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教案
大学生军训教案

课时:共10课时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精神。
2.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集体凝聚力。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军事素养。
教学内容:1. 军事基本知识普及2. 军事队列训练3. 基本军事技能训练4. 急救知识普及5. 消防安全知识普及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1. 课堂导入:介绍军训的目的和意义,强调军训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2. 军事基本知识普及:讲解军队的历史、组织结构、军衔制度等。
3. 军事队列训练:学习立正、稍息、跨立等基本动作。
第二课时:1. 军事队列训练:巩固立正、稍息、跨立等基本动作,学习正步走。
2. 基本军事技能训练:讲解基本的军事技能,如匍匐前进、投掷手榴弹等。
第三课时:1. 军事队列训练:练习正步走,学习齐步走。
2. 急救知识普及:讲解常见外伤的处理方法、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
第四课时:1. 军事队列训练:练习齐步走,学习跑步走。
2. 消防安全知识普及:讲解火灾逃生、灭火器使用等消防安全知识。
第五课时:1. 军事队列训练:练习跑步走,学习正步跑。
2. 团队协作活动:组织团队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六课时:1. 军事队列训练:复习正步跑,学习立正稍息。
2. 军事技能实践:进行匍匐前进、投掷手榴弹等基本军事技能的实践操作。
第七课时:1. 军事队列训练:巩固正步跑、立正稍息等动作。
2. 军事知识竞赛:组织军事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军事素养。
第八课时:1. 军事队列训练:复习正步跑、立正稍息等动作。
2. 军事训练总结:总结军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保持。
第九课时:1. 军事队列训练:进行最后的队列展示,检验军训成果。
2. 军训表彰: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
第十课时:1. 军训总结:对整个军训过程进行总结,强调军训对大学生成长的意义。
2. 军训仪式:举行军训闭幕式,颁发军训证书。
军训教学法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军训教学法二、课程目标:1. 使学员掌握军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军事素质。
2. 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员的纪律意识,树立良好的军容风纪。
三、教学对象:新生军训学员四、教学时间:X课时五、教学内容:1. 军训基本知识2. 队列动作训练3. 实战演练4. 军事理论知识学习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军训基本知识、队列动作要领、军事理论知识。
2.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队列动作,学员跟学。
3. 实践法:学员分组练习队列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4. 情景模拟法:模拟实战场景,锻炼学员的应变能力。
七、教学步骤:(一)导入1. 介绍军训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员的参训热情。
2. 强调军训的纪律要求,培养学员的纪律意识。
(二)军训基本知识讲解1. 讲解军训的基本知识,包括军训的目的、意义、内容、要求等。
2. 讲解军事理论知识,提高学员的军事素养。
(三)队列动作训练1. 教师示范队列动作,学员跟学。
2. 学员分组练习队列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3. 组织学员进行队列动作比赛,提高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战演练1. 模拟实战场景,锻炼学员的应变能力。
2. 组织学员进行实战演练,培养学员的实战意识。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军训教学成果,对学员的表现进行点评。
2. 学员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军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八、教学评价:1. 学员对军训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员队列动作的规范程度。
3. 学员的实战演练表现。
4. 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纪律意识。
九、教学资源:1. 教材:《军训教程》2. 教具:军训服装、军训器材3. 场地:军训场地、教室十、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员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员的参训热情。
3. 严格训练,确保军训质量。
4. 注重学员的思想教育,培养学员的纪律意识。
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军训教案

军训教案一、?立正?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
?口令:立正?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稍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指尖地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线;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1)两腿挺直夹紧,两膝并拢。
(2)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可用右脚做等边三角形测量。
(3)身体稍向前倾易错点:(1)两臂太过僵硬,紧贴身体导致两肩前收。
(2)小腹未收(3)两腿没有夹紧(4)手型错误(5)身体未向前倾(6)眼神不坚定,目光游离训练方法:(1)军姿保持法二、?稍息?口令:稍息?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向前伸出约全脚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关键:(1)稍提左跨将脚送出,不要发出擦地声。
??????????(2)脚伸的长度不够或过长。
?(3)上体未保持立正姿势,两腿未挺直。
????训练方法:(1)原地提跨练习?(2)用右脚平行测量三分之二的长度?????????????(3)流水作业,逐个纠错三、?跨立?口令:跨立?要领: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
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木制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关键:(1)向左平行跨出的一脚之长??????????(2)两腿挺直,收腹挺胸。
??????????(3)左手腕握右手腕???易错点:(1)左脚向左跨出的幅度多大或过小??????????(2)两腿未挺直,上体未保持立正姿势(3)眼神不够坚定,目光游离(4)手型错误(5)恢复立正前后手型没有变化训练方法:(1)跨姿保持法(2)对照训练纠错法(3)原地提跨练习停止间转法”(停止间转法是停止间变换方向的方法,分别有向右转,向左转,向后转,有时也有半面向左、右转)????????????????????????????一·向右(左)转????口令:向右(左)转????要领:“向右(左)“是预令,“转”是动令,当听到动令以后,以右(左)脚脚跟为轴,右(左)脚脚跟和左(右)脚脚尖协调用力,使身体协调一致向右(左)转体90度,此时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两腿挺直,稍做停顿后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脚,恢复成立正姿势。
初中状元军训教案

初中状元军训教案课时:3天年级: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性、组织性和团队精神。
2. 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提高学生的耐力和毅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军事素养。
4. 培养学生对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忠诚热爱。
教学内容:1. 军事基本动作训练:立正、稍息、列队、正步走、跑步、操练等。
2. 军事理论学习:国防知识、军事常识、军人精神等。
3. 军事技能训练:野外生存、急救知识、消防知识等。
4. 军事体育训练:体能训练、障碍训练、战术训练等。
教学过程:第一天:1. 开营仪式:校长致辞,教官介绍,明确军训目标和意义。
2. 军事基本动作训练:立正、稍息、列队。
3. 军事理论学习:国防知识普及。
4. 军事体育训练:体能训练。
第二天:1. 军事基本动作训练:正步走、跑步。
2. 军事理论学习:军事常识讲解。
3. 军事技能训练:野外生存技巧。
4. 军事体育训练:障碍训练。
第三天:1. 军事基本动作训练:操练。
2. 军事理论学习:军人精神教育。
3. 军事技能训练:急救知识和消防知识。
4. 军事体育训练:战术训练。
教学评价:1. 学生纪律性、组织性和团队精神的提高。
2. 学生意志力的锻炼和耐力、毅力的提高。
3. 学生身体素质和军事素养的提高。
4. 学生对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忠诚热爱。
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官讲解军事基本动作要领和理论知识。
2. 示范法:教官示范军事基本动作和技能训练。
3. 实践法:学生实地操作,反复练习。
4. 比赛法:组织军事比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力。
教学资源:1. 教官:聘请有经验的军事教官进行教学。
2. 教材:国防知识、军事常识、军人精神等教材。
3. 场地:学校操场、体育馆、野外等。
4. 器材:军训服装、军训道具等。
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安全,避免意外伤害。
2. 关注学生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训练强度。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性,遵守军训规定。
4. 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军训教学法示范教案模板

一、教案名称军训教学法示范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军事素质。
2.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三、教学对象参加军训的学生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地点军训场地六、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军训服装、队列训练场地、音响设备等。
2. 教学资料:军训教材、教案、评分标准等。
七、教学内容1. 军事基本知识2. 队列训练3. 教学示范与指导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 教师简要介绍军训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军事基本知识讲解- 教师讲解军事基本知识,包括军事历史、军事制度、军事装备等。
3. 队列训练- 教师讲解队列动作的基本要领,如立正、稍息、跨立、停止间转法等。
-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队列动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教学示范与指导- 教师进行队列动作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 学生模仿教师动作,教师逐一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
5. 队列动作考核-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队列动作考核,检验学习成果。
-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不足之处进行指导。
6.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强调队列训练的重要性。
-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军事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队列动作的规范程度。
3. 学生在军训过程中的表现,如组织纪律性、团队合作精神等。
十、教学注意事项1.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注重语言表达,使学生易于理解。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教师要注重安全,确保学生在军训过程中的安全。
4. 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十一、课后作业1. 学生复习本次课程所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撰写军训心得体会,总结军训收获。
注:本教案模板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初中军训活动过程简述教案

初中军训活动过程简述教案一、军训背景及目的为了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和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国初中阶段普遍开展了军训活动。
本次军训活动旨在让学生体验军事生活,锻炼身体,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自信心。
二、军训活动组织1. 军训时间:为期一周,安排在暑假或寒假期间进行。
2. 军训地点:学校操场或国防教育训练基地。
3. 军训人员:全体初中学生,配备专业教官进行指导。
4. 军训内容:包括队列训练、体能锻炼、军事理论学习、实弹射击等。
三、军训活动过程1. 开营仪式:在军训开始时,举行开营仪式,校长做动员讲话,教官代表发言,学生代表表态,宣布军训活动正式开始。
2. 队列训练:学生按照教官的指令进行队列训练,包括立正、稍息、行进、停止等基本动作。
通过队列训练,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3. 体能锻炼:组织学生进行跑步、做操、爬山等体能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抗压能力。
4. 军事理论学习:教官为学生讲解军事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国防、军事装备、军事战略等内容,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
5. 实弹射击:在严格的安全措施下,组织学生进行实弹射击训练,培养学生的射击技能和勇敢精神。
6. 阅兵式:在军训结束时,组织学生进行阅兵式,展示军训成果,颁发优秀学员、优秀连队等荣誉证书。
四、军训活动总结军训活动结束后,学生普遍反映军训让他们受益匪浅。
通过军训,学生们锻炼了身体,提高了综合素质,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同时,军训也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国防的重要性,培养了他们的国防观念。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相信他们会将军训的精神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军训备课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军训的意义,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国防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军训的意义2. 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3. 军事纪律和团队协作三、教学过程1. 导入2. 军训意义讲解3. 军事知识和技能训练4. 军事纪律和团队协作教育5. 总结与反思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2. 学生掌握军事知识和技能的程度3. 学生纪律观念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二、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军训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国防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如站军姿、列队、正步走等。
3. 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军训的意义:介绍军训的起源、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 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讲解站军姿、列队、正步走等基本动作要领。
3. 军事纪律和团队协作:强调纪律观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军训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军训意义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军训的起源、目的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军训的重要性。
3. 军事知识和技能训练(1)站军姿:讲解站军姿的要领,如头部、颈部、肩部、腰部、腿部等部位的动作要求,并进行示范。
(2)列队:讲解列队的动作要领,如排面、列距、行进等,并进行示范。
(3)正步走:讲解正步走的动作要领,如脚部、腿部、腰部、头部等部位的动作要求,并进行示范。
4. 军事纪律和团队协作教育教师强调纪律观念,让学生明白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团队协作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次军训课程的内容,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的不足。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军训过程中的积极性,评价其参与度。
2. 学生掌握军事知识和技能的程度:通过观察学生的训练成果,评价其掌握程度。
三篇初中军训队列训练教案

三篇初中军训队列训练教案教案一:基本队列动作训练【训练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队列动作,如立正、稍息、跨立、正步走、跑步等。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动作协调能力。
【训练内容】1. 立正: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张开60度,两手臂自然下垂,中指贴于裤线上,头正、颈直、口闭、目平视。
2. 稍息: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2/3,两脚跟靠拢,右脚仍处于立正姿势,两手臂自然下垂。
3. 跨立: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张开120度,两手臂自然下垂,中指贴于裤线上,头正、颈直、口闭、目平视。
4. 正步走: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向外张开60度,两手臂自然摆动,中指贴于裤线上,头正、颈直、口闭、目平视。
5. 跑步: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向外张开120度,两手臂摆动,中指贴于裤线上,头正、颈直、口闭、目平视。
【训练方法】1.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每个队列动作的要求,并进行示范。
2. 学生练习: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单个动作的练习,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3. 集体练习:学生按照要求进行集体动作的练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竞赛:设置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体荣誉感。
【训练时间】45分钟教案二:队列队形变化训练【训练目标】1. 让学生掌握队列队形的变化,如成一字队、二列队、方队等。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和组织纪律性。
【训练内容】1. 成一字队:学生按照要求,成一字形站立。
2. 成二列队:学生按照要求,成两列站立。
3. 成方队:学生按照要求,成方形站立。
【训练方法】1.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每个队列队形的要求,并进行示范。
2. 学生练习: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单个队形的练习,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3. 集体练习:学生按照要求进行集体队形的练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变换队形:教师指定队形变化,学生迅速、整齐地完成。
【训练时间】45分钟教案三:队列纪律训练【训练目标】1. 让学生掌握队列纪律,如按时到达集合地点、保持队形整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提要课目:单个军人徒手队列动作教学法(队列人员听到“课目”时应当立正,指挥员下达科目后还礼下达“稍-息”口令)目的:使同志们学会单个军人徒手队列动作的教学方法,了解讲解示范、组织训练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四会”能力。
内容:一、立正、稍息、跨立二、停止间转发三、行进与立定四、步伐变换五、行进间转发六、蹲下、起立七、脱帽、夹帽、戴帽八、敬礼、礼毕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组织练习时间:××个训练课时地点:队列训练场要求:指挥员下达:“要求”口令,队列人员听到“要求”口令时应当立正,指挥员敬礼下达:“稍——息”口令,尔后,根据实际情况下达要求; 1、坚决执行命令,做到令行禁止; 2、姿态端正,军容严整,精神振作,严肃认真;3、按照规定位置列队,集中精力听指挥,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4、保持队列整齐,出、入列应当打报告并经允许;5、认真听讲、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为加强纪律、振奋精神,指挥员宣读完纪律后可以用问答方式再次强调纪律:指挥员问:“以上要求同志们能不能做到”,战士立正回答:“能!”,指挥员敬礼下达:“稍——息”。
保障:卷尺1把;线架1付;秒表一块;工程线一根8米;量角器、自制量角器各一个;75厘米步幅线训练场地。
理论提示:(单个军人徒手队列动作教学法的意义)教学进程第一个讲解内容立正、稍息、跨立教学准备一、整齐队形二、整理着装(指挥员在队列稍息的口令上下达口令,队列在立正的基础上整理,整理完毕后自行稍息。
整理着装一般是自行整理,但在会操、考核、表演时为了体现整齐划一应统一动作。
)三、清点人数四、根据实际情况请示报告五、宣布教学提要科目:立正、稍息、跨立教学法目的:通过示范教学,使同志们了解和掌握立正、稍息、跨立的教学方法。
内容:(一)、立正、稍息教学法(二)、跨立、立正教学法时间:××分钟地点:×××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组织练习、小结讲评要求:1、坚决执行命令,做到令行禁止;2、姿态端正,军容严整,精神振作,严肃认真;3、保持队列整齐,出、入列应当打报告并经允许;4、认真听讲、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根据天气、环境等情况提出适当要求)(教问):以上要求同志们能不能做到?(士兵答):能!(教)敬礼下达:“稍——息”。
下面介绍训练器材(线架一副、工程线、自制量角器)——器材介绍完毕。
教学进程一、立正、稍息教学法理论提示:立正是军人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
军人在宣誓,接受命令,进见首长和向首长报告,回答首长问话,升降国旗和军旗,奏国歌和军歌等严肃庄重的时机和场合,均应自行立正。
口令讲解:“立——正”、“稍——息”动作示范:为了给战士们一个直观的动作印象,指挥员首先应给战士们做一下动作示范,正面与侧面。
(指挥员边下口令边做示范动作)动作要领讲解:(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立正、稍息应从下向上讲解)听到“立——正”的口令后,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听到“稍息”的口令后,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稍息过久,可自行换脚。
要领归纳:立正应做到:“三挺、三协调”,“两收、一睁、一正直”。
“三挺、三协调”即:挺腿。
两腿并拢膝盖后压,达到两膝盖间无缝隙,使膝盖向后压的力量与两腿内合的力量相协调;挺胸。
胸部自然向前上方挺出,腰部挺直,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使两肩窝处的衣服保持平整。
收小腹、收腹部与自然挺胸相协调;挺颈。
下颌微收、头部正直向上顶,颈部轻贴后衣领,做到收下颌与挺颈相协调。
“两收”即:收小腹、收下颌,向上提气,头向上顶的同时收下颌。
“一睁”即:集中精力,眼睛自然睁大,眼皮稍向上挑,使黑眼珠保持在眼睛的中央,注视正前方稍远处与眼同高的一个目标,不斜视,保持40秒内不眨眼。
“一正直”即:身体要正,两肩线与足跟线平行,衣扣线与两脚连线的中点形成一条直线,上体正直。
立正时重点突出“正 (方向正)、直 (身体直)、挺 (胸部向前上方挺)、神 (两眼有神)”。
稍息应做到:“两快、一稳、两准确”。
“两快”即:出脚快、收脚快。
“一稳”即:做动作时上体要稳。
“两准确”即:出脚的方向准确,出脚的距离准确。
体会练习:首先战士们根据指挥员所讲解的动作要领自行体会。
同时指挥员应注意纠正动作,以免形成孤僻毛病。
小结讲评:体会练习结束指挥员应进行小结讲评,再根据体会动作情况加以提出动作标准与要求、常犯毛病及纠正方法,如下。
动作标准与要求:立正时,要精神振作、姿态端正、表情自然;稍息时,出脚方向准确、腿不弯、不耸肩。
常犯毛病及纠正方法:(一)、立正1、两脚跟末靠拢并齐;两脚向外分开的角度过大或者过小;方向站得不正。
纠正时,可在训练场画出站立线,或者用量脚尺进行纠正,在纠正的基础上反复练习。
2、两腿挺不直、未夹紧,中间有缝隙。
纠工时强调两腿并拢,膝盖后压,两腿向内后用力夹紧、提臀。
3、胸部不能自然挺出或者挺胸时撅臀部。
纠正时强调头正直向上顶,腰部挺直向上用力,腰挺直的同时收小腹及臀部。
(二)、稍息1、出脚方向不准。
纠正时可先画出脚的方向线,反复练习。
2、出脚时弯腿。
纠正时强调两腿自然伸直,出脚腿膝盖向后压,脚跟不要抬得过高,绷脚面,脚尖稍用力。
3、出脚时身体重心过度前移、收脚时身体上窜耸肩。
纠正时强调体重大部分落于右脚,收脚时腿部肌肉紧张有力,控制好上体不动。
组织训练方法:(一)、个人体会(二)、立正手型及定位练习(三)、稍息出脚距离,方向练习(四)、集体合练(五)、立正持久练习按训练步骤实施:针对以上训练中常犯的毛病,为了使战士们更快地掌握动作要领,立正、稍息可分为体会练习、立正手型及定位练习、稍息出脚距离,方向练习、立正持久练习四步进行训练。
(一)、体会练习口令讲解:体会练习动作要领:组织战士个人或结对,根据所讲解动作标准与要求和常犯毛病及纠正方法,再次进行个人体会或结对练习。
动作要求:严格按照动作要领克服常犯毛病进行体会练习主要解决的问题:正确理解动作要领,对动作初步掌握。
组织练习方法:1、个人体会动作要领。
2、结对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小结讲评:指挥员按照讲评要求,根据训练实际情况进行扼要小结,讲评训练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和克服的方法,明确努力的目标。
(二)、立正手型及定位练习口令讲解:立正手型及定位练习动作要领:(采用边讲解边示范)听到“一”时,两手向正前方伸出,两臂伸直,掌心相对,此时,检查手型是否正确,听到“二”时,迅速将手放回,中指贴于裤缝。
动作要求:严格按照立正手型动作要领做动作主要解决的问题:手型正确性组织练习方法:1、个人体会动作要领。
2、集体合练,指挥员逐一检查纠正动作。
小结讲评:指挥员按照讲评要求,根据训练实际情况进行扼要小结,讲评训练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和克服的方法,明确努力的目标。
(三)、稍息出脚距离,方向练习口令讲解:稍息出脚距离,方向练习动作要领:战士面墙站立,取好距离,沿左脚尖中央划好方向线,按要领反复练习出脚的距离、方向。
动作要求:注意控制力度,防止受伤。
主要解决的问题:出脚距离、方向。
组织练习方法:1、个人体会动作要领。
2、集体合练,指挥员逐一检查纠正动作。
小结讲评:指挥员按照讲评要求,根据训练实际情况进行扼要小结,讲评训练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和克服的方法,明确努力的目标。
(四)、集体合练口令讲解:“立——正”、“稍——息”动作要领:立正、稍息动作要领动作要求:精力集中、积极配合、掌握口令时机。
主要解决的问题:动作正确、集体动作协调一致。
组织练习方法:集体合练,指挥员逐一检查纠正动作。
小结讲评:指挥员按照讲评要求,根据训练实际情况进行扼要小结,讲评训练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和克服的方法,明确努力的目标。
(五)、立正持久练习口令讲解:军姿训练讲解动作要领:立正动作要领动作要求:按立正的要领,指挥员逐个纠正后,持续立正一段时间。
开始训练时间可以短(第一次5-10分钟),而后可逐步增长,锻炼毅力、体力。
主要解决的问题:能够持久站立,保证动作正确规范,精神振作。
组织练习方法:集体合练,指挥员逐一检查纠正动作。
小结讲评:指挥员按照讲评要求,根据训练实际情况进行扼要小结,讲评训练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和克服的方法,明确努力的目标。
二、跨立、稍息教学法理论提示:跨立主要用于军体操、执勤和舰艇上分区列队等场合,可以与立正互换。
口令讲解:“跨——立”、“立——正”动作示范:为了给战士们一个直观的动作印象,指挥员首先应给战士们做一下动作示范,正面与背面。
(指挥员边下口令边做示范动作)。
动作要领讲解:(采用边讲解边示范,跨立应从下向上讲解)听到“跨——立”的口令后,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
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扰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听到“立——正”的口令后,按立正动作要领站立。
要领归纳:跨立应做到“两快、三准、一协调”。
“两快”即:跨脚快、背手快。
“三准"即:跨脚距离准、背手高度准、左手握右手腕的位置准。
“一协调”即:跨脚和背手的动作相协调。
体会练习:首先战士们根据指挥员所讲解的动作要领自行体会。
同时指挥员应注意纠正动作,以免形成孤僻毛病。
小结讲评:体会练习结束指挥员应进行小结讲评,再根据体会动作情况加以提出动作标准与要求、常犯毛病及纠正方法,如下。
动作标准与要求:听到口令,跨步与背手动作要协调有力,节奏分明;两脚距离要准确;重心落两脚之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两眼向前平视;两手自然后背;右手手型准确,手心向后,左手拇指根部要与外腰带下沿同高。
常犯毛病及纠正方法:(一)、脚跨出的距离不准。
纠正时先在训练场画线,反复进行练习。
(二)、上体松、弯腰。
纠证时强调腰挺直,上体保持正直。
(三)、两手后背的高度、左手握右手腕的位置不准。
纠正时,强调拇指根部要对正位置、反复练习找感觉,左手握右手腕时,要用手心对正右手腕关节。
组织训练方法:(一)、体会练习(二)、定位练习(三)、集体练习按训练步骤实施:针对以上训练中常犯的毛病,为了使战士们更快地掌握动作要领,跨立、立正可分为个人体会动作要领、定位练习、集体合练三步进行训练。
(一)、体会练习口令讲解:体会练习动作要领:组织战士个人或结对,根据所讲解动作标准与要求和常犯毛病及纠正方法,再次进行个人体会或结对练习。
动作要求:严格按照动作要领克服常犯毛病进行体会练习主要解决的问题:正确理解动作要领,对动作初步掌握。
组织练习方法:1、个人体会动作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