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舒张药治
替米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中青年舒张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中青年舒张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初发或治疗效果不佳的32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年龄35~55岁,平均(43.3±6.5)岁,予替米沙坦片比索洛尔片治疗8周,观察血压变化情况及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尿酸变化。
结果:治疗前舒张压(106.9±4.7)mm Hg,治疗后舒张压(88.0±5.3)mm Hg,舒张压下降了(18.9±6.7)mm Hg,而收缩压只下降了(10.9±3.7)mm Hg。
治疗前心率(89.6±3.7)次/min,治疗后心率(73.2±4.2)次/min,较治疗前下降了(16.6±5.7)次/min,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尿酸则无明显改变。
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elmisartan combined with bisoprolol treatment in young isolated diastolic hypertension.Method:Selected 32 cases isolated diastolic hypertension in early or poor treatment for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3,aged from 35 to 55 years,mean ages were (43.3±6.5)years,were given telmisartan tablets and bisoprolol treatment for 8 weeks,observing the changes of blood pressure,liver function,kidney function,blood sugar,blood fat and blood uric acid.Result: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was (106.9±4.7)mm Hg before treatment,it was (88.0±5.3)mm Hg after treatment;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ropped by(18.9±6.7)mm Hg,but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ropped by only (10.9±3.7)mm Hg.Heart rate was (89.6±3.7)beats/min,yet it was (73.2±4.2)beats/min after treatment,which dropped by (16.6±5.7)beats/min compared with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nd the blood pressure,liver function,kidney function,blood sugar,blood fat and blood uric acid were no significant change.Conclusion:Telmisartan combined with bisoprolol treatment for young isolated diastolic hypertension is satisfactory results,and no significant adverse reactions.[Key words] Hypertension;Isolated diastolic hypertension;Telmisartan;Bisoprolol;Adverse reaction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患者趋于年轻化,门诊就诊病例中30岁以上的中青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逐年骤增,其中尤以单纯性舒张压增高者多见,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solated diastolc hypertension,IDH)是一种在中青年人群中好发的高血压病亚型,以舒张压升高为其特点,文献[1]报道其发病率达26.2%,男性多于女性[2],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甚明确,可能与肥胖、烟酒、饮食结构、尿酸水平糖耐量异常、交感兴奋等易患因素相关[3]。
第三版高血压控制满意标准

第三版高血压控制满意标准
一、血压水平
1. 理想血压:收缩压<120 mmHg,舒张压<80 mmHg。
2. 正常血压:收缩压<139 mmHg,舒张压<89 mmHg。
3. 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二、药物治疗
1. 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发症情况、心血管风险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高血压药物。
2. 药物治疗的满意度:以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药物耐受性好、无不良反应为满意。
三、健康生活方式
1. 饮食调整:减少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6克;增加钾盐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2.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慢跑等。
3. 控制体重:减轻体重对于高血压的控制非常重要,目标是在6个月内减轻体重5-10%。
4. 戒烟限酒:戒烟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饮酒量应控制在每天不超过2杯。
四、合并症管理
1. 对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病等的患者,应加强血压控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2. 对于合并高血脂的患者,应使用降脂药物,将血脂控制在理想水平。
五、随访与监测
1.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进行随访,了解血压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随访频率:初始阶段应每月随访一次,血压控制稳定后可每3个月随访一次。
3. 监测项目:每次随访应测量血压、心率、体重等指标,并询问患者是否有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
4. 健康教育的开展:向患者普及高血压知识,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高血药压物治疗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如不加治疗,常引起脑、心、肾的损害,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高血压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降低血压,更重要的是保护靶器官,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率、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一.临床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目前临床用于高血压治疗的药物主要有利尿降压药、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长效钙拮抗剂。
1.利尿降压药利尿剂自50年代进入临床作为基础降压药至今仍为临床常用,如噻嗪类利尿药降压作用缓慢平稳,作用时间较长,能拮抗其他降压药物引起的水钠潴留,增加其降压效果。
尤其对盐敏感性高血压、合并肥胖和糖尿病及老年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降压效果。
吲哒帕胺作为非噻嗪类利尿药兼有钙拮抗作用,降压温和,疗效确切,对心脏有保护作用,且不影响糖、脂代谢,为一理想的长效降压药。
2.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轻交感神经活性和全身血流自动调节机制降低血压。
该类药物可分为三代,第一代受体选择性差,以普萘洛尔(propranolol)为代表。
普萘洛尔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β受体阻滞剂。
第二代具选择性β1受体阻滞作用,以氨酰心安、美多心安为代表。
第三代兼有α1受体阻滞、β2受体兴奋和钙拮抗作用,如拉贝洛尔(labelalol)、、塞利洛尔(celiprolol)、卡维地尔(carvedilol)。
临床治疗高血压通常使用β1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或兼有α-受体阻滞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降压作用起效快而强,主要用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静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高血压病人或合并心绞痛的患者。
该药不仅降低静息血压,而且能抑制应激和运动状态下血压的急剧升高。
α1受体阻断剂α1受体阻断剂能选择性阻断血管平滑肌突触后膜的α1受体,使血管扩张,致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及回心血量减少,从而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
高血压的基础知识和药物治疗

交感神经活性亢进
肾脏钠水潴留
高血压
大动脉弹性减退致使外周血管压力反射波提前是单纯 收缩期高血压的主要机制。
总之,高血压是一组异质性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不尽 相同,一些细节问题尚须进一步研究。
病理
➢ 小动脉 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纤维化 ;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 心脏
左心室肥厚扩大(高血压心脏病),心衰。 ➢脑
采用(WHO/ISH,1999年血压的定义和分类,见 表1)
表1 血压的定义和分类
类别
收缩压(mmHg)
理想血压
<120
和
正常血压
<130
和
正常高值
130~139
或
高血压
1级(轻度)
140~159
或
亚组:临界高血压
140~149
或
2级(中度)
160~179
或
3级(重度)
≥180
或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管疾病。此外,年龄40—70岁的人,血压水平自 115/75mmHg起,每增加20/10mmHg,心脑血管疾病危 险相应增加1倍。对于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收缩压比舒 张压更重要。因此,必须将收缩压降至130—140mmHg 以下。
欧洲
• 《2003年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提出 了不同血压测量方式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即:诊所血压为140/90mmHg,24小时动 态血压为125/80mmHg,家庭自测血压为 135/85mmHg。降压治疗的目标是将血压 降至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应降 至130/80mmHg以下。
钙通道阻滞剂
适应证:各种程度高血压,尤其是老年人高血压;和并应 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或高钠摄入;嗜酒;和并糖尿病、冠心 病、外周血管病。
高血压患者用药指导

高血压患者用药指导高血压患者用药指导一、高血压患者的概述高血压,也被称为高血压症,是指体内血压持续升高的一种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舒张压)≥ 140(≥ 90)毫米汞柱。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常见于成年人和老年人群体中。
二、高血压的用药治疗原则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旨在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方案通常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血压控制目标来制定的。
下面是高血压患者用药的一般原则:1.选择合适的药物类别:根据患者的全面评估结果,选择常用的降压药物类别,如钙通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
2.个体化用药方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卫生习惯等因素,制定适合患者的个体化用药方案。
注意避免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
3.逐渐增加药物剂量:通常开始使用最低有效剂量的降压药物,逐渐增加药物剂量,以达到理想的血压控制。
在调整剂量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和不良反应。
4.联合用药:如果单一药物无法达到目标血压,或患者具有特殊情况(如糖尿病、肾脏疾病等),需要考虑联合用药。
药物的联合使用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来增强降压效果。
5.定期随访监测:对于使用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应定期随访监测血压、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方案。
三、常用高血压药物介绍及使用指导1.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常见药物:卡托普利(Captopril)、依那普利(Enalapril)等。
●使用指导:每日一次,最初剂量通常为6.25-12.5mg,逐渐增加至目标剂量。
应避免与钾保留性利尿剂联用。
2.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常见药物:氯沙坦(Losartan)、缬沙坦(Valsartan)等。
●使用指导:每日一次,初始剂量为50-100mg,逐渐增加至目标剂量。
适用于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
B(钙通道阻断剂):●常见药物:氨氯地平(Amlodipine)、硝苯地平(Nifedipine)等。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血浆肾素活性 { R P A)高的病人应 用 B受体 阻滞 剂效果最 好 。在控制 安静状态下血压方面 .B受体阻滞剂的降压效果与 利尿剂 、 钙拮抗剂 、 n受体阻滞 剂及 A E 同样有效 但控制运 CI 动状态下的血压 . 优于其他制剂。通 常 B受体阻滞剂 与双氢毗
啶 类钙 拮 抗 剂 联 用 ,可 增 加 降 压 效 应 .并 可 减 少 披 此 的 副 作
用。
8 m H ) ()青年 、中年人或糖尿病人 降压至理想 (3 / 5 m g。 2 10 8 mm g 或正常血压 (2 / 0 mH ) f ) 5 H) 10 8 m g 。 3 老年人至少降压至正 常高值 (4 / 0 uH ) 10 9 an 最妥。 4 逆转靶 器官损害。 5 减少心血 {) () 管事件及降低病死率。{ ) 6 提高生活质量 。
维普资讯
教 学 参 考
卫 生职 业教 育
V0 0 2 0 N . l 0 2 2 o 1
高血 压病 的 药物 治疗 进展
罗丽娜 , 志 贤 张
1 濮 阳 市 眼科 医 院 内科 , 南 濮 船 河 4 7 0 ; 濮 阳市 卫 生学 校 . 南 濮 船 50 02 河 4 7 0 500
起 轻度 胆 固醇增 加 。 23 利 晕剂 幛 一压 悖 疗 地位 反 用酋 让 t 事 , . 重 ()噻唪 类 利 尿剂 特 别 适 用 于轻 中度 高 血 压 病人 、 1 老年 人 单 纯 收缩 期 高 血压 、 胖及 高 血 压 台 并心 力 衰 竭 的患 者 { ) 肥 2 有
好。 2 2 利 晕刺 幛 l 作 用 . {
随着近年问问世的降压药物在临床上 的广泛应 用, 药物 在
治 疗高 血 压 病 的过 程 中 也提 出 了新 方 法 、新观 点 现 笔者 就 高 血 压病 的 药 物治 疗 新 进展 作 一 简 单 探讨 。
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介绍

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介绍卫生部、中国高血压联盟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根据近年来国际、国内流行病学和大规模临床试验的成果,结合我国高血压治疗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该指南。
《指南》告诉人们血压水平与心、脑、肾器官损害及并发症之间呈连续的正相关关系;高血压患者的预后不仅取决于血压水平,还取决于其他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长期有效控制血压,能显著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
《指南》核心内容包括:(1)血压水平分类和高血压定义:规定正常血压为收缩压小于13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小于85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0.133千帕);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毫米汞柱,高血压又再分成1、2、3级,相当于轻、中、重型高血压;收缩压130-139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85-89毫米汞柱定义为正常高值范围。
(2)心血管危险性分层:采用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有关的心、脑、肾、血管并发症情况联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绝对危险性水平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4种,分别表示不同的预后状况和降压治疗获得的绝对益处。
高危与极高危患者的预后虽然较差,但降压治疗的获益却较大。
(3)治疗策略: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指标首先确立患者的心血管绝对危险性水平,然后按危险性水平决定治疗措施,制定治疗计划。
所有患者都应该改善生活行为。
高危和极高危患者应实施降压药物治疗。
中危患者3-6个月内或低危患者6-12个月内血压未获控制,也应实施降压药物治疗。
血压控制目标值:在中、青年患者或合并糖尿病患者,小于130/85毫米汞柱,甚至小于120/80毫米汞柱;在老年患者,小于140/90毫米汞柱。
(4)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控制体重指数(BMI)小于或等于24;合理的膳食结构(每日食盐摄入小于6克,脂肪占总热量25%以下,蔬菜、水果、鲜奶补充钾和钙);限制饮酒(乙醇量每日小于20-30克)和戒烟;增加体力活动和运动。
(5)降压药物治疗原则:开始时使用小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采用合理的药物联合达到最大的降压效果;初始治疗方案无效或不能耐受,改用另一种不同类型降压药;尽可能使用长效降压药改善治疗依从性和减低血压变异性。
治疗高血压的五类常见药物的分析与说明

治疗高血压的五类常见药物的分析与说明摘要:高血压是指主要特征为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损害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目前暂无彻底根治的方法,它不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并且近年来,整体人群的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
为了使临床药物治疗高血压更加系统化,本文对高血压常见治疗药物进行简要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治疗;临床应用1.高血压疾病药物治疗概述近年来,高血压患者数量呈递增趋势,且这种慢性疾病病程较长需长期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因此备受社会关注。
目前的临床药物治疗主要分为5类,患者若无并发症或合并症可以单独使用利尿剂,其应用最广泛、价格低廉并且并发症较少。
也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该药能够较好控制患者血压状况[1]。
或者将两类药物联合使用,联合使用应注意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可以延缓和逆转心室重构,阻止心肌肥厚的进一步发展,改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钙离子通道拮抗药能选择性地阻滞细胞膜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Ca2+内流,从而治疗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则通过阻断AngⅡ效应降低血压。
临床实际使用时,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状况、靶器官损害、并发症、合并症、降压疗效、不良反应等,都会影响降压药的选择。
2级高血压患者在开始时就可以采用两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2.高血压药物治疗分析和说明五类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虽均能有效降低血压,但药物治疗的依据主要为机制,下面逐一对每类药物进行分析和说明。
2.1 利尿药医学研究表明钠的摄入量及含量与血压密切相关,钠离子浓度过高血压上升。
利尿药能够排钠并通过利尿作用使血容量减少,促进血压下降,通过一系列调节过程保证心输出量不发生改变。
常见代表药为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临床治疗中首先应选用中效利尿剂,因此噻嗪类为首选,患者应切忌高盐饮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推荐应用地高辛;如同时有收缩性心衰,以治疗后者为主。
高血压合并舒张功能不全治疗
个体化原则
如合并心功 能不全的症 状,尽早进 入抗心衰的 分期治疗
控制血压是 根本
治疗合并的 疾病,如冠 心病,糖尿 病,心律失 常
选择可逆转 左室肥厚的 药物
谢谢聆听!
超声心动图提示 左室射血分数 >45%,但舒张 充盈类型不正常。
临床症状可出现 于静息时,运动 中,快速房颤发 作时,或剧烈运 动后。
高血压患者神经内分泌变化与舒张功能的关系
高血压患者中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
交感神经系统兴奋 利钠肽增多。
利钠肽水平的升高不依赖于左室肥厚的程度, 更适合用于评价左室;60 岁, EF > 45 %的心 衰患者。随机接 受醛固酮拮抗剂 (螺内酯)或安 慰剂治疗。 但是:该临床试 验未能发现醛固 酮拮抗剂治疗对 HFPEF患者心 血管死亡,心源 性猝死及心衰再 住院率有改善。
研究是国际多中 心、随机、双盲、 安慰剂对照临床 试验
高血压舒张功能减退 的药物治疗选择
北京医院
心内科 汪芳
题目解析
高血压的治疗药物
舒张功能不全的治疗药物
高血压引起的舒张功能不全治疗分期
高血压患者舒张功能不全的病生理改变
左室质量轻微增加,不超过正常范围,收 缩功能没有变化,舒张功能就已受到影响。 血管会发生内皮功能受损,平滑肌细胞肥 大,演变成“动脉硬化” 随着血压的升高,左室肥厚的进展,舒张 功能逐渐下降,但收缩功能还能维持正常。
高血压急症——舒张功能心衰
房颤、左室肥厚为主要表 现。心影不大,肺淤血, EF正常或接近正常 (EF>45%),多普勒超 声心动图舒张功能指标异 常
药物治疗难点多, 参照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循 证医学和指南
具体患者具体分析 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 制剂等
应个体化、慎重化。
治疗舒张性心衰的随机临床研究
高血压收缩功能衰竭的治疗
无症状——ACEI或ARB、β受体阻滞 剂;
有症状——利尿剂是基础,ACEI或 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 (地高辛);合并疾病的治疗。
舒张功能衰竭为主的治疗原则
积极控制血压达标;
控制房颤心率和节律;
应用利尿剂:以缓解肺瘀血和外周水肿;
血运重建治疗
逆转左室肥厚,改善舒张功能:
VALIDD PEP-CHF CHARM
I-PRESERVE
VALIDD
高血压有左室舒张功能不全证据的患者入选,随机分为缬沙坦组(186例)和安慰剂 组(198例)。
两组可同时接受其他非抑制RAS的降压药治疗,使SBP <135mmHg, DBP <80mmHg。治疗38周。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观察二尖瓣瓣环心肌运动舒张速度E’,治疗后与基线比较的改变 值为主要终点。
舒张功能不全的定义
左室早期松 弛障碍;
假性正常化;
限制性充盈 型。
舒张功能不全的表现
单纯左室舒张充 盈不正常 表现为舒张延迟, 充盈不正常。
舒张功能不全: 表现为舒张延迟, 充盈不正常,伴 随临床症状,如 劳力性呼吸困难, 疲乏,劳动耐力 下降或房颤。
舒张性心力衰竭: 出现心衰的典型 症状和体征
研究入选850例≥70岁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分组接受培哚普利或安慰剂治疗平均2.1年,培哚普利未 能显著减少主要终点事件(死亡或心力衰竭住院,P=0.545), 但仍有某些益处,包括显著改善心功能、增加6分钟步行距离、 减少最初1年治疗期间的心衰住院率(P=0.033)。 该研究表明:对老年舒张期心衰患者,培哚普利没有改善预后 但可减少心衰住院和改善症状。
结果E’与基线比较,缬沙坦组增加0.60cm/s,安慰剂组增加0.44cm/s,两组治疗后与基 线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均<0.0001),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 0.29)。该研究表明 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可改善左室舒张功能,而与降压药种类无关。
PEP-CHF (The Perindopril in elderly eople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