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之审美文化研究
从魏晋诗文看时人的女性审美观

关键词 :魏晋诗文 ;女性 ;审美观 中图分类号 :I 6 2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39 一(00 0 —08 —0 07 68 2 1 )1 06 3
当以色为主” 潘岳也称“ , 女实存色 , 男实存 先秦 至两 汉 , 着 儒 家 思 想 的 出现 和 渐 人 人 足称 , 随 ”¨ 3n 宣扬 “ 女色惑 心, 人们对女性 的审美较注重妇女 的德行操守 , 德。『( 这与此前极重妇人德行 、 比 是完全相悖的。德行才智与美貌相比显得如 如重孝道、 守贞洁 , 崇尚贤惠仁义 , 而对女性的个性 国论”
张扬方 面是采 取低 调态 度 的 。魏晋 时 期 伴 随崇 尚 此微不 足道 , 可见 他 们最 看 重 的就是 女 性 的美 貌 , 自然 、 拘名教 的 玄学 的产 生 和发 展 , 人形 成 恣 足见美 色 在 时 人 和 士 人 心 目中所 占的 重 要 地 位 。 不 士
世说新语 ・ 情任性 、 不拘礼 俗 的± 风 , “ 晋 风度 ” 即 魏 。在这 种 持这一观点最典型的代表就是 阮籍。《 士风的影响下 , 魏晋妇女思想解放 , 个性 自由, 女性 任诞》 第八载 :阮公邻家妇 , “ 有美色 , 当垆酤酒 , 阮 之美开始获得了独立的价值 , 得到欣赏和珍视。苟 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 , 阮醉, 便眠其妇侧 , 夫始殊疑 粲 曾说“ 妇人德不足称 , 当以色为主。 1椰 ' ’ 之 , , ”I( ] 伺察 终无他意。 t 卷 ,2 另据《 ”I( m ) ] s 世说新语 ・ 在这种美 的独立宣言的鼓舞下 , 女性开始走向对于 任诞》 刘注引王隐《 晋书》 :籍邻家处子有才色 , 载 “ 籍 生 往哭 , 哀 而 去 。 尽 ” 美的 自 觉的追求 。 魏晋人特别注重仪表风貌, 魏晋 未嫁 而卒 , 与无 亲 , 不相 识 , 社会上形成 了一种欣赏和追求人物仪容美的风气 。 ] 下 出于对邻家卖酒妇美貌的喜爱 , ( , 卷 阮籍、 王 翻开魏晋史籍 , 我们会发现对于当时人相貌的记载 戎常与之饮酒 , 并醉眠其侧, 但终无他意, 体现出阮
试论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女性诗歌的审美意象

试论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女性诗歌的审美意象崔晓黎【摘要】魏晋南北朝及隋代的女性诗借鉴了前代诗人广为运用且已拥有固定含义的意象,将之运用到自己的诗作当中,进一步深化了意象的特定审美内涵与感情指向.由于文化传统、女性的细腻感情以及视野局限,诗歌中的意象往往与自然有关,春花秋月、鸟虫酒扇等都容易引起女作家们的感情,这些意象的广泛应用构成了女性诗歌的显著特色.【期刊名称】《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年(卷),期】2010(000)001【总页数】4页(P115-118)【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女性诗歌;审美意象【作者】崔晓黎【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52别林斯基说:“诗的本质在于使无形体的理念具有生动的感性的美的形象。
”诗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意象“是在客体事物形象的基础上经过主体意识的作用,加工改造,提炼升华,成为显示审美画面印象,产生综合美感效应,具有相对的独立表意抒情功能的心理图像”[1]。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通过形象思维和言在此意在彼的含蓄凝练表达,达到主观情致与客观物象的完整统一。
在最初的创作过程中,作者通常是随意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常见事物来承载自己想要表达的特有的“意”,而这些艺术感染力很强的意象又往往被后世不同作者在不同时期袭用。
这种借助于现成的意象来表达某种特定情思的艺术手段,使意象带有了历史的承袭性,具有了固定的象征意义。
魏晋南北朝及隋代作为中国女性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女性作品与前代女性创作相比,已成熟了不少,拥有了自己的特色。
从艺术上来说,女诗人们借鉴了许多前代诗人广为运用且已拥有的固定含义的意象,将之运用到自己的诗作当中,进一步深化了意象的特定审美内涵与感情指向。
由于女性的感情细腻,也由于她们的视野所限,其诗歌中的意象往往与自然有关,风雨、黄昏、寒春、清秋、月光、鸟鸣、虫吟,都易引起女作家们的感情,也适于表达感情的需要,这些意象构成了女性诗歌的显著特色。
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

才子佳人题材
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子佳人题材的女 性文学作品数量众多,内容丰富。这 些作品主要描写了才子与佳人之间的 情感纠葛和爱情故事,反映了当时女
性对真挚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这些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大多美丽、聪 明、善良,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思想, 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和尊重。男性形象 则往往英俊、有才、忠诚,与女性形
社会人生题材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人生题材的女性文学作品开始逐渐增多。这些作品主要描写了社会 现象和人生百态,反映了当时女性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这些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大多勇敢、坚强、有追求,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思想觉悟,体现 了当时女性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和反思。男性形象则往往有担当、负责任、关注社会公益事 业,与女性形象相互支持、鼓励。
详细描述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在表达情感时,往往不 拘一格,自由奔放,甚至带有一种狂放不羁 的气质。作者们在描绘自然景观、人物形象 和情感表达时,都力求真实、直接、强烈, 这种风格体现了当时女性文学的个性和自由
精神。
05
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的影 响与传承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开启女性文学的先河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性文学创作,打破了以往男性作家一统天下 的局面,为后世女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才子佳人题材的女性文学作品在表现 手法上多采用传记、传奇、小说等叙 事文学形式,通过情节的展开和人物 形象的刻画来展现主题。这些作品对 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山水田园题材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田园题材的女性文学作品也颇具特色。这些作品 主要描写了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反映了当时女性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 热爱和向往。
丰富了中国学的内涵
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之审美文化研究

02
丰富文学题材与表现手法
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具有创新性,对后世的文学
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我国文学宝库增添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
03
拓展文学审美视野
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从女性独特的视角抒发情感,使文学作品的审美
视野更加宽广,为我国文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的重要性
文化价值
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女性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也体现了当时社 会的文化风貌和审美情趣。这些作品对于我们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意义
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它们不仅表现了女性的情感世界和内心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 伦理道德和文化价值观。这些作品对于我们理解当时社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挖掘与整理
当代学者对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的挖掘与整理工作日益 重视,相关的学术研究与出版物逐渐丰富,为传承和发 展这一文化遗产奠定了基础。
跨学科研究
当代学者从历史、文化、社会、心理等多个角度对魏晋 南北朝女性文学进行深入研究,推动了跨学科的交流与 融合,深化了人们对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理解。
传承与创新
当代女性文学在传承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的精神和艺术 风格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和个人体验进行创新,使 这一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等多种文学形式,为研究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文本资料。
THANKS
感谢观看
02
拓宽研究领域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不仅关注女性作家和作品本身,
还将研究范围扩展到女性读者、女性社会地位等多个方面,从而更全
魏晋南北朝小说女性形象探析

魏晋南北朝小说女性形象探析作者:李月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1期摘要:中华文明五千年,每一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特点,魏晋南北朝小说与其他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相比较,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这一时期的女性形象更加具有特色,人物形象更加丰富且富有韵味。
她们率真、自然、勇敢、坚强又独立,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看法,不畏惧强权,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敢于反抗,这些可贵的精神都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社会风气等是分不开的,她们丰富多彩的故事虽然篇幅短小,但内容丰富,人物形象饱满,她们的形象不是独立存在的,正是那个时期社会特点在她们身上的投影。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小说:女性形象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59@ 2017) 11- 0112- 03魏晋南北朝的小说主要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大类,这与当时社会对神仙方术的推崇有着很深的渊源,这些小说篇幅都很短,情节简单明了,但是却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对唐朝的传奇小说影响深远。
仔细阅读揣摩这一时期的小说不难发现,与其他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相比较,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这一时期的女性形象更加具有特色,人物形象更加丰富且富有韵味。
说到女性形象的塑造,不得不说蒲松龄韵《聊斋志异》,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绝不亚于蒲松龄笔下的众多女性。
一、魏晋南北朝小说女性形象特征从女性形象的群体性特征来看,这一时期小说中的女性都是敢于打破封建桎拮的率真形象,她们自然、不做作,追求自由,敢于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展现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小说中,以婚恋问题体现最为明显,她们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不顾门第观念,也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数,对于自己中意的男子敢于勇敢追求,甚至私定终身,女性不再是畏畏缩缩的封建礼教下的人偶,而是有着自己的思想并大胆去实践、个性独立的女性形象,如《搜神记·吴王小玉》中,吴王之女小玉与家中仆人韩重情投意合,没有忸怩,没有欲擒故纵,因为喜欢便于韩重私定终身,虽因吴王反对而郁结而死,但死后的魂魄仍与韩重完成了合卺之礼,由此可以感受其追求个人幸福的决心。
魏晋南北朝小说女性形象研究

魏晋南北朝小说女性形象研究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衰微而玄学盛行,社会风气大为开放,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女性呈现出了和以往不同的特色。
《搜神记》中女性大胆追求真爱,自由穿戴服饰,勇于抗争。
《世说新语》中女性追求美,崇尚夫妻平等,风雅又睿智。
二者的区别在于虚构与写实,但是却都彰显了魏晋时代女性的新气象。
魏晋南北朝小说女性形象研究——以《搜神记》和《世说新语》为中心引言宗白华曾说过:“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1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外来少数民族的大量迁入,形成了这个时期独有的文化心态。
人们的思想较为开放,原先的封闭状态被打破,经学式微,儒教尽失,礼教破损。
继而玄学兴起,以老庄学说为核心,力倡“任自然”,其根本性的内涵即是对个性价值的重视。
人们更多的注重对个体精神自由的追求,不同于以“修身、治国、平天下”为人生追求的汉儒,魏晋士人能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思想上,士人们反抗现实,看不惯一切人为的法度,不关心政治,只在意个人安危和心灵是否得到解放;在行动上,他们消极地逃避现实,安于现状。
他们寄情药酒,行为放达,毁弃礼法,以表示对现实的不满和不合作。
他们不愿把个人看作是社会的附属品,不愿把依附于封建国家视为个人必然的义务,而强调个人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要求社会对此予以尊重。
在这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女性也更加注重个体价值的追求,她们有着相对自由的生存空间,个体意识觉醒,追求本然生命的自由张扬,从而使其才智、风情、品性得以较自由地发挥,展示出迷人的智慧魅力和个性风韵。
魏晋六朝的女性正是在这种解放、自由的空气中尽情地呼吸,流泛着夺人的异彩。
魏晋南北朝小说主要包括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
其中,志怪小说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它们多数来源于巫和方士的奇谈怪论;志人小说,则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
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研究

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虽然创作人数、作品数量不能与男性作家相比,传世之作也不多,但是通过对此期女性作家的创作的讨论,我们仍能清楚地发见她们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繁荣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本篇论文共分三个部分,主要以魏晋南北朝的女性作家及其作品为研究对象,对女作家、作品文本的基本面貌和内容特点进行分析和评述,从而对这一时期女性文学作一个整体的研究。
第一部分,主要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婚姻地位,以及家庭教育和家族文学传统对她们的影响,从而说明女性文学繁荣的文化背景和成因。
第二部分,先对这一时期女作家及其作品的流传情况做一个全面的概述和梳理,再从文本入手,从内容主题与审美特征这两个方面对此段女性的文学创作进行分析,以展现女性作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第三部分,选取代表性的作家,结合特定的历史时代,揭示女性作家作品中所体现的特有的人生体验及其价值取向,探索在男性本位文化这一背景下,女性文学创作的共性与个性特征。
两汉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两汉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两汉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研究
研究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不断深入研究,对于女性文学作品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而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成果极为丰富的时期,其中涌现了不少优
秀的女性作家和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演进和女性文学的成型都有
着重要的贡献。
因此,对于这一时期女性文学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
文学史的发展,更能从性别角度出发更好地探讨中国古代女性的生存状况、思想状态
以及文学创作价值。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将对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性文学作品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
三个方面:
1. 选取代表性作品分析:选择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女性文学作品进行
分析,包括《吕洞宾本传》、《女史箴图》、《女诫》、《晋书》中女人传记等。
2. 研究女性文学的特点:通过对女性文学作品的分析,探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独特
特点,如女性文学与婚姻、家庭的关系、妇女文学的题材特点、女性创作手法等。
3. 性别角度解读女性作品:从性别视角出发,分析女性文学作品对于古代女性文化、
文化地位和文化认同的影响,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作家的心理和意识形态等。
研究意义和展望:
通过对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女性文学作品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该时期中国古代
文学的发展,更有助于从性别角度剖析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认同。
同时,该研究也
为后续的女性文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未来,可以继续深入探讨中国古
代女性文学的演变、对当代文学的影响,以及对于当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之审美文化研究
魏晋南北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我国由统一走向分裂,又由分裂归于统一的重要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战乱频发,政权的更替、民族矛盾与文化的碰撞使得经学中衰,礼乐崩坏,魏晋之际玄学盛行以及佛、道的传播,共同影响了这一时期个性解放思潮的萌发,文学也随之呈现多样化及自觉化的繁荣局面。
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女性的主体意识也开始从封建礼教中疏离出来,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觉醒。
这种觉醒表现在文学中,即女性审美意识的复苏。
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女性作家,她们开始用自己的眼去关照现实生活,关照女性自身际遇,并将这种相对独立的审美活动寄情于文学作品之中,用己手写己心。
本文从审美的角度切入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这一研究主题,研究对象为这一时期的女性作家及其文学创作,力图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魏晋南北朝女性审美主体的觉醒及其文学创作所蕴含的“美”的内涵与内在精神,以及女作家独具特质的艺术表现方式。
第一部分:分析女性审美主体觉醒的社会文化环境。
首先,从女性受教育状况、婚恋观以及女性的社会交往活动三个方面,横向展示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繁荣的成因;其次,从魏晋、南朝、北朝三个不同历史分期的不同文化氛围出发,纵向梳理审美主体觉醒的表现,包括女性作家数量,作品流传情况以及作品在不同时期表现出的独特审美品格。
第二部分:主要根据题材、内容分析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的审美内涵,进而探索女性作家独特的内心世界。
第三部分:分析女性作家的审美偏好,以探求其独具特质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女性作家独特的审美
视角、相对狭窄、幽闭的审美空间以及平实新巧、真情流露的“俗”的审美趣味。
这一时期的女性作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审美主体的觉醒。
然而,她们观照下的世界,大多摆脱不了自身活动范围狭促所带来的局限,仍然不同程度地摇曳着男性话语权的影子。
但她们已经开始把目光洒向现实生活,诗性的触角开始向人欲延伸,对“抒写性情”做出了大胆的尝试。
女性作家的这些尝试,为中古文学注入了新鲜元素,对后世作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