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分光光度法测定未知高锰酸钾溶液的含量.doc
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ICS :17.040.20Z 16DB23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送审稿)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方法原理 (1)4干扰和消除 (1)5试剂和材料 (1)6仪器和设备 (2)7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2)8分析步骤 (2)9空白试验 (2)10结果计算与表示 (2)11精密度和准确度 (3)12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3)13废物处理 (3)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写。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验证单位:哈尔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齐齐哈尔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黑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佳木斯市环保监测中心站、伊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黑龙江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刘蕊、伍跃辉、陈威、杨宏坤、苏晓慧、张万峰、冯磊、郭欣、马丽、马玉坤、刘立雪、邢延峰、孟庆庆、周翔宇、王克兢、王鹏杰、姜景阳、王伟华、王远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分光光度法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较清澈的地表水、地下水、生活饮用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对于浓度较高的水样需经适当稀释后测定。
当取样量为20ml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20mg/L,测定下线为0.80mg/L。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892-1898 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HJ/T 91-2002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8-2010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3 方法原理在酸性加热条件下用过量高锰酸钾氧化水中还原物质,在波长525nm处测定剩余高锰酸钾的量,计算得出高锰酸盐指数浓度。
4 干扰和消除向含有氯离子的水样中加入0.05g的AgNO3, 使之生成AgCl沉淀, 并用0.45µm滤纸将其过滤掉,从而达到去除氯离子的效果。
现代仪器分析试验指导书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分光光度法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3. 标准曲线的绘制另取4ml、5ml、6ml高锰酸钾溶液(0.001mol/L),分别加入到3个50ml容量瓶,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按浓度从低到高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A。
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 样品的测定取3.5ml待测样品加入到50ml容量瓶,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利用标准曲线求出样品浓度。
四、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1、最大吸收峰的测定(1)不同吸收波长下三种浓度的吸光:(2)根据上表作A-λ曲线(吸收曲线),确定最大吸收峰的波长。
2、待测溶液浓度的测定(标准曲线法):根据实验记录作A-c曲线(标准曲线),确定待测液X的浓度Cx。
五、思考题1、λmax在定量分析中的意义是什么?2、本实验参比溶液是什么?实验二 邻二氮菲显色法测定铁的含量一、实验原理邻二氮菲(phen)和Fe2+在pH3~9的溶液中,生成一种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Fe(phen) 32+,其lgK=21.3,κ508=1.1 × 104L·mol-1·cm-1,铁含量在0.1~6μg·mL-1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
其吸收曲线如图1-1所示。
显色前需用盐酸羟胺或抗坏血酸将Fe3+全部还原为Fe2+,然后再加入邻二氮菲,并调节溶液酸度至适宜的显色酸度范围。
有关反应如下:2Fe3++2NH2OH·HC1=2Fe2++N2↑+2H2O+4H++2C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的含量,一般采用标准曲线法,即配制一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在实验条件下依次测量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以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在同样实验条件下,测定待测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测得吸光度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浓度值,即可计算试样中被测物质的质量浓度。
二、仪器和试剂1.仪器 721或722型分光光度计。
高锰酸钾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高锰酸钾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一、目的要求1.了解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的特点,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吸收曲线。
2.掌握朗伯-比耳定律,以及运用朗伯-比耳定律定量分析的方法。
3.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了解其主要部件的基本性质和工作原理。
二、基本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以溶液中物质分子对光的选择性吸收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是指固定试样浓度和吸收池厚度,以吸收度(或透光率)对波长所作的曲线。
根据朗伯-比耳定律:A=εbc,当入射光波长λ及光程b一定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色物质的吸光度A与该物质的浓度c成正比。
只要绘出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 为横坐标的标准曲线,测出试液的吸光度,就可以由标准曲线查得对应的浓度值,即未知样的含量。
三、仪器及试剂1.仪器SP-1901 UV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二面通石英比色皿一对(10mm×10mm);移液管(1mL)2.试剂高锰酸钾标准液:0.20μm/Ml四、实验条件1.毛细管色谱柱:DB-1型0.25㎜×30m 非极性柱2.载气:N275 Kpa3.燃气:H260Kpa4.助燃气:空气50Kpa五、实验步骤1.仪器调试①启动计算机,打开主机电源开关,启动工作站并初始化仪器。
②在工作界面上选择测量项目(光谱扫描,光度测量),本实验选择光度测量,设置测量条件(测量波长等)。
③将空白放入测量池中,点击START扫描空白,点击ZERO校零。
④选择最大吸收波长及标准曲线的制作。
2.高锰酸钾标准工作溶液系列的配制3.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及标准曲线的制作:对高锰酸钾标准工作溶液进行波长扫描,选择最大吸收波长,在波长处190-400nm分别测定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记录最大波长。
4. 样品测定:取待测样品溶液,按上述方法测定525 nm处的吸光度。
六、数据及处理1.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选择测量的最适宜波长条件(计算机处理数据)。
实验二 分光光度法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标准对照法

实验二分光光度法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一、实验目的1.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2.熟悉如何寻找最大吸收波长以及吸收光谱曲线的绘制方法。
3.掌握标准对照法测定未知溶液浓度。
二、实验原理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在可见光区具有固定的最大吸收波长位置,峰形明显。
如在避光条件下保存,其峰位和峰形可长期稳定不变,可以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分析与定量。
相同条件下,分别配制待测溶液X和标准溶液S,并分别测定吸光度。
根据郎伯-比尔定律,可写出三、仪器与试剂1.仪器:UV-5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容量瓶,刻度吸管,烧杯,洗瓶,量筒,玻璃棒。
2.试剂:KMnO4标准溶液(125ug/mL),KMnO4样品溶液(浓度与标准溶液接近),纯化水。
四、操作步骤1.KMnO4工作溶液的配制(50ug/mL)移取125ug/mLKMnO4标准溶液标准溶液10.00mL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纯化水至刻度,混匀,备用。
2.测定KMnO4吸收光谱λmax值在分光光度计上,以纯化水为空白管,依次按照表1选择不同的波长,比色,测得KMnO4工作溶液(50ug/mL)在不同波长下相应的吸光度A,并记录在表1中。
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收光谱曲线。
在曲线上找出吸光度最大处所对应的波长,即为最大吸收波长,用λmax表示。
3.待测溶液的测定(对照法)取KMnO4样品溶液5.00ml,置于25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摇匀得样品稀释液(x)。
在λmax处,以蒸馏水为参比液,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测出50ug/mL KMnO 4标准溶液和样品稀释液的吸光度值。
五、注意事项1.吸收曲线及待测溶液的测定应在同一台仪器上进行,且测定条件相同。
2每次改变波长,必须重新调零。
3.倒溶液时远离仪器,避免溅湿仪器。
六、数据处理 1.吸收曲线的绘制表1 吸收曲线的绘制(测得λmax 值)用Excel 做吸收曲线图并将图画在此处。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研究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研究丁波涛;刘秋凤;宋永超【摘要】水质监测高锰酸盐指数有三种方法:通量计算法、区域实测法、浓度递增法。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实测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的常见方法。
本文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的影响因素,总结了此方法测定高锰酸盐指数的最优条件。
%There are three ways to monitor permanganate index in water,namely flux calculationmethod,measure-ment method,progressiv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method.Ultraviolet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is a common meas-urement method to test permanganate index as well.The simul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affecting UV -visible light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ermanganate index in water.The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summarized in the end.【期刊名称】《环境科学导刊》【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3页(P104-106)【关键词】紫外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高锰酸盐指数;影响因素【作者】丁波涛;刘秋凤;宋永超【作者单位】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济南 250100;山东省阳光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100;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济南 2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3水资源缺乏成为制约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水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影响,是世界最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水污染问题也是当今全球面临的最重要的生存威胁之一[1]。
分光光度法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含量(2021年整理)

分光光度法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含量(2021年整理)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吸收或透过光的强度来确定其化学成分浓度的分析方法。
它通常用于测定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其中光线通过溶液后被一个分光光度计测量。
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强氧化剂,广泛用于化学、环境
和医疗领域。
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含量是分析实验室中最基本的实验之一。
下面是一种分光光度法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含量的步骤:
1.准备高锰酸钾溶液根据需要制备所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
平衡室温下的高锰酸钾溶液至少1小时,并确保其完全溶解。
2.校准分光光度计校准分光光度计以确保准确读取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根据光谱法使用已知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和去离子水混合物校准仪器。
可以根据每次使用自动进行校准。
3.准备样品溶液根据样品浓度,制备高锰酸钾溶液稀释溶液。
将高锰酸钾溶液加入标准容量瓶中,并用去离子水定容。
使用一个玻璃棒轻轻混合溶液。
4.测量样品倒入透明的比色皿中适量的高锰酸钾稀溶液,使溶液尽量覆盖比色皿底部。
将比色皿放入分光光度计,并选择适当的波长。
在读取前,确保光度计底座和比色皿没有任何污垢。
5.记录吸光度读取比色皿中高锰酸钾稀溶液的吸光度值。
重复
此测量三次,以确保准确性。
如果吸光度值存在变化,应重新制备样品并重复测量。
6.计算结果将平均吸光度值代入一个给定的公式中,以计算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
将测量结果与预期值进行比较并记录。
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含量

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含量
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是一种用来测定高锰酸钾溶液中锰酸钾的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是基于高锰酸钾与钾氧化铁反应生成的钾锰氧化物的吸光度的差异来测定的。
测定过程如下:
1.在分光光度计的光路中放置一个含钾氧化铁的标准溶液,并记录其吸光度。
2.将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加入另一个容器中,并加入足量的钾氧化铁使其与高锰酸
钾反应。
3.在分光光度计的光路中放置反应后的溶液,并记录其吸光度。
4.根据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和反应后溶液的吸光度的差异,可以计算出高锰酸钾溶液中
锰酸钾的含量。
在使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含量时,还需要注意几点:
1.反应后的溶液需要在反应完全结束之后才能测定,否则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分光光度计的光路需要经常清洗以维护其光学性能,否则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3.在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含量时,需要使用特定波长的光来测定,否
则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4.在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含量时,需要使用特定的标准溶液和参比溶
液,否则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5.在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含量时,需要确保标准溶液和参比溶液的温
度相同,否则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分光光度法测定高锰酸钾含量

实验原理
5. 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检查
– 比色皿的选择
– 波长精度的检查和校正
– 线性误差的检查
– 灵敏度试验
– 重复性试验
– 读数指示器阻尼时间试验
– 稳定度试验
实验原理
比色皿的选择 ① 透光面玻璃应无色透明,与空气对比透射率不低于84%。 在 420~720nm 范围内透光率的差值不大于 5% 。以空 气透光率为 100%,在各波长下测定干燥洁净的空比色 皿的透光率,应符合以上规定。 ② 透光面平行度偏差,内径不大于 0.1mm ,外径不大于 0.2mm。 ③ 成套比色皿,同内径者,透光率相互差值不大于 0.5% 。
注意事项
• • •
注意容量分析的基本操作规范.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每台仪器所配套的比色皿不宜混用。 高锰酸钾储备溶液应严格避光保存。
思考题
1. 什么是吸收光谱分析技术?如何绘制吸收光谱曲线,曲线有何 特征?
2. 高锰酸钾的最大吸收波长应为525nm,本次实验中用722型分 光光度计测得的最大吸收波长是多少?若有差别,试作解释。
分光光度法测定高锰酸钾含量
仪器学实验
实验目的
1. 掌握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2. 熟悉应用工作曲线法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
3. 了解比色皿(吸收池)一致性的检验与校正方法。
实验原理
1. 光的选择性吸收
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团对可见和紫外光区的光波具有选择吸收 作用,即不同物质的分子能选择性地强烈吸收某一个或数个 波带的光波,而对其他光波很少吸收或不吸收。
最大吸收
1 1 2 3 4 5 6 … n
实验原理
2. 吸收光谱曲线
实验原理
3. 朗伯-比尔定律
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定律,光谱分析技术的定量依据。当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 分光光度法测定未知高锰酸钾溶液的含量
一、目的要求:
1、学习紫外光谱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2、熟悉UV-16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定性/定量测量操作方法;
3、掌握紫外-可见光谱定性图谱的数据处理方法。
二、方法原理:
紫外-可见光谱是用紫外-可见光测量获得的物质电子光谱,它研究由于物质
价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产生的紫外-可见光区的分子吸收光谱。
当不同波长的单色光通过被分析的物质时,测得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或透光率,以ABS 为纵坐标,波长λ为横坐标作图,可获得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
一般紫外光区为波长范围为190-400nm ,可见光区的波长范围为400-800nm 。
由于分子结构不同,但只要具有相同的生色团,它们的最大吸收波长值就相
同。
因此,通过未知化合物的扫描光谱,确定最大吸收波长值,并与已知化合物的标准光谱图在相同溶剂和测量条件下进行比较,就可实现对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
:待测物的浓度。
)
或或吸收池的长度(通常;
只和物质性质有关,:物质对光的吸光系数:入射光的强度;
透过光的强度;吸光度;c b a I I A abc I
I A cm 4cm 2cm 1:)(::lg
00==
如果固定吸收池的长度,已知物质的吸光度和其浓度成线性关系,这是紫外
可见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
采用外标法定量时,首先配制一系列已知准确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分别测
量它们的吸光度,以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以各浓度对应的吸光度值为纵坐标,作图,即得到高锰酸钾在该实验条件下的工作曲线。
取未知浓度高锰酸钾样品在同样的实验条件测量吸光度,就可以在工作曲线中找到它对应的浓度。
无机化合物电子光谱有电荷迁移跃迁和配位场跃迁二大类。
无机盐KMnO 4 在
可见光区具有固定的最大吸收波长位置,在水溶液中它的最大吸收波长值λ
max
为525土0.5nm ;544土0.5nm ,并且它具有特征的峰形,在避光的环境下保存的水溶液其峰位置和峰形可长期稳定不变,它是作为校正紫外-可见光波长的基准物质之一。
因此,可以根据它们的紫外吸收光谱特征(见图1),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仪的定性测量模式中通过光谱扫描,测量获得其波长-吸光度谱图,对它进行准确可靠的定性鉴别,并采用外标定量法进而进行定量分析。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
仪器:紫外-可见光谱仪(UV-1601),日本岛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测量波长范围:190-1100 nm
2、光度范围:土3.99 ABS
3、测量准确度:土0.5nm
4、光度系统:双光束,动态反馈直接比例记录系统
5、测量模式:定波长扫描、定性扫描、定量扫描、动力学
6、S/N 比:≦ 0.0005ABS(2nm 带宽,快速扫描850-200nm)
二面通石英或玻璃比色皿一对(10mm X 10mm );25 mL 具塞容量瓶;2 mL 移液管;250mL 烧杯;镜头纸;洗瓶等
试剂:高锰酸钾(0.02 moL/L )标准储备溶液(内含0.5mol/L H 2SO 4 和2g/L KIO 4);二次蒸馏水等
图1 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KMnO 4)紫外光谱定性扫描图
四、实验步骤
1、打开紫外-可见光谱仪(UV-1601))主机进行仪器初始化,预热5分钟。
2、储备液和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1.58gKMnO
4,用二次去离子水溶解,加入14mL浓硫酸和1gKIO
4
,
定容于500mL容量瓶,得到0.02mol/mL的储备液,暗处保存。
分别准确移取0.25,0.50,1.00,2.00mL的KMnO
4
储备液,于50mL容量瓶中,用二次去离子水定容,得到浓度分别为:0.10,0.20,0.40,0.80mmol/mL
的KMnO
4
溶液。
3、在应用菜单中选择定性光谱测量法(Spectrum),在菜单“Configure”中选中“Parameters”,设置好需要的横坐标(波长值)扫描范围600-400 nm和纵坐标(ABS值)0-2.5ABS测量参数值。
在定性对话上正确安装所需要的扫描波长范围(横坐标测量波长段)以及光度方式(ABS)、扫描次数(1)、扫描速度(Fast)、单位(M/L)、显示方式(Overlay)等相关值。
4、在参比槽(里面一个)中放入调整基线溶液的比色皿,盖好上盖,点击“Baseline”,待仪器自动调整基线。
5、将装有被测溶液的比色皿放入样品槽(外面一个)中,盖好上盖,点击“Start”,待仪器自动测试完毕。
完毕时会自动出现“Save”状态,点击“Save”。
再在菜单“File”中选中“Save”将该光谱图存入所需位置及设置名称。
在菜单“Presentation”中点击“Copy graph”可将光谱图复制至word文档。
在菜单“Manipulate”中点击“Peak Pick”,自动给出λmax报告。
6、在菜单“Acquire Mode”中选中定量测量方法“Quantitative”,设定λmax 和吸光度(Abs)范围,点击“Concentration”,修改浓度单位及范围。
在菜单“Configure”中选中“Parameters”调用参数表,先将波长值设置为525nm。
通常修改测定波长值(Wavelength)。
如需绘制标准曲线,可再选中
“Concentration”项,修改其中的浓度单位,如:g/dl、mg/ml等;在测定范围中输入测定范围值,如0到100。
如果样品做重复点,可在“Repetitions”项中选中重复数(但可选重复数不大于5)。
点击“OK”,等待仪器调整至准备状态,按照浓度递增的顺序依次测量各浓度点,并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
7、在定量测量方法(quantitative)进行定量测量其未知样(unknown)浓度溶液的含量。
将样品槽中的比色皿中溶液换成被测溶液,盖好上盖,点击“Unknown”,仪器会自动记录被测溶液的吸光度Abs值,同时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出对应的浓度值;仪器会自动等待下一个样品的测定。
逐一更换样品池中的样品并测定至全部样品测定完毕。
在菜单“File”中选中“Save”将该样品结果存入所需位置及名称。
8、对测量获得的图谱和数据进行结果分析。
9、关机
将比色皿中的溶液到尽,然后用蒸馏水或有机溶剂冲洗比色皿至干净,将比色皿保存在保存液中;将仪器外盖盖好;.退出UVPC操作系统,关闭UVPC仪器。
五、结果处理:
1、打印高锰酸钾定性扫描曲线光谱图。
2、确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值。
3、确定高锰酸钾溶液在525nm时的最大吸光度ABS。
4、确定高锰酸钾光谱未知试样浓度。
六、讨论:
1、综述紫外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2、归纳获得最佳紫外光谱定性/定量/定波长测量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各种操作影响因素,综述各类测量注意事项。
3、紫外-可见光谱仪(UV-1601)定性/定量/定波长测量模式的主要操作特点。
七、注意事项
1、测定紫外波长时,需选用石英玻璃的比色皿。
2、测定时,如有溶液溢出或其它原因将样品槽弄脏,要尽可能及时清理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