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鼻)吸痰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经口鼻腔吸痰操作技术流程(一)

经口鼻腔吸痰操作技术流程(一)经口鼻腔吸痰操作技术简介经口鼻腔吸痰操作技术是一种用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常见且重要的护理操作。
本文将详细说明这一操作的各个流程,以帮助提高吸痰操作的效果和安全性。
准备工作在进行吸痰操作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洗手:将双手彻底清洁,并带上一次性手套。
2.患者准备:将患者的头部抬高并稳定,以便进行后续操作。
3.手术台准备:确保手术台上已经准备好所需工具和设备,如吸痰管、洗痰瓶等。
操作流程经口鼻腔吸痰操作的主要流程如下:1.评估患者情况: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咳嗽情况以及痰液的性质等,并记录相关信息。
2.准备吸痰设备:打开包装好的吸痰管,确保吸痰管的连接器是密封的。
3.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戴好护目镜和口罩,确保自身安全。
4.使用适当的方法选择鼻腔或嘴腔吸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吸痰途径。
–鼻腔吸痰:将吸痰管缓慢插入患者的鼻腔,直至达到鼻咽部。
吸痰管不得旋转或移动。
–嘴腔吸痰:请患者张开口腔,用吸痰管轻轻插入患者嘴腔内,并避免碰触到牙齿和舌头。
5.吸痰过程:–缓慢注射气体或生理盐水:使用洗痰瓶或注射器,缓慢注入气体(如空气)或生理盐水,以溶解和稀释痰液。
–吸取痰液:将吸痰管连接到洗痰瓶的抽取头部分,缓慢吸取痰液,同时注意避免吸入过多的空气。
6.完成操作:–将吸痰管慢慢拔出患者的鼻腔或嘴腔,同时用纱布或纸巾清洁患者的口腔。
–关闭洗痰瓶的抽取头部分,将用过的吸痰管放入废弃物容器中。
–清洗和消毒吸痰设备:将洗痰瓶和吸痰管进行清洗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注意事项在进行经口鼻腔吸痰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操作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沟通与配合,以降低患者的不适感。
•操作前应提醒患者咳嗽,并在吸痰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安慰。
•操作后应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以及痰液的变化,并及时记录相关数据。
•操作后要将用过的吸痰管和其他相关物品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处置,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经口鼻腔吸痰操作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技术,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能够提高操作的效果和安全性。
经口鼻吸痰操作评分标准

10
再评估
呼吸1、氧饱和度1、痰鸣音1、听诊2
5
记录
安置病人与吸痰前后呼吸音改变及分泌物性质、清除状况和呼吸型态变化,病人反应。10
10
注意事项
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3
7.对昏迷患者可以使用压舌板或者口咽通气管帮助其张口,吸痰方法同清醒患者,吸痰毕,取出压舌板或口咽通气管。2
20
吸痰结束
后处置
立即予高流量氧气吸入1-2分钟1(或根据病人病情延长时间),再根据病情及医嘱予适宜氧流量吸氧1。关吸引器1,分离吸痰管1,将吸引管头插入干净玻璃瓶中1,将手套反转脱去并包住用过的吸痰管1,手套及吸痰管按一次性物品处理。1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 3-5 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4
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4
4.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4
5
解释
核对患者1。向病人(清醒)或家属(昏迷病人)解释取得合作2。体现人文关怀2。
5
吸痰前
准备
1.安置病人合适体位。1
2.予高流量氧气吸入1-2分钟(或根据病人病情延长时间)。1
3.开动吸引器,调试压力,1将压力调节至—,最大不超过。1
4.检查患者口腔,取下活动义齿。1
5.生理盐水倒入一次性治疗碗内。(检查1,倒水1)
15
熟练程度
吸痰后洗手1分,整理床单位1分,无菌操作观念4分,动作利索4分
经鼻口腔吸痰技术评分标准

吸痰完毕,用生理盐水将负压吸引导管冲洗干净并上提,使管内剩余液体全部被吸入贮液瓶中;将负压吸引导管与吸痰管分离、,丢入医用垃圾袋内
5
关闭吸引器开关,取纱布或纸巾为患者擦净口鼻腔分泌物
5
固定放置负压管接头(玻璃接头每日更换消毒)、摘下手套
3
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患者反应(面色、呼吸、心率、血压),口鼻黏膜有无损伤,听诊呼吸音,适时安抚情绪
5
病人:评估病人病情、缺氧情况;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了解患者的鼻腔、口腔情况;了解患者的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度、心理反应
5
操作流程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用两种以上方法核对患者信息;自我介绍;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如何配合;询问二便
3
隔帘或屏风遮挡
2
根据需要给与翻身、拍背、协助病员头侧向护士、检查患者鼻腔
3
打开电源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管道有无漏气并调节合适负压(成人调节为40~53.3KPa,儿童<40KPa),关吸引器开关
5
开治疗盘,检查并打开吸痰管外包装头部,与吸引装置连接
5
右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盘绕在右手中,试吸生理盐水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5
口腔内吸痰:左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右手持吸痰管前端,将吸痰管轻轻插入口腔,然后放松导管末端,旋转吸尽口腔内分泌物
5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拉开围帘
3
清理用物,按规范处理,记录操作时间,痰液情况
5
质量评定
与病人有效沟通,关爱病人
4
动作轻柔准确,吸痰有效,无粘膜损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4
用物齐备,处理规范,吸痰管一次性使用
经口鼻吸痰操作评分标准

终末质量15分
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动作轻柔敏捷,无损伤呼吸道黏膜,吸痰效果好。(做不到不得分)
4
2
负压调节符合要求,吸痰时间及方法正确。(做不到不得分)
4
3
吸痰导管应每次更换,不得重复使用。储液瓶内吸出液达2/3满时及时倾倒。(做不到不得分)
3
4
吸痰过程中能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吸出痰液的性状、量、颜色,如吸出的痰液带新鲜血液提示黏膜破损,应暂停吸痰。(做不到不得分)
10
9
吸痰完毕,分离并丢弃吸痰导管,关上吸引器的开关,将连接管头置于床旁盛有消毒液的瓶内(液面卜2-3Cm)。(少一项扣2分)
5
10
用纱布擦净患者面部后,连同手套一同置于医疗废物袋内。(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2
11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未做不得分)
3
12
整理用物,洗手,记录。(少一项扣1分)
10
6
更换吸痰管,将吸痰管插至气管深部轻轻左右旋转(旋转180。〜360。),向上提拉边退边吸,吸尽气管内分泌物,每次插入吸痰的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患者缺氧。(方法不正确扣5分)
10
7
吸痰管退出后抽吸生理盐水冲洗,防止分泌物堵塞引流管。(未做不得分)
5
8
口述:吸痰时观察患者气道是否通畅,患者的反应,如面色、呼吸、心率、血压等;吸出液的性状、量、颜色,痰液粘稠者,可配合叩击背部,雾化吸入,提高吸痰效率。(未做全,清洁适用,摆放有序,便于操作。(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2
操作流程质量70分
1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及腕带信息,向清醒患者或其家属告知操作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经口鼻吸痰法的操作规程

经口鼻吸痰法的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1.预备好所需设备:吸痰管、量痰杯、护士手套、口罩、护目镜、草酸钠溶液、纱布、脏衣物袋等。
2.为病人提供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保证头部略低于胸部,以利于痰液排出。
3.向病人详细解释操作过程,并获得其同意。
二、操作步骤1.空手洗手,并戴上护士手套、口罩和护目镜。
2.将吸痰管放入脱脂纱布内,清洁吸痰管外部,提醒病人深吸几口气。
3.握住痰管的端部,用脚尖或手指轻轻敲打病人的胸部或侧背部,以使痰液松动。
4.清洁病人的口腔和鼻腔,使其清除异物或分泌物。
5.拿起吸痰管,将管头插入口腔或鼻腔,尽量靠近咽喉部。
注意不要刺激喉咙或鼻腔黏膜。
6.轻轻、均匀地吸出痰液,可同时向病人提醒深呼吸。
7.将吸出的痰液倒入量痰杯中,记录痰液的颜色、量、性质等。
8.将痰液杯倒空,用草酸钠溶液清洗并冲洗干净,然后用开水烫过,以消毒。
9.将量痰杯放入袋中,并妥善处理。
10.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有不适及时记录并通知医生。
11.切记操作完成后要将吸痰管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三、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要保持温和、稳定的动作,避免刺激和伤害病人。
2.吸痰管的长度应适中,插入深度应由医生根据实际情况指导。
3.吸痰管的使用频率应根据病情、病人的痰液情况等因素进行调整。
4.对于有肺出血、颅内高压等疾病的病人要谨慎操作,避免引起并发症。
5.操作结束后需要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做好记录。
6.吸痰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7.在操作过程中,如果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暂停等急救情况,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总结:经口鼻吸痰法是一种常用的痰液排出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护士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操作规程的严格执行可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对病人造成伤害。
同时,注意个人防护和交叉感染的防控也是非常重要的。
经口 鼻吸痰法操作评分表(医院护理表格模板)

好3分中2分,差1分。
口述条理清析、表达准确,应变能力
3
好3分中2分,差1分。
操作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3
好3分中2分,差1分。
总体印象
①好/②中/③差
3
好3分中2分,差1分。
全部操作在10分钟内完成
按实际操作时间加减分值。
13
手法正确5分,动作粗暴2分,无口述扣2分
吸痰过程中及时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以防管路堵塞
4
观察吸痰过程中病人的反应、吸出液的色、质、量,气道的通畅情况等
5
漏一项扣1分
பைடு நூலகம்吸痰结束后擦净病人面部的呼吸道分泌物,安置患者舒适体位
4
每项2分
整理用物
2
洗手,记录(痰液的色、质、和量)
4
每项2分
熟练程度
操作熟练,动作轻柔、连贯 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安装中心吸引装置,连接各管路
2
每项1分。
检查吸引器性能,管路是否通畅及连接是否紧密,调节负压(20-30kPa)
6
每项2分。
使患者头面向操作者
3
连接一次性吸痰管,打开开关,试吸少量生理盐水
6
每项2分
要在无负压情况下插入吸痰管
4
当到达所要吸痰的部位时,使吸痰管内形成负压,吸尽分泌物。手法正确:边吸边左右旋转并上提,充分吸净分泌物,动作要轻(口述:如患者发生缺氧症状应立即停止吸痰)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评分表
项目
操 作 程 序
分值
评 分 标 准
减分
备注
素质
要求
衣帽整洁,仪表端庄,语言得体、动作规范、沟通自然。
10
每项2分。
吸痰术操作规程和评分标准

吸痰术操作规程是指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
1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 .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
3 .预防呼吸道并发症发生。
用于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排痰者。
1 .患者咳嗽或者突然发生呼吸窘迫。
2 .肺部听诊大气道有痰鸣音。
3 .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或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快。
4 .动脉血气分析恶化。
1 .血氧饱和度下降。
2 .肺泡萎缩及肺不张。
3 .刺激迷走神经。
4 .呼吸道黏膜损伤。
患者的年龄、意识、血氧饱和度,有无排出呼吸道分泌物的能力,合作程度;有无口鼻咽及颅脑手术史、凝血功能状况、鼻腔黏膜是否完整。
1 .患者准备:向清醒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 .环境准备:室温适宜、光线充足、环境安静。
3 .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 .用物准备:电动吸引装置或负压吸引装置(负压表、负压袋、连接管)、合适型号的吸痰管、20ml 注射器、治疗盘、无菌罐2 只(内盛灭菌注射用水)、纱布、弯盘、手电筒。
必要时备开口器、压舌板、舌钳、电插板、手套。
(1)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方法。
(2)告知患者在吸痰过程中尽量咳嗽,利于痰液的吸出。
(3)在吸痰过程中出现不适,请举手示意。
1 .无菌及爱伤观念强,操作规范、熟练。
2 .吸痰彻底有效,插入吸痰管时无负压,无黏膜损伤。
3 .吸痰过程中及时观察病情。
1 .吸痰前,检查吸痰装置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次吸痰应更换吸痰管。
3 .每次吸痰时间<15s ,以免造成缺氧。
4 .吸痰动作轻稳,防止呼吸道粘膜损伤。
5 .痰液粘稠时,可配合叩击、雾化吸入,提高吸痰效果。
6 .电动吸引器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过久,贮液瓶内液体达2/3 满时,应及时倾倒,以免液体过多吸入马达内损坏仪器。
吸痰法(经口、鼻腔吸痰)及质量评价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戴口罩,洗手 2.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评估患者的意识、有无将呼吸道分 泌物排出的能力、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有义齿应取下) 3.物品准备:中心负压装置或负压吸引器及电插板,合适型号的吸 痰管、治疗碗、无菌生理盐水、吸引器连接管、纱布、听诊器、弯 盘、无菌手套、必要时备压舌板、拉舌钳、开口器 4.环境准备:整洁、安静、安全 1.携用物至病床旁,核对,解释取得合作 2.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头偏向一侧,面向操作者 3.接通电源,接连吸引器接连管,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 节合适的负压(成人40kPa~53.5kPa;儿童﹤40kPa) 4.撕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一只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 绕在手中,与吸引器接连管接连,试吸生理盐水,检查其是否通畅
芜湖市中医医院 吸痰法(经口∕鼻腔吸痰)及质量评价
姓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项目 操 作 前 准 备 20 分
科室:
操作规程
得分:
分值 5 5 评分标准 一项未做到扣2分、未洗手扣2 分 未评估扣5分,评估少一项扣1 分 物品少一项扣1分 环境准备未做扣2分 未核对扣3分,未解释扣2分 体位不当或卧位不舒适扣3分 未调节负压或负压不当扣5分
9.处理用物,洗手,记录 效 果 评 价 20 分 1.操作正确,动作轻柔,呼吸道未发生机械性损伤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时吸出,气道通畅,呼吸功能改善,缺氧得 以缓解 3.关心爱护患者,患者愿意配合 监考人:
5 5
10 未达到要求扣10分 5 关心患者不够扣2分~5分
时间:
8 2 5 3 5
5
未戴手套扣3分,未试吸生理盐 水扣2分
5.吸引: 操 (1)嘱患者头略向后仰、张口,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开口器协 作 助张口 方 (2)非无菌手反折吸痰管末端,戴无菌手套的手持吸痰管前端, 法 插入口咽部(约10cm~15cm),清醒患者鼓励其咳嗽 与 程 (3)松开吸痰管末端,将吸痰管左右旋转、向上提拉,先吸口咽 序 部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60 (4)吸痰管退出时,抽吸生理盐水冲吸痰管 分 (5)更换吸痰管,同法插入鼻腔吸出鼻咽部分泌物 6.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及量,患者的病情,气道是否通畅 7.吸引结束后,关闭负压,取下吸痰管 8.擦净病人面部,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听诊呼吸音,整理床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一项扣1分
未铺治疗巾、吸痰管不符合要求各扣2分
6.经鼻腔吸痰,将吸痰管经鼻腔插入至吸引部位(以患者轻
微咳嗽为宜),将吸痰管从深部轻轻左右旋转上提,吸净痰液,
时间小于15秒。
10
污染一次扣1分,未给负压扣5分,时间大于15秒扣1分,手法不当扣1分,污染扣1分
7.经口腔吸痰,嘱患者张口。昏迷者可用压舌板或口咽气道,
3.检查患者口腔,取下活动义齿,调节氧流量5~~6L/min。
5
未检查扣1分,未调节氧流量扣1分
4.正确连接吸引器,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及连接管,调节负压成人150-200mmHg。
5
连接错误扣1分,未调节或调节错误各扣1分
5.铺治疗巾,撕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右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根部与吸引连接管相连,保持无菌。
主考教师:考核日期:
. . .
帮助张口。吸痰方法同上7条。吸痰毕,取出压舌板或口咽气
道。
10
用法、手法不正确各扣2分
8.观察痰液性质,冲洗吸痰管,脱手套包裹吸痰管放入污物
桶。
5
未观察扣1分,不注意个人保护扣2分
9.观察患者有无缺氧,吸痰效果,气道通畅情况,无缺氧时
调回吸氧流量。
5
观察不周每项扣2分
10.擦净患者口鼻,评价吸痰效果,协助取舒适体位,交待注
14
4
10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用物少一件扣1分
放置不合理扣1分
四、操作步骤
71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计时开始),查对床号姓名(用请问
6
未核对、卧位不适各扣2分
2.检查冲洗盐水及用物,将盐水倒至治疗碗内。
5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未检查、未注明开启时间或不规范各扣0.5分
4.解释操作方法及目的。
5.环境:安静、整洁、明亮。
5
未评估患者扣2分
未观察、解释各扣3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三、用物准备:
1.洗手、戴口罩(遮住口鼻)。
2.用物:治疗车上放置PDA、治疗盘(内放一次性吸痰管2根、听诊器、口咽通气道、压舌板、开口器、纱布、治疗卡、治疗巾一块、一次性手套、弯盘、NS、含氯消毒液、一次性负压连接管、治疗碗、免洗手消毒液、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装置、污物桶。(必要时备放置假牙的清水)。
经口(鼻)吸痰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单位科室姓名操作时间得分
项 目
分值
扣分标准
扣分
一、仪表要求:
仪表端正,着装整洁,与患者交流语言文明,态度和蔼。
5
一项不符合扣1分
二、评估内容:
1.患者:了解病情、意识、生命体征、双肺呼吸音、口腔及鼻腔有无损伤。
2.痰液的颜色、性质及量。
3.负压吸引装置的性能及操作环境。
意事项,清理用物,手消毒,记录。
10
处理不当、未记录各扣1分,一项不到位扣1分
五、整体评价:
1.操作熟练,动作轻柔。
2.与患者沟通到位。
3.爱伤观念强,患者舒适。
5
操作不流畅、动作不轻柔各扣2分
沟通不到位扣2分
患者不舒适扣2分
注:操作过程中用物落地一次及时更换扣0.5分,未更换扣1分。时间7分钟,每超过10秒扣0.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