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危象合并高钾血症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合集下载

高血钾急救流程图

高血钾急救流程图

高血钾急救流程图
高血钾(hyperkalemia)是指血液中钾离子(K+)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理状态。

高血钾可能导致心脏传导异常、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因此需要进行及时的急救处理。

以下是高血钾急救流程图的详细步骤:
1. 确认病情:观察患者的症状,如心慌、胸闷、肌肉无力等,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认高血钾的存在。

2. 确保患者安全:将患者放置在平躺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

3. 快速处理:立即启动急救措施,以降低血钾浓度并缓解症状。

4. 增加钾排泄:使用药物促进钾离子的排泄,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如呋塞米)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如聚苯乙烯磺酸钠)。

5. 钙离子干预:静脉注射钙剂(如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以抑制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减轻心脏传导异常和心律失常。

6. 碱化尿液:通过静脉注射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钠溶液,使尿液碱化,促进钾离子的排泄。

7. 补充胰岛素和葡萄糖:静脉滴注胰岛素和葡萄糖溶液,促进细胞内钾离子的进入,降低血液中的钾离子浓度。

8. 补充钠离子:静脉滴注含钠的液体,如生理盐水,以稀释血液中的钾离子浓度。

9. 监测病情: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气分析和血钾浓度,调整治疗方案。

10. 寻找原因:确定高血钾的原因,可能是肾脏功能异常、药物不良反应、酸中毒等,针对原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11. 预防复发:教育患者注意饮食,避免摄入高钾食物,定期复查血钾浓度,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

请注意,以上流程图仅为参考,具体的急救措施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急救过程中,应确保操作正确、安全,随时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寻求医疗专业人员的帮助。

高血糖危象处理原则

高血糖危象处理原则

高血糖危象处理原则高血糖危象是指血糖水平过高导致的一系列严重症状,如意识模糊、呼吸急促、恶心呕吐等。

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处理,以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下面是高血糖危象处理的原则。

一、快速判断当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呼吸急促、口渴等症状时,应立即考虑是否为高血糖危象,并进行快速判断。

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血糖水平来确定是否为高血糖危象。

二、迅速治疗在确定患者为高血糖危象后,应立即进行迅速治疗。

首先要给予足够的液体,以保证患者体内水分充足。

其次要给予胰岛素治疗,以降低血糖水平。

胰岛素可以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

三、逐步降低血糖水平在治疗过程中,应逐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

如果一次性将血糖水平降低过快,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身体出现反应。

因此,应逐步降低血糖水平,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四、密切观察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心跳过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可能是由于血糖水平下降过快导致的。

此时需要立即停止胰岛素治疗,并给予足够的液体。

五、防止复发在治疗结束后,应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工作,让患者了解如何预防高血糖危象的发生。

同时要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随访和检测。

六、注意安全在进行高血糖危象处理时,要注意安全。

如果患者意识模糊或行动不便,需要将其转移到安全地点,并保持通畅呼吸道。

七、合理饮食高血糖危象的发生与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控制糖分摄入量。

八、定期检测高血糖危象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九、多种治疗手段结合在进行高血糖危象处理时,应采用多种治疗手段结合。

除了给予胰岛素治疗和足够的液体外,还可以采用其他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十、全面评估在进行高血糖危象处理时,要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和诊断结果。

只有全面评估后才能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高血糖危象处理原则包括快速判断、迅速治疗、逐步降低血糖水平、密切观察、防止复发、注意安全、合理饮食、定期检测、多种治疗手段结合和全面评估等方面。

高血糖抢救流程

高血糖抢救流程

高血糖抢救流程
1. 评估病情:
- 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多饮、多尿、口渴、乏力、干燥口腔等。

- 测量患者的血糖水平,确诊高血糖。

- 判断病情是否轻、中或重度高血糖,以决定后续治疗方案。

2. 确保安全:
- 确保患者在安全的环境中,防止发生意外或低血糖等其他并发症。

- 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心率、呼吸、体温等。

3. 给予足够的液体:
- 高血糖患者常因体内脱水而加重症状,因此需要给予足够的液体补充。

- 考虑给予电解质平衡液或生理盐水,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补液速度。

- 监测患者尿量,确保有适当的尿量排出。

4. 降低血糖浓度:
-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进行治疗。

可能的选项包括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等。

- 严密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根据需要调整药物剂量。

- 切勿忽视其他并发症的治疗,如酮症酸中毒等。

5. 密切监护和观察:
- 对于重度高血糖患者,应密切监护生命体征和血糖水平。

- 观察患者的症状是否有改善,如多饮、多尿、口渴等。

-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头晕、出汗、乏力等。

6. 寻求专业医疗支持:
- 高血糖抢救过程中,如遇到病情严重或复杂的情况,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支持。

- 向医生报告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治疗和管理。

请注意,以上是一般的高血糖抢救流程,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处理高血糖紧急情况时,确保遵循医疗原则和标准操作程序。

高血钾应急流程

高血钾应急流程

高血钾应急流程高血钾,也被称为高钾血症,是指血液中钾离子浓度超过正常范围,这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高血钾的急性发作可能导致心脏停搏甚至死亡,因此应急处理高血钾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高血钾应急流程,以帮助人们正确应对高血钾的紧急情况。

1. 快速评估患者症状:当怀疑患者可能患有高血钾时,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快速的症状评估。

常见的高血钾症状包括心悸、心律不齐、肌肉无力、呕吐等。

根据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以及可能的高血钾原因(如肾功能不全),判断是否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2. 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果患者症状严重,可能存在心脏风险,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首先,将患者平躺,确保通气畅通。

然后,戴上手套,准备进行心肺复苏。

3. 建立静脉通路: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需要建立静脉通路以便及时给予药物治疗。

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如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确保通路畅通,以便给予药物输液。

4. 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出现心跳骤停,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按照基本生命支持的程序进行心肺复苏,包括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以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在复苏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

5. 给予药物治疗:高血钾的紧急治疗主要是通过给予药物来降低血液中的钾离子浓度。

常用的药物包括钙剂、碳酸氢钠和葡萄糖胰岛素。

钙剂可以迅速提高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减轻心脏停搏的风险;碳酸氢钠可以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葡萄糖胰岛素可以促进机体对钾离子的利用和排泄。

6. 寻求专业医疗救助:紧急处理高血钾只是暂时的措施,患者仍然需要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将患者转移到医院急诊科,让专业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7. 预防再次发作:高血钾的紧急处理之后,患者需要采取措施预防再次发作。

这包括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定期监测肾功能,避免过度摄入高钾食物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建议。

高血钾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处理。

通过遵循以上高血钾应急流程,可以帮助人们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高血钾,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高钾血症应急预案

高钾血症应急预案

一、背景及目的高钾血症是指血液中钾离子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对心脏和神经系统有严重危害。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高钾血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工作,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担任成员。

2. 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现场救援、医疗救治、物资保障等工作,由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和骨干组成。

3. 信息联络组:负责信息收集、发布、上报等工作,由办公室、宣传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组成。

三、预警及监测1. 预警:通过临床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发现患者出现乏力、肌肉痉挛、心律失常等症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监测:对患者进行血钾浓度监测,如发现血钾浓度超过5.5mmol/L,应立即通知应急领导小组。

四、应急处置1. 紧急救治: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包括:(1)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呼吸机辅助呼吸;(2)建立静脉通道,快速给予葡萄糖酸钙、碳酸氢钠等药物,以对抗钾离子对心肌的抑制作用;(3)根据病情,给予利尿剂、胰岛素等药物,促进钾离子排泄;(4)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2. 院内转运:如患者病情稳定,可转至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如病情危重,需立即转至ICU进行监护治疗。

3. 院外转运:如患者病情危重,需紧急转运至上级医院或ICU,应做好以下工作:(1)通知上级医院或ICU做好接收准备;(2)提前准备好转运车辆、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3)确保患者安全转运。

五、后期处理1. 调查原因:对高钾血症的原因进行调查,包括饮食、用药、病史等,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2. 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高钾血症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3. 总结经验:对本次应急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完善应急预案。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高渗高血糖综合征应急处理流程

高渗高血糖综合征应急处理流程

高渗高血糖综合征应急处理流程高渗高血糖综合征(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常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也可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

该综合征是由于血糖升高,胰岛素缺乏,导致机体无法利用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同时产生大量酮体,引发高渗性酸中毒的病理过程。

当患者出现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的急性并发症时,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一、评估病情在应急处理高渗高血糖综合征前,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病情。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状况、脉搏、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并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和最近的血糖控制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患者是否需要紧急处理。

二、纠正脱水高渗高血糖综合征时,患者体内的水分丧失较多,导致脱水。

因此,应首先纠正脱水。

口服补液是首选方法,但对于意识不清或无法进食的患者,应采用静脉补液。

静脉补液时,可选择生理盐水或0.9%氯化钠溶液,并根据患者的体重、脱水程度和电解质情况来确定补液速度和总量。

三、降低血糖水平高血糖是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需要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

对于意识清楚的患者,可以通过胰岛素注射来降低血糖。

常用的胰岛素方案有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和皮下注射胰岛素两种方式,具体选择方法应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决定。

四、纠正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时,由于机体产生大量酮体,会导致酸中毒。

因此,需要纠正酸中毒,以恢复酸碱平衡。

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静脉补碱,如静脉注射碳酸氢钠溶液。

在补碱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情况,调整补碱速度和剂量,避免酸碱平衡过度偏移。

五、监测电解质和液体平衡高渗高血糖综合征时,患者的电解质和液体平衡常常紊乱。

因此,在应急处理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包括钠、钾、氯等。

根据监测结果,可以调整补液和补充电解质的方案,以维持电解质的平衡。

六、处理并发症高渗高血糖综合征可能伴发多种并发症,如感染、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急性肾损伤等。

血糖突然升高的急救措施

血糖突然升高的急救措施

血糖突然升高的急救措施1.保持镇定:当发现血糖突然升高时,首先要保持镇定。

患者及其家人或陪同者也应冷静下来,以便能够正确应对紧急情况。

2.测量血糖水平:使用便携式血糖仪或在医院急诊室进行血糖测量,以了解患者的血糖水平。

这可以帮助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急救措施。

3.补充液体:当血糖突然升高时,身体通常会失去大量的水分,因为高血糖状态会引发尿频。

因此,给患者饮用大量的水可以帮助稀释血糖,平衡体内的液体含量。

然而,在给予大量水分之前,应确保患者没有严重的肾功能损害或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以免进一步加重病情。

4.注射胰岛素:如果患者已经有糖尿病诊断,可能需要给予额外的胰岛素来处理高血糖。

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或陪同者可以给予额外的胰岛素注射来控制血糖水平。

然而,这需要根据患者个体化的胰岛素治疗计划来进行,因此最好在紧急情况之前已经与医生进行过相关讨论和指导。

除了上述的基本急救措施,还有一些其他的建议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处理血糖突然升高的情况:1.控制饮食:在遭遇高血糖情况后,尽量避免进食高糖、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尽可能食用低糖、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降低血糖水平。

2.睡眠:给患者提供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以帮助恢复身体的平衡。

3.遵守医生的治疗计划:根据医生的指示,定期服用胰岛素或其他抗糖尿病药物,并遵守饮食和锻炼计划。

4.预防措施:对于已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建议进行定期的血糖监测和体检,以及定期光顾医生检查病情。

总之,对于血糖突然升高的紧急情况,最重要的是保持镇定、测量血糖、补充液体、注射额外的胰岛素,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此外,遵循医生的治疗计划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血糖突然升高的关键。

高血糖危象的急诊处理

高血糖危象的急诊处理

16
高血糖危象的诊断-实验室检查



血钾:胰岛素缺乏及酸中毒致血钾向细胞内转移减少,导 致高血钾。因此,若血钾浓度低于正常,则提示患者机体 内的总钾含量已严重缺乏,对此类患者应进行严密的心电 监护并积极补钾治疗,因为随着治疗的进行血钾会进一步 下降并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血清磷酸盐:DKA患者血清磷酸盐水平通常升高,但这并 不能反映机体的状态,因胰岛素缺乏、分解代谢增强等均 可导致细胞内磷酸盐离子向细胞外转运。 其他:21.0%~79.0%的DKA患者血淀粉酶升高,这可能 是非胰源性的,还可能来自腮腺。血脂肪酶测定有助于胰 腺炎的鉴别诊断,但DKA的脂肪酶也会升高。
2
前言


高血糖危象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sis DKA) 高血糖高渗性综合征 (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HHS)
2种致命性的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
3
主要内容

高血糖危象的流行病学 高血糖危象的发病机制 高血糖危象的诊断 高血糖危象的治疗 高血糖危象的预防
高血糖危象的急诊处理
.
1
前言




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升高,特别是最近10年糖 尿病流行情况更为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约为9.7%,成人 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目前可能已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最 多的国家。 约60.0%的糖尿病患者未得到及时诊断。 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及高血糖高渗性综合征(HHS) 在内的高血糖危象的临床危害不可忽视,这两种病症均可 显著增加脑水肿、永久性神经损害和死亡等的风险。 以高血糖危象为首发症状而就诊者,若诊疗不及时则有生 命危险。特别是老年患者以及合并有严重疾病者,病死率 仍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糖危象合并高钾血症患者的急救及
护理
摘要:高血糖危象的治疗和护理较困难,尤其是合并高钾血症。

基于此,本文详细探讨了高血糖危象合并高钾血症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关键词:高血糖危象;高钾血症;护理
高血糖危象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及高血糖高渗综合征(HHS),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巨大威胁,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代谢紊乱,可发生在1、2型糖尿病患者中。

据国外报道,DKA发病率为13.6~14.9%,HHS发病率因病情复杂性及研究人数少而不甚清楚,但大约1%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HHS。

当血清钾浓度超过5.5mmol/L时为高钾血症,>7.0mmol/L为严重高钾血症。

当K>6.5mmol/L时,心肌跳动可随时停止。

因此,研究高血糖危象合并高钾血症患者的急救及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临床资料
选择机场院前急救自2013年至2020年约15例高血糖危象合并高钾血症患者,年龄41~58岁,平均(45.77±4.62)岁,病程2~30年。

血糖36.49~
66.1mmol/L,尿酮体(+/-)~(+++),血钠126.34~148.56mmol/L,血钾4.15~7.11mmol/L,CO
CP 6.5~22.4mmol/L,血浆渗透压304.49~351.08mmol/L。


2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治疗36h后,血糖为8.38~13.69mmol/L,尿酮体(-)~(+/-),血钠139.4~144.1mmol/L,血钾3.96~4.5mmol/L,CO
CP 19.5~
2
24mmol/L,血浆渗透压295.1~306.23mmol/L。

有意识障碍者意识逐渐恢复到正常且病情稳定。

二、急救
1、合理补液。

由于糖尿病在高血糖状态下常伴有脱水,这是胰岛素及组织
灌注发展的主要障碍。

因此,充分补液至关重要。

建立两条静脉通路,根据电解CP测定结果计算血浆渗透压进行补液。

通常,注射0.9%氯化钠以快速补
质和CO
2
充血容量和纠正脱水,第1~2h,每小时输入1000ml(取决于心脏状况);第3~
5h,约每小时输入500ml;第6~12h,每小时输入250ml。

及时观察血压、出入
量等,以判断补液治疗是否有效。

当DKA患者血糖≤11.1mmol/L,HHS患者血糖
≤16.7mmol/L,将液体改为5%葡萄糖或5%葡萄糖盐水,调整胰岛素剂量以继续
治疗。

2、小剂量胰岛素治疗。

静脉注射小剂量胰岛素是治疗高血糖危象最常用的
方法。

建立静脉通路后,继续静脉输注小剂量胰岛素,并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
将胰岛素入莫菲氏壶滴注。

每1h监测一次血糖,并根据血糖值调整胰岛素剂量,血糖下降率基本维持在2.8~4.2mmol/(L·h)。

当患者高血糖危象表现缓解并能
正常进食时,应在继续补液时,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

CP。

高血糖危象患
3、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

每2h复查一次电解质和CO
2
者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与胰岛素缺乏、高渗脱水、酸中毒等有关,大部分可通
过补充大量液体和小剂量胰岛素来纠正,因此无需特殊处理,少数患者(pH<6.9)
可给予适量碳酸氢钠碱补充治疗,并及时监测pH值,直至pH值维持在7.0以上。

合并严重高钾血症患者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注射时间5~10min。


充液体和胰岛素后,酸中毒症状缓解,血钾浓度开始下降,为防止低钾血症的发生,当血钾低于5.2mmol/L且有足够尿量(>40ml/h)时,开始补钾治疗,每1L输
入溶液中加入KC1 12.0g,以确保血钾保持在正常水平,24h内补钾总量不得超
过6~8克。

4、治疗诱因和并发症的预防。

早期治疗诱因和并发症是抢救的关键之一。

高血糖危象最常见的诱因是感染,因而合并感染者应在补液和胰岛素治疗的同时
积极使用抗生素。

胰岛素治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低钾血症及低血糖,治疗时
应注意及时监测电解质和血糖,并根据测定结果判断是否需补钾,当DKA患者血
糖≤11.1mmol/l,HHS患者血糖≤16.7mmol/L时,给予5%葡萄糖或5%葡萄糖盐水,并调整胰岛素剂量以继续治疗。

高血糖危象患者可能发生脑水肿,虽然罕见,
但通常致命。

脑水肿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治疗时血浆渗透压迅速下降可能是
原因之一,需提高警惕。

三、全程规范化干预护理
1、补液护理。

补液时建立2条静脉通路,留置针穿刺,用输液泵控制流速,采用先快后慢原则,根据病情随时调整补液速度。

观察患者意识、尿量和生命体
征等,避免短时间内大量液体输入造成心脏负荷过重。

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液体渗出、红肿,避免发生静脉炎。

2、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监测。

24h监测心电、血压和血氧,每30min记录一次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等)和血氧,连续低流量吸氧(2L/min),密切观察患
者意识、瞳孔和生命体征变化,记录尿液颜色及量,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2)定期监测血糖、电解质、CO
CP,每1h监测一次血糖,根据血糖值调整胰
2
岛素剂量,避免发生低血糖,如有异常或不适应立即处理。

每2h复查电解质和
CO
CP,计算血浆渗透压,根据结果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2
3)胃肠道症状监测DKA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

暂禁食水、止吐抑酸治疗。


察并记录呕吐物性质、次数、量,并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相应处理。


于头脑清醒、无胃肠道不适症状者,鼓励口服补液,可避免大量静脉补液造成心
脏负荷过大,达到安全有效纠正脱水的目的。

4)做好抢救的充分准备。

高钾血症时,应警惕致命性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的
发生。

高时钾抑制心肌并降低心肌张力,因此出现心动过缓、心脏增大、心音减弱、房室传导阻滞、各种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扑、室颤等,甚至心搏
骤停。

持续监测患者心电图,观察波形改变(如T波高尖、QRS波群增宽、P波消
失等),准备抢救药品和物品,发现异常时积极进行抢救。

3、一般护理。

高血糖危象合并高钾血症患者常伴有极度疲劳、肢体苍白湿
冷和意识障碍等症状,确保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加床档,防止坠床,保持舒适的
体位。

对于意识模糊患者,将头转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防止受
凉感冒。

病室有足够光线且安静,以减少不利因素的刺激,室温20~22℃,空气
湿度50~60%。

4、基础护理
1)口腔护理。

在口腔中易滋生细菌,对不能漱口患者,进行口腔护理,2d/次,保持口腔清洁,直到患者能漱口。

2)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观察受压部位有无红肿、破损。

床头设立翻身卡,每2h翻身一次,防止压疮和继发感染,保持床身清洁、干燥、平整、无褶皱。

为预防糖尿病足,患者穿的袜子应宽松舒适,接缝应朝外或无接缝,保持足
部干燥清洁,卧床患者应给予足跟保护以减轻压力。

5、心理护理。

患者清醒后,应及时开导其负面情绪,积极解答患者疑问,
使患者意识到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慢性疾病,但可通过药物、饮食、锻炼等方式加
以控制,使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定制个性化教育,让患者学会如何治疗糖尿病和自我管理等,以预防及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6、健康指导。

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手段之一,也是提高人群自我管
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患者高血糖危象解除后,护理人员需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告
知相关病理知识及护理要点:1)告知患者应遵医嘱用药,不得自行减量或停药,
如发生低血糖,应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换药。

2)给予糖尿病饮食。

平时定时定量进食,控制每天摄入的总热量,戒烟限酒,每天食盐量<6克。

3)让患者了解运动在治疗中的作用,结合自身情况为患者制定运动处方,帮助患
者掌握体育锻炼的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

4)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家中自备血糖仪,测量空腹和餐后2h血糖,若出现低血糖反应,立即测血糖,
并定期到医院进行糖化血红蛋白、血生化等检测。

5)告知患者糖尿病的急慢性并
发症,并指导其防治,如DKA、低血糖、HHS、糖尿病足和糖尿病肾病等,让其了
解控制糖尿病是根本。

6)指导患者定期去医院复查,若不适应及时就诊。

7)向患
者及其家属提供糖尿病宣教资料,鼓励他们参与糖尿病教育培训。

8)告知患者及
其家属,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中可能出现低血糖,外出时应随身携带个人身份识别卡,以便身体不适时路人能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王建华.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危象细致护理干预探析[J].当代医学,
2016(03).
[2]唐华明.高血糖危象合并高钾血症患者的急救及护理[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