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生态工业园建设情况
充满活力的高科技生态工业园区——江苏省吴江经济开发区简介

业 类 的品牌 。如“ 泽织 造 ” “ 盛 、 绸都 染 整 ”等 。四是 做 好 品牌 和 商 标 在境 外 的注 册 、 国际认 证、 申请 国际 专利 等工 作 。 5 走 出去 突 破 国际 壁垒 。利 用 国 内 国外 “ 。 两个 市 场 、 两种 资 源 ” 改 善 对 外 贸 易 发展 方 , 式 。开展 境外 加 工贸 易 , 动 国 内原 材料 配套 出 口 , 避 贸易壁 垒 。 与发 达 国家 的研 发 、 带 规 咨
店建 成投用 , 城市东 区矮饮 、 乐 、 业市场加 快推进 , 步形成 以华东 商业城 。汇 金 中央 广 娱 专 逐
场 、 南奥斯 卡为 中心 的商业 板块 。 江
接 轨 国 际 的专 业 服 务 。吴江经济开发区一贯秉承“ 亲商、 安商、 , 富商, 的服务理
的转变 。一 是 大力 发展 服 务外包 。形成 一批 产业 集 中 、 色鲜 明 的服务 外包 集 聚 区 , 力把 特 努
苏州 打 造成 国 内一 流 的服 务外 包示 范城 市 。二是 积 极开 展 服务 贸易 。提 升 传统 服 务 业 , 力
争实 现服 务 贸易 从 劳动 和 资源密 集 型服务 出 口项 目逐 步 间资本 、 技术 、 识 密集 型服 务输 出 知
极 富 魅 力 的投 资环 境 。通过近几年的大投人、 快发展, 吴江经济开发区的交通
优 势 凸显 , 州绕 城高 速 、 苏 苏嘉 杭高 速 和沪 苏浙 高速 ( ) 区 内呈“ ” 形 排列 , 长三 角 A9 在 工 字 与
3 9
各 大城市 的时空距 离均 在一小 时 车程 内。这 儿年 开发 区每 年投入 建设资 金 2 亿元 以上 , O 累 计 超过 10亿元 , 0 开发 区域做 到“ 通一平 ” 七 。区 内建 有 日资 工业 园 、 资工 业 园 、 细 化工 韩 精
沭阳经济开发区创建园林生态园区的探析

沭阳经济开发区创建园林生态园区的探析摘要:生态工业园区是一种以追求更高物质利用率和能量转化效率,更少废物排放甚至零排放为目标的企业地域分布形式。
它通过园区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借助废物交换、循环利用、集成管理等手段最大限度的谋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各地市通过生态工业园区的创建,可加快实现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促进各市工业粗放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根本上缓解当地环境污染的压力。
关键词:沭阳经济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园林建设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发展态势表明,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发展及其水平的高低。
因而加快工业发展,推行工业化成为我国各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
然而,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造成了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及对自然环境的极大污染,使得人类生存环境面临着不可持续发展的危险境地。
于是人们意识到应按自然界的生态模式来规划工业生产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从而生态工业的概念应运而生。
1、沭阳经济开发区的概述江苏沭阳因花木之乡、生态乐园而闻名全国。
沭阳开发区位于县城东部,处在京沪高速公路、新长铁路、205国道的交汇处,是苏、鲁、皖三省和徐州、淮安、连云港三市大小三角中心,处在东陇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和沿运河经济带的中心地段。
从2002年正式启动以来,沭阳开发区坚持“规划先行、项目立区、科技强区”的发展战略,利用其江苏第一人口大县的劳动力、全省陆域面积最大县份的土地等丰富的资源优势,已引进项目520多个,协议引资430亿元,实际到位12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0个,10亿元以上项目7个,投产企业330个,上市公司落户企业11个,外资项目35个,一个以服装纺织、五金机械、电子能源、木制品加工为主导的成长型新兴工业基地正在苏北大地迅速崛起,其中,蓄电池、包覆纱、手机扬声器、画材、丝袜已成为全国的“单打冠军”。
在落户投产的300多家企业中,80多家浙江企业,投资到位资金达65亿元,占开发区到位资金的54%,成为开发区的“半壁江山”。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构建模式及存在问题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构建模式及存在问题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构建模式及存在问题摘要: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和循环经济理念及工业生态学原理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
文章综述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并介绍了国内外工业园区的发展状况,重点指出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及构建模式,并提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区的建设提供指导意义。
关键字: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构建模式;问题;1.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属于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废弃物的传统模式,还没有形成从资源到产品再到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相同,也经历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保护理念盛行的阶段,这种发展模式的后果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
这种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初期已发挥到了极致,而现在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这种发展方式使得资源不断枯竭,环境不断被污染。
针对上述发展现状,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生态工业园区正是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的契机发展起来的。
生态工业园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我国的第三代产业园区。
它与前两代工业园的最大区别是: 以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着力于园区内生态链和生态网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从工业源头上将污染物排放量减至最低,实现区域清洁生产[1]。
2.生态工业园区概述生态工业园区(EIP)是指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及清洁生产要求来规划和建设的产业园区。
在生态工业园区内, 企业成员之间可以通过副产物和废物交换, 物质、能量和水的逐级利用以及基础设施共享等手段来实现园区整体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2]。
生态文明视角下江苏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及区域差异分析研究

2 0 1 3年 9月
环 境 科 学 与 管 理
ENVI RoNM哐NTAL SCm NCE AND M ANAGEM ENT
V0 1 . 3 8 No . 9
S e p.2 01 3
文 章编 号 : 1 6 7 4- 6 1 3 9 ( 2 0 1 3 ) 0 9— 0 1 7 3— 0 7
b a s e d O i l e c o l o g i c l a c i v i l i z a t i o n .I t i f n a l l y p o i n t e d o u t t h e me a s u r e s a n d s u g g e s t i o n t o p e r f e c t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EI P s .
题, 提 出 了相 应 的措 施 和 建议 。 关键词 : 生 态文 明 ; 生 态工 业 园 区 ; 低碳 经济; 江 苏 中 图分 类 号 : X 2 2 文献标志码 : B
D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Ec o— i n d u s t r i a l Pa r k s
o f e c o n o my a n d s o c i e t y a s we l l a s t o p r o t e c t t h e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T h i s p a p e r s u mma i r z e d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c h a r a c -
举例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实例

举例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实例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实例有很多,下面列举了10个具体的例子。
一、天津生态城天津生态城是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典范之一。
该项目始于2008年,旨在打造全球领先的低碳生态城市。
生态城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理念,通过建设节能环保的建筑和基础设施,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打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二、苏州生态工业园苏州生态工业园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生态工业园之一。
该园区始建于1994年,以生态环保为核心,推动了苏州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园区内建设了多个生态工业示范区,如水处理、废弃物处理和能源利用等,通过综合利用资源,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三、广东佛山南海生态工业园广东佛山南海生态工业园是我国南部地区的重要生态工业园之一。
该园区以低碳环保为目标,通过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实现了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园区内建设了多个环保工程,如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等,有效改善了当地的环境质量。
四、山东潍坊生态工业园山东潍坊生态工业园是我国东部地区的典型生态工业园之一。
该园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通过建设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园区内建设了多个循环经济项目,如废水处理、废物利用和能源回收等,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浙江绍兴生态工业园浙江绍兴生态工业园是我国东南地区的重要生态工业园之一。
该园区以生态农业为主导产业,通过发展有机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园区内建设了多个示范农场和农产品加工厂,有效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脱贫致富。
六、江苏镇江生态工业园江苏镇江生态工业园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的典型生态工业园之一。
该园区以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为主导产业,通过引进先进的能源技术和设备,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二氧化碳的减排。
园区内建设了多个清洁能源项目,如风电场、太阳能发电厂等,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重要的园区之一,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代表性工业区域之一。
它总面积288.5平方公里,分为工业区、科技园区、生态园区、城市化服务区四个区域。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1980年代,苏州核心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工业部门面临新的挑战。
1990年代,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江苏省委省政府认为,应当充分发挥苏州区位和资源优势,构造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新引擎,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开启江苏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新起点。
1994年,苏州市政府与新加坡淡马锡集团签订《苏州工业园区框架协议书》。
1995年,苏州工业园区正式启动建设,被确定为江苏省对外开放经济的战略支点。
1998年12月底,苏州工业园区正式对外开放。
苏州工业园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开发区,成功地以一个发展中的新兴区引进外商、引进资金和引进技术。
1. 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划和政策:苏州工业园区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迅猛的发展,离不开有针对性的规划和政策保障。
政府要在制定规划时,结合园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划;同时,政府还需要出台一系列促进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例如税收优惠、用地优惠等,给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 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苏州工业园区实践了“便民化、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智能化”的营商环境理念,形成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措施,优化营商环境。
3.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苏州工业园区结合自身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特点,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向着高端制造和服务业方向发展。
例如,在传统轮胎行业的基础上,衍生出以绿色低碳轮胎为核心的环保产业;在早期的发展中,积极引进外资,通过学习借鉴,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逐步向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产业拓展。
4. 建设智慧城市:苏州工业园区借助信息化技术,努力将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工业园区的新名片,推动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智慧化水平,引导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型远程办公服务发展。
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工业园区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重视。
工业园区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还可以带来城市规划和环境改善等多重效益。
本文将从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和政策建议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1、区域分布目前,我国的工业园区数量已经达到了数千个,在工业园区中,以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福建等省市为主要分布区域。
这些工业园区涵盖了汽车、电子、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多个产业领域。
不同区域的特色和优势也使得工业园区的发展定位各不相同。
2、发展水平工业园区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绿色环保等方面。
在这些方面,一些工业园区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例如,苏州工业园区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在全球电子行业内有重要影响力,深圳福田保税区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重要枢纽。
3、面临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园区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城市化和地方政府推广工业园区的背景下,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和环保标准滞后的工业园区开始面临转型升级的难题。
同时,不少工业园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理想,存在着开发难度大、资源浪费等问题。
二、政策建议1、优化政策环境政策上应给予工业园区更多的信贷便利和财政资金的支持,支持工业园区在绿色环保和科创方面的创新发展。
地方政府也应尽快解决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体现出政府的责任和作为。
2、加强开放合作开放合作是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的方式应在创新和升级的基础上进行升级,优先引入高质量的外资企业,推动国内外企业间的合作和交流,增强工业园区发展的国际竞争力。
3、实现绿色化发展工业园区的发展应更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园区的生态环境和智能化水平。
政府应当推动一些高耗能和高污染的产业向低耗能、低污染、高技术的方向转型,并对此进行财政和税收的支持。
江苏省生态工业园指标体系研究

以上各指标体系基本分为社会经济基础 、 环境质量
状况 、 污染 物排 放 指标 及 环 境 管 理 与公 众 生 态 意识 几 个 部分 , 主要 指 标 涉 及 国 内生 产 总 值 、 业 增 加 产
值、 人均 收入 水平 、 环境 质量 、 污染 物排 放量 、 污染 物
发展 , 要 保 证 与 社 会 现 代 化 目标 的 衔 接 性 和 连 又
贯性 。
() 6 区域性 与特色 性相 结合原 则
既要 考虑 可持 续 发展 的全 局 性 问 题 , 要顾 及 又 区域 性 问题 , 针 对 性地 制 定 适 合本 区域 发 展 的 指 有
法、 分类 等 都 要 讲 究 科 学 、 范 J 规 。尽 可 能 选 择 计 算 简单 , 公式 中 的参 数易 于获 得 , 尽可 能利 用 已有 要 的信 息资 源 , 可 能选择 有统 计资料 可查 的指 标 ; 尽 指 标 在数量 上要 少而 精 , 实 际应用 过程 中要方 便 、 在 简
洁, 即指 标 的数 据 必须 能易 于搜集 和计算 , 以减少 主 观 臆断 的误 差 。
标体 系 , 客观地 反 映系统 发展 的状态 , 真实 全 面地 反
映生 态工 业 园 建 设 的各 个 方 面 J 在 生 态 工 业 园 。 指标 设计 时还 要 立 足 当地 的 区域 特 色 , 分挖 掘 地 充
区建设 现状 与发 展潜力 , 局 限于 国家标准 , 至 高 不 甚 于 国家标 准 , 并适 当增设 若 干新指 标 , 既体 现环 保新 理念 又能 够体现 江苏 省 的地方特 色 。 江苏 省级生 态工 业 园区考核 指标 体 系保 留 国家 标准 中 的 2 6项指 标 , 分指 标 的具体 限值 根据 江 苏 部 省实 际情 况进 行 调 整 。对 于 中水 回用 率 这 一 指标 , 考虑 到江 苏省 园 区在 执 行 过 程 中 的实 际 情 况 , 中 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省所有省级以上开发区都应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尤其是启动生态市(县) 创建的地区,其辖区内的省级以上开发区更应积极开展创建。今年争取再有4-5家开 发区批准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工业园。
——赵挺在2008年全省环保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年,未开展创建工作的省辖市至少有一家开发区开展生 态工业园区创建。
JiangsuHuanBao
一、江苏生态工业园创建现状
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
(一)生态工业园的定义
指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 理和清洁生产要求而设计建立的新型工业园区。 通过园区的创建,可加快实现工业园区的生态 化改造,促进我国工业粗放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根本上缓解环境污染 的压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 (试行)(环发〔2007〕188号) 它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 区之后的第三代工业园区,是开发区层面建设 生态市的重要载体,是目前授予开发区最高的 环保荣誉。
1、基本条件(3个) ● 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 法规、制度及各项政策得到 有效的贯彻执行,近三年内 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 ● 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或地 方规定的环境功能区环境质 量标准,园区内企业污染物 达标排放,污染排放总量不 超过总量控制指标。 ●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 划》已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组 织的论证,并由当地人民政 府或人大批准实施。 2、具体指标 19项(行业特征污 染物)
江 苏 环 保
JiangsuHuanBao
一、江苏生态工业园创建现状
(三)省级生态工业园创建情况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主要针对国家级 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考虑到有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省级开发区暂 时达不到创建国家生态工业要求,但又有 创建积极性,我省于2004年启动了省级生 态工业园创建,目前已有14家开发区被批 准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其中江苏常州钟 楼经济开发区于2007年9月14日被省环保厅 命名为全省首家省级生态工业园。
这样的发展能给 百姓带来什么? 又能持续多久呢?
江 苏 环 保
JiangsuHuanBao
二、省级生态工业园创建要求
(一)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现实意义
我省开发区数量较多,省级以上的开 发区有136家,80%以上的新建项目落户于 开发区,是我省经济的主要增长极。 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是建立我省生态 工业体系的重要步骤,是落实环保优先的具 体举措,是建设生态市的有效载体,是实现 节能减排的有效方式,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 的必然选择。
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
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 苏 环 保
JiangsuHuanBao
一、江苏生态工业园创建现状
(二)国家生态工业园创建情况
自国家环保总局2001年倡导建设生 态工业园示范园以来,已有26家开发区申 请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我省有6家 开发区被批准创建,其中苏州工业园区和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08年3月31 日被环保部、商务部、科学技术部命名为 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
江 苏 环 保
JiangsuHuanBao
一、江苏生态工业园创建现状
(二)国家生态工业园创建情况
从国家生态工业园创 建情况来看,一是各地创 建的积极性都比较高,二 是组织的层次比较高。
●参加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创 建的已有12个省市区 ●由国家环保总局变为环保部牵头,商务部、 科学技术部共同参加,并成立了园区建设协调领导 小组 ●荣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称号,从江苏省环境 保护奖励专项资金中奖励10万元。
江 苏 环 保
JiangsuHuanBao
一、江苏生态工业园创建现状
生态工业园创建数
(三)省级生态工业园创建情况
各省辖市生态工业园创建数据一览表 地区 国家生态工业园创建数 省级生态工业园创建数
南京
无锡 徐州
0
1 0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无锡新区
1
1 0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江阴经济开发区
连云港 徐州 宿迁 淮 安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 (环发[2007]188号) 的精神,在已有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各类开发 区的实际,现就深入开展我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通知如下:
江苏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循环经济
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5]22号) 《省委省政府关于坚 、 持环保优先促进科学发展的意见》 (苏发[2006]16号) 《省 、 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苏政 发[2007]63号)《省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提升开发区发展水 、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环保优先”方针,落实节能 减排工作要求, 充分发挥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提高开发区生态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 根据环保部、商务部和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国家生态工 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的通知》 (环发[2007]51号)和《关于印发<
●申报条件
——省环保厅、外经贸厅、科技厅关于深入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工作的通知(苏环科[2008]11号)
江 苏 环 保
JiangsuHuanBao
二、省级生态工业园创建要求
江 苏 省 环 境 保 护 厅 江苏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 江 苏 省 科 学 技 术 厅
苏环科〔2008〕11号
(三) 省级生态工业园的管理办法
●突出绿色招商特色 ●突出清洁生产特色 ●突出生态链特色 ●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 ●突出节约特色 ●突uanBao
四、生态工业园建设规划编制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创建生态工业园,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结合节能减排要求, 做到“四个”结合: 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相结合; 与发展高新技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相结合; 与区域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与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
常州
0
4
常州钟楼经济开发区 金坛经济开发区 常州武进经济开发区 常州武进高新技术开发区 扬子江国际冶金工业园 常熟经济开发区 吴江经济开发区 太仓经济开发区 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区 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苏州
4
苏州高新区 苏州工业园区 张家港保税区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6
镇江
南通
南通 连云港 淮安 盐城 扬州 镇江 泰州 宿迁 合计
——吴晓青在2008年全国环保科技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要在这些园区进行生态化改造和产业升级,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通过 成员之间的副产物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来实现园区 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为全国生态建设工作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傅雯娟在2008年环境保护部、商务部、科学技术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 会议上的讲话
江 苏 环 保
JiangsuHuanBao
江苏生态工业园创建情况汇报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科技处 龚海涛
二○○八年八月十九日
江 苏 环 保
JiangsuHuanBao
江苏生态工业园创建情况
一、江苏生态工业园创建现状 二、省级生态工业园创建要求 三、省级生态工业园创建要点 四、生态工业园建设规划编制
江 苏 环 保
江苏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管理办法(试行)
——《深入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的通知》(苏环科[2008]11号)
关于深入开展生态工业园区
●创建对象
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以及其它工业集中区、大型企业为核心的工 业聚集区都可参与创建。
委会:
建设工作的通知
各省辖市环保局、外经贸局、科技局,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管
江 苏 环 保
JiangsuHuanBao
二、省级生态工业园创建要求
(二)对创建生态工业园的要求
●我省对创建生态工业园的要求
环保优先是江苏坚定不移的方针。
◎制定、完善各级、各类开发区的环保和生态标准,积极推行ISO14000环境系列标准 认证工作,加快生态园区建设。
——省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提升开发区发展水平意见的通知(苏政发[2008]12号)
●申报材料
1、申请报告 2、地理位置(包括四止边界)、产业定位的相关批复 3、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批复 4、园区环境管理体系 5、证明材料 6、创建意见 7、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和相应的技术报告
平意见的通知》 (苏政发[2008]12号) ,促进循环经济和节能 减排工作的全面和深入开展,规范我省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的 创建工作,参照环保部、商务部和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 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的通知》 环发 ( [2007]51号)和《关于印发<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 (试行)>的通知》 (环发[2007]188号)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
经过全面清理整顿,目前我省共有国家级开发区12个,出口加工 区13个,省级开发区109个,初步形成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 术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功能配套,苏南、苏中、苏北开发区共同 发展的新格局,开发区建设站在新的起点,面临新的形势。 ——梁保华同志在全省开发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7年9月19日)
二、省级生态工业园创建要求
(三) 省级生态工业园的管理办法
●申请考核验收
1、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 2、所在省辖市环保、外经贸、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的初审意见
●考核验收依据
1、生态工业园区标准 2、园区建设规划
●考核验收程序
1、资料核查 2、现场考核
●监督和管理
1、已批准创建的园区,每年12月底,应向办公室提交年度工作报告 2、对已命名的园区,每3年进行一次园区建设绩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