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的分级
岩层编号及分级

1.3.13岩土施工工程和隧道围岩分级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
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附录F,结合本场地各岩土层的状态、特征和性状等特点,将本线路段土、石工程分级分为I~个级别,如
I级松土:机械能全部直接铲挖满载;
II级普通土:机械须部分创松方能用铲挖满载,或可直接铲挖但不能满载;
III级硬土:机械须用普遍刨创松或部分爆破方能铲挖满载;
IV级软石:部分用橇棍或十字镐及大锤开挖,部分爆破方法开挖
V级次坚石:用爆破方法开挖;
VI级坚石:用爆破方法开挖。
隧道围岩分级
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附录E,结合场地主要工程地质特征、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等特性,对本场地各岩土层进行隧道围岩分级,划分如下: I级:围岩稳定,无坍塌,可能产生岩爆;
II级:暴露时间长可能会出现局部小坍塌,侧壁稳定,层间结合差的平缓岩层顶板易塌落;
III级:拱部无支护时可产生小坍塌,侧壁基本稳定,爆破震动过大易坍塌
IV级:拱部无支护时可能产生较大的坍塌,侧壁有时失去稳定;
V级:围岩易坍塌,側壁经常小坍塌,浅埋时易出现地表下沉或坍塌至地表;
VI级:围岩极易坍塌变形,有水时土、砂常与水一起涌出,浅埋时易坍塌至地表。
此外,围岩级别为I、II、III遇有地下水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和施工条件适当降低围岩分级。
最终的隧道围岩分级应根据围岩基本分级,受地下水、断裂、环境条件等影响的综合确定。
1.分级结果
岩土施工工程和隧道围岩建议值表表6.1。
岩土工程勘察的阶段划分

岩土工程勘察的阶段划分研究勘察、初步勘察与详细勘察三个阶段。
在勘测过程中,不能把施工勘察作为一个固定的阶段处理。
场地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宜进行施工勘察。
1可行性研究勘察——选址勘察通过收集与研究分析相关材料与现场调查来选择场址勘测,结合规范要求对拟选的场地进行评价与评定。
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对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
2初步勘察初步勘察是在可行性勘察基础上,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和实际需要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以及勘探测试工作,对场地地形、地质构造、地质稳定性进行评价,通过相关评价确定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对地基基础工程与不良地质现象提出评价与整治方案的建议。
初步勘察阶段根据已收集与整理的资料数据,对工程的地质进行调查、勘探、测试工作。
2.1勘探点、线布置要求初步勘察的勘探点、线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勘探线应与地单元、地层界线布置、地质构造垂直。
勘探点要合理布置在个地单元上,在地层相对变化较大的地段与地单元交接部,相应的勘探点要适当加密。
根据不同地形平整度选择不同的勘探点布置方式,地形平坦地区,选取格网的勘探点布置方式。
根据地质构造、地质性质、水文条件等或按地方标准确定岩质地基,勘探线、勘探点的布置与勘探孔的深度。
2.2勘探点、线间距的确定对于土质地基,勘探点、线间距的确定应按相关规范确定,局部异常地段应予以加密。
控制性勘探点宜占勘探点总数的1,5~l/3,且个地单元均应有控制性勘探点。
2.3勘探孔深度的确定勘探孔深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工作中,要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和施工要求,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确定勘探孔深度。
初步勘察勘探孔的深度应按工程重要性来确定,勘探孔包括钻孔、探井和原测试孔等。
2.4取样和原测试为了解岩土体的岩土工程性质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变化规律,适当选择某些探孔取原状土样进行室内试验和一定数量的原测试工作,取土试样和进行原测试的勘探孔(井)宜在平面上均匀分布。
初步勘察中采用试样和进行原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①结合地单元、地层结构和土的工程性质布置,土试样与进行原测试的勘探点数量可占勘探点总数的1/4~1/2;②结合地层特点和土的均匀程度,来确定土试样的数量以及孔内原测试的竖向间距。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初步勘察阶段:对于勘察区域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初步明确勘察的重点和工作范围。
2.详细勘察阶段:对于初步勘察获得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细化,进行详细调查和采样,获得更准确的数据和实验结果。
3.工程地质分类与划分阶段:将获得的数据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工程要求,确定工程地质单位和分类,对各种地质结构进行划分和确定。
4.地下水勘察阶段:对于勘察区域的地下水情况进行调查,包括水位、水流方向和流量等信息。
5.灾害地质勘察阶段:对于勘察区域存在的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包括地震、滑坡、地面塌陷等各种地质灾害。
6.工程地质评价与预测阶段:结合勘察获得的数据和信息,对工程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地盘沉降、地下水涌出等问题进行评价和预测。
7.勘察报告编制阶段:将各阶段勘察的数据、实验结果、地质单位和分类、地下
水情况、地质灾害情况、工程地质评价和预测等内容进行综合,并根据工程需要编制相应的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分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场地(复 杂场地) 1)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 2)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 3 )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强烈破 坏; 4)地形地貌复杂;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场地 (中等复杂场地) 1)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 2)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 3) 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 坏; 4)地形地貌较复杂;
岩土工程勘察分级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工程重要性等级 重要性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破坏后果 很严重 严重 不严重 工程类型 重要工程(甲级高层建筑及 高、多、低层重要建筑) 一般工程(≥7 层建筑) 次要工程(≤6 层建筑) 分类 低层建筑 多层建筑 高层建筑 超高层建筑 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划分标准 对建筑结构起控制作用 层高 (m) 层数 的荷载 3~6 9~12 24~60 >60 1~2 3~7 8~20 >20 竖向荷载 竖向荷载与水平荷载 水平荷载 水平荷载
1)岩土种类较多, 不均匀,性质变 1)岩土种类单一,均匀,性质变化不 化较大; 大; 2) 除本条第 1 款规定以外的特殊性 2)无特殊性岩土。 岩土。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备注
甲级:在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中,有一项或多 建筑在岩质地基上的一级工程,当 项为一级; 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 乙级:除勘察等级为甲级和丙级以外的勘察项目; 级均为三级时,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可定 丙级: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 为乙级
注:1、从一级开始、向二级、三级推定,以最先满足的为准;2、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划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的规定确定。
岩土工程勘察工程项目划分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工程项目划分标准(摘自《工程勘察资质标准》)一、甲级项目:1、具有重大意义或影响的国家重点项目;2、场地等级为一、二级,抗震设防烈度高于8 度的强震区,存在其它复杂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地区,以及岩土工程条件复杂的工程项目;3、按《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等有关规范规定的一级建筑物;4、需要采取特别处理措施的极软弱的或非均质地层,极不稳定的地基;建于不良的特殊性土上的大、中型项目;5、有强烈地下水运动干扰或有特殊要求的深基开挖工程,有特殊工艺要求的超精密设备基础工程;大型深埋过江(河)地下管线、涵洞、核废料等深埋处理、高度超过100m 的高耸构筑物基础,大于100m 的高边坡工程,特大桥、大桥、大型立交桥、大型竖井、巷道、平洞、隧道、地下铁道、地下洞室、地下储库工程,深埋工程,超重型设备,大型基础托换、基础补强工程;6 、大深沉井、沉箱,大于30m 的超长桩基、墩基,特大型、大型桥基,架空索道基础;7、复杂程度按有关规范规程划分为中等或复杂的岩土工程设计;8、其他行业设计规模为大型的建设项目的工程勘察。
二、乙级项目:1、按《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划》等有关规范规定的二级及二级以下建筑物;中小型线路工程、岸边工程;2、场地等为三级,但抗震设防烈度不高于8 度的地区,没有其它复杂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场地;3、20 层以下的一般高层建筑,体型复杂的14 层以下的高层建筑;单桩承受荷载4000kN 以下的建筑及高度低于100m 的高耸建筑物;4 、小于30m 长的桩基、墩基、中小型竖井、巷道,平洞、隧道、桥基、架空索道、边坡及挡土墙工程;5、建筑工程勘察设计资质分级标准规定的二级及以下一般公共建筑;6、岩土工程治理设计按有关规范规程划分复杂程度为简单的;7、其他行业设计规模为中型的建设项目的岩土工程。
三、丙级项目:1、按《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等有关规范规定的三级建筑场地;七层以下的住宅建筑;小型公共建筑及小型工业厂房场地的勘察;2、岩土工程条件简单的场地勘察;3、抗震设防烈度7 度及以下地区,无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场地的勘察;4、其他行业设计规模为小型的建设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1、岩石质量指标RQD的定义。
(2.1.8)按RQD对岩石进行分类,见3.2.5条。
2、岩土参数标准值的定义:岩土参数的基本代表值,取0.05分位数。
(2.1.13)3、工程重要性分级:三个等级。
(3.1.1)4、场地的分级:三个等级。
(3.1.2)5、地基的分级:三个等级。
(3.1.3)6、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分级:三个等级。
(3.1.4)7、岩石坚硬程度分类。
(表3.2.2.1)8、岩体完整程度分类。
(表3.2.2.2)9、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
(表3.2.2.3)10、岩石软化系数的定义及特殊性岩石的定义。
(3.2.4)11、对岩石的描述项目。
(3.2.5)12、岩体的描述项目与岩层按厚度分类。
(3.2.6)13、对地下硐室及边坡工程,进行岩体结构分类。
(3.2.7)14、对Ⅳ级和Ⅴ级岩体描述的注意事项。
(3.2.8)15、土按年代及成因分类。
(3.3.1)16、碎石土的定义及分类。
(3.3.2)17、砂土的定义及分类。
(3.3.3)18、粉土的定义。
(3.3.4)19、粉质粘土与粘土的定义。
(3.3.5)20、“互层、夹层、夹薄层”的定义及单独分层厚度的规定。
(3.3.6)21、肉眼鉴别粉土与粘性土的方法。
(表3.3.7)22、按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划分碎石土密实度。
(表3.3.8.1-3.3.8.2)23、按标贯试验击数划分砂土密实度。
(表3.3.9)24、按孔隙比划分粉土密实度。
(表3.3.10.1)25、按含水量划分粉土湿度。
(表3.3.10.2)26、按液性指数划分粘性土稠度状态。
(表3.3.11)27、。
岩土工程勘察资质分级标准_secret

一、总则(一)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勘察和设计单位资质管理规定》的原则,结合工程勘察行业技术要求的特点,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行业管理体制以及工程勘察单位体制改革的实际需要制定本标准。
(二)工程勘察资质范围包括建设工程项目的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和工程测量等专业,其中岩土工程是指1.岩土工程勘察,2.岩土工程设计,3.岩土工程测试、监测、检测,4.岩土工程咨询、监理,5.岩土工程治理。
(三)工程勘察资质分级标准是核定工程勘察单位工程勘察资质等级的依据。
(四)工程勘察资质分综合类、专业类和劳务类。
综合类包括工程勘察所有专业;专业类是指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测量等专业中的某一项,其中岩土工程专业类可以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测试监测检测、咨询监理中的一项或全部;劳务类是指岩土工程治理、工程钻探、凿井等。
(五)工程勘察综合类资质只设甲级;工程勘察专业类资质原则上设甲、乙两个级别,确有必要设置丙级勘察资质的地区经建设部批准后方可设置专业类丙级;工程勘察劳务类资质不分级别。
二、分级标准(一)综合类1.资历和信誉(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3个主专业中有不少于2个具有10年及以上工程勘察资历,是行业的骨干单位,在国内外同行业中享有良好信誉。
(2)至少2个专业分别独立承担过本专业甲级工程(参见附表1) 专业任务不少于5项,其工程质量合格、效益好.(3)单位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并有相应的经济实力,工商注册资本金不少于800万元人民币。
2.技术力量3个主专业中不少于2个专业各有能力同时承担2项甲级工程任务,每专业至少有5名具有本专业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骨干和级配合理的技术队伍。
在国家实行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制度以后,岩土工程专业至少有5名注册岩土工程师。
3.技术装备及应用水平有足够数量、品种、性能良好的室内试验、原位测试及工程物探等测试监测检测设备或测量仪器设备,或有依法约定能提供满足专项勘察、测试监测检测等质量要求的协作单位。
岩土工程勘察分级土石鉴定与分类

类别
亚类
硬度/MPa
代表性岩石
硬质岩石 软质岩石
极硬岩石 次硬岩石 次软岩石 软质岩石
> 60 30~60 5~30
<5
花岗岩、花岗片麻岩、闪长岩、玄武岩、石 灰岩、石英砂岩、石英岩、大理岩、硅质砾岩等
黏土岩、页岩、千枚岩、绿泥石片岩、云母 片岩等
注:强度指新鲜岩块的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当无法取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数据时,可用点荷载强度换算, 换算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执行。
② 无特殊性岩土。 地基等级确定亦按照场地等级原则确定。
1.1.4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 1.2 规定。
表 1.2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表
勘察等级
工程重要性等级
确定勘察等级的条件 场地等级
地基等级
甲级
一级 二级
任意 一级 任意
任意 任意 一级
乙级
二级 三级
二级 三级 一级 二级
表 1.4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
风化程度
野外特征
风化程度参数指标 波速比 Kv 风化系数 Kf
未风化
岩质新鲜,偶见风化痕迹
0.9~1.0
0.9~1.0
微风化 中等风化
强风化 全风化 残积土
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渲染或略有变色,有少量风 0.8~0.9
化痕迹
结构部分破坏,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育, 0.6~0.8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地基(复杂地基): ① 岩土种类多、很不均匀、性质变化大(地下水对工程影响大),且需特殊处理。 ② 多年冻土,湿陷、膨胀、盐渍及污染严重的特殊性岩土,以及其他复杂情况需要专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土工程勘察的分级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意义及目的
岩土工程勘察是指对工程地质及岩土工程性质进行调查和研究的过程,是岩土工程设计的基础。
岩土工程勘察的分级是为了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科学合理地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和深度,以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
二、岩土工程勘察的分级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的分级主要根据工程的规模、重要性和复杂程度来确定。
一般可以将岩土工程勘察分为三个级别:初步勘察、详细勘察和专题勘察。
1. 初步勘察
初步勘察是对工程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和评估的阶段。
主要目的是确定工程区域内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地下水位等基本信息,并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价。
初步勘察的内容包括地质地貌调查、地质构造调查、地层岩性调查、地下水位调查等。
2. 详细勘察
详细勘察是在初步勘察的基础上,对工程区域内的地质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细致调查和研究的阶段。
主要目的是确定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地下水位等详细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详细勘察的内容包括地质构造调查、地层岩性调查、地下水位调查、地质灾害调
查等。
3. 专题勘察
专题勘察是在详细勘察的基础上,对工程区域内的特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阶段。
主要目的是解决工程中的特殊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专题勘察的内容包括地下水动力学调查、岩土力学参数测试、地震地质调查等。
三、岩土工程勘察的分级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的分级主要依据是工程的规模、重要性和复杂程度。
一般来说,大型重要工程、特殊工程和复杂工程需要进行较为详细和深入的勘察,而一般工程可以进行较为简化的勘察。
1. 规模
工程的规模是指工程的大小和工程量。
一般来说,工程规模较大的项目需要进行详细勘察,以充分了解地质情况和岩土性质,为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而工程规模较小的项目可以进行简化勘察,以节省勘察成本和时间。
2. 重要性
工程的重要性是指工程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
对于重要性较高的工程,如核电站、大坝等,需要进行详细勘察,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而对于一般性的工程,可以进行简化勘察。
3. 复杂程度
工程的复杂程度是指工程的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
对于技术难度较大、工程较为复杂的项目,需要进行详细勘察,以解决工程中的特殊问题。
而对于技术难度较低、工程较为简单的项目,可以进行简化勘察。
四、岩土工程勘察分级的意义
岩土工程勘察的分级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勘察的内容和深度,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
通过分级勘察,可以充分了解工程区域的地质情况和岩土性质,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同时,分级勘察还可以节省勘察成本和时间,提高勘察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五、总结
岩土工程勘察的分级是为了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科学合理地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和深度。
分级勘察可以根据工程的规模、重要性和复杂程度来确定,主要包括初步勘察、详细勘察和专题勘察三个级别。
分级勘察的意义在于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提供可靠的勘察依据,同时节省勘察成本和时间。
通过合理的分级勘察,可以为岩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