晋书”的说法。
她本谢家女,嫁作王家妇,要说谢道韫,就得先说说王谢家族,说说谢安。还是从乌衣巷开始吧。
清逸才俊谢家树
乌衣巷是三国时期吴国守城军队的驻地,因军士服装为黑色,故而以“乌衣”名之。及至西晋大军挺进金陵,东吴末帝孙皓奉表请降,“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自此三分天下归于一统。
不到25年时间,西晋王朝自身发生内乱,八大王“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一直闹了16年。怀帝登位,苟延残喘12年,终被匈奴所灭,北方从此陷入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南方以王导为首的大家族和从北方流亡来的旧官员,在建康(今江苏南京)拥立琅琊王司马睿为帝,是为晋元帝,史称此晋朝为东晋。司马睿尊王导为“仲父”,还请他登上御座,拜为宰辅,让他的兄弟手握兵权,连王家的子弟也都赐以显要之位,大有与他平分天下之意。民间流传着“王与马,共天下”的话,“王”指王氏,“马”即司马氏。王氏一门从此成为东晋炙手可热的权贵,先后出过8个皇后,与皇室公主联姻的有20多人。
魏晋南北朝的那些文人们之:手持利刃的才女谢道韫

魏晋南北朝的那些文人们之:手持利刃的才女谢道韫魏晋南北朝的那些文人们之:手持利刃的才女谢道韫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一个女子她看到丈夫和儿女惨遭强人杀害,她手持利刃带着家中女眷奋起反击,杀了好几个贼兵,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认为这是哪里的一个女中豪杰,其实她是当时名门望族谢家的才女谢道韫。
而她的这一举动也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又名韬元,东晋女诗人。
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她是安西将军谢奕之女,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的侄女,王凝之的妻子,书圣王羲之的儿媳。
谢道韫出身名门“陈郡谢氏”,谢氏家族是那时众所仰望的高门大族。
她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很好的文化教养。
一次叔父谢安(就是在淝水之战中,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那位著名军事家)问她,“《毛诗》中何句最佳?”谢道韫答道:“诗经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
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谢安大赞其“雅人深致”(风雅的人意趣深远)。
谢道韫的确很有眼光,“穆如清风”的形象生动,让人想象到那乐声和美如清风。
谢道韫小时候和兄弟姐妹们在一起玩,有一回遇到下雪,叔父谢安兴致大起,指着洋洋洒洒的雪问孩子们:“白雪纷纷何所似?”这时他的侄儿谢郎立即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道韫想了一会说到:“未若柳絮因风起。
”她将飞雪比喻成柳絮,形象美妙。
此事也成为后世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典故“咏絮之才”。
因为这个故事,谢道韫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一起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物,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们称呼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
这个故事被写入《三字经》广为流传:“蔡文姬,能辨琴。
谢道韫,能咏吟。
”对于这个聪慧的侄女的婚事,谢安颇费心思。
魏晋时代,谢氏与王氏是两大望族,有“王与谢共天下”的说法。
出于门当户对的考虑,谢安要在王氏家族里给侄女挑选女婿。
在王羲之的儿子当中谢安最先看中的是王徽之,但听说此人不拘小节,行为放浪,就又改变了初衷,将谢道韫许配给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
六朝兴废事75——谢氏才女谢道韫

六朝兴废事75——谢氏才女谢道韫上次说到,谢安在出山之前一手承担了栽培自己谢氏子弟的重担,使得谢氏在谢安之后不断壮大,一直延续辉煌到六朝结束。
在谢安的辛勤努力下,谢氏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化能人,小编就带大家走进这个红遍整个南北朝的陈郡谢氏的名人世界中,领悟下谢氏的辉煌。
今天给大伙带来的第一个大名人,就是著名的——谢道媪。
在说这位名人之前,小编有一个小问题要给大伙交代下。
就是这个小编说的谢道媪,真正的名字其实是谢道韫(读运)。
小编我在一接触她时就写成了谢道媪,也认为这才是正确的,最后在网上啥的一查,也问了一些同学,发现,其实小编一直认为的谢道媪,其实是谢道韫。
小编表示大错特错了,各位读者们,你们原谅这个粗心的小编不?如果不原谅,那小编就头撞豆腐、服奶茶自尽,以死谢罪。
好了,小编知道你们也不想小编就这样挂掉的,挂了就没更新了。
下面就为大家带来,谢道媪,呃,是谢道韫,一代才女的故事。
谢道韫,出生年月不祥,但从她和谢安是叔侄的这一关系上,我们大概还是知道她是哪个时期的人。
谢道韫是谢安的大哥谢奕的女儿,谢玄的亲姐姐。
谢奕大伙应该都有印象吧,就是在谢安小时候带着谢安判案,然后灌一位老头喝酒的那位。
谢奕其实也没啥才能,他能够做一下官,潇洒下,完全就是因为他的堂兄是谢尚。
谢尚是啥人,那是谢氏在东晋里面第一个雄起的人物,小编下篇就为大伙带来谢尚的故事,现在暂时藏着,大伙记得他很牛就可以了。
(图:谢道韫)本来谢道韫是要在谢奕的教导下长大的,和谢安那是没啥大关系的。
但是关于谢安几位兄长的故事,小编也说了,那都是一个结果——英年早逝(三国时期最痛苦的事情是,做曹操的手下,做吕布的爹和做刘备的妻子,那么在东晋最惨的就是,做谢安的哥哥)。
小小年纪的道韫说没爹就没了,那可是人生大悲剧啊(所谓幼年丧父,中年丧偶,晚年丧子是人生三大悲剧)。
谢安见到自己的侄女这么小父亲就挂了,当然义不容辞要承接起抚养的责任,所以就把小道韫接过来抚养。
一代才女谢道韫,有竹林七贤遗风,从古至今都在孩子课本教材之中

一代才女谢道韫,有竹林七贤遗风,从古至今都在孩子课本教材之中谢道韫,东晋时期女诗人。
旧时王谢堂前燕,“王谢”就是指东晋时期极为显赫的两大家族。
而才华横溢的谢道韫,正是属于这谢王两大家族(谢家的女儿,王家的媳妇)。
谢道韫既是谢安的侄女,也是王导的孙子王凝之的媳妇在《三字经》中有:蔡文姬,能辨琴。
谢道韫,能咏吟。
是说谢道韫与蔡文姬,是并驾齐驱的才女!在这里看看谢道韫的才华!一、名字探究(1)名与字①《晋录》:琅琊王凝之夫人,陈郡谢氏,名韬元,奕女也。
是说谢道韫,名谢韬(tāo)元,谢奕的女儿。
②《晋书·列女》记载: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
是说谢道韫,字道韫。
③《谢珫墓志》:长姑讳道韫,名令姜,适琅琊王凝之,江州剌史。
谢道韫,叫谢韫,又名谢令姜。
那么,她的名字就是:谢韬元,又名谢令姜,字道韫。
历史文献普遍称她为“谢道韫”,是称她的字,表示尊重。
(2)《谢珫墓志》谢珫墓志》,六十年代出土于南京市郊区。
谢珫,是谢道韫四哥谢攸的长子,所以称谢道韫为姑。
不过,《谢珫墓志》上提到的三个小姑姑:道聆、道粲、道辉都没有第二个名字。
因她家对她的才华很是的崇拜,娘家的哥哥弟弟在给自己的女儿(谢道韫的侄女,即谢珫的姐妹)们取名时,名字中都有一个“令”字。
例如:《谢珫墓志》上面:长姊令芬;次姊令和;次姊令范;妹令爱。
二、咏雪之才《晋录》评价谢道韫“清心玄旨,姿才秀远”。
关于谢道韫的咏雪之才,《晋书·列女》与《世说新语·言语》中都有记载,内容大致一样。
《晋书·列女》:叔父安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
”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 安大悦。
即,有一次,叔父谢安与一群子侄辈的孩子们搞家庭聚会。
一会儿,天空突然飘起了鹅毛大雪。
谢安兴致很高,问孩子们:“外面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谢郎说:“撒盐空中差可拟。
”而谢道韫道:“未若柳絮因风起。
中国古代才女之四——谢道韫:才情秀极冲青天

中国古代才女之四——谢道韫:才情秀极冲青天玉树家声自北来,乌衣朱雀逛秦淮。
谁知柳絮因风起,赏雪庭中惹祸胎。
——佚名魏晋时期的谢道韫,可谓中国千古第一奇才女。
她的身世经历带有悲剧色彩,历来为人们所慨叹。
她文才自然,直追阮嵇,谢道韫虽为女儿身,但无论是胸襟还是风度,也丝毫不逊于他们,沉着静气更是犹有过之而无不及。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曾借警幻仙姑的《金陵十二钗正册》,吟出“可叹停机德,堪怜絮才”的哀惋诗句。
前一句是指乐羊子妻,赞扬她的品德;后一句即指谢道韫,歌颂她的杰出才华。
在中国数千年男人粗暴的话语霸权之下,谢道韫虽平淡而又不失精彩的一生,充满了一种可以穿越时空的美丽,她好似一颗绝世明珠,无论积淀了多么厚的历史尘埃,却不须丝毫拂拭,其风采也自能淡淡地释放出来。
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身出名门,系东晋孝武帝时安西将军谢奕之女,谢奕是谢安的兄长,亦即道韫叔父,就是“淝水之战”中东晋政权中,措国家如磐石的谢安。
而那位大名鼎鼎在淝水之战中担任前锋的都督就是谢奕的谢儿子,,而谢道韫就出身在这样一个享有盛名的谢氏家族。
谢家风范,在她身上表露无遗。
她自幼聪识,极有才辩。
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养,加上她聪颖明悟的素质,在谢家众多的同辈的兄弟姐妹中,她的才华是很突出的。
在谢氏诸子弟中,谢安似乎格外欣赏侄女谢道韫的聪颖与才情。
一天,叔父谢安问她:“《毛诗》何句最佳?”谢道韫不温不火地答道:“诗经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
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吉甫即周朝的贤臣尹吉甫。
“吉甫作诵”是指的尹吉甫写的“丞民之诗”,这诗赞美周宣王的卿士仲山甫,帮助周宣王成就中兴之治。
该诗辞清句丽,传诵不衰。
谢安也不无同感,大赞其雅人深致。
不要小觑这一赞,谢安是何等人物,不说他在淝水之战中的镇定气度,也不说他权谋机变的高超政治手段,或者是一心只想归隐的澹泊心态,只说后世向来眼高于顶的诗仙李太白,有着天子呼来不上来的狂傲之气,然而他生平唯一服膺的人就是这个东山不出的谢安石。
历史上十大最惨才女有哪些

历史上十大最惨才女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古代才华相貌出众的才女才华是比较广义的,习惯上文学上有成就的人更容易被称为才女。
现在不仅仅指文学方面,只要在行业中有突出表现都可以称之为才女。
她们才华横溢、德才兼备,令多少后人无比向往、敬仰!这些红颜,真正揭示了一句话——谁说女子不如男!1 .谢道蕴东晋女诗人。
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聪明有才智,所作诗赋颇有名。
谢道韫,字令姜,生卒年不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
东晋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的妻子。
谢道韫留下来的事迹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记载在《世说新语》中:谢安在一个雪天和子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
谢安的侄子谢朗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众人的称许。
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事,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物,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这段事迹亦为《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
谢道韫,能咏吟。
”所提及。
在孙恩之乱时,丈夫王凝之为会稽内史,但守备不力,逃出被抓被杀,谢道韫听闻敌至,举措自若,拿刀出门杀敌数人才被抓。
孙恩因感其节义,故赦免道韫及其族人。
王凝之死后,谢道韫在会稽独居,终生未改嫁。
2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着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南北朝4大才女,谢道韫只能排第四!
本文导读:中国历史中每一个动乱的时期,也是个人思想极为活跃的时期,都会成为涌现出一大批文人雅士,如春秋战国时期,如近代民国时期,再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小说《世说新语》就讲述了这一时期名士们的言行和轶事,他们特立独行而又博学。
这个时期有诗人陶渊明,哲学家王弼,音乐家嵇康,画家顾恺之,书法家王羲之,古代四大美男。
其实这个时期也有很多才华横溢、名流千古的才女,最著名的有4位,第一位更是名垂千古。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四名:咏絮才女——谢道韫
谢道韫是东晋的才女,出身于历史上著名的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媳。
谢道韫不仅才思敏捷,更有名士的品质:果断干脆,品味高雅。
作为东晋的女
诗人,她有一个著名的故事,一天她的叔叔谢安召集晚辈们读书讲学,天空中忽然飘起了大雪,谢安脑袋一转借机考起他们来,问:“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的侄子抢答:“撒盐空中差可拟。
”这时少女谢道韫望着天空回答:“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笑得合不拢嘴,这句话从此世代传诵,后人更是称能诗善文的才女为“咏絮之才”。
谢道韫的才学,更是让她的小叔子王献之都佩服。
可惜了谢道韫的遇人不淑。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名:璇玑绝唱——苏若兰
前秦苻坚时期,武功县有个苏家少女,名惠字若兰,三岁学字,五岁学诗,七岁学画……。
苏若兰是魏晋三大才女之一,最出名的是她的回文诗。
遗憾的是她只有一幅织锦回文《璇玑图》流传后世,传闻苏惠的丈夫奉命上任襄阳,想带
着妻妾一起走,但苏惠为纳小妾的事赌气不去,丈夫和小妾走了,苏惠独守空闺,日子久了,便觉寂寞难耐,于是便开始吟诗作赋来消磨时光,这才有了“璇玑图”,丈夫看到璇玑图后,明白了妻子的意思,于是派人把苏惠接到了身边,从此,夫妻恩爱到老。
璇玑图是文学史上的杰出之作,是艺术史上的珍品,更被史学界奉为宝物,在历朝历代都广为流传,得到无数人的颂扬赞美,女皇武则天更是因其绝妙,为其作《序》,大赞若兰之才美。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名:愁思之文——左棻
左棻从小就好学,会写文章,晋武帝司马炎更是因其名
声将她纳为妃嫔,但不受宠,把她当作一个才女的摆设。
经常受诏,作命题作文。
《离思赋》,便是其中一篇,是她的代表作。
每当宫中有红白喜事,左棻总要奉命写些感慨诗赋,所以,说左棻是嫔妃,倒不如说她是宫廷诗人来得贴切,作为一个女人,一生都没有得到爱情。
她孤独一生,在宫墙之内只有对家人满满的思念。
钱钟书曾赏评过左棻的《离思赋》:
宫怨诗赋多写待临望幸之怀,如司马相如《长门赋》、唐玄宗江妃《楼东赋》等,其尤著者。
左棻不以侍至尊为荣,而以隔‘至亲’为恨,可谓有志。
“尽管“有志”,左棻也无力逃脱命运,也正因为“有志”,才更加痛苦。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一名:名垂千古——蔡文姬
蔡文姬是中国历史上排得上名的才女,天文数理样样精,会写文章会作诗,擅辩论又擅音律。
音律上,她所作《胡笳十八拍》,在明朝被评论:东京风格颓下,蔡文姬才气英英。
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真是激烈人怀抱。
诗词上,她所作的《悲愤诗》甚至影响了曹植和杜甫。
书法上,蔡文姬曾在曹操的要求下默写古籍,真书草书都能写。
曹操曾问:“听说你家原来有很多古籍,现在还能想起来吗?”蔡文姬说:“当初父亲留下书籍四千余卷,但因战乱,保存下来很少,我能记下的只有四百余本。
”曹操:“我派人陪夫人写下来可以吗?”蔡文姬:”男女授受不亲,给我纸笔,我一个人写。
”于是蔡文姬写了数百余篇,没有一点错误,曹操大为赞赏。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古代一直奉行的是男尊女卑,有才华的女子很有压力,女子能成才是更加不容易,所以这些历史中的才女更值得我们后人钦佩,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女人是不比男人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