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升华和凝华、汽化和液化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第5讲《汽化、液化和升华、凝华》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第5讲《汽化、液化和升华、凝华》课件
小试身手
如图所示,烧瓶中的水停止沸腾后,若从烧瓶中往外抽气,会看到水又沸腾起来,这是由于( )
A .气压升高,水温升高 C .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
B .气压降低,水温升高 D .气压升高,水的沸点降低
必 考 技 能 气压高沸点高
知识精讲
知识二 液化
1. 液化的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必 考 技 能 固到气升华 气到固凝华 固受热升华 气受冷凝华
典例讲授
例题7
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 认为正确的是( ) A .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 .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 C .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D .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必 考 技 能 雾雨露是液化 霜与雪是凝华 冰则是凝固
随堂练习
小试身手
人工降雨的方法之一,是利用飞机向云层里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物态变化顺序 是( ) A .干冰升华,水蒸气先凝华后熔化 B .干冰汽化,水蒸气先凝固后熔化 C .干冰升华,水蒸气先凝华后液化 D .干冰汽化,水蒸气先凝固后液化
融化 凝固
凝华 升华
汽化 液化
知识精讲
知识一 汽化
3. 沸腾 (1)定义: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产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特点:沸腾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 (4)液体沸腾的条件 要使液体沸腾,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要到达一定的温度(即液体的沸点); 第二,要继续吸热。到达沸点的液体,如果不能继续吸热,那它就不能沸腾. (5)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沸点与液体表面处的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高压锅原理);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升华和凝华(基础)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升华和凝华(基础)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升华和凝华(基础)【学习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2.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3.理解升华吸热与凝华放热;4.掌握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的应用。

【要点梳理】要点一、升华1、定义:【《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2、现象:冰冻的衣服变干、雪堆没有熔化变小、灯丝变细、衣柜里的卫生球变小、干冰升华、碘升华、固体清香剂消失等。

要点诠释:1、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注意在此物态变化中并不存在液态。

2、一般在任意温度下,任何固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升华现象。

某些干燥的固体物质如香皂发出气味这就是固体表面发生升华。

要点二、凝华1、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现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霜、雾凇等都是凝华。

要点诠释:1、凝华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在此物态变化过程中没有经过液体。

2、凝华需要该物质的蒸气达到一定的浓度以及温度要降到该物质的凝固点以下才能发生。

要点三、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1、人工降雨:关于人工降雨原因:一是干冰的升华降温;二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三是小冰晶下落遇到热的气流熔化成小水珠,小水珠越结越大,水珠下落到地面就形成雨。

2、舞台烟雾:关于舞台“烟雾”的之谜:干冰粉喷洒到舞台上,迅速升华降温,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来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

3、储藏食物、医学手术:固态二氧化碳可以直接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同时吸收大量的热,还没有残留物。

利用该特点,可以用来作强制冷剂,用来储藏食物或用在医学研究上,现代医学中的“冷冻疗法”就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在部分组织上,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迅速降温,使其组织坏死。

要点诠释:1、升华吸热,有制冷作用;凝华放热。

升华和凝华互为逆过程。

2、学习了物质的三态之间的六种变化,在分析物态变化现象时,弄清物态变化中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以及变化过程中的条件。

初二物理第七讲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初二物理第七讲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第七讲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学习过程一、复习预习上一堂课,主要学习了以下一些知识。

请大家和我一起复习以下知识: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温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温度的读法:甲地温度25℃,读做25摄氏度。

乙地气温为-5℃,读做:零下5摄氏度或负5摄氏度。

3、物态变化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4、熔化(1)熔化规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如图7-1。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上升,如图7-2。

(2)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5.凝固(1)凝固规律: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如图7-3。

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下降,如图7-4。

(2)晶体凝固必要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本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内容,主要有汽化和液化、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升华和凝华。

二、知识讲解考点/易错点1、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

汽化过程需要吸热。

2.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

液化过程需要放热。

考点/易错点2.汽化的两种方式:①蒸发1.蒸发我们把水洒在地上,过一段时间,地面变干了,这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是蒸发。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衣服展开比折叠起来干的快,说明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在通风处衣服干的快,说明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考点/易错点3、汽化的两种方式:②沸腾1.沸腾在水烧开时,水中产生大量气泡,这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是沸腾。

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水沸腾时的温度称为沸点。

2.水的沸腾实验(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在水的沸腾实验中,我们测量发现:沸腾前水温持续升高,温度计示数持续变大,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温度计示数不变,水温不变;沸腾后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沸腾停止。

八年级上册专题复习3.3汽化和液化含答案解析【精品】

八年级上册专题复习3.3汽化和液化含答案解析【精品】

专题3.3汽化和液化-二识点扫描知识点一: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是气化的逆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知识点二:沸腾L沸腌是液体内部和表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3.沸腌的过程中液体继续吸热,但吸收的热量用来不断地变成蒸汽,温度保持不变。

4.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

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大气压越高,沸点也高,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高压锅。

知识点三:蒸发1.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速和液体的种类。

液体种类相同时,温度越高、空气流速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2.蒸发致冷。

蒸发过程中吸热。

致使液体和它所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

知识点四:液化的方式1.所有气体温度度降到一定程度都可以液化,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体积变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都可以使气体液化。

2.“白气”不是气体而是液体小水珠,是水蒸汽遇冷液化产生的。

1.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是本节重点(1)水在沸腌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汽散发到空气中。

(2)温度与时间图像特点:有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表示水沸腾的状态。

可以从图像看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以及沸腾持续时间。

(3)能探究水的沸点,进而推断当地环境大气压大小。

(4)还能探究出其他问题。

比如: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从下向上固定实验器材的位置:烧杯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要会进行温度计的读数,在读数时,首先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根据图象,通过水质量的大小及初温的高低判断加热时间较长的原因。

2.知道蒸发与沸腌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难点知识点一:汽化和液化[例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 属于液化的是()冰雪遇暖消融水烧开时冒出“白气”草叶上形成〃白霜"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答案】B【解析】判断出属于液化的物态变化,要弄清液化的特点,液化是由物体气态变为液态的变化过程,可根据四个选项中所给物理现象的特点来进行判断。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知识结构一、汽化和液化。

1、汽化(1)定义:液态→气态 (2)方式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 叫蒸发。

影响因素: 。

作用:蒸发 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 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2、液化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

方法:⑴ ;⑵ 。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 放 热二、升华和凝华 1、升华(1)定义:固态→气态 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2)升华吸热:有制冷作用 2、凝华(1)定义:气态→固态 (2)凝华放热典型例题[例1](2020安顺)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 .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 .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D .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例2] (2020嘉兴)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

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A.温度B.熔点C.沸点D.凝固点蒸发 沸 腾[例3](2020·沈阳)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2所示。

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

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 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C. 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D. 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例4](2020烟台)冰棍冒出的“白气”是怎么形成的?“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飘?为什么?“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2分)因“白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受浮力小于重力,因而“白气”向下飘。

初中物理知识与概念_物态变化:升华与凝华

初中物理知识与概念_物态变化:升华与凝华

初中物理知识与概念_物态变化:升华与凝华一、引言在物理学中,物态变化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在常见的三种物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存在着六种基本的物态变化过程: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

本文将重点介绍升华与凝华这两种物态变化。

二、升华2.1 升华的定义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而不经过液态的过程。

在升华过程中,物质需要吸收热量。

2.2 升华的实例碘的升华:碘固体在加热时,会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形成紫色的碘蒸气。

干冰的升华: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会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产生大量的白雾(其实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小水滴)。

2.3 升华的应用冷冻干燥:利用物质升华的原理,将物质中的水分直接升华为水蒸气,达到干燥的目的。

例如,在食品加工中,利用干冰升华的特性,可以实现食品的冷冻干燥。

固体香氛:固体香氛通过升华作用,将香气分子释放到空气中,起到香薰的作用。

三、凝华3.1 凝华的定义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转变为固态,而不经过液态的过程。

在凝华过程中,物质会放出热量。

3.2 凝华的实例霜的形成:在寒冷的夜晚,空气中的水蒸气会直接凝华成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物体表面形成霜。

雪花的形成:在高空中,水蒸气会凝华成固态的冰晶,这些冰晶在下降过程中会相互碰撞、结合,形成雪花。

3.3 凝华的应用人工降雪:通过向云层中喷洒凝结核(如碘化银等),促进水蒸气凝华成固态的冰晶,从而实现人工降雪。

冷却设备:在某些特殊的冷却设备中,利用凝华的原理,将气态的制冷剂直接凝华为固态,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达到冷却的效果。

四、升华与凝华的比较升华和凝华是两种相反的物态变化过程。

在升华过程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需要吸收热量;而在凝华过程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会放出热量。

这两种过程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五、总结升华与凝华是两种重要的物态变化过程,它们描述了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转变。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三章3-4节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知识点复习总结和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三章3-4节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知识点复习总结和练习题

知识点一: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汽化. (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特点:汽化吸热(3)方式:蒸发和沸腾2.蒸发. (1)定义: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2)特点: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蒸发要吸热,有降温制冷的作用。

3.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1)液体的温度现象:晾衣服时,放在阳光下比放在背阴处干得快。

现象分析: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现象:晾衣服时,展开比团起来干得快。

现象分析: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液体上方的空气流速现象:晾衣服时,放在通风处比放在无风处干得快。

现象分析: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例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后,擦酒精的部位会感觉凉。

这主要是因为酒精()A.凝固放热B.升华吸热 C.液化放热 D.蒸发吸热例2.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D.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知识点二(沸腾)1.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2.特点: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3.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使用油的沸点是250℃.拓展: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例如,在高山上,因为气压比较低,水的沸点低于100℃,食物不容易煮熟,这时应利用高压锅,高压锅内水面上的气压较高,所以沸点能超过100℃,食物容易煮熟。

4.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5.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例1.中国是一个美食的国度,有煎炸炖烤焖等多种烹饪方法。

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A.同时沸腾了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例2.煮饭烧菜时,经常需要加盖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水的沸点,食物容易煮熟B.升高水的沸点,食物容易煮熟C.减少锅中水的蒸发量,不容易烧干D.减少锅中热量的散失,节约燃料知识点三(液化)1.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2.液化方法:(1)降低温度:任何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重点难点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重点难点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重点难点第一篇: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重点难点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一)汽化1、蒸发的特点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现象有三个方面显著的特点:(1)从发生的条件看,蒸发不受温度限制,所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只要是敞开的,便会蒸发,蒸发无条件可言。

(2)从发生的部位看,蒸发是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平缓的汽化现象。

(3)从液体自身的温度情况看,液体蒸发过程中要吸热,所以温度降低。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是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例2、晾晒衣服时要将衣服摊开,放在阳光下或通风处,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晾晒衣服是为了除掉衣物上的水分,将衣服摊开可增大表面积,阳光下温度高,通风处衣服上的水分可迅速蒸发,从而能使衣服很快变干。

例3、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在干旱地区尤其珍贵,我国北方一些缺水的平原地区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可以减少输水过程中的蒸发,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为什么?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来考虑,要减缓蒸发,就应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把沟渠输水变成管道输水,可以减小水暴露于空气中的表面积,水表面的空气流动也大大减少;把输水管道埋在地下,可以降低水的温度,这样就比普通的沟渠灌溉减少了因水的蒸发而浪费的水。

4、沸腾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它具有以下特点:(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同种液体在不同的气压下,沸点不同。

如水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100℃;低于标准大气压,沸点低于100℃;在高于标准大气压下,沸点高于100℃。

课本中沸点表是几种常见液体的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

(2)沸腾的条件:①液体温度达到当时大气压下的沸点;②液体要继续吸热(被不断加热)。

5、蒸发与沸腾的异同例4、如图所示,试管里装上适量水,放入也装有适量水的大烧杯内,然后加热,当大烧杯里的水沸腾时,试管里的水也会沸腾吗?精析:液体沸腾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要达到沸点,二是要继续吸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升华和凝华、
汽化和液化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升华
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特点:
物质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

例如碘升华时要对它加热,就是要让碘吸热来完成升华。

2、凝华
定义: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特点:凝华是升华的逆过程,物质在凝华时要放热。

补充:
、定义:物质从气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

2、常见凝华物质:气态碘、水蒸气、气态钨、气态萘等。

3、常见凝华现象: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黏附在物体上形成的。

它的环境温度比“下露”“下雾”时更低。

灯泡用久发黑,目光灯两端发黑。

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和凝华成的小冰晶悬浮在高空形成的。

小冰晶和小水珠越积越多,最后就掉下来,在掉落的过程中小冰晶熔化便形成了雨。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的最终状态是气态,汽化过程中物质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液体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3.常见汽化现象有:太阳出来了,雾散了,地面上的水变干,酒精蒸发等
补充:
、液化方法: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当气体的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的时候,所有的气体都可以液化,其中温度降到足够低是指气体的温度下降至沸点或沸点以下。

小同的气体液化的温度不同。

利用这种性质可以分离物质。

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使大多数的气体液化,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煤气以及气体打火机用的燃气,就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们液化的,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不能使它们液化,必须同时降低温度才行。

2、液化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冬天手感到冷时,可向手哈气,是因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放热;被锅内喷出的水蒸气烫伤比开水还厉害,是因为水蒸气液化过程要放热。

浴室通常用管道把高温水蒸气送入浴池,使池中的水温升高是利
用液化放热来完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