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复习内容

合集下载

测量学-测量学复习自己整理

测量学-测量学复习自己整理

铅垂线:某点的重力方向线称为铅垂线,简称垂线。

水准面:假设有个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的封闭曲面。

(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地球上自由静止的水面都是水准面(无数个)大地水准面:通过观测,求出平均高度海水面、并延伸通过陆地的(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不规则封闭曲面。

它是重力等位面。

(仅有一个)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野外观测的基准面和基准线外业:铅垂线和大地水准面内业:法线和参考椭球面绝对高程(海拔):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相对高程(假定高程):从某点到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高差:两点间的高程之差hAB=HA-HB以青岛验潮站多年的观测资料求得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我国的高程基准面,并在青岛市观象山上建立了国家水准原点(85黄海高程系统)测量的基本原则:先整体后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先控制测量,后碎部测量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次序上:先控制后细部测量地面点的基本工作:水平角测量、水平距离测量、高程测量水准仪测量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水平视线,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上两点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出未知点的高程。

尺垫:只用于转点,不能用于已知点和待测点作用:防止位移和下沉水准仪的使用:安置:安置三脚架和水准仪粗平: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瞄准:粗瞄和精瞄精平:使长水准管气泡居中读数:用中丝读数视差:当观测时把眼睛稍作上下移动,如果尺像与十字丝有相对的移动,即读数有改变,这一现象叫视差。

原因:目标像平面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消除视差的方法: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和物镜对光螺旋,直到不再出现尺像和十字丝有相对移动为止。

水准点:事先埋设标志在地面上,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高程控制点(Bench Mark), 常以BM表示。

水准点分为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其顶部通常为凸起的半球面, 用于放置水准尺。

水准路线布设形式: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水准网水准网:由几条单一的水准路线彼此相连成网状,这种形式的水准路线称为水准网。

测量学期末复习资料

测量学期末复习资料

测量学期末复习资料第⼀章绪论⼀、测量学的基本概念是研究地球的形状、⼤⼩以及地表(包括地⾯上各种物体)的⼏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

⼆、测量学的主要任务研究确定地球的形状和⼤⼩,为地球科学提供必要的数据和资料;将地球表⾯的地物地貌测绘成图;将图纸上的设计成果测设⾄现场。

三、测量⼯作分类测量⼯作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测定是指使⽤测量仪器和⼯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测定点的坐标,或把地球表⾯的地形按⽐例缩绘成地形图。

测设是指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等的位置在地⾯上标定出来,作为施⼯的依据。

四、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然形体:是⼀个不规则的⼏何体,海洋⾯积约占地球表⾯的71%。

⼤地⽔准⾯:设想处于完全静⽌的平均海⽔⾯向陆地和岛屿延伸所形成的闭合曲⾯。

⼤地⽔准⾯:设想处于完全静⽌的平均海⽔⾯向陆地和岛屿延伸所形成的闭合曲⾯。

五、参考椭球体及参考椭球⾯参考椭球体⼀个⾮常接近⼤地体,并可⽤数学式表⽰的⼏何形体,作为地球的参考形状和⼤⼩。

它是⼀个椭圆绕其短轴旋转⽽形成的形体,故⼜称旋转椭球体。

参考椭球⾯参考椭球体外表⾯,是球⾯坐标系的基准⾯。

六、测量⼯作的基准线和基准⾯测量⼯作的基准线—铅垂线。

测量⼯作的基准⾯—⼤地⽔准⾯。

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线—法线。

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参考椭球⾯。

七、确定地⾯点位的⽅法地⾯点的空间位置可以⽤点在⽔准⾯或⽔平⾯上的位置(X,Y)及点到⼤地⽔准⾯的铅垂距离(H)来确定。

⼋、地⾯点的⾼程地⾯点的⾼程:地⾯点沿铅垂⽅向到⼤地⽔准⾯的距离。

绝对⾼程(海拔):某点沿铅垂线⽅向到⼤地⽔准⾯的距离。

相对⾼程:某点沿铅垂线⽅向到任意⽔准⾯的距离。

⾼差:地⾯上两点⾼程之差。

h ab=H b-H a=H‘b-H’a⾼差与基准⾯的选取⽆关。

九、地⾯点的坐标地⾯点的坐标常⽤地理坐标、平⾯直⾓坐标或地⼼坐标表⽰。

(⼀)地理坐标以参考椭球⾯为基准⾯,以椭球⾯法线为基准线建⽴的坐标系。

地球表⾯任意⼀点的经度和纬度,称为该点的地理坐标,可表⽰为A(L,B) 。

测量学复习资料概述

测量学复习资料概述

第1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了解现代普通测量学概况、清楚学习《现代普通测量学》的目的和要求。

(二)主要知识点:第一节测量学的基本内容与任务一、测量学的基本内容测绘科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地面、地下和空间各种物体的几何形态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和能动地改造自然服务。

其任务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1.精确地测定地面点的位置及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将地球表面的形态及其他相关信息测绘成图。

3.进行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所需要的测绘工作。

测绘学的研究内容相当广泛,它和其他科学一样都是随着人们生产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测绘学是测绘科学技术的总称。

随着测绘学研究的深入和各学科研究的相互渗透,测绘学在发展中产生了许多分支,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学科。

( 一) 大地测量学它是以地球表面大区域为研究对象,研究和测定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以及测定地面点几何位置的学科。

现代大地测量学包括几何大地测量学、物理大地测量学和卫星大地测量学三个主要部分。

( 二) 地形测量学 ( 又称普通测量学 )地形测量学是测绘科学的一个基础部分,是研究测绘地形图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学科。

由于地表形态的测绘工作是在面积不大的测区内进行的,又因地球曲率半径很大 ( 平均为 6371km),可视小区域球面为平面而不必顾及地球曲率及地球重力场的微小影响,从而使理论和方法都得到简化。

把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形态,如水系、地貌、土壤和植被的分布,以及人类社会活动所产生的各种人工形态,如境界线、居民地、交通干线和各种建筑物的位置采用正射投影的理论,使用一定符号,按一定比例,相似地缩绘到平面图上,这种图叫做地形图。

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是地形测量学的核心内容,地形图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有着广泛应用 .( 三) 摄影测量学摄影测量学是利用摄影或遥感的手段获取被测物体的信息( 影像的或数字式的 ) ,经过对图像的处理、量测、判释和研究,以确定被测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并判断其性质的一门学科。

测量学复习参考资料

测量学复习参考资料
⑽等精度观测情况下最或然值及其中误差的计算 ⑾导线坐标计算 ⑿视距测量计算 ⒀地形图的应用
鲁恒
测量学复习题
一.填空
1.水准管的分划值表示水准器的 起来越 。 2.直线定向的基本方向有 其中 是不精确的,但它可以用 观测的方法测定。 。分划值越小,则气泡越 三种。 仪简单地测定,而 , 。 但缺点是 。 ,因此主 则要用天文 ,其定平
6.试述用微倾水准仪做水准测量要取得满意的结果,要注意哪些问题?
7.什么是等高线的等高距和平距?等高线的特性有哪些?
8.什么是水准测量?水准测量的原理是什么?
鲁恒
9、简述地物符号的种类及使用条件,并举例说明。
10、什么叫水准管轴?什么叫视准轴?水准管轴与视准轴有什么关系 ?当气泡居中时,水准管轴在什么位置上?
31、衡量一组观测值的精度的指标是( ) A、中误差 B、允许误差 C、相对误差 D、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鲁恒
32、下列误差中( )为偶然误差。 A、照准误差和估读误差 B、横轴误差和指标差 C、水准管轴不 平行于视准轴的误差 D、指标差和对中误差 33、在全圆方向观测法中,同一盘位起始方向的两次读数之差叫( ) A、归零差 B、测回差 C、2C互差 D、方向差 34、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是( ) A、选点、测角、量边 B、埋石、造标、绘草图 C、距离丈量 、水准测量、角度测量 D、选点、埋石、绘草图 35、在比例尺为1:2000,等高距为2m的地形图上,如果按照指定坡度i=5% ,从坡脚A到坡顶B来选择路线,其通过相邻等高线时在图上的长度为( ) A、10mm B、20mm C、25mm D、15mm
鲁恒
16、由图中数据可确定( )点为最低点
17. 若A、B两点的纵、横坐标增量分别为:△xAB= -81.400, △yAB=+0.421m,则A、B边坐标方位角为( )。 A、-0°17′47″ B、359°42′13″ C、180°17′47″ D、179°42′13″

测量学复习要点

测量学复习要点

测量学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测量学: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测定地面点的位置和高程,将地球表面的地形及其他信息测绘成图的学科。

2、测量学的任务有:测绘、测设、地形图应用3、水准面:静止海水面所形成的封闭曲面(水准面上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通过任何高度的一个点都有一个水准面,因而水准面有(无数)个。

4、大地水准面:平均海平面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闭合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5、高程: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简称高程。

6、(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测量依据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7、一般而言,普通测量工作的目的就是(测定地球表面的地形并绘制成图)8、测量的基本问题就是(测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9、测量的基本工作是(距离测量、角度测量、高程测量)10、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测量的布局上,是“由整体到局部”;在测量次序上,是“先控制后碎部”;在测量精度上,是“从高级到低级”。

11、简答:为什么要进行多余观测?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又找不到完全消除其影响的办法,观测结果中就不可避免存在着偶然误差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测量工作中,为了检核观测值中有无错误,提高成果的质量,必须进行多余观测,即观测值的个数多于确定未知量所必须的个数。

第二章水准测量1、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出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2、简答:水准测量核心、目的、关键分别是什么?核心:测定高差目的:推算高程关键:视线水平3、DS3型水准仪由(望远镜、水准器、基座)三部分构成。

4、简答:水准仪使用的步骤:安置→粗平→瞄准→消除视差→精平→读数(4位数)5、水准路线:(1)闭合水准路线(2)附合水准路线(3)支水准路线6、简答:为什么要把水准仪安置在与两尺距离大致相等处进行观测?大地水准面是一个曲面,只有当水准仪的视线与之水平时,才能测出两点间的真正高差。

测量学复习内容

测量学复习内容

测量学复习内容一、名词解释:测量学;水准面;绝对高程;测设;测定;大地水准面;水准面的特性;水平面;测量工作的原则和程序;等高线平距;竖直角;仰角;俯角;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转点的作用;确定点位的三要素;测量工作的实质;视准轴;视差;水准点;测量的基本工作;水平角;盘左(正镜);盘右(倒镜);等高距;控制测量;导线;铅垂线;碎部点;地物;地貌;等高线;地貌特征点;地物特征点;直线定向;标准方向的种类;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坐标方位角;象限角;正、反坐标方位角。

二、填空题:1. 测量工作的程序是控制测量、碎步测量、施工测量。

2.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高程。

3. 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方向。

4. 距离丈量是用相对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该误差是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来表示。

5. 在某地形图上ΑΒ的长度是3.5cm,而该长度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为17.5m。

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1:500 ,比例尺精度为0.05m 。

6. 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23°20′,则它的反方位角为。

7. 微倾水准仪精平操作是旋转_目镜下方右侧微倾螺旋________使水准管的气泡居中,符合影像符8. A点在大地水准面上,B点在高于大地水准面100m的水准面上,则A点的绝对高程是____0__ ,B点的绝对高程是______100 。

9.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的科学。

10.在水准测量中,两点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

11.经纬仪既可测水平角角,也可测竖直角角。

12.已知αCB=120°10′00″,αBC= 300‘10’00 ,RCB= 。

13.精密量距时,尺段需进行改正、改正和改正。

14.在下表中填写相应的比例尺精度。

15.望远镜的作用是瞄准和读数。

16.地面上有A、B、C三点,已知HA=108.21m,HC=109.58m;又置仪器于B、C间,读数分别为1.450m、1.758m。

测量学复习资料

测量学复习资料

测量学复习资料
测量学是一门研究测量和测量误差的学科,是工程学、地理学等学科中重要的基础性科目之一。

在测量学中,常用到的一些术语和概念有:
1.测量精度和测量精度等级
测量精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偏差,它是评价测量品质的最基本指标;而测量精度等级是根据测量精度大小的不同,将各种测量精度分成不同等级,以方便进行科学评价和使用。

2.测量误差和误差类型
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偏差,是指测量操作中产生的各种误差。

测量误差主要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种类型,其中随机误差是由于实验环境的不确定性等难以避免的因素引起的误差,而系统误差则是由于仪器、方法等固有缺陷引起的误差,而这种误差则是可以通过校正和改进措施来减小或消除的。

3.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
测量仪器是测量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它可以用来测量对象的各种物理量和特性,比如长度、角度、电性质等。

测量方法则是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具体应用不同测量原理和结构的测量仪器,以完成不同类型的测量任务。

4.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是测量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是针对获取到的测量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分析,去除无用的信息,提取有用的数据,并通过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测量误差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估,以提高测量品质。

以上几个方面都是测量学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希望这份复习资料可以对大家的测量学学习有所帮助。

测量学复习资料全

测量学复习资料全

第一篇一、绪论1.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与测量地面点的位置和高程,将地球表面的地形与其他信息测绘成图的学科。

2.水准面:处于自由静止状态的水面。

性质:水准面上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通过任何高度的点都有一个水准面,因而水准面有无数个。

3.水准面:平均海平面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闭合水准面。

它所包围的形体称为体。

水准面和铅垂线是测量依据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4.参考椭球定位:在一定条件下,确定参考椭球在地球体的位置和方向。

5.如何进行参考椭球定位?P46.测量工作的实质:测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通常以点在球面上的位置和点对于海平面的高程来确定。

7.测量上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坐标系有何不同?为什么?答:测量上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令通过原点的南北线为纵坐标轴X,与X轴相垂直的方向为横坐标Y,坐标轴将平面分成4个象限,其顺序依顺时针方向排列,各点坐标规定由原点向上,向右为正;数学上:坐标系中,通过原点的南北线为纵坐标Y,与Y轴相垂直的方向为横坐标轴X,坐标轴将平面分成4个象限,其顺序依逆时针方向排列。

因为测量工作中规定所有直线的方向都是以纵坐标轴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度的,经过这种变换,既不改变数学公式,又便于测量中方向和坐标的计算。

8.高斯投影: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把参考椭球面上的点,线投影到可展开面上的方法,是实现球面与平面转换的科学方法。

9.高斯投影的特点:○1椭球体面上的角度投影到平面上的角度投影到平面上之后,其角度相等;○2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线且长度不变,其余子午线投影均为凹向中央子午线的对称轴线;○3赤道也投影为直线,并与中央子午线垂直,其余纬线的投影均为凹向赤道的对称曲线。

10.6°带:从0°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自西向东分带,依次用1~60编号,带号N与相应的中央子午线L0的关系是:N=[L/6°]+1;式中L——某地的经度。

11.3°带:从1.5°子午线起,每隔经差3°自西向东分带,依次用1~120编号,带号n与相应的中央子午线L′0的关系是:N=[L/3°+0.5];L′0=3°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试卷一第 1 题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是()。

A、赤道B、地球椭球面 C 、大地水准面 D 、中央子午线第 2 题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

A、 180oB、0oC、 90o D 、 270o第 3 题以下不属于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一项是()。

A、高差测量 B 、距离测量C、导线测量D、角度测量第 4 题已知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220°,则其象限角为()。

A、 220°B、40° C 、南西 50° D 、南西 40°第 5 题对某一量进行观测后得到一组观测值,则该量的最或是值为这组观测值的()。

A、最大值B、最小值 C 、算术平均值D、中间值第 6 题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理论值为()。

A、总为 0B、与路线形状有关C、为一不等于 0 的常数D、由路线中任两点确定第 7 题点的地理坐标中,平面位置是用()表达的。

A、直角坐标B、经纬度 C 、距离和方位角D、高程第 8 题绝对高程是地面点到()的铅垂距离。

A、坐标原点 B 、大地水准面C、任意水准面 D 、赤道面第 9 题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

A、法线B、铅垂线 C 、经线 D 、任意直线第 10 题经纬仪不能直接用于测量()。

A、点的坐标B、水平角 C 、垂直角D、视距第 11 题观测三角形三个内角后,将它们求和并减去 180°所得的三角形闭合差为()。

A、中误差 B 、真误差 C、相对误差 D 、系统误差第 12 题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A、反号平均分配B、按角度大小成比例反号分配C、任意分配 D 、分配给最大角第 13 题任意两点之间的高差与起算水准面的关系是()。

A、不随起算面而变化B、随起算面变化 C 、总等于绝对高程D、无法确定第14 题分别在两个已知点向未知点观测,测量两个水平角后计算未知点坐标的方法是()。

A、导线测量 B 、侧方交会C、后方交会D、前方交会第 15 题系统误差具有的特点为()。

A、偶然性B、统计性C、累积性 D 、抵偿性第 16 题下面关于高斯投影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直线,且投影的长度无变形;B、离中央子午线越远,投影变形越小;C、经纬线投影后长度无变形;D、高斯投影为等面积投影;第17 题用经纬仪测水平角和竖直角,一般采用正倒镜方法,下面哪个仪器误差不能用正倒镜法消除()A、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B 、竖盘指标差 C 、横轴不水平 D 、竖轴不竖直第 18 题一组测量值的中误差越小,表明测量精度越() A、高B、低 C 、精度与中误差没有关系 D 、无法确定第 19 题某地图的比例尺为 1: 1000 ,则图上 6.82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为()A、 6.82 米B、68.2 米C、682 米D、 6.82 厘米第 20 题某地位于东经 130 度 40 分 30 秒,则其所在的高斯投影 6 度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度A、130B、129C、 132D、128判断题第21 题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完全相同。

()第22 题水平角测量中,采用改变各测回之间水平度盘起始位置的方法,可以消除水平度盘刻划不均匀的影响。

()第 23 题所谓盘左是指经纬仪的竖直度盘在望远镜的左边。

()第24 题安置水准仪只要整平仪器,安置经纬仪有对中和整平两项工作。

()第25 题在测量工作中,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答案:: BADAD BBCBB DBBCB CDCAB ×√ ×√ ×试卷二、判断题1、在测量工作中,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2、水准面和铅垂线是实际测绘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3、水准测量中,每一测站水准仪视距丝、中丝的读数应在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读取。

()4、高斯投影中,所有的子午线都发生了长度变形。

()5、等高线是连续的闭合曲线,不可以中断。

()6 、控制测量可以分为高程控制和平面控制。

()7、所谓盘左是指竖直度盘在望远镜的左边。

()8、设地面上有一直线 P1P2 ,若 P1 到 P2 的坐标方位角 a12=26o45 ′,则 P2 到 P1 的坐标方位角 a21=153o15′。

()9、同一幅地形图中,高程相同的点必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10 、在水准测量中,在中转点要使用尺垫,而在水准点上不使用尺垫。

()11 、自由静止的海水面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12、水平角测量中,采用改变各测回之间水平度盘起始位置的方法,可以消除度盘刻划不均匀的影响。

()13、在测量工作中,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1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所采用双面水准尺的黑面尺和红面尺的尺端注记,通常是一样的。

()15、导线测量和计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导线点的坐标。

()16、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坡度下降方向。

()17、观测过程中产生的粗差属于偶然误差。

()18、正、反坐标方位角一定相差 180 ゜。

()19、相邻两条计曲线之间的高差为 5 倍的基本等高距。

20、地形图上等高距愈大则图上等高线愈密,地貌显示就愈详细、确切。

1.错2.错3.对4.错5.对6.对7.对8.错9.对 10. 对11.错 12 对 13 错 14 错 15.对 16. 正确 17.错 18 对19. 错 20. 错试题1. 地面上有 A.B 两点, A 点为已知点,高程为 HA=51.326m 。

以 A 哦后视点、 B 为前视点进行水准测量,所得后视点读数为 1.216m 、前视点都市哦 1.392m ,问 A.B 间的高差是多少? B点的高程是多少? A.B 点哪一点高?并绘图说明 .2.在水准点A.B 之间进行往返水准测量,施测过程和读数如图1-1 所示,已知HA=32.562m ,两水准点相距560m ,按图根水准测量精度要求的填写数据记录手簿并计算B 点的高程?请给出比较详细和正规的解答步骤与答案(绘图)1、AB 点高差 hAB=后视 -前视=a-b=1.216-1.392=-0.176mB 点高程 HB=HA+hAB= 51.326-0.176=51.150mA 点高一些四.计算题一)测量学基础知识(1-18 题)1.用钢尺丈量一条直线,往测丈量的长度为217.30m,返测为 217.38m,今规定其相对误差不应大于 1/2000,试问:(1)此测量成果是否满足精度要求?( 2)按此规定,若丈量100m,往返丈量最大可允许相差多少毫米? 2.对某段距离往返丈量结果已记录在距离丈量记录表中,试完成该记录表的计算工作,并求出其丈量精度,见表 1。

测线整尺段零尺段总计差数精度平均值往 5 50 18.964AB返 4 50 46.456 22.3003.在对 S3型微倾水准议进行i角检校时,先将水准仪安置在 A 和 B两立尺点中间,使气泡严格居中,分别读得两尺读数为 a1=1.573m ,b 1=1.415m ,然后将仪器搬到 A 尺附近,使气泡居中,读得 a2= 1.834m ,b 2=1.696m ,问(1)正确高差是多少?( 2)水准管轴是否平行视准轴?( 3)若不平行,应如何校正?4.如图 1所示,在水准点 BM 1至 BM 2间进行水准测量,试在水准测量记录表中(见表 2)。

进行记录与计算,并做计算校核(已知BM1 138.952m, BM2 142.110m )。

图1表 2:水准测量记录表测点后视读数( m ) 前视读数( m ) 高差( m )高程( m )+-5.在水准点 B Ma和BMb 之间进行水准测量,所测得的各测段的高差和水准路线长如图 2所示。

已知 B Ma 的高程为 5.612m ,BMb 的高程为 5.400m 。

试将有关数据填在水准测量高差调整表 中(见表 3),最后计算水准点 1 和 2 的高程。

图2表 3:水准测量高程调整表 点号 路线长 (km ) 实测高差 (m ) 改正数 ( mm ) 改正后高 差( m )高程( m )BM7.在 B 点上安置经纬仪观测 A 和 C 两个方向,盘左位置先照准 A 点,后照准 C 点,水平度盘的读数为 6o23′30和″95o48′00;″盘右位置照准 C 点,后照准 A 点,水平度盘读数分别为 275o48 ′ 18″和 186o23′ 18,″试记录在测回法测角记录表中(见表5),并计算该测回角值是多少?表 5:测回法测角记录表8.某经纬仪竖盘注记形式如下所述,将它安置在测站点O,瞄准目标 P,盘左是竖盘读数是112o34 ′ 2,4盘″右时竖盘读数是247o22 ′ 4。

8″试求(1)目标P 的竖直角;(2)判断该仪器是否有指标差存在?是否需要校正?(竖盘盘左的注记形式:度盘顺时针刻划,物镜端为 0o,目镜端为 180o,指标指向 90o 位置)9.某台经纬仪的竖盘构造是:盘左位置当望远镜水平时,指标指在90o,竖盘逆时针注记,物镜端为 0o。

用这台经纬仪对一高目标P 进行观测,测得其盘右的读数为 263o18′25,″试确定盘右的竖直角计算公式,并求出其盘右时的竖直角。

10.对某基线丈量六次,其结果为:L1=246.535m,L2=246.548m ,L3=246.520m,L4= 246.529m,L5=246.550m,L6=246.537m。

试求:(1)算术平均值 ;(2)每次丈量结果的中误差;( 3)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和基线相对误差。

11.观测 BM 1至 BM 2间的高差时,共设 25 个测站,每测站观测高差中误差均为± 3mm,问:( 1)两水准点间高差中误差时多少?(2)若使其高差中误差不大于± 12mm,应设置几个测站 ?12.在等精度观测条件下,对某三角形进行四次观测,其三内角之和分别为:179o59 ′5,9 180o00 ′ 0,8″179o59 ′ 5,6″180o00 ′ 0。

2″试求:( 1)三角形内角和的观测中误差?(2)每个内角的观测中误差?13.某单三角锁基线边 AB 丈量结果如表 6,试利用表 6 计算该基线的相对中误差 K?14.某闭合导线,其横坐标增量总和为-0.35m,纵坐标增量总和为 +0.46m ,如果导线总长度为 1216.38m,试计算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和边长每 100m 的坐标增量改正数?15.已知四边形闭合导线内角的观测值见表7,并且在表中计算( 1)角度闭合差;(2)改正后角度值;(3)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表7f16.在方向观测法的记录表中(见表8),完成其记录的计算工作。

方向观测法记录表表 8图418.已知测站点高程 H= 81.34m,仪器高i=1.42m,各点视距测量记录如表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