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案光催化反应的实验设计

合集下载

光催化反应实验研究光催化反应的效果

光催化反应实验研究光催化反应的效果

光催化反应实验研究光催化反应的效果光催化反应是一种利用光照条件下催化剂的作用,促进化学反应进行的过程。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光催化反应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本文将讨论光催化反应实验研究光催化反应的效果,以及其在环境保护和能源领域的应用。

实验准备为了研究光催化反应的效果,我们首先要进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在实验室中进行光催化反应实验,需要准备催化剂、反应物和光源。

催化剂的选择是关键的一步。

通常来说,催化剂应具有良好的光吸收性能以及高的光催化活性。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二氧化钛(TiO2)、二氧化锌(ZnO)等。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二氧化钛作为催化剂。

反应物的选择也很重要。

根据需求不同,反应物可以是有机物、无机物或气体等。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甲醛作为反应物,以观察光催化反应对甲醛分解的效果。

光源是实验中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光催化反应需要有足够的光照强度来激发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从而促进反应进行。

我们使用了紫外灯作为光源,提供足够的紫外线辐射。

实验步骤经过实验准备后,我们进行了以下步骤来研究光催化反应的效果:1. 实验装置搭建:将紫外灯固定在实验室台架上,调整合适的光照位置和角度。

将经过清洗和干燥的反应器与催化剂放置在光源下,并连接好反应器与收集装置。

2. 反应条件设定:根据实验要求,设定反应温度、光照时间和甲醛浓度等反应条件。

保持其它条件不变,以保证实验的可比性。

3. 开始光催化反应:先点亮紫外灯,开始记录光源下的光照强度。

随后注入适量的甲醛溶液到反应器中,并开始计时。

实时记录反应器内的温度变化。

4. 数据记录与分析:在不同的光照时间下,定期取样,并经过特定的分析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等,来确定甲醛的降解效果。

同时,通过比较不同的反应条件,可以得出光催化反应的最佳条件。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实验数据。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光催化反应对甲醛的分解具有良好的效果。

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够有效地降解甲醛,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BioBr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降解有机污染物性能测定——关于一个综合化学实验的设计

BioBr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降解有机污染物性能测定——关于一个综合化学实验的设计
德 国 布鲁 克公 Nhomakorabea ) 。
2 1 2 0 1 3 )
1 . 2 光 催 化 剂 的表 征 分析 X一 射线衍射分析 在B r u k e r D 8 型 x射 线 衍 射 仪 上 进 行 , C u 靶 线k = 1 . 5 4 7 :光 催 化 材 料 的紫 外 一 可见漫反射光谱 ( U V — V i s D R S )用 S h i m a d z u U V 一 2 4 5 0 型U V — V i s 分光光谱仪测定 , B a S O 4 作 为 标 准 参 比 。样 品 的 红 外 光 谱 ( F F — I R) 由红 外 光 谱 仪 上 测
定, 采 用 KB r 压片 。 1 - 3 光 催化 降 解 实验 方 法
综 合 化 学 实 验 是 化 学 专 业 实 验 课 程 体 系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该 类 实 验 是 将 化 学 基 础 理 论 知 识 与 实 验 方 法 和技 能进 行 相 互 交 叉 渗 透 的 一 种 实 验 形 式 ,其 目的和 出发 点 是 要 培 养 学 生 的 综 合 化 学 实 验 技 能 。最 大 限 度 地 锻 炼 学 生 灵 活运 用 所 学 知 识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和 独 立 从 事 科 研 工 作 的能 力 。综 合 化 学 实 验教学一方 面可加深学生 对理论认识 的理解 和融会贯通 , 培 养 其 运 用 多 学 科 知 识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及 创 造 性 思 维 能 力 。另 方 面 可 引 导 学 生 将 课 堂 学 习 的 理 论 知 识 运 用 于 实 际 问题 的 解决中 , 有 利 于 提 高 学 生 分 析 和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 能 力 。 因 此 , 自2 0 世纪8 O 年 代起 ,越 来 越 多 的 高 校 开 设 了综 合 化 学 实 验 课 程。 综 合 化 学 实 验 设 计 应 紧 跟新 的科 研 研 究 . 提 高 学生 的创 新 能力和科研能力。 实 验 内 容 涉及 化 学 、 材料 、 环境 、 能 源 等交 叉 学科 , 有 助 于 扩 展 学 生 的 知识 面 。 光催 化 材 料 因 其 能 够 完 全 矿 化 和 降 解 废 水 中 的各 种 有 机 和 无 机 的 污 染 物 而 引 起 越 来 越 多 的关 注 。 1 9 7 2 年F u j i s h i ma 和 Ho n d a 教授在N a t u r e 杂志上首 次报 道 了以T i O 2 为 电 化 学 电 池 的 阳 极 ,在 紫外 光 照下 电 极 的 阳 极 可 使 水 分 解 产 生 氢 气 和 氧 气 …。这 一 重 要 发 现 开启 了光 催 化 技 术 的研 究 , 并 进 而 发 展 成 了催 化领 域 的一 个 重要 研 究 方 向 。 光 催 化 材 料 在 光 照 射 下 可 以将 太 阳光 能有 效 地 转 化 为 化学 能 ,用 于 降 解 结 构 稳 定 的 生 物难 降解 环 境 污染 物 , 还原重金属离子 , 以 及 杀 菌 。与 传 统 化 学 氧化 法 相 比较 , 具 有低成本 、 反应条 件温和 、 高效 、 污 染 物 降 解 彻 底 及 不 产 生 二 次 污 染 等 优 点 。B i O B r 是 一 种 重 要 的V — V I — V I I 三元化合物 , 呈 四 方 晶 型结 构 , 其 晶体 结 构 是 由 层 和 交 叉 在 其 中 的 双层 卤 素 原 子 构 成 的 层 状 结 构 。近 年 来 , B i O B r 因 其 独特 的电、 磁、 光 学 性 能 而 被 作 为 一 种 新 型 的 可 见 光 催 化 材 料 用 于 环 境 污 染 物 的 降 解 中。 本文 以硝酸铋 、 溴化钠 为反应原料 . 以乙二醇为 溶剂 . 在 1 4 0 o C 温度下溶剂热制备B i O B r 光 催 化 剂 。通 过 X R D、 D R S 、 兀' - I R 等 手 段 对 催 化 剂 的 结 构 和 组 成 进 行 表 征 ,并 研 究 合 成 的 光 催 化 材 料 在 可 见 光 照 射 下 降 解 罗 丹 明B 有 机 染 料 污 染 物 的 活 性 。 为水 环 境 中有 机染 料 污染 物 的绿 色 降 解 提 供 新 的途 径 。

实验16-光催化降解甲基橙

实验16-光催化降解甲基橙

实验16 光催化降解染料甲基橙一、目的要求1、掌握确定反应级数的原理和方法;2、测定甲基橙光催化降解反应速率常数和半衰期;3、了解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工作原理、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光催化始于1972年,Fujishima和Honda 发现光照的TiO2单晶电极能分解水,引起人们对光诱导氧化还原反应的兴趣,由此而推动了有机物和无机物光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

1976年,Cary等报道,在近紫外光照射下,曝气悬浮液,浓度为50 µg/L 的多氯联苯经半小时的光反应,多氯联苯脱氯,这个特性引起了环境研究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光催化消除污染物的研究日趋活跃。

在水的各类污染物中,有机物是最主要的一类。

美国环保局公布的129种基本污染物中,有9大类共114种有机物。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光催化法能有效地将烃类、卤代有机物、表面活性剂、染料、农药、酚类、芳烃类等有机污染物降解,最终无机化为CO2、H2O,而污染物中含有的卤原子、硫原子、磷原子和氮原子等则分别转化为X-,SO42-,PO43-,PO43-,NH4+,NO3-等离子。

因此,光催化技术具有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彻底消除有机污染物,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光催化技术的研究涉及到原子物理、凝聚态物理、胶体化学、化学反应动力学、催化材料、光化学和环境化学等多个学科,因此多相光催化科技是集这些学科于一体的多种学科交叉汇合而成的一门新兴的科学。

“光催化”这一术语本身就意味着光化学与催化剂二者的有机结合,因此光和催化剂是引发和促进光催化反应的必要条件。

光催化以半导体如TiO2、ZnO、CdS、A-Fe2O3、WO3、SnO2、ZnS、SrTiO3、CdSe、CdTe、In2O3、FeS2、GaAs、GaP、SiC、MoS2 等作光催化剂,其中TiO2具有价廉无毒、化学及物理稳定性好、耐光腐蚀、催化活性好等优点,故TiO2事目前广泛研究、效果较好的光催化剂。

光催化实验操作

光催化实验操作

光催化实验操作手册一.配制样品(纳米粒子的称量以及溶液的配制和加入方法)1)配置浓度为5%的乙酸,用移液管准确移取移液25 ml 乙酸,转移至500ml 烧杯中,然后加入高纯度去离子水至略低于500ml 刻度线,磁力搅拌2-3min ,转入到500ml 容量瓶中定容,放入试剂瓶中,密封包扎并贴上标签(浓度,品名,人名,时间)。

2)开启精密电子天平电源,等天平稳定后将称量纸对折后展开放入天平,去皮,用药匙盛少量二氧化钛粉末,轻轻震动手腕将药量中粉末抖入称量纸,称出需要的二氧化钛后,将其转入到标记好的试管中。

注意事项:多取出的二氧化钛不能放回原二氧化钛瓶中,否则会污染整瓶的二氧化钛。

3)用量筒量取20ml 的5%的乙酸,用滴管定容,视线与液凹面齐平,然后倒入装有二氧化钛的试管中。

注:若是配制酸碱类溶液,须将装有纯溶质的烧杯放于磁力搅拌器上再往里倒溶剂,防止溶质溶解时放热伤人。

4)用塞子塞紧,封口膜进行密封后遮光处理注:若需要曝气则先曝气再封口,且每次尽量使用新塞子;二:光催化阶段(光催化仪的使用和防护)1)打开循环水(加入冰块):A .控制紫外灯循环水温度15℃以下,B .水槽循环水20℃以下。

注:若循环水的出水管和进水管不出水或者不进水,则需要用吸耳球多吸几次处理。

2)开总电源,按控制台上旋转键,打开箱门开启旋转,调节速度。

3)打开紫外灯开关,然后点击等启动按钮,等紫外灯稳定2分钟后放入试管,试管底要放入凹槽,务必保证试管中溶液处于搅拌状态。

注:紫外光有强辐射,须带紫外防护,放入时门开小些,眼睛尽量从防护层往外看。

紫外灯为500W,若所需光强小于500W的实验,需要在紫外灯管外罩一层铁丝网。

4)取样测试。

试管从光催化仪中取出后要立刻用锡纸包裹防止在可见光下继续发生催化降解。

关闭操作:1)关灯、旋转2)关总电源3)关循环水制冷系统(将水槽中的冰取出,并将水舀出以防止溢出)三:测样(气相色谱GC的操作以及测定)1)检查进样针是否阻塞,针头是否弯曲以及推杆活塞松驰情况,保证取样针针管内部畅通,最好每次测完用细丝舒通,且每次取样需保证针管垂直插出/拔出,以防针管弯曲;若取样针推杆活塞松驰,则需取出将推杆的活塞用力挤压十几秒,保证活塞与针管壁有一定摩擦力。

光催化实验讲义

光催化实验讲义

光电催化降解水中甲基橙1 实验目的近年来, 随着印染工业的迅速发展, 排放到水中的有害染料严重危害了人们的正常健康生活, 为此, 光催化及光电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技术备受关注, 其优点在于该反应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有效地降解污水中的低浓度污染物。

通过本实验,了解光催化-光电催化原理及装置;认识光催化及光电催降解水中有机物的性能。

2光电催化原理光电催化技术是从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技术衍生发展而来得一项深度氧化技术。

当入射光照射到光催化剂表面时,电子从价态跃迁至导带,从而在其表面形成电子空穴对。

其光生空穴氧化性很强,几乎可以氧化所有的有机基团,使其完全分解,成为无害物质。

大多数光催化反应是直接或间接的利用空穴的氧化能。

空穴与吸附在光催化剂表面上的OH–或H2O形成羟基自由基。

其反应原理如下:光催化剂+ hv →光催化剂-e– + 光催化剂-h+(1)光催化剂-h+ + H2O →光催化剂-HO· + H+(2)光催化剂-h+ + OH–→光催化剂-HO·(3)O2 + e–→ O2–(4)O2– + H+→ HO2·(5) 根据光催化反应机理,光催化化学反应步骤包括:(1)光催化剂受光子激发后产生载流子-光生电子,空穴;(2)载流子之间发生复合反应,并以热或光能的形式将能量释放;(3)由价带空穴诱发氧化反应;(4)由导带电子诱发还原反应;(5)发生进一步的热反应或催化反应;(6)捕获导带电子生成光催化剂-h+;(7)捕获价带空穴生成光催化剂-HO基团。

光催化中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光催化剂受到光照射后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复合概率较大,因而光子利用效率较低,光催化活性不高。

为了解决以上不足,将光催化剂粉末固定在导电的金属上,同时,将固定后的催化剂作为工作电极,采用外加恒电流或恒电位的方法迫使光致电子向对电极方向移动,从而与光致空穴发生分离。

这种方法称为光电催化方法。

光电催化技术能够减少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几率,达到了提高光催化效率的目的。

光催化的实验报告

光催化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评价。

3. 研究不同光源对光催化反应的影响。

4. 分析光催化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光催化反应是利用光能激发半导体材料产生电子-空穴对,从而实现有机物降解的过程。

本实验采用TiO2作为光催化剂,通过紫外光照射,使TiO2表面产生电子-空穴对,进而催化有机污染物降解。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甲基橙、TiO2、乙醇、无水乙醇、盐酸、蒸馏水等。

2. 实验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光反应器、磁力搅拌器、烧杯、移液管、锥形瓶、滴定管等。

四、实验步骤1. 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将TiO2粉末与无水乙醇按质量比1:10混合,超声分散30分钟,然后置于60℃水浴中搅拌反应2小时,冷却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TiO2光催化剂。

2. 光催化反应:将一定量的甲基橙溶液置于光反应器中,加入一定量的TiO2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反应一定时间,每隔一段时间取样,测定甲基橙的吸光度。

3. 光催化活性评价:分别以紫外光、可见光和黑暗条件下进行光催化反应,比较不同光源对光催化反应的影响。

4. 反应物和产物分析: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甲基橙和反应产物的吸光度,分析光催化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催化反应速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甲基橙的吸光度逐渐降低,说明TiO2光催化剂对甲基橙具有光催化降解作用。

2. 不同光源对光催化反应的影响:紫外光照射下,甲基橙的降解速率明显快于可见光和黑暗条件,说明紫外光对光催化反应具有促进作用。

3. 反应物和产物分析:紫外光照射下,甲基橙的降解产物主要为CO2、H2O和少量有机酸,表明TiO2光催化剂对甲基橙具有高效降解作用。

六、实验结论1. TiO2光催化剂对甲基橙具有高效光催化降解作用。

2. 紫外光照射可显著提高TiO2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

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实验三、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一)

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实验三、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一)

实验三、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一) TiO2纳米光催化剂的制备(溶胶一凝胶法)学时:10一、背景材料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特别是污水处理的任务已经越来越严峻。

纳米结构光催化材料-TiO2胶体及浆料,用以光催化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能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目前纳米TiO2颗粒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根据对所要求制备的性状、结构、尺寸、晶型、用途,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

按照原料的不同大致分为两类:气相法和液相法。

气相法是直接利用气体或通过各种手段将物质变为气体,使之在气态下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最后在冷却过程中凝聚成纳米粒子的方法。

气相法的特点是粉体纯度高、颗粒尺寸小、颗粒团聚少、组分更易控制。

主要有以下方法:低压气体蒸发法、溅射法和钛醇盐气相水解法。

气相法制备的纳米TiO2具有粒度好、化学活性高、粒子呈球形、凝聚粒子小、可见透光性好及吸收紫外线以外的光能力强等特点,但产率低,成本高,因此目前制备纳米TiO2光催化剂多采用液相法。

液相法是生产各种氧化物颗粒的主要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选择一种或多种合适的可溶性金属盐,按所制备的材料组成计量配制溶液,再选择一种沉淀剂(或用蒸发、升华、水解等方法)使金属离子均匀沉淀(或结晶出来)。

液相制备纳米Ti02又可分为沉淀法、溶胶一凝胶法(Sol-Gel)、醇盐水解法等。

溶胶一凝胶法(Sol-Gel method,以下简称S-G法)是以金属醇盐M(OR)-(M=Ti, Na, Mg, Ba, Pb, V, Si等;R=-CH3、一C2H;、一C3H7, 一C4H9等)为原料,无水醇为有机溶剂,加入一定量的酸起抑制快速水解作用,诱导所得粒子间产生静电排斥力,阻止粒子间的碰撞,防止进一步产生大粒子,生成透明均匀的溶胶,经过一定的时间陈化,溶胶凝胶化,湿凝胶进行干燥,得到松散干凝胶粉末,此时十凝胶粉体为无定型结构。

干凝胶粉体再在马弗炉中进行热处理,即可得到Ti02粒子。

化学实验教案光催化反应速率实验误差分析

化学实验教案光催化反应速率实验误差分析

化学实验教案光催化反应速率实验误差分析光催化反应速率实验误差分析化学实验是学习和应用化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实验误差分析则是评价实验结果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针对光催化反应速率实验误差进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一、实验介绍光催化反应速率实验旨在研究光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通过测量特定实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来确定光催化反应的性质。

在该实验中,光照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其强度和时间是需要控制的因素。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中的误差,我们可以了解光照强度和时间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并且为进一步实验提供依据。

二、误差来源分析1.实验设备误差:实验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例如,光照强度计、时间计等设备的精度限制等。

这些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合理控制和修正。

2.操作误差:实验者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可能会存在个人差异和细节处理上的不准确,例如光照强度的控制、反应物质的准确称量等。

这些操作误差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需要保持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环境误差:实验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因素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小这些误差的影响,实验时需要将实验物品放置在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下,并对环境因素进行记录和控制。

4.反应物的纯度:由于化学品的纯度不可能达到100%,所以实验中使用的反应物可能受到纯度的限制,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时应尽量选择较高纯度的化学品,并通过适当的计算和修正来减小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三、误差分析方法1.重复实验法:通过多次重复实验,计算多组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可以评估数据的可靠性。

当多组实验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较小时,可以认为实验结果较为准确。

2.误差传递法:误差在实验过程中会不断传递和累积,通过对误差传递过程的分析,可以了解各个环节对实验结果的具体影响。

例如,光照强度计的误差传递到反应速率测量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教案光催化反应的实验设计化学实验教案:光催化反应的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通过设计合适的实验步骤,了解光催化反应的原理及其应用。

实验原理:
光催化反应是指在光照条件下,利用光敏催化剂促进反应的过程。

光敏催化剂能够吸收光能,转化成能够催化化学反应的活性物种。

光催化反应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能源转换等领域。

实验材料:
1. 光敏催化剂:如二氧化钛(TiO2);
2. 光源:如紫外灯;
3. 反应容器:如玻璃试管;
4. 反应溶液:如甲酸溶液;
5. 其他实验用具:滴管、搅拌棒等。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
a. 将反应容器清洗干净;
b. 预先制备一定浓度的甲酸溶液(溶剂);
c. 准备适量的光敏催化剂。

2. 实验操作:
a. 将适量的甲酸溶液倒入反应容器中;
b. 加入光敏催化剂,并充分搅拌混合;
c. 将实验装置置于紫外灯下;
d. 开启紫外灯照射反应体系,并记录光照时间。

3. 实验观察:
a. 在光照过程中,观察反应溶液的颜色变化;
b. 记录光照时间对颜色变化的影响。

4. 结果记录:
a. 将实验结果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形式;
b. 分析光催化反应的过程及结果。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在紫外光照射下,甲酸溶液发生颜色变化;
2. 光催化剂二氧化钛促使甲酸溶液发生催化反应;
3. 光照时间对反应速率和颜色变化产生影响。

实验扩展:
1. 考察光敏催化剂的浓度与实验结果的关系;
2. 探究不同光源对光催化反应的影响;
3. 尝试其他光催化反应体系的实验设计。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需佩戴防护眼镜和实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实验物质;
2.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实验用具,并做好实验室卫生。

总结:
本实验设计了一种简单的光催化反应实验步骤,通过观察和记录实
验结果,了解光催化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通过本实验的进行,可以培
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理解。

同时,通过探究实验扩展内容,进一步拓宽学生对光催化反应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