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口高三一轮复习详解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稿 第1讲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稿  第1讲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7.右图是A、B两国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据 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国中,儿童占总人口比重较高的是 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较高的是 B 国。
A
国。
3.右图是A、B两国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据 图回答下列问题。
(2)若保持现在的趋势,20年后,A国将面临的问题 主要有:① 人均资源减少 ,② 就业困难 ; B国将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① , 人口老龄化 ② 劳动力不足 。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第四阶段 现代型
低增长阶段 (4)第四阶段为 。该阶段 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出生率 进一步下降 ,出 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自然增长率很 低 , 甚至已开始出现人口 零增长 或 负增长 ,人口规 模趋于稳定或略为缩小,人口平均寿命进一步延长。
发达国家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 传统型 传统型 现代型
人口老龄化
针对性练习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甲图)和人口 年龄结构变化图(乙图),回答1~2题。
1.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B )。 A.总体呈下降态势 B.总体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甲图)和人口 年龄结构变化图(乙图),回答1~2题。
2.如果一个地区≥ 65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7% , 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 时间在( B )。 A.1990年之前 B.1990 ~2000年 C.2000 ~2004年 D.2004年以后
下表是X、Y两国人口数据表,分析并完成3~6题。
3.具有X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大多分布于( C )。 A.欧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北美洲 4.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D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6章 第2讲 人口迁移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6章 第2讲 人口迁移

返回导航
(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 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也随 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发展。 (3)人口迁移对年龄结构的影响 对迁出地来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出,会使其青壮年比重下 降,人口老龄化加重;对迁入地来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会使 其青壮年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减轻。
返回导航
考点一 人口的迁移特点 突难点
1.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形式 在目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其中 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和国际难民迁移是三种常见形式。如下表所示: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形式
科技移民
劳务输出
国际难民迁移
迁移人口类型 高素质人才
D.行政区划变动
(2)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
A.人口老龄化加剧
B.GDP增长缓慢
C.环境承载力下降
D.产业结构优化
(3)该市的支柱产业是
A.采矿业
B.旅游业
C.制造业
D.物流业
(B ) (D) (C)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解析] 第(1)题,由图示信息,2016~2019年户籍人口增长比常住 人口快,如果是生育政策改变,常住人口基数大,增长应比户籍人口 快,故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应是当地落户政策放宽, 使得户籍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常住人口;医疗条件的改善和行政区划的变 动对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都有影响,两者人口增长的速度不会有较大的 差异。

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

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

(2)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高新技术的发 展,促进高端技术人员的迁入,加快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随 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发生变化。
结合某地区人口统计图分析,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我国中部地区某地级市辖6县2区,代管1县级市。下图为 2010~2020年十年来该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据此完成 1~3题。
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程标准
素养要求
1.理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 1.结合具体人口迁移的图文材料,
因,判断影响人口迁移的 综合分析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对
主要因素。
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综合思维)
2.理解人口迁移产生的影 2.辩证地认识人口迁移对迁出地、
响。
迁入地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一、人口的迁移 1.何为人口迁移?如何分类? (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____国__际__或__本__国__范__围_____内发生 改变。 (2)类型: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__国__际__人口迁移和__国__内__人口迁 移。
B.培育突出的优势产业
C.建设交通枢纽城市
D.控制城市房价上涨
考点 人口迁移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迁出(入)地的影响
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 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 也随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 的发展。 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 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1990~2015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下降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备考 学案:人口问题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备考 学案:人口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备考学案:人口问题前言:①从命题趋势看,命题者常以某小区域或某城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为切入点,探究人口现象产生的原因。

考试重点是人口统计图表的判读。

②考核能力要求是判读人口统计图表,解读图表信息,展开人文要素之间的逻辑推理。

③因此,在复习中首先是理解人口相关概念,其次要发挥数学计算能力,从量的增减,量的变化趋势、量的变化率,到极值意义等方面思考问题。

再次是强化图表解读训练,在训练中提升解题能力。

一、人口基础概念1.人口增长模式①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人口的增长要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社会生产力水平深刻影响着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的关系。

②3种人口增长模式a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3%右右。

自然增长率<1%b传统型:出生率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c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1%左右。

自然增长率<1%,接近0,甚至负值。

④相关计算a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b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十迁移率(机械增长率)c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当人口增长率(自然+机械)>0,人口净增长。

d2021年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人口共14.1178亿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

e几个国家的人口参数美国:美国是世界第三大人口大国,美国2022总人口数为 3.349亿人,美国的人口增长率为0.59%,而且每年有将近100万人口迁入。

俄罗斯:总人口1.46亿人。

人口增长率-0.72%日本:1.257亿人,人口增长率-0.3%印度:14.07088亿人,人口增长率0.99%巴基斯坦:2.29亿人,人口增长率2%越南:9733.86万人,人口增长率0.9%韩国:5106.9万人,人口增长率0.5%巴西:2.16亿人,人囗增长率0.72%2.人口老龄化①区域人口老龄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7%。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2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2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第2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考纲考点考题考情命题规律2018·全国Ⅰ卷,4~52018·某某卷,102017·某某卷,1~2多以图文材料为背景,考查一个或多个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或差异。

2018·某某卷,10~112017·某某卷,142017·某某卷,12(1)2016·全国Ⅲ卷,4以文字或统计图表资料为背景,以我国历史上的重大移民事件及当前我国的民工潮、春运潮和中东、北非地区的难民潮等典型事件为切入点,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一、人口的迁移(1)居住地变更——前提条件。

(2)空间移动——一般以跨越行政区界线为标准。

(3)时间限定——长期或永久性(至少为一年以上)。

(1)19世纪以前欧洲美洲、大洋洲(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1)古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

(2)中华人民某某国成立后的人口迁移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受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制约,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人口迁移规模小,频率低。

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受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人口迁移的影响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的综合反映。

如下图所示:(1)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地区迁出地迁入地影响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影响(2)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①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

②促进了经济发展。

③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考点一人口的迁移与流动(2018·全国Ⅰ卷,4~5)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

(高三一轮复习) 人口的数量变化

(高三一轮复习)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出生 率高,人 口数量增 长快,青 少年及儿 童比重过 大
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 性,加大经济、就业、 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导 致积累减少、经济发展 速度降低;生活水平上 升缓慢甚至下降;不利 于提高人口素质
计划生 育,降 低人口 自然增 长率
国家
问题
影响
劳动力不足;国防 兵员不足;青壮年 及社会负担过重; 老年人生活困难、 精神孤独等问题。
2.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原因 (1)不同历史时期

② 人口增长 示意图 ①
特 人口数量 点 增长速度
少 缓慢
增多 加快
继续增加 更快
② ①

①人类获取食 物的能力低 原 ②抵御疾病和 因 灾害的能力差 ③人口死亡率 高
①耕作和灌溉 技术的发展 ②食物供应变 得稳定可靠 ③死亡率下降
①科技水平大 大提高 ②人 们能获得充足 的食物供应 ③完善的医疗 服务 ④死亡 率很低
10、(2013年广东高考)下表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 口指标,据表可知
2009年出生 2000-2010 2009年人口 2010年0-14 时预期寿命 年人口年均 密度(人/ 国家 岁人口比重 增长率 平方千米) 男性 女性 中国 0.6 143 19.5 72 75 印度 1.4 389 30.6 63 66 法国 0.7 118 18.4 78 85 美国 0.9 34 20.1 76 81 A. 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 D B. 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 C. 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 D. 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依塔型判断影响其影响因素 左图中20岁至 40岁人口明显外凸 的原因可能是。 人口迁入

易学通.重难点一本过高三语文 一轮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下):第五章 表意不明 Word版含解析.doc

易学通.重难点一本过高三语文 一轮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下):第五章  表意不明 Word版含解析.doc

重点列表重点1:指代性表意不明【要点说明】所谓的表意不明就是句子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句意不唯一,一般多为指代性词语、并列性成分和省略的内容造成歧义的现象。

辨析方法:1.句子中出现指代性词语,看指代是否明确,查语句歧义。

2.见到“和”等连接的句子注意查找语句歧义。

3.见到省略句注意查找省略的成分是否明确,查找语句歧义。

【典例分析】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病。

1.五一假期刚过,赵鹏宇就来到了王教授家,请他把自己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的论文再校正一遍。

2.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3.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4.几天前,他刚接待过包括省委书记在内的一批省市领导来到县里,专门调研返乡农民工问题。

【名师点睛】1.句子中出现指代性词语,看指代是否明确,查语句歧义。

见到“和”等连接的句子注意查找语句歧义。

见到省略句注意查找省略的成分是否明确,查找语句歧义。

【典例拓展】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B.小倩告诉我说,等她把那张参加比赛的水粉画“磨蹭”完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去青岛旅游了。

C.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和东方电视台台长,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D.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些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次外出比赛,我—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B.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C.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

D.故宫博物院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展出明清时期生活文物,展品种类繁多,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社会风貌。

一轮复习 人口与地理环境

一轮复习 人口与地理环境

拉丁美洲 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 亚洲和非洲 仍然是人口的迁出地区
二、人口流动 1、概念
通常是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或短 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不改变定 居地)的人口移动现象。包括周期性流动(季节流动) 和往返流动(每日流动)。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人口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世界人口分布主要规律:世界人口分 布不均匀,具体表现在:
* 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 * 沿海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
* 平原、低地人口分布较稠密;
问题:1.读上图找一找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在哪里? 2.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
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主要有: 1.
影响 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
社会 经济 因素
政治 因素
政策 政治变革 战争
人口迁移基本原因:人口、生活资料在地
区、数量上的不平衡,以及生存环境的差别。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 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别。 气候 1、自然 环境因 淡水 逐水草而居是人类早期最基本的迁移方式 素对人 土壤 口迁移 的影响 矿产资源 在矿产资源基础上形成的工业城市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 越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当然越多。
哪些因素影响了环境人口容量?
重要制约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
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
的变化。
哪些因素影响了环境人口容量?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外部资源和其他条件、技术利用 的就越多,其环境人口容量就会比封闭时大很多。如 日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1、环境承载力 指环境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 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它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 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
②特殊国家:我国的人口增长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a.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生率急剧下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实行了 计划生育政策。 b.目前,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1%,属于现代型,与发达国 家相同。
问题与对策
人口增长过快
资源需求大; 就业困难; 社会治安差; 生活水平提升慢。
人口老龄化
意图。
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C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 化图,
2 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B( )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下图为2000~2008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
该时段内,该市自
然增长率为负或零
增长,机械增长率
一直是正,两者相
加为正,说明人口
一直在增加,则该
时段内,该市人口
总量最大的年份是
4.该时段内,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最年后份的是年( 份20)08年
A.2003年 B.2005年
D
C.2007年 D.2008年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
比重较大,抚养人口比重低。若总扶养比(0—14岁和 65岁以上占总人口比例)超过50%,人口红利消失。
劳动力不足; 国防兵员不足; 社会负担过重。
控制人口数
鼓励生育
量,提高人 口素质
过渡型
现代型
发展中国家 人口年龄金字塔图 发达国家
接纳外来 移民
1、分别表示什么模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探 2、它们面临的人口问题分别是什么?对社会发展有
究 何影响?
3、分别该采取什么样的人口政策?
人口问题及对策 实行计划生育
A
该地女多男少,但
不能说明该地户籍
人口男女比例失调,
这是由于大量青壮
年长期外出打工,
且以男性居多造成,
该地留守儿童和空
巢老人问题比较严
A.女多男少,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重,是属于存在大
B.大量青壮年长期外出打工
量外出务工人员的
C.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比较严重 经济落后地区。
D.空巢老人问题比较严重
如何从三 角坐标中 读取数据?
读人口增长统计图,回答(1)~(3)题。
(1)图中Ⅰ对应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答案:A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2)目前欧洲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类同于
A.Ⅰ B.Ⅱ C.Ⅲ D.Ⅳ
答案:B
(3)对图中人口增长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可能是Ⅰ
答案:B
B.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是Ⅱ
C 5.表中所列年代中,人口红利最大的是( )
A.1982年 B.2000年 C.2010年 D.2050年
抚养系
少儿抚养系数
老人抚养系数

(0—14岁人口占总人 (65岁以上人口数占总人
年份
口比重)
口比重)
1982
45.12
6.01
2000
32.63
9.22
2010
26.47
11.88
2030
24.25
控制人口数量,
1、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什么问题?应采提取高的人对口策素?质
粮食问题;资源危机;就业困难;环境污染与破坏; 经济生活水平下降;社会治安差。
2、人口增长过慢会带来什么问题?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员不足;人口老龄化;社会用 于养老的费用增加,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 难、生活孤单等。
鼓励生育
接纳外来移民
C.最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Ⅲ
D.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是Ⅳ
关注异常,分析原因。
(1)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小(①处)。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计划生育等导致出生率 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 大量外迁。 (2)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②处)。
其原因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效果反馈
人口、资源与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关键。 读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图,回答第4-5题。
1、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
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
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
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
A、93%
B、23%
C、13%
D、60%
右图表示0-14岁、15 -64 岁、65岁 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 读后回答 9 一11题。
(3)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③处)。
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 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 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 求的工厂建设导致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D
A. ②①③④ B.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③②④
读“某地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金字塔图”关于该 地户籍人口叙述最有可能错误的是
24.07
2050
25.74
37.71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高-高-低
原始型
传统型
高-
①从数值上确定:由于目前世界上的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属于 高低高和低低低,而这两种模式的自然增长率明显不同,因此,只 要从人口自然增长率数值的不同上进行确定就可以了。 若自然增长率接近或小于1%,则人口增长模式多为现代型(三 低),多属于发达国家。若自然增长率大于1%,则多为过渡型 (高低高),属于发展中国家;其中,自然增长率若在1%~2%之 间,则主要是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若自然增长率大于2%,则 主要是南亚、非洲地区的国家。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1、① ② ③ ④人口
增长达到峰值的是 40 ? 2、此图表现的人 30
口发展情况可能是 发展中还是发达国
20
家?
10

② ③
时间

(2)一年内人口数量自然增加的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数=该年人口总数×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下图是有代表性的四种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示
9 .图中 ③ 比 ① 国家 0-14 岁人口 比重
A 约高6% B 约低6% C 约高1% D 约低1%
10 .图中 ① ② ③ ④ 四个国家中, 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 ① B② C③ D④
11.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 中
② 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 计划生育 B 鼓励生育 C 采取移民政策 D 鼓励人员出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