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值》诗人简介

合集下载

叶绍翁《游园不值》原文、译文、赏析

叶绍翁《游园不值》原文、译文、赏析

叶绍翁《游园不值》原文、译文、赏析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作者简介]南宋大诗人叶绍翁(1200 年前后在世),南宋著名诗人,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人氏。

原姓李,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 )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

建炎三年(1129 ),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

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

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龙泉同乡进士、当朝参知政事(副相)真德秀过从甚密。

攻诗,尤擅七言绝句,属江湖派,然意境高远,用语新警,非一般江湖派诗人之作。

有《鄂王墓》诗:“万古知心只老天,英雄堪恨复堪怜。

如公少缓须臾死,此虏安能八十年。

漠漠疑尘空偃月,堂堂遗像在凌烟。

早知埋骨西湖路,悔不鸱夷理钓船。

”表现了南渡文士对国事的感慨,爱憎分明。

其《游园不值》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脍灸人口,成千古绝唱。

其《西湖晚秋》诗:“爱山不买城中地,畏客长撑层后船。

荷花无多秋事晚,又随鸥鹭过残年。

”在历代歌咏西湖诗中,可谓上乘,颇得野趣。

著有《靖逸小集》和《四朝闻见录》。

后者记述南渡以后朝野事,可补史传之不足,收入《四库全书》。

[注释]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没有遇见。

指没有见到园子的主人,没能进入园中。

应怜:大概是感到心疼吧。

应,表示猜测;怜,怜惜、爱惜。

屐齿印苍苔: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印苍苔(TI):在苍苔上印下屐齿印。

苍苔,青苔。

小叩:轻轻敲门。

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 译诗、诗意]应当爱惜青苔不让屐齿把它踩坏,我轻轻地敲着那扇柴门可是许久也不开。

然而满园的春色柴门是关不住的,一枝粉红色的杏花已从墙头探伸出来。

趁春日天气晴好,外出会友。

也许是园主人爱惜苍台怕我们踏上鞋印吧,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

叶绍翁《游园不值》赏析

叶绍翁《游园不值》赏析

叶绍翁《游园不值》赏析叶绍翁(生卒年不祥)南宋中期诗人。

字嗣宗,号靖逸,建宁浦城(今属福建)人,徙居处州龙泉(今属浙江)。

其学出于叶商之,与真德秀交厚,属江湖派诗人。

他曾长期隐居于钱塘西湖之滨,常与葛天民相互酬唱。

著有《靖逸小集》、《四朝见闻录》等.其中一首七言绝句《游园不值》历来为世人所传诵。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首小诗,可以说是人见人爱啦!因为她构思新颖别致,韵味隽永含蓄。

既清秀俊丽,又富有理趣。

这是叶绍翁最有名的一首诗了,被长年选作小学课文。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有必要认真地、慎重地来对待她,以免误导学生、误人子弟啊!一般地,后面两句是没有什么异议的了,人们的异议主要集中在前两句。

前面两句按照常规的解释是这样说的:园主人大概是怕游人的屐齿踩坏了院内的苍苔吧!为什么敲了许久、等了许久,仍不见有人来开门?这样的解释初听起来还挺风趣幽默的,然而却经不起人们深入细致地揣摩和推敲。

因为这种解释的所谓风趣幽默远远阻挡不了读者对该诗作者内心世界的刻薄尖酸、自私无聊的推测及想象!它总让读者感觉到诗人叶绍翁幽默得过了头儿,很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这种解释颇适合该诗的另一种版本:“应嫌屐齿印苍苔,十扣柴扉九不开。

”而这种版本是很不多见的,并且最终是被淘汰掉了的。

对此,我有一个这样的推测:此种版本可能是作者的初稿或者说草稿吧。

作者一时兴致,只想着说笑、调侃,竟有点忘乎所以了!等冷静下来仔细琢磨一番,才觉得不太对劲,因为过于刻薄尖酸地猜度他人时,难免会引火烧身、招惹来众人的非议的!所以便及时修订成今天流行的这种版本作为定稿。

作者思想认识上的这种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再不然,就是当时或后世的某些浅薄者多事,企图按照自己想当然的错误理解,欲把这首诗修改得更“浅显易懂”一些。

殊不知愈改愈乱,早已不是诗人叶绍翁睿智豁达、风雅脱俗的本意了!那么,这首小诗究竟怎样去理解才能让人们觉得更加合情合理、更加真实可信一些呢?这得先谈谈解诗的一般原则。

诗词鉴赏: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词鉴赏: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词鉴赏:叶绍翁《游园不值》游园不值宋代: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注释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应怜:概是感到心疼吧。

应,表示猜测;怜,怜惜。

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小扣:轻轻地敲门。

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赏析二《游园不值》这首七言绝句,描写了作者游园不成,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

不但表现了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

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此诗所写的大致是江南二月,正值云淡风轻、阳光明媚的时节。

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想看看园里的花木。

他轻轻敲了几下柴门,没有反响;又敲了几下,还是没人应声。

诗人猜想,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的。

诗人在花园外面寻思着,徘徊着,很是扫兴。

他在无可奈何、正准备离去时,抬头之间,忽见墙上一枝盛开的红杏花探出头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人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感受到满天绚丽的春光,总算是不虚此行了。

从诗意看,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

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很多好处。

其一是写春景而抓住了特点,突出了重点”。

《马上作》云:“平明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用“杨柳”的金黄、嫩绿来衬托“红杏”的艳丽,可谓善于突出重点。

叶绍翁这首诗应是从陆游诗中脱胎而来,用一“出”字把红杏拟人化,更是抓住了春景特点,突出了重点。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叶绍翁《游园不值》原文、译文、赏析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叶绍翁《游园不值》原文、译文、赏析

叶绍翁《游园不值》原文、译文、赏析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作者简介]南宋大诗人叶绍翁(1200年前后在世),南宋著名诗人,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人氏。

原姓李,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

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

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

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龙泉同乡进士、当朝参知政事(副相)真德秀过从甚密。

攻诗,尤擅七言绝句,属江湖派,然意境高远,用语新警,非一般江湖派诗人之作。

有《鄂王墓》诗:“万古知心只老天,英雄堪恨复堪怜。

如公少缓须臾死,此虏安能八十年。

漠漠疑尘空偃月,堂堂遗像在凌烟。

早知埋骨西湖路,悔不鸱夷理钓船。

”表现了南渡文士对国事的感慨,爱憎分明。

其《游园不值》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脍灸人口,成千古绝唱。

其《西湖晚秋》诗:“爱山不买城中地,畏客长撑层后船。

荷花无多秋事晚,又随鸥鹭过残年。

”在历代歌咏西湖诗中,可谓上乘,颇得野趣。

著有《靖逸小集》和《四朝闻见录》。

后者记述南渡以后朝野事,可补史传之不足,收入《四库全书》。

[注释]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没有遇见。

指没有见到园子的主人,没能进入园中。

应怜:大概是感到心疼吧。

应,表示猜测;怜,怜惜、爱惜。

屐齿印苍苔: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印苍苔(tái):在苍苔上印下屐齿印。

苍苔,青苔。

小叩:轻轻敲门。

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译诗、诗意]应当爱惜青苔不让屐齿把它踩坏,我轻轻地敲着那扇柴门可是许久也不开。

然而满园的春色柴门是关不住的,一枝粉红色的杏花已从墙头探伸出来。

趁春日天气晴好,外出会友。

也许是园主人爱惜苍台怕我们踏上鞋印吧,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

《游园不值》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园不值》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园不值》原文及翻译赏析《游园不值》原文及翻译赏析1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古诗简介《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这首小诗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因游赏受阻而扫兴又得兴,这应该看作是一种精神奇遇。

此诗就是记录这种精神奇遇的,它是一首无法成游、却胜于成游的别具一格的记游诗。

首句又作“应嫌屐齿印苍苔”,我却嫌这“嫌”字不好,它似乎在表现园主人闭门谢客、远离尘嚣的清高,但清高得有点做作。

翻译/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爱惜的青苔。

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

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注释(1)游园:出外游玩。

(2)不值:没有遇到。

(3)应:应该。

(4)怜:爱惜。

(5)印:印上。

(6)小扣:轻轻地敲打。

(7)久:很长时间。

赏析/鉴赏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

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陆游《马上作》云:“平明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与此诗后半辞意颇同。

陆游在南宋诗名极大,江湖后辈叶绍翁多半读过《马上作》而有所沿袭。

在创作中,后人往往有类似和全同前人的语句。

这有两仲情况:一是无心偶合,一是有意借用。

前者如蔡宽夫诗话云:“元之(王禹偁)本学白乐天诗,在商州尝赋《春日杂兴》云:‘两株桃杏映篱斜,装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其子嘉祐云:‘老杜尝有“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之句,语颇相近。

’因请易之。

元之忻然曰:‘吾诗精诣,遂能暗合子美邪。

’更为诗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

’卒不复易。

”后者如文天祥《集杜诗·自序》云:“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言之。

叶绍翁游园不值原文鉴赏

叶绍翁游园不值原文鉴赏

叶绍翁游园不值原文鉴赏《游园不值》作者:叶绍翁【宋代】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注释:① 游园不值:我在游园时没有遇到主人。

古时游园,是游私园,和后世的公园不同.这里是说没有进园游赏。

② 应:可能,大概。

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是“可怜”。

③屐齿:木屐一种木质的鞋,鞋底有横木齿。

底的锯齿,可以防滑。

④ 苍苔:青苔。

⑤ 小扣:轻轻地敲。

⑥ 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游园不值》翻译:诗人想去朋友的花园中观赏春色,但是敲了很长时间门,也没有人来开。

主人大概不在家,又可能是爱惜青苔,担心被游人踩坏,从而不开门。

但是一扇柴门,虽然关住了游人,却关不住满园春色,一枝红色的杏花,早已探出墙来。

《游园不值》鉴赏: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

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

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

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

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因游赏受阻而扫兴又得兴,这应该看作是一种精神奇遇。

此诗就是记录这种精神奇遇的,它是一首无法成游、却胜于成游的别具一格的记游诗。

首句又作“应嫌屐齿印苍苔”,我却嫌这“嫌”字不好,它似乎在表现园主人闭门谢客、远离尘嚣的清高,但清高得有点做作。

倒是“怜”字有情致,高齿的木板鞋屐,音jī不避苔滑路僻,去探访春天消息,其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值得怜惜、同情,尽管它吃了“闭门羹,轻拍木编门扇柴扉,音fēi而久久不见打开。

叶绍翁简介

叶绍翁简介

叶绍翁简介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南宋著名诗人。

叶绍翁的生卒年皆不详。

绍翁属江湖派诗人,多写田园风光,富生活情趣,尤善七言绝句,代表作《游园不值》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两句,匠心独具,富生活情趣。

叶绍翁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与葛天民有往来。

人物简介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

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

生卒年不详。

曾任朝廷小官。

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

另外,周密《齐东野语》载其咏史诗《汉武帝》一首,颇尽讽刺揶揄之能事。

叶绍翁诗集《靖逸小集》,有《南宋群贤小集》本。

他别著《四朝闻见录》,杂叙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本。

创作风格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

另外,周密《齐东野语》载其咏史诗《汉武帝》一首,颇尽讽刺揶揄之能事。

他别著《四朝闻见录》,杂叙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本。

三年级古诗《游园不值》知识点

三年级古诗《游园不值》知识点

三年级古诗《游园不值》知识点《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诗人春日游园的所见所感,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学习这首古诗的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龙泉)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

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有的写江南水乡景色,很有风味;有的写田家生活片段,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

二、诗歌原文及注音应怜屐(jī)齿印苍苔,小扣柴扉(fēi)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三、词语解释1、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2、应怜:大概是感到心疼吧。

应,表示猜测;怜,怜惜。

3、屐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4、小扣:轻轻地敲门。

5、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四、诗句翻译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五、诗歌赏析1、前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

但诗人却从“屐齿印苍苔”这一细节推测出园主人可能是怕来访者的木屐踩坏了园内的青苔,所以才紧闭园门。

“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轻轻地敲门,却久久没有人来开,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诗人访友不遇的扫兴,还隐隐透露出园主人的淡泊名利。

2、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千古名句。

这两句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前者是关不住的,后者是“出墙来”的,展现了春天的蓬勃生机。

同时,这两句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脱颖而出,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六、诗歌主题这首诗通过写诗人游园不成,却看到一枝红杏出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以及对新生事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七、写作手法1、欲扬先抑:诗人先写游园不值,园门紧闭,情绪低落;后写看到一枝红杏出墙,心情由失望转为惊喜,这种先抑后扬的手法,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游园不值》诗人简介
导读: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南宋中期诗人。

字嗣宗,号靖逸。

本姓李,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祖籍浦城(今属福建)。

曾在朝居官,与真德秀游,其学以朱熹为宗。

后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

是江湖派诗人。

擅长写七绝。

他的诗,都是描写山林景物和酬赠朋友之作。

名作《游园不值》,久为人们传诵。

其他如《田家三秋》、《夜书所见》等都写得词淡意远,饶有情致。

诗集有《靖逸小集》。

另有《四朝闻见录》,记叙了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事。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