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方法与技巧

合集下载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教师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从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设定合作任务、培养积极合作氛围和促进互助合作等方面,探讨一些有效的技巧。

1.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小组。

教师可以采用随机分组或者智能分组的方式组建学习小组。

在组建小组的过程中,应尽量保证小组成员的异质性,即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补和相互学习。

2. 设定合作任务合作学习需要明确的任务目标和学习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设定开放性问题、情景模拟、实践探究等任务,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合作意识。

同时,任务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培养积极合作氛围教师在培养合作学习的技巧过程中,需要注重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倡导平等、尊重的合作态度。

最后,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激励和肯定,以增强学生的合作动力。

4. 促进互助合作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助和相互支持。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学习活动,鼓励学生进行互助合作。

例如,可以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相互监督和互相反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专家小组,各自负责某个领域的学习内容,并进行交流和分享;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总结起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需要教师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设定合作任务、培养积极合作氛围和促进互助合作等方面下功夫。

通过合适的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相信我们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合作学习技巧,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和协调

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和协调

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和协调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与他人合作和协调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只有当个体与集体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然而,与他人合作和协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技巧。

本文将探讨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和协调的方法和技巧。

1. 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他人进行合作和协调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

沟通是信息交流和理解的桥梁,只有沟通畅通,才能减少误解和冲突。

在与他人合作和协调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倾听:倾听对方的意见和需求是建立良好沟通的基础。

尊重对方的观点,认真倾听对方的意见,并且给予积极的回应。

(2)明确表达:在与他人沟通时,要做到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语言简练,表达准确,避免产生误解。

(3)积极反馈:在沟通过程中,给予对方积极的反馈和肯定,能够增加对方的信任感和合作意愿。

2. 培养团队意识与他人合作和协调常常是在团队中进行的。

在团队中,个体间相互依赖,需要有良好的团队意识。

具体来说,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分工:在团队中,明确各个成员的角色和职责是非常重要的。

分工明确可以避免责任模糊和任务重叠的情况发生。

(2)相互支持:团队成员可以互相支持和帮助,共同努力达到团队的目标。

在困难时伸出援手,共同解决问题。

(3)共享资源:团队成员可以共享资源,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和特长。

通过资源的共享,可以提高团队整体的效率和绩效。

3. 学会妥协和让步与他人合作和协调过程中,不同的意见和需求是难免的。

在处理这些不同之处时,妥协和让步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1)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需求,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双赢的解决方案。

(2)寻求平衡:在妥协和让步时,要注重平衡各方的利益,避免出现损害某一方利益的情况。

寻求最大公约数,使得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3)灵活变通:在与他人合作和协调时,遇到困难或者障碍时,要能够灵活变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意识。

而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学习目标在开始小组合作学习之前,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可以帮助小组成员明确自己需要达到的目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合作效果。

学习目标可以是知识的掌握、问题的解决或者任务的完成等。

2.分工合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分工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

合理的分工可以使学习过程更加高效,并且能够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

3.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良好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小组成员应该密切合作,及时沟通,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在沟通过程中,要尊重每个成员的观点,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及时进行反馈和调整。

4.鼓励互助与倾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互助与倾听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小组成员应该相互帮助,互相支持,在学习中共同进步。

同时,要倾听其他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尊重每个成员的想法,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5.培养团队意识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小组成员应该意识到自己不仅仅代表个人,还代表整个小组。

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参与、互相支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只有树立团队意识,才能达到更好的合作效果。

6.学会总结与反思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和反思。

小组成员可以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估,分析合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合作能力和学习效果。

同时,总结和反思也可以帮助小组成员更好地应对将来的学习和合作挑战。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互动性强、积极性高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明确学习目标、分工合作、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鼓励互助与倾听、培养团队意识以及学会总结与反思,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并且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建议与技巧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建议与技巧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建议与技巧在现代教育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促进学生参与和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分享知识和经验,发展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良好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并采用一些合适的建议与技巧。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建议与技巧,帮助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1. 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当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向学生明确传达。

这些学习目标应当既有关于学科知识的目标,也有关于合作与交流的目标。

例如,学科知识目标可以是理解某个概念或解决特定问题,而合作与交流的目标可以是学会倾听他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达成共识。

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助于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和努力。

2. 鼓励积极参与与合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应该有机会积极参与与合作。

教师可以设定一些小组任务,要求每个学生都有分工和责任。

例如,可以指定一个学生来组织小组会议,另一个学生来整理研究资料,其他学生则负责讨论和提出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分享知识和经验,以促进小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 提供明确的合作指导为了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教师应当提供明确的合作指导。

这包括告诉学生何时开始合作、如何分享任务、如何协商决策等。

例如,可以规定小组每周举行一次会议,讨论学习进展和解决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合作工具和技巧,例如时间管理、分工合作和冲突解决策略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4. 提供及时的反馈与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的反馈与评价。

教师可以定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向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

这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根据教师的建议进行改进。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反馈,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和成长。

5. 培养团队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科知识的掌握,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

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技巧

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技巧

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技巧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加深思考、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然而,与他人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几种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学习。

一、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与他人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 尊重和理解: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和困难。

不要轻易否定他人的意见,要积极倾听和接纳不同的观点。

2. 相互支持: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相互支持和鼓励。

当困难和挑战出现时,应该携手共同面对,互相帮助和理解。

3. 分工合作:在学习任务中,可以根据个人的特长和能力进行分工合作。

通过合理的分工,可以更高效地完成任务,提高学习效果。

二、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在与他人合作学习之前,我们需要先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有目标地进行合作学习。

1. 明确学习目标:明确自己想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确保与他人的学习目标保持一致。

2.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学习目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明确每个人的任务和时间安排,以确保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三、建立良好的交流和分享机制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交流和分享。

以下是几个建立良好交流和分享机制的技巧:1. 定期的小组会议:定期安排小组会议,讨论学习的进展和困难。

在小组会议上,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问题,寻求他人的帮助和建议。

2.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平台:在合作学习中,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和平台,例如在线论坛、协作工具等,方便交流和分享学习资源。

四、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与他人合作学习需要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以下是几个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技巧:1. 共同努力:在合作学习中,我们应该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和任务,并共同努力达到学习目标。

2. 分享和合作:不要妄图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要学会分享和合作。

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合作与协作能力的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合作与协作能力的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合作与协作能力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学习和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方式,它倡导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协作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促进学生合作与协作能力的教学方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合作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被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3-5名学生组成。

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究、交流和解决问题,通过合作完成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1.案例分析:教师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个案例,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析。

学生可以通过交流、比较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共同找出最佳答案。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角色扮演:学生在小组内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真实生活中的情境。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角色扮演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合作绘画:教师给每个小组分发一幅图片或一个主题,要求学生合作绘制一幅完整的画作。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需要相互配合、协商和分工合作。

通过合作绘画,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二、合作学习的指导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指导者。

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支持,促进学生的合作与协作能力的发展。

以下是几种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1.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前,应明确学习目标,并将目标明确告知学生。

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指导下,能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并达到预期效果。

2.制定合作规则:合作学习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协作,因此教师需要制定一定的合作规则。

合作规则可以包括学生在小组内的角色分工、时间安排、交流方式等。

合作规则的制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提供反馈与评估:教师在合作学习结束后,应及时提供学生的学习成果反馈。

教师可以通过评估学生的合作与协作能力,指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与技巧分享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与技巧分享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与技巧分享学习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提高学习效果。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都可以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共同解决问题,相互学习和提高。

然而,要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需要一些策略和技巧。

本文将分享一些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和技巧,帮助你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小组学习活动。

一、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可以帮助小组成员明确学习的方向和重点,以便更好地分配任务和资源。

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并使小组成员更有动力去达成目标。

二、制定明确的角色分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都应该有明确的角色和责任。

这样可以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小组学习活动做出贡献。

角色分工可以根据每个成员的专长和兴趣来制定,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做到力所能及,并尽力发挥自己的作用。

三、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沟通是小组合作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有效的沟通可以帮助小组成员更好地理解和协作。

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方式,可以包括定期开会讨论,使用在线工具进行交流,以及共享信息和资源。

通过有效的沟通,小组成员可以更好地协调工作,解决问题,并及时反馈学习进展。

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技巧团队合作意识和技巧是小组合作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小组成员应该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合作和妥协。

通过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技巧,小组成员可以更好地共同努力,达到学习目标。

五、有效管理时间和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时间和任务的管理非常重要。

小组成员应该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表,并且按时完成各自的任务。

有效的时间和任务管理可以帮助小组成员更好地安排时间,高效地完成工作,提高学习效果。

六、激励和奖励小组成员激励和奖励是小组合作学习中重要的动力因素。

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需要得到鼓励和支持。

提供激励和奖励可以激发小组成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也能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有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有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有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它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并非每个小组都能够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为了更好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以下是一些方法与技巧。

首先,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确保每个成员都清楚他们正在追求的学习目标。

这可以通过讨论和明确规定任务来实现。

清晰的学习目标有助于小组成员之间更好地分工合作,明确各自的职责和贡献。

其次,制定合适的组织结构。

一个有效的小组需要明确的组织结构,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指定一个组长或项目经理来协调和管理小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组长负责分配任务、监督进展和协调沟通,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够有效地参与和贡献。

第三,鼓励积极的沟通与合作。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鼓励每个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可以使用各种工具来促进沟通,如在线讨论平台、即时消息工具等。

同时,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以促进合作和创新。

第四,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与时间安排。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一个明确的学习计划和时间安排,以确保任务按时完成并保持学习的效率。

一起制定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将任务分解为小的子任务,并设置合理的截止日期。

同时,也要留出适当的时间进行复习和反思,以提高学习成果。

第五,及时反馈和评估。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及时的反馈和评估对于改进和提高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定期进行小组讨论和评估可以帮助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

同时,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以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最后,促进个人成长和团队凝聚力。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还可以促进个人成长和团队凝聚力的培养。

通过合理分工和任务分配,可以让每个成员有机会发挥自己的长处和才能,并展示个人的价值。

同时,共同完成一个挑战性的任务也能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友谊。

在总结,有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学习方法与技巧
教学园地
09-28 2220

一篇旧稿子,拿出来晒晒,以便存放
合作学习方法与技巧
(2008年4月在潍坊市潍城实验中学的讲稿)
《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扉页上的一句话:
寻求并找到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

与大家交流七个问题:
一、初步认识
二、科学分组
三、合理分工
四、建立规则
五、有效评价
六、创设环境
七、反思感悟
一、初步认识
1、七句箴言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孔子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
既要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得格外明白了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教育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王坦
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伟大的教学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其中最大的之一
——美国教育评论家埃里斯
21世纪,最困难也是最有价值的事就是让教师闭上他的嘴
—一位法国教育家
2、三组数据
调查一:
调研问题总评简要点评
1、对教室座位的安排
A、现在这种“围座式”排列好,便于小组同学交流92、2
大部分学生喜欢“围座式”,但
也有学生认为“围座式”使学生
容易说闲话,这就需要教师加强
小组建设和评价等有关问题。

B、我喜欢以前的那种课桌的排列
方式
7、8
2、对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96、9 大部分同学喜欢合作学习,少部
A、喜欢分持反对态度的同学也是因为有
人说闲话。

B、不喜欢3、1
3、你对在课堂上站起来回答问题或
给同学们讲解问题
A、我愿意
94、8
这一点我们要充分利用。

B、不愿意5、2
4、对愿意在课堂上站起来回答问题或给同学们讲解问题的同学,你认为其原因是
A、在同学们面前展示自己19
大多学生都想锻炼自己或使自己
学得更好
B、有助于使自己对问题学得更好80
也许还有别的原因,请填写———1 1、为了给小组加分
2、有利于锻炼自己回答问题
3、乐于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观点
4、帮助同学理解
调查二:
学生中调查问卷的两个问题统计情况:
1、语文或英语课上,老师让同学们阅读课本,提出问题,下面的课堂设计,你认为哪种好?
A同学们阅读课文后提出问题,各小组提一个,教师就给讲一个。

(4%)
B同学们阅读课文后提出问题,这一个小组提一个,接着由另一个小组来解答。

(18%)
C同学们阅读课文提出问题后,把有代表性的写在黑板上,先让大家都来思考讨论,再由学生讲,老师评。

(78%)
2、试卷讲评课上,老师在进行简单总体分析后的做法,你认为哪种好?
A老师把试卷中的错题从头至尾地讲一遍。

(9%)
B先让学生自己改正,同桌讨论;再在全班展示出错多的题目,由同学讲解,老师点评;再做几个同类题目巩固一下。

(91%)
调查三:
有一份调查显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程度:
教师讲授为5%;
学生阅读为10%;
学生讨论为50%;
学生实践为70%;
学生教别人为95%。

二、科学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中,根据任务和情况的不同,我们采用这样一些不同的分组方案:
(一)均衡分组
(二)组长聘任制
(三)建立临时专家组
(四)兴趣小组。

三、合理分工
(一)角色产生
教师指定式:教师根据对这个学生的了解,分析他是否适合这个工作,然后找他个别谈话,以指定的形式来确认哪位同学担当某种职务。

这样的方式直接简便,一般不会出现大的差错,但同时也有一些弊端,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可能会受到影响,二四班有一个小组,由于座位的调换,原来这个小组组长是李茹雪,刚调来的宋守超学习比较积极,老师就指定他为组长。

在后来的日子,发现李茹雪的的状态变了,当然宋守超的状态也更积极了。

有时李茹雪的同桌问老师问题,老师让李茹雪给讲一下,而她便推说让宋守超给讲。

在接下来的月考中,李茹雪的成绩还下降了。

因此老师要处理好这样的事情。

自荐式:由教师拟订职务角色,学生自荐,教师指定产生。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的热情很高,大家的积极性也得到了空前的调动。

弱点是随意性较大,缺乏民主的过程。

民主式:由全班民主推选产生人选的方式,学生的热情比自荐式更为强烈,但缺乏计划性,很容易导致人员职责的过分集中,不利于人人参与。

其实常常采用的是将三者结合,由教师先内定出初步的人选,然后在教师的舆论导引下,经过学生自荐和小组民主的方式产生人选,这样既避免了由于老师的武断而产生的学生排斥心理,又能让学生自觉的接受部分民主的结果。

(二)成员职责
有了分工之后,小组成员必须明确自己所承担角色的职责。

组长:在这个小组合作竞争模式中,组长是非常关键的角色,是小组的核心人物,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老师的小助手,起到凝聚和团结组内成员的重要作用,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到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

小组长的作用
定期举行小组长经验交流和培训是很重要的。

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小组同学的纪律、学习等各个方面,要掌握学习进程、安排发言顺序,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

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及本组的得分情况,避免监督组误加或误减分数。

资料员:发言人:联络员:纪律监督员:声音控制员:时间控制员:家校联络员:
四、熟识规则
没有规则的合作是散乱的,无效的。

要建立一些基本规则,并让学生熟识,比如:
1、学会倾听
2、要人人参与
3、自主学习、适时讨论
“在同伴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是无可替代的。


4、学会用两种声音说话
小组交流声音要小。

全班交流时,声音必须要洪亮,口齿要清晰,尽量让大家都听见。

5、小组交流要遵循1、2、4……N规则
6、限制发言
7、该出手时就出手
8、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五、有效评价
(一)个人自评
(二)小组自评
(三)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
(四)小组间的互评
(五)综合评价
1、量化计分
2、笑脸、苦脸、大拇指
4、一拖二
六、文化环境
组织开展一系列班组活动,营造氛围,增强小组凝聚力。

1、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在学校的文化长廊上,在各教室的墙壁、黑板上,写一些有关合作学习的名言警句或小组自创的口号、格言等,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学会用两种声音说话:“小组的”和“全班的”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路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以教人者教己
2、个性化的组名、组歌和组徽
3、开展班会主题活动
定期在各小组之间开展的一些文娱比赛活动,如组歌、跳绳、演讲、说故事等,可以活跃气氛,增强小组凝聚力。

七、反思感悟
1、避免课堂合作的表面化和形式化
2、科学有效的设计合作学习问题,删除假问题
3、避免个别强势学生的“满堂讲”
4、班主任在小组建设中的作用
5、小组评价办法的更新和完善
6、适时利用分数,不可滥用,让学生在乎评价分数
7、制度评价基础上的小组文化建设
8、抓好小组落实,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9、课堂合作与家庭学习的有效衔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