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指导设计

合集下载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核心素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勇攀科学高峰。

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荣誉奖。

这位伟人就是诺贝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了解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概况。

二、知识链接1.背景链接诺贝尔奖是以瑞典的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系列奖项。

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其所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有着公认的权威性。

诺贝尔于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66年发明安全炸药。

他先后在瑞典、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从事爆炸技术和合成物质研究,一生共获得350多项发明专利,积累了一笔很大的财产。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病卒于意大利。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他的遗产的一部分,共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存入银行,用每年的利息奖励给在过去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1968年,诺贝尔奖增设了经济学奖。

每年12月10日颁发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的候选对象由世界各国的科学院、大学和前获奖者推荐。

诺贝尔奖包括一枚金质奖章、一本获奖证书和一笔奖金。

2.字词积累瑞典()挪威()诺贝尔()颁发()渗透()遗嘱()巨额()仲裁()解释下列词语颁发: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建树:建立的功绩。

渗透:液体从物体的细小空隙中透过。

仲裁: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如国际仲裁、海事仲裁、劳动仲裁等。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优秀教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优秀教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世界历史》教材第九章第四节,详细内容为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背景、获奖者介绍以及诺贝尔奖的宗旨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背景,掌握获奖者的主要成就。

2. 理解诺贝尔奖的宗旨,认识到其在世界科学、文学、和平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和人文关怀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背景、获奖者的主要成就及诺贝尔奖的宗旨。

难点:诺贝尔奖在促进世界科学、文学、和平事业发展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诺贝尔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诺贝尔奖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教师活动:展示诺贝尔奖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奖项吗?它有什么特殊之处?”2. 讲解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背景及获奖者教师活动:详细讲解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背景,介绍获奖者的主要成就。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 分析诺贝尔奖的宗旨及影响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从诺贝尔奖的宗旨、影响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4.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扮演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角色扮演,分享获奖感言。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点评学生的表现。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分享获奖感言。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诺贝尔奖的选择题。

教师活动:详细讲解题目,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参与讨论。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诺贝尔奖的简答题。

教师活动:发放练习题,指导学生完成。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练习题。

七、板书设计1.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背景及获奖者诺贝尔奖宗旨诺贝尔奖影响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诺贝尔奖的认识。

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学生活动:积极参与课后反思,完成拓展延伸任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与条理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启发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重点关注诺贝尔奖的历史背景、首届获奖者的成就以及诺贝尔奖的宗旨和影响。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意义;(2)掌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和获奖者;(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诺贝尔奖对世界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时间线、图表等方式,培养学生整理和展示历史知识的能力;(3)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敬意;(2)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意义;(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和获奖者;(3)诺贝尔奖对世界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

2. 教学难点:(1)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原理和科技创新;(2)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意义;(2)提问:什么是诺贝尔奖?它为什么会受到全世界的关注?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和获奖者;(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原理和科技创新;(3)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诺贝尔奖对世界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实例;(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讨论时的表现;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 课程总结评价:学生在课程结束时的总结发言,评估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博物馆或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工作场所,加深学生对科技进步的认识;2. 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或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讲座,分享科研经验和创新精神;3. 开展科技创新比赛或项目,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新人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新人教版五四制
- 学生能够理解科学家的伟大,培养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价值观。
-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诺贝尔奖的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
七、板书设计
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重点知识点:
1. 新闻文体特点:真实、客观、简洁。
2. 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和意义。
3. 诺贝尔奖的历史和发展。
4. 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就和贡献。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新闻文体特点和诺贝尔奖的历史背景,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重点,强调《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新闻文体特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八年级的学生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喜欢通过讨论、思考来解决问题。在学习风格上,他们更倾向于实践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理解新闻文体特点方面,学生可能会遇到理解深度不够、不能准确把握新闻信息的问题。在理解科学家的事迹和科学精神方面,学生可能会受到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限制,难以深刻体会到科学家的精神内涵。此外,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如何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认识到科学是无国界的,需要在学习中不断培养和提高。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意义;(2)掌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相关信息,如时间、地点、获奖者等;(3)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诺贝尔奖;(2)利用互联网、图书等资源,搜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相关资料;(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信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2)引导学生尊重和肯定获奖者的突出贡献;(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人类进步作贡献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意义;(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相关信息;(3)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诺贝尔奖在各领域的具体作用和影响;(2)如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人类进步作贡献的情感。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意义;(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诺贝尔奖吗?它是什么?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探究诺贝尔奖的相关知识;(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相关信息。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诺贝尔奖在各领域的具体作用和影响;4.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搜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相关资料;(2)教师检查资料搜集情况,并进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诺贝尔奖设立背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等知识的掌握程度;2. 实践环节:评价学生在资料搜集、合作探讨等方面的表现;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其对科学研究、祖国热爱等方面的情感态度。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2.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诺贝尔奖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学能力;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 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搜集资料,提高信息素养;5.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为人类进步作贡献的情感。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第【1】篇〗《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清新闻要素,能根据消息的结构特点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把握消息的三个特点:内容具体真实,报道迅速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3.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在消息中蕴含的情感,培养阅读新闻的习惯。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理清新闻要素,能根据消息的结构特点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在消息中蕴含的情感,培养阅读新闻的习惯。

课前准备1.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搜集关于诺贝尔奖的相关材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这是诺贝尔生前立下的遗嘱。

这位为世界贡献一生的伟大科学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不断前行。

而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诺贝尔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荣誉奖项。

那么关于诺贝尔奖首次颁发的时间、获得者、颁发机构、颁发地点等,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从一则新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寻求答案吧!板书标题、作者。

二、预习检查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颁发(bān)仲裁(zhòng)遗嘱(zhǔ)渗透(shèn)拨款(bō)逝世(shì)颇有(pō)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颁发: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2)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

(3)建树:建立的功绩。

(4)仲裁: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如国际仲裁、海事仲裁、劳动仲裁等。

(5)巨额:数量很大的(钱财)。

3.文学常识填空。

(1)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1833年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逝世。

诺贝尔一生拥有300多项专利发明,并在五大洲约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和首届获奖者的成就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这些科学成果的重要性和应用。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诺贝尔奖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诺贝尔奖如何激励科学家进行创新研究?”
4.探讨诺贝尔奖对世界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5.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科学家在诺贝尔奖领域的贡献及启示。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通过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首届颁发情况,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
2.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学会查找、分析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成就及贡献,提高对科学研究的认识。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到诺贝尔奖获奖者的杰出成就。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科学成果。
然而,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一些专业术语和研究成果的理解仍存在困难。为此,我需要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运用生动的比喻、简化的语言等,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感悟诺贝尔奖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这一难点要求学生能够从更高层次思考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诺贝尔奖背后的价值观和社会意义。
举例解释:在讲解化学奖获奖者雅各布·贝采利乌斯对原子量的测定方法时,教师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元素的原子量差异,帮助学生理解其测定方法的重要性和难度。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显得较为被动,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主动发表观点。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奖项设置及评选机构。

(2)掌握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名单及其成就。

(3)理解诺贝尔奖在科学技术、文学、和平等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科学、文学、和平等领域杰出人才的敬仰之情。

(2)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进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1)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生平及贡献。

(2)诺贝尔奖的设立宗旨。

2.诺贝尔奖的奖项设置及评选机构(1)奖项设置: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

(2)评选机构:瑞典皇家科学院、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瑞典文学院、挪威诺贝尔委员会。

3.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概况(1)颁发时间:1901年12月10日。

(2)获奖名单: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

(3)获奖者的成就及其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4.诺贝尔奖的影响(1)对科学技术、文学、和平等领域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提高了获奖者的国际声誉,激发了更多人投身于相关领域的研究。

(3)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关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诺贝尔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奖项。

(2)提问:你们知道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吗?它有哪些奖项?2.讲授新课(1)介绍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宗旨。

(2)讲解诺贝尔奖的奖项设置及评选机构。

(3)讲述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概况,分析获奖者的成就及其贡献。

3.小组讨论(1)分组,每组负责一个奖项,收集相关资料。

(2)讨论:诺贝尔奖在各个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4.汇报展示(1)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2)其他组同学提问、补充。

5.总结升华(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外国消息的内容,进一步掌握消息的文体特点。

2.体会消息迥异的语言风格。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1: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明确:时间:1901年12月10日;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提问2:根据消息文体特点,勾画出标题和导语并明确主体,思考:导语讲了哪些内容?主体部分讲了哪些内容?
明确:导语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诺贝尔的遗嘱。

主体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及评议权等消息背景。

提问3: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部分可?以删去吗?
提问6:作者为什么要补充诺贝尔奖基金管理和评议权归属等内容?
明确:作者这样写,意在表明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表达作者对诺贝尔的敬意,期待诺贝尔奖在人类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

精心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