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优秀教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世界历史》教材第九章第四节,详细内容为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背景、获奖者介绍以及诺贝尔奖的宗旨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背景,掌握获奖者的主要成就。
2. 理解诺贝尔奖的宗旨,认识到其在世界科学、文学、和平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和人文关怀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背景、获奖者的主要成就及诺贝尔奖的宗旨。
难点:诺贝尔奖在促进世界科学、文学、和平事业发展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诺贝尔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诺贝尔奖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教师活动:展示诺贝尔奖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奖项吗?它有什么特殊之处?”2. 讲解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背景及获奖者教师活动:详细讲解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背景,介绍获奖者的主要成就。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 分析诺贝尔奖的宗旨及影响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从诺贝尔奖的宗旨、影响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4.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扮演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角色扮演,分享获奖感言。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点评学生的表现。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分享获奖感言。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诺贝尔奖的选择题。
教师活动:详细讲解题目,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参与讨论。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诺贝尔奖的简答题。
教师活动:发放练习题,指导学生完成。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练习题。
七、板书设计1.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背景及获奖者诺贝尔奖宗旨诺贝尔奖影响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诺贝尔奖的认识。
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学生活动:积极参与课后反思,完成拓展延伸任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与条理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启发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重点关注诺贝尔奖的历史背景、首届获奖者的成就以及诺贝尔奖的宗旨和影响。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优秀教学设计教案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目标】1.把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内容,进一步掌握消息文体特点。
2.了解伦琴等人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体会诺贝尔的宽广胸怀。
3.理清新闻的内容、要素、结构,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准确。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2.难点:补叙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2015年,中国医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成为第二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什么是诺贝尔奖?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是谁?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一提到诺贝尔,我们马上想到代表最高荣誉的诺贝尔奖,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首届诺贝尔奖设置、颁发的过程,感触诺贝尔激励后来科学研究的高尚品德。
(二)文学常识。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着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三)字词积累1.生字颁发()挪威()遗嘱()渗透()炸药()仲裁()卓有成就()2.词语遗嘱渗透建树仲裁卓有成就(四)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时间:1901年12月10日;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2.导语都讲了哪些内容?主体部分讲了哪些内容?导语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诺贝尔的遗嘱。
主体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及评审权等消息背景。
3.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部分可以删去吗?不可以。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意义;(2)掌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和获奖者;(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诺贝尔奖对世界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时间线、图表等方式,培养学生整理和展示历史知识的能力;(3)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敬意;(2)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意义;(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和获奖者;(3)诺贝尔奖对世界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
2. 教学难点:(1)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原理和科技创新;(2)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意义;(2)提问:什么是诺贝尔奖?它为什么会受到全世界的关注?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和获奖者;(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原理和科技创新;(3)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诺贝尔奖对世界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实例;(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讨论时的表现;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 课程总结评价:学生在课程结束时的总结发言,评估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博物馆或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工作场所,加深学生对科技进步的认识;2. 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或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讲座,分享科研经验和创新精神;3. 开展科技创新比赛或项目,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优秀教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世界历史》教材第九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以及诺贝尔奖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和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
2. 使学生理解诺贝尔奖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激发他们对科学事业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其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点: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及获奖者的贡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诺贝尔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诺贝尔奖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教学内容(1)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介绍诺贝尔奖的设立者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以及他设立诺贝尔奖的初衷。
(2)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详细讲解1901年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过程,以及获奖者的成就。
(3)诺贝尔奖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分析诺贝尔奖对世界科技、文化和和平事业的影响,强调其国际地位。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你获得了诺贝尔奖,你想在哪个领域取得成就?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诺贝尔奖的选择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份关于诺贝尔奖的知识点填空题。
六、板书设计1.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2. 内容:(1)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2)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3)诺贝尔奖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
(2)列举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及其成就。
2. 答案:(1)诺贝尔奖设立者: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设立初衷:奖励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2)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及其成就: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使学生了解了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其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名师教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首届诺贝尔奖的基本情况;(2)掌握诺贝尔奖设立的原因和背景;(3)了解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贡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首届诺贝尔奖的相关资料;(2)学会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搜集和整理有关诺贝尔奖的信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树立学生追求卓越、勇攀科学高峰的信念;(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尊重和欣赏他人的成就。
二、教学内容1. 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原因(1)介绍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生平事迹;(2)阐述诺贝尔奖设立的初衷和意义。
2. 首届诺贝尔奖的基本情况(1)时间:1901年;(2)奖项: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3)获奖者:亨利·贝克勒尔、朱尔·佩兰、罗纳德·罗斯、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亨利·杜南。
3. 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贡献(1)亨利·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2)朱尔·佩兰: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元素周期表;(3)罗纳德·罗斯:发现疟疾病因;(4)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创作《青春之歌》;(5)亨利·杜南:创立国际红十字会。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的视频片段;(2)引导学生关注首届诺贝尔奖的相关信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原因;(2)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首届诺贝尔奖的基本情况。
3. 课堂讲解(1)讲解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生平事迹;(2)阐述诺贝尔奖设立的初衷和意义;(3)详细介绍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贡献。
4. 合作探讨(1)分组让学生探讨诺贝尔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每组选取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探讨成果。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诺贝尔奖对科学技术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意义。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第【1】篇〗《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清新闻要素,能根据消息的结构特点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把握消息的三个特点:内容具体真实,报道迅速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3.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在消息中蕴含的情感,培养阅读新闻的习惯。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理清新闻要素,能根据消息的结构特点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在消息中蕴含的情感,培养阅读新闻的习惯。
课前准备1.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搜集关于诺贝尔奖的相关材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这是诺贝尔生前立下的遗嘱。
这位为世界贡献一生的伟大科学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不断前行。
而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诺贝尔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荣誉奖项。
那么关于诺贝尔奖首次颁发的时间、获得者、颁发机构、颁发地点等,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从一则新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寻求答案吧!板书标题、作者。
二、预习检查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颁发(bān)仲裁(zhòng)遗嘱(zhǔ)渗透(shèn)拨款(bō)逝世(shì)颇有(pō)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颁发: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2)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
(3)建树:建立的功绩。
(4)仲裁: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如国际仲裁、海事仲裁、劳动仲裁等。
(5)巨额:数量很大的(钱财)。
3.文学常识填空。
(1)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1833年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逝世。
诺贝尔一生拥有300多项专利发明,并在五大洲约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诺贝尔奖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诺贝尔奖如何激励科学家进行创新研究?”
4.探讨诺贝尔奖对世界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5.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科学家在诺贝尔奖领域的贡献及启示。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通过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首届颁发情况,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
2.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学会查找、分析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成就及贡献,提高对科学研究的认识。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到诺贝尔奖获奖者的杰出成就。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科学成果。
然而,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一些专业术语和研究成果的理解仍存在困难。为此,我需要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运用生动的比喻、简化的语言等,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感悟诺贝尔奖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这一难点要求学生能够从更高层次思考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诺贝尔奖背后的价值观和社会意义。
举例解释:在讲解化学奖获奖者雅各布·贝采利乌斯对原子量的测定方法时,教师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元素的原子量差异,帮助学生理解其测定方法的重要性和难度。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显得较为被动,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主动发表观点。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优秀教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诺贝尔奖的相关知识。
2.掌握新闻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3.学习新闻的语言特点和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新闻的要素和结构。
2.难点:分析新闻的语言特点。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阅读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诺贝尔奖的图片或视频,引出课题。
2.提问学生对诺贝尔奖的了解。
2.新课讲授
1.介绍诺贝尔奖的历史和意义。
2.分析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3.阅读课文,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
3.讨论与分析
1.分组讨论新闻的内容和价值。
2.分析新闻中的人物和事件。
4.总结与拓展
1.总结新闻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2.拓展阅读其他新闻,提高阅读能力。
5.布置作业
1.收集一则新闻,分析其要素和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教学目标】
1.把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内容,进一步掌握消息文体特点。
2.了解伦琴等人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体会诺贝尔的宽广胸怀。
3.理清新闻的内容、要素、结构,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准确。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2.难点:补叙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5年,中国医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成为第二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什么是诺贝尔奖?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是谁?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一提到诺贝尔,我们马上想到代表最高荣誉的诺贝尔奖,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首届诺贝尔奖设置、颁发的过程,感触诺贝尔激励后来科学研究的高尚品德。
(二)文学常识。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三)字词积累
1.生字
颁发()挪威()
遗嘱()渗透()
炸药()仲裁()
卓有成就()
2.词语
遗嘱
渗透
建树
仲裁
卓有成就
(四)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时间:1901年12月10日;
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2.导语都讲了哪些内容?主体部分讲了哪些内容?
导语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诺贝尔的遗嘱。
主体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及评审权等消息背景。
3.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部分可以删去吗?
不可以。
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资金的来源以及诺贝尔奖评议权归属,可以显示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
(五)品读课文
1.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
诺贝尔的遗嘱里面说:“诺贝尔奖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诺贝尔把奖金颁发给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五大领域,特别是设定文学奖及和平奖,表现诺贝尔对人类发展及人类和平的美好愿望,展现了诺贝尔作为一代科学巨匠的伟大襟怀——爱科学,爱人类,爱和平。
2.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出怎样的贡献?你认为他们配得上诺贝尔奖吗?
我觉得完全配得上,比如伦琴,他发现了X射线,不仅在物理学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医学上也有广泛应用,促进了医学的发展,解除了成千上万人的病痛,至今医院里的透视、拍片还在使用X射线。
3.作者为什么要补充诺贝尔奖基金管理和评议权归属等内容?
作者这样写,意在表明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表达作者对诺贝尔的敬意,期待诺贝尔奖在人类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
(六)精读课文
1.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单概括了新闻所报道的主要内容及诺贝尔奖的由来。
第一部分:第2-4自然段报道了当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以及有关诺贝尔奖的知识。
2.分析第一部分
(1)“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属于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时间,表明消息材料真实可靠,报道及时。
(2)文章开头一段交代了哪些信息?有什么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导语作用分析法。
首句为新闻的导语部分,交代了事件的几个要素:人物、时间、事件,总括了新闻的内容,简洁明了,让读者一下子就明白了新闻所报道的具体内容。
第二句交代了诺贝尔奖的来历及其具体分类和获奖条件,为读者普及了相关知识,便于读者更有效地读懂和了解新闻内容。
3.分析第二部分
(1)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案:语段中一一列举了当年诺贝尔奖的各个门类的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以及他们所做出的贡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第三自然段,作者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案:语段明确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颁奖地点,使所报道的内容简洁明了,便于读者了解和掌握。
4.研读探究
手法探究:本文结尾部分是补叙,这样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案:语段交代了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了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与奖项评议权的分离,更有利于读者了解和认识诺贝尔奖,从而增强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板书设计】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得主领域成就
伦琴物理学发现X射线
霍夫化学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
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血清疗法
普吕多姆文学诗歌创作
邓南特和平红十字会
帕西和平法国国际仲裁会科学进步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