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要求说明
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的三条命题原则

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的三条命题原则
一、命题必须依据《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在坚持《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从所在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出发,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使语文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名学生服务,而不是只为部分学生服务。
二、要处理好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不仅要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语文能力的发展情况,还要能够反映出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以及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
试题应符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
要注意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潜能,关注他们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理解并尊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
三、要重视语文积累和运用的考查,重视语言文字独特的人文价值取向,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
语文试题应该体现语文素养的综合性,体现语文学科特有的灵性和生气,以及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性。
中职校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要求公布

龙源期刊网
中职校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要求公布
作者:
来源:《学生导报·中职周刊》2017年第23期
上海教育考试院近日公布了2017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要求,本市中等职业学校完成本课程规定课时后的在籍学生均可参加本次考试。
语文科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合格性考试为全体学生必考,等级性考试为学生自愿选考。
合格性考试的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形式报告;在合格性考试“合格”并且等级性考试取得有效成绩的前提下,等级性考试的成绩按两者总分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报告。
语文
能力目标
凡能力目标条目后注有“★”标识的,为合格性考试的要求;等级性考试则必须达到所有的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
1.阅读能力
①记诵和理解常用的名言名句。
★
②获取阅读材料中的相关信息。
★
③理解或解释词、句、段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
④概括阅读材料的要点或主旨。
★
⑤梳理阅读材料的思路与结构。
⑥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
★
⑦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⑧从内容或表达方式上,对阅读材料的主要特点作简要评价。
⑨根据阅读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语文》会考考试要求

计1301《语文》会考考试要求一、考试性质中职学校语文会考是水平性考试。
其会考合格成绩作为中职学校学生学历证书验印的依据之一。
考试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和落实课程目标,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好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考试着重考查学生掌握和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一)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1、理解常见词语(包括成语)。
2、辨析病句。
3、辨别常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4、中外重要作家和作品的基本了解。
5、文学体裁基本常识的了解。
6、部分古代、现代优秀诗词的背诵与默写(见附录“背诵与默写篇目”)。
(二)现代文阅读能阅读一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现代文章和诗歌、小说等现代文学作品。
1、把握文章的中心(文中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基本理解文章的中心内容)。
2、分析文章的结构(划分文章的段落或层次,并归纳其内容)。
3、分析文章的写法①掌握记叙文的要素,理清记叙的顺序。
②掌握说明的方法,辨析说明的条理。
③掌握议论文的要素及常用的论证方法,能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④掌握常用应用文的格式和写作的基本要求。
⑤了解诗歌、小说等现代文学作品的主要写作特点。
4、分析文章的语言(分析关键词、句、段的含义及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5、整体感悟文章(基本读懂文章,熟记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
(三)文言文:文言虚词、实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文言句式等。
(四)写作根据题意,写一篇不少于650字的文章。
1、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
2、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3、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书写规范,文面整洁。
4、记叙文,能恰当选材,会叙述、描写。
5、议论文,做到论点和论据一致,能运用常见的论证方法。
6、说明文,能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
7、应用文,能表意明确,格式、内容正确。
2017年初中语文学考纲要

3. 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III.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限定用时为 120 分钟。 试卷结构:试卷共分四个大题,由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翻译题和写作题组成; 全卷满分 120 分。
Ⅳ. 题型示例
第一大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刹.那/刹.车 创.伤/创.造 行.款/行.头 D. 粗犷./旷.达 剽.悍/漂.泊 氛.围/气愤.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造型 顶粱柱 刻骨明心 隐姓埋名
B. 藉贯 沉甸甸 锐不可当 秩序景然
C. 丰硕 紧箍咒 疲备不堪 振耳欲聋
D. 憔悴 逐客令 家喻户晓 进退维谷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琐屑 闻名遐迩 略胜一畴 粗制滥造 B. 急躁 再接再励 万籁俱寂 妇孺皆知 C. 招徕 无动于衷 觥筹交错 迫不及待 D. 浩瀚 轻飞漫舞 获益匪浅 众目睽睽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济南市 2017 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纲要 语文
I. 命题指导思想
一、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 和济南市教育局颁布的《济南市 2017 年初中学生毕业评价及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意见》(济 教办字〔2017〕10 号)。
二、命题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 力,并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汉高祖入关,召诸县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凡吾所以来,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乃使人与秦吏行至县乡邑,告谕之,秦民
大喜。已而项羽所过残灭,民大失望。刘氏四百年基业定于是矣。
2017年全国卷语文考纲与考试说明解析及备考建议

2017年全国卷语文考纲与考试说明解析及备考建议2017年语文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试卷结构整体上还是按照2016年结构,考试时间和总分不变。
取消选考,文学类和实用类同时作为必考内容。
阅读题共70分,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两部分。
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计35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增加了对文体的要求,并对考试内容作出了说明。
在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实用类文本阅读考人物访谈录或人物传记,客观题由原来的多项选择题改为单项选择题,主观题侧重考文章写作技巧和探究题。
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将“新闻”排在了“传记”的前面,并增加了“应注重真实性和应用性”的表述。
古代诗文阅读共计35分,包括古文断句题和古文翻译题。
古文断句题中,要求考生根据所给古文断句,完成对应的阅读理解题目。
古文翻译题中,要求考生对所给的古文进行翻译,并回答相关问题。
在古代诗文阅读中,增加了“注重价值判断”的要求,能力层级的考查上增加了“理解”层级,表述为“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将“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改为“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将“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改为“鉴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去年相比,今年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题型并未有新的加入。
不过,成语题的选择模式从6选3变为了五选二,而关联词填空模式则未加入。
这表明,这些考点可能会回归到以往的常规题型中,并在其中加入新的元素。
虽然图文转换一直是热点,但考生仍需注重对其他题型的训练,尤其是语言得体这一知识点。
其中,成语题的变化主要是选择模式的改变,考生需要熟悉不同的选择模式,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
四川省2017年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文化考试(中职类)语文

秘密★启用前四川省2017年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文化考试(中职类)注意事项:1.文化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语文、数学、英语各100分)。
2.文化考试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个部分,每部分分为第I卷和第II卷。
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
3.选择题部分,考生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答在试卷、草稿纸上无效。
4.非选择题部分,考生必须使用蓝色或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答在草稿纸上无效。
语文第Ⅰ卷(共20分)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经典岔.路口(chà)刻勤刻俭迷途知返B.风彩雷阵雨长吁.短叹(xū)异口同声C.怅然..亲和力当仁不让火中取栗.(lì)D.顷.刻(qīn)大拇指时过境迁曲高和寡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山野上,苍茫无际的阳光,变化不定的季风,丝丝缕缕地剥蚀..了岁月,干涸着生命。
B.济南的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京。
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折..。
C.命运赋子我们不同的角色,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再小的角色也有可能变成主角。
D.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孤、老、残、幼及精神病患者的利益息息相关....。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音乐公园”曾经是该市的一张文化名片,改名“东郊记忆”以后,仍然热情很高,特别在周末吸引着大量游客。
B.共享经济通过互联网技术,把大量的碎片化资源整合起来,可以实现全社会范围内最大化的供需匹配和资源共享。
C.对于校园欺凌和暴力现象,要建立健全道德、法律和齐抓共管的共识,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责任人刑事责任。
D.卫生部门利用大数据可以监控大规模人员流动的优势,减缓疫情传播速度,有效预4-5题。
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语文)

2017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语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语文)
Ⅰ.考试目标与要求一、全面测试学生的语文能力。
注重考查语文的积累,
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真实、全面地反映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习所达到的水平。
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潜能,关注他们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
二、全面反映语文的学科特性。
语文命题要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性,处理好课程目标中三个维度的关系,注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三、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命题有利于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有利于加强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有利于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优秀文化中开阔视野,增进民族感情。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是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所达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规定的初中阶段语文学业水平的程度,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一、积累与运用1. 汉语拼音:声母、韵母、声调;整体认读音节;多音字的多种读音。
2. 汉字改错: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识别和改正错别字。
3. 汉字书写:汉字结构、汉字笔顺和汉字笔画;硬笔书写正楷字,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能辨识汉字形体特征。
4. 词语成语:词语成语释义;同义(近义)词。
陕西省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语文

语文
《陕西省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相比2016,主要变化如下:
1. 明确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列入考试范围和考试要求。
2. 进一步明确了文言文阅读和古代诗歌阅读的考查内容和能力要求。
3. 明确了语段阅读修改可能涉及的考试内容——标点,词法、语法,辨析修改病句,常用修辞,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4. 明确将立意、结构、层次、文体、格式、标点、书写和卷面列为“写作能力基本要求的标准”。
5. 题型示例(此处题号为《2017中考说明》中题型示例的题号)
变化一:10题,由2016年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语法知识变为带语段的选择形式,且综合考查语法与句子排序。
变化二:综合性学习(三)【活动三:书新篇】田字格书写首次出现根据拼音书写这一形式。
变化三:16题,新增语段衔接排序题。
具体变化如下:
Ⅰ. 命题依据
Ⅱ. 考试范围
Ⅲ.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二、试卷结构和分值
4. 试题类型及特点
Ⅳ.考试要求及内容一、考试要求
二、考试内容
1. 识字与写字
2. 阅读
(1)现代文阅读
2017年保留前8条,将2016年⑨⑩⑪的内容归类到语段阅读修改下面。
详见(4)语段阅读修改。
(2)古诗文阅读
(3)优秀诗文记诵积累
(4)语段阅读修改
3. 写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要求说明语文科一、考试性质、目的和对象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评价实施办法》(沪教委职〔2015〕34号)和《关于2016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评价公共基础课程考试的实施意见》(沪教委职〔2016〕31号)文件的规定,本考试是以《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15修订稿)》为依据的全市统一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学业水平考试。
考试成绩是衡量本市中等职业学校在籍学生完成语文课程规定课时后所达到的学业水平的依据。
参加本科目考试的学生为本市中等职业学校完成本课程规定课时后的在籍学生。
语文科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合格性考试为全体学生必考,等级性考试为学生自愿选考。
合格性考试的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形式报告;在合格性考试“合格”并且等级性考试取得有效成绩的前提下,等级性考试的成绩按两者总分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报告。
二、考试能力目标(一)考试能力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中,合格性考试主要考查语文学科基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等级性考试则在合格性考试内容的基础上,考查学生进一步学习所需要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等。
凡能力目标条目后注有“★”标识的,为合格性考试的要求;等级性考试则必须达到所有的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1.阅读能力1.1 记诵和理解常用的名言名句。
★1.2 获取阅读材料中的相关信息。
★1.3 理解或解释词、句、段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1.4 概括阅读材料的要点或主旨。
★1.5 梳理阅读材料的思路与结构。
1.6 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
★1.7 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1.8 从内容或表达方式上,对阅读材料的主要特点作简要评价。
1.9 根据阅读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10 理解或概括浅显的文言诗文大意。
2.写作能力2.1 根据设定的情境,选择符合写作要求的内容。
★2.2 根据具体语境,判断并改正所提供材料中的错误。
2.3 根据设定的情境,选用合适的文体(文种)进行写作。
(二)说明1.阅读材料形式:连续性文本(由句子和段落构成、以句子为最小单位的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由列表构成、不以句子为最小单位的文本,如清单、表格、图表等)。
2.写作要求:中心明确,选材恰当,结构完整,语句通顺,格式正确,书写规范。
三、考试知识内容依据《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15修订稿)》规定的语文学科“学习内容与要求”,确定相关的语文知识内容。
凡“分层要求”中注有“★”标识的,为合格性考试的要求;等级性考试则必须达到所有的要求。
四、考试方式与时间1.本考试为闭卷书面笔试。
2.合格性考试的考试时间为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3.等级性考试的考试时间为40分钟。
试卷满分50分。
五、试卷结构1.基本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写作题等。
2.试卷结构(1)合格性考试的试卷结构(2)等级性考试的试卷结构六、题型示例本部分编制的试题仅用于说明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的能力目标和题型,并不完全代表正式考试的试题形式、内容、难度等。
【例1】学校图书馆的墙上挂着一幅扇面书法(见右图),董亮只看懂了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后一句是:A.两岸猿声啼不住B.遥看瀑布挂前川C.轻舟已过万重山D.各领风骚数百年【正确选项】B【能力目标】1.1记诵和理解常用的名言名句。
【例2】毕业在即,同学们都将各赴前程。
为了表达与好朋友的惜别之情,最适合用在临别赠言中的诗句是: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人生到处何所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D.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正确选项】D【能力目标】1.1记诵和理解常用的名言名句。
【例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是:由于餐饮业竞争,不少企业只顾赚钱,不注意饮食卫生环境的维护,缺乏的卫生设施,食品卫生条件极差,因饮食卫生发生的餐饮纠纷事件也时有发生。
A.激烈必须B.猛烈必需C.激烈必需D.猛烈必须【正确选项】C【能力目标】1.3理解或解释词、句、段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例4】中国剪纸中常选用“蝙蝠”为素材,以“蝠”字谐音“福”来表示五福临门、福在眼前。
下列利用谐音创作的剪纸作品是:A.连年有余B.一帆风顺C.牛气冲天D.松鹤延年【正确选项】A【能力目标】1.9根据阅读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5】下面三句话,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微信可以将精彩内容分享给好友,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官方网站上的宣传语是“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②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
③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
A.③①②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②①【正确选项】C【能力目标】1.5梳理阅读材料的思路与结构。
【例6】上文谈论的问题是:A.读书B.盖房子C.读书与盖房子的关系D.聪明人与蠢人【正确选项】A【能力目标】1.2获取阅读材料中的相关信息。
【例7】与上文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A.读好教科书是为了打好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B.读书要学以致用,学会做人才是最终目的。
C.读书不是为了做大官、赚钱、当名人专家。
D.不能只读一本书,要广泛涉猎才能变聪明人。
【正确选项】C【能力目标】1.4概括阅读材料的要点或主旨。
阅读下面的新闻报道,完成例8-9题。
【例8】埃及姑娘光脚跑步的原因是A.大脚板长得漂亮B.吸引观众的眼球C.买不起跑鞋D.追求自在与真实【正确选项】D【能力目标】1.2获取阅读材料中的相关信息。
【例9】最适合做新闻报道标题的是A.光着脚丫的姑娘B.快乐的大脚C.美丽的姑娘D.勇敢的明星【答案选项】B(关联)A(单一)【答案说明】“关联”表示答案能联系材料中多个相关特征,并能将它们整合归纳成一个整体,给满分;“单一”表示答案与材料内容有联系,但只涉及到其中的某一点,降级给分。
【能力目标】1.4概括阅读材料的要点或主旨。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例10-13题。
【材料一】不少学生都是晚上睡得迟,早上起得迟,然后匆忙洗漱、狂奔到食堂、路上啃几口包子、踩点到教室,常常连课本都拿错了。
时间节奏从早上就紊乱了,一整天都难以理顺。
有同学很困惑,说自己学习、生活、社团活动搅和在一起,自己的时间已经不能由自己做主了。
很多人就这样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了读书生涯,又在接下来的生活中杂乱无章地工作。
每天24小时是固定的,要提高效率,怎么办? 【材料二】 “番茄工作法”发明人意大利的弗朗西斯科·西里洛认为,好的工作管理方法会让人们驻足、________、________,并在此过程中改进自我。
使用科学的时间管理方法,你将在微笑中达成目标。
对于某一阶段任务的解决,“番茄工作法”建议使用“品质管理循环”(也称PDCA 循环),包括四步:计划—执行—评估—应用(见图1)。
对即将要完成的活动,“番茄工作法”建议做一张“活动清单”来管理时间,把它们全记录下来,无论是否重要。
记录要简洁,一种好的方法是:第一个词代表活动的主题类型,第二个词则明确表达想要实现什么(见图2)。
图1 图2【阅读材料形式:非连续性文本】【例10】填入材料二横线上的词语依次是( )A .观察 醒悟B .观察 欣赏C .停顿 醒悟D .停顿 欣赏 【答案选项】A (关联)C (单一)【能力目标】1.3理解或解释词、句、段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例11】结合材料,不少学生自己时间不能做主的主要原因是( )A .活动过多B .生活习惯不好C .时间不够用D .不会管理时间 【答案选项】D (关联) B (单一)【能力目标】1.3 理解或解释词、句、段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例12】依据材料二,如在“活动清单”上拟写“电脑修理”,应属于PDCA 循环中的□□。
【正确答案】计划番茄工作法因发明者使用一个番茄形状的定时钟而得名。
它以25分钟为一个时间段来开展工作,帮助你提高效率。
【能力目标】1.3理解或解释词、句、段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例13】小明为找工作,准备今天制作一份简历,参照图2,他应在“活动清单”上写。
【参考答案】简历准备(准备简历)【能力目标】1.9根据阅读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例14-17题。
【材料一】截止目前,上海交通卡共有绿、黄、红、蓝和紫五种颜色的普通交通卡以及部分纪念卡和异形卡,这些卡均可在本市公共交通中使用。
绿色、黄色和红色普通交通卡以及直接以11位数字为卡号开头的纪念卡、异形卡等可以在无锡、昆山、常熟等地使用。
蓝色普通交通卡以及11位卡号以字母C 开头的纪念卡、异形卡等仅限上海本地使用。
紫色普通交通卡以及11位卡号以字母U 开头的纪念卡、异形卡等互通城市有:太仓、宜兴、宁波、绍兴、舟山等。
【材料二】A 卡B 卡C 卡【材料三】上海交通卡的流通量已超过5800万张,公共交通的使用率达到80%。
除了坐公交、搭地铁,公交卡还能干什么?其实,市民每时每刻的刷卡记录,交织成一张庞大的公共交通数据网,成为上海规划、管理部门布局公交线网最直接、最重要的根据。
几个月前,一条松江九亭到虹桥枢纽的公交线正式投运,就是得益于此。
具体说就是把九亭30多万人的出行摸了一遍。
群众的诉求是增加一条公交线,结果根据交通卡数据调查下来也认为是可行的。
通过大数据,就能把真正的公交出行需求摸清楚了。
【阅读材料形式:非连续性文本】【例14】小刚家在舟山,但在上海上学,经常要往返两地,________色交通卡最适合他。
【正确答案】紫【能力目标】1.2获取阅读材料中的相关信息。
【例15】材料二是三张纪念卡,根据卡号判断,________卡只能在上海地区使用。
【正确答案】B【能力目标】1.9根据阅读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16】根据材料三,交通卡除了扣缴车费外,还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的有效信息。
【参考答案】布局公交线网【能力目标】1.2获取阅读材料中的相关信息。
U【例17】上述三则材料涉及的主要内容是A.交通卡的功能与使用率B.交通卡的颜色与流通量C.交通卡的分类与功能D.交通卡的颜色与分类【正确答案】C【能力目标】1.4概括阅读材料的要点或主旨。
【例18】联系上下文,填入文中空格处最恰当的词语是A.朋友B.对象C.敌人D.反面【答案选项】C(关联)D(单一)【能力目标】1.3理解或解释词、句、段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例19】下图是记忆过程的图示。
根据内容,填入内的文字正确的一项是:A.刺激物B.短时记忆C.深加工D.复述重现【正确选项】B【能力目标】1.3理解或解释词、句、段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