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急性白血病的护理措施

急性白血病的护理措施

急性白血病的护理措施概述急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简称AM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增殖的疾病。

患者常常表现为骨髓异常增殖,以及外周血和组织器官的浸润。

白血病患者在接受白血病治疗期间需要特殊的护理措施,以确保他们的安全和舒适。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急性白血病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1. 个人卫生•白血病患者的注重个人卫生,包括勤洗手、使用干净的洗漱用品以及保持卧室的清洁和通风。

•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以免交叉感染。

•定期更换被褥和枕头套,保持床单和衣物的清洁。

•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2. 饮食护理•白血病患者需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和高纤维食物,帮助消化和排便。

•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和油腻的食物,以防止消化不良和胃肠道不适。

•患者可能需要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指导。

3. 预防感染•对于白血病患者,预防感染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由于白血病导致造血功能异常,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保持居室清洁和通风,定期消毒。

•控制患者的访客数量,尤其是密切接触的访客。

接触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之一。

•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如果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立即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避免与患者接触传染性疾病的人群,如感冒、流感等。

4. 密切观察和记录•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各项检查结果,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心理护理•白血病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压力和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并给予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正面、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他们的抗病能力和治愈信心。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和社交活动,减轻孤独感和焦虑情绪。

6. 规范用药•白血病患者常需要接受化疗、放疗和其他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托给予药物,并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

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模块十三任务十三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案例】张女士20岁。

不明原因的低热1月,刷牙时牙龈出血,伴皮肤散在出血点。

1周来高热、乏力、出血加重,抗生素治疗无效。

体检:全身皮肤散在瘀点、瘀斑,牙龈渗血,扁桃体有脓性分泌物,胸骨下端压痛,肝肋下1cm。

血红蛋白50g/L、白细胞14×109/L,血小板22×109/L;涂片中有幼稚淋巴细胞;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淋巴细胞明显增多,以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为主,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

临床诊断:急性白血病思考:1.该患者诊断为急性白血病的依据是什么?2.该患者急性白血病的化疗护理要点是什么?【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1.专业职业能力:具备无菌技术操作的能力;具备对化疗出现外渗行皮下注射的能力。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急性白血病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急性白血病病人病情评估的能力;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为急性白血病病人制定护理方案的能力。

(图片)【新课讲解】一、概念急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克隆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生累积,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而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

本病以进行性贫血、持续发热或反复感染、出血和组织器官浸润及外周血出现幼稚细胞为特征。

二、病因1.病毒感染。

2.放射:电离辐射可致白血病已被肯定。

3.化学因素。

(视频)4.遗传因素。

三、临床表现起病急,进展快,自然病程仅为数月。

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全身各组织、器官,产生相应临床表现,主要表现:贫血,出血,发热,白血病细胞浸润组织和器官。

1.贫血(图片)常为首发症状,随病情发展而加重,贫血原因主要是正常红细胞生成减少。

2.发热(图片)是本病常见的症状之一。

可低热也可高达39-40℃以上,常伴恶寒、出汗。

发热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发生感染最主要的原因是成熟粒细胞缺乏。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2.4化疗的护理:①遵医嘱静注化疗药,药物静注速度要慢,以减轻对血管壁的刺激,化疗药物可损伤皮下组织,故药物不可注射在血管外或向血管外渗。②某些化疗药如阿糖胞苷、高三尖杉酯碱等易引起恶心呕吐,严重者可遵医嘱给予镇吐剂。③静点柔红霉素、高三尖杉酯碱时,注意听心率、心律,病人出现胸闷心悸,应做心电图,及时通知医生。④甲氨蝶呤引起口腔溃疡时,可用0.5%普鲁卡因含漱,减轻疼痛,便于进食和休息。⑤长春新碱引起末梢神经炎、手足麻木感,嘱患者拿物品时,要非常小心,不拿过热过冷物品、不要用暖水袋暖手,以免烫伤。告诉患者停药后可逐渐消失。
2.5输血或输血浆护理:病人全血减少或贫血明后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3健康教育
3.1预防宣教:长期接触放射核素或苯类等化学物质的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劳动保护制度,不可在工作忙碌时忽略防护措施。另外,定期查血象,平日要加强营养和重视休息。
参考文献
[1]林丽.白血病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评估及护理.现代医药卫生,2007,23(3):350-351.
[2]井坤娟,张琳华,赵勤俭.白血病病人家属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03,10(18):738-739.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白血病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可能是人体受上述各种因素作用下,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对恶性细胞不能识别及消灭,反而得以繁殖,最终导致白血病。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增殖大量白血病细胞并浸润各种器官和组织,而正常造血受抑制,临床表现贫血、发热、出血和肝、脾、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等表现。
1.2出血
多数病人有出血表现,但出血程度不同,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尤其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易合并DIC,出血可更严重。常见皮肤瘀点、瘀斑、鼻衄、牙龈出血、口腔血肿、子宫出血。眼底出血可致视力障碍,颅内出血最为严重,常表现剧烈头痛、呕吐、烦躁不安,两侧瞳孔大小不等,多随之昏迷而死亡。出血最主要原因是正常血小板减少。

急性白血病的护理完整版本

急性白血病的护理完整版本

【护理措施】
二、护理
1.维持正常体温 不能用解热镇痛类药物降温
2.休息 需卧床休息,但一般不需绝对卧床 长期卧床者,应经常更换体位、预防压疮
二、护理
【护理措施】 3.防治感染 是白血病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保护性隔离 •超净单人病室、单人无菌层流床 •注意个人卫生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避免有关接种 •观察感染的早期表现
2.M I C综合分型(1986年):
形态学 ( morphology ) 免疫学 ( immunology ) 细胞遗传学 ( cytogenesis ) 分子生物学( m ) M I CM 综合分型
一、疾病概要
【治疗要点】 以化疗为主,综合输血、抗感染、免疫疗
法及支持疗法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
二、护理
【护理措施】 6.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消除心理障碍
•热情帮助、关心患儿
•向家长及年长患儿介绍白血病有关知识
•阐述化疗是治疗白血病的重要手段
•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为新老患儿家长提供相 互交流的机会
【健康教育】
讲解白血病的有关知识,化疗药的作用和副作用 教会家长如何预防感染、观察感染及出血征象 向家长及年长儿阐明坚持定期化疗的重要性 定期随访以监测治疗方案执行情况 重视患儿的心理状况,正确引导
•原则 早诊、早治,严格分型,按型选方案, 尽可能采用强烈诱导方案,争取尽快 达完全缓解。
一、疾病概要
【治疗要点】 ➢采取多药(3~5种)联合、足量、间歇、交
替用药,坚持长期治疗的方针
➢重视支持疗法;造血干细胞移植 ➢早期预防髓外白血病复发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保持完全缓解3~4年 后停药!
二、护理
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

白血病护理常规

白血病护理常规

小讲课记录学习日期主讲人记录人题目急性白血病的护理常规1.贫血的护理:限制病人活动,卧床休息,注重安全,补充足够营养,有心悸、气促的病人可给予氧气吸入,做好输血护理。

2.出血的护理:(1)鼻出血:鼻部冷敷,用1:1000肾上腺素棉球填塞压迫止血,严重时用油纱条做后鼻道填塞止血。

(2)牙龈出血:保持卫生,饭后漱口或口腔护理,避免刷牙损伤粘膜,可用凝血酶棉球填塞止血。

(3)消化道出血:出现头晕、心悸、脉搏细数、出冷汗、血压下降时应及时抢救,给予止血和补充血容量。

(4)头面部出血: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按医嘱及时治疗。

(5)颅内出血:平卧位,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按医嘱应用止血药物及降低颅内压药物,头部可给予冰袋或冰帽,严密观察病情及时记录。

3.感染的护理。

4.化疗药物引起胃肠反应的护理:(1)病人进餐时提供安全、舒适、清洁的环境。

(2)遵医嘱给予止吐药。

(3)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少食多餐。

5.浸润症状的护理:(1)白血病细胞浸润眼部注重有无复视或失明。

(2)观察有无牙龈增生、肿胀、局部皮肤隆起,变硬,呈皮下结节等口腔和皮肤浸润的症状。

(3)白血病细胞浸润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

(4)浸润到睾丸可出现无痛性肿大。

6.合并口腔溃疡的护理:(1)避免食用对口腔粘膜有刺激性食物。

(2)进食后漱口,必要时做口腔护理。

(3)避免进食带刺和小骨头的食物。

7.营养失调的护理:(1)观察病人呕吐的程度,制定合理饮食,做好口腔护理。

(2)进餐时提供安全、舒适、清洁环境。

(3)遵医嘱服用止吐药。

急性白血病患者护理常规

急性白血病患者护理常规

急性白血病患者护理常规【疾病概述】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为骨髓中原始血细胞与早期幼稚血细胞(白血病细胞)急剧增生的恶性疾病。

其特点为体内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无控制地增生,出现于骨髓和许多其他器官和组织,并进入外周血液中。

【护理问题】1.高热2.活动无耐力3.营养失调4.恐惧5.潜在并发症的护理6.知识缺乏【护理措施】(一)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流通,根据患者贫血程度适当活动。

(二)心理护理指导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休息及活动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重度贫血的患者给予氧气吸入,卧床休息,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后发生晕厥,防止跌倒遵医嘱输血时护士应做好查对工作,严密观察输血反应,给重度贫血者输血时速度宜缓慢,以免诱发心力衰竭。

(四)饮食护理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化疗期间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注意饮食清洁卫生。

(五)药疗护理掌握化疗药物的剂量、方法、浓度、作用及副作用,注意用药前后的情况,准确控制和调节药物的浓度与使用速度。

(六)潜在并发症的护理(1)出血1.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紧张焦虑情绪,保持情绪稳定。

2.血小板<2万/微升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床上大小便。

3.血小板2-5万/微升患者可轻微活动,避免活动过度及外伤。

4.严密观察出血部位、出血量,注意有无皮肤黏膜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呕血、便血、血尿。

5.鼻出血时鼻部冷敷,牙龈出血是要保持口腔卫生,加强漱口,禁止刷牙,避免刷牙时损伤粘膜。

6.观察女性月经量、颜色、及有无血块。

7.特别注意观察有无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症状。

8.按医嘱给予止血药物或配合输注血小板。

9.各种操作应动作轻柔,穿刺后应延长局部按压时间。

10.应避免进刺激性以及粗、硬食物。

有消化道出血者遵医嘱给予禁食。

11.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通便药。

(2)感染预防1.保持并使环境清洁干净、空气清洁,限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急性白血病护理常规

急性白血病护理常规

急性白血病护理常规
1.执行血液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观察皮肤黏膜苍白程度,有无牙龈肿胀、肝、脾、淋巴结肿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白细胞浸润症状。

3.监测患者体温变化,高热患者执行高热护理常规,血小板低下者避免酒精擦浴。

4.观察有无出血倾向,有无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呕血、黑便等,做好出血患者的护理。

(1)鼻腔出血:用0.1%肾上腺素棉球填塞,并局部冷敷。

后鼻腔出血时,协助医生用凡士林油砂条行后鼻腔填塞术。

(2)牙龈出血:用止血海绵贴敷止血,保持口腔卫生。

(3)消化道出血:观察出血的颜色、性质和量,出现头晕、心悸、脉搏细速、四肢湿冷、血压下降时及时给予急救处理。

(4)头面部出血:眼眶周围瘀斑、眼底出血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5)颅内出血: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遵医嘱给予降颅压药物,输注成分血。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等情况,及时记录。

5.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睡前、晨起漱口。

口腔溃疡时遵医嘱应用药物局部喷洒,真菌感染时用
4%碳酸氢钠溶液或制霉菌素生理盐水漱口。

6.皮肤护理:保持全身皮肤清洁,尤其是会阴、肛周的清洁,便后、睡前用温水或1:1000碘伏坐浴,防止肛周感染。

7.高白细胞性白血病(WBC>100×109/L),遵医嘱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清除过高的白细胞,同时给予水化、碱化治疗。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6.10护理经验221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护理体会何金娟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 重庆市合川区 401520【摘 要】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常表现为贫血、发热、出血等, 且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 以肝、脾肿大最多见, 它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全身性疾病,死亡极高,严重地威协着患者健康。

因此,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护理非常必要。

本文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护理措施。

方法:文章以急性白血病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分析急性白血病的流行病学持征,对急性白血病进行健康评估,了解急性白血病的治疗,重点对急性白血病的护理: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饮食护理,静脉保护护理,用药护理,肛周清洁护理及健康指导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患者;流行病学持征;健康评估;护理1 前言急性白血病(AL )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起病急骤,发展快,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

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以肝、脾肿大最为多见。

导致急性白血病的病因有化学因素,病毒,电离辐射,接受X 线诊断、原子弹爆炸的人群白血病发生率高。

我国以急性白血病居多,特别是我国随着现代工业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各种化工原材料的广泛使用及环境污染,急性白血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儿童多见,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则成人多见,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略多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2 急性白血病概述2.1 急性白血病定义急性白血病(AL )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

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等征象[1]。

它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病率与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经过现代治疗,已有不少患者获得病情缓解以至长期存活。

2.2 临床表现急性白血病起病急骤,病情急,发展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十三任务十三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案例】张女士20岁。

不明原因的低热1月,刷牙时牙龈出血,伴皮肤散在出血点。

1周来高热、乏力、出血加重,抗生素治疗无效。

体检:全身皮肤散在瘀点、瘀斑,牙龈渗血,扁桃体有脓性分泌物,胸骨下端压痛,肝肋下1cm。

血红蛋白50g/L、白细胞14×109/L,血小板22×109/L;涂片中有幼稚淋巴细胞;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淋巴细胞明显增多,以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为主,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

临床诊断:急性白血病思考:1.该患者诊断为急性白血病的依据是什么?2.该患者急性白血病的化疗护理要点是什么?【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1.专业职业能力:具备无菌技术操作的能力;具备对化疗出现外渗行皮下注射的能力。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急性白血病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急性白血病病人病情评估的能力;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为急性白血病病人制定护理方案的能力。

(图片)【新课讲解】一、概念急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克隆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生累积,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而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

本病以进行性贫血、持续发热或反复感染、出血和组织器官浸润及外周血出现幼稚细胞为特征。

二、病因1.病毒感染。

2.放射:电离辐射可致白血病已被肯定。

3.化学因素。

(视频)4.遗传因素。

三、临床表现起病急,进展快,自然病程仅为数月。

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全身各组织、器官,产生相应临床表现,主要表现:贫血,出血,发热,白血病细胞浸润组织和器官。

1.贫血(图片)常为首发症状,随病情发展而加重,贫血原因主要是正常红细胞生成减少。

2.发热(图片)是本病常见的症状之一。

可低热也可高达39-40℃以上,常伴恶寒、出汗。

发热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发生感染最主要的原因是成熟粒细胞缺乏。

以口腔炎最多见,牙龈炎、咽峡炎也是常见的感染,还有肺部感染及肛周炎、肛周脓肿。

3.出血(图片)最主要原因是血小板减少。

多数病人有出血表现,但出血程度不同。

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常见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齿龈出血、口腔血肿、子宫出血,眼底出血可影响视力,颅内出血最为严重,常表现头痛、呕吐,瞳孔大小不等,瘫痪,甚至昏迷或突然死亡。

4.白血病细胞浸润不同部位的表现(图片)(1)肝脾及淋巴结肿大:急性淋细胞白血病病人多见,肝脾一般轻度至中度肿大,表面光滑,偶伴轻度压痛。

浅表淋巴结多为轻度肿大无压痛。

(2)骨骼和关节:胸骨下端局部压痛最为常见。

四肢关节痛和骨痛以儿童多见。

(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化疗药物不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隐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细胞不能被有效杀伤,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表现为头痛、呕吐、颈强直,重者抽搐、昏迷,但不发热,脑脊液压力增高。

(4)皮肤及粘膜浸润:皮肤浸润表现为弥漫性斑丘疹、结节性红斑等;牙龈可增生、肿胀。

(5)白血病细胞浸润眼眶骨膜,可引起眼球突出、复视或失明。

睾丸受浸润表现无痛性肿大,多为一侧性。

四、辅助检查(图片)1.血象血分析中可见早幼细胞和原始细胞增殖达30%--90%,多数病人白细胞计数增多,甚至可大于100×109/L,部分病人白细胞数正常或减少。

2.骨髓象骨髓检查是诊断白血病的重要依据,骨髓一般性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主要细胞为白血病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

3.细胞化学染色白血病的原始细胞形态相似,因此用此法可帮助区分。

五、治疗原则1.对症支持治疗病情较重的病人须卧床休息,最好是将病人安置在单间病室,骨髓移植病人应在无菌层流室进行治疗。

(1)防止感染:严重感染是白血病病人主要死亡原因。

感染应作咽拭子及血培养和药敏试验,同时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

(2)控制出血:血小板计数<20×109/L而出血严重者,应输脓血小板悬液或新鲜血。

(3)纠正贫血:严重贫血可输浓缩红细胞或全血。

积极争取白血病缓解是纠正贫血最有效地方法。

(4)预防尿酸肾病:由于大量白血病细胞被破坏,可产生尿酸肾结石,引起肾小管阻塞,严重者可致肾衰竭,病人表现为少尿或无尿。

故要求病人多饮水,给予别嘌醇以抑制尿酸合成。

2.化学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化疗过程分为诱导缓解及巩固强化治疗两个阶段。

(1)诱导缓解:是指从化疗开始到完全缓解。

完全缓解标准时白血病的症状、体征消失,血象和骨髓象基本正常。

目前急淋白血病首选VP方案,即长春新碱1~2mg/w(周),静脉注射,泼尼松40~60mg /d,分次口服,可连续用药4~5周,若疗效不佳时,可改用VDP或VAP等方案。

急非淋白血病一般常用DA方案,即40mg/d,第1~3天静注,阿糖胞苷100~150mg/d,第1、5、7天静注,间隔1~2周,开始第二疗程。

或使用HOAP方案及其他方案。

(2)巩固强化治疗:巩固强化的目的是继续消灭体内残存的白血病细胞,防止复发,延长缓解期,争取治愈。

急淋白血病共计治疗3~4年。

急非淋白血病共计治疗1~2年。

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防治.所用药物是甲氨蝶呤+地塞米松=鞘内注射。

4.骨髓或外周干细胞移植。

六、护理诊断(小组讨论,学生依据临床表现提出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1.组织完整性受损与血小板过低致皮肤黏膜出血有关2.潜在并发症:脑出血与血小板过低有关3.活动无耐力与白血病引起贫血、白血病致代谢率增高、化疗药物副作用有关4.有感染的危险与正常粒细胞减少,免疫力低下有关5.体温过高与白血病引起感染有关6.疼痛:全身骨骼痛与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骼有关7.预感性悲哀与白血病久治不愈有关8.知识缺乏:缺乏对急性白血病预防出血、感染的知识七、护理措施1.观察体温、脉率,口腔、鼻腔、皮肤有无出血,血象、骨髓象变化,以及肺部等感染征象,贫血加重的征象及昏迷等颅内出血征象。

2.保证休息、活动和睡眠据病人体力,活动与休息可以交替进行,以休息为主。

每天睡眠7~9小时。

3.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

让家属带给病人平日喜爱的饭菜和水果,对恶心、呕吐者,应在停止呕吐后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和有意识吞咽,以减轻恶心症状,可少量多次进食。

同时保证每天饮水量。

4.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1)局部反应:某些化疗药物,如柔红霉素、氮芥、阿霉素等多次静注可引起静脉炎,药物静注速度要慢,在静注后要用生理盐水冲洗经脉,以减轻其刺激。

若发生静脉炎需及时使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或冷敷。

静注时,注意血管要轮换使用。

(2)骨髓抑制:在化疗中必须定期查血象、骨髓象,以便观察疗效及骨髓受抑制情况。

(3)胃肠道反应:某些化疗药物可以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反应。

化疗期间病人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和富有营养,必要时可用止吐镇静剂。

(4)其他:长春新碱能引起末梢神经炎、手足麻木感,停药后可逐渐消失。

柔红霉素、高三尖杉酯碱类药物可引起心肌及心脏传导损害,用药时要缓慢静滴,注意听心率、心律,复查心电图。

甲氨蝶呤可引起口腔黏膜溃疡,可用0.5%普鲁卡因含漱,减轻疼痛,便于进食和休息,亚叶酸钙可对抗其毒性作用,可遵医嘱使用。

环磷酰胺可引起脱发及出血性膀胱炎所致血尿,嘱病人多饮水,有血尿必须停药。

5.预防感染加强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做好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6.输血或输血浆护理病人全血减少或贫血明显,遵医嘱输血或血浆,以恢复抵抗力及体力。

八.健康指导1.疾病知识指导2.生活指导【课堂小结】(小先生)急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以进行性贫血、持续发热或反复感染、出血和组织器官浸润及外周血出现幼稚细胞为特征。

骨髓检查是诊断白血病的重要依据,以胸骨下端局部压痛最为常见,严重感染是白血病病人主要死亡原因,注意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案例分析】你是小先生请你来讲一讲:通过案例中:该患者不明原因的低热1月,刷牙时牙龈出血,伴皮肤散在出血点;1周来高热、乏力、出血加重,抗生素治疗无效;体检:全身皮肤散在瘀点、瘀斑,牙龈渗血,扁桃体有脓性分泌物,胸骨下端压痛,肝肋下1cm,血红蛋白50g/L、白细胞14×109/L,血小板22×109/L,涂片中有幼稚淋巴细胞,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淋巴细胞明显增多,以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为主,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

可诊断该患者为急性白血病,化疗时要做到:正确选择静脉,静脉穿刺时不拍打、挤压皮肤;长春新碱和柔红霉素分开注射,不与其他药物配伍,先用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推注,确保无外渗后,固定好血管,再换注射器将药液缓慢注入,推注过程中反复试抽回血,推注完毕后,再换注射器推注5%葡萄糖液,以免药液刺激血管和浪费药液;拔针后局部用干棉球加压数分钟止血。

.注意观察长春新碱和柔红霉素的不良反应。

【护考模拟】(小组竞赛,学生回答并讲解问题)(1~2题共用题干)张先生,50岁,患急性白血病。

住院期间病人活动时突然出现头痛、呕吐、昏迷。

查体双侧瞳孔不等、瘫痪、()1.该患者可能出现了A.失血性休克B.脑炎C.脑膜炎D.颅内出血E.败血症()2.针对该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绝对安静平卧B.头戴冰帽C.吸氧D.安置头低脚高位E.遵医嘱给予脱水剂(3~4题共用题干)李女士,35岁,因月经量增多4个月伴发热、咽痛1周入院,入院后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查体:T39.8℃,全身多处皮肤瘀点、瘀斑,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3.下列为该患者采取的降温措施,错误的是A.鼓励多饮水B.头戴冰帽C.乙醇擦浴D.冷敷E.遵医嘱给退热药()4.护士为该患者静脉推注化疗药物时不慎将药液露出血管外,下列处理措施中错误的是A.抬高患侧肢体B.普鲁卡因封闭C.热敷D.50﹪的硫酸镁湿敷E.泼尼松()5.急性白血病的首发症状是A.发热B.出血C.贫血D.肝脾肿大E.骨骼压痛()6.急性白血病患者易发生感染,最主要的原因是A.长期贫血B.广泛出血C.成熟粒细胞减少D.白血病细胞广泛浸润E.红细胞减少()7.急性白血病发生高热的主要原因是A.感染B.贫血C.白细胞浸润D.丙酸睾酮E.化疗药物不良反应()8.急性白血病病人缓解期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主要原因是A.免疫功能低下B.多数化疗药不能通过血—脑脊液屏障C.疗程不够D.化疗药剂量不足E.对化疗药产生耐药性()9.治疗中枢性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常用药物是A.长春新碱B.甲氨蝶呤C.泼尼松D.阿糖胞苷E.环磷酰胺()10.王先生,从事油漆工作,患急性白血病接受化疗。

在缓解期患者突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瘫痪。

该患者可能出现了A.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B.脑炎C.脑膜炎D.颅内出血E.败血症【课后作业】请写出急性白血病病人的临床表现,使用化疗药物治疗护理的注意事项,并预习下一节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