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产品模型制作工艺..doc

合集下载

工艺流程模型制作

工艺流程模型制作

工艺流程模型制作
《工艺流程模型制作》
工艺流程模型制作是指根据实际的生产工艺流程,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制作出模拟生产工艺流程的模型,用以指导实际生产过程。

工艺流程模型制作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

首先,工艺流程模型制作需要对实际生产工艺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包括原材料的加工过程、生产设备的运转方式、人员操作流程等。

对这些流程进行全面的了解是制作模型的基础。

其次,在模型制作过程中,需要运用一些常见的制作工具和方法,比如计算机辅助制图软件、三维打印技术等。

这些工具和方法可以快速、精确地制作出工艺流程的模型,同时也能够进行逼真的展示和演示。

另外,工艺流程模型制作还需要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参与,他们能够根据实际生产中的各种情况对模型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最后,工艺流程模型制作的成果需要进行定期的更新和维护,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和优化,模型也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新,以适应新的生产需求。

总的来说,工艺流程模型制作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
和技术,结合实际经验和情况,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工艺流程模型,为企业的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持。

模具设计和制作技术

模具设计和制作技术

模具设计和制作技术模具设计和制作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艺技术,用于生产各种塑料件、金属件、橡胶件、陶瓷件等等。

模具设计和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模具设计和制作技术的原理、流程、材料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模具设计和制作技术的原理诸如塑料制品、零部件、配件、汽车、飞机的零件等工业制品在生产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与模具有关。

模具设计和制作技术是通过对实际工作的分析、研究来确定模具的结构、尺寸、材料、工艺等参数,最终制作出符合要求、满足性价比和工艺的模具。

简单来说,模具设计和制作技术是根据产品的几何尺寸、形状、成品精度要求、制品缩水率等技术参数的要求,要设计出模板、模型,才能生产出整件产品。

二、模具设计和制作技术的流程模具设计和制作的流程主要包括模具设计、制模制造、装配、调试与修整等环节。

1.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是模具制造的前提,包括产品几何尺寸和工艺要求分析,选择模具结构、材料、制造工艺等,绘制模具零件三视图、腔型图等。

模具设计的关键要素包括模具零件可制造性分析、优化设计、工艺设计等。

2.制模制造制模制造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模具模型制作。

模型是用来制作模具的原型,一般使用3D打印机生成。

之后,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就可以使用一些其他加工工具进行制模制造。

3.装配装配是将模具零件(也就是模具分模)进行划分,再进行一些钻孔、打槽、攻牙等工序,使其成为完整的模具。

4.调试与修整模具设计和制造的整个过程中,都是通过经验值、制模技术、设计能力来完成的。

因为制模中生产的精度不够高、材料性能与实质材料不一致、生产工艺的影响等原因,需要进行调试、修整、校准、检验等环节,确保制造的模具可以保证生产出高精度、优质的产品。

三、模具设计和制造中的材料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通常用于模具已经形状确定的零部件,因为金属材料的硬度比较高、韧性比较好,能够承受高强度的撞击,更容易得到精确的形状。

艺术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艺术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艺术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408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艺术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研究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理论与相关知识,具备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具有应用造型设计原理和法规处理的能力,能够较好的处理各种产品的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结构与功能、结构与材料、外观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及市场的关系的能力,更侧重在产品造型设计方面的基本能力培养。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设计表现基础、设计理论、人机工程、设计材料及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新产品设计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实际设计能力、有效的表现技能、动手能力及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协作能力、适应能力、综合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设计能力。

三、基本修业年限与学位四年文学学士四、主干学科美术学艺术学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五、主要课程素描、色彩、构成基础、工业设计史、色彩设计基础、造型设计基础、工程制图、专业表现技法、人机工程学、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设计方法学、价值工程学、雕塑、材料与工艺、模型制作六、主要实践环节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有专业调研、专业考察、企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共30周。

七、学时分配及毕业要求八、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九、实践教学环节十、教学周进程表注:←→理论教学:考试○学年论文/ 专业认识学习V 军训△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入学教育+ 毕业分配T 机动三假期 #专业见习方案制定负责人:李磊教学院长签字:邵红院长签字:王心耀。

工业模型制作方案

工业模型制作方案

工业模型制作方案现代工业中的模型制作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其作用不仅是为了展示设备制造技术的先进程度和产品的美观程度,同时也可以对于实验和测试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设计和制作一个符合实际需要的工业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工业模型制作方案进行探讨。

第一步:确定工业模型的尺寸首先,需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需要制作的工业模型的尺寸。

首先应该考虑该模型的用途和展示环境,从而为后续的设计和制作打下基础。

在处理该问题时,必须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如模型的大小、材料成本、加工难度,并根据实际需要酌情加以确定。

同时,也需要注意工业模型制作过程中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所制作的模型符合相关的要求。

第二步:确定设计方案确定工业模型的尺寸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制定设计方案。

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应该考虑模型的实际需求和展示需要,充分发挥设计师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追求最佳的视觉效果和功能性,并考虑材料的选择和加工难度。

在确定设计方案时,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和软件,以确保模型的制作精度和效率。

第三步:材料选择根据设计方案的需要,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在进行模型制作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材料包括有塑料、玻璃纤维、金属等材料。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成本、刚度、重量、耐用性等多种因素,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

第四步:加工制作在完成前三步的准备工作之后,就可以真正开始制作工业模型。

加工制作的过程需要遵循标准和规范,从模型的打样、成型、修整,到最终的表面处理精度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特别注意。

在进行制作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修改,以避免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瑕疵对所制作的工业模型造成损失。

综上所述,制作一款合格的工业模型需要从事前的尺寸确定、设计方案制定、材料选择和加工制作等多个环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落实。

这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有着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且不能被忽视。

同时,也需要注重模型制作过程中的细节,不断追求技术的创新和提高自身的制作水平,以制作出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工业模型。

(完整版)工业产品模型制作工艺

(完整版)工业产品模型制作工艺

工业产品模型制作工艺(一)石膏材料的模型制作技法一、石膏模型的成型方法一般常用的成型方法有浇注成型法,塑造加工成型法,刮削成型法(模板、刮型箱、旋转)。

1.浇注成型法(1)湿法浇注石膏型坯在浇注石膏型坯时,将水的比例适当增加一些,使模坯不易很快干,便于雕削塑造,视气温高低,每次工作结束后,用块湿布盖上以保持湿润,以利下一次再继续塑造加工。

(2)干法浇注石膏型坯浇注、翻模方法与湿法浇注相同,所不同的是,水的比例少一些,凝固时间快。

为增加强度,可在浇注厚度范围内加入一些纤维或绒麻,注意不要使其暴露在加工表面部分,以免影响加工。

(3)平板浮雕浇注成型采用黏土或油泥塑造,再用石膏浇注而成,属于一种浮雕半立体形象。

加工技法是依照图纸尺寸,用一块稍大于图形的表面平滑的垫板,如做一个方形的模坯,用四块围板或围框,再将围块用钢筋夹子夹好,底部一半布满和熟了的黏土,也可采用经过筛选的细砂做垫底(用少量水混合均匀,不能太湿或大干。

切记用砂垫底塑造形体时,不要涂刷脱模剂)。

根据设计图形,在围板内的形体塑造好后,经反复观察不再修改时,涂刷一层脱模剂,若用肥皂溶液、片胶漆或凡土林等涂刷,应多涂几遍,直到表现出光亮时为止。

余留在边角地方的脱模剂液,应用海绵或吸水纸吸干,以免影响形体轮廓。

待稍干后可以浇注翻模,称一定数量的石膏粉(视形态大小而定),准备适量比例的水,先将水倒入桶内,再将石膏粉慢慢倒入,徐徐搅拌,在较短时间内(2~5分钟),清除硬块与坨状石膏粉(根据需要在板内形体上可放少量麻城纤维丝,以增加强度),而后浇注在塑造形体上,一般 15~30分钟,此时石膏表面有些发热,可进行脱模,稍加修饰后,平板浮雕模型完成。

2.塑造加工成型法即“减法”成型,将浇注好的基本模坯,进行“毛坯”加工。

此法与干湿浇注成型法相似,不同的是要在毛坯上绘制出图形轮廓线,用雕刻刀直接在石膏上雕刻成型,步骤为先方后圆,先整体后局部,逐步完成。

3.模板刮削成型法用模板挤压已制好的并相当湿润的石膏毛坯初塑成型。

产品设计模型制作与工艺

产品设计模型制作与工艺

产品设计模型制作与工艺产品设计模型是产品设计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一个缩影,也是产品设计的实体化表现。

产品设计模型的制作是设计师将设计思想转化为实体设计成果的关键步骤。

下面介绍产品设计模型的制作过程。

1.准备工作在制作产品设计模型前,需要准备一系列的工具和材料。

首先需要准备纸张、铅笔、橡皮擦和尺子等工具,用以画出产品的草图。

其次需要准备一些制作模型的常用材料,例如泡沫板、硬纸板、塑料板、塑料棒等,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到模型的大小、重量和制作难度等因素。

还需要准备一些剪刀、刀具和胶水等工具用以切割和粘接材料。

2.绘制草图在准备好工具和材料后,设计师需要画出产品的草图。

草图是产品设计的基础,草图可以帮助设计师更直观地了解产品的结构和形态。

画草图时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功能、造型、色彩和材质等因素。

3.选择制作材料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设计师需要选择适合的制作材料。

通常选择的材料是泡沫板、硬纸板、塑料板、塑料棒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到其切割、粘接和强度等因素。

4.制作模型结构首先需要将草图按比例放大或缩小至实际模型大小,然后再将其用作制作模型的模板。

然后根据模板切割相应的材料,再用胶水粘贴起来,组成模型的结构骨架。

在制作骨架时需要考虑到重心和稳定性等因素。

5.完善细节部分在完成模型结构后,需要完善模型的细节部分。

这些细节部分包括产品的外形、表面质感、配色、标识和功能部件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草图和设计要求,将细节部分逐一加入模型中。

6.抛光和表面处理最后需要对模型进行抛光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整体的外观表现。

抛光和表面处理的主要工具是砂纸和喷漆。

在进行表面处理时需要注意控制涂料的厚度和均匀性,以保证模型的表面光滑细致。

产品设计模型是以设计草图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的加工工艺,将其转化为实体制品。

下面介绍产品设计模型制作的工艺流程。

1.概念设计在进行模型制作之前,需要进行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是指首先对产品进行整体的设计和规划,确定产品的设计目标、设计要素和设计风格等关键方面。

工艺品加工技术要求

工艺品加工技术要求

工艺品加工技术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美的追求,工艺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工艺品是指以原材料加工形成的艺术品,包括陶瓷、玉器、木器、金属工艺品等,它们的制作过程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本文主要从材料选择、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工艺品加工技术要求。

一、材料选择在工艺品加工过程中,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首先,材料的品质必须符合要求,不能有明显的瑕疵和损伤。

其次,材料的纹理和颜色要与设计图案相适应,以保证工艺品的整体美观。

此外,材料的硬度也要考虑,不同的工艺品需要选择不同硬度的材料,以便于后续的雕刻、切割和打磨。

二、工艺流程1. 设计和模型制作在工艺品加工过程中,设计和模型制作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设计师应根据产品的功能和形式美感进行设计,并根据实际情况制作出三维模型或原型。

同时,还要根据产品的尺寸和结构,选择适当的工艺流程,包括手工造型、机械制作或数控加工等。

2. 加工和制作根据设计和模型,进行材料切割、雕刻、打磨等加工工序。

不同的工艺品需要不同的加工方法,如陶瓷工艺品需要制作模具,进行陶胎成型,而金属工艺品则需要进行冲压和焊接等。

在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掌握时间和温度等技术参数,以确保产品质量。

3. 装饰和涂饰在工艺品的加工过程中,装饰和涂饰是增加工艺品价值的重要环节。

装饰包括刻画图案、贴花、镶嵌等,而涂饰则包括烧瓷、镀金、喷漆等。

在装饰和涂饰过程中,要注意细节,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达到预期效果,以提高工艺品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三、质量控制工艺品的质量是消费者选择和购买的重要因素,因此质量控制是工艺品加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质量控制应从原材料的选择开始,通过严格的检验和筛选,确保每一件产品的材料符合要求。

在加工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和测试产品的尺寸、硬度、表面质量等,以发现和纠正问题。

最后,在装饰和涂饰结束后,还需要进行最终的成品检验,确保产品不可出现明显的瑕疵和缺陷。

工业产品设计流程与制作实战指南

工业产品设计流程与制作实战指南

工业产品设计流程与制作实战指南第1章产品设计概述 (4)1.1 产品设计基本概念 (4)1.2 工业设计的重要性 (4)1.3 产品设计流程简介 (4)第2章市场调研与分析 (5)2.1 市场调研方法 (5)2.1.1 文献调研 (5)2.1.2 问卷调查 (5)2.1.3 深度访谈 (5)2.1.4 焦点小组 (5)2.1.5 竞品分析 (5)2.2 用户需求分析 (5)2.2.1 用户画像 (5)2.2.2 需求挖掘 (6)2.2.3 需求分类 (6)2.2.4 需求排序 (6)2.2.5 需求文档编写 (6)2.3 竞品分析 (6)2.3.1 竞品选择 (6)2.3.2 竞品功能对比 (6)2.3.3 竞品用户体验对比 (6)2.3.4 竞品市场表现分析 (6)2.3.5 竞品策略分析 (6)第3章概念与创意构思 (6)3.1 概念方法 (6)3.1.1 市场调研法 (6)3.1.2 用户研究法 (7)3.1.3 创意头脑风暴法 (7)3.1.4 案例分析法 (7)3.1.5 技术驱动法 (7)3.2 创意构思技巧 (7)3.2.1 SCAMPER法则 (7)3.2.2 六顶思考帽法 (7)3.2.3 故事板法 (7)3.2.4 原型制作法 (7)3.2.5 交叉学科法 (7)3.3 概念筛选与评估 (7)3.3.1 筛选标准 (8)3.3.2 评估方法 (8)3.3.3 概念优化 (8)3.3.4 概念确认 (8)第4章设计草图与方案制定 (8)4.1 设计草图绘制技巧 (8)4.1.1 掌握基本线条与形状 (8)4.1.2 灵活运用透视技法 (8)4.1.3 善用阴影与高光 (8)4.1.4 简洁明了的线条 (8)4.1.5 善于运用色彩 (8)4.2 方案制定与优化 (8)4.2.1 确定设计目标 (9)4.2.2 分析竞品与市场 (9)4.2.3 多方案比较与选择 (9)4.2.4 设计方案的迭代与优化 (9)4.3 设计方案的呈现与表达 (9)4.3.1 采用专业的表现手法 (9)4.3.2 制作详细的说明文档 (9)4.3.3 使用PPT或Keynote进行汇报 (9)4.3.4 有效沟通与反馈 (9)第5章电脑辅助设计软件应用 (9)5.1 2D设计软件应用 (9)5.1.1 AutoCAD (10)5.1.2 CorelDRAW (10)5.2 3D设计软件应用 (10)5.2.1 SolidWorks (10)5.2.2 Rhinoceros(犀牛) (10)5.3 渲染与动画制作 (10)5.3.1 KeyShot (11)5.3.2 Adobe After Effects (11)第6章材料选择与工艺分析 (11)6.1 常用材料功能及特点 (11)6.1.1 金属材料 (11)6.1.2 塑料材料 (11)6.1.3 复合材料 (12)6.2 工艺流程及加工方法 (12)6.2.1 铸造 (12)6.2.2 锻造 (12)6.2.3 机械加工 (12)6.2.4 塑料成型 (13)6.2.5 粘接与焊接 (13)6.3 材料与工艺的匹配 (13)第7章结构设计 (13)7.1 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13)7.2 结构分析与计算 (13)7.3 结构优化与验证 (14)第8章可生产性与成本控制 (14)8.1 可生产性分析 (14)8.1.1 定义可生产性 (14)8.1.2 可生产性评估方法 (14)8.1.3 可生产性改进措施 (15)8.2 成本控制策略 (15)8.2.1 成本控制概述 (15)8.2.2 成本控制方法 (15)8.2.3 成本控制措施 (15)8.3 供应链管理 (15)8.3.1 供应链管理概述 (16)8.3.2 供应链管理策略 (16)8.3.3 供应链管理措施 (16)第9章模型制作与验证 (16)9.1 快速原型制作技术 (16)9.1.1 3D打印技术 (16)9.1.2 快速模具制造技术 (16)9.1.3 数控加工技术 (16)9.2 模型验证与测试 (17)9.2.1 功能验证 (17)9.2.2 结构验证 (17)9.2.3 界面验证 (17)9.3 设计迭代与优化 (17)9.3.1 设计修改 (17)9.3.2 再次制作与验证 (17)9.3.3 优化方案 (17)第10章产品发布与市场推广 (18)10.1 产品发布策略 (18)10.1.1 确定发布目标 (18)10.1.2 选择发布时机 (18)10.1.3 制定发布计划 (18)10.1.4 预算分配 (18)10.2 市场推广手段 (18)10.2.1 广告宣传 (18)10.2.2 网络营销 (18)10.2.3 线下活动 (18)10.2.4 合作营销 (19)10.2.5 口碑营销 (19)10.3 品牌建设与维护 (19)10.3.1 品牌定位 (19)10.3.2 品牌形象设计 (19)10.3.3 品牌传播 (19)10.3.4 品牌口碑管理 (19)10.3.5 品牌创新 (19)第1章产品设计概述1.1 产品设计基本概念产品设计是指通过对市场需求、用户需求和技术条件的综合分析,运用创新思维和方法,进行产品功能、外观、结构及工艺等方面的设计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产品模型制作工艺(一)石膏材料的模型制作技法一、石膏模型的成型方法一般常用的成型方法有浇注成型法,塑造加工成型法,刮削成型法(模板、刮型箱、旋转)。

1.浇注成型法(1)湿法浇注石膏型坯在浇注石膏型坯时,将水的比例适当增加一些,使模坯不易很快干,便于雕削塑造,视气温高低,每次工作结束后,用块湿布盖上以保持湿润,以利下一次再继续塑造加工。

(2)干法浇注石膏型坯浇注、翻模方法与湿法浇注相同,所不同的是,水的比例少一些,凝固时间快。

为增加强度,可在浇注厚度范围内加入一些纤维或绒麻,注意不要使其暴露在加工表面部分,以免影响加工。

(3)平板浮雕浇注成型采用黏土或油泥塑造,再用石膏浇注而成,属于一种浮雕半立体形象。

加工技法是依照图纸尺寸,用一块稍大于图形的表面平滑的垫板,如做一个方形的模坯,用四块围板或围框,再将围块用钢筋夹子夹好,底部一半布满和熟了的黏土,也可采用经过筛选的细砂做垫底(用少量水混合均匀,不能太湿或大干。

切记用砂垫底塑造形体时,不要涂刷脱模剂)。

根据设计图形,在围板内的形体塑造好后,经反复观察不再修改时,涂刷一层脱模剂,若用肥皂溶液、片胶漆或凡土林等涂刷,应多涂几遍,直到表现出光亮时为止。

余留在边角地方的脱模剂液,应用海绵或吸水纸吸干,以免影响形体轮廓。

待稍干后可以浇注翻模,称一定数量的石膏粉(视形态大小而定),准备适量比例的水,先将水倒入桶内,再将石膏粉慢慢倒入,徐徐搅拌,在较短时间内(2~5分钟),清除硬块与坨状石膏粉(根据需要在板内形体上可放少量麻城纤维丝,以增加强度),而后浇注在塑造形体上,一般 15~30分钟,此时石膏表面有些发热,可进行脱模,稍加修饰后,平板浮雕模型完成。

2.塑造加工成型法即“减法”成型,将浇注好的基本模坯,进行“毛坯”加工。

此法与干湿浇注成型法相似,不同的是要在毛坯上绘制出图形轮廓线,用雕刻刀直接在石膏上雕刻成型,步骤为先方后圆,先整体后局部,逐步完成。

3.模板刮削成型法用模板挤压已制好的并相当湿润的石膏毛坯初塑成型。

模板成型的用具由滑动模板和模板架构成。

使用模板挤压石膏毛坯前,首先在毛坯上画好与导边的距离,挤压时用双手平衡地拉动整个模板,紧贴着导边慢慢地在石膏毛坯处逐层地刮削,切出所要的形状。

拉动时按同一方向进行,不可来回刮动。

每次刮削后,应迅速把模板上的石膏清除,并常在毛坯上喷洒些水雾,以使切削边缘更加光滑。

4.刮型箱刮削成型法将石膏浇注成初形后,再用刮形箱刮削成型。

5旋转刮削成型法是将石膏毛坯固定在旋转成型机转轮上,制作者手持刀具或样板在刀架上进行石膏(或泥坯)的切削加工,这种方法可用于制作各种圆、平面、圆筒、圆柱形状的回转体模型二、石膏模具的种类与制作石膏模具大致分为三种,即阴模、阳模、对合模,也可分为死模与活模,死模为一次性模,又叫破碎模,翻制一次性脱模后,就不再用了,活模可以连续批量使用。

(1)阴模与阳模采用单开口的模具来浇注成品,这种模子具有内四的空腔称阴模。

可浇注实心的制品,常用于制作单面浮雕或某些无倒角制品。

阳模又称凸模,模具呈凸出形状,制品的凹入外壳,即是与凸模接触的地方。

(2)对合模是由阴模和阳模所组成的模具,当凹凸两半模件对合时,其中留有空腔部分,就是制品的厚度。

(3)脱模与分模线的确定石膏模型按制品的不同形状和要求,可采用一件模、两件模、三件模等,模子的件数愈少愈容易分模,一般多采用两件模。

两件以上的分模的模具设计,关键是定出合理的“分模线”。

如制作圆球体时,可受“自然位置”的约束,尽量考虑两个模件能以相对(相反)方向抽脱开为前提,要找出原型上的倒角,并要避开倒角,找出便于脱模的位置,再定出分模线。

两件模的分模线的取得方法是:在基准平面上,采用直角尺沿着原型边缘接触平行移动画线法,其操作是在直角尺的一边涂上颜色,然后沿工作台面平行地移动直角尺,利用直角尺经着色的角边接触到模型外边的最高处,画出痕迹,这种迹线就是两件模件的分模线。

特种模型的分模线的确定,主要靠观察分析。

一般从“原型”的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作为基础进行观察分析,特殊情况可用倾斜方向脱模。

通过分析后,用铅笔在原型的最高点面画出分模线,再定出所需的模件块数。

三、石膏模型的制作方法与步骤下面以中型面包客车的石膏模型制作为例,介绍其成型全过程。

1.准备工作(1)图纸准备从构思的草图中,精选l~2张作比较,最后筛选确定定型方案,绘制效果图及零件尺寸图和组装图。

(2)材料准备作出详尽的材料需求计划,列出材料清单,将明细表中各种材料名称、规格、型号。

数量或代用品等,分类注清楚,利于采购人员按先后顺序和需求进行采购。

(3)工具与设备塑料盆、塑料提桶。

水勺、量筒、毛刷、脱模剂盛装盆、分模胶片(数片)、围板多块。

雕塑工具一套。

量度尺、钢板铲。

钢丝夹(数只)、木锤、效刀、钢丝钳、喷枪、喷灯、电烙铁等。

还有砂轮机、烘烤箱、空压机、电焊机等设备。

2、塑造形态(1)先塑造出厚型胎模,大多以黏土或油泥材料进行制作。

塑造形态以浇注石膏浆成型,先翻出阴模,然后再以湿法翻制浇注一块稍大于原型的实体,或用减法雕塑加工成型。

3.制作步骤(1)先将塑造完工的黏土(或油泥)“原型胎模”,放置在一个平台或平板桌上,作翻模前的修整,将细部轮廓凹槽凸面缝隙处作进一步清理。

采用以多块“活模”(破碎模)形式来浇注阴模,这种制模快速省工,较容易脱模。

(2)根据“分模线”插脱膜胶片。

如一台小型面包车模型,可看成是一个长方体形状,四个侧面,一个盖板,一个进出车门,整个车型共分六个大面,每个面的边缘处,就成为自然“分模线”。

为便于脱模,可采用薄塑料片或废X光胶片、金属薄片等,根据形体大小剪切成长条形分模胶片,插于“原型胎模”中的“分模线”处。

在“原型胎膜”及胶片两面,涂刷脱模剂l~2遍(隔离剂),大多以浓肥皂溶液或凡上林替代。

(3)分两次浇注阴模。

配比汽车模用的石膏与水混合比为100:30~10O:40。

调配时先用盆盛装适量水,操作时将石膏粉慢慢倒人水盆中,用木棒或手迅速搅拌,使浆内无块状为宜,为增加强度,可适当加入一点乳白胶和匀。

一般石膏与水的配比关系是:注浆用模,石膏粉与水的比例为100:70~100:80;压坯用石膏粉与水的比例为100:60~100:70;石膏母模石膏粉与水的比例为 100:30~100:40;根据一般的经验,常采用1:2:1或1.35:1比例,这样的比例软硬程度适当。

分两次浇注阴模,第一次迅速按“分模线”一块~块地将石膏浆泼洒到胎模表面,此层不要太厚。

第二次石膏浆要采用配比浓度稍大点的石膏浆进行。

一般浇到l~3cm厚度时即可停止。

分模处和大面积处可稍厚一些。

(4)阴模脱模约30分钟左右,浇注的石膏浆凝固后产生热量(用手即可感觉到)便可进行脱模。

脱模时用手持平口钳,把插入分模线内的胶片拔出,并用铲刀将模边沿铲齐,直到能看见分模线为止。

可在缝隙中灌一些水然后轻轻敲击,直到松动模块全部脱开。

(5)修整阴模表面。

在翻模过程中,石膏模内壁会出现一些气泡及凹凸面等缺陷,需要进行修补。

铲去多余部分,用石膏粉调浆填补洞孔,修整轮廓边线。

常用粘接修补的方法有:①在粘接件本身较湿时,用石膏粉调浆自行粘接效果较好。

注意要将两个断面或粘面除去灰尘和污物,把浆倒入两个粘接面粘接,用稍重物压紧或用绳子捆紧,待干后即会牢固。

②以石膏粉与乳白胶调和匀,然后倒入两端粘接面压紧捆牢,干后即可牢固。

③石膏模件或模型本身已于透,将两个被粘面清理干净,并抹徐乳白胶,压紧或捆牢,干后即可牢固。

填补的方法是,将回坑缝隙、气泡等处理清理干净,然后用水湿润,再用毛笔或小毛刷蘸石膏粉填补,干后用砂磨平即可。

④喷刷脱模剂。

将捆绑牢靠的模块翻转,放置一平台上,将下部填塞泥土垫稳,再将阴模内腔表面喷刷脱模剂。

(6)组装阴模及浇注阳模实体用浇注阴模的方法进行,只是调配石膏粉与水的比例时,水稍多一点(浆稀些),泼洒石膏浆至内壁上,步骤是先左后右,先角边后大面积,最后将底部按顺序泼洒l~3遍。

对人型石膏模,为增强模型整体强度,应在模型内壁上放一些细钢筋或粗铁丝,作加强骨架的筋条,再用石膏粉浸沾麻绒或纤维丝,粘附在筋条表面,然后泼洒石膏浆2~3遍,一般厚度达2.5cm 左右即可。

(7)表面修补与涂饰。

开模时首先将模型翻转放平,松开绳索或铁丝,用铲刀清出堵塞在缝隙中的粘泥,以及边缘的石膏碎屑。

打开阴模取出实体模型,方法与上述开阴模一样,同时也要注意外形修补,使之达到设计要求。

①涂饰前必须把模型上的大小缺陷修补好,打磨抛光,并使其干燥,可利用太阳照晒、自然通风或用电吹风、电烘烤箱来烤干,切记不能升温太急和太高。

②涂饰底漆。

待石膏阴模于透后,进行粗砂磨,再刮涂腻子灰修平。

刮涂多次,再刷漆,效果更好。

③配色与涂饰。

可以配色图或效果图为依据,合理调配,采用各类油漆和广告颜料进行。

刷涂颜料一定要调一点树脂胶溶液,或罩刷一层透明清漆,以增强粘附能力。

由于里面含油质膜的缘故,其色彩的纯度、明度都会降低。

④喷涂面漆一般都要进行2~3次。

每次喷完后,以水磨砂纸带水磨。

如有高档的光泽要求,可利用砂蜡细磨,然后用油蜡反复多次抛光,就会获得最佳的细腻肌理表现。

⑤混合着色。

模件还未成型前,在水中加入某种颜色后调石膏粉,这样具有颜色均匀,内外不变色,不脱落之优点。

也可用调色粉同时着色,虽颜色不均匀,但能获得美丽的大理石花纹效果。

如果石膏模型不涂饰颜色,要保持原来肌理效果,只要稍加磨光,而后再用粗布蘸石膏粉在表面来回擦拭,便可得到一定光泽。

内外部件配套及装饰,首先对整体模型按总图纸要求进行统一规划和修整,然后根据设计要求,按比例尺寸作内外部件配套,如汽车的方向盘、仪表。

座椅、灯具及挡风玻璃、刮水器、后槽玻璃等。

还可对一些细小装饰部分作装饰材料纸贴表现,并配以适当的标志,整件设计制作就告结束。

(二)木质材料的模型制作技法木材工艺在产品样机模型制作中是重要的加工手段,由于木材资源丰富,其材质特性优越,坚韧适中易加工,给产品设计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将木材原材料通过木工手工工具或木工机械设备加工成构件,并将其组装成制品,再经过表面处理、徐饰,最后形成一件完整的木制品的技术过程,称为木材的成型加工工艺。

在工业产品中,有时为了取得木材的优美的天然肌理和质感效果,对一些受力不大,工作环境条件良好的零件,常可应用木材直接制作,例如室内使用的仪器的外壳、工作台面、日常用具等。

木材制成品的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多种加工工艺,其中包括锯削、刨削、尺寸量度和画线、凿削、钻削、拼接以及装配和成型后的表面修饰等。

常用的工具有锯、刨、凿、铲以及各种锯割机、样孔机、刨床、铣床等。

一、木制品的基本结构木制品构件间的结合方式称为制品的结构,传统的木制品最基本的结构形式是框架样孔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