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1)

合集下载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质课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质课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梁任公先生的历史背景和学术成就。

2.通过梁任公先生的演讲,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演讲技巧。

3.引导学生学会从演讲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梁任公先生的历史背景和学术成就。

2.梁任公先生演讲的内容及主旨。

3.演讲技巧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梁任公先生演讲中的文言文表达。

2.演讲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梁任公先生的历史背景和学术成就。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梁任公先生吗?他有哪些成就?第二环节:演讲内容解析1.教师播放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演讲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演讲的结构和主旨。

第三环节:文言文阅读训练1.教师挑选演讲中的关键段落,让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训练。

3.教师针对文言文中的难点进行解析。

第四环节:演讲技巧学习1.教师讲解演讲技巧,如发音、语速、情感表达等。

2.学生模拟演讲,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3.学生再次模拟演讲,力求掌握演讲技巧。

第五环节: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将梁任公先生的演讲技巧运用到自己的演讲中?第六环节:课后作业2.学生练习演讲,将所学技巧运用到实际中。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质量和合作意识。

2.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梁任公先生演讲的理解程度和演讲技巧的运用。

3.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六、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参考并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梁任公先生的历史背景和学术成就,还学会了演讲技巧,提高了文言文阅读能力。

同时,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重难点补充:第二环节:演讲内容解析1.教师播放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演讲内容。

3.学生甲回答:“梁先生主要谈论了教育的意义和国家的发展。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教学设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教学设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梁任公先生的演讲特点,体会其人格魅力。

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培养学生对演讲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品味文中精彩生动的细节描写,感受梁任公先生的人格魅力。

(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梁任公先生演讲中所蕴含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才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就来走进一位著名的人物——梁任公先生,去感受他的一次精彩演讲。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字实秋,浙江杭县(今杭州)人。

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

代表作有《雅舍小品》《槐园梦忆》等。

2、背景介绍本文是梁实秋的一篇怀人散文,通过对梁启超在清华大学演讲的记述,刻画了梁任公先生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梁任公先生的敬仰之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描写梁任公先生演讲的语句。

2、思考:梁任公先生的这次演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四)精读课文,细节探究1、分析梁任公先生的演讲特点(1)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梁任公先生演讲声音、神态、动作等方面的语句,如“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等,体会其演讲的独特风格。

(2)组织学生讨论:梁任公先生的演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2、感受梁任公先生的人格魅力(1)从文中找出能体现梁任公先生人格魅力的细节描写,如“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体会其谦逊而自信的品质。

高一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优秀14篇

高一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优秀14篇

高一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优秀14篇九年级《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本文是高一语文必修第三单元第三篇文章,本单元是写人记事的散文单元,而本文是梁实秋先生选取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构思而成的,通过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表现了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文章开篇介绍梁启超,结尾评论梁启超,中间按梁启超讲演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穿插了作者的感受和评论。

结构层次清晰,语言风趣而又饱含深情。

本文采用探究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拟订一课时。

目标解读:1、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文本简练、传神、典雅的语言。

2、学习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人物的写作方法。

3、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的写作方法。

4、感受梁实秋对师长的敬爱之情。

重点难点:1、总结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习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人物的写作方法。

2、通过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阅读《金太阳导学案》,提示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2、教师准备好朗读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素材,让学生搜索梁实秋的一些事迹,全面欣赏他的人格魅力。

学法指导:运用默读法和圈点勾画法,对文中精彩的语句作旁注。

合作小组功能发挥:1、阅读课文,讨论思考,做好标注。

2、阅读文本,分组讨论,各小组展示、辩论,发表见解。

学习流程设计预习环节(20分钟)课前自习完成。

1、明确学习目标,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4分钟)2、完成《金太阳导学案》“预学区”内容,积累语言基础知识。

(8分钟)3、课外搜集梁实秋的事迹及其他作品。

(3分钟)4、自主学习导引:梁先生的这次演讲,效果怎么样?何以见得?(5分钟)课堂环节(40分钟)目标明确:(1分钟)1、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文本简练、传神、典雅的语言。

2、学习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人物的写作方法。

3、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的写作方法。

4、感受梁实秋对师长的敬爱之情。

一、导入课文(1分钟)二、预习检查(5分钟)学生回答,教师纠错。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梁任公其人,感受其爱国情怀。

2、尝试圈点旁注的阅读方法阅读文章。

3、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预习】1、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梁启超、梁实秋背景材料。

2、要求学生阅读文本,找出描写梁启超的精彩生动语句,仿照阅读示例,作些旁注。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清末时有一位十岁的少年,一天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

一进家门,他便被院里一株杏树迷住了,并偷偷地折下了一枝,遮掩在宽大的袖筒里。

谁知,他的这一微妙之举,恰恰被父亲和朋友的家人看在眼里。

他的父亲教子甚严,一心想不露声色地训示儿子一番。

筵席开始了,父亲灵机一动,便当众对少年说:“开宴前,我先出一上联,如能对好,方可举杯,否则,只能为长辈斟酒沏茶,不准落座。

”少年不知父亲的用意,毫无思想准备,但凭腹中的才学,自信不会出丑,于是满口答应下来。

父亲略加思索,作出上联:“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

这少年听后一惊,恍然大悟,但也未显失色,随口对来:“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

对联一经出口,堂前喝采不已。

父亲早忘了那件不体面的趣事,他被儿子那字字珠玑、音韵铿锵、对仗工稳的下联陶醉了。

那么,同学们猜一猜,这个少年是谁呢?他就是——梁启超,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主人公。

二、预习检测,学生谈梁启超1、梁启超,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1895年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

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

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梁启超一生致力于救国,然而幻想能通过君主立宪这种较平和的方法,与当时的革命党人发生矛盾,后依附于袁世凯、段祺瑞政府,想借助他们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救国理想,结果反被他们利用、玩弄于股掌之中,这使他格外痛苦,对政治失望已极,最后从自己深卷其中二十余年的政坛中抽身而出,转入学界。

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著述丰厚,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一等奖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一等奖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和白描的写作方法。

2、方法与过程目标:品味文章流利典雅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梁启超先生的崇敬之情,感受梁启超先生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分析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教学难点:作者如何在记叙中加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一课时一、新课导:同学们看过央视十套的《百家讲坛》吗?优秀学者在节目中通过一次次的演讲,展示了深厚的学术修养和儒雅的学者风范,全国。

而今天我们要的也是一位演讲高手。

就让我们梁实秋一起走进清华,领略梁任公的风采。

(板书课题)二、作者及主人公:1、大家学过历史,对本文的主人公梁启超肯定不陌生了,谁为大家一下他政坛上的功绩?”明确:公车上书、戊戌变法、云南起义、康梁同学们了解的梁启超是政界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那你们知道他在文学界也是一位难得的才子吗?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本新文学杂志《新小说》;第一个使用“神话”一词的中国学者;第一个提出建立中国图书馆学。

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著作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等,总约千万余字,合编为《饮冰室文集》。

2、了解作者: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北京人,1949年后任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主要成就:散文集《雅舍小品》、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编撰《远东英汉大辞典》;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

三、课文讲授:1、字词正音戊戌(wùxū)叱咤(chìzhà)风云莅校(lì)精悍(hàn)激亢(kàng)箜(kōng)篌(hóu)酣(hān)畅蓟(jì)北2、默读,理清思路,了解本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关于《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案设计(通用6篇)

关于《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案设计(通用6篇)

关于《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案设计(通用6篇)关于《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案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案设计(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学常识识记字词。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梁实秋对师长的敬爱之情同时把他们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力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个世纪初,正当我们华夏处于孱弱挨打时,有一位先驱满怀豪情与希望地说出了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的壮语,他是谁?(梁启超)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领略大师演讲风采。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听写并注意加点字的字音:迥乎不同短小精悍博闻强记手舞足蹈精彩分呈淋漓尽致无人问津莅临叱咤风云酣畅拭泪2、让学生简介梁启超和梁实秋(学生介绍之后课件展示):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1895年追随康有为发送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

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

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早年所作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

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著述丰厚,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浙江余杭人。

191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

1923年留学美国。

回国后曾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济南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等校。

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

主要著作有《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梁任公的演讲特点,掌握批注式阅读这一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法和自主读文、合作交流这一过程,个性化的解读梁任公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师风范,学习梁任公身上的宝贵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批注式阅读法体会梁任公演讲时的风范。

体会梁任公充满激情演讲背后的真诚。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作者的生平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维新派的领袖、是影响徐志摩一生的恩师,他的孩子们都成为了各个领域的专家,他的长子迎娶了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大家猜出是谁了吗?对,就是梁启超,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大师,走进《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批注阅读1、出示金圣叹批水浒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批注式阅读。

2、介绍批注式阅读的常用“类型”。

明确:(1)感受式批注:阅读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不理解的地方,此种方式利于深入文本,把握文章核要。

(2)点评式批注:对于文本的内容或语言做出个性化的评价。

(3)联想式批注:意在培养发散思维,通过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联想到其他的知识,如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之前看过的一本书一篇文章等等。

3、运用学习的批注式阅读法开展个性化阅读,要求至少运用两种常用的批注类型。

(三)抓住重点,理解道理1、在学生个性化解读的基础之上,将全班分为六个小组,组内互相参照,互相启发,要求组内成员都要分享自己感受,那么在别人分享的时候也要积极地记录对自己启发的亮点,将口头的交流落实到书面之上。

2、各小组内推选精彩的批注在全班分为内进行交流。

预设:(1)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

批注:民国政局动荡,作为维新派的领袖看惯了政治与利益之间的丑恶联系,不谈不是不关心而是失望是叹息,转而学术一是怡情,二是低头走路。

(2)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紧扣文本,能够个性化的解读梁任公先生的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法和合作交流这一过程,掌握品读人物形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师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认识并培养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批注式阅读和自主读文、合作交流的形式品读梁任公先生的人物形象,体会梁任公演讲时的风范。

教学难点:理解梁任公在演讲中感情的变化原因,体会他“热心肠”的内在因素。

三、教学方法精读批注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毛主席遇见橘子洲,徐志摩遇见康桥,烛之武遇见秦王,刘邦遇到项羽,我们从中遇见伟人豪情、遇见悠悠离愁、遇见口才的魅力、遇见波谲云诡的历史。

如果我们可以沿时光漫溯,回到民国十年,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清华大学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我们会遇见什么?(梁启超声情并茂的演讲)(梁实秋一脸崇拜地在听梁启超的演讲)(根据学生回答,引导或肯定学生的预习效果)但时光不会倒流,我们不曾亲临现场,观摩这场演讲,但我们可以品读梁实秋的文字——《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去遇见梁任公的大师风范。

(二)预习反馈与与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 查找梁启超资料:丁长伟、李杨莹、周涵、谯思冉(资料详实、书写字迹清晰)2. 大册子预学区:词语(景仰:佩服尊敬,仰慕;屏<bǐnɡ>息以待:屏住呼吸等待;淋漓:明确词义,补充积累淋漓尽致)【目标解读】1.通过精读批注和合作交流,掌握品读人物形象的方法。

2.紧扣文本,能够个性化的解读梁任公先生的人物形象。

3.感受大师的人格魅力,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培养我们的家国情怀。

(三)合作探究——走近经典,品读人物1.整体感知,初识形象大家预习时阅读了课文,那同学们能不能来说一说你对任公的初印象?2.精读批注,再品形象通过题目“记”,可见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运用旁注的阅读方法,概括梁启超的形象特点;
2、学习运用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正面描写及侧面描写等方式刻画人物;
3、体会作者对师长的景仰之情,同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文品人,学习叙事中凸显人物的方法。

难点:学习作者写作中融入评论和感受的写法。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情景导入法)
1、先请同学们做个看图猜人题:根据屏幕上的三幅图片,猜猜他是谁?
2、说说你所知道的梁启超:字,号;成就。

3、解题:1)以一次演讲来写梁任公先生
2)称呼——景仰之情
(二)初读课文,概括内容要点(学生齐读)
1、朗读技巧:感情基调、语速、停顿、轻重读及音长短。

2、合作探究:从文章的题目看,本文记叙的中心应是“演讲”,文中的哪些段落主要是叙述这一次演讲的?其他段落是写什么?
(三)精读课文,把握形象特点
1、小组讨论:从这次演讲可看出梁任公先生什么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仿照示例作些旁注。

(PPT展示)
2、补充资料:
思考:任公先生为何哭,为何笑?仅仅是因为感情丰沛吗?
六、课堂小结:
作者从细微处着笔,撷取自己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一个片段,通过对一次演讲时先生的神态语言动作以及听众的感受,表现了梁先生稳健、潇洒、风趣、博闻的学者形象,使我们对学者的梁启超先生多了份了解,多了份崇敬之情;作者写人显情中透露着方法,我们要学习文章在描外貌、绘语言、举行动、抓侧面中展现人物的个性特点的方法。

七、布置作业:
我们作为学生听的课不计其数,大家回忆一下,进入高中以来有没有哪位老师的一节课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生花妙笔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大家一起分享,看看同学们能否猜出你所描述的老师。

要求:1、抓住细节,突出特征;
2、语言简洁,描写生动;
3、不能出现老师姓名、学科。

八、板书设计:
演讲稿——整齐秀丽——办事认真,修养极好
出场——其貌不扬,神采飞扬
开场白——自谦自负,幽默风趣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朗读——水平高超,逼真深刻
背诵——博闻强记,平易近人
表演——酣畅淋漓,情感真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