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练习题
高三语文提高题专题复习高考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

一、高考文学常识1.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 屈原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奠基者,《离骚》选自他的作品集《楚辞》,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B. 《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兼及部分弟子言行的一部典籍,“论”指“论纂”,“语”指言论,“论语”即经过整理编辑的言论。
全书共二十篇,每篇若干章,章与章之间、篇与篇之间没有严密联系,只是大致以类相从。
C. 曹禺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著名作品。
其中《雷雨》在一天时间(从上午到半夜)、两个场景(周家和鲁家)里集中展开了周、鲁两家前后三十年的矛盾冲突,显示了作品严谨而精湛的戏剧结构技巧。
D. 美国作家欧·亨利与俄国作家契诃夫和法国作家莫泊桑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欧·亨利式结尾通常指小说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建安风骨”或称“汉魏风骨”,“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指骨格形态,是指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儒学的束缚,注意作品的抒情性,再加之处在战乱的年代。
思想感情更常常表现为慷慨激昂。
B. 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高适、岑参,田园诗派的孟浩然、王维、常建等。
C.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宋代词作家,工诗词、善书法、精音律。
其《扬州慢》一词抒写了时昔日扬州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破败景象的哀思。
D.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归有光、刘大櫆、姚鼐等。
其中,方苞的《狱中杂记》揭露了清代所谓太平盛世时狱中种种奸弊、污秽、酷虐的情景。
3.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A. 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 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三组39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古诗词中有这样一种意境:天地辽阔,无边无际的江面上,唯有一只小舟。
这小舟正是诗人人格的写照,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木是古诗词常用意象,其兴衰往往寄寓作者复杂的情感,如屈原《离骚》(节选)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集句联是从古诗文中选句组成对联,既要原文不变,又要浑成出新。
以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________”为上联,可与杜甫的“心迹喜双清”形成宽对;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为上联,再集王勃的“闲云潭影日悠悠”为下联,堪称佳联。
4.中央领导人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我们的太空之家,遨游苍穹”,体现了我国航天科技高速发展的成果;而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情感细腻、想象丰富的诗人们则常常借用美丽神秘的太空中的星辰来表情达意,如“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奖牌设计融入了中国玉璧元素,“玉”质细而坚硬、温润而有光泽,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香草是屈原钟爱的意象,《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面说用香草作为个人外在的装饰,其实是注重加强品德修养的意思。
7.在中国历史上统治强盛,古诗文中唐代诗人经常用“汉”代替“唐”来称谓,如高适的《燕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猿的叫声凄厉、哀婉,如泣如诉。
古诗文中猿的鸣叫常常与愁、悲有关,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附答案范本高考语文基础知识题库(六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附答案范本高考语文基础知识题库(六篇)》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氛围(fēnwéi)B.氛埃(fēnāi)C.氛围(fēnwéi)D.氛翳(fēny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诡计多端B.贻笑大方C.锱铢必较D.沤心沥血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氛围(fēnwéi)B.氛埃(fēnāi)C.氛围(fēnwéi)D.氛翳(fēnyì)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诡计多端B.贻笑大方C.锱铢必较D.沤心沥血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氛围(fēnwéi)B.氛埃(fēnāi)C.氛围(fēnwéi)D.氛翳(fēnyì)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汉字是表音文字。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3.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4.“五岳”指的是泰山、华山、嵩山、衡山、黄山。
()5.“骈文”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其特点是文辞华丽,讲究对仗。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史记》的作者是_______。
2.“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桂林”位于_______省。
3.《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卧龙”的是_______。
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_______的《鹊桥仙》。
5.“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2.请简述“楚辞”的特点。
3.请简述“唐宋八大家”的名单。
4.请简述“二十四节气”的意义。
5.请简述“科举制”的历史。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请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
2.请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历年真题、易错题专项(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文学短评题)练习(附答案)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历年真题、易错题专项(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文学短评题)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山有芙蓉李晓东明崇祯九年秋,徐霞客自感老病将至,开始自己最后一次“万里遐征”。
其时,徐霞客长子徐屺、次子徐岘均已婚娶,孙子徐建极已三岁。
按理说,他家有遗产,衣食足以自给,百年已过其半,五岳已游其四,本该弄孙课子,优游林下,安享晚年,可他偏偏闲不住。
这年九月十九日,徐霞客偕一僧二仆,从家乡江阴出发,奋然西行,欲穷江河之渊源、山脉之经络。
那僧人名静闻,在江阴迎福寺出家,曾刺血写《法华经》,愿供之于鸡足山,因此随行;二仆为顾仆和王奴。
十月二日,徐霞客一行抵达余杭,四日游洞山。
五日,王奴不堪奔劳之苦,独自逃离。
八日,徐霞客到达兰溪,游金华三洞。
十六日来到常山,登岸入江西境内,而后从玉山坐船到广信,再到弋阳,游龟峰。
十月二十三日,陆行抵贵溪,游徐仙岩。
二十五日,赴仙岩、龙虎山。
二十八日,抵金溪。
二十九日,抵建昌,此后数日先后登临麻姑山、会仙峰、军峰山。
一路上,他们或乘舟,或陆行,途穷不忧,行误不悔,暝则寝树石之间,饥则啖草木之实。
夜半灯下,徐霞客还不忘记述附近的山势水道、人文风俗。
十一月十八日,他们从建昌西行,循麻姑山道,前往临川最高峰芙蓉山。
行至半山,山势险峻,芦苇、野竹、荆棘、藤蔓封堵了山道。
抬头望去,但见云雾中一峰状如莲花,时隐时现。
“我实在爬不动了,歇一会儿吧!”顾仆气喘吁吁地说。
“太累了!”大和尚静闻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擦汗。
徐霞客仰望芙蓉峰,说:“天色不早了,赶紧爬山吧!”说罢,徐霞客挥动柴刀,朝前开路。
不知爬了多久,山路突然中断,上面是一丈余高的崖壁。
好在崖上垂下几根粗壮的老藤。
徐霞客牢牢抓住藤条,向上攀援,手心都磨出血茧。
随后,顾仆和静闻也攀上悬崖。
“好疼哟,我脸被枯枝割破了!”顾仆一边说,一边用手去抹血迹。
“这么冷的天,居然还有毒蚊子。
你瞧,我光头上都叮起了一层红包!”静闻笑着打趣。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名篇名句默写练习题(部分高考真题汇编)

新高考统编版高中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练习题部分高考真题汇编1、行至群山深处,见到一挂瀑布飞泻而下,水石激荡,轰鸣作响。
‘,’2、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
(2024年新高考I卷)3、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2024年新高考I卷)4、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就是借汉喻唐,以古方今。
(2024年新高考I卷)5、同学们到郊外春游,阳光下树木葱郁,水流淙淙,小慧不禁想起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文句:“,”。
(2024年新高考II卷)6、快过年了,于老师牵挂在成都旅行的女儿,给她发短信息时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希望她不要贪玩,早点儿回家。
(2024年新高考II卷)7、古代诗人在写离情时,经常在诗的上下两句中分别表达离别双方的情思,如唐诗“,”就是如此。
(2024年新高考II卷)8、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2019全国I卷真题)9、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写剑阁的险要,告诫人们警惕战乱。
(2021年新高考2卷真题(重庆))10、《屈原列传》中,屈原感受到君王听信谗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新高考I卷(江苏))11、李商隐《锦瑟》“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中的数目字,引发了后世读者的多种解读。
(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12、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
高考语文期末复习题复习题1

高考语文期末复习题1---学生版一.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烟火气是温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当。
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习题。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鄃令裴仁轨私役门夫,上怒,欲斩之。
殿中侍御史长安李乾祐谏曰:“法者,陛下所与天下共也,非陛下所独有也。
今仁轨坐轻罪而抵极刑...,臣恐人无所措手足。
”上悦,免仁轨死,以乾祐为侍御史。
上谓侍臣曰:“朕以死刑至重,故令三覆奏,盖欲思之详熟故也。
而有司须臾之间,三覆已讫。
又,古刑人,君为之彻乐减膳..。
朕庭无常设之乐,然常为之不啖酒肉。
又,百司断狱,唯据律文,虽情在可矜,而不敢违法,其间岂能尽无冤乎?”丁亥,制:“决死囚者,二日中五覆奏,下诸州者三覆奏。
行刑之日,尚食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
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
”由是全活甚众。
其五覆奏者以决前一二日,至决日又三覆奏。
惟犯恶逆者一覆奏而已。
上尝与侍臣论狱。
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於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
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
竟不敢执奏,尽杀之。
”上曰:“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
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B.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C.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D.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犯颜,指敢于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常常用于表示直言敢谏的执着态度。
2024届全国新高考复习语文历年好题专项(语言文字运用组合练)练习(附答案)

2024届全国新高考复习语文历年好题专项(语言文字运用组合练)练习建议用时25分钟一、[2023ꞏ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郭老头、耿老头,俩老头。
这两个老头,从前面看,像五十岁;从后面看,像三十岁。
他们今年都已经做过七十整寿了。
身体真好!郭老头能.吃饭。
斤半烙饼卷成一卷,攥在手里,蘸一点汁,几口就下去了。
他这辈子没有牙疼过。
耿老头能喝酒。
他拿了茶碗上供销社去打酒,一手接酒,一手交钱。
售货员找了钱给他,他亮着个空碗:“酒呢?”售货员有点恍惚:记得是打给他了呀?——售货员低头数钱的功夫,二两酒已经进了他的肚了。
俩老头非常“要好”——这地方的方言,“要好”是爱干净爱整齐的意思。
不论什么时候,上唇的胡子平斩乌黑,下巴的胡子刮得溜光。
浑身的衣服,袖子是袖子,领子是领子,一个纽扣也不短。
俩老头还都爱穿撒鞋,斜十字实纳帮,皮梁、薄底,是托人在北京步云斋买的。
这种鞋过去是专门卖给抬轿的轿夫穿的,后来拉包月车的车夫也爱穿,抱脚,精神!俩老头焦不离孟,孟不离焦。
年下办年货,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一起去;开会,一起到场;送人情出份子,一起进门。
生产队有事找他们,队长总是说:“去!找找俩老头!”“俩老头”不是“两个老头”的意思,是说他们特别亲密的关系。
类似“哥俩”“姐俩”。
按说应该叫他们“老头俩”,不过没有这么说话的,所以人们只能叫他们“俩老头”。
1.下列句子中的“能”与文中加点的“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她尽量高高地踮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
B.我们班同学就数他能说,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C.新颁布的控烟条例规定,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不能吸烟。
D.以前这条小河上没有桥,人们只能涉水而过,非常不便。
2.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稗子的叶很像稻叶,但稻子是稻子,稗子是稗子,要分清楚。
B.说话办事一定要公私分明,公是公,私是私,不能公器私用。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文言文阅读)好题练习(附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文言文阅读)好题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贞观六年,文武官请封禅,上曰:“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
若天下义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且事天扫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巅,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群臣请之不已,上欲从之,魏征独以为不可。
上曰:“公不欲朕封禅,以社稷..未安邪?”曰:“安矣。
”“四夷..未服邪?”曰:“服矣。
”“然则何为不可封禅?”对曰:“陛下虽有此数者,然今户口未复,仓廪尚虚,且远夷君长,皆当扈从,此乃引戎狄入内且示以虚弱也。
况赏赍不赀,未厌远人之望;给复连年,不偿百姓之劳。
崇虚名而受实害,陛下将焉用之!”会河南、北数州大水,事遂寝。
十二月,癸丑..,帝与侍臣论安危之本。
中书令温彦博曰:“伏愿陛下常如贞观初,则善矣。
”帝曰:“朕比来怠于为政乎?”魏征曰:“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帝拊掌大笑曰:“诚有是事。
”辛未,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
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
贞观七年,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
是岁,公卿以下复请封禅者前后相属,上谕以“旧有气疾,恐登高增剧,公等勿复言”。
贞观十四年,陈仓折冲都尉鲁宁坐事系狱,自恃高班,谩骂陈仓尉刘仁轨,仁轨杖杀之。
上怒,命追至长安面诘之。
仁轨曰:“鲁宁对臣百姓辱臣如此,臣实忿而杀之。
”征曰:“陛下知隋所以亡乎?百姓强而陵官吏,如鲁宁之比是也。
”上悦,擢仁轨为栎阳丞。
上将幸同州校猎,仁轨上言:“今秋大稔,民收获者才一二,使之供承猎事,治道葺桥,动费一二万功,实妨农事。
愿少停銮舆旬日,俟其毕务,则公私俱济。
”上赐玺书嘉纳之,寻迁新安令。
(节选自《资治通鉴ꞏ唐纪》)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B.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C.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D.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神,两者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根基,后借指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复习基础巩固练(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些人为了维护个人权益,无视他人权益,罔顾公共利益,甚至更进一步,把他人权益、公共利益用来讨价还价的筹码,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这种走岔道的极端方式,将“权利意识”异化为“交相害”而非“交相利”的行为,让人遗憾,也发人深思:()?
“在一个多少算得上是文明的社会里,一个人所能够拥有的一切权利,其唯一的来由是法律。
”法学家杰里米·边沁的结论________。
“权利意识”的伸张,离不开“法治观念”护航。
在法律的条款中去寻找依据,权利的主张才能________;在法治的框架下予以推进,权利的实现才能顺理成章。
反之,把“权利”当作________的通行证,认为有了利益诉求,就能够________地去冲撞底线、挑战规则、突破边界,整个社会又如何做到和谐运转?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些人为了维护个人权益的目的,无视他人权益,罔顾公共利益,甚至更进一步,把他人权益、公共利益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B.一些人为了维护个人权益,无视他人权益,罔顾公共利益,甚至更进一步,把他人权益、公共利益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C.一些人为了维护个人权益,无视他人权益,罔顾公共利益,甚至更进一步,把他人权益、公共利益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以实现个人最大化的利益。
D.为了维护个人权益,使一些人无视他人权益,罔顾公共利益,甚至更进一步,把他人权益、公共利益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B[原文中“把他人权益、公共利益用来讨价还价的筹码”句式杂糅。
A项,“为了……目的”语义重复。
C项,“实现……利益”搭配不当。
D项,“为了维护个人权益,使一些人无视他人权益”缺少主语。
]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长远的观点看,谁能否认这样做是令人遗憾的
B.只有掌控好权利的风帆,才能抵达文明的彼岸
C.权利的风帆如何行进,才能抵达文明的彼岸
D.能否抵达文明的彼岸,取决于行进的权利风帆
C[A项,虽然是问句,但与上文不衔接。
B项和D项虽然能够体现“发人深思”,但陈述句的表述不合语境。
]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开门见山迎刃而解为所欲为义正辞严
B.一针见血水到渠成为所欲为理直气壮
C.开门见山水到渠成心想事成理直气壮
D.一针见血迎刃而解心想事成义正辞严
B[一针见血:本义,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
形容医生医术十分高明。
现在多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开门见山:打开门就能看见山。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
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迎刃而解:意为把竹子劈开口,下面的一段竹子就迎着刀刃裂开了。
比喻主要问題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或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为所欲为: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
后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心想事成:心里想到的,都能成功。
多用于祝福语。
理直气壮:理由正当充分,胆子就壮,说话就有气势,有时也气势汹汹。
中性词。
义正辞严: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
含褒义。
]
4.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也叫《小戴记》,由西汉礼学家戴圣编定,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B.教授,古时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教师,掌管学校课试等事,宋代各路的州、县学均置教授。
C.祠禄,古官名。
宋朝制度,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无职事,但可享受官俸。
D.致仕,指古代官员做官,也称“致事”“致政”“休致”等。
D[D项,“指古代官员做官”不当。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
5.下面是五种实用文的部分摘录,请根据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句的不当之处并作修改。
(1)校团委会决定5月10日下午第二节课后,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篮球赛。
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积极参加。
(校团委会通知)
(2)恩师无恙,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
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教师节短信)
(3)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
今天是我校50周年校庆,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办公楼全部开放。
(广播稿)
(4)有位同学于5月7日上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48元、饭票、手机充值卡等,望失主前往学校政教处找李老师认领。
(招领启事)
(5)我来拜访您,您不在,我把拙作《读词小札》放在府上,请您工作之暇拜读并给予修改,不吝赐教。
(留言便条)
(1)将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
(4)将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5)将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将“莅临现场”改为“踊跃报名”,或改为其他合理答案
(2)“垂念”改为“常念”“思念”
(3)将“全部”改为“全都”,只要消除“全部”与“全不”的歧义即可
(4)将“48元”改为“若干”
(5) 将“拜读”改为“费心一读”
6.下面是百度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自动驾驶流程图,请将自动驾驶的流程转换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得超过120字。
答案车载终端的信息采集模块把车辆定位信息、车速信息发送至信息服务终端的信息处理模块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各车道的平均车速信息、相对路口距离信息发送至车载终端的路径规划模块里的数据接收单元,然后再由数据接收单元把数据发送至路径选择单元,这样汽车就可以按规划路径自动行驶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这首诗,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地描写了女主人公记忆中她和氓少年时代愉快说笑的情景。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的形象反衬出山势的高险。
(3)《师说》中,韩愈明确指出自己所说的“师”,不是“彼童子之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