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及基础知识汇总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考点+要点

统编五下文学常识复习提纲统编语文五下文学常识复习整理1、《古诗三首》中,《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朝的范成大。
《稚子弄冰》是宋朝的杨万里,我们还学过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和《小池》,还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
《村晚》的作者是宋朝雷震。
2、《少年闰土》作者是鲁迅,我们学过描写他的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大量杂文。
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3、《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作者萧红。
4、《月是故乡明》的作者是季羡林,他的《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怀念母亲》《夹竹桃》《小树苗与大树的对话》选入了小学课本。
5、《游子吟》是唐朝诗人孟郊所著。
6、《草船借箭》是根据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相关内容改写的。
7、《景阳冈》选自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是我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写了北宋末年以松江为首的众多梁山好汉的故事。
武松是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之一,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排行第十四位,人称“行者武松”。
8、《猴王出世》选自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第一回。
9、《红楼春趣》选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
10、《鸟鸣涧》作者唐朝王维,我们学习过他的古诗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鹿柴》《送元二使安西》等。
11、冰心说过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
12、林则徐是清朝的政治家、思想家,《虎门销烟》中写到的就是林则徐带领官兵在虎门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他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3、第9课《古诗三首》中,《从军行》的作者是唐朝王昌龄,我们学过他的诗词《芙蓉楼送辛渐》和《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作者宋朝诗人陆游,我们学过他写的《示儿》和《游山西村》;《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杜甫的诗选入小学课本的比较多,有我们熟悉的《绝句》(两个黄鹂),还有《江畔独步寻花》《江南逢李龟年》《春夜喜雨》等。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文学常识

4、《猴王出世》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作者:明代、吴承恩
5、《“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长篇小说《红楼梦》。作者:清代、曹雪芹
6、《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还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记” 等
这部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书中塑造的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物形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文学常识:
1、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景阳冈》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选编的,作者:元末明初、施耐庵。这部小说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人物还有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浪里白条-张顺。
19、《童年的发现》作者:俄国 费奥多罗夫
20、《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作者:南朝、刘义庆
21、《再见了,亲人》 节选自《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魏巍
22、《桥》的作者是谈歌
23、《晏子使楚》根据《晏子春秋》改写。故事发生在春秋末期
12、《威尼斯的小艇》作者:美国、马克·吐温
13、《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作者:季羡林
14、《草原》。作者:老舍1、《丝绸之路》选自《世界五千年》。作者:段万翰
16、《白杨》作者:袁鹰 17、《冬阳·童年·骆驼队》是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林海音
18、《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作者:萧红
7、《廉颇蔺相如列传》是根据司马迁《史记》改写的。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
8、《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清代、吴敬梓
9、《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
最新五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文学常识1、看拼音写词2、词语搭配(的、地、得)3、特殊结构词4、诗句、谚语、俗语(搭配情境选择恰当语句)5、四字词语、成语6、古诗词默写(5和25课)及重要字词解释7、多音字8、文学常识(包括作者资料、主内、中心)9、按原文填空10、改病句(改1处,5病因,8种修改符号)11、课后资料袋、单元提示12、修辞、说明方法、文章体裁、写作特点13、语文园地(积累)14、改写句子(把被句,调换语序,修辞句)15、扩句、缩句(3删1保留)16、句式(陈述、疑问、反问、感叹、双重否)17、近义词、反义词18、标点符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冒号)19、关联词语20、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方法21、回答文章问题(尽量用原文语句)22、概括主要内容(时间,谁,地点,干什么,怎样)23、归纳文章中心(懂得、明白、赞美、赞扬、表达、抒发、歌颂)25、作文:重点复习写人、记事作文五年级下册文学常识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
我们曾经学过的《猫》《母鸡》也是老舍的作品。
代表作是《骆驼祥子》。
2、《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
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3、《白杨》作者袁鹰。
本文的写作手法是借物喻人。
4、5、《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改编自张建魁《触摸风火山》和青藏铁路网《青藏铁路走过的地方》。
5、《古诗词三首》《牧童》的作者是唐朝的吕岩。
《舟过安仁》的作者是宋朝的杨万里。
《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清平乐是词牌名。
作者是宋朝的辛弃疾。
6、《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
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
五年级下语文文学常识必备知识

课文出处及作者
14《刷子李》,作者 冯骥才 。 22《手指》,作者 丰子恺 。
15《自相矛盾》选自 《韩非子·难一》。 21《杨氏之子》选自 《世说新语·言语》。
书法常识
1.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21.《杨氏之子》 甚聪惠:同“慧”。 孔君平诣其父:拜访。
同学们,再见!
—《论语》
志学之年 —十五岁 而立之年 —三十岁 不惑之年 —四十岁 天命之年 —五十岁 耳顺之年 —六十岁 从心之年 —七十岁
古诗、文言文重点字词的意思
9.《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和孩子。 青春作伴好还乡:指春天。
15.《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卖。 或曰:有的人。
年龄称谓
豆蔻年华 :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级。 及笄 :指女子年满十五岁。 弱冠 :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而立 :指人三十岁。 不惑 :指人四十岁。 花甲 :指人六十岁。 古稀 :指人七十岁。 期颐 :指人一百岁。
年龄称谓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 怀素的《自叙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草书”。 3. 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被称为“天下第一楷书”。
书法常识
4.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fǔ)。
5.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其楷书特点是恢宏雄壮、大气 磅礴。
“颜筋柳骨”中的“颜筋”就是形容他书法筋肉丰满、 浑厚有力。《颜勤礼碑》是其代表作之一。
四大名著知识
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一、课文内容理解1. 掌握每篇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中心内容。
2. 理解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及其发展变化。
3. 能够复述课文的故事情节,并能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二、词语积累与运用1. 学习并掌握本册书中的新词汇,了解其词义和用法。
2. 能够在适当的语境中正确运用新学的词语。
3. 通过词语搭配、同义词、反义词等形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三、句式结构与运用1. 理解和掌握各种基本句式结构,如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
2. 能够正确运用各种句式结构进行表达。
3. 学习并掌握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在写作中恰当使用。
四、阅读理解与分析1. 能够理解阅读材料的主旨大意。
2. 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段落大意和关键词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学习如何从阅读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写作技巧与实践1. 学习并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
2. 能够根据给定的题目或材料,组织语言进行写作。
3. 注意文章结构的合理性,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流畅性。
六、古诗文学习与鉴赏1. 学习一定数量的古诗文,了解其作者、背景和内容。
2. 理解古诗文的意境和艺术特色,学习欣赏古代文学的美。
3. 能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并理解其含义。
七、语文基础知识1.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2. 学习并掌握汉字的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
3. 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用等。
八、综合性学习1. 通过课外阅读、参观访问等活动,拓宽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
2. 学习如何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进行信息检索和资料收集。
3. 培养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根据一般五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的要求进行的归纳,具体的知识点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的教学大纲和使用的教材有所差异。
教师和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五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文学常识学习

五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文学常识学习在五年级语文下册中,学生将进一步加深对文学常识的学习。
文学常识是指了解和掌握文学作品的背景知识、作者的生平与创作特点等内容。
通过学习文学常识,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还能够培养对文学的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本文将介绍五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文学常识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一、文学作品的背景知识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知识对于理解和欣赏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在预习文学作品前,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信息。
例如,预习《西游记》时,可以了解一些关于明代的历史背景,了解唐僧取经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吴承恩的生平等方面的知识。
二、作家的生平与创作特点作家的生平与创作特点对于理解和评价其作品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可以通过预习作家的生平了解他们的教育背景、成长经历等方面的信息,并了解他们在文学创作中的独特特点。
例如,预习《小燕子衔土》这篇作品时,可以了解作家郭沫若的生平和创作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对历史和人民的关注。
三、文学流派和名著选读文学流派是指文学作品按照一定的形式和风格特点所归类的范畴。
在五年级语文下册中,学生将接触到不同的文学流派,如小说、散文、诗歌等。
预习时,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同时,学生还需重点预习一些名著,如《西游记》、《红楼梦》等。
通过对名著的学习,学生可以接触到经典的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四、学习方法1. 阅读原著在学习文学常识时,学生可以选择阅读原著。
通过阅读原著,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阅读原著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 多角度分析学生在预习文学作品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可以从情节、人物、语言运用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和外延。
同时,也可以从历史、社会等角度分析作品,了解作品与当时社会背景的关系。
3. 辅助工具学生在预习文学常识时,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及基础知识汇总

文学常识(一)古诗《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二)古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传家宝》*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偶成》*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三)对联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回文联)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数字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叠字联)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顶针联)(四)关于磨砺意志、艰苦奋斗、尽职尽责、不怕困难的成语。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含辛茹苦任劳任怨艰苦卓绝百折不挠千里迢迢肝胆相照风雨无阻坚贞不屈赤胆忠心全心全意鞠躬尽瘁扶危济困赴汤蹈火冲锋陷阵程门立雪(五)歇后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徐庶(s hù)进曹营——一言不发*梁山泊的军师——无(吴)*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六)关于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行动、说话情态的词语文质彬彬仪表堂堂虎背熊腰身强力壮神采奕奕满面春风垂头丧气目瞪口呆健步如飞活蹦乱跳大摇大摆点头哈腰低声细语巧舌如簧娓娓动听语重心长(七)名言警句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德国)歌德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
——(印度)泰戈尔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焦;也不要烦恼;阴郁的日子里要心平气和;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
——(俄国)普希金(八)古诗文详解古诗词:《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前一句意思: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五下语文单元知识点

五下语文单元知识点五年级语文共有9个单元,下面将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单元:小说阅读1.小说的定义:一种以虚构的人物、情节和环境为素材,通过文学化的手法来描绘生活的艺术形式。
2.小说的分类:现实主义小说、科幻小说、历史小说、神话小说等。
3.小说的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局。
4.小说的元素:主题、情节、人物、环境、对话、描写、独白等。
5.小说的技巧:比喻、夸张、拟人、对仗、省略等。
第二单元:诗歌鉴赏1.诗歌的定义:一种用语言来表达情感、思想和意境的文学形式。
2.诗歌的分类: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等。
3.诗歌的特点:格律、韵脚、修辞等。
4.诗歌的鉴赏: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欣赏诗歌的美。
第三单元:修辞的艺术1.修辞的定义: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达到修辞的艺术效果。
2.修辞的技巧:比喻、夸张、拟人、对仗、排比、反问等。
3.修辞的作用:增加文章的表达力和艺术感。
第四单元:中国文化1.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3.中国的名胜古迹:长城、故宫、兵马俑、黄山、九寨沟等。
4.中国的传统美食:北京烤鸭、麻婆豆腐、龙井茶、粽子等。
第五单元:写人的艺术1.描写人物的特点:外貌、行为、心理等。
2.描写人物的方法: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
3.描写人物的技巧:比喻、拟人、对比、引用等。
第六单元:风和太阳的故事1.逻辑和情感:故事中的风和太阳在争吵中通过比赛来证明各自的观点。
2.推理和判断:通过判断风和太阳的行为,推理出主题。
第七单元:银杏树和小草的故事1.主题和情感:故事中的银杏树和小草通过经历变化来表达成长和坚强的意义。
2.推理和判断:通过判断人物的变化,推理出主题。
第八单元:之乎者也1.方言和普通话:故事中的贾老师用方言来“之乎者也”,引发了孩子们对方言和普通话的思考。
第九单元:成语故事1.成语的定义:由固定的词语组成、有特定含义的语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 歇后语 * 刘 关 张 桃 园 三 结 义 ——生 死 之 交 * 孔 明 借 东 风 ——巧 用 天 时 * 关 公 赴 会 ——单 刀 直 入 * 徐 庶 ( sh ù) 进 曹 营 — — 一 言 不 发 * 梁 山 泊 的 军 师 ——无 ( 吴 ) * 孙 猴 子 的 脸 ——说 变 就 变
见义勇为
光明磊 落
舍生取 义
视死
7. 表 现 机 智 勇 敢 的 : 神 机 妙 算 足 智 多 谋 奋 不 顾 生 奋 勇 当 先 8. 含 有 人 体 器 官 名 称 的 : 眼 高 手 低 目 瞪 口 呆 胸 有 成 竹 头 重 脚 轻 口是心非 手 疾眼快
9. 含 有 动 物 的 : 指 鹿 为 马 威 鹤立鸡群
文学常识
(一) 古诗 《浪淘沙》 唐 刘禹 锡 九 曲 黄 河 万 里 沙 ,浪 淘 风 簸 自 天 涯 。 如 今 直 上 银 河 去 ,同 到 牵 牛 织 女 家 。
(二) 古文 * 天 行 健 ,君 子 以 自 强 不 息 。 《 周 易 》 * 有 志 不 在 年 高 ,无 志 空 长 百 岁 。 《 传 家 宝 》 * 莫 等 闲 ,白 了 少 年 头 ,空 悲 切 ! 《 满 江 红 》 * 少 年 易 老 学 难 成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 《 偶 成 》 * 路 曼 曼 其 修 远 兮 ,吾 将 上 下 而 求 索 。 《 离 骚 》 * 不 积 跬 步 ,无 以 至 千 里 ; 不 积 小 流 , 无 以 成 江 海 。 《 荀 子 》
《刷子李》:刷子李是个技 艺高超、自信、心 细如发的 人。 《金钱的魔力》:反映了老 板等小市民以钱取 人、金钱 至尚的丑态。
《 桥 》:赞 扬 了 老 共 产 党 员 无 私 无 畏 、不 徇 私 情 、英 勇 献 身 的 崇 高 精 神 。 《 梦 想 的 力 量 》 :体 现 了 瑞 恩 的 一 颗 善 良 、坚 定 执 著 的 金 子 般 的 美 好 童 心。
《 将相 和》 :蔺相 如个 机智 勇敢 、足 智多 谋、临 危不 惧、 对友 人胸 怀宽 广、忍辱退让的人。 廉颇是个知错就改、豪爽直 率的人。 《草船借箭》:诸葛亮是个 神机妙算 、足智多 谋、宽厚 待人(知 天文、 懂地理、识人心)的人。 周瑜是个智谋过人、心胸狭 窄、妒贤嫉能的人 。 鲁肃是个忠厚守信的人。
d. 喜 新 厌 旧 : 此 起 彼 伏 1 1. 互 为 近 义 的 :
前因后 果
优胜劣 汰
a. 惊 涛 骇 浪 : 争 分 夺 秒 瞻 前 顾 后 食 精打细算 同 舟共济
同甘共 苦
交头接 耳
丰衣 足
b. 花 言 巧 语 : 面 红 耳 赤 旦 胡思乱想
千方 百计
里 应外合
聚精会神
通宵 达
12. 反 映 历 史 故 事 的 : 三 顾 茅 庐 精 忠 报 国 围 魏 救 赵 指 鹿 为 马 完 璧归赵 负荆请罪
(三) 对联 地满红花红满地 天连碧水 碧连天 ( 回文联) 一 夜 五 更 ,半 夜 二 更 有 半 三 秋 九 月 ,中 秋 八 月 之 中 ( 数 字 联 ) 翠 翠 红 红 ,处 处 莺 莺 燕 燕 风 风 雨 雨 ,年 年 暮 暮 朝 朝 ( 叠 字 联 ) 楼 外 青 山 ,山 外 白 云 ,云 飞 天 外 池 边 绿 树 ,树 边 红 雨 ,雨 落 溪 边 ( 顶 针 联)
13. 反 映 口 才 差 的 : 语 无 伦 次 张 口 结 舌 漏 洞 百 出 【人物 形象的个性特点】 《 童年 的 发 现》:费奥 多罗 夫是 个幽 默 天 真、 单纯 、爱 探 究、善 于 想象 的人。 《杨氏之子》:杨氏之子个 聪明、机智、幽默 的人。 《晏子使楚》:晏子是个机 智过人、临危不惧 、爱国、 能言善辩的人。 《金色的鱼钩》:赞扬了老 班长忠于革命、舍 己为人的 崇高精神。
意 思 : 大 儿 子 ,在 小 溪 东 岸 的 豆 地 里 锄 草 。 二 儿 子 ,正 在 编 织 鸡 笼 ,手 艺 可 巧 ! 最 逗 人 喜 爱 是 调 皮 可 爱 的 小 儿 子 ,躺 在 溪 边 剥 莲 蓬 。
《 杨 氏 之 子 》 : 梁 国 杨 氏 子 九 岁 ,甚 聪 惠 。 孔 君 平 诣 其 父 ,父 不 在 ,乃 呼 儿 出 。 为 设 果 , 果 有 扬 梅 。 孔 指 以 示 儿 曰 : “此 是 君 家 果 。 ”儿 应 声 答 曰 : “未 闻 孔 雀 是 夫 子 家 禽 。 ”
曹操是个谨慎多疑的人。 《景阳冈》:武松是个豪放 、倔强、机智勇敢 的人。 《 猴王 出 世 》:孙 悟空 是个 自由 自在 、快 活逍 遥、亲 和友 善、顽皮 可爱
的人。 《 小嘎 子 和 胖墩 儿 比 赛摔跤 》:小嘎 子 是 个顽 皮、机敏、 争强 好 胜 、富 有心计的人。 胖墩儿是个豪爽、随和的人 。 《临死前的严监生》:严监 生是个爱财如命的 守财奴。 《 “凤 辣 子 ”初 见 林 黛 玉 》 : 王 熙 凤 是 个 泼 辣 张 狂 、 口 齿 伶 俐 、 善 于 阿 谀 奉承、见风使舵的人。
译 文 : 在 梁 国 ,有 一 户 姓 杨 的 人 家 ,家 里 有 个 九 岁 的 儿 子 ,他 非 常 聪 明 。 有 一 天 ,孔 君 平 来 拜 见 他 的 父 亲 ,恰 巧 他 父 亲 不 在 家 ,孔 君 平 就 把 这 个 孩 子 叫 了 出 来 。 孩 子 给 孔 君 平 端 来 了 水 果 ,其 中 有 杨 梅 。 孔 君 平 指 着 杨 梅 给 孩 子 看 ,并 说 : “这 是 你 家 的 水 果 。 ”孩 子 马 上 回 答 说 : “我 可 没 听 说 孔 雀 是先生您家的鸟。” 折 花 逢 驿 使 ,寄 与 陇 头 人 。 海 内 存 知 己 ,天 涯 若 比 邻 。 良 药 苦 口 利 于 病 ,忠 言逆耳利于行。
全 诗 意 思 : 青 草 像 被 谁 铺 开 在 地 上 一 样 ,方 圆 六 七 里 都 是 草 地 。 晚 风 中 隐 约 传 来 三 四 声 牧 童 悠 扬 的 笛 声 。 牧 童 放 牧 归 来 ,在 吃 饱 晚 饭 后 的 黄 昏 时 分 。 他 连 蓑 衣 都 没 脱 ,就 愉 快 的 躺 在 草 地 上 看 天 空 中 的 明 月 。
《 清 平 乐 ·村 居 》 宋 辛 弃 疾 ( 这 首 词 反 映 了 朴 素 、 温 暖 而 有 风 趣 的 农 村 生活。) 茅 檐 低 小 ,溪 上 青 青 草 。 醉 里 吴 音 相 媚 好 ,白 发 谁 家 翁 媪 ? 大 儿 锄 豆 溪 东 ,中 儿 正 织 鸡 笼 。 最 喜 小 儿 亡 赖 ,溪 头 卧 剥 莲 蓬 。
4. 描 写 人 物 说 话 情 态 的 : 低 声 细 语 巧 舌 如 簧 娓 娓 动 听 语 重 心 长 5. 描 写 人 物 心 理 的 : 心 旷 神 怡 迫 不 及 待 心 急 如 焚 忐 忑 不 安 心 惊 肉跳 心惊胆战
6 .描 写 高 尚 品 质 的 :拾 金 不 昧 如归 大义凛然
(八) 古诗文详解 古诗词:《牧童》 唐 吕岩 草 铺 横 野 六 七 里 ,笛 弄 晚 风 三 四 声 。 归 来 饱 饭 黄 昏 后 ,不 脱 蓑 衣 卧 月 明 。
前 一 句 意 思 : 广 阔 的 原 野 ,绿 草 如 茵 ; 晚 风 中 隐 约 传 来 三 四 牧 童 声 悠 扬 的笛声。
基础知识
【词语 积累】
1. 写 人 物 外 貌 的 : 眉 清 目 秀 文 质 彬 彬 壮 骨瘦如柴
仪表堂堂
虎背熊腰
身强力
2. 描 写 人 物 神 态 的 : 愁 眉 苦 脸 目 瞪 口 呆 神 采 奕 奕 满 面 春 风 挤 眉 弄眼 垂头丧气
3. 描 写 人 物 行 动 的 : 健 步 如 飞 活 蹦 乱 跳 大 摇 大 摆 点 头 哈 腰
《舟过安仁》宋 杨万里 一 叶 渔 船 两 小 童 ,收 篙 停 棹 坐 船 中 。 怪 生 无 雨 都 张 伞 ,不 是 遮 头 是 使 风 。
后 一 句 意 思 :哦 , 怪 不 得 没 下 雨 他 们 也 张 开 了 伞 呢 , 原 来 不 是 为 了 遮 雨 , 而 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 全 诗 意 思 : 两 个 儿 童 坐 在 一 只 如 扁 舟 般 的 小 船 上 ,奇 怪 的 是 他 们 在 船 上 却 不 用 篙 和 棹 。哦 , 怪 不 得 没 下 雨 他 们 也 张 开 了 伞 呢 ,原 来 不 是 为 了 遮 雨 , 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 啊! 怪 生 : 怪 不 得 ( “怪 生 ”除 了 有 “怪 不 得 ”的 意 思 , 还 包 含 着 诗 人 了 解 原 因 后 的 恍 然 ,也 包 含 着 理 解 了 两 个 童 子 撑 伞 行 为 而 由 此 产 生 的 好 笑 有 趣 的 心 理 。“怪 生 ”一 词 看 似 平 常 , 作 者 体 味 到 的 趣 和 童 子 行 为 的 趣 就 在 其 中 了 。) 这 首 诗 浅 白 如 话 ,充 满 情 趣 ,展 示 了 无 忧 无 虑 的 两 个 小 渔 童 的 充 满 童 稚 的 行 为 和 行 为 中 透 出 的 只 有 孩 童 才 有 的 奇 思 妙 想 ,童 言 无 忌 。
(六) 关于描写人物外貌、神 态、行 动、说话情态 的词语 文质彬彬 仪表堂 堂 虎背 熊腰 身强力壮 神采奕 奕 满面 春风 垂头丧气 目瞪口 呆 健步 如飞
活蹦乱跳 低声细语 语重心长
大摇大 摆 巧舌如 簧
点头 哈腰 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听
(七) 名言警句 你 若 要 喜 爱 你 自 己 的 价 值 ,你 就 得 给 世 界 创 造 价 值 。 ——( 德 国 ) 歌 德 让 预 言 的 号 角 奏 鸣 ! 哦 ,西 风 啊 ,如 果 冬 天 来 了 ,春 天 还 会 远 吗 ? ——( 英 国)雪莱 果 实 的 事 业 是 尊 贵 的 ,花 的 事 业 是 甜 美 的 ,但 还 是 让 我 在 默 默 献 身 的 阴 影 里 做 叶 的 事 业 吧 。 —— ( 印 度 ) 泰 戈 尔 假 如 生 活 欺 骗 了 你 ,不 要 心 焦 ,也 不 要 烦 恼 ,阴 郁 的 日 子 里 要 心 平 气 和 ,相 信 吧 ,那 快 乐 的 日 子 就 会 来 到 。 ——( 俄 国 ) 普 希 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