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测量方案
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范本

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范本一、项目概述本次工程检测旨在对XX公路上的XX桥梁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以保障桥梁的安全运行和长久使用。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对桥梁结构的破损、变形、裂缝等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测,并据此制定相应的维修和加固方案。
通过有效的检测和维修,保证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检测目标1. 对桥梁结构物进行全面的检测,包括主梁、墩台、承台、桥面等部分,发现和记录各部位的破损、变形、裂缝等情况。
2. 利用先进的工程检测设备,进行桥梁的非破坏性检测,探测桥梁结构内部的情况,包括混凝土的质量、钢筋的腐蚀情况等。
3. 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维修和加固方案,保障桥梁的安全使用。
三、检测内容1. 视觉检测:通过裸眼观察和摄像机拍摄的方式,对桥梁结构的外部进行全面检测,包括破损、色泽变化、裂缝等情况。
2. 结构变形检测:利用全站仪等测量设备,对桥梁的结构进行变形监测,发现潜在的变形问题。
3. 钢筋探伤:利用探伤仪等设备,对桥梁结构内部的钢筋进行探测,发现钢筋的腐蚀、断裂等问题。
4. 混凝土质量检测:利用混凝土无损检测仪器,对桥梁结构中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测,发现混凝土的龄期、空鼓、裂缝等问题。
5. 桥梁荷载测试:通过搭载敲击仪器对桥梁进行荷载测试,测定桥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响应情况,评估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6. 其他检测:根据实际情况,对桥梁的其他部位进行适当的检测,包括桥梁的排水系统、防护设施、路基结构等。
四、检测方法1. 视觉检测:采用裸眼观察和摄像机拍摄相结合的方式,对桥梁结构的外部进行全面检测。
2. 非破坏性检测:采用全站仪、探伤仪、混凝土无损检测仪器等先进的工程检测设备,对桥梁进行全面和详细的非破坏性检测。
3. 荷载测试:利用敲击仪器对桥梁进行荷载测试,通过对振动响应的监测,评估桥梁的荷载性能。
4. 数据处理: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全面的整理和分析,为后续的维修和加固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高速铁路桥梁及无砟轨道工程施工测量方法

道路交通I ROAD TRAFFIC摘要:高速铁路是现代陆域交通领域的重头戏•,列车运行速度较快,对通行的平顺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 中,无砟轨道为重要基础设施,需合理施工无砟轨道,加强测量控制,提高其精细化水平。
文章以南玉铁路工程及元砟轨道工程为背景,重点围绕高铁桥梁及无砟轨道工程的測量方法展开探讨,阐述测量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铁桥梁:无砟轨道;铺设:施工測量;误差控制高速铁路桥梁及无砟轨道工程施工测量方法■文/1. 工程概况南玉铁路项目处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境内,项目承担新建南玉铁路No4标段站前工程及部分车站工程,起讫里程DK70+722〜DK100+566,长29.336km,桥隧比较高。
其中,路基总长2.663km,占比9.1%:桥梁22.978km/19座,占比78.3%;涵洞共计263.79横延米/12座:无砟道床铺设 58.67km。
2. 高速铁路的施工测量特点平顺性的控制是高速铁路建设中的重点工作内容,在高速铁路的设计中,应根据工程要求建立CPO和CP II控制网,将其作为基准,按规范完成测量工作。
在建成控制网的基础 上,施工单位结合实际条件以及工程要求,完成加密工作,提高控制网的精度。
鉴于高速铁路规模大、建设质量要求高的特点,需要持续提高测量的标准,以保证后续各项建设工作可以高效开展。
3. 无砟轨道的测量项目时速350km/h,全线均铺设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对其稳定性、平顺性、耐久性、稳定性等方面均提出较高的要求,应以施工方案为引导,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建设工作。
4. 无砟轨道施工方案无砟轨道的施工具有高度专业性的特征,测量精度要求 高,需提前做出规划,经过技术可行性论证后,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案,作为后续施工的作业基准。
在本项目中,在交通 便捷的区域规划预制梁场,于该处生产C R T S丨型双块式无砟轨枕,用于现场施工。
5. 高铁桥梁的测量方法分析5.1布设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根据高速铁路桥的测量要求,布设适量的平面控制点和 高程控制点,用于施工期间的测量工作。
公路工程测量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编制依据1. 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规定;2.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测量管理细则;3. 路桥工程施工标准、规范、规程及有关技术法规;4. 监理单位审核批准的交桩资料。
二、工程概况1. 工程概述:本项目为某段公路工程,全长XX公里,路基宽度XX米,路面宽度XX米,设计时速XX公里/小时。
2. 地形气象:本标段属构造剥蚀丘陵-低山地貌区,山体相对高差100~300m,自然坡角25~50,植被茂密。
地表水有堵河及其支流、山涧溪流,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十堰市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山区多雾多雨,8、9、10月份为雨季,7、8月最为炎热,最高气温达40℃,1月份气温最低,可达-13.5。
年平均气温为15.3,11月份至次年3月为降雪期。
年平均日照时数1655~1958小时,无霜期224~255天。
平均年降水量800mm以上,六至八月是本市全年雨水、热能最丰富的季节。
三、测量仪器及设备1. 高精度的全站仪、水准仪、GPS定位仪等;2. 激光测距仪、测距仪、测距仪反光镜等;3. 绘图仪器、绘图软件等;4. 施工测量人员及辅助工具。
四、测量施工方案1. 施工测量控制网布设(1)首级控制网:根据设计要求,采用GPS定位技术,布设首级控制网,控制点间距应满足精度要求。
(2)平面控制网: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平面控制网,控制点间距应满足精度要求。
(3)高程控制网:在平面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高程控制网,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控制点间距应满足精度要求。
2. 施工放样(1)路基施工放样:根据设计图纸,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仪器,对路基中线、边线、高程等进行放样。
(2)路面施工放样:根据设计图纸,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仪器,对路面中线、边线、高程等进行放样。
(3)桥涵施工放样:根据设计图纸,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仪器,对桥涵中线、边线、高程等进行放样。
3. 施工测量监控(1)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测量数据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施工精度。
公路桥梁维修加固工程桥梁荷载试验及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一)

公路桥梁维修加固工程桥梁荷载试验及施工
监控量测方案 (一)
公路桥梁维修加固工程是保障公路安全运营的重要工作,而桥梁荷载试验及施工监控量测方案则是这项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桥梁荷载试验方案
1. 首先,应该进行静荷载试验,以了解整个桥梁结构的性能,获得桥梁载荷和位移之间的关系。
2. 其次,进行变荷重试验,以了解桥梁的缺陷点和损伤情况,再根据反馈结果进行维修加固。
3. 最后,对于特殊情况下需要考虑的荷载,例如地震、风等应该进行以这些载荷作为试验,选取合适的荷载重组合进行试验。
二、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1. 对于加固工程,考虑对原桥梁和新加固部分进行相关的补强,避免大量承重传递至原桥梁的脆弱节点,同时加固部分应减少对原桥梁荷载传递的影响。
2. 对于桥梁施工过程中的监控措施,应采取定位和个别垂直位移测量的方法,检测加固的影响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3. 监控元件通过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相连,并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记录,以确保加固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公路桥梁维修加固工程的过程中,桥梁荷载试验及施工监控量测方案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这些方案能够全面、准确的了解桥梁结构的性能和荷载分布,监控维修加固过程中的变化和效果,提高桥梁在使用期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公路运输的安全和可靠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程施工测量案例

工程施工测量案例一、工程概况某市高速铁路项目,全长约100公里,涉及路基、桥梁、隧道、车站等多个施工领域。
本项目施工测量工作由某测绘公司承担,主要负责建立施工控制网、施工放样、施工监控等工作。
二、施工测量方案1. 施工控制网建立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测绘公司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控制网建立方案。
首先,在对现有地形、地貌、地质等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确定控制点的分布。
然后,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先进设备,对控制点进行精确测量,建立施工控制网。
控制网的布置合理,满足施工放样和监控的需要。
2. 施工放样施工放样是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测绘公司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控制网,进行路基、桥梁、隧道等施工放样工作。
放样过程中,测绘公司采用先进的测量仪器,确保放样精度。
同时,对放样结果进行复核,确保无误。
3. 施工监控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测绘公司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
通过定期对施工控制点进行测量,掌握施工现场的变形情况,为施工方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控数据。
此外,测绘公司还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提高施工效率。
三、案例分析在本项目中,测绘公司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和先进设备的优势,为高速铁路施工提供了高质量、高效率的测量服务。
1.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为整个工程提供了精确的基准。
控制网的布置合理,有利于施工放样和监控的顺利进行。
2. 施工放样的精度较高,确保了工程建设的质量。
放样过程中,测绘公司严格遵循设计要求,确保放样结果无误。
3. 施工监控工作,及时掌握了施工现场的变形情况,为施工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过监控数据的分析,测绘公司还为施工方案的优化提供了有力依据。
四、总结本案例表明,在大型工程施工中,施工测量工作至关重要。
只有建立精确的施工控制网,保证施工放样的精度,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的变化,才能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为此,施工方应充分重视施工测量工作,选择具备专业资质和先进技术的测绘公司承担测量任务,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方案一、项目概况本工程是指对某某市某某县的XX公路进行改建和升级,工程全长XX公里,设计车道宽XX米,计划在XX年完成。
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测量工作,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施工测量项目内容1. 路基及路面测量:包括路基宽度、路面坡度、平整度等参数的测量。
2. 桥梁测量:包括桥梁的横断面、高程、长度、宽度等参数的测量。
3. 路基边坡及排水沟测量:包括路基边坡的坡度、边坡高度等参数的测量。
4. 横断面测量:包括道路横断面的测量,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5. 桩号设置:为施工提供桩号设置服务,以便施工人员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工程施工。
三、测量工作流程1. 前期准备:确定测量范围和目标,确定测量方法和工具,编制测量方案。
2. 现场测量:根据测量方案,组织测量人员在现场进行测量工作,记录数据。
3. 数据处理:将现场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生成测量报告。
4. 报告提交:将测量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以便施工人员按照测量结果进行工程施工。
四、测量方法和工具1. 全站仪:用于测量地面点、道路横断面等参数。
2. GPS定位系统:用于测量桩号、道路走向等参数。
3. 水准仪:用于测量高程参数。
4. 钢尺、划线器、标杆等辅助工具:用于测量路基宽度、路基坡度等参数。
5. 电子绘图仪:用于数字化测量数据,生成测量图纸。
五、质量控制1. 在现场测量之前,应检查测量仪器是否正常,校准仪器误差。
2. 测量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校对测量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 测量完成后,应对数据进行复核和核实,以确保测量结果正确无误。
4. 测量报告应经过质量控制部门的审核,确保报告内容准确可靠。
六、安全措施1. 在进行现场测量时,应遵守工程施工安全规范,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2. 在使用测量仪器时,应注意保护仪器,避免损坏。
3. 在测量桥梁等高空作业时,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七、总结本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经过认真制定和实践,使得测量工作有了系统的组织和规范。
公路工程测量与施工方案

公路工程测量与施工方案公路工程是指为满足交通运输、城市交通建设、旅游等需要,建设一条贯穿城乡的宽阔道路。
测量与施工是公路工程中两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公路工程测量与施工方案。
一、测量公路工程中的测量是指利用测量仪器,采取各种方法,对规划的道路线路进行精确的测量与验证。
测量的准确性是公路工程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之一,因此测量的过程必须专业、科学、准确。
测量的主要步骤如下:1.现场勘察:测量前需要进行现场勘察,确定道路的起止点、路线以及沿线的现有障碍物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所在地区的地形、气候等条件来确定采用的测量方法、仪器和人员。
2.测量控制:利用全站仪等现代测量仪器,将道路起点的经纬度确定下来,形成一组坐标系。
在此基础上,对道路的整个路线进行控制测量,确定道路建设的几何参数与坡度等信息。
3.绘制图纸:测量完毕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并将测量结果绘制成路线设计图。
这些数据包括道路的地面高程、地表形态等,以及沿线各种障碍物的位置、类型等信息。
二、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指根据测量出的数据,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的关于公路工程施工的详细方案。
一个完善的施工方案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路线布置:根据勘察、测量结果,制定道路施工的具体地点、方向和范围等。
2.土方工程:对道路轮廓设计中涉及到的挖掘、填方等土方工程进行规划,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有效性。
3.绿化工程:要对道路施工过程中影响到自然环境的进行适当的处理和保护,同时在施工完成后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绿化,提高公路的美观度。
4.路基工程:路基工程是公路工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它包括路面基层、路面材料、路面施工等方面。
路基工程需要结合道路的各种要素,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
5.桥梁及涵洞:对于涉及到桥梁、涵洞等大型工程建设的道路,施工方案的制定尤为重要。
需要根据施工需要,对桥梁、涵洞等细节进行细致的设计。
三、结论公路工程的测量与施工方案,是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环节。
公路工程测量方案

公路工程测量方案一、绪论公路工程测量是公路建设、维护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公路工程质量和安全。
本测量方案是针对某某公路工程项目而编制的,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测量手段和方法,确保项目的设计和施工符合规范,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测量任务1. 执行单位:某某公路局测量队2. 测量任务:1) 利用全站仪对项目范围内的地面进行高程测量,绘制高程分布图;2) 对道路线型进行测量,确认道路的几何形态;3) 范围内建筑物、河流、桥梁等的水平位置及高程测量,确定其存在位置和相对高程;4) 桥梁和隧道的纵、横断面进行测量,绘制平面图和纵断面图;5) 编制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的施工图纸。
三、测量方法1. 高程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以基准点为参考点,确定地面的高程分布。
2. 道路线型测量:采用全站仪和测量车进行测量,确认道路线型和和几何形状。
3. 结构物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确定建筑物、河流、桥梁等的位置和高程。
4. 桥梁和隧道断面测量:采用全站仪和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绘制平面图和纵断面图。
5. 编制施工图纸:将各项测量数据整理,绘制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的施工图纸。
四、测量仪器和设备1. 全站仪:用于进行高程测量、道路线型测量、结构物测量等。
2. 激光测距仪:用于桥梁和隧道断面的测量。
3. 测量车:用于道路线型测量。
4. 计算机及绘图软件:用于整理测量数据和绘制施工图纸。
五、测量流程1. 确定测量范围:根据工程设计图纸,确定测量的范围和重点。
2. 布设基准点:根据测量范围确定布设基准点的位置,作为测量的参考点。
3. 开展高程测量:利用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绘制高程分布图。
4. 进行道路线型测量:利用测量车和全站仪进行道路线型测量,确认道路的几何形态。
5. 进行结构物测量:利用全站仪对建筑物、河流、桥梁等的位置和高程进行测量。
6. 进行桥梁和隧道断面测量:利用全站仪和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绘制平面图和纵断面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公路
测量方案申报批复单
承包单位:****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A2
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
年月
****集团有限公司** 高速A2 标
桥
梁
施
工
测
量
方
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高速A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0年3月
第一节测量方案编制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9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
第二节测量组织机构的建立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及结构形式,项目部组成配备12人的测量队,以保证控制测量和施工现场的测量放样要求,其中主任测量工程师1人,测量工程师1人,测量员4人,另配备民工6名。
测量组织机构框架图如下:
项目总工
┃
测量主任工程师
┃
测量工程师
╱╲
测量员测量员测量员测量员
┃┃┃┃
*****大桥 *****特大桥 ***大桥 ***大桥
第三节测量仪器的配备
本工程包括*****大桥、*****特大桥、****大桥和****大桥,测量要求精度高,测量误差应严格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采用尼康452C、拓普康GTS332N全站仪,苏光DSZ2、中翰DSZ1水准仪作为主要测量控制仪器,所有仪器均经省级检测单位检测合格并出具检测报告。
根据组织机构安排、测量组的设置等情况,为保证工程进度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执行,必须配备足够的测量仪器,任何情况下不得因测量而耽误
施工进度。
配备的主要测量仪器如下:
第四节控制点的复测和加密
工程测量的精度是保证施工成果符合设计意图,确保工程质量的基本条件,必须高度重视,因此施工前,首先应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4.1 选点、布网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应根据总平面设计图和施工地区的地形条件来确定,并应作为工程施工设计的一部分。
布网时,必须考虑到施工的顺序、方法,以及施工场地的布置情况,可利用工程平面布置图,拟定布网方案。
为防止控制点的标桩被破坏,所有布设的点位应画在施工设计的总平面图上,并教育工地上所有人员注意保护。
具体选点时,根据拟定的布网方案进行现场踏勘,对所选点要求达到通视、稳固、攀登方便等各种条件,对结构物较发杂,前道工序施工后会影响后道工序通视的地方,应对控制网加密。
每个控制点均能方便地与相邻控制点形成三角网。
选点应遵循以下原则:
a.构成三角网的各点,应便于采用极坐标法进行墩台放样,并使各点之间能互相通视。
b.三角网的各点不可设在可能被河水淹没处、材料存储处、地下水位升降
易使之移位处、车辆来往频繁处及地势过低处。
c. 所布设的三角网应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图形力求简单,平差计算方便。
d.控制点所形成的单三角形内之任一夹角应大于30゜,小于120゜。
e.控制点应避开高压线等电磁场的干扰。
控制桩标石的制作:所选控制点点位均采用混凝土标石制成,标石制作采用外露式。
桥梁附近的所有埋点的上平面比点位处地面略高,其做法如下:
采用30cm长*30cm宽*40cm~60cm高钢筋砼现场浇注,砼与原地面平,钢
筋露出砼面2cm,钢筋头上用锯条锯成十字形状。
4.2 平面控制网测量
首先应根据设计和业主提供的控制点用全站仪进行复核测量,并将复测结果报业主、监理工程师、设计院分管测量工程师。
以便确定这些控制点的可靠性,如需调整应将调整值书面报监理工程师,并获得正式批准后方可使用。
根据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满足精度要求的控制点,对布设的其它加密点进行测量。
测量主要分为距离测量和角度测量,测量精度严格按国家三等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执行。
(1)距离测量
导线复测采用尼康452C全站仪,其精度要求完全可满足施工平面控制等级网的精度要求。
距离测量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 测量时仪器在安置好后应作测试,用电瞄准时,应检查照准器光轴与视准轴是否平行。
b 测距时检查输入的反射棱镜常数与使用的棱镜常数是否相符,如不相符需要重新输入。
c 当气象条件异常或测四等以上的边时,应量取两端点测边始末的气象数据(气温和气压),计算时取平均值,并往仪器中输入气象改正值。
d 测边时应在成像清晰和气象条件稳定时进行,雨天和大风天气不宜作业。
不宜顺光、逆光观测,严禁将仪器找准头对准太阳。
e 当反射棱镜背景方向有反射物时,应在反射棱镜后方遮上黑布。
f 测距过程中,当视线被遮挡出现视差时,应重新启动测量。
g 当观测数据超限时,应重做整个测回;当观测数据出现分群时,应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重新观测。
h 严禁将仪器全部安在三角架上搬动。
长途运输中,必须采取措施防震、防潮、防晒。
i 当测高精度边或长边时,宜选在日出后1小时左右或日落前1小时左右的时间内观测,并宜采用电照准在启动仪器3秒后观测。
(2)角度测量
角度测量时,我们采用全测回法,并且根据导线等级的要求增加测回,以满足测量规范要求。
(3)平差、上机
三角网的控制点布设完毕,并完成测量后,应根据测量结果对各点进行平差,三、四等三角网按条件观测平差时,多数采用按角度平差,本工程选用角度平差法。
平差采用电子表格计算,反应每步的计算及平差过程,再电脑软件复核,以提高效率,减小计算过程中的错误。
平差结束后,应将各控制点的坐标在计算机上存储,并制成平面测量控制成果表,测量点位示意图,以作为现场放样的基础。
导线控制点布设完成后,应经常进行复测。
导线控制点每三个月复测一次,复测结果报监理审核。
4.3 高程控制网测量
本工程的水准点可充分利用平面控制点,所有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点作为本工程的一级水准网点,其精度应达到四等水准测量等级要求。
因水准点需经常使用,且根据工程的进展,要不断地增设辅助水准点。
所增设的辅助水准点,都要经过两个以上永久水准点的校核,其精度应达到四等水准要求。
加密辅助水准点与基准点间转镜不得超过两次,高差不超过2.0m且在同一地质或结构物基础上。
本工程水准网点测量完毕后,应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水准平差,平差方法采用闭合环法,将闭合差按权重大小分配于多段线路上。
水准点平差结束后,应将各修正后的数值输入计算机存储,并制成水准测量控制成果表,以作为现场高程测量控制的基础。
水准高程控制点布设完成后,应经常进行复测。
水准高程控制点每个月复测一次,复测结果报监理审核。
4.4 导线控制网、水准控制网的布置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地形条件,导线控制点和水准高程控制点布置见附图。
(导线控制点同时作为水准高程控制点)
第五节分项工程测量
1、桩基测量
a在平整完毕的施工平台上根据设计坐标,测设出桩位。
并上报监理检验,等监理检验确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和测量工作。
b施工班组根据放样桩位施工,在第一节护壁施工完毕后,测量组对桩位三维坐标进行复核。
并将护桩引测到护壁上,作为继续施工依据。
2、承台测量
a根据已复核过的坐标数据放出承台角点的三维坐标为承台开挖提供基准面。
b在平整好的基坑底面上用如同桩基放样的方法测设出承台四个角点的平面位置。
并引出护桩以作为承台施工的平面控制依据。
c在加固好的承台模板上根据施工图设计三维坐标精确的进行承台角点的
三维坐标测设,并调整模板至规范要求范围以内。
3、系梁测量
a在清理好的桩或柱上精确测设出三维坐标,并以此两点连线为系梁施工控制线。
b在加固好的系梁模板上选择特征点,并测出其三维坐标,当在规范要求以内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或者调整至规范要求以内。
4、墩、柱测量
a在承台或系梁砼施工完毕后,精确测设出墩柱特征点(角点或柱中心)作为墩柱模板施工依据。
b对加固完毕的墩柱模板顶面特征点进行三维坐标测量,以校核墩柱模板。
必要时可用垂球对模板进行的检测。
5、盖梁、垫石测量
a在清理完毕的墩、柱顶面测量出墩、柱的实际三维坐标对墩、柱施工情况进行复核。
b精确测设出墩的中心及十字线或柱的中心点,以此作为下一步模板或预埋
件施工的控制线。
c对加固完毕的盖梁或垫石模板进行主要特征点的三维坐标测量,严格调整
至规范以内。
d在浇筑垫石砼以后,测设出垫石中心,并弹出垫石十字中心线、梁端线以作为下步架梁施工依据。
6、桥面系、防撞护栏施工测量
根据施工精度要求及线路曲线要素,按2m*2m间距计算并测设桥面铺装控制基点三维坐标。
并以此为桥面铺装厚度控制点。
同样根据施工精度要求及线路曲线要素,曲线段按间距5m直线段按间距10m测设防撞护栏内侧边缘作为施工控制点。
第六节成果提交
1.技术要求
2.仪器检验校正资料
3.控制测量外业资料
4.控制网平面图
5.控制测量计算及成果资料
6.所有测量成果及图件电子文件
第七节结束语:
为了保证测量的精度和杜绝测量上的错误,****集团有限公司精测队会定期对本单位所承揽的各项工程进行导线网的复测和相关资料的复核。
201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