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类的生物个体在大小(精)

合集下载

生物21.1《生物的遗传》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

生物21.1《生物的遗传》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

第21章遗传信息的延续性第一节生物的遗传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说出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说明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理解生男生女的问题,学会分析色盲病的遗传方式,举例说出人类主要的遗传病,了解近亲结婚的危害和遗传病的预防。

2、能力目标:尝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推导出其包含的生物学本质,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抽象逻辑思维方法。

尝试运用逆向推导法,探讨基因的传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尝试运用遗传学解释一些遗传现象,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激发学生深层次地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热爱,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能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影响周围人们的旧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性状的概念,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基因的传递过程,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难点:基因与性状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传递过程,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课前准备课前向学生发放一调查表,对自己家庭成员的某些性状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为学生在上课时的讨论分析材料。

调查表见书本:调查前教师应注意:1.要求学生如实填写表格中的内容,不能为完成作业而随便填写。

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2.向学生说明如何识别这些性状特征,特别对上眼睑这一特征中的双眼皮、单眼皮,应说明不是美容后的特征。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引言:在了解生物界的丰富多彩之后,有些同学会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各种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是否会有共同的规律?(比如说,每种生物是怎样将自己的特征传给后代的?最初的生物是怎样发生又是怎样演变的?)生物能否孤立的生存,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等等。

我们将在以后的生物课的学习中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1.遗传的现象:对于“遗传”这一词,我们并不陌生。

同学们可以在日常的观察中发现许多遗传的现象,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虎父无犬子;一代没好妻,三代没好子;种下的黄瓜不会成为葫芦;儿子的长相像爸爸,等等。

淡水生物资源调查技术规范

淡水生物资源调查技术规范

淡水生物资源调查技术规范篇一:淡水生物调查规范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2000 年 7 月一.浮游植物定量调查(一)采样点的选择由于水面大小、水深、水流等条件不同,不同水域的采集点选择也有差别,有条件时采样点可适当多设一些,一般情况下建议下列位置应设采样点:水库库心区、各湖区的中点、上游、下游、水库大坝附近及库(湖)湾等有代表的区域。

(二)采样层次、采水量及采样次数①凡水深不超过二米者,可于采样点水下0.5米处采水。

②水深2-10米以内,应于距库底0.5米处另采一个水样。

③水深超过10米时,应于中层处增采一个水样。

深水湖泊、水库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采样层次。

采样次数可多可少,有条件时可逐月采样一次,一般情况可每季采样一次,最低限度应在春季和夏未秋初各采样一次。

每一采样点应采水1000毫升,如系一般性调查,可将各层所采水样等量混合,取1000毫升水样固定;或者分层采水分别计数后取平均值。

分层采水可以了解每一采样点各层水中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种类。

采得水样后应立即加入15毫升碘液(即鲁哥氏液)固定(鲁哥氏液配制方法:将6克碘化钾溶于20毫升水中,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入4克碘充分摇动,待碘全溶解后加入80毫升水即可)。

采水器,各种采水器均可,但一定要能分层采水,一般水深不超过10米可用1000毫升或1500的玻瓶采水器,水更深(如海洋)必须用颠倒采水器、北原式采水器或其它形式的采水器。

(三)沉淀与浓缩以采水器采得水样后,须经浓缩沉淀方适于研究和保存。

凡以碘液固定的水样瓶塞要拧紧,还要加入2-4%的甲醛固定液以利保存。

定量水样应放入1000毫升分液漏斗中,静置24-36小时后,用内径为30毫米的橡皮乳胶管,接上橡皮球,利用虹吸法将沉淀上层清液缓慢吸出(切不可搅动底部,万一动了应重新静置沉淀),剩下30-50毫升沉淀物,倒入定量瓶中以备计数。

为不使漂浮水面的某些微小生物等进入虹吸管内,管口应始终低于水面,虹吸时流速流量不可过大,吸至澄清液1/3时,应控制流速流量,使其成滴缓慢流下为宜。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生物的繁衍和发展第一节 遗传-章节测试习题(8)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生物的繁衍和发展第一节 遗传-章节测试习题(8)

章节测试题1.【答题】科学家将男性、女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形成了下列排序图.请回答:(1)判断可知,图乙生殖细胞内所含的性染色体是______,它是由______ 和______两种物质组成.(2)若甲、乙为夫妻,生活在一化工厂附近,所生女儿患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病基因用A表示),但夫妻二人表现正常.他们认为女儿的遗传病与化工厂排污有关,决定起诉该工厂,据此请判断:他们能否起诉成功?______ ,并用遗传图解做进一步说明______【答案】X或Y DNA 蛋白质能夫妻是aa,女儿AA,是和排污有关【分析】本题考查性别决定,染色体的组成,遗传病引起的原因。

【解答】(1)人体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22对与人体性别无关叫常染色体,决定人体性别有关的一对染色体叫性染色体。

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XY,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两种,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44+XY,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2+X或22+Y。

女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XX,只产生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是22+X。

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通过分析,图中甲第23对染色体大小相似,是决定性别有关的染色体,图甲表示女性的染色体图,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XX,生殖细胞中只有X染色体;图乙第23对染色体一大一小,是男性的染色体图,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XY,这样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X或是Y。

因此,判断可知,图乙生殖细胞内所含的性染色体是X或Y,它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

(2)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生物的亲代与子代性状上的相似是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或是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变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成对的两个基因是一显一隐时表现显性性状,两个都是显性基因时表现性性状,两个都是隐性性状时表现隐性性状。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同步测试(解析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同步测试(解析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基础是()A. 基因的多样性B. 染色体的多样性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生活环境的多样性2.热带原始雨林是各种鸟类的天堂,生长着上万种植物,还有各种名贵药材。

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基因的多样性C. 动植物的多样性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的多次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A. 生态系统多样性B. 遗传多样性C. 物种多样性D. 农作物的多样性4.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A. 生态环境的多样性B. 基因的多样性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5.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 物种的多样性B. 基因的多样性C.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D. 生态系统多样性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C. 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做到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D. 对于目前尚不清楚其潜在使用价值的野生生物,同样应当保护7.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体现生物多样性中的()A. 物种多样性B. 遗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数量多样性8.下图的杂交育种过程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A. 物种多样性B. 遗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价值多样性9.赣南脐橙,江西省赣州市特产,有纽荷尔、长虹脐橙、林那脐橙、卡拉脐橙、血橙、丰脐等数十个品种.这体现了()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基因的多样性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10.如表是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动植物情况.根据如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上述资料反映出生物种类多样性B. 上述资料反映出基因多样性C. 上述资料的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在分类上均属于种子植物D. 上述资料的鸟类、爬行和两栖动物均属于脊椎动物11.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科学家利用野生大豆与易患黄萎病的大豆品种杂交,培育出一批抗大豆黄萎病的优良品种,挽救了美国的大豆产业,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A. 环境多样性B. 生态系统多样性C. 物种多样性D. 遗传(基因)多样性二、填空题12.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__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

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
地球上现在已知的生物约有200多万种, 不同种类的生物,在个体大小、形态结构
等方面都不相同。但是,组成生物体的化
合物基本相同,即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 共同的物质基础。

• 知道
– 水在生物体中的含量、作用和存在 形式 – 无机盐在生物体中的含量、存在形 式及人体内铁、钙、锌、碘的作用
分析1:不同生物体内的含水量(%):
能得出什么结论?
不同器官含水量不同
代谢旺盛的器官含水量大
含水量与器官的形态没有明显的关系
心脏和血液形态差别• 绝大多数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自由流 动,称自由水。
• 约占4.5%的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 不能自由流动,称结合水。
• 组成心脏的组织内,结合水所占比例高
2.参与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和调节内环境稳定
例:人体内
血液中Ca2+含量45-55 mg/L,低浓度影响肌肉活动
血液中HCO3-等参与组成缓冲系统,使血液酸碱度稳
定的合适的范围
细胞膜内外的K+和Na+浓度维持膜功能上起重要作用
因此,生物体需要适量的无机盐
阅读:人体内必须保持水的平稳
人体摄水量ml/d=人体排水量ml/d 饮水 1300 肾 1500
食物中水 代谢
900 肠道 300 皮肤

100 500
400 2500
总量
2500 总量
阴离子:Cl- 、SO42- 、HCO3-、 PO43—等
无机盐约占生物体的1%(含量不大)
思考:无机盐有什么生理作用呢?
植物缺乏症 缺锌:幼叶和茎生长受到抑制,叶边缘常撕裂或皱缩
植物缺乏症 缺镁:叶脉间缺绿,绿片变黄、变白
植物缺乏症 缺锰:叶脉间缺绿,有坏死斑点

鲁科五四制版生物八年级下册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鲁科五四制版生物八年级下册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9.2.1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同步卷1一.选择题(共10小题)1.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呵护自然,人人有责”。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是指生物种类多样性B.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C.分类单位越小,所含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多D.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只有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2.新冠状病毒(SARS﹣CoV﹣2)像日冕,平均直径100nm,呈球形或椭圆形,极易变异,具有多样性,先后出现阿尔法(Alpha)、贝塔(Beta)、伽马(Gamma)和席卷全球的德尔塔(Delta)和奥密克戎(Omicron)等多种类型。

这种多样性的实质是()A.物种多样性B.生态系统多样性C.基因多样性D.寄生环境多样性3.安徽怀远石榴有玉石籽、玛瑙籽等上佳的品种,这些品种的不同取决于生物多样性中的()A.物种多样性B.遗传(基因)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形态构多样性4.下列()的多样性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A.生物种类B.基因C.生态系统D.环境5.水烛香蒲(TyphaangustifoliaL),为香蒲科(Typhaceae)香蒲属植物(如图),近年来在我区野外水田中大量生长繁殖,中药“蒲黄”就是用它的花粉入药。

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A.观赏价值B.间接价值C.潜在价值D.直接价值6.我国是农业种植大国,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等,种植的水稻等也各有许多不同的品种。

这分别体现出生物多样性的()A.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D.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7.有“裸子植物故乡”美称的是()A.中国B.巴西C.美国D.哥伦比亚8.大明湖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是泉城重要风景名胜和开放窗口.素有“泉城明珠”之美誉.近几年来,我市十分注重大明湖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如今大明湖水生植物,浮游生物丰富,湖岸植被茂盛,鸟类日益增多.据统计,仅春夏季就多达60多种鸟在此繁衍生息,还有效地丰富了该地域内生物,这体现了()A.基因的多样L性B.种类的多样性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个体数量的多样性9.大丰荷兰花海的技术人员利用野生郁金香与普通郁金香多次杂交,培育出多种颜色的郁金香新品种,这是利用了()A.物种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C.生存环境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10.宁明县出产的龙眼品种较多,常见的有大乌圆、广眼、石硖、储良、福眼等,各品种的果壳颜色、厚薄、形状有一定的差异,这说明了()A.物种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C.生物数量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二.解答题(共5小题)1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藻类基础资料

藻类基础资料

藻类资料藻类(除蓝藻其它藻类均是真核生物)通常是指一群在水中以浮游方式生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微生物,个体大小一般在2~200um,其种类繁多,均含叶绿素,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带绿色的有规则的小个体或群体。

由于它们是水体中重要的有机物质制造者,故在整个水体生态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藻的种类不同,各种藻细胞的大小、形状及产生的胞外有机物量便有差别。

)一、藻类的生物学特性:1、藻类的形态、结构。

浮游藻类大多数是单细胞种类,在生理上类同于植物细胞,只是细胞较小,仅悬浮于液体介质中。

藻类可划分为:蓝藻门、硅藻门、绿藻门、甲藻门、裸藻门等,在不同的水体类型和营养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的优势藻属。

在淡水中,蓝藻中的微囊藻和硅藻中的颗粒直链藻一般被认为是富营养型湖泊的典型代表。

藻类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是相似的,有活性的细胞质膜,有一系列高度分化的细胞器和内含物。

包括:细胞壁、核、色素和色素体、储藏物质、鞭毛。

其中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其余所有藻类都属真核细胞。

原核蓝藻结构保守,代谢途径多样化:真核藻类在结构上高分化,代谢途径保守。

藻类的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三种。

营养繁殖是通过细胞分裂进行;无性繁殖是通过产生不同类型的孢子进行,产生孢子的母细胞为孢子囊,孢子囊为单细胞,孢子不需要结合,一个孢子长成一个新体;有性繁殖是藻类形成专门的生殖细胞配子经结合后长成新的个体。

2、藻类在水体中的悬浮机制。

藻类作为光合自养生物要维持不断的生长就必须能够在绝大部分时间内处于真光带区域。

Smayda认为,水的运动对藻类等浮游植物的悬浮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无水运动的情况下,绝大多数非游动的浮游植物将会下沉。

自然水体浮游植物种群的典型下沉速度为0.1m/d到1~2m/d。

藻类对悬浮生活的适应有几个因素:体型大小、密度和体型阻力。

一般而言,藻类可通过如下途径来适应悬浮生活:分泌黏液或制造胶状物质,使个体减轻;形成气囊状物质,如蓝藻细胞的伪空胞;形成比重较小的代谢物质,如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产生气体、脂肪或油珠等物质;增加身体表面积以增加与水的摩擦抵抗力,如某些硅藻和甲藻的细胞表面有刺或突起,其下沉时的阻力就大许多倍。

森林生态学复习题参考题答案(定稿)

森林生态学复习题参考题答案(定稿)

森林生态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耐荫性:指树种在林冠庇荫条件下能否正常生长发育并完成更新的能力。

2、生活型: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条件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物类型称为生活型。

3、生物量:生物有机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所积累的有机物的总量。

4、异株克生:指植物的根、芽、叶和花等排放出的生物化学物质对其它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抑制和对抗作用或者某些有益的作用。

5、建群种:指在创造群落特有环境条件以及引起群落种类组成方面起主要作用的植物种。

6、建群种:群落中存在于主要层次中的优势种。

7、生态型:指同种植物的不同立体由于长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在生理、生态和形态方面各异的类型形态。

8、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所形成的群落与环境的综合体称为生态系统。

10、自然稀疏:指在一定密度的森林内,随着林龄增大和林木生长而出现的株数不断减少的现象。

11、竞争:指植物不同个体间为利用环境的能量和资源而发生的相互关系。

12、次生演替:从次生裸地上开始的植物群落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13、物候:指植物生长期适应于一年中的寒暑节律性变化而形成与此相适应的发育节律。

14、生物圈:指生物生存着的岩石圈、土壤圈、大气圈、水圈的总称。

15、大气污染:指大气中人为排放的有害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持续一定时间,破坏了大气中原来成分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平衡体系,并对人的健康、生物的生长、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发生危害的条件。

16、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取食和被食关系所形成的网状结构。

17、自然整枝:当林分密度较大时,随林木生长树冠下部枝条因光照不足而枯死的现象。

18、郁闭度:指树冠郁闭的程度,是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总面积之比。

19、有效积温:植物某一发育时期或全部生长期中有效温度的总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六:
不同细胞蛋白质与脂类的比值
神经髓鞘细胞
小鼠肝细胞 线粒体内膜 人红血球
0.23
0.85 3.2 1.1
资料七:

关于细胞识别最经典是例子是取两种不 同的海绵动物,使其细胞分散成单个的, 然后将这些细胞掺在一起混合培养,发 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后来对细 胞表面的糖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这两种海绵细胞表面糖蛋白的氨基酸成 分相同,而糖类的成分不同。

资料四:
膜的基本组成(质量分数/%)表
成 分 蛋白质
红细胞细胞膜 60
肝细胞细胞膜 60
磷脂 胆固醇 其他脂类
24 9 7
26 13 1
头部(亲水性)
尾部(疏水性)
磷脂分子的结构模型
资 料 五 :
红细胞
将红细胞膜的磷脂分 子抽提出来,在空气/ 水界面上排成单分子 层
细胞膜结构模式图(2)
细胞的一般形态
(亚显微结构)
细胞膜的结构和特点
资料一:
各类细胞直径的比较 细 胞 直 m) 径(µ
0.1~0.3
1~2
支原体细胞
细菌细胞
动植物细胞
原生动物细胞
20~30
数百至数千
资料二:
各种形状不同的细胞
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
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
资料三:
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 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能够被溶 解脂类物质的溶剂溶解,这一事实说明 了什么? 人的消化液中含有许多能够水解蛋白质 的物质,称为蛋白酶。用蛋白酶处理细 胞膜,会使细胞膜分解,这一事实说明 了什么?
思 考:

不同种类的生物个体在大小、形态结构和生 理功能等方面都不相同,但组成生物体的化 学元素和化合物是大体相同的,这一事实说 明了什么? 组成生物体合物都有其重要的生 理功能,这些化合物不能单独地完成某一种 生命活动?为什么?
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 ——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