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文学

合集下载

简述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

简述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

简述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主要包括:
1.理性至上:古典主义文学强调理性,主张作家以理性去理解世界,并用明确的方式表现出来。

认为理性是文学价值和光芒的源泉。

2.遵循不变的原则:古典主义认为在变幻无常的现象背后,存在着一种永恒不变的原则和关于“美”的绝对概念。

作家的重要使命是表达这种绝对概念,体现不变的原则。

3.类型化创作:古典主义文学不着重抒写个人的思想情绪,而是关注一般性的类型,力求塑造典型的文学形象。

4.摹仿自然:古典主义号召作家“摹仿自然”,这里的自然指的是经过主观选择的现象,而非客观世界。

古典主义文学主要描述人性,关注对社会现象的理性分析。

5.道德说教:古典主义认为文学的任务在于道德说教,通过作品劝善惩恶,弘扬社会正气。

6.崇尚古希腊罗马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尊崇古希腊罗马的大作家,把他们的作品作为文学创作的典范。

7.严格的文学体裁界限:古典主义文学要求各种文学作品的体裁有严格的界限与规律,例如悲剧与喜剧不可混同,悲剧必须遵守“三一律”等。

8.简洁、洗练、明朗、精确的文风:古典主义文学倡导简洁、
洗练、明朗、精确的文风,反对烦琐、枝蔓、含糊、晦涩的写作风格。


综上所述,古典主义文学以理性至上为核心,强调不变的原则、类型化创作、摹仿自然、道德说教、崇尚古希腊罗马文学、严格的文学体裁界限以及简洁、洗练、明朗、精确的文风。

这些特征使得古典主义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背景。

古典主义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

熙 德
贺拉斯
全盛时期(17世纪50-70年代) 布瓦洛:古典主义的立法者和发言人,理论家, 被称为“巴那斯山的立法者”。他的《诗的艺术》 是古典主义的法典。 拉辛:悲剧作家。代表作是《安德洛玛克》和 《费德尔》。另外他的《昂朵马格》是一部标准的 古典主义悲剧。 莫里哀:喜剧家。代表作《伪君子》等。 拉.封丹:寓言家。代表作《寓言诗》。 衰落时期 (80年代至十八世纪初)
4、在塑造人物上,要以贵族为主人公,表现贵族的 “宁静的单纯,高贵的肃穆”。 5、在创作原则上,悲剧与喜剧不可混同(反对写悲喜 剧), 要遵循“三· 一律”原则,即一事一地一日内完成。
6、在创作体裁上,以戏剧为主,戏剧中又以悲剧为主。
7、在创作语言上,追求典雅、雕饰、铺张、华丽,富 有宫廷趣味。 8、在创作风格上追求崇高美。
马克思所指出:“路易十四时期的 法国剧作家从理论上构思的那种 三一律,是建立在对希腊戏剧(及 其解释者亚里士多德)的曲解上的。 但是,另一方面,同样毫无疑问, 他们正是依照他们自己艺术的需 要来理解希腊人的” 。
评价
把三一律作为一种戏剧结构的方式,有助于使剧本 的结构集中、严谨,运用这种结构方式也造就了不少 成功的剧作。但由于它把一些本来合理的东西变成清 规戒律,就束缚了自己。同时,又把作品作为抽象理 性的代言人,失去了文学最重要的因素——感情,限 制了文学的发展。另外,在人物塑造上,往往只重共 性而轻视个性,或者只求突出人物性格中的某一个特 点,而忽视对人物作生动、具体、全面的描写。因此 这些人物缺少感情,不是血肉丰满的典型,而只是一 些美德或恶行的化身。所以,19世纪,古典主义被浪 漫主义所取代。
德国
德国的约翰· 克里斯托弗· 高特舍特的《批 判诗学试论》推崇理性,倡导“三一律”, 对德国民族语言的规范和剧坛的整顿起过作 用。他的理论有助于启蒙精神的发扬。后期 的代表作家:晚年的歌德和席勒。代表作: 席勒《华伦斯坦》《奥里昂的姑娘》歌德 《葛兹 冯伯里欣根》《少年维特的烦恼》

古典主义文学概念

古典主义文学概念

古典主义文学概念
古典主义文学指提倡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学习古代作品和发扬古代理论的一种文艺思潮。

古典主义产生于17世纪初的法国,在17世纪三四十年代经过它的成长时期,于六七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

古典主义文学在思想内容上崇尚理性,拥护王权,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在艺术上,它要求符合规范化的艺术形式。

在法国,古典主义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和作家,如奥比尼亚克、布瓦洛、高乃依、拉辛、莫里哀等人,他们创作出了一批影响全欧乃至全世界的文艺理论著作和文学作品。

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最早出现于法国,是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称“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

基本特征,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

思想上崇尚理性,理性王权统治所需要的道德规范,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范。

主张“三一律”。

古典主义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
其他关联
古典主义的繁荣同路易十四的爱好和政策也存在密切关系。他爱好宫廷喜庆和热闹场面,鼓励戏剧创作。虽 然他喜欢崇高壮丽的风格,但他同样欣赏莫里哀的滑稽讽刺,莫里哀由于得到他的保护而坚持自己的创作方向, 取得《伪君子》上演的胜利。他使拉辛、布瓦洛等在文坛获得声誉。他尽管一言九鼎,却不愿强加一行字给文学。 他深知天才与顺从不相调和,甚至容许作家有某种抨击社会的独立性。他并不喜欢拉封丹,但他的报复只局限于 推迟这位寓言家入选学士院。这个热衷于荣耀的君主明白,后世会赞赏他,因为他是文学艺术的明智保护人。
人物塑造类型化。布瓦洛要求“凡是英雄都应该保持其本性”。古典主义作家只追求“普遍人性”,性格单 一。他们把人的本质看作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抽象的属性,而不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将人物的性格塑造成凝 固不变的嗜癖,忽略环境对人物产生的影响。
古典主义文学发展到后期,暴露出明显的局限性,引发了一场“古今之争”,这是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发 起的一次挑战。沙尔·贝洛(1628—1703)等人认为今人应该胜过古人,他们从文学需要发展的观点出发,要求 变革和摆脱桎梏。布瓦洛充当了维护古典主义原则的角色。这场争论到19世纪才得出结论。
文学特点
特色。布莱兹·帕斯卡尔(1623—1662)的《致外省人书简》(1656—1657) 为受压制的让森教派辩护。《思想录》(1670年发表)阐述了对人生和宇宙的看法。拉法耶特夫人(1634—1693) 的《克莱芙王妃》(1678)被看作欧洲第一部较有成就的心理小说。让·德·拉布吕耶尔(1645—1696)的《品 性论》(1688—1694)以人物素描、格言警句、故事寓言等等,描绘了17世纪下半叶的社会风俗,尤以宫廷贵族 和暴发户的人物肖像最为出色。弗朗索瓦·德·费纳龙(1651—1715)的《忒勒马科斯历险记》(1699)主要取 材于《奥德修纪》第四章,从中表达了作者的政治观点和治国主张。

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

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

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古典主义文学的那些事儿。

古典主义文学啊,就像是一座庄严而又精美的古老城堡。

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就好像城堡上那些精致的雕刻和装饰。

它特别强调理性呢!就像一个超级冷静的智者,做事有条不紊,不被情感冲昏头脑。

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安排得那叫一个合理,一切都恰到好处,不会乱来。

这难道不像我们做事要有计划,不能瞎折腾吗?还有啊,古典主义文学对形式的要求那可是相当严格呀!就如同一个严格的舞蹈老师,要求舞者的每一个动作都要标准到位。

韵律、节奏都得把握得死死的,不能有丝毫偏差。

这可不就是告诉我们,不管做啥都得有规矩,不能随随便便嘛!它也很注重模仿古代的经典作品呢。

就好像我们学习前辈的经验,从前人的智慧中汲取营养。

这样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变得更加优秀呀!再说说它的语言,那真是精炼而又优美啊!像打磨得闪闪发光的宝石,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不多也不少。

这种简洁明了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

这不就像我们说话,要简洁有力,别啰嗦半天还说不到点子上。

古典主义文学里的人物形象也大多是高贵、典雅的。

他们就像是舞台上的主角,光彩照人。

这些人物的行为举止都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让人忍不住去欣赏、去赞叹。

这和我们生活中那些有气质、有风度的人不是很像吗?你想想看,当你读着古典主义文学作品时,是不是感觉自己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秩序和美感的世界?那里的一切都那么有条理,那么让人着迷。

古典主义文学可不只是一堆文字那么简单,它是一种艺术,一种能让我们沉浸其中、感受其魅力的艺术。

它就像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

我们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比如理性思考、比如优美的语言表达、比如对经典的尊重。

所以啊,朋友们,可别小瞧了古典主义文学。

它可是文学世界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呢!我们应该多多去欣赏它、了解它,让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智慧和乐趣。

难道不是吗?。

古典主义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

• 哲学基础: • 笛卡者,
“我思故我在”。
• 强调理性与意志的力量,一切都要凭理性去做判 断。
• 鼓吹以意志战胜情感
古典主义戏剧
• 演出条件: • 演出活动频繁,大多为流动剧团。 • 巴黎有两大类演出:1.集市广场的简陋舞台上
表演闹剧。2.在剧院内上演的正规戏剧(勃艮 第剧场和玛莱剧场) • 剧院由网球场改建而成,长而窄,中央有平民 站立,两侧为包厢,1636年起有贵族专座。
古典主义戏剧
• 主要艺术特征: • 以古希腊罗马为榜样,从古典剧作中汲取题材。 • 悲喜严格区别,悲高喜低。 • 强调遵守艺术规范和标准(三一律)。 • 主张语言华丽典雅、准确精炼。 • 人物造型单一、类型化。
古典主义戏剧
• 主要思想特征: • 拥护王权,主张统一,歌颂英明君主,为君主
政治服务。 • 宣扬理性,贬抑情感。 • 批判封建贵族骄奢淫逸,也批判资产阶级的附
古典主义文学
古典主义
• 时代背景: • 文艺复兴运动对个性自由的片面追求,造成人为的道
德水准下降和社会混乱局面,加上西欧的战争,让人 们意识到理性、秩序的重要。 • 封建王权与资产阶级相互利用、相互妥协。 • 绝对王权重视科学,让文艺为己服务。 • 自然科学的发展让人们意识到社会应有的规范。 • 法国处于欧洲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莫里哀的创作
• 第一阶段(1645-1658)是创作奠 基时期。
• 开始写的是即兴闹剧,喜剧效果主 要通过丑角的滑稽动作来表现。
• 《冒失鬼》(1653)和《情仇》 (1656)已具有滑稽可笑的情节, 称为情节喜剧。
莫里哀的创作
• 第二阶段(1659-1663)古典主义戏剧开创时期。 • 主要写社会风俗喜剧。 • 嘲笑社会浮夸风气,抨击封建道德和夫权思想。 • 代表作: • 1659年 《可笑的女才子》 • 1661年 《丈夫学堂》 • 1662年 《太太学堂》 • 1663年 《太太学堂的批评》和《凡尔赛即兴》

古典主义文学名词解释

古典主义文学名词解释

古典主义文学名词解释古典主义文学是指17世纪到18世纪初期在欧洲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

它强调规则、秩序和理性,追求形式的完美和协调,而不再追求奇特和个性的表达。

以下是一些与古典主义文学相关的重要名词解释。

1. 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文艺复兴的延续,是在人文主义思想基础上对文学艺术的发展进行了规范和整理。

古典主义追求理性,要求艺术作品具有完美的形式和秩序。

2. 三一律:三一律是古典主义诗歌的一种形式,它指的是诗句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音节数、重音数、韵脚类型相同。

三一律的特点是规整、平衡和富有节奏感。

3. 装饰修饰手法:古典主义文学倾向于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法来装饰文学作品。

这些修辞手法包括比喻、象征、对比、夸张等,用以使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4. 古希腊罗马文化:古典主义文学借鉴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思想和文学作品。

古希腊罗马文化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古典主义文学试图通过研究和模仿古希腊罗马文化来恢复文学的经典与规范。

5. 宫廷诗人:古典主义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宫廷诗人的努力。

在宫廷中,诗人们与贵族和王室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他们的作品通常以赞美和讽刺宫廷生活为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和政治权力的方方面面。

6. 讽刺愤怒:古典主义文学中的讽刺愤怒(satire)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用于批评和嘲笑社会上的弊端和荒谬之处。

讽刺愤怒常常以夸张和讽刺的方式揭示社会问题,并试图通过嘲笑来改变社会现象。

7. 规范主义:古典主义文学追求形式和规则的完美,对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批评要求严谨而有条理。

规范主义主张学习和遵守古希腊罗马文学的规范和经典著作,以此塑造和完善自己的文学才华。

8. 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文学的后期出现了一种思潮的反对派,即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抨击了古典主义文学的规范和约束,强调个人情感、自由和创造力的表达,追求文学作品的自然和真实。

古典主义文学对后世的影响持久而广泛。

它为后来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我们理解文学史和欣赏文学作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西方文学流派及特点

西方文学流派及特点

西方文学流派及特点西方文学是指以欧洲为主要地区,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文学作品。

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流派,每种流派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本文将按照文学流派的不同进行分类,并对其特点进行简要阐述。

一、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是公元17-18世纪的一种文学流派。

该流派在艺术表现上非常注重纪律和秩序,追求完美的形式和古典风格,体现了理性主义的思想。

代表作品有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莫里哀的喜剧《贵妇人的学校》等。

二、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是19世纪的一种文学流派,强调感性和个性的表达,追求自由和激情。

其特点是情感强烈、想象丰富、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神秘的氛围。

代表作品有雨果的长诗《悲惨世界》、拜伦的长诗《唐璜》等。

三、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后期的一种文学流派,以中产阶级社会为主要描写对象,强调描绘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并关注社会问题和现实条件。

其特点是具有实证主义的精神,强调描写细节和真实性,代表作品有狄更斯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荷马斯的长篇小说《无声告白》等。

四、象征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种文学流派,被认为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衍生流派,强调抽象思维和象征意义。

其特点是语言美学化和哲学化,强调意象和隐喻,代表作品有毕加索的诗集《晨曦之声》、马拉美的长篇小说《显而易见的》等。

五、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早期的一种流派,试图打破传统文学的界限,探索新的文学形式和主题,体现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反叛和挑战。

其特点是语言技巧高超、形式复杂多变,并且不同作家或派别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代表作品有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变形记》、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等。

西方文学的流派不光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和阅读,也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发展。

深入探究每一种流派的特点,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文学作品的内在精神,也能够拓宽自己的文学眼界,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对古希腊文化——崇尚理性的推崇。其雕像绘画 都体现了“高贵的单纯,宁静的肃穆”。
4、法国作为罗马文化的中心,也受其古典文化的影 响。创作上的代表人是维吉尔。理论上代表人是贺 拉斯的《诗艺》,法国布瓦洛的《诗的艺术》。
5、当权者的提倡。奖励、设置、法兰西学院。
6、对文艺复兴崇尚感性、崇尚情欲的反拨。
古 典 主 义 文 学
古典主义(Classicism)
• 作为文艺思潮的古典主义产生于十七世纪 的法国。它在法国君主专制政权下形成并 获得充分发展,而后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其 他欧洲国家。由于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 践上提出以古希腊罗马文学艺术为典范, 因而有古典主义(又叫新国的古典主义文学也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它模仿法国 古典主义的痕迹明显,独创性不够。约翰·德莱顿是古典主 义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论戏剧体诗》等阐述了古典主义法 则。《押沙龙与阿奇托菲尔》写得诙谐生动。他写过不少 “英雄剧”,描写贵妇人和骑士的爱情纠葛,歌颂过时的理 想,美化宫廷生活。威彻利写过一些具有古典主义特征的喜 剧。亚历山大·蒲伯的创作使英国古典主义达到高潮。《批 评短论》宣传布瓦洛的理论,提出“优美趣味”说。《夺发 记》描写两个天主教家庭的争吵,讽刺上流社会的空虚无聊。 《致阿巴思诺特医生书》抨击为所欲为,道德败坏,却逍遥 法外的身居高位者。他的作品意象丰富,语言精练。
创作特点
1、在主题上,拥护王权和君主专制政体,强调国家利 益之至上,宣扬公民义务和责任。
2、在题材上,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学或历史中选取 题材。不能从现实生活中选取题材。
3、在创作思想上,要遵从理性。(这里的理性不但否定对 教 会的遵从,而且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都按照自己的理解运用 理性,前者的理性是封建义务,即个人服从家族,家族服从 国家,个人不能放纵个人情感;而后者则强调要运用自己的 智力进行判断。)
法国古典主义源流发展
兴起时期(17世纪30-40年代)
➢马莱伯提倡语言纯洁化和诗歌格律化 ➢法兰西学士院强调语言、修辞、诗学 的规范化。 ➢高乃依:古典主义悲剧奠基者。他以 思想的崇高和感情的美来代替怜悯和恐 怖。代表作《熙德》。
高乃依: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人。谨守古典主义法 则,除了代表作品《熙德》外,他还创作了悲剧《贺拉 斯》(1640),《西拿》(1640)和《波利厄克特》(1643)。
俄国
俄国在18世纪才接受了古典主义的文学观念, 主要是取其“歌颂贤明的君主”这一思想,为 彼得一世的改革服务。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苏 马罗科夫的《霍烈夫》《西纳夫和特鲁沃尔》 等悲剧宣扬感情服从理智,权益服从义务的思 想,形式上严守“三一律”,促成了俄罗斯剧 院的诞生。《伊丽莎白女皇登基颂》充满高昂 的爱国激情,赞颂英雄业绩,为他的诗律主张 提供了范例。
4、在塑造人物上,要以贵族为主人公,表现贵族的 “宁静的单纯,高贵的肃穆”。
5、在创作原则上,悲剧与喜剧不可混同(反对写悲喜 剧), 要遵循“三·一律”原则,即一事一地一日内完成。
6、在创作体裁上,以戏剧为主,戏剧中又以悲剧为主。
7、在创作语言上,追求典雅、雕饰、铺张、华丽,富 有宫廷趣味。
8、在创作风格上追求崇高美。
熙德
贺拉斯
全盛时期(17世纪50-70年代)
➢布瓦洛:古典主义的立法者和发言人,理论家, 被称为“巴那斯山的立法者”。他的《诗的艺术》 是古典主义的法典。 ➢拉辛:悲剧作家。代表作是《安德洛玛克》和 《费德尔》。另外他的《昂朵马格》是一部标准的 古典主义悲剧。 ➢莫里哀:喜剧家。代表作《伪君子》等。 ➢拉.封丹:寓言家。代表作《寓言诗》。
(1)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意义,它对于 促进民族文学和民族语言的形成起了重要的 作用,对欧洲各国文学影响很大。
德国
德国的约翰·克里斯托弗·高特舍特的《批 判诗学试论》推崇理性,倡导“三一律”, 对德国民族语言的规范和剧坛的整顿起过作 用。他的理论有助于启蒙精神的发扬。后期 的代表作家:晚年的歌德和席勒。代表作: 席勒《华伦斯坦》《奥里昂的姑娘》歌德 《葛兹 冯伯里欣根》《少年维特的烦恼》
古典主义剧场
古典主义的得失
1、政治原因:君主专制政体的形成与强化——国家 至上
1)人们依靠国家摆脱教会束缚,行使和加强世俗政 权,使人们获得更多思想自由和经济独立。
2)国家是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冲突的调节人。
3)国家能够维护祖国统一,唤起人们的民族意识, 路易十四、路易十五 “朕即国家”。
2、哲学原因:理性主义哲学出现——笛卡儿—— “我思故我在”,即人的本质不在感性,而是理性。 作为一个人不能追求情欲的满足,要尽责任和义务。
衰落时期 (80年代至十八世纪初)
让·拉辛是法国最典范的古典主义悲剧诗人,其创 作代表了古典主义悲剧的最高成就。拉辛一共写了 十二部悲剧一部喜剧 。著名作品《安德洛玛刻》 (1667)和《费得尔》(1677) 。
安德洛玛刻


十 七

世 纪

古 典







探索时期(1659-1663) 开创古典主义喜剧。主要作品有《可笑的女才子》、《丈夫学 堂》、《太太学堂》。其中《太太学堂》是莫里哀性格喜剧的 开端,也是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形成的标志。
从古典主义思潮的源流发展上说,它
最早产生在十七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盛行 于六七十年代,先后流行了两百年,到了 十八世纪开始衰落 。从各国的发展来看,
它产生于法国,并使法国的文学成就达到 欧洲的最高水平。英国在17世纪后期形成 了古典主义流派,但直到18世纪初期才得 到发展;俄国则在18世纪上半期。古典主义 曾经成为当时文学中的主导的倾向。
繁荣时期 (1664-1669)
揭露和批评宗教的伪善欺骗、封建贵族的掠夺放荡、资产阶级 的贪婪和吝啬,创造了许多不朽的艺术典型。达到了思想和艺 术的高峰。代表作有《伪君子》、《唐璜》、《吝啬鬼》等
晚期创作(1670-1673) 主要创作了一些受到民间喜剧影响的作品如、《醉心贵族的小 市民》、《司卡班的诡计》、《无病呻吟》等。1673年2月17 日,在演出他的最后一个剧本《无病呻吟》时,因结核病发作 而吐血,死在舞台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