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汇总
高一生物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汇总

高一生物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汇总————————————————————————————————作者:————————————————————————————————日期: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的生物形成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而细胞连续分裂,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l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场所: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和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形成。
(四分体中的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
1个四分体= 对同源染色体= 条染色体= 个着丝粒= 条染色单体)中期: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在减数分裂I和II之间的间期很短,不进行DNA的合成,有些生物没有间期,而由末期I直接转为前期II。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上。
无同源染色体后期: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减数第一次分裂(减I)减数第二次分裂(减II)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和的合成,染色体数目不变,DNA数目变为原细胞的两倍)。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形成。
(四分体中的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
1个四分体= 对同源染色体= 条染色体= 个着丝粒= 条染色单体)中期: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和(在减数分裂I和II之间的间期很短,不进行DNA的合成,有些生物没有间期,而由末期I直接转为前期II。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再次聚集,再次形成纺锤体)中期:每条染色体的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上。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基本概念1、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指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2、受精作用: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3、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
4、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5、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1、部位:动物的精巢、卵巢;植物的花药、胚珠2、有性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①、精子的形成②、卵细胞的形成1个精原细胞(2n) 1个卵原细胞(2n)间期:染色体复制间期:染色体复制1个初级精母细胞(2n) 1个初级卵母细胞(2n)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 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 中期:(2n)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 后期:(2n)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2n)2个次级精母细胞(n) 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n)前期:(n) 前期:(n)中期:(n) 中期:(n)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组染色体(2n) 后期:(2n)末期:细胞质均等分离(n) 末期:(n)4个精细胞(n) 1个卵细胞(n) 2个极体(n)变形 +1个极体(n)4个精子(n)3、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形成的比较四、受精作用1、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特点: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染色体会合在一起,只有形成受精卵,才能发育成新个体。
高一生物必修2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有丝分裂细胞在进入减数分裂之前要经过一个较长的间期,称前减数分裂间期(premeiotic interphase)或前减数分裂期(premeiosis)。
前减数分裂期也可分为G1期、S期和G2期,在G1期和S期把麝香百合的花粉每细胞在体外培养,则发现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将G2晚期的细胞在体外培养则向减数分裂进行,说明G2期是有丝分裂向减数分裂转化的关键时期。
和有丝分裂不同的是,DNA不仅在S期合成,而且也在前期合成一小部分。
D. E. Wimber和W. Prensky(1963)认为合线期-粗线期合成大约2%的DNA。
Y. Hotta等人(1966)在百合属(Lilium)和延龄草属(Trillium)中发现,粗线期合成大约0.3%的DNA。
称为合线期DNA(zyg-DNA)或粗线期DNA(P-DNA)。
这些DNA的合成可能与联会复合体的形成有关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减数分裂的特殊过程主要发生在前期,通常人为划分为5个时期:①细线期(leptotene)、②合线期(zygotene)、③粗线期(pachytene)、④双线期(diplotene)、⑤终变期(diakinesis)。
必须注意的是这5个阶段本身是连续的,它们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
1)细线期:染色体呈细线状,具有念珠状的染色粒。
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二章主要涉及以下主题和知识点:
1. 遗传基础:
- 遗传是指性状在不同代际间传递的过程。
基因是生物遗传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
- 染色体由DNA、蛋白质和少量RNA组成,存在于细胞核中。
- DNA分子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鳞嘌呤)组成,通过特定的配
对规则构成了双螺旋结构。
- DNA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分子通过分裂为两个完全相同的分子。
2. 遗传规律:
- 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性状的表现受到两种因子的影响,分别来自父母的两个基因,而在子代中只有一种因子表现出来。
- 平等互斥规律:每个个体只能有两个相同的基因型,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 环境对遗传表现的影响: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表现型的表现。
3. 遗传的基本模式:
- 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基因的表现型能够掩盖隐性基因的表现,而隐性基因的表现型只有在两个隐性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表现出来。
- 纯合和杂合:纯合指两个基因型相同的情况,杂合指两个基因型不同的情况。
4. 分离和连锁:
- 分离是指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基因在进行遗传过程中分离出来,而不是一起传递给后代。
- 连锁是指两个或多个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过程中一起传递给后代。
5. 遗传变异:
- 突变是指基因突然产生的一种变异,可以是个体突变或种群突变。
- 随机性和可逆性是突变的两个特性。
以上是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1)间期:染色体复制(实质为DNA复制,出现姐妹染色单体),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2)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3)中期: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4)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5)末期:细胞质分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数、姐妹染色单体数、DNA数都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不再复制(1)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2)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
(3)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染色体暂时数加倍)(4)末期:细胞质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为四个精细胞(2种)。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5、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1)间期:染色体复制(实质为DNA复制,出现姐妹染色单体),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2)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3)中期: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4)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5)末期:细胞质分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数、姐妹染色单体数、DNA数都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不再复制..............(1)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2)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
(3)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染色体暂时数加倍)(4)末期:细胞质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为四个精细胞(2种)。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5、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高中生物 人教版必修二 第二章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 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 (1)间期:染色体复制(实质为DNA 复制,出现姐妹染色单体),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2)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3)中期: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4)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5)末期:细胞质分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数、姐妹染色单体数、DNA 数都减半)◆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不再复制........) (1)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2)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
(3)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染色体暂时数加倍)(4)末期:细胞质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为四个精细胞(2种)。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5、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生物必修二第2章知识点详解汇总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生殖是通过细胞分裂来实现的,细胞分裂是生殖的基础。
无性生殖主要是通过有丝分裂方式进行,有性生殖主要是通过减数分裂实现。
一、减数分裂1、减数分裂(以哺乳动物为例)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部位:雄性:睾丸(睾丸的曲细精管)雌性:卵巢减数分裂细胞:原始的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卵原细胞)成熟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过程: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特点:①染色体复制1次,细胞连续分裂2次②出现特有的联会和四分体现象③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染色体数减少一半结果: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有性生殖细胞2、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1)精子的形成过程:特点:资料:精子形似蝌蚪,总长约66 μm,分头、尾两部分。
头部几乎被核占据。
注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①减数分裂的间期:染色体复制,细胞体积增大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③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区分以下概念:①同源染色体: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形状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其本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如1和2,3和4 。
②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配对的染色体,往往形状大小不相同,如1和3(或4),2和3(或4)。
③姐妹染色单体: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附着于同一个着丝点上的完全相同的两条染色单体,如a与a’、b与b’、c与c’、d与d’。
④非姐妹染色单体:附着不同着丝点的染色单体,如a与b、b’、c、c’、d、d’。
⑤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的行为。
⑥四分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的状态,如1和2为一个四分体。
⑦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特点:4、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的比较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间期前期中期3)曲线表示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的变化4)细胞图象的识别方法——“三看”识别法常见图象简图二、受精作用1、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①原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②形成配子(精子或卵细胞)的种类1个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2种不同类型的精子1个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1种类型的卵细胞某种生物形成的精子的种类→2n某种生物形成的卵细胞的种类→2nn→可以指同源染色体的对数,也可以指等位基因的对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的内容主要讲的是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汇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
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正确区分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
(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成由一个
着丝点连着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所以此时染色体数目要根据着丝点判断。
(2)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
父方,且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可以两两配对的一对染色体。
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3)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相同点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
第一次减数分裂: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大)和一个极体(小); 第二次减数分裂: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形成一个卵母细胞(大)和一个第二极体(小),
第一极体分裂成两个第二极体。
最终一个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
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
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精子(卵细胞);
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
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
五、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
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
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注:受精卵核内的染色体由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但细胞质几乎全部是由卵细胞提供,
因此后代某些性状更像母方。
补充:植物双受精
被子植物特有的一种受精现象。
花粉被传送到雌蕊柱头后,长出花粉管,伸达胚囊,管的先端破裂,放出两精子,其中之一与卵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
胚乳核;经过一系列的发展过程,前者形成胚,后者形成胚乳,这种双重受精的现象称双受精
注:其中两个精子的基因型相同,胚珠中极核与卵细胞基因型相同。
例:一株白粒玉米(aa)接受红粒玉米(AA)的花粉,所结的种子的胚、胚乳基因型依次是:Aa、Aaa
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减Ⅰ
的特殊行为同源染色体分家—减Ⅰ后期
姐妹分家—减Ⅱ后期(姐妹分家只看一极)
例:判断下列细胞正在进行什么分裂,处在什么时期?
答案:减Ⅱ前期减Ⅰ前期减Ⅱ前期减Ⅱ末期有丝后期减Ⅱ后期减Ⅱ后期减Ⅰ后期
答案:有丝前期减Ⅱ中期减Ⅰ后期减Ⅱ中期减Ⅰ前期减Ⅱ后期减Ⅰ中期有丝中期
高中生物学习方法
回归课本最重要
经过对一部分的同学做试卷分析,发现很多的人觉得生物的题出得很难,但实际上他们错的题更多的是最基础的内容,长时间没有回顾学过的内容,很多人已经忘了一些很基础的知识,有谁还能准确地说出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等概念?还有谁能记得有氧呼吸的三个步骤?或者伴性遗传病与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区别?如果不能的话,孩子们,回归课本吧!先将基础知识梳理清楚再说!
多想几个为什么
生物的考察的另一个重点就是通过现象看本质。
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要理解透彻基础知识外,还要多想想为什么是这样。
比如说为什么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水分、温度等,它们是怎么影响光合作用的。
错题整理,归类解决
自己分析或找有经验的老师帮助分析为什么会错,如果是基础知识的不扎实,那么拿起课本再好好看一遍,强化一下,下次争取不要犯同类错误,如果是知识点间的联系不明了,那么就好好想想知识的内在联系。
一个人只有不断的消灭自己的薄弱之处,才会更快的进步。
调整好心态
世界上所谓的天才实际上是勤奋的人走了一条正确的路而已,永远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如果你认为自己不能达到100分,那么你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能通过努力达到这个目标,那么你很有可能达到90分甚至更高的分数。
如果曾经跌倒了,跌得很痛,没关系,我们可以利用跌倒的机会反思一下自己的路走得是否正确,能否换个更有效的方法,然后整理好行囊,用更快的步伐去追赶
前行者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