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

合集下载

古代中国寓言故事的考题及答案

古代中国寓言故事的考题及答案

古代中国寓言故事的考题及答案
1. 《孔融让梨》
考题:
根据《孔融让梨》这个寓言故事,回答以下问题:
1. 寓言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2. 为什么孔融要让梨给曹操吃?
3. 这个故事想要表达什么寓意?
答案:
1. 《孔融让梨》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人物是孔融和曹操。

2. 孔融要让梨给曹操吃是因为他希望通过这种谦让的态度来展示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3. 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寓意是,以谦让和礼貌的态度来处理人际关系,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2. 《韩信点兵》
考题:
根据《韩信点兵》这个寓言故事,回答以下问题:
1. 寓言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2. 韩信是如何点兵的?
3. 这个故事想要表达什么寓意?
答案:
1. 《韩信点兵》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人物是韩信和刘邦。

2. 韩信通过让士兵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点兵,而不是按照传统的方式强制征兵。

3. 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寓意是,以民主的方式来组织和管理军队,可以激发士兵的积极性和战斗力。

3. 《亡羊补牢》
考题:
根据《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回答以下问题:
1. 寓言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2. 为什么农夫要修补围墙?
3. 这个故事想要表达什么寓意?
答案:
1. 《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人物是农夫和羊。

2. 农夫要修补围墙是因为羊逃出去了,他意识到围墙破损的问题,于是及时修补围墙,防止其他羊也逃跑。

3. 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寓意是,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来解决,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和后悔。

《中国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

《中国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

《中国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

1.XXX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A.自相矛盾B.按XXXC.滥竽充数D.XXX射箭2.“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如果方向错了,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这个故事出自哪个寓言?( )A.拔苗助长B.南辕北辙C.憋与主人D.3.《曾子杀猪》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诚实守信B.以礼待人C.勇敢大胆D.勤劳能干4.“不相信自己的脚,只相信量的尺码,他不知道尺码是通过测量脚得来的。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不辨真伪B.画蛇添足C.刻舟求剑D.XXX买履5.“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 )A.猕猴B.狐狸C.蛇D.兔子6.《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 )A.狮子B.老虎C.狐狸D.大象7.《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 )A.珍珠B.箱子C.包D.盒子8.“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三人成虎B.亡羊补牢C.狐假虎威D.骑虎难下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 )A.公明仪B.宋定伯C.管庄子D.XXX10.“一件事是福是祸并不是绝对的,生活中,福祸往往相依存在。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金钩桂饵B.小儿辩日C.塞翁失马D.城门失火二、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以羊替牛》告诉我们:XXX和XXX都是生命。

二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不能算是仁慈。

()2.《东郭先生和狼》XXX太善良,救了狼却被狼吃了。

()3.《毛遂自荐》讲的是XXX推荐自己跟随XXX去楚国的故事。

()4.《叶公好龙》中,当XXX见到真正的龙后非常高兴。

()5.《愚公移山》打动了XXX,他命令山神搬走了两座大山。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及阅读答案.docx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及阅读答案.docx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新疆青少年出版社)阅读测试题一、填空题。

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和。

2.“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

3.《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病。

4.《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的故事。

5.《此地无银三百两》中“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是。

6.“曲调越高雅,唱法就越难,跟他唱的人自然就越少。

”出自寓言故事。

7.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

8.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

出自寓言故事。

9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

10.《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一名。

二、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A. 季子投师B. 刻舟求剑C. 滥竽充数D. 纪昌学射箭2.“ 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A. 东施效颦B. 邯郸学步C. 刻舟求剑D. 螳螂捕蝉3.《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 )A. 郑国B. 燕国C. 赵国D. 卫国4.“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 画龙点睛B. 画蛇添足C. 叶公好龙D. 腾蛇与飞龙5.“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 )A. 猴子B. 狐狸C. 蛇D. 兔子6. 《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 )A. 狮子B. 老虎C. 狐狸D. 大象7. 《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 )A. 珍珠B. 箱子C. 包D. 盒子8.“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 为虎作伥B. 亡羊补牢C. 狐假虎威D. 骑虎难下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 )A. 公明仪B. 张僧繇C. 孙叔敖D. 宋元君10. “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 自相矛盾B. 杞人忧天C. 塞翁失马D. 南辕北辙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中国古老寓言故事的测试题目及答案

中国古老寓言故事的测试题目及答案

中国古老寓言故事的测试题目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的一则,讲述了孔雀的什么行为?
答案:自己美丽的羽毛。

2. 寓言故事《狐假虎威》中,狐狸最初是因为什么原因才敢威胁其他动物的?
答案:虎皮。

3. 《三个和尚》是一则古代寓言故事,故事中这三位和尚分别来自哪三个国家?
答案:中国、印度、日本。

4. 《井底之蛙》是一则中国寓言故事,描述了蛙儿对什么事物的狭隘认识?
答案:世界。

5. 寓言故事《画蛇添足》中,主人公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做了什么事情?
答案:在画上给蛇增加了脚。

二、选择题
1.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寓言故事《白蛇传》的主要角色?
- A. 白蛇
- B. 许仙
- C. 姜子牙
- D. 青蛇
答案:C. 姜子牙
2. 以下哪个寓言故事是关于勤劳和懒惰的对比?
- A. 《狼来了》
- B. 《卖油翁》
- C. 《鹿和羊》
- D. 《乌鸦和狐狸》
答案:B. 《卖油翁》
3. 寓言故事《小猫钓鱼》中,小猫最终成功地钓到了什么?- A. 鱼
- B. 鸟
- C. 老鼠
- D. 虫子
答案:C. 老鼠
4. 以下哪则寓言故事中讲述了助人为乐的主题?
- A. 《画蛇添足》
- B. 《井底之蛙》
- C. 《三个和尚》
- D. 《狐假虎威》
答案:C. 《三个和尚》
5. 《孔雀东南飞》是一则关于什么品质的寓言故事?
- A. 谦虚
- B. 诚实
- C. 美丽
- D. 勇敢
答案:A. 谦虚。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试题及答案1.XXX先生是哪个寓言故事的主人公?(C)A.季子投师B.刻舟求剑C.滥竽充数D.XXX学射答案:C。

XXX是《滥竽充数》中的主人公。

2.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出现了“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这一教训?(B)A.东施效颦B.邯郸学步C.刻舟求剑D.螳螂捕蝉答案:B。

这一教训出自《邯郸学步》。

3.在《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D)A.郑国B.燕国C.赵国D.卫国答案:D。

在《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来自卫国的。

4.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出现了“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这一教训?(B)A.画龙点睛B.画蛇添足C.XXXD.腾蛇与飞龙答案:B。

这一教训出自《画蛇添足》。

5.下列哪个动物是《朝三暮四》中的主人公?(A)A.猴子B.狐狸C.蛇D.兔子答案:A。

《朝三暮四》的主人公是一只猴子。

6.在《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B)A.狮子B.老虎C.狐狸D.大象答案:B。

在《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老虎吃掉了。

7.在《买椟还珠》中,“椟”指的是什么?(D)A.珍珠B.箱子C.包D.盒子答案:D。

在《买椟还珠》中,“椟”指的是盒子。

8.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出现了“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这一教训?(C)A.为虎作伥B.亡羊补牢C.狐假虎威D.骑虎难下答案:C。

这一教训出自《狐假虎威》。

9.下列哪个人物是《对牛弹琴》中的主人公?(A)A.XXXB.XXXC.XXXD.XXX答案:A。

《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XXX。

10.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出现了“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这一教训?(D)A.自相矛盾B.杞人忧天C.塞翁失马D.南辕北辙答案:D。

这一教训出自《南辕北辙》。

1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山和(A)A.王屋山B.巫山C.泰山D.沂山答案:A。

在《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山和王屋山。

《中国古代寓言》阅读测试题(含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阅读测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望洋兴叹》讲了看到后才意识到自己太渺小了。

2.蝙蝠遇上说自己有脚,是;碰上说自己有,是。

3.《邹公比美》讲了、和都认为邹忌比美,邹忌觉得自己。

4.《郑人买履》中那个买鞋人只相信,不相信。

5.《献鸠放生》告诉我们爱护斑鸠的最好办法是。

6.梁上君子指的是。

二、判断题。

1.叶公喜欢真龙。

()2.《滥竽充数》讲了南郭先生混在齐宣王的乐队里吹竽。

()3.《张承相[与草字》里张承相写的草字只有他自己认识。

()4.《万字》中财主的儿子认为万字就是一万画。

()5.《宣王好射》中齐宣王那张弓要用九百斤力才拉得开。

()三、思考题。

1.世界上坏家伙数不清,为什么只有蛀书虫和蛀木虫得到个“蛀虫”的坏名字?2.楚厉王第二次打鼓,为什么老百姓都不来了呢?3.愚公一家能把王屋、太行两座大山移平吗?为什么?4.读了《折箭》,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四、拓展题。

细读《塞翁失马》,按要求答题:2.在学习生活中,你有和塞翁类似的经历吗?一、填空题。

1.郑国人买了珠宝后,把还给了珠宝商,只留下了。

2.我们的学习假如没有正确的和,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不,就会像在岔路上找羊,结果。

3.《九方皋相马》讲九方皋给相马,找到了一匹的母马。

4.管仲让走在前面踏上了归路,在下面的土层里挖出水来。

5.乐广的朋友得知酒杯里的小蛇不是真正的蛇,而是,病立刻好了。

二、判断题。

1.卖油翁从铜钱孔中往葫芦里倒油,铜钱没有沾上一点油。

()2.束家的猫捉老鼠特别厉害。

()3.《学手艺》中的郑国人先后学会了做雨伞、做水车、找铁造兵器。

()4.如果猫头鹰不改变自己的声音,东边的人也一样会讨厌它。

()5.只要伯乐走到马身边看几眼,这匹马的价格就比其他的马要高几倍。

()三、思考题。

1.吴王执意攻打楚国,为什么听了年轻门客的话就决定不再攻打楚国了呢?2.《搬到越国去》中的邻居为什么说那对夫妻搬到越国去会穷得揭不开锅?3.吴主孙亮是怎么断定蜂蜜里有鼠屎是太监干的?4.驼背老人用竹竿粘树上的知了,就像从地上捡东西一样容易,他是怎么做到的?四、拓展题。

【直接打印】小学必读书目《中国古代寓言》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直接打印】小学必读书目《中国古代寓言》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阅读测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

(30分)1.《滥竽充数》的主人公是。

2.《杯弓蛇影》中,酒杯里的蛇实际上是。

3.《庖丁解牛》中,庖丁进宫为解牛。

4.《纪昌学射》中,纪昌的老师是。

5.《此地无银三百两》中,“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是。

6.《东郭先生与狼》中,那头狼被射中了前腿。

7.《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吃掉了。

8.《田忌赛马》中,设计谋害了孙膑。

9.自己丢了一件黑衣服,就要扒下别人的衣服。

出自故事《》。

10.鹬蚌相争的结果是从中得到了好处。

二、选择题。

(30分)1.《郑人买履》中,郑人为什么没买到鞋?()A.去买鞋没带钱B.去买鞋没带尺子C.去买鞋没带脚的尺码D.去买鞋发现鞋店关门了2.《买椟还珠》中,买主为什么要将珠子还给商人?()A.因为他想买的是那只匣子B.他嫌弃那珠子不好,想换一个C.家里珠子太多,不需要再买了D.价钱谈不拢,商人不想卖给他了3.《井底之蛙》中,在青蛙口中,井底那么好,大鳖却没有进去,是因为()。

A.它不想进去B.它更喜欢待在外面C.它太大了,进不去D.它还有其他事情,没空去4.“比喻机械地模仿别人,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给忘了”的故事是()。

A.邯郸学步B.刻舟求剑C.叶公好龙D.惊弓之鸟5.关于《朝三暮四》的内容,正确的是()。

A.猴子很聪明,能够识破了狙公的诡计B.因为家里非常富有,所以狙公养了猴子C.狙公不喜欢猴子,所以要减少它们的食物D.后来,狙公每天早上给猴子四颗橡树果实,晚上给猴子三颗橡树果实6.《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

A.公明仪B.张僧繇C.孙叔敖D.宋元君7.《狐假虎威》中,老虎没有吃了狐狸,是因为()。

A.狐狸太小了B.它跟狐狸是好朋友C.狐狸说它是上天派来管理百兽的D.老虎觉得狐狸比自己强大,不敢吃狐狸8.《南辕北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先认准方向。

B.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踏踏实实地去做C.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懂得变通,不要固步自封D.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对待,持之以恒9.《截竿进城》中,为了进城,老头儿给卖竿人想的办法是()。

课外必读书《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课外必读书《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和()。

2.“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

3.《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病。

4.《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的故事。

5.《此地无银三百两》中“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是。

6.“曲调越高雅,唱法就越难,跟他唱的人自然就越少。

”出自寓言故事()。

7.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

8. 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

出自寓言故事()。

9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

10.《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一名()。

二、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 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A.季子投师B.刻舟求剑C.滥竽充数D.纪昌学射箭2. “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东施效颦B.邯郸学步C.刻舟求剑D.螳螂捕蝉3.《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 )A.郑国B.燕国C.赵国D.卫国4.“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画龙点睛 B.画蛇添足 C.叶公好龙 D.腾蛇与飞龙5.“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 )A.猴子B.狐狸C.蛇D.兔子6.《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 )A.狮子B.老虎C.狐狸D.大象7.《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 )A.珍珠B.箱子C.包D.盒子8.“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为虎作伥B.亡羊补牢C.狐假虎威D.骑虎难下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 )A.公明仪B.张僧繇C.孙叔敖D.宋元君10.“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自相矛盾B.杞人忧天C.塞翁失马D.南辕北辙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老渔翁得到了好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寓言故事》模拟测试题
一、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每空0.5分,共25分)
1.愚公()山
2.响弓()( )
3.叶公()龙
4.()( )学箭
5.神医()病
6.伯乐捧( )
7.杯()( )影
8.郑()周()
9.()( )学美 10.兄弟( )弈 11.屠()神技 12.宋人喂( )
13.()( )之死 14.()( )相争 15.塞翁失( ) 16.哑()先死
17.宠鼠成() 18.因()亡命19.障目()物20.伯乐相()
21.度()裁() 22.田忌()( )23.造父驾( )24.河伯()海
25.小儿辩() 26.防()秘方27.郑人还()28.苦学()语
29.邯郸()步 30.()( )婉谏31.()师论() 32.画()添()
二、选词填空(每题2分,共16分)
杞人忧天画蛇添足杯弓蛇影障目盗物伯乐捧场哑鹅先死东施学美攘生偷鸡
1.“主观愿望要符合客观实际,脱离实际的奢望只能是自欺欺人,尖锐地讽刺那些自欺欺人的聪
明人”出自寓言故事《》。

2.“比喻因受名人的重视而身价增高”出自寓言故事《》。

3.“比喻应该灵活运用,切忌生搬硬套”出自寓言故事《》。

4.“比喻不必要的,没有根据的担忧”出自寓言故事《》。

5.“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

”出自寓言故事《》。

6.“比喻不知道人家好在哪里,自己有没有条件而盲目效仿,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出自寓言故事
《》。

7.“比喻多此一举,反而没有好处。

”出自寓言故事《》。

8. “知错就要改,要改就要改彻底”出自寓言故事《》。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和()。

2. 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

3. 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出自寓言故事()。

4.《响弓落鸟》的主人公是()。

5.《纪昌学射》中,纪昌的老师是()。

6. 古时候有一个人害怕会天塌地陷,自己无处存身,急得吃不下、睡不着,他是()。

7.《兄弟学弈》中的兄弟俩分别是()和()。

8.师傅教给的是()裁衣,而徒弟悟出的是()裁衣。

9.《宠鼠成灾》的主人公是()。

10.《首尾相争》写的是()和()争吵。

11.《田忌赛马》中田忌是听取了()的建议,用下马对齐威王上马,用中马对下马,用上马对中马,而获胜的。

12.( )通过一个朋友南辕北辙以去楚国的故事来劝戒魏王想称霸天下,就要广施仁爱,取信各国,不能仗着自己军队精锐,粮草充足,征伐赵国,扩大疆土。

13.《屠龙神技》的主人公是()。

14.管理黄海的神是(),管理北海的神是()。

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比喻不必要的,没有根据的担忧”出自寓言故事《杞人忧天》。

()
2.《叶公好龙》中当叶公见到真正的龙后非常高兴。

()
3.《造父驾车》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学好一门技术,只要专心苦练就行了。

()
4. 郑国人将没有腌制成的干肉叫做璞。

()
5.《因钱亡命》最后平日水性最好的那个人因为腰间1千枚铜钱的负重而溺死。

()
五、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东施效颦
B.邯郸学步
C.刻舟求剑
D..螳螂捕蝉
2.“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画龙点睛
B.画蛇添足
C.叶公好龙
D.腾蛇飞龙
3.“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 ) A. 猴子 B.狐狸 C.蛇 D.兔
4.《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 ) A.珍珠 B.箱子 C. 包 D.盒子
5.“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自相矛盾
B.杞人忧天
C.塞翁失马
D.背道而驰
6. “一件事是福是祸并不是绝对的,生活中,福祸往往相依存在。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A.金钩桂饵 B. 小儿辩日 C.塞翁失马 D.城门失火
7.《薛谭学歌》中薛谭跟()学唱歌。

A. 甘蝇 B.更赢 C.飞卫
8. 以下寓言故事()告诉人们从客观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是难的,非下苦功夫不可;而远离实际瞎说一气,则是很容易的。

A.《画师论画》 B.《郑人买鞋》 C.《拔苗助长》
9.《造父驾车》这个故事中造父是一名() A.射箭高手 B.驾车能手 C.下棋能手
10.“福可转为祸,祸可转为福,变化无穷。

世间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世事难料。

”这里讲的寓言故事是() A.《得意忘形》 B.《客套误事》 C.《塞翁失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