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

合集下载

核按钮答案

核按钮答案



大统十六年,贺兰祥被任命为大将军。太祖因为泾水、渭水溉灌的地方, 大统十六年,贺兰祥被任命为大将军。太祖因为泾水、渭水溉灌的地方,渠堰废弃损 就命令贺兰祥修造富平堰,开凿渠道引来水源,往东流入洛水。工程完工之后, 毁,就命令贺兰祥修造富平堰,开凿渠道引来水源,往东流入洛水。工程完工之后, 百姓都得到了便利。 百姓都得到了便利。 周孝闵帝即位,贺兰祥被提升为柱国公,又升任为大司马。当时晋公护执政, 周孝闵帝即位,贺兰祥被提升为柱国公,又升任为大司马。当时晋公护执政,贺兰祥 与晋公护是中表亲戚,从小关系就很亲密,对于统领军队治理国家的大事, 与晋公护是中表亲戚,从小关系就很亲密,对于统领军队治理国家的大事,晋公护都 和贺兰祥一起参与谋划。 和贺兰祥一起参与谋划。 武成初年,吐谷浑侵犯凉州,皇帝下诏命令贺兰祥和宇文贵统领兵马去征讨。 武成初年,吐谷浑侵犯凉州,皇帝下诏命令贺兰祥和宇文贵统领兵马去征讨。贺兰祥 就派他的军司递交一道檄文给吐谷浑,于是与吐谷浑广定王、钟留王等交战, 就派他的军司递交一道檄文给吐谷浑,于是与吐谷浑广定王、钟留王等交战,大败敌 趁机攻取了他们的洮阳、洪和两座城池,把那些地方改为洮州(由朝廷管辖) 军。趁机攻取了他们的洮阳、洪和两座城池,把那些地方改为洮州(由朝廷管辖)。他 安抚西边(新扩展的)国土的百姓后,才整顿大军班师回朝。朝廷进封他为凉国公。 安抚西边(新扩展的)国土的百姓后,才整顿大军班师回朝。朝廷进封他为凉国公。保 定二年贺兰祥去世,终年48 48岁 朝廷加给他的谥号为“ 定二年贺兰祥去世,终年48岁。朝廷加给他的谥号为“景”。


• • • • • •
二、 8.试题解析 8.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和理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A、B、C项)和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 的意义和用法” 的能力, 在文中是副词,应译为“动不动、常常” 的意义和用法”(D项)的能力,D项“动”在文中是副词,应译为“动不动、常常”。 答案D 答案D 9.试题解析 9.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 本题主要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 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 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①是说魏德 深善于为政,从客观的角度也能说明魏德深得人心。②魏德深“寻转馆陶长,贵乡吏 深善于为政,从客观的角度也能说明魏德深得人心。 魏德深“寻转馆陶长, 人闻之,相与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 足见其深得人心。 说的是“ 人闻之,相与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足见其深得人心。③说的是“猾 人员外郎赵君实”惧怕魏德深,不属于其受百姓拥戴的意思。 贵乡父老拥戴魏德深, 人员外郎赵君实”惧怕魏德深,不属于其受百姓拥戴的意思。④贵乡父老拥戴魏德深, 才会“诣阙请留德深” 馆陶父老同样拥戴魏德深,希望他留下,所以才“ 才会“诣阙请留德深”。⑤馆陶父老同样拥戴魏德深,希望他留下,所以才“以贵乡 文书为诈” 写的是持节使者韦霁、杜整裁决的一个结果, 文书为诈”。⑥写的是持节使者韦霁、杜整裁决的一个结果,不属于群众拥戴魏德深 析 10.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 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 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 A.概述了魏德深的经历及其在贵乡的为政成就 B.在打造兵器这件事上 概述了魏德深的经历及其在贵乡的为政成就。 在打造兵器这件事上, 解。A.概述了魏德深的经历及其在贵乡的为政成就。B.在打造兵器这件事上,魏德深 采取的是不同于邻城的做法,称得上是人性化的管理。C.“逃窜之徒 归来如市” 逃窜之徒, 采取的是不同于邻城的做法,称得上是人性化的管理。C.“逃窜之徒,归来如市”指 的是那些逃亡他乡的人们,都回来了,人多得像集市里一样。选项将“逃窜之徒” 的是那些逃亡他乡的人们,都回来了,人多得像集市里一样。选项将“逃窜之徒”的 意思理解错了。D.本项具有迷惑性 是个很好的干扰项。 本项具有迷惑性, 意思理解错了。D.本项具有迷惑性,是个很好的干扰项。原文没有提到东都距武阳的 远近,但选项中的其他意思都是正确的,由此可作推断。 远近,但选项中的其他意思都是正确的,由此可作推断。 答案C 答案C 11.试题解析 11.试题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应注意联系前后文, 本题重点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应注意联系前后文,以直译 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做到文从字顺。 句注意元宝藏是个人名, 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做到文从字顺。第(1)句注意元宝藏是个人名,这在出现的频 率上可以看得出,还要注意“交结”“指麾”等词的落实, ”“指麾 句注意“ 率上可以看得出,还要注意“交结”“指麾”等词的落实,第(2)句注意“众 ”“合”“因”“从而 等词的落实。 从而” 庶”“合”“因”“从而”等词的落实。 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篇一: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middot(福建卷a)上】ss=txt>综合训练(一)一、古代诗文阅读 (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3)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4)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5)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圣人之举事,不加忧①焉,察其所以而已矣。

今万人调钟②,不能比之律;诚得知者,一人而足矣;说者之论,亦犹此也。

诚得其数,则无所用多矣。

夫车之所以能转千里者,以其要在三寸之辖③。

夫劝人而弗能使也,禁人而弗能止也,其所由者非理也。

昔者,卫君朝于吴,吴王囚之,欲流之于海。

说者冠盖相望,而弗能止。

鲁君闻之,撤钟鼓之县,缟素而朝。

仲尼入见,曰:“君胡为有忧色?”鲁君曰:“诸侯无亲,(而卫君)以诸侯为亲;大夫无党,(而卫君)以大夫为党。

今卫君朝于吴王,吴王囚之,而欲流之于海。

孰意卫君之仁义而遭此难也?吾欲免之而不能,为奈何?”仲尼曰:“若欲免之,则请子贡行。

”鲁君召子贡,授之将军之印,子贡辞曰:“贵无益于解患,在所由之道。

”敛躬④而行。

至于吴,见太宰嚭。

太宰嚭甚悦之,欲荐之于王。

子贡曰:“子不能行说于王,奈何吾因子也?”太宰嚭曰:“子焉知嚭之不能也?”子贡曰:“卫君之来也,卫国之半曰:‘不若朝于晋。

’其半曰:‘不若朝于吴。

’然卫君以为吴可以归骸骨也,故束身以受命。

今子受卫君而囚之,又欲流之于海,是赏言朝于晋者而罚言朝于吴也。

且卫君之来也,诸侯皆以为蓍龟⑤兆。

今朝于吴而不利,则皆移心于晋矣。

子之欲成霸王之业,不亦难乎?”太宰嚭入,复之于王。

王报出令于百官曰:“比十日,而卫君之礼不具者,死!”子贡可谓知所以说也。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欲流之于海流:流放。

b.说者冠盖相望冠盖:冠服和车乘,代官吏。

高考语文核按钮综合训练一新课标二卷

高考语文核按钮综合训练一新课标二卷

选择题: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
A. 《骆驼祥子》
B. 《子夜》
C. 《呐喊》(正确答案)
D. 《家》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哪位诗人的诗句?
A. 杜甫
B. 孟浩然
C. 王维
D. 孟郊(正确答案)
下列哪个成语与古代科举考试无关?
A. 金榜题名
B. 名落孙山(正确答案)
C. 桂冠诗人
D. 独占鳌头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哪位女性人物有着深厚的感情纠葛?
A. 薛宝钗
B. 林黛玉(正确答案)
C. 王熙凤
D. 贾探春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大名著”?
A. 《水浒传》
B. 《西游记》
C. 《聊斋志异》(正确答案)
D. 《红楼梦》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A. 战争的残酷
B. 自然的壮美
C. 困境中的希望(正确答案)
D. 人生的无常
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
A. 李白(正确答案)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史记”是哪位历史学家的著作?
A. 司马光
B. 班固
C. 司马迁(正确答案)
D. 陈寿
下列哪个成语来源于古代寓言故事?
A. 卧薪尝胆
B. 刻舟求剑(正确答案)
C. 破釜沉舟
D. 指鹿为马。

高考语文核按钮综合训练十答案

高考语文核按钮综合训练十答案

高考语文核按钮综合训练(十)一、1.B (“富民在遭遇酷暑天气时……监督与管理”表述有误,原文为“富民对佃客生产过程实施的监督与管理是全面而细致的……即使遭遇酷暑天气时也是如此",不是只指“在遭遇酷暑天气时"。

见第2段.)2.B (“决定了其收成的多寡”理解有误,原文为“同样会影响其收成之多寡”,因为决定其收成的多寡还有天气等原因。

见第2段。

)3.D (“这样对于租佃双方只是有利,没有害”分析有误。

首先,原文说,这种地租形态对佃客“增加了收入风险”;其次,原文还说“即使是在这种租佃模式下,主家也当不会完全放弃对其佃客生产活动的管理与监督”,因为万一佃客收成太差,那么这个“定额”也就难以保证。

见最后一段。

) 二、(一)4.A (“初”单表时间,作状语,应断开,排除B、D;“曰"的前面应断开,提示“助朕者留,不者去”是睿宗所说,如不断开,变成是群臣所言,排除C。

)5.C (“公”是“王”以下的最高爵号。

)6.B (“认为他与窦怀贞同谋,把他们都杀了”分析有误,文中“更与窦怀贞等谋"是陆象先据理力争,太平公主只得另与窦怀贞等人商议;“卒诛死”指的是唐玄宗抢先发动政变,诛杀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

)7.(1)太平公主已经专权,宰相都争着依附她,只有陆象先没有前去拜访她。

(“擅”“附”“谒”各1分,大意2分。

)(2)陛下正以德行教化天下,怎能杀行义的人?我违背您的命令,是为了让心怀疑虑之人安心。

(“化”“奈何”“反侧”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陆象先(年轻时就)很有度量与见识,考中进士,制科考试成绩优秀,被授为扬州参军。

当初,太平公主考虑推荐崔湜为宰相,崔湜道:“陆象先众人所仰望,应该拜为宰相,如果不是这样,我哪敢推辞(宰相呢)。

"太平公主因为崔湜的话不得已同时举荐陆象先,(陆象先)于是一起被任命为宰相。

他为人清心寡欲,言辞议论高妙玄远,被当时的人推崇.崔湜曾经说:“陆象先才华高出众人一等。

核按钮答案

核按钮答案

诗歌鉴赏9 (1)“和”写蝉鸣与燕语一唱一和,既和谐又富有情趣。

雨珠用“撒”,证明骤雨来势汹汹,荷叶上呈现飞珠溅玉的景象。

(2)作者着力绘声绘色,燕语、蝉鸣、雨打新荷。

声情并茂;初绽的红花、婆娑的绿柳,色彩艳丽。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燕与蝉的唱和、雨珠与新荷的碰撞相映成趣。

10.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对仗工整。

此联的“有情”为点睛之笔,承前启后,总括了风的行为,使主题明确。

11.本诗的诗眼是“孤”。

一个“孤”字将全诗的神韵、意境凝聚在一起,浑然天成。

“孤”字既表现了失群大雁的处境,又表现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

12.诗歌末句卒章显志,表达思乡之情。

首联写漂泊在外的凄苦,颔联写风餐露宿的艰辛,颈联写“落叶”引发乡愁,最后一句点明主旨,表达归乡无期的愁苦。

13. 幽竹、寒花(菊花)寓含高风亮节之意,新月、新霜都是高压圣洁的象征。

幽竹亭亭静立,秋菊凌霜傲放,如霜新月映,烘托出一个品行高洁具有高风亮节的诗人形象。

14.诗的前四句描写优美宜人的草堂环境,显示出诗人心灵的清静和愉悦。

后四句调转笔锋,写生活的艰难清苦和世态炎凉,表明自己疏远仕途,狂放自适的心境。

可见狂夫是一个宁折不弯、不屈不挠、笑对挫折、老而弥坚的志士形象。

15.这首词塑造了孙权年少有为,不断征战、具有非凡胆识和盖世武功的英雄形象。

词人人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讽刺了当朝文武的庸碌无能和苟且苟安。

16.手法:对比,用典。

形象:一个少年时期风流潇洒、意气风发而如今流浪憔悴、落魄江湖的词人形象。

17.“红”“绿”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既将无形的不可捉摸的自然变化规律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形象,又将“流光”催人老岁月不饶人的深意艺术地表达出来。

18.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

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

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

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

《核按钮》参考答案

《核按钮》参考答案

2015高考语文核按钮参考答案·答题示例·答题提示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第1单元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真题演练1. 试题解读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常用字的读音,设题取向在于方音辨正及多音字认读。

命题材料全部取自教材。

B.“餐霜饮雪”的“雪”应读xuě。

C.“谦逊”的“逊”应读xùn。

D.“青苔”的“苔”应读tái。

答案:A。

2. 试题解读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主要考查多音多义字和习惯性误读字的读音。

部分字词与江西省必修教材有联系,如“蟊贼”出自莎士比亚《哈姆莱特》,“涔涔”出自曹禺《雷雨》,“殒身不恤”出自鲁迅《记念刘和珍君》等。

A.“给养”的“给”应读jǐ,指军队中人员的伙食、牲畜的饲料以及炊事燃料等物资。

要注意与“给(ɡěi)以”的字音字义区别。

C.“呱呱坠地”的“呱”应读ɡū,用来形容小儿的啼哭。

要注意和形容鸭子、青蛙等的响亮叫声的“呱呱(ɡuāɡuā)”的字音字义区别。

D.“角色”的“角”应读juã,要注意和“头角(jiǎo)”的字音字义区别。

答案:B。

3. 试题解读 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的能力。

本题考查了多音字和形声字的读音。

其中“旋涡”的“旋”、“混搭”的“混”、“喷香”的“喷”、“扛鼎之作”的“扛”与“佝偻”的“偻”属多音字,其余都为单音字。

A.“捺”应读nà。

“捺”是个常用字,如果知道“一撇一捺”这个词语,就不难判断出“捺”的注音错误。

C.“扛”应读gāng。

“扛”是多音字,指“用双手举(重物)”时读ɡāng,指“用肩膀承担物体”读káng。

D.“拙”应读zhuō。

“拙”容易误读成第二声。

答案:B。

4. 试题解读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主要考查形似音近(同或异)字、形异音近(同)字、多音字的读音辨析。

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项集合训练答案(第42、44、45练)

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项集合训练答案(第42、44、45练)

前面的道路还靠自己走,策马扬பைடு நூலகம்,泪水早
湿透衣袖!
精选ppt
2
2、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扩写“鹰击长空” ,要求所写语句符合表达方式的特点 ,每题字数不得超过40字。
❖ (1)用描写的方式扩展:
❖ 一只矫健的苍鹰,奋力挥动着翅膀,翱翔在 清晨的碧空,她在这阴森荒凉的山谷间盘旋 、盘旋,又陡然冲过冈峦重叠的高峰,飞向 远方。
❖ 小编语:怀着共同的理想,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 时光如白驹过隙,三年一闪而过,今天我们欢聚一 堂,明日我们将各奔他方,说一声珍重,道一声祝 福,珍重里有你有我,祝福里有我有你,让我们永 远铭记:我们是《永远的朋友》。
精选ppt
8
❖ 7、有人说书籍是人类的朋友,的确。烦恼时 ,它是一声温柔的安慰;疲惫时,它是一杯 芬芳的香茗;无聊时,它是一位贴心的密友 ……书山有路,书海有舟,今天,我们欢聚 一堂,就是要共享这份在书海中跋涉的乐趣 ,在书海中扬帆的快意。
❖ 小编语: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籍给我们以物质享受,书籍给我们以精 神愉悦,书籍给我们以高贵典雅,书籍给更 我们以儒雅睿智;让我们荡起双桨,跋涉在 书山学海吧!
精选ppt
9
❖ 8、(1)你高高抬起的脚,踢的可不是足球, 踢的是废弃的易拉罐。朋友,请你不要讲身 边的废物当球踢,把它捡到垃圾箱里去吧!
❖ 小编语:碧空如洗的蓝天下,几声哀伤的猿 鸣随着飒飒的秋风伴着簌簌的落叶不尽地传 送,江边的沙滩上,几只莫可名状的小鸟在 孤独地徘徊着。
精选ppt
7
❖ 6、悲观的人埋怨风向,乐观的人期待风向改变, 现实的人则调整风帆。此刻我想到一支歌——《阳 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能接 受,同学们,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人生路上的甜 苦和喜忧,愿意与你分担所有。

核按钮语文2019版答案

核按钮语文2019版答案

核按钮语文2019版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D2.答案:B3.答案:A4.答案:C5.答案:A6.答案:D7.答案:B8.答案:C9.答案:A10.答案:D二、完形填空1.答案:C2.答案:A3.答案:B4.答案:A5.答案:D6.答案:C7.答案:B8.答案:D9.答案:A10.答案:C三、阅读理解1.答案:D2.答案:B3.答案:C4.答案:A5.答案:B6.答案:C7.答案:D8.答案:A9.答案:C10.答案:B四、写作此题为开放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以下为一种可能的答案:核按钮语文2019版写作题题目:心中的英雄作文要求:用一篇文章表达你心中的英雄是谁,为什么选择他/她,并且分享一个与他/她有关的故事或经历。

【示例答案】自小到大,我一直将我的母亲视为心中的英雄。

她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主妇,没有出挑的外貌和高大的身材,但她的勇气和毅力让我欣慰地称她为我的英雄。

首先,我选择我的母亲作为心中的英雄是因为她是我成长过程中最坚强的人。

母亲是家庭的中心和支撑,她默默地为我们做所有的家务劳动,并且尽职尽责地照顾我和我的兄弟姐妹。

无论她多么辛苦或者遇到什么困难,她总是保持乐观和勇敢的态度,永远不抱怨,总是为我们着想。

她的坚强和顽强的精神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也让我明白到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有勇气和努力,一切都可以克服。

其次,我选择我的母亲作为心中的英雄是因为她的智慧和聪颖。

虽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母亲总是能够帮助我解决各种学业和生活上的问题。

她对待生活充满智慧,总是能够从复杂的情况中找到简单的解决方案。

她的聪明才智让我明白到真正的智慧不一定来自书本,而是来自经验和人生的观察。

她总是鼓励我勇敢面对挑战,追求知识,从而让我在学业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最后,我想分享一个关于我母亲的故事。

有一次,我生病住院,情况非常严重。

医生说我的病情非常危险,需要做一项非常复杂和昂贵的手术。

这对我们家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负担,但母亲决定毫不犹豫地为我支付手术费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高考语文核按钮答案【篇一:【核按钮】2015高考语文】>第1单元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语文科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对“语言文字运用”提出的总的要求是: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考试说明》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考试内容(俗称“考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作了如下规定:1.识记 a(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本书的第1—8单元,对应上述除“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之外的8个“考点”设置(“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见“附录”)。

本单元对应的考点是“识《考试说明》将语文能力由低到高划分为a.识记、b.理解、c.分析综合、d.鉴赏评价、e.表达应用、f.探索六个层级。

本单元所涉考点的能力层级为“识记”(识别和记忆),内容设定是“字音”,这就是说这项考查主要是通过在一定语境中辨识或根据注音拼读来考查考生对“字音”的识记(包括声、韵、调)情况,一般不会要求考生用汉语拼音为汉字注音。

考点中的“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是对“字音”考查范围的三重限定。

“现代汉语”的限定,排除了古汉语中使用而现代已不再使用的古僻汉字的读音或汉字的古音。

“普通话”的限定,表明“字音”要“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作标准,湖北考生应注意方音辨正。

“常用字”的限定,表明对“字音”的考查会以2013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共8105个字)中“一级字表”中收录的3500个汉字为主,并适当拓展。

近年来,高考湖北卷对这一考点的考查,都是单设一道单项选择题;考查的重点是多音字认读、同音字辨识、形近字(包括形声字)辨读和习惯性误读字辨音等等。

〖试题解读〗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应特别关注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和一些习惯性误读字。

一、多音字a.崇高/作祟殷红/赝品调适/调和......同读音不同,词性不同读音不同,语体不同读音不同等。

多音字是历年高考识记字音考查的重点。

1.多义多音字。

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2.同义多音字。

题: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b.熟(sh?u) 熟悉成熟烧熟了...熟透了熟视无睹..二、同音字同音字就是在现代汉语中读音相同,即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的字。

1.形异同音字。

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因而同一个发音,可以写出许多不同的字;很多字读音相同,但形状相去甚远。

这类形异同音字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2.形近同音字。

读音相同、字形相似的字主要是同声旁的形声字。

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三、形近字汉字中有很多字的形状相似,差别细微,但意义不同,这类字叫形近字。

形近字往往在字义、字形上有区别,在字音上常常也有区别,如“己”“已”和“巳”,“燎”和“了”。

1.声旁相同的形近字。

具有相同声旁的形近字,有的读音是相同的,但有时因形旁所表意义不同而出现读音不同的情况。

2.笔画差异较小的形近字。

有一些汉字笔画只有细微的差别,但读音迥然不同。

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四、习惯性误读字还有些汉字以前有多个读音,1985年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和广电部已对此重新作了整理,确认以前的一些多音字现在不论用于何种场合,都统读一个音,这些字,我们称之为“统读字”(详情可以查阅《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题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灵秀磷光玲珑剔透聆听教诲....b.诞生旦角淡泊明志担当重任....c.宿营诉说夙兴夜寐素昧平生....d.咨询滋生芝兰之室孜孜不倦....〖思维导引〗本题的每个选项选取四个音近字,让考生来判断其读音是否相同。

a.考查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区分,“灵”“玲”“聆”为后鼻音,“磷”为前鼻音。

b.考查声调的区分,“诞”“旦”“淡”均为第四声,“担当”中的“担”读第一声。

c.“宿”“诉”“夙”“素”均为平舌音第四声。

d.考查翘舌音与平舌音的区别,“咨”“滋”“孜”为平舌音,“芝”为翘舌音。

答案:c。

a.猝然/精粹汗渍/啧啧粮囤/囤积......冠冕/分娩..b.讥诮/硝烟土坯/胚胎果脯/胸脯......跬步/硅谷..c.商埠/阜盛敕造/赦免复辟/辟邪......箭镞/簇拥..d.朔日/溯源嗔怪/瞋目落枕/落款......渎职/赎罪..(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思维导引〗本题以填空式题型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答案:剔。

解答字音题,一般运用下面五种方法。

一、字义定音法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这为我们辨析字音提供了便利。

许多多音字都“音随义转”,所以我们在记忆、辨析时可以将字音与字义结合起来。

如:【篇二:核按钮答案】“和”写蝉鸣与燕语一唱一和,既和谐又富有情趣。

雨珠用“撒”,证明骤雨来势汹汹,荷叶上呈现飞珠溅玉的景象。

(2)作者着力绘声绘色,燕语、蝉鸣、雨打新荷。

声情并茂;初绽的红花、婆娑的绿柳,色彩艳丽。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燕与蝉的唱和、雨珠与新荷的碰撞相映成趣。

10.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对仗工整。

此联的“有情”为点睛之笔,承前启后,总括了风的行为,使主题明确。

11.本诗的诗眼是“孤”。

一个“孤”字将全诗的神韵、意境凝聚在一起,浑然天成。

“孤”字既表现了失群大雁的处境,又表现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

12.诗歌末句卒章显志,表达思乡之情。

首联写漂泊在外的凄苦,颔联写风餐露宿的艰辛,颈联写“落叶”引发乡愁,最后一句点明主旨,表达归乡无期的愁苦。

13. 幽竹、寒花(菊花)寓含高风亮节之意,新月、新霜都是高压圣洁的象征。

幽竹亭亭静立,秋菊凌霜傲放,如霜新月映,烘托出一个品行高洁具有高风亮节的诗人形象。

14.诗的前四句描写优美宜人的草堂环境,显示出诗人心灵的清静和愉悦。

后四句调转笔锋,写生活的艰难清苦和世态炎凉,表明自己疏远仕途,狂放自适的心境。

可见狂夫是一个宁折不弯、不屈不挠、笑对挫折、老而弥坚的志士形象。

15.这首词塑造了孙权年少有为,不断征战、具有非凡胆识和盖世武功的英雄形象。

词人人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讽刺了当朝文武的庸碌无能和苟且苟安。

16.手法:对比,用典。

形象:一个少年时期风流潇洒、意气风发而如今流浪憔悴、落魄江湖的词人形象。

17.“红”“绿”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既将无形的不可捉摸的自然变化规律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形象,又将“流光”催人老岁月不饶人的深意艺术地表达出来。

18.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

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

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

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

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19.“逆”是迎接的意思,“私”是偏爱的意思。

颈联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20.这首诗主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以动写静的描写技巧。

按照常理,人立舟中,舟动山静,诗人却反过来,将群山比喻为马群,把静态的群山形象化,赋予它们以运动感,让群山在眼前飞驰,看众岭在身后惊奔,全诗描写蜀中奇绝风光的同时,呈现出一种轻快而壮美的律动。

板块二1 这首诗歌颂的是父母的爱子之情,围绕这一中心,细腻地描绘回家的真情实感:(1)欢喜。

漂泊在外的游子回到了家这一温馨宁静的港湾,又赶上年关时节。

(2)感激。

对父母的爱心又有了具体的切身的感受。

(3)惭愧。

作为子女,长期在外,难尽孝心。

(4)害怕。

父母如此的牵挂,害怕父母为自己在外操心、担心。

2两首词分别赋予了菊花、红药以人的感情。

秦词问菊花,着意表现自己的愁绪难解,联系上文一系列的“伤怀”和下文“酒未醒,愁已先回”的描写,可见词人的愁思之深。

姜词问红药,是要表现扬州城战后的衰败、荒凉,抒发黍离之悲。

3 是让你寄居他乡日久,见秋景而生出孤寂落寞、思乡怀归之情;又因为秋景而感叹怀才不遇、进身无望的苦闷与愤慨。

4本诗作者的情感由乐而悲,进而由悲而怨。

前两联先写欢乐春景;中间一折,抒发悲抑归情;末句再折,责备“新滩不解人意”,情感变化一波三折。

5 颔联一方面写夏季的雨景,另一方面写但是国家风雨飘摇的处境。

颈联写虽然风雨猛烈,但雨中的万物并没有全然屈服,竹枝在顽强地举起,高高的山角上,大风吹掀处露出了光明。

表明时局也并非黑暗一片,摇摇欲坠的危局中也有一丝生机,颈联既是对眼前实景的描写,也体现了诗人对局势的期望。

6 这首诗舒服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情。

作者通过对贾谊故居及周围荒凉萧条景象的描写,借用屈原因刚直被贬的典故,表达对贾谊命运多舛的同情,以贾谊自况,怀古伤今,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

7 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发了诗人的身世漂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寄寓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

8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天山雄伟壮丽的景象,而自己被贬伊犁,只有天山相伴,表现了寂寞孤独之感。

后两句写自己与山灵“笑”白头,流露出身处逆境的无奈,表达了年事已高、壮志未酬的伤感之情。

9 这首词的下阕表现了作者孤寂落寞、知音难求的情怀和百无聊赖、年华虚度的痛苦。

饮酒而“易碎”,下棋而敌手“难逢”,蕴含着知音难求和百无聊赖的心绪;夏日长长,无所事事,最适合睡觉,作者自我解嘲;睡起题诗,则只能自题自赏,自得其乐。

10 这首诗既有对战争长年不断给百姓带来离乱之苦的不满,,也包含着希望有人能带兵克敌、一举夺取胜利的期盼。

诗歌鉴赏的答案全部结束。

你做了没有?文言虚词6a都是介词,??的人。

b 之:助词。

(1)取独,(2)定语后置标志。

c 乎:(1)介词,表比较,相当于“于”,翻译为“比”,(2)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

d 也:助词(1)用在句中,表停顿,舒缓语气。

(2)用在句末,表判断。

7 d 表顺承,就,那么。

a 为:(1)介词,替。

(2)句末语气词,表感慨,啊。

b 焉:句尾语气词,(2)兼词,相当于“于此”。

c 与:(1)动词,给。

(2)连词,表并列,和,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