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2019版_1

合集下载

中国药品综合评价指南参考大纲

中国药品综合评价指南参考大纲

中国药品综合评价指南参考大纲目的:为指导和规范药品评价工作,建立科学的药品综合评价体系,推动药品研发、注册、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持续改进,提高药品监管效能,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和合法权益。

科学、客观、公开、透明的原则:建立完善的药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评价结果真实反映药品的质量和疗效;评价过程需规范、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综合评价与重点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创新性和质量可控性。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在定量评价药品各项指标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药品临床需求、创新性等定性因素。

药品研发:包括新药研发的选题、立项、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申请注册等环节的评价。

药品注册:包括新药注册、仿制药注册、进口药品注册等环节的评价。

药品生产:包括原料药和辅料的质量控制、生产工艺的合规性、药品质量标准等环节的评价。

药品流通:包括药品采购、储存、配送、销售等环节的评价。

药品使用:包括药品处方及调配、合理用药、不良反应监测及报告等环节的评价。

风险评估:通过全面识别和量化药品在研发、注册、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风险因素,评估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质量标准比对:将药品的质量标准与国内外相关标准进行比对分析,评估药品质量的可控性和先进性。

循证医学证据评估:通过收集和评价与药品有关的临床研究证据以及其他科学依据,客观评估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经济学分析:对药品的成本效益进行评估,为药品价格制定和医保目录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制定评价方案:根据评价目的和范围,制定详细的评价方案,包括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

收集资料:收集有关药品研发、注册、生产、流通、使用等方面的资料和数据,包括国内外相关政策和标准等。

开展评价:按照评价方案,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药品进行评价。

结果处理:汇总分析评价结果,撰写评价报告,向社会公开评价结果。

为政府部门制定药品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如调整药品目录、制定医保政策等。

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专业科目练习题

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专业科目练习题

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专业科目练习题治疗胃痛中成药的合理使用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10 分)1 . (单选题)下列疾病中,“胃痛”不是其常见症状的是()A .急慢性胃炎B .胃十二指肠溃疡C .胃痉挛D .阑尾炎2 . (单选题)下列疾病中,哪种不是需要与胃痛进行鉴别诊断的疾病()A .肾绞痛B .胁痛C .真心痛D .心绞痛3 . (单选题)下列哪一条不属于胃痛常见的临床表现()A .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疼痛B .疼痛性质多为隐痛、胀痛、刺痛C .多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D .与饮食无关4 . (单选题)症见:胁肋部胀痛,白睛黄染,皮肤微黄,口苦,善太息,小便黄。

中医可诊断为哪种病症()A .胃痛B .胁痛C .腹痛D .胸痹5 . (单选题)下列因素中,哪种不是导致胃痛的主要病因()A .寒热湿等外邪侵袭B .过食生冷寒凉食物,过量服用寒凉、温燥药物C .情志不畅,忧思恼怒D .平素体健,新患疾病6 . (单选题)胃痛病因中“饮食不节”不包括哪些内容()A .大量饮酒无节度B .偏嗜辛辣食物C .过食肥甘厚腻,积滞难消食物D .饮食规律,不食生冷寒凉食物7 . (单选题)下列哪种不属于胃痛常见证型()A .寒邪客胃证B .肝气犯胃证C .阳明腑实证D .瘀血停胃证8 . (单选题)下列哪项属于胃痛饮食伤胃证的主症()A .胃痛暴作,拘急冷痛,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B .胃脘隐隐作痛,似饥而不欲食C .胃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嗳气、矢气则痛舒D .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9 . (单选题)下列哪项属于胃痛脾胃虚寒证的主症()A .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B .胃脘疼痛,灼热嘈杂,头重如裹,身重肢倦C .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D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10 . (单选题)除下列哪种中成药外,均不适合胃痛湿热中阻证证患者服用()A .温胃舒颗粒B .黄芪建中丸C .附子理中丸D .三九胃泰颗粒走进药学经济学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10 分)1 . (单选题)药物经济学评价中,成本包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

药物经济学评价在药品定价中的应用2011.12

药物经济学评价在药品定价中的应用2011.12
1、指南1:研究问题 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第一步是明确研究问题, 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产品(干预措施)、研 究角度、研究人群等内容。 ⑴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应提供如下信息: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 概况,主要干预手段与疗效,国内外相关干预的 药物经济学评价现状(基本结论和尚存的问题), 以及本研究的价值(必要性、重要性或创新性) 等。
一、《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 (第8稿)简介
⑷目标人群 ●研究需要明确药物的目标人群,建议采用流行病学特征描 述患者类型,如疾病类型及严重程度、有无其他并发症或 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社会经济特征等。 ●经济学评价通常在整体人群上进行,根据需要也可以在亚 组水平上进行。亚组分析可以按人群特征、疾病亚型、严 重程度以及有无合并症等分组。 ●亚组的差异对决策者非常重要,可以为决策者提供优先干 预对象。但分组参数和亚组数量受样本大小的限制。因此 研究者要在分析的精确性和统计能力之间进行权衡。一般 说来,有证据表明临床效果和成本 - 效果在不同组间存在 差异时应当使用亚组分析,也可对研究方案中提出的那些 亚组间可能存在的效益、成本或偏好间的差异进行经济学 评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 (第8稿)简介
⑵效用(Utility) ●效用指标一般使用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或质量调整期望寿命(QALE)。 ●汇报效用指标时,需要首先分别汇报生存时间(生命年数或预期寿命)和健 康效用值,然后再汇报 QALY 或 QALE。 ●测量效用时,当目标人群为健康人群时,建议使用通用效用值测量量表。当 目标人群为患病人群,且有适合该病种的效用值测量量表时,建议使用疾病 专用效用值测量量表。当目标人群为患病人群,但没有适合该病种的效用值 测量量表时,建议使用通用效用值测量量表。 ●健康效用值的测量工具主要推荐以下几种: ◇直接测量法中的标准博弈法(SG)、时间权衡法(TTO)、模拟视觉标尺 法(VAS); ◇间接测量法中的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六维健康测量量表(SF6D)、健康效用指数(HUI)和健康质量量表(QWB)等。 ●对于间接测量工具,采用基于他国人群偏好的积分转换表时需十分谨慎。在 使用 EQ-5D 时建议使用英国或日本的效用值转换表,在使用 SF-6D 时建议 使用英国或中国香港地区的效用值转换表,同时进行敏感性分析。

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

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

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是一份指导药物经济学评价的重要文件,它为医疗保健决策者提供了有关药物治疗成本效益的信息。

该指南旨在帮助医疗保健决策者在制定有关药品的政策和计划时,更好地了解药品的成本效益,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最佳决策。

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设计:该部分主要介绍了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研究目标、研究类型、人群选择、数据采集和分析等。

2. 费用评估: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如何对医疗资源使用进行费用估算,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等。

3. 效果评估: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如何对药物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生命质量调整年数(QALYs)和残余寿命等。

4. 敏感性分析: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如何进行敏感性分析,以检验模型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报告撰写: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如何撰写一份完整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报告,包括报告结构、数据呈现和结果解释等。

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药物治疗成本效益评价体系已初步建立。

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一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医疗保健决策者和患者。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质量:药物经济学评价依赖于可靠的数据支持,因此在进行评估时需要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2. 研究设计: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研究设计应该符合科学原则,并且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3. 费用估算:在进行费用估算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医院和不同患者群体之间的差异,并且需要对多种费用进行综合考虑。

4. 效果评估:在进行效果评估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指标,并且要注意到不同疾病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

5. 报告撰写:药物经济学评价报告应该清晰明了、简洁易懂,并且需要对结果进行充分解释和讨论。

总之,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的发布,为我国的药物治疗成本效益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一体系,并且注重实际应用中的细节问题,以更好地服务于医疗保健决策者和患者。

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

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

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一、本文概述《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科学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和体系,以促进我国药物经济学的发展和应用。

药物经济学作为卫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评估药物治疗的成本与效果,为药物研发、生产、定价、采购、使用等各个环节提供决策依据。

本指南的编写,旨在规范我国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实践,提高评价质量和可信度,为政策制定者、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以及广大患者提供科学、合理、可行的参考。

本指南结合我国国情和药物经济学实践现状,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和规范,明确了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术要求。

针对不同类型的药物和疾病,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步骤和评价指标,为实际评价工作提供了操作指南。

本指南还强调了药物经济学评价在药物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重要性,为推动我国药物经济学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药物经济学评价工作进入了规范化、标准化的新阶段,将对我国药物经济学的发展和应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基本原则药物经济学评价作为一种科学决策工具,其应用过程中需要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合理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时需要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证据为基础:药物经济学评价应以科学、客观的证据为基础,确保所使用的数据和信息来源可靠、准确。

这要求评价者广泛收集并严格筛选相关的临床试验、流行病学研究、成本数据等,以提供坚实的证据支持。

透明性和可重复性:评价过程应公开透明,确保评价方法和数据的可获取性,以便其他研究人员能够重复验证评价结果。

同时,评价报告应详细阐述评价过程、方法、数据来源和分析结果,以提高评价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全面性:药物经济学评价应综合考虑药物的疗效、安全性、成本等多个方面,以全面评估药物的经济价值。

这要求评价者不仅关注药物的直接成本,还要考虑其对社会、医疗系统和患者的间接影响。

比较性分析:药物经济学评价通常涉及不同药物或治疗方案的比较。

药物经济学评价

药物经济学评价

对我国药物经济学应用的思考徐国成*杜继文*关键词:药物经济学应用思考摘要:药物经济学是一项为决策者提供实证分析的评价技术。

国际上许多国家都用药物经济学来制定药品价格和医疗保险报销价格及新药研发,但我国却起步晚、发展慢,原因是制度、体制、研究方法及人员短缺等因素制约,因此,建议我国政府,提高政策引领、完善制度保障、健全药物评审评价机制、规范技术支撑和培养研究型人才,使药物经济学在医药领域里发挥应有的作用。

药物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药物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率,并以有限的药物资源实现人类健康状况最大限度改善的科学。

是一项为决策者提供实证分析的新兴学科。

药物经济学评价是其主要研究的内容,其的主要评价方法有:成本最小化分析法(CMA)、成本效果分析法(CEA)、成本效用分析法(CUA)和成本效益分析法(CBA)。

我国药物经济学的研究与应用才刚刚起步,大多数研究尚处于学术研讨阶段,其根本原因是政策引导乏力、制度保障缺位、体制机制环境缺失、研究方法、评价标准不够完善及研究人员短缺等因素,如此障碍使药物经济学处于发展的瓶颈。

1.我国药物经济学存在的问题1.1政策引导乏力*徐国成,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药物经济学长春 130117*杜继文,长春中医药大学社会发展与管理药学硕士研究生长春 130117药物经济学已被众多国家运用于控制药品费用控制的工具与手段。

世界经合组织(OECD)中约三分之一的国家都已利用药物经济学评价来制定药品价格和医疗保险报销价格①,如澳大利亚就强制规定药品注册申请时提交药物经济学评价数据, 加拿大将药物经济学评价作为医疗保险赔付的依据, 日本的药物经济学评价不仅用于企业申报新药和药品定价,还用于新药研发方案的设计和制定营销策略②。

但在我国, 药物经济学评价在宏观药品政策中的应用甚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对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定价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

2020年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

2020年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

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2020 (征求意见稿)2020年9月目录前言 (4)引言 (5)指南1:研究问题 (6)1.1 研究背景 (6)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6)1.3 研究角度 (6)1.4 目标人群 (6)1.5 干预措施及对照选择 (7)指南2:研究设计 (7)2.1 研究设计类型 (7)2.2 研究假定 (7)2.3 样本大小 (8)2.4 研究时限 (8)指南3:成本 (8)3.1 成本的分类和确认 (8)3.2 成本的测量 (9)3.3 成本的估值 (10)指南4:贴现 (10)指南5:健康产出 (11)5.1 疗效/效果 (11)5.2 效用 (12)5.3 效益 (13)指南6:评价方法 (13)6.1 评价类型 (13)6.2 增量分析 (14)指南7:模型分析 (14)7.1 模型问题的描述 (14)7.2 模型类型的选择 (14)7.3 模型结构构建 (15)7.4 模型参数来源 (15)7.5 模型假设 (16)7.6 模型验证 (16)7.7 模型透明度 (16)7.8 模型本土化与模型改编 (17)指南8:差异性和不确定性 (17)8.1 差异性分析 (17)8.2 不确定性分析的对象 (17)8.3 不确定性分析的方法 (18)8.4 不确定性分析的结果展示与解读 (18)指南9:公平性 (19)指南10:外推性 (19)指南11:预算影响分析 (20)11.1研究角度 (20)11.2 目标人群 (20)11.3 市场情境 (21)11.4 研究时限 (21)11.5 市场份额 (21)11.6 成本 (21)11.7 选择计算框架 (21)11.8 不确定性和情境分析 (22)11.9 验证 (22)11.10 数据来源优先级 (22)参考文献 (24)引言药物经济学是研究如何使用有限的药物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健康效果改善的交叉学科,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系统、科学地比较分析医药技术之间的经济成本和健康产出,进而形成决策所需的优选方案,旨在提高医药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

3种方案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3种方案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册 ,9 4, 1 1 :31 19 2 ( ) 1 .
[ ] e i J Had e M, opr e o R e a. a im 5 Ppn C , n hr E C oe —D hf M,t 1A cl u e g c
a a o s VS n c li mtg nit a on acum a a o it y e tnso te t e t ntg n s h p re in r am n sr t g o a in s wih C ta e y f rp te t t O— r a y he r s a e Th ntr a on r a die s . t eI en —
3种 方 案 治 疗 高 血 压 的 药 物 经 济 学 评 价
柏 蓉
江 苏盛 泽 医院 ( 苏 吴 江 2 5 0 ) 江 12 0
【 要】 目的 比较不 同药物治疗方案治疗高血压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 运 用药物经济 学成本 一效果分析方 法, 摘 比较 3种方
案 治疗 高血 压 的 疗 效 、 直接 医疗 费用和 间接 费 用 , 以 最 小成 本 分 析 法进 行 药 物 经 济 学 评 价 。 结 论 并
金坛 230 ) 12 0
血 培 养 , 换 中 心 静 脉 导 管 时 将 更 换 的导 管 顶 端 进 行 培 养 。 更 13 深 部 真菌 感 染 的 诊 断 标 准 临 床 表 现 主 要 为 高 热 , 用 广 . 应 谱 抗 生 素 无 改 善 者 ; 菌 部 位 采 集 的标 本 ( 血 液 、 洁 中段 尿 、 无 如 清
1 9 21 1 1 9 4. ( ):3—1 1 8.
得 出 同样 的结 果 。药 品 价 格 的 浮 动 不 会 影 响 分 析 结 果 。厄 贝沙 坦 为血 管 紧张 素 I( n 1) 体 拈 抗 药 。A gI受 体 拈 抗 药 由 于 I A gI 受 n I 耐受 性 好 。及 其 高 度 的选 择 性 和较 轻 的 副作 用 , 独 用 于 轻 巾度 单 高 血压 可使 4 % ~5 % 的 患 者 血 压 得 到 有 效 控 制 。近 年 来 , 0 0 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