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要求说明
语文新课标关于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要求

语文新课标关于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要求
语文新课标关于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命题必须依据《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体现课程理念,严格依据学业质量要求命题,保证命题框架、试题情境、任务难度等符合学业质量要求。
2. 坚持以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全面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3. 考试命题应以具体情境为载体,通过设计典型任务,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展现核心素养水平。
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
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典型任务是为评价学生核心素养水平而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语文实践活动。
4. 要处理好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
不仅要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语文能力的发展情况,还要能够反映出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以及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
5. 试题应符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
要注意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潜能,关注他们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理解并尊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
6. 要重视语文积累和运用的考查,重视语言文字独特的人文价值取向,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
语文试题应该体现语文素养的综合性,体现语文学科特有的灵性和生气,以及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新课程标准》原文。
2017年中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要求说明

2017年中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要求说明D三、组合阅读18-20 6-8写作片段写作8-10 2-4合计100 38-45(2)等级性考试的试卷结构内容分值题量题型阅读一、篇章或组合阅读12-14 3-5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二、文言诗文阅读6-8 2-4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写作一、句子修改4-6 6-8 填空题二、作文24-26 2-4 写作题合计50 9-12六、题型示例本部分编制的试题仅用于说明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的能力目标和题型,并不完全代表正式考试的试题形式、内容、难度等。
【例1】学校图书馆的墙上挂着一幅扇面书法(见右图),董亮只看懂了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后一句是:A.两岸猿声啼不住 B.遥看瀑布挂前川C.轻舟已过万重山 D.各领风骚数百年【正确选项】B【能力目标】1.1记诵和理解常用的名言名句。
【例2】毕业在即,同学们都将各赴前程。
为了表达与好朋友的惜别之情,最适合用在临别赠言中的诗句是: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人生到处何所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D.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正确选项】D【能力目标】1.1记诵和理解常用的名言名句。
【例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是:由于餐饮业竞争,不少企业只顾赚钱,不注意饮食卫生环境的维护,缺乏的卫生设施,食品卫生条件极差,因饮食卫生发生的餐饮纠纷事件也时有发生。
A.激烈必须 B.猛烈必需 C.激烈必需 D.猛烈必须【正确选项】C【能力目标】1.3理解或解释词、句、段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例4】中国剪纸中常选用“蝙蝠”为素材,以“蝠”字谐音“福”来表示五福临门、福在眼前。
下列利用谐音创作的剪纸作品是:A.连年有余B.一帆风顺C.牛气冲天 D.松鹤延年【正确选项】A【能力目标】1.9根据阅读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5】下面三句话,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微信可以将精彩内容分享给好友,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学科考试大纲

1
在测试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考试要求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学业水平考
试将考查学生识记[A]、理解[B]、分析综合[C]、评价[D]和表达应用 [E]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32 归园田居(陶渊明)
33 山居秋暝(王维)
34 将进酒(李白)
√
√ √
职 业 √
拓 展
√
√
√
√
7
诗
拓 展
√ √ √
拓全 展诗
全 √
诗 全 诗 全 诗
35 登高(杜甫)
√
36 过华清宫(杜牧)
√
37 雨霖铃(柳永)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 38
轼)
39 一剪梅(李清照)
√
√
√
√
40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的语文素养及语文能力。 D 等 能掌握考核范围内的基本语文知识,语文素养及语文能力
一般。 E 等 未能掌握考核范围内的基本语文知识,语文素养及语文能
力有待提高。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本考试的范围为基础知识、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
实践活动四大部分,包括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 阅读、口语交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写作等方面,以现代文阅读和 写作能力的测试为重点。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内容类别
能力 要求
考试要点与要求
A 识记常用汉字的音、形、义,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B、E 正确使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结合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和色彩。
《语文》会考考试要求

计1301《语文》会考考试要求一、考试性质中职学校语文会考是水平性考试。
其会考合格成绩作为中职学校学生学历证书验印的依据之一。
考试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和落实课程目标,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好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考试着重考查学生掌握和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一)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1、理解常见词语(包括成语)。
2、辨析病句。
3、辨别常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4、中外重要作家和作品的基本了解。
5、文学体裁基本常识的了解。
6、部分古代、现代优秀诗词的背诵与默写(见附录“背诵与默写篇目”)。
(二)现代文阅读能阅读一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现代文章和诗歌、小说等现代文学作品。
1、把握文章的中心(文中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基本理解文章的中心内容)。
2、分析文章的结构(划分文章的段落或层次,并归纳其内容)。
3、分析文章的写法①掌握记叙文的要素,理清记叙的顺序。
②掌握说明的方法,辨析说明的条理。
③掌握议论文的要素及常用的论证方法,能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④掌握常用应用文的格式和写作的基本要求。
⑤了解诗歌、小说等现代文学作品的主要写作特点。
4、分析文章的语言(分析关键词、句、段的含义及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5、整体感悟文章(基本读懂文章,熟记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
(三)文言文:文言虚词、实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文言句式等。
(四)写作根据题意,写一篇不少于650字的文章。
1、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
2、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3、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书写规范,文面整洁。
4、记叙文,能恰当选材,会叙述、描写。
5、议论文,做到论点和论据一致,能运用常见的论证方法。
6、说明文,能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
7、应用文,能表意明确,格式、内容正确。
【语文】2020年温州市中职学业水平测试考纲

温州市中职语文“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2020年版)一、教材以指定篇目为准(主要教材为省编教材、地方教材),见附件1。
二、考试题型及所占比例1.基础知识20%;2.现代文阅读30%;3.文言文阅读10%;4.作文40%。
三、命题素材范围1.基础知识——常用2.现代文阅读——课外1篇,课内(指定篇目中)1篇3.文言文阅读——课内(指定篇目中)1篇4.作文——记叙文、论述类和应用文选其一四、复习要点1.基础知识(1)掌握3500个常用汉字读音,并能结合语境正确理解与运用;(2)掌握词语的感情色彩及语体差异,理解不同语境中的词意;(3)正确使用常见标点符号(顿号、逗号、分号、句号、冒号、引号、括号、省略号、破折号);(4)判断常见的修辞方法及作用(比喻、比拟、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反复、引用);(5)辨析病句(语序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表意不明、搭配不当、不合逻辑等)。
(6)记诵和理解生活中广为引用的名言名句(含成语、俗语等)。
(7)辨识重要的文化常识。
2.现代文阅读(1)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正确理解课文所叙述的情节、所表达的观点、所流露的感情;(2)大体理清课文的思路,分清层次,抓住要点,理解重要语句的涵义。
能够运用文体知识分析课文,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表现方法;(3)能了解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的特点;(4)能辨识常见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5)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语言风格,从艺术特色上认识作品。
3.古代诗文阅读(1)借助注释,读懂浅易的文言文;(2)了解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3)掌握主要的文言句式和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4)背诵适量名句、名段、名篇(指定背诵篇目,见附件2),增加古代诗歌和文言作品的积累。
4.写作(1)表述准确,语言简明、连贯、得体;(2)中心明确,思路清晰,选材得当,结构完整;(3)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说假话、套话、空话;(4)了解应用文的写作知识,能够写几种常用的应用文;(5)能写记叙文,能恰当地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能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学习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写说明文,能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恰当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写议论文,做到有观点、有材料,材料与观点保持一致;(6)能写简单的论述类文章,所写文章能就某个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就自己的看法提供适当的证据,能展开恰当的论述,言之有理,体裁用语符合议论文特点;(7)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原则

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原则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原则是编写高质量、公正合理的题目,评价考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素质和综合能力。
为了确保学业水平考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命题人员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性原则命题要有科学性,即题目应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规范。
命题人员需具备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对测试目的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合理地制定考查内容范围和测试方式,确保试题能够充分反映被测试者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二、客观性原则命题要有客观性,即题目应该遵循客观、公正、合理的原则,不受主观情感、偏见和歧视的影响,其答案应有唯一、确定的正确答案,并公正地评分标准,保证成绩评估的公正性。
三、适应性原则命题要有适应性,即题目的内容与考生学习的课程、教材相适应,考查难度应适宜,能够照顾到不同层次和能力的学生,使得试题区分度较高,能够判断学生的差异性。
四、多样性原则命题要有多样性,即试题要有不同类型、不同难度、不同形式的题目,在对知识点全面覆盖的同时,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测试学生的不同能力方面,如推理、分析、综合、创新等,使其能够面对不同的学科或问题,其学习能力表现更加全面。
五、实用性原则命题要有实用性,即试题应该基于学科相关的实际需求和实际应用,具有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意义,能够测试和加强学生在学科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及能力。
六、保密性原则命题要有保密性,根据考试安全规定,所有涉及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及其处理过程、相关资料等应当保密。
命题人员需严格保守将要命题所涉及的秘密,不得泄露给任何人或组织。
以上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原则的几个方面,如果命题人员可以遵循这些原则,制作出优质的试题,那么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考试中展现自我,通过表现得到更好的评价结果。
中职语文命题

中职语文命题
盱眙中等专业学校张香来
一、总体趋势
命题形式和内容向普通高考语文卷靠拢:客观题比重降低,主观题比重上升;降低了识记的要求,更加注重语文能力。
二、具体考点与命题形式
1、基础知识及应用(十小题20分左右)
字音、字形、词语、病句、标点符号、修辞、文学常识——传统考点——客观题语言表达(扩展语句扩展语段)——新增考点——客观题或主观题
2、现代文阅读——客观题(两大题16分左右)
文学文本阅读
论述文本阅读
3、文言文阅读
文言实词和虚词、文言句式、文言修辞、古诗文文化常识——传统考点——客观题(十小题10分左右)
文言翻译——新增考点——主观题(两小题4分左右)
名句默写——新增考点——填空(四小题4分左右)
4、文学作品欣赏(两大题15分左右)
小说、诗歌、散文、剧本——传统考点——简答题
5、口语交际(一大题8分左右)
合计二十种——传统考点——主观题
6、应用文写作(一大题10分左右)
合计七类——传统考点——主观题
7、语文综合学习活动——传统考点——主观题或附加题(一大题10分左右)
8、大作文——传统考点——主观题(一大题50分左右)
2016/8/28。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课程考试大纲

2016 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课程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与命题指导思想学业水平考试为合格性考试,旨在检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学业水平考试是遵照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建立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的意见(试行)》(苏教职〔2014〕36号)、《关于印发<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教职〔2015〕7号)要求,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3 号)为依据,注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
命题要体现语文教育理念和课程目标,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考试范围本考试的范围为基础知识、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部分,各部分的比例如下:基础知识12%、现代文阅读12%、文学作品欣赏18%、古代诗文阅读18%、综合实践与应用10%、作文30%。
各部分的具体考查范围见附录。
(二)考试能力要求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考试将考查学生识记[A]、理解[B]、分析综合[C]、欣赏评价[D]和表达应用[E]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这一层级主要包括“识记” “了解”“记忆”“识别”“默写”等行为动词。
B.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这一层级主要包括“理解”“掌握”等行为动词。
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这一层级主要包括“分析”“辨析”“判断”“概括”“归纳” 等行为动词。
D. 欣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要求说明语文科一、考试性质、目的和对象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评价实施办法》(沪教委职〔2015〕34号)和《关于2016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评价公共基础课程考试的实施意见》(沪教委职〔2016〕31号)文件的规定,本考试是以《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15修订稿)》为依据的全市统一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学业水平考试。
考试成绩是衡量本市中等职业学校在籍学生完成语文课程规定课时后所达到的学业水平的依据。
参加本科目考试的学生为本市中等职业学校完成本课程规定课时后的在籍学生。
语文科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合格性考试为全体学生必考,等级性考试为学生自愿选考。
合格性考试的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形式报告;在合格性考试“合格”并且等级性考试取得有效成绩的前提下,等级性考试的成绩按两者总分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报告。
二、考试能力目标(一)考试能力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中,合格性考试主要考查语文学科基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等级性考试则在合格性考试内容的基础上,考查学生进一步学习所需要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等。
凡能力目标条目后注有“★”标识的,为合格性考试的要求;等级性考试则必须达到所有的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1.阅读能力1.1 记诵和理解常用的名言名句。
★1.2 获取阅读材料中的相关信息。
★1.3 理解或解释词、句、段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1.4 概括阅读材料的要点或主旨。
★1.5 梳理阅读材料的思路与结构。
1.6 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
★1.7 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1.8 从内容或表达方式上,对阅读材料的主要特点作简要评价。
1.9 根据阅读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10 理解或概括浅显的文言诗文大意。
2.写作能力2.1 根据设定的情境,选择符合写作要求的内容。
★2.2 根据具体语境,判断并改正所提供材料中的错误。
2.3 根据设定的情境,选用合适的文体(文种)进行写作。
(二)说明1.阅读材料形式:连续性文本(由句子和段落构成、以句子为最小单位的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由列表构成、不以句子为最小单位的文本,如清单、表格、图表等)。
2.写作要求:中心明确,选材恰当,结构完整,语句通顺,格式正确,书写规范。
三、考试知识内容依据《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15修订稿)》规定的语文学科“学习内容与要求”,确定相关的语文知识内容。
凡“分层要求”中注有“★”标识的,为合格性考试的要求;等级性考试则必须达1.本考试为闭卷书面笔试。
2.合格性考试的考试时间为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3.等级性考试的考试时间为40分钟。
试卷满分50分。
五、试卷结构1.基本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写作题等。
2.试卷结构六、题型示例本部分编制的试题仅用于说明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的能力目标和题型,并不完全代表正式考试的试题形式、内容、难度等。
【例1】学校图书馆的墙上挂着一幅扇面书法(见右图),董亮只看懂了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后一句是:A.两岸猿声啼不住B.遥看瀑布挂前川C.轻舟已过万重山D.各领风骚数百年【正确选项】B【能力目标】1.1记诵和理解常用的名言名句。
【例2】毕业在即,同学们都将各赴前程。
为了表达与好朋友的惜别之情,最适合用在临别赠言中的诗句是: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人生到处何所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D.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正确选项】D【能力目标】1.1记诵和理解常用的名言名句。
【例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是:由于餐饮业竞争,不少企业只顾赚钱,不注意饮食卫生环境的维护,缺乏的卫生设施,食品卫生条件极差,因饮食卫生发生的餐饮纠纷事件也时有发生。
A.激烈必须B.猛烈必需C.激烈必需D.猛烈必须【正确选项】C【能力目标】1.3理解或解释词、句、段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例4】中国剪纸中常选用“蝙蝠”为素材,以“蝠”字谐音“福”来表示五福临门、福在眼前。
下列利用谐音创作的剪纸作品是:A.连年有余B.一帆风顺C.牛气冲天D.松鹤延年【正确选项】A【能力目标】1.9根据阅读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5】下面三句话,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微信可以将精彩内容分享给好友,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官方网站上的宣传语是“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②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
③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
A.③①②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②①【正确选项】C【能力目标】1.5梳理阅读材料的思路与结构。
【阅读材料形式:连续性文本】【例6】上文谈论的问题是:A.读书B.盖房子C.读书与盖房子的关系D.聪明人与蠢人【正确选项】A【能力目标】1.2获取阅读材料中的相关信息。
【例7】与上文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A.读好教科书是为了打好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B.读书要学以致用,学会做人才是最终目的。
C.读书不是为了做大官、赚钱、当名人专家。
D.不能只读一本书,要广泛涉猎才能变聪明人。
【正确选项】C【能力目标】1.4概括阅读材料的要点或主旨。
阅读下面的新闻报道,完成例8-9题。
短短4分钟的亮相,让埃及姑娘法蒂玛·沙尔努比成为2014年青奥会田径场上最亮的明星。
包着头巾,16岁的沙尔努比甩开她那双黑得发亮的大脚板,跑完了女子1500米的预赛。
虽然第九名的成绩没能让她晋级,但全场观众记住了这个光着脚丫的姑娘。
沙尔努比并不富裕,但也不是买不起跑鞋,她说,她喜欢赤着脚,勇往直前。
常年光脚跑步,她的脚后跟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但她说,光脚跑步的感觉很美好,“脚踩到地面,感觉特别真实。
”【阅读材料形式:连续性文本】【例8】埃及姑娘光脚跑步的原因是A.大脚板长得漂亮B.吸引观众的眼球C.买不起跑鞋D.追求自在与真实【正确选项】D【能力目标】1.2获取阅读材料中的相关信息。
【例9】最适合做新闻报道标题的是A.光着脚丫的姑娘B.快乐的大脚C.美丽的姑娘D.勇敢的明星【答案选项】B(关联)A(单一)【答案说明】“关联”表示答案能联系材料中多个相关特征,并能将它们整合归纳成一个整体,给满分;“单一”表示答案与材料内容有联系,但只涉及到其中的某一点,降级给分。
【能力目标】1.4概括阅读材料的要点或主旨。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例10-13题。
【材料一】不少学生都是晚上睡得迟,早上起得迟,然后匆忙洗漱、狂奔到食堂、路上啃几口包子、踩点到教室,常常连课本都拿错了。
时间节奏从早上就紊乱了,一整天都难以理顺。
有同学很困惑,说自己学习、生活、社团活动搅和在一起,自己的时间已经不能由自己做主了。
很多人就这样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了读书生涯,又在接下来的生活中杂乱无章地工作。
每天24小时是固定的,要提高效率,怎么办?【材料二】“番茄工作法”发明人意大利的弗朗西斯科·西里洛认为,好的工作管理方法会让人们驻足、________、________,并在此过程中改进自我。
使用科学的时间管理方法,你将在微笑中达成目标。
对于某一阶段任务的解决,“番茄工作法”建议使用“品质管理循环”(也称PDCA循环),包括四步:计划—执行—评估—应用(见图1)。
番茄工作法因发明者使用一个番茄形状的定时钟而得名。
它以25分钟为一个时间段来开展工作,帮助你提高效率。
对即将要完成的活动,“番茄工作法”建议做一张“活动清单”来管理时间,把它们全记录下来,无论是否重要。
记录要简洁,一种好的方法是:第一个词代表活动的主题类型,第二个词则明确表达想要实现什么(见图2)。
图1 图2【阅读材料形式:非连续性文本】【例10】填入材料二横线上的词语依次是()A.观察醒悟B.观察欣赏C.停顿醒悟D.停顿欣赏【答案选项】A(关联)C(单一)【能力目标】1.3理解或解释词、句、段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例11】结合材料,不少学生自己时间不能做主的主要原因是()A.活动过多B.生活习惯不好C.时间不够用D.不会管理时间【答案选项】D(关联)B(单一)【能力目标】1.3 理解或解释词、句、段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例12】依据材料二,如在“活动清单”上拟写“电脑修理”,应属于PDCA 循环中的□□。
【正确答案】计划【能力目标】1.3理解或解释词、句、段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例13】小明为找工作,准备今天制作一份简历,参照图2,他应在“活动清单”上写。
【参考答案】简历准备(准备简历)【能力目标】1.9根据阅读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例14-17题。
【材料一】截止目前,上海交通卡共有绿、黄、红、蓝和紫五种颜色的普通交通卡以及部分纪念卡和异形卡,这些卡均可在本市公共交通中使用。
绿色、黄色和红色普通交通卡以及直接以11位数字为卡号开头的纪念卡、异形卡等可以在无锡、昆山、常熟等地使用。
蓝色普通交通卡以及11位卡号以字母C开头的纪念卡、异形卡等仅限上海本地使用。
紫色普通交通卡以及11位卡号以字母U开头的纪念卡、异形卡等互通城市有:太仓、宜兴、宁波、绍兴、舟山等。
【材料二】A卡B卡C卡【材料三】上海交通卡的流通量已超过5800万张,公共交通的使用率达到80%。
除了坐公交、搭地铁,公交卡还能干什么?其实,市民每时每刻的刷卡记录,交织成一张庞大的公共交通数据网,成为上海规划、管理部门布局公交线网最直接、最重要的根据。
几个月前,一条松江九亭到虹桥枢纽的公交线正式投运,就是得益于此。
具体说就是把九亭30多万人的出行摸了一遍。
群众的诉求是增加一条公交线,结果根据交通卡数据调查下来也认为是可行的。
通过大数据,就能把真正的公交出行需求摸清楚了。
【阅读材料形式:非连续性文本】【例14】小刚家在舟山,但在上海上学,经常要往返两地,________色交通卡最适合他。
【正确答案】紫【能力目标】1.2获取阅读材料中的相关信息。
【例15】材料二是三张纪念卡,根据卡号判断,________卡只能在上海地区使用。
【正确答案】B【能力目标】1.9根据阅读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16】根据材料三,交通卡除了扣缴车费外,还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的有效信息。
【参考答案】布局公交线网【能力目标】1.2获取阅读材料中的相关信息。
【例17】上述三则材料涉及的主要内容是A.交通卡的功能与使用率B.交通卡的颜色与流通量C.交通卡的分类与功能D.交通卡的颜色与分类【正确答案】C【能力目标】1.4概括阅读材料的要点或主旨。
【阅读材料形式:连续性文本】【例18】联系上下文,填入文中空格处最恰当的词语是A.朋友B.对象C.敌人D.反面【答案选项】C(关联)D(单一)【能力目标】1.3理解或解释词、句、段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