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表达技巧——重音

合集下载

怎样确定朗读中的重音

怎样确定朗读中的重音

怎样确定朗读中的重音周崇典怎样确定朗读中的重音词语呢?总的来说,要以文章的主题思想为指针,根据词句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

具体地说,以下四种情况可确定为重音。

一、起对比作用及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词和短语。

如《故乡》一文中对中年闰土外貌的描写:“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句中的加点词和短语:“紫色”和‘“灰黄”,“红活圆实”和“又粗又笨”、“开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松树皮” 是比喻。

这些词语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中年闰土外貌上的巨大变化,因此就该读重音。

二、列举的同类词语。

《大自然警号长鸣》中有这样一句话:“警号为谁而鸣?为你、我、他,为我们大家而鸣!为中国人而呜!”加点词从单指的“你、我、他”到复指的“我们大家”,乃至于整体中的每一个“中国人”,对大自然发出的警号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这些同类的词语理当视为重音词语。

三、表情达意的重点词或短语。

茅盾在《白杨礼赞》中写道:“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以上加点的词语有的是表意的重音词,有的是表达情感的重点词语,它们都是作者意欲突出强调的对象,视为重音是理所当然的了。

四、在文章中起照应、强调作用的词语。

照应和反复都是作者的有意强调,自然应确立为重音。

这类起照应、强调作用的词语在文中显而易见,就不再举例说明了。

总之,只有把握了文章的重音词语,才能准确地传情达意,增强朗读的感染力。

(发表于1999年第5期《语数外学习》初中版)朗读技巧朗读技巧(一)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

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

朗诵重音重读及轻读

朗诵重音重读及轻读
常见的重音表现方法有重读、轻 读、慢读等。
(一)重音重读
重读是利用声音的强弱对比以突 出重音的一种方法。也就是在说 重音时,唇舌要有力一些,音量 要加大一些,从而使重音的强声 与非重音的弱声形成鲜明的对比, 清晰的突现重音。重读的方法一 般用来表达明朗的态度、观点、 以及形象鲜明的事物。
重读实例
二、重音表达训练:
确定了重音后,还有一个怎样将重音 表达出来的问题。重音的突出鲜明, 不仅仅在于声音的轻重,而在于是否 能与非重音形成对比。也就是说,重 音是在与非重音的对比中体现出来的。
我们可以通过声音的强弱变化、 高低变化、虚实变化以及语速的快慢 等பைடு நூலகம்化来体现重音。总的来说,重音 的表达方式应该服从于语言目的和所 要表达的感情色彩的要求,其方法也 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重读实例
海燕(高尔基)---------在苍茫的大海上,狂 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 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 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 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 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 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二)重音轻读
轻读是把被确定为重音 的词或短语的声音压得 低于非重音,有力地轻 轻吐出。具体来说,就 是在读重音时,尽量把 发音部位往后靠,降低 音高加大气音,然后有 力地轻轻吐出。这种方 法常常用来烘托意境, 表达深沉凝重、含蓄内 向的细腻情感,听来轻 柔深挚,回味无穷。
月光照进窗 子来,茅屋 里的一切好 像披上了银
我不是不肯,我是不会。 你们是世界上最公正、最团结、最刚
强的人,因为你们的名字叫工人。 《囚歌》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

重音的表达方法

重音的表达方法

重音的表达方法重音是朗读最重要的基本技巧之一。

要准确而清楚地表现作品的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赋予朗诵以音乐美,就必须处理好重音。

突出重音的方法多种多样:重读、轻读、拖长、快中显慢、重中见轻、高低相同、虚实互转、前后顿歇等。

文章以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例子为主,分析了朗读中重音的这几种重要的表达方法。

标签:朗读重音表达方法朗读时,为了实现朗读目的,强调或突出的词、短语、甚至某个音节,即称为重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说话时,能够很容易地、甚至不假思索地确定重音的位置,例如“我找你”这句话,如果想说明是谁在找,就自然把“我”重读。

如果要说明找的是谁,就自然把“你”重读。

如果想表明自己刚才在干什么,就会自然把“找”重读。

但在朗读书面语料时,却对重音在哪里往往困惑不解。

重音是朗读最重要的基本技巧之一。

朗读过程中,有些音节要轻读,有些音节要重读,这样才能传达出生动活泼的语气,突出文章的重点。

如果将所有音节都读得一样重,就很难把文章的内容准确、生动地传达出来。

朗读中的重音是传达思想情感的有效手段。

要准确而清楚地表现作品的深刻含义和丰富感情,赋予朗诵以音乐美,就必须处理好重音。

但望文生义地认为重音就是要加重声音,加大音量,把要强调的词语突出出来的认识是不全面的。

突出重音的方法多种多样。

下面以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课本中的文章为例,详细分析重音的几种主要表达方法。

(一)重读、重捶将全句中的非重音词或词组处于较弱的声音中,重音词或词组表现为较强的语音。

(1)要比漂亮我第一。

(《骄傲的大公鸡》)其中“我”是强调性重音,把“我”重读重捶,可以表现出大公鸡骄傲不可一世的语气和神态。

由于全句是喜悦心情,声音上普遍较强,所以重音词“我”就要更强些。

这也被称作强中加强法。

(2)妈妈常常对我讲,不比新衣比志气!(《孔雀》)将“比志气”三字在全句中重读重捶,可以表现出儿童的自信、勇气和毅力。

(3)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重音的表达技巧

重音的表达技巧

重音的表达技巧重音不是重读,是不同于词的轻重格式。

重音与外部技巧的融合运用建立在内部技巧融会贯通的基础上。

所以重音更多的是与语气、节奏等相辅相成。

1.高低强弱法。

用声音高低、强弱的变化和转换来强调重音。

例:山东烟台市福山区塔寺庄村民筹资兴办了一所乡镇成人大学,明年将面对社会招生。

这个新闻导语中,我们可以用音高的变化强调“村民”,突出村民是因为这所大学不是政府筹办而是村民集资兴办的,之后的“大学”和“社会”则用加重的方法强调,显示新闻的主要信息。

2.快慢停连法。

这是一种用声音的长短、急缓、停连等变化来强调重音的方法。

例:十年啊,十年的流离失所,十年的卧薪尝胆,我钟雪儿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走西口》这个朗诵稿件中,钟雪儿的这句话有着情感的丰富变化。

第一个“十”声音加重并较缓的说出来,展现“钟雪儿”内心的感叹和悲愤。

之后的“十年的流离失所,十年的卧薪尝胆”用较快的语速连接起来,在“终于”前停顿,较慢得说出“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声音的紧连和缓、促变化再加上贴切的语气,使钟雪儿这个人物的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很好得得以诠释。

3.虚实转换法。

通过声音的虚实变化来强调重音。

例: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的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这句话摘自史铁生先生的《秋天的怀念》,作者用细腻的感情写出了母爱的伟大。

整篇文章的基调是低沉的、沉重的。

在播读时要注意运用虚实声的变化,尤其是这句中的象声词“唰唰啦啦”,如果用虚声甚至是叹息声来展现会更好得展现出作者内心的情感。

重音的强调方法是相互交融的,也必须和停连、语气等相互配合。

因此,播音员在进行播音创作的过程中,要使有声语言表达的内、外部技巧有机得融合在一起,才能传达出正确的“意味”。

重音的朗诵技巧方法

重音的朗诵技巧方法

重音的朗诵技巧方法重音是指朗读或说话时,需要强调突出的词、短语,或者某个音节。

特指语句重音,不包括词语的轻重音格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重音的朗诵技巧方法,欢迎借鉴参考。

语法重音根据语法关系说得或读得重些的音节叫语法重音。

语法重音有规律,重音位置一般比较固定。

一般主谓结构的词组、短句中的谓语应稍重些。

例如:风停了,雨住了,太阳出来了。

句中的述宾短语,常常重度。

例如: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

(状语重读)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一般应稍重些。

例如:这是谁负责的?另外,复句中的关联词要读重音,具有比喻、夸张、对偶、对比、排比、重复、设问、反复、双关、反语、拟声等的词语也要读成重音。

感情重音为了表达某一种特定感情所读的重音,叫感情重音。

感情重音可以使语言色彩更加丰富,感情表达得更细腻、更充分。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在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地鼓掌)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污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地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民的光荣!(热烈地鼓掌)提示:读上面这一段话时需要加大音量,加强音势。

强调重音处,应特别加重,以表达闻一多先生对国民党反动势力卑劣行径绝不退让的愤怒之情。

逻辑重音为了突出或强调句中主要思想所读的重音叫逻辑重音。

逻辑重音有区分性重音和对比性重音。

①区分性重音。

同样一句话,重音位置不同,意义也会有所区别。

例如:我请你跳舞。

(请者不是别人) 我请你跳舞(给面子吧?)我请你跳舞。

(不请别人) 我请你跳舞。

(不是请你唱歌)②对比性重音。

例如: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不是从我这儿流到你那儿去的。

常用的重音表达方式加重音量法即把重音读得重一些、响亮一些。

例如: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拖长音节法如“周—总—理,您—在—哪—里?”一字一顿法即在要强调的字词前作必要的顿歇,使其语言更加清晰有力,深挚感人。

朗诵技巧之语调、重音、停顿、语速、句调方法要领提示指导

朗诵技巧之语调、重音、停顿、语速、句调方法要领提示指导

朗诵基本技巧之语调、重音、停顿、语速、句调1、语调语调是用来表达句意和感情的抑扬顿挫的调子,由声音的高低、强弱和快慢来决定。

不同的语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文章的内容不同采用的基调也不同,如《小溪流的新家》一文的基调是欢快活泼的,《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的基调是深沉悲痛的,读的时候要注意区别。

2、重音重音包括语法重音、逻辑重音和心理重音。

语法重音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语法重音。

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①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②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③动词后面由形容词。

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④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

如:我们是怎样度过这惊涛骇浪的瞬息!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值得注意的是,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十分强,只是同语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较,读得比较重一些罢了。

强调重音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说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

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

内容和感情支配的。

同一句话,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例如:我去过上海。

(回答“谁去过上海”)我去过上海。

(回答“你去没去过上海”)我去过上海。

(回答“北京、上海等地,你去过哪儿?”)因而,在朗诵时,首先要认真钻研作品,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才能较快较准地找到强调重音之所在。

3、停顿停顿有语法停顿、心理停顿、逻辑停顿。

生理停顿生理停顿即朗诵者根据气息需要,在不影响语义完整的地方作一个短暂的停歇。

要注意,生理停顿,不要妨碍语意表达,不割裂语法结构;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反映一句话里面的语法关系的,在书面语言里就反映为标点。

一般来说,语法停顿时间的长短同标点大致相关。

例如句号、问号、叹号后的停顿比分号、冒号长;分号、冒号后的停顿比逗号长;逗号后的停顿比顿号长;段落之间的停顿则长于句子停顿的时间。

《朗诵技巧重音》课件

《朗诵技巧重音》课件

注意重音的统一性
总结词
在朗诵中,重音的统一性是指在整个朗诵过 程中,重音的使用应该保持一致,避免频繁 改变重音的位置和强度。
详细描述
保持重音的统一性可以使朗诵更加流畅、自 然,并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朗诵的内 容。同时,在适当的时候改变重音的位置和 强度,可以使朗诵更加生动、有趣,并传达 出更加丰富的情感和意义。
让步重音
在对比句中,通常将重 音放在对比的词语上。
在转折句中,通常将重 音放在转折的词语上。
在递进句中,通常将重 音放在递进的词语上。
在让步句中,通常将重 音放在让步的词语上。
强调重音
强调重音
为了强调某个词语或短语 ,可以将重音放在它们上 。
突出重点
为了突出句子的重点,可 以将重音放在相关的词语 上。
2023
PART 06
总结与反思
REPORTING
重音在朗诵中的重要性
强调重点
重音能够突出句中的重点信息, 使听者更加关注。
表达情感
通过重音的运用,朗诵者可以更好 地表达情感和态度。
引导语调
重音的运用会影响整个句子的语调 ,使语言更加流畅自然。
如何提高自己的朗诵水平
练习基本功
多读多练,提高语音、语调和语 速的掌控能力。
2023
《朗诵技巧重音》 ppt课件
REPORTING
2023
目录
• 什么是重音 • 如何确定重音 • 重音的运用技巧 • 重音的实践练习 • 重音的注意事项 • 总结与反思
2023
PART 01
什么是重音
REPORTING
重音的定义
01
重音是指在朗诵过程中,为了强 调某个词或词组,而加大对该部 分的音量、音长或音强。

朗诵技巧之重音

朗诵技巧之重音

朗诵技巧之重音朗诵,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

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

那么朗诵应该怎么读呢?哪里应该读重一点呢?今天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朗诵重音的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朗诵技巧之重音一、什么是重音在朗读中,为了准确地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有时需要突出强调那些起重要作用的词或短语,被突出强调的这个词或短语通常叫重音,或重读。

在由词和短语组成的句子中,组成句子的词和短语,在表达基本语意和思想感情的时候,不是平列地处在同一个地位上。

有的词、短语在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上显得十分重要,而与之相比较,另外一些词和短语就处于一个较为次要的地位上,所以有必要采用重音加以区别。

同样一句话,如果把不同的词或短语确定为重音,由于重音不同,整个句子的意思也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练习:我是山东省滕州市的小学语文教师。

二、确定重音的依据(一)依据语法结构。

有些句子,平平常常,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也没有什么特别强调的意味。

这种句子的重音可以依据其语法结构来确定。

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①短句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风停了,雨住了,太阳出来了。

②定语常重读;家乡的桥我梦中的桥。

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③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为了看日出,我特地起个大早。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他一次次地昏迷过去,有一次次地苏醒过来。

④补语常重读;我上小学的时候,日子过得很苦。

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⑤有些代词也常重读: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他什么也没有看见。

如果一句活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

这类重音在朗读时不必过分强调,只要比其他音节读得重些就可以了。

(二)依据语意和感情。

有些句子或由于构造复杂,或由于表意曲折,或由于感情特殊,它的重音往往不能一下子确定,必须联系上下文,对它细加观察,进行认真推敲,尤其要把它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考察,才能确定其重音,通常把这类重音叫做逻辑重音(强调重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作品表达技巧——重音
重音是指语言表达时,需要强调或突出的字、词或短语的重读。

重音是通过声音的强调来突出意义的,它能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词增加分量。

如果重音表达不准确,就会产生歧义,不能让听者准确领会意思。

要注意,重音不是“加重声音”的简称。

重音包括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

重音表达符号:着重号(·)。

一、语法重音
语法重音是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定的重音。

其特点是音量不需太大,听起来自然,不带特殊的感情色彩,没有特别的强调意味。

语法重音的位置相对固定,可通过语法结构掌握其主要规律。

1.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
2. 在有宾语的句子里,宾语大都重读;
3.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
4.动词后面由形容词、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
5.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
6.有些代词也常重读。

如果一句话里成分较多,重读也就不止一处,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分。

二、强调重音
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突出句子的主要意思或抒发某种特殊的感情而有意识读出的重音。

强调重音没有固定的位置,在同一句话里,不同的重音位置能表达各种不同的强调重点。

例如:
“咳——老弟,我常.吃西瓜,西瓜嘛,就这味.……”(《猴吃西瓜》)
又如:
是他们
..提着灯笼在走。

(回答“谁提着灯笼在走”)
是他们提着灯笼
..在走。

(回答“他们提着什么在走”)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回答“他们提着灯笼干什么?”)
因而,在表达作品语言时,首先要认真钻研作品,正确理解作者意图,才能较快较准地找到强调重音之所在。

强调重音与语法重音的区别是:⑴从音量上看。

语法重音给人的感觉只是一般的轻重有所区别,而强调重音则给人鲜明突出的印象。

强调重音的音量大于语法重音的音量。

⑵从出现的位置看。

强调重音可能与语法重音重叠,这时语法重音服从于强调重音,只要把音量再加强一些就行了。

有时,两种重音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上,此时,强调重音的音量要盖过语法重音的音量。

⑶从确定重音的难易上看。

语法重音较容易找到,在一句话的范围内,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就可以确定,而强调重音的确定与读者对作品的钻研程度、理解程度紧密相连。

在语言表达实践中,为了准确细微地表情达意,显示重音的方法也有多种多样的。

重音的表达方法有:⑴加强音量;⑵拖长音节;⑶重音轻吐;⑷放慢速度;
⑸一字一顿,两字一顿,三字一顿;⑹变换音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