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升华和凝华知识点精讲与练习新人教版

2020年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升华和凝华知识点精讲与练习新人教版
2020年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升华和凝华知识点精讲与练习新人教版

升华和凝华

知识点一: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如在严寒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放在衣橱内的樟脑丸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如树枝上的雾凇、玻璃上的冰花的形成。

【例题1】如图所示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答案】C

【解析】A选项中是由于水蒸发吸热所致;B选项中水烧开冒出的“白气”是从壶中汽化出来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放出热量液化而成的小液滴;C选项中雪在低于0℃的环境中发生了升华现象,直接从固态变成了气态跑到空气中去了;D选项中湿衣服变干是水发生了蒸发,属于汽化现象.

【例题2】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

A.冰化成水 B.露的形成 C.雾的形成 D.霜的形成

【答案】D

【解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A、河里的冰化成水,冰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露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附着在植被表面,属于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属于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属于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

知识点二: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⑴用久了的灯泡的灯丝(钨)会变细,灯泡内壁会变黑。

⑵人工降雨:人们从陆地向云层发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或从飞机上向云层撒干冰,从而达到降雨的目的。这一实例中包括几种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分别是什么物态变化?

【例题3】小付买了…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回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成了小雨滴。(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升华;液化。

【解析】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盒内的干冰发生升华现象,此过程中吸热,使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滴即“白雾”。

【例题4】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杯中液态氮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不变;凝华.

【解析】物质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放出热量.

沸腾过程中液态氮迅速成为气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液态氮沸腾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奶浆和杯子的温度急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杯子,在其表面凝华形成霜.

知识点三:物质的三态联系

【例题5】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成小水滴或直接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

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答案】汽化,液化凝华。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江河湖海里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属于汽化,水蒸气遇冷液化化形成小水滴。从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形成小冰晶属于凝华。

习题精练

一、选择题

1.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

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答案】B

【解析】(1)晶体熔化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2)根据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分析物质的初、末状态即可判断,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A.蜡属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故A错误;

B.由于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从而可以使食物降温,防止变质,故B正确;

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C错误;

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小水滴吸热汽化成了水蒸气,故D错误。

2.古诗《立冬》中,有诗句“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诗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

A.凝华 B.凝固 C.汽化 D.液化

【答案】A

【解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

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

3.(2019山东临沂)四季分明的临沂有许多美丽自然现象。下列由凝华形成的是()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薄雾缥缈

C. 秋天,露珠晶莹

D. 冬天,雾凇簇簇

【答案】D

【解析】A.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并与空气中的尘埃结合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露水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雾凇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

4.在水循环中,高空中的水蒸气突然遇到强冷空气,温度急剧下降形成小冰晶,这种物态变化属于

A.凝固

B.升华

C.液化

D.凝华

【答案】D

【解析】当气温骤降时,高空中的水蒸气突然遇到强冷空气,空气中的水蒸气会直接凝华为固态的小冰晶。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深秋,草叶上的白霜是凝华现象

C.盛夏,地面温度升高,地面含有的热量增多

D.严冬,搓手取暖是利用了热传递增大内能

【答案】B

【解答】A.初春,冰雪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

B.深秋,草叶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B正确;

C.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只能说吸收,所以盛夏地面温度升高,不能说地面含有的热量增多,故C错误;

D.严冬,搓手取暖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利用了做功增大内能,故D错误。

6.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让我们领略了许多美妙景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轻柔的雪是升华现象

B.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C.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

D.飘渺的雾是汽化现象【答案】B

【解析】A.雪是固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所以A是错误的。

B.霜是固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所以B是正确的;

C.露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所以C是错误的;

D.雾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所以D错误的。

7.风景优美的光雾山,夏天云雾缭绕,冬天大雪纷飞,宛若人间仙境,其中关于雾、雪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液化、凝华 B.汽化、凝华 C.汽化、凝固 D.液化、凝固

【答案】A

【解析】形成雾的过程中,水蒸气→液态水,属于液化的物态变化过程;

形成雪的过程中,水蒸气→固态的雪,属于凝华的物态变化过程。

8.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教室的窗玻璃上附着一层小水珠,当室外气温更低时,还会看到窗玻璃上结有冰花。下列关于水珠、冰花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它们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 B.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外一侧

C.它们均是水蒸气液化形成 D.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内一侧

【答案】D

【解析】冬季,室内温度较高,而玻璃窗的温度较低,室内玻璃窗周围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会液化形成小水滴,若室外气温更低时,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还会凝华形成小冰晶,都会附着在玻璃的内侧,故D正确,ABC错误。

9.邵阳新宁崀山是国家5A级景区,2019年春节期间,崀山八角寨风景区山顶出现大量雾凇,十分美丽迷人!雾凇的形成所属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 B.液化 C.凝华 D.汽化

【答案】C

【解析】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雾凇是水蒸气在较冷的

冬天凝华的结果。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附着在树枝上,属于凝华现象。

10.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A.积雪消融B.湖面起雾C.瓦上结霜D.衣服变干

【答案】C

【解析】凝华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分析各选项中物质状态的变化,就可以判断出正确的选项。

A.积雪消融,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湖面起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瓦上结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C符合题意;

D.衣服变干是由液态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汽,是汽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11.在一部动画片里,雷公公询问起“雾、露、霜、雪“四姐妹的出身由来,你认为她们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固而来

C.霜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 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答案】C

【解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

B.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正确;

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

12.为防止食物腐败变质,可利用冰块或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

A.冰块和干冰熔化吸热 B.冰块和干冰升华吸热

C.冰块升华吸热、干冰熔化吸热D.冰块熔化吸热、干冰升华吸热

【答案】D

【解答】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常温下易升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在升华过程中需要从

外界吸收大量的热,会使食品温度降低,起到防止腐烂变质的作用;

冰块熔化时,由固态变为液态,在熔化过程中需要从外界吸收大量的热,会使食品温度降低,起到保鲜的作用。

13.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答案】C

【解析】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

B.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水珠遇到凝结核后变成大水珠然后由于重力作用掉落到地面形成的,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

D.河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

1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放置于衣柜中的樟脑球逐渐变小,是汽化现象

B.烧开水时,锅中水面上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C.深秋,地面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

D.严冬,结了冰的衣服也能变干,是升华现象

【答案】D

【解析】樟脑丸变小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A错误;烧开水时,锅中水面上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B错误;深秋,地面上出现的霜,是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附着在草叶上,属于凝华现象,C错误;严冬,结了冰的衣服也能变干,由固态的冰直接变为气态的水蒸气了,属于升华现象,故D正确。

15.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深秋,路边草上的霜 B.夏天,吃冰棒凉快

C.冬天出现的浓雾 D.结冰的衣服时间久了也能干

【答案】D

【解析】要判断出属于升华的物态变化,首先要弄清升华的特点,升华是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根据四个选项中所给物理现象的特点来进行判断。

A.深秋,路边草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A错误;

B.夏天,吃冰棒凉快,是因为冰棒熔化吸热,降低人体的温度,故B错误;

C.冬天出现的浓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成液态的水,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

D.结冰的衣服时间久了也能干,是固态的冰吸热直接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D正确。

16.对下面几幅图反映出来的各种现象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图甲是在外面两个人说话,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B.图乙树杈上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C.图丙玻璃上的水是霜凝固形成的;

D.图丁灯泡内壁上黑色的钨是钨蒸气凝华形成的。

【答案】D

【解析】先要根据图反映的情景,说出每幅图观察到的现象。然后结合物态变化过程给予解释说明即可。

A.图甲是在外面两个人说话,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珠;

B.图乙树杈上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图丙玻璃上的水是霜熔化形成的;

D.图丁灯泡内壁上黑色的钨是钨蒸气凝华形成的。

综合以上分析,知道答案是D.

二、填空题

17. 1月14日,东营出现罕见的雾凇景观,分外漂亮。“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选填“吸热”或“放热”)形成的。

【答案】凝华;放热。

【解析】“雾凇”是固态的小冰晶,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属于凝华现象,

凝华放热。

18.滑雪是很多人喜欢的冬季运动,自然界的雪是水蒸气而成的;

当自然界降雪不足时,滑雪场需要“人工造雪”;在0℃以下的天气里,造雪机喷射出水雾,这些雾滴遇到冷空气发生,形成“人工雪”。(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凝华;凝固。

【解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过程中放热;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较凝固,过程中放热。自然界的雪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造雪机喷射出水雾,微小的水滴与“冷空气”凝固形成小冰晶,是凝固形成的。

19.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答案】凝华;放出;凝固.

【解析】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要放热;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根据我们对于凝华和凝固的理解来作答.

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霜是固体,是由冰箱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水蒸气在凝华的过程中要放热;湿抹布上还有很多的水分,擦冰箱侧壁时粘在了侧壁上,是因为湿抹布上的水分凝固为冰所导致的.

三、实验题

20.小林做“碘的升华”实验时,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固态碘的碘升华管加热,如图所示.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小林认为碘从固态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小红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根据这些资料,小红认为小林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林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

请针对小红的质疑,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可以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写出实验方案并简要说明.

【答案】见解析。

【解析】①补充器材:烧杯、水、石棉网、铁架台

②利用水浴法加热的方式,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热水,将装有固态碘的碘升华管浸入热水中进行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因为热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所以碘在这个过程中不会熔化,所以出现碘蒸气一定是碘直接从固态变成了气态。

四、综合能力题

21.夏天,小林为了解渴,从冰箱里拿出一支冰糕.小林发觉硬邦邦的冰糕上黏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冰糕上就冒“烟”;他把这支冰糕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会出“汗”.请用物态变化原理解释上面三种现象.

【答案】见解析。

【解析】白粉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寒冷的冰糕凝华而成的小冰晶。冒烟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糕周围的冷空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出汗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珠并粘附在茶杯外壁上。

初中物理升华和凝华习题

34升华和凝华 一、填空 1.升华是物质从态直接变成态的过程。属于热 过程,在些物态变化过程中并不存在这一中间环节。 2.凝华是指物质从态真接变成态的过程,是属于热 过程。 3.把少量碘放入锥形瓶中,瓶口加盖玻璃片,微微加热,瓶中充满 紫色的碘蒸气,此过程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停止加热,碘蒸气凝华,看到的现象是。 二、选择题 1.以下物态奕化的事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A、冬天池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 B、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在-10℃时也能晾干 C、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上附着一层“白霜” D、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周围“冒”出“白气” 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 A、树叶上的白雪融化 B、冰冻的衣服变干 C、阳光下的露珠变小 D、树枝上形成雾凇 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1)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 (2)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 (3)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上了一层霜

(4)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A、(1)(2) B、(2)(3) C、(3)(4) D、(1)(4) 4.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因为() A、肉中的水会结冰 B、库内的水蒸气凝华附在肉上 C、肉中的冰会熔化 D、肉中的水会蒸发 三、分析并说明下列物态变化 云: 雨: 雾和露: 雪和霜:

1、云的形成:空气中总是含有水蒸气的,这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蒸发而来的,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很微小的颗粒,能被空气中上升气流顶起,形成 浮云,所以云是由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合而成的。 2、雨的形成:云中的小水珠和小冰晶越来越大,达到一定程度时,上升气流无法支持,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冰晶熔化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3、露的形成: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在地面上草、木、石块等固体由于辐射热量,它们的温度下降速度快于空气温度的下降,当草、木、石块等物降到某一温度而使附近的空气达到露点时,则有水珠凝结在这些物体上形成露。 4、霜的形成: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小冰晶,出现在地面上.当露点低于0 ℃时,则水蒸气直接凝华在地面物体上形成霜.人们有这样的经验:有风或有云的夜间不会有霜有露,这是由于有风时地面的空气不易达到饱和;有云时也有热量辐射到地面,地面温度不易达到露点的缘故。 5、雾的形成:雾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离地面稍远的空气中的尘埃上形成的。 6、冰雹的形成:如果雨在落下时骤然遇到0 ℃以下的冷空气,雨便凝固成冰块,冰块若遇地面向上的风暴把冰块向上吹入热空气层中,这层空气中的水蒸气便凝结在冰块四周,下落时又遇有0 ℃以下的冷空气上升时,冰块外面又结一层冰,如此反复上下,到冰块很大时,形成雹落下,这就是可怕的冰雹。 7、雪花的形成:如果露点低于0 ℃,在高空中的水蒸气便直接凝成小冰晶,这就是美丽的雪花了。

升华和凝华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升华和凝华——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Sublimation and condensation -- teaching pla n of Physics Volume 1 in junior high school

升华和凝华——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本教案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3.学会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重点: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 教学策略:通过实验探索、观察思考和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教学难点】

难点:升华和凝华是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而学生易误认为需要通过液态这一过程。 突破策略:加强实验指导、教师启发点拨,着重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过程。 【教学过程】 1、情景引入,设问 烈日当空,久旱无雨,为了解决旱情,在过去人们摆起香案,祈祷龙王爷恩惠,然而滴雨未下;而现在,派出几架飞机在高空投撤了一些固态物质,顷刻间乌云密布,下起了大雨,问:“这种固态物质是什么呢?它变成了什么?为什么会有雨形成?”引起学生兴趣,激发热爱科学、破除迷信思想。 2、导入新课,猜想 a.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哪些? b.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c.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那么我们来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转变呢?举例说明。

2020-202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练测:3.4升华和凝华(跟踪训练)

3.4升华和凝华跟踪训练(附解析)(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 A.秋天房顶上结霜; B.铁水被浇铸成工件; C.冰棒冒出“白气”;D.湿衣服晾晒后变干 2.冬天,挂在室外墙壁上的空调外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它的散热片上会覆盖一层“白霜”。这种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形式是()。 A.汽化 B.熔化 C.升华 D.凝华 3.在毕节,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是较为理想的宜居城市。下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云、雨、霜和雾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4.今年冬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寒天气。下图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凇景象。雾凇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A.液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5.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种物态变化是()。 A.汽化 B.熔化 C.升华 D.凝华 6.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图中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7.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8.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蒸发 B.熔化 C.升华 D.液化 9.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A.春天到了,积雪融化; B.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 C.秋天的早晨,出现大雾;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霜 10.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 B.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 C.给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材降温; D.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 11.下列有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A.山间的“云海” B.树枝上的“雾凇” C.花草上的“露珠” D.房檐下的“冰凌”

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八年级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升华和凝华(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 2.认识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 能力目标 观察实验,认识物体变化,形成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和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给出了的定义,并用实验引入课题,学生观察碘升华的实验,分析实验, 说明碘没有变成液态,而是直接变成了气态.

教材联系实际分析了一些自然现象,说明哪些是属于现象,对于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也是联系实际分析的,并分析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建议 本节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的学习,注重观察和实验的教学,在引出课题时,由于有了很多物态变化的知识,所以可以直接得出的定义. 碘的升华实验,要学生注意观察现象,看出碘没有变成液体而是直接变成了气体,而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汽有附着在容器壁上,形成了碘蒸汽的凝华.可以提出一些观察的问题,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的吸热,一定要联系实际,先要知道哪些现象是现象,再注意联系实际分析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重难点分析】识别生产和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是本节的主要内容,也是通过这个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要弄清开始的状态和最终的状态,再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是属于何种物态变化. 【教学过程分析】

升华和凝华课后习题

1.下列现象,各属于哪一种物态变化 (1)用钢水浇铸火车轮是__________; (2)把废铁块熔成铁水是__________; (3)春秋夜晚出现的“露”是__________; (4)冬夜出现的“霜”是__________. 2.日光灯用久了玻璃管的两头会发黑,这是由于钨丝受热产生了__________现象,然后降温在灯管上__________的缘故. 3.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冰.尽管室外的气温始终在0℃以下,结冰的衣服最后也会变干,这是由于冰__________的缘故.霜的形成是__________发生__________的现象. 4.卫生球放在箱子里,过几个月会变小或消失,这是卫生球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 5.该选哪一项 (1)冬天的早晨经常看到房间的玻璃上附着一层冰花,这是室内的水蒸气() A.升华而形成的B.凝华而形成的 C.液化后凝固形成的D.汽化而形成的 (2)在实验室里,常用干冰(固态CO2)的升华() A.吸热来获得高温 B.放热来获得低温 C.吸热来获得低温 D.放热来获得高温 (3)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卫生球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可以看到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 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 C.“雪景”经历了汽化和凝固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D.“雪景”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4)自然界关于云、露、雾、霜、雨的成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遇冷液化成的大量小水滴和凝华成大量小冰晶形成的 B.露和雾都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 D.雨是云层中小水珠聚集成较大水滴或小冰晶熔化成水滴,这些水滴从高空落下形成的 (5)文娱演出时,舞台上用弥漫的白色烟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这种烟雾最可能是() A.某种燃烧物形成的烟气 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雾” 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液化成的“雾” (6)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 A.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B.室外的热空气向玻璃加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C.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D.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7)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变模糊了,这是因为() A.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华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眼镜上 B.眼镜上有灰尘 C.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 D.镜片导致水发生汽化蒙在玻璃上 (8)用久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上的钨() A.凝固了 B.升华了 C.凝华了 D.先升华后凝华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重点难点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一)汽化 1、蒸发的特点 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现象有三个方面显著的特点: (1)从发生的条件看,蒸发不受温度限制,所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只要是敞开的,便会蒸发,蒸发无条件可言。 (2)从发生的部位看,蒸发是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平缓的汽化现象。 (3)从液体自身的温度情况看,液体蒸发过程中要吸热,所以温度降低。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是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例2、晾晒衣服时要将衣服摊开,放在阳光下或通风处,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晾晒衣服是为了除掉衣物上的水分,将衣服摊开可增大表面积,阳光下温度高,通风处衣服上的水分可迅速蒸发,从而能使衣服很快变干。 例3、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在干旱地区尤其珍贵,我国北方一些缺水的平原地区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可以减少输水过程中的蒸发,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为什么? 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来考虑,要减缓蒸发,就应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把沟渠输水变成管道输水,可以减小水暴露于空气中的表面积,水表面的空气流动也大大减少;把输水管道埋在地下,可以降低水的温度,这样就比普通的沟渠灌溉减少了因水的蒸发而浪费的水。4、沸腾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它具有以下特点: (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同种液体在不同的气压下,沸点不同。如水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100℃;低于标准大气压,沸点低于100℃;在高于标准大气压下,沸点高于100℃。课本中沸点表是几种常见液体的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 (2)沸腾的条件: ①液体温度达到当时大气压下的沸点; ②液体要继续吸热(被不断加热)。 5、蒸发与沸腾的异同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凝华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各自的吸放热情况 难点: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把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程。【教学器材】 实物投影仪、照片、铁架台、烧瓶、酒精灯、细线、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有关自然界中物质状态及其变化的情况。下面来做一个简单的回忆和归纳。 1、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哪些?

2、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3、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属熔化?哪些属于凝固? 4、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5、汽化的两种方式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6、那么我们来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转变呢?举例说明。 学生答:固态、液态、气态 学生答: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 学生答:如冰化成水、铁变成铁水等是熔化;水结成冰、油变成固态油脂、蜡烛油变硬等是凝固。 学生答: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 学生答:蒸发和沸腾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不同点:温度条件不同;发生地点不同;剧烈程度不同 学生答:能;如:衣柜中的卫生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干了;冬天的雪人变小了;雪花的形成等。 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 老师要帮助学生整理纠正一些不正确的答案。 二、新课开始 [演示]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通过活动来观察物质在固态与气态之间的变化。 1、先装置好实验仪器 2、观察瓶中碘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3、移去酒精灯,然后观察瓶中的变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练习及参考答案

升华和凝华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散到冷空气中,靠干冰的__________吸收大量的热,使其周围环境__________,则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液化成小水滴或__________成小冰晶,导致降雨。 2、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石需要__________热。 3、冬天,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过几天也会干,俗称的“冻干”,这是__________现象,这个过程需要__________热量。 4、寒冷的冬天,房间窗户的玻璃__________(填“内”或“外”)表面往往结着一层冰花,这是一种__________现象,它要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当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时,眼镜变得模糊不清,这是__________现象,它要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5、把樟脑丸放在衣柜里防虫,最后樟脑丸变小了,这是__________现象,在此变化过程中要__________热。 6、白炽灯用久了玻璃泡内壁会发黑,这是灯丝__________的缘故。 7、在物态变化中,天空中的云是水蒸气__________城的小水滴和水蒸气__________城的小冰晶组成。 8、在发掘文物的活动中,文物工作者几乎从未发现古代的珍珠,这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散“白雾”,它是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迅速__________形成的。 二、选择题 10、从冰箱冷冻室取出棒冰,往往会看到棒冰的包装纸外有一层白色的霜,这是由() A、小水珠在冰箱内凝固而成的 B、水蒸气在冰箱内凝华而成的 C、冰箱内空气凝华而成的 D、冰箱外水蒸气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 11、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不是凝华现象的是() A.窗花 B.冰棱 C、雾凇 D、雪花 1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B、江面上大雾的形成 C、水在慢慢地结冰 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灯丝变细 13、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语:“请熄灭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3.4升华和凝华练习题解析

3.4升华和凝华练习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2?遵义)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 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 C.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D.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的水蒸气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应用题。 分析:(1)熔化是指物体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 (2)液体蒸发的快慢的影响因素: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快慢.蒸发需要吸热. (3)凝华是物体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4)液化是物体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液化的方式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解答:解:A、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正确; 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加快了身体上汗液的蒸发,蒸 发要吸热,从而使人体温度降低,感到凉爽,错误; C、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凝华形成 的.故错误; D、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各种物态变化的概念,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的理解和掌握,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2.(2012?宜昌)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雪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B.露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 C.雾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D.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 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应用题。 分析: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要判断发生什么物态变化要看物质是由什么状态变成什么状态. 解答:解:A、雪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故A是错误的; BC、露和雾都是由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花草上形成的是露,附着在灰尘上形成的是雾,故BC是错误的; D、霜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故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升华和凝华 检测【答案】

第4节升华和凝华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是汽化现象 B.秋天草地叶片上的露珠,是液化现象 C.屋顶瓦上结了一层白霜,是熔化现象 D.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是凝华现象 2.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蒸笼周围冒出的“白气” B.冬天草木上出现“霜” C.冬天湖水结成“冰” D.冬天玻璃上出现“冰花” 3.《中国诗词大会》的开播,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下列诗词中包含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B.“停车坐爱枫机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学;科网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4.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经过一天一夜坚守,抓住有利时机,分别在东海桃林镇、赣榆抗

日山和灌云陡沟乡等地成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关于人工增雨作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人工增雨可以用抛射干冰的方法 B.人工增雨可以将含有碘化银的炮弹打入高空 C.人工增雨中抛射干冰是利用干冰凝华放热 D.碘化银在高空扩散,成为云中水滴的凝聚核,水滴在其周围迅速凝聚 5.如图是小明和小华在寒冷的冬天堆雪人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会凝固成小冰晶下落到地面,这就是雪 B.气温低于0 ℃时,雪人仍会逐渐变小,是因为发生了凝华现象 C.他们呼出的“白气”的形成过程属于汽化 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熔化吸热 6.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此时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白霜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B.汽化C.凝固D.凝华 7.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会采用下列一些做法,其中解

升华和凝华练习题有答案

升华和凝华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日光灯用久后,灯管的两端会发黑,这是灯丝中的钨( C ) A. 汽化而成 B. 先升华后凝华而成 C. 升华而成 D. 先汽化后液化而成 2.毕节,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是较为理想的宜居城市。下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云、雨、霜和 雾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C 3.今年冬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寒天气。下图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凇景象。雾凇的形成,是由于 水蒸气遇冷发生了B A .液化 B .凝华 C .汽化 D .升华 4.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种物态变化是C A .汽化 B .熔化 C .升华 D .凝华 5.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图3描述的物理 现象理解正确的是C 6.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B 7.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C A .蒸发 B .熔化 C .升华 D .液化 8.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云 B .雨 C .霜 D .雾 A .“飘渺的雾”是气化现象 B .“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 C .“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 .“轻柔的雪”是液化现象 A .山间的“云海” B .树枝上的“雾凇” C .花草上的“露珠” D .房檐下的“冰凌”

A .雪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 B .露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 C .雾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 D .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 9.当深秋的某天早晨,我们看到了覆盖在树叶、草地上的茫茫白霜(如图所示)时,这预示着冬 季即将来临。固态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下列哪一物态变化形成 的A A .凝华 B .升华 C .液化 D .汽化 10.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D 11.下列符号分别代表大雨、冰雹、霜冻和雾等四种气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C 12.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A A .冬天早晨地上的霜 B .秋天花叶上的露珠 C .江面弥漫的大雾 D .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13.下列物态变化中都是吸收热量的是A A .熔化 升华 汽化 B .凝华 升华 熔化 C .汽化 液化 凝固 D .凝华 液化 凝固 14.对下列图中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C A .大雨 B .冰雹 C .霜冻 D .雾 A .春天里冰雪消融 B .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 C .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 D .初冬的早晨霜打技头

新人教版八年上学期物理《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

升华和凝华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散到冷空气中,靠干冰的__________吸收大量的热,使其周围环境__________,则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液化成小水滴或__________成小冰晶,导致降雨。 2、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石需要__________热。 3、冬天,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过几天也会干,俗称的“冻干”,这是__________现象,这个过程需要__________热量。 4、寒冷的冬天,房间窗户的玻璃__________(填“内”或“外”)表面往往结着一层冰花,这是一种__________现象,它要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当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时,眼镜变得模糊不清,这是__________现象,它要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5、把樟脑丸放在衣柜里防虫,最后樟脑丸变小了,这是__________现象,在此变化过程中要__________热。 6、白炽灯用久了玻璃泡内壁会发黑,这是灯丝__________的缘故。 7、在物态变化中,天空中的云是水蒸气__________城的小水滴和水蒸气__________城的小冰晶组成。 8、在发掘文物的活动中,文物工作者几乎从未发现古代的珍珠,这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散“白雾”,它是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迅速__________形成的。 二、选择题 10、从冰箱冷冻室取出棒冰,往往会看到棒冰的包装纸外有一层白色的霜,这是由() A、小水珠在冰箱内凝固而成的 B、水蒸气在冰箱内凝华而成的 C、冰箱内空气凝华而成的 D、冰箱外水蒸气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 11、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不是凝华现象的是() A.窗花 B.冰棱 C、雾凇 D、雪花 1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B、江面上大雾的形成 C、水在慢慢地结冰 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灯丝变细 13、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语:“请熄灭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14、用雪堆成的雪人,即使气温在0℃以下,时间长了雪人也会逐渐变矮,这主要是由于()

八年级物理上册 3.4升华和凝华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升华和凝华》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我的说课内容共分五部分: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升华和凝华是八年级第四章物态变化第四节的内容,属于物质这个一级主题下的第一个二级主题,为以后的关于物质的结构和属性的学习作好准备。本节课是前面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的延续,由此让学生统统的知道物质形态的六种变化,并达到课标要求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和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2、内容结构和教材特点 本课内容线索依然禀承了现象→分析→现象(实践)的过程。由于升华和凝华过程不简易被注意到,大凡只能根据观察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推断。因此,本节我从生活实例入手,尤其注意区别升华与汽化、凝华与凝固的现象。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②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及其应用; ③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课题解决的思维程序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形成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 激发学生关心身边的环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情感。 4、重点与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升华、凝华现象,系统整理本章知识体系。难点:分析升华、凝华现象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学法) 1、说学生 学生已具有初步的物态变化知识,初步知道科学探究过程,因此,我在本节课注重强化学生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以及帮助学生辨清易混淆的物态变化。 2、说学法 作为教师来说,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其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因此这节课我采用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合作探究寻求方法的兵帮兵学习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动手实验能力、收集数据提取信息的能力。 3、说教法 为贯彻生本教育,落实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本节课采用我市构建的“三段六步”的教学模式,着力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与学双方的实效性。其结构为: 三段:自学阶段、导学阶段、测评阶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基础训练

《升华和凝华》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0分) 1.(10分)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冬天家里玻璃窗上的冰花出现在窗外 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一个放热过程 C.湿手拿冻肉会被“粘住”是因为手上的水凝固了 D.冬天汽车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2.(10分)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一直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升华现象 B.撒盐熔雪时提高了冰的熔点 C.露的形成需要吸热 D.雾的消失是液化现象 3.(10分)下列物态变化实例中,需要吸热的是() A.蜻蜓身上的露珠 B.北方冬夜窗玻璃上的冰花 C.清晨河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 D.气温持续0℃以下,冰雕逐渐变小 4.(10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衣柜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升华 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汽化 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液化 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凝固 5.(10分)①夏天,草叶上出现露珠;②冬天,窗户上出现冰花;③深秋,树上出现白霜;

④初春,冰雪开始消融。上述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10分)在寒冷的冬天,我们总会在窗户玻璃上看到如图所示的冰花,关于此现象,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花是水蒸气遇到寒冷的玻璃凝华形成的 B.冰花是水蒸气遇到寒冷的玻璃凝固形成的 C.冰花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D.冰花是在玻璃外侧形成的 7.(10分)如图是选自物理课本的四幅图片,下列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A.霜的形成B.冰凌的形成 C.冰冻的衣服晾干D.露珠的形成8.(10分)怀化地处山岭地带,而且是火车拖来的城市,山青水秀,风光秀丽,是旅游线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下列景色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的描述中,判断错误的是()A.雪峰山上的雪──凝华 B.怀化洪江柚树叶上的霜──凝固 C.沅江河畔的雾──液化 D.安化“贡米”秧苗上的露珠──液化 9.(10分)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春天,雾绕群峰B.夏天,雨笼山峦

初中物理升华和凝华案例分析

《升华和凝华》教学案例分析 崔家桥镇中海中学王海艳 八年级物理新教材的使用,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表现在对问题的设计和诱导上,大多数教师对于问题的由浅入深层层诱导难以把握,造成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使学生思路和思维混乱,就此提出“在物理教学中怎样层层诱导培养学生的思维?”的问题共同探究。 思路设计:在《升华和凝华》的教学中,以小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旋律,以教师演示实验、资料介绍为辅助教学的教学方法,同时配以图片、实物加以启发引导,由“趣”激“情”,由“情”探“疑”,由“疑”得“知”,由“知”育“能”。设计层层诱导的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尽量创设一个平等民主的和谐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轻松学、愉快学。 一、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具准备:图片、固态碘、试管夹、圆底烧瓶、灯片 教程: (一)导入课题 1、大家好,看到你们的眼神,我就知道你们个个精灵活现,认识你们真的很高兴,我们一起来欣赏图片——《雾淞》 2、为了解它的形成原因,我们共同探究,有信心吗? 3、还是让我先考考你们? 物质从固态——液态,物质从液态——气态分别是什么过程 固态 液态气态 4、猜想怎样变化是升华和凝华的过程,并说明理由。猜想产生条件升华和凝华过程中哪个伴随着是吸热?哪个是放热?简述理由。

(二)探究实验 1、认识器材:黑色固态碘,圆底烧瓶、酒精灯、试管夹 2、介绍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学会观察和用准确语言来表达现象。 3、均匀加热烧瓶中的碘让学生叙述现象。 4、让烧瓶放在桌子上冷确观察现象,并思考其过程怎样发现它放热? 5、让学生归纳出观察现象时要从物质的颜色、状态、是否吸热放热的角度考虑。在定义中补充“直接”这个词语,同时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是相互的过程 回顾变化条件,用掌声来祝贺大家猜想成功! (三)模拟实验 1、欣赏到漂亮的“雾淞”现象,到底是什么物态变化?哪个能简述它的形成过程吗? 2、不错,那么我们可以想什么办法来模拟“雾淞”现象? 3、论证实验的可行性,选取了其中一种。器材:奈丸、可乐瓶、松树枝、洒精灯 4、让学生分组实验,体验升华和凝华的过程,讨论得出:在寒冷的冬天,过饱和的水蒸气遇强冷直接凝结物休表面。 夜间降温物体表面 举一反三:水蒸气小冰晶 空中凝华下落地面雪 (四)导入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及其应用 讨论易升华和凝华的物质:臭丸(卫生球、奈丸)冰、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金属钨 用途举例:运用干冰升华吸热进行食物保鲜、人工降雨、工业致冷和医学上的冷冻疗法。现化高速飞机运用石墨升华克服热障。 (五)小组思考 1、用久了的灯泡比新灯泡灯丝更细,并且内壁发黑,请你分析其原因? 附:灯泡使用时,灯泡的温度很高,但没有达到钨的熔点,灯丝变细是由于固态钨遇热升华成了钨蒸汽;灯灭温度降低,钨蒸汽在灯泡内壁遇冷直接凝华成小颗粒附在其表面,故灯泡用久了就会变黑。 2、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 附:下雪时,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向外放出大量的热,使周

升华和凝华(基础)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一、选择 1.(2012绥化)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2.霜的形成是水蒸气的( ) A.凝固过程 B.凝华过程 C.液化过程 D.先液化后凝华过程 3.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产生“白云”,使舞蹈演员好像在云中飞舞。舞台上的这种“白云”是 ( )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的小液滴 B.干冰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后变成的气体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4. 关于厨房里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冻肉解冻的过程是个放热过程 B.高压锅气阀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C.严冬,窗户上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内侧 D.从冰箱里拿出的鸡蛋表面的小水珠是从里面渗出来的 5.(多选)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升华现象

B.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最终“消失“了,这是蒸发现象 C.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有冰花,这是凝华现象 D.用久的白炽灯泡内壁发黑,这是凝固现象 6.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B.“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C.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室外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D.玻璃窗上的“汗”是室外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二、填空 7.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叫升华,物质升华需要(填“吸热”、“放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叫凝华,物质凝华需要(填“吸热”、“放热”)。 8. 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这是因为钨丝在高温下先_______由________态直接变成了________态,然后钨的蒸汽蒸气在灯泡壁上遇冷________的缘故(填物态变化名称)。 9. 奔腾的江河,皑皑的冰山雪岭,浩瀚的海洋,飘荡的白云……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________成小水滴,有的________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 10. 为下列现象填入合适的物态变化: (1)冬天的早晨,草上结成的白霜,属于现象。

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学号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对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重点难点】 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学生易误认为升华和凝华需通过液态这一过程。 【课前预习】 1、__________________叫升华;___________________叫凝华。升华过程热(填“吸”或“放”),凝华过程热(填“吸”或“放”) 2、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3、露是____态,它是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 4、雪是____态、霜是_____态,它是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冰花是____态,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冰花在窗玻璃的_____侧。〖学习过程〗 一、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

1、演示碘锤实验,观察,回答: 实验中给碘加热,碘由 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态。冷却时,碘由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态。 2、介绍升华和凝华概念物质由________直接变为_________的现象叫升华,这个过程____热。物质由________直接变为 _________的现象叫凝华,这个过程____热。 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升华和凝华现象、 二、介绍人工降雨学生阅读书上生活物理社会〖要点归纳〗 1、物质由________直接变为_________的现象叫升华,这个过程____热。 2、物质由________直接变为_________的现象叫凝华,这个过程____热。〖当堂反馈〗 1、樟脑丸消失了是_________现象,冰冻的衣服变干了是 ________现象。 2、干冰升华时会看见周围有_______,它是干冰升华_______热使周围空气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而成的小水滴、舞台上的烟雾就是这样形成的 3、寒冷的冬天,房间的窗子常在玻璃________面出现一层冰花,这是_______现象,要____热。 4、放在箱中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_______,在这各过程中要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 上册 升华和凝华

凝华现象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四节授课教案 课题 第三章四升华和凝华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什么是升华和凝华现象; 能说出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升华和凝华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碘升华凝华实验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关注,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中的道理。重点 难点 1、教学重点: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教学难点:凝华放热。 教学方法 实验、归纳、对比

教具学具 1、教师:多媒体课件、烧瓶、橡胶塞、烧杯、热水、冷水、碘 2、学生:导学案 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 入 课 题 提出问题: 问1:前面我们学习了哪几种物态变化? 问2:固态和气态之间能不能直接转化? 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固态和气态直接转化的实例。 学生思考,并回答:已经学了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四种物态变化。学生思考,同时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 1:不能直接转化。 2:能直接转化。

认为能直接相互转换的同学举例:冰箱里出现冰霜、冬天雪人不见熔化却变小了…… 培养学生复习的良好习惯,温故知新。 利用图示将物态变化转化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提出问题:固体和气体之间能不能直接转换。引起学生猜想和举例,从而引入升华和凝华探究实验。引入升华与凝华课题。 新课讲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演 示 探 究 生活中有不少的例子都说明了固态和气态之间可以直接转换,但是这种变化非常缓慢而且不容易观察,今天我们一起用碘做一个实验,因为气态的碘是有颜色的,容易观察。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 探究碘升华和凝华: 1、在烧瓶中放少量碘。摇动烧瓶在班级里展示碘。 问:烧瓶里的碘是什么状态的?瓶塞底部是什么颜色的? 请把你观察到的碘的初始状态填写在导学案中。 学生关注实验器材,同时非常关注固态碘的颜色。 学生可以听见碘在烧瓶里晃动时的声音,观察碘的状态一同回答:烧瓶内是固态的碘,瓶塞底部是白色的,同时把观察到的

升华和凝华-练习题及标准答案

升华和凝华(一) 一、选择 1、深秋的清晨会出现霜,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而成的小冰晶. A. 升华 B. 凝固 C. 凝华 D. 液化 2、湿衣服挂到-20℃的室外, 结冰后会逐渐变干, 原因是发生了() A. 蒸发 B. 升华 C. 凝华 D. 凝固 3、下列各组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放出热量的是() A.液化和凝华 B.熔化和汽化 C.凝固和升华 D.凝固和熔化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只有在0℃以上才能汽化 B.升华实际上包括熔化和汽化两个过程 C.烧开水时从壶嘴里冒出来的“白气”实际上是小水珠 D.0℃的冰比0℃的水要冷,也就是它们的冷热程度不同 二、填空 1、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过程中要热;物质从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过程要热. 2、在烧瓶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然后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过一会儿碘颗粒没有了,而瓶的底部也没有液态的碘出现,这说明碘发生了现象,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弥散在瓶内.冷却一会儿再看,瓶内也没有液态的碘,但瓶壁上却附着固态的碘,这说明碘蒸气发生了现象,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 3、在严冬,早晨走进教室时会看到窗玻璃上有冰花,这是由水蒸气发生而形成的.冰花出现在玻璃的侧(填“内”或“外”). 4、在大规模的食品运输中,要采取降温措施防止食品变质.然而,使用电冰柜是不可能的.常常是在密封的食品袋周围放些干冰,利用干冰的升华来使食品降温 6、人工降雨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一般是用飞机或者高射炮、火箭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撒人云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急剧下降,于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就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遇到暖气流就为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下落形成雨. 升华和凝华(二) 1. 深秋的清晨会出现霜,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而成的小冰晶. A. 升华 B. 凝固 C. 凝华 D. 液化 2. (2012 ?鄂尔多斯中考)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