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误用集锦:分号_标点使用

合集下载

标点符号使用举例

标点符号使用举例

标点符号使用举例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几个问题一、顿号误用1、注意不用顿号的情况(1)并列各项都带有语气词“啊”“啦”等,口语中停顿比较大,就用逗号。

例①: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例②: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

例③:月季呀,玫瑰呀,米兰呀……五彩缤纷,争奇斗艳。

顿号都改为逗号。

(2)表示概数的地方。

例如:?十五六岁?不能写成?十五、六岁?;?四五月间?不能写成?四、五月间?。

约数之间不用顿号。

小心不是约数而是序数或标号。

下面的例子少用了顿号。

例①:一二三班的同学向后退,四五六班的同学向前走。

(当然,加顿号的前提是我们假定共有六个班,分别是一、二、三、四、五、六班。

如果只有两个班,班号分别为一二三和四五六,那就另当别说)类似的句子还有:例②: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二、三部分是主体部分。

顿号不可去。

例③:第三四组的同学下午体检。

三四之间加顿号。

(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就不能在连词前再加顿号。

例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和”前面没有顿号)。

有时该用“和”,不宜用顿号。

例如:我们要行动起来,坚决反对轻视、滥用标点符号的不良习惯。

其实,在书面语中没有问题,如果要读出来,那就可能使人误解为“轻视滥用标点符号”,改顿号为连词“和”似乎更好。

当然,下面的例子顿号使用也不符合习惯。

例如:王丹阳同学非常喜欢书法和绘画、唱歌。

习惯上,并列词语前面用顿号,后面用连词。

(4)并列词语作谓语、作补语,其间的停顿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例①:中国人民勤劳,善良,智慧,勇敢,坚强。

逗号不能用顿号。

例②:这个省今年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后两个逗号不能用顿号。

例③: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逗号,最好不用顿号。

有时也用。

如2004年浙江卷C项(5)较长(长的标准是什么?鬼才知道)的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及示例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及示例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及示例标点符号是书写语言中的重要元素,能够帮助表达语义、节奏和逻辑关系。

然而,错误的标点使用可能会导致语义模糊、句子结构混乱或者歧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标点使用错误及示例。

1.逗号错误:-错误:我喜欢吃,香蕉。

-正确:我喜欢吃香蕉。

-解释:逗号应该用来分隔句子的不同部分。

在这个例子中,逗号在“吃,香蕉”之间没有任何意义。

2.句号错误:-错误:我吃了一个苹果一个香蕉一个橙子。

-正确:我吃了一个苹果,一个香蕉和一个橙子。

-解释:句号用于表示一个句子的结束。

在这个例子中,应该在“苹果”和“香蕉”之间加上逗号。

3.问号错误:-错误:你是谁?-正确:你是谁?-解释:问号只需要在问句的末尾使用一次。

在这个例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4.叹号错误:-错误:他好高大!帅气!-正确:他好高大,帅气!-解释:叹号用于表示感叹或强调。

在这个例子中,可以使用逗号将两个感叹部分分隔开。

5.冒号错误:-错误:我有一个问题:你能帮我吗?-正确:我有一个问题,你能帮我吗?-解释:冒号通常用来引出一系列条目、定义或解释。

在这个例子中,冒号被错误地用于两个不同句子之间。

6.分号错误:-错误:我工作很努力;不过,我想要更好的平衡。

-正确:我工作很努力,不过,我想要更好的平衡。

-解释:分号用于分隔具有独立意义的子句。

在这个例子中,分号被错误地用于两个与主句逻辑关系密切相关的部分。

7.省略号错误:-错误:我不知道……-正确:我不知道⋯⋯-解释:省略号是一种标点符号,用于表示省略、暂停或未完的意味。

在这个例子中,正确的省略号使用是三个点(⋯⋯)。

8.引号错误:-错误:她说:“我不高兴."”-正确:她说:“我不高兴。

”-解释:引号用于引用直接的语句。

在这个例子中,引号被错误地放置在句点之前。

总结来说,在使用标点符号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句子末尾需要使用适当的标点符号,如句号、问号或叹号。

-逗号用来分隔句子中的不同部分、列举元素或插入语。

标点符号常见差错分析

标点符号常见差错分析

标点符号常见差错分析一、句号的误用1.语气强烈的祈使句误用句号如:小王气愤极了,高声喊道:“你给我出去。

”“你给我出去”不是一般的陈述句,而是一种感情强烈的祈使句,用句号不足以表达这种愤怒情绪,应该为叹号。

2.在句意连贯处误用句号如:没有朋友,一个人是孤单的,做什么事都很难顺心。

爬山没有劲,打球没有趣,连看电影、看比赛,都缺乏滋味。

句中“爬山”后边的几个句子都是对“做什么事都很难顺心”的具体说明,句意是连贯的,可见“顺心”后面应该为冒号。

这样,文气就变得通畅了。

3.并列复句的分句间误用句号如:小张为人忠厚,对自己严格要求,说到做到。

对他人则宽大为怀,热情周到。

这是一个并列复句,“为人忠厚”后面有四个小句,实际上是两个并列的关系分句,“说到做到”后边的句号用得不对,应该为分号。

二、问号的误用1.否定陈述句误用问号如:发现的这具女尸无头、无手,没有办法从面部特征和指纹上查明死者是谁?实质上这是一个否定性的陈述句,“谁”并不是表示疑问,而是表示指称(不定指),句末的问号是误用,应改为句号。

2.非疑问句误用问号如:至于谁来当我们出版社的总编辑?直到现在还没有人知道。

上面句子里,虽有疑问代词“谁”,但并不是疑问句。

“总编辑”后边的问号用错了,应该为逗号。

3.间接引语中的陈述句误用问号如:座谈会上有人问他对目前相声表演中出现的新形式,如男女对口相声、电吉他相声、群口相声有什么看法?句中虽然出现了“问”字,但是整个句子只是陈述提出的情况,属于间接引语,并没有直接引用说话人的疑问句,语调也是平缓的,显然是个陈述句。

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4.选择问句中问号的位置错误如:请问:到底是生来就盲的人比半道才盲的人幸福呢?还是恰恰相反。

这是一个由关联词语“是……还是……”关联两个候选项的选择问句。

既然是一个问句,不管有几个候选项,就都只能在句末用问号。

应把句中的问号移到句末,在句中原来问号的位置用逗号。

5.主谓倒装的疑问句中问号的位置错误如:怎么还不来呀?校长。

公文常见标点符号用法

公文常见标点符号用法

公文常见标点符号用法公务活动中易用错读错的标点和字词一、公文中易误用的标点1.顿号的误用。

一是顿号、逗号、分号、句号混用。

在完整的句子里,顿号是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逗号是单句内部成分与成分之间或复句内部各分句之间的停顿;分号是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句号是陈述句末尾用的点号。

这4个点号在句子中是循序渐进的,通俗地说,句号管分号、逗号、顿号;分号管逗号、顿号;逗号管顿号。

行政机关公文问题通常出在:⑴混用顿号和逗号;⑵混用逗号和分号;⑶分号内部用句号。

如“要加强东、西方文化交流。

”在表示方位时,“东、西”可用顿号隔开(二者是并列关系),也可以不用顿号隔开,如“地不分南北,人不分东西”;但“东西方”不能用顿号隔开(“东”和“西方”不是并列关系),类似的还有“上、下午,前、后台”等,都不正确。

二是表示概数不应用顿号隔开。

如“参加培训班大概有七、八十人。

”这句话中“七八十”是概数,不能用顿号隔开。

三是表示结构层次序数的阿拉伯数字后面应为圆点,不是顿号。

这个不规范现象比较普遍。

在题序后面误用顿号。

例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等,顿号(、)应改为逗号(,)。

(一)、(二)、(三)、(1)、(2)、(3)、①、②、③、等等,这些序号既然用了括号,就不能再加顿号及其他标点。

1、2、3、A、B、C、a、b、c、等等,阿拉伯数字和拉丁字母作序号时后面不用顿号,应该用下脚圆点号“.”(只有中文数字序号后面才使用顿号如“一、二、三、等”)。

2.冒号“:” 误为比号“︰”。

3.破折号误为两个一字线“——”或一个化学单键号“—”,破折号应为“——”。

把“——”改为“——”的方法是:将其刷黑再选择成黑体,两个一字线就连在一起了。

4.表示数量范围的数字之间误用了一字线“—”或半字线“-”,应该用浪纹线“~”,如11月1日~11月5日,2~3天,20~30人,等等。

浪纹线“~”可在插入菜单中的特殊符号里查找,也可在新罗马字体下按Shift+~。

标点符号误用集锦:分号

标点符号误用集锦:分号

标点符号误用集锦:分号范文一:我们都知道,标点符号在写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表达的更加清晰和准确,还可以让文章更加易读易懂。

然而在实际写作时,很多同学还是存在一些误用标点的问题,尤其是在分号的使用方面。

下面就是一些常见的分号误用集锦。

1. 用分号代替逗号有些同学往往会将分号当做逗号使用,这是一种很常见的错误。

分号是用来分隔两个完整的句子或独立分句的,而逗号是用来分隔句子中的各个成分的,二者不能互相替代。

2. 分号前面没有完整的句子分号只能用于分隔两个完整的句子或独立分句,如果分号前面只有一个短语或一个不完整的句子,那么就不能使用分号。

3. 分号后面没有小写字母或完整的句子如果在分号后面不是一个小写字母或一个完整的句子,而是一些标点符号,如问号、感叹号或者句号,那么这样使用分号是错误的。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标点符号的使用是一个需要长期练习的过程,在写作过程中多注意观察和总结,不断加强自己的语感和技巧,才能写出更加流畅准确的文章。

写作重点:介绍了分号的使用常见误区,重点分析了三种分号误用情况,并提醒读者标点符号的使用需要长期练习,注重观察和总结,勇于尝试运用。

用词分析:文章采用了轻松自然的口吻,用词简单明了,易懂易记,以学生自己的角度展开分析,符合读者口味。

范文二:在我们平时的写作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是一门艺术,而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则是如何清晰有效地表达我们的语言。

在这个过程中,分号是一种常用的符号,很多人在使用时都会出现不同的错误。

下面就是一些常见的分号误用集锦。

1. 分号的前后两句话成分不能一样分号可以分割两个句子,但是两个句子的成分必须不一样,否则使用分号分割是错误的。

2. 分号的两句话应该是并列的一般使用分号来分割两个具有平行关系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如果分号前后两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够紧密或者相互独立,那么是不能使用分号的。

3. 避免分号的堆积分号虽然是一种可用的标点符号,但是在写作时也需要避免分号的过度使用,不要使用过多的分号,否则会导致文章过于啰嗦,表达不清楚的问题。

标点符号易考点、易错点集合(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引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的用法)

标点符号易考点、易错点集合(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引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的用法)

标点符号易考点、易错点集合(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引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的用法)顿号1. 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

例如: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句中“三、四里”表示的是大概距离,并非确切数字,应删去顿号。

)小姑娘看上去十二、三岁。

(“十二、三岁”表示的是大概年龄,并非准确的岁数,应该删去顿号。

)当表示的数字是以下两种情况时,应该用顿号。

一是序数,如:“今天参加活动的是八、九年级的学生。

”(“八、九年级”表示年级序号,要用顿号隔开。

)二是涉及两个对象,如:“离家乡远了久了,人往往愁肠百结。

比如唐代诗人刘皂《旅次朔方》诗里一、二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表达的就是这种感情。

”其中的“一、二句”指的是诗中的前两句,即第一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和第二句“归心日夜忆咸阳”,所以“一、二”之间要用顿号隔开。

(当然,如果不是相邻的两个数,一般是要用顿号隔开的。

)2. 并列词语间无停顿或停顿很小,且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再加顿号。

例如:要切实做好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工作。

(句中“中、小学生”之间不需要停顿,应删去顿号。

)3. 两层以上并列词语之间大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顿号。

例如:为促进跨省城市间合作,山东济南、青岛、江苏南京、苏州、安徽合肥、芜湖等城市都派代表出席了这次协作洽谈会。

(句中各城市之间虽然都是并列关系,但存在着并列分层,“青岛”“苏州”之后的顿号应改成逗号,以标明层级。

)4.引号、书名号连用时不使用顿号。

例如:(1)“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分别比喻什么?(2)《阁夜》、《旅夜书怀》、《客至》、《登岳阳楼》都是杜甫后期律诗的代表作品。

(顿号应全部去掉)5. 在并列的几个谓语之间不能用顿号,要用逗号。

例如: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不是贪婪、不是恐惧、也不是激烈竞争所引燃的旺盛的战斗能量,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仍然是爱。

(句中“不是贪婪、不是恐惧、也不是激烈竞争……”三项虽然是表并列关系的短语,但它们不是在一个句子内部,因为这三个并列的短语都是充当谓语的,构成三个分句,并列的分句之间是不能用顿号的,应改为逗号。

标点符号分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

标点符号分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意思,使文章更加易读和流畅。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对于提升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标点符号中的分号的用法和正确使用。

一、分号的基本用法1. 分隔并列句分号可以用来分隔并列句,特别是当这些句子之间已经用逗号进行了分割,或者这些句子本身已经包含了逗号。

例如:他喜欢吃水果,尤其是苹果;她喜欢运动,特别是篮球。

2. 分隔长句当句子本身较长,含有多个并列分支时,可以使用分号来进行分隔,使句子结构更清晰明了。

例如:这家公司业绩稳步增长;市场份额逐渐扩大;产品质量得到了广泛认可。

3. 分隔句子中的插入语在句子中插入较长的插入语时,可以使用分号来分隔插入语与句子其他部分,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

例如:这些学生,当然,都是优秀的;他们每天都努力学习。

二、分号的正确使用注意事项1. 分号后无需大写使用分号进行分隔时,分号后一般不需要大写字母,除非之后的句子是一个专有名词或者特殊名词。

例如:她喜欢旅行;去年夏天她去了巴黎。

2. 分号和逗号的区分分号与逗号都是用来分隔不同成分的标点符号,但它们的使用场合不同。

逗号主要用于分隔并列成分,而分号则用于分隔更为独立的句子成分。

在使用时需注意两者的区别,避免混淆。

3. 分号的使用要适度分号虽然可以增加句子的连贯性和层次感,但过度使用也会导致句子过于冗长和晦涩,影响文章的可读性。

在使用分号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多使用。

三、分号的常见错误用法及改正1. 错误:句子中使用冒号代替分号改正:句子中使用分号代替冒号,以确保句子结构正确。

2. 错误:分号后使用小写字母改正:分号后使用大写字母,除非之后的句子是一个专有名词或者特殊名词。

3. 错误:过度使用分号改正:适度使用分号,避免句子过长和晦涩。

在日常的书面表达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对于提升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至关重要。

分号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其正确使用对于句子结构的清晰和连贯有着重要的作用。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解析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解析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解析高考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再次列入语文考试范围,使不少考生一时茫然,为减少大家备考的盲目性,笔者从命题设错的角度对“标点符号”考查的使用作一个较全面的分析,相信能为同学们的备考填补一些漏洞。

一.顿号误用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但,易出现下列误用现象。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95年)[点拨]这儿“三、四”是约(概)数,不应有顿号。

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

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点拨]由“共同”可知“三四”并非一个班。

不能缺顿号。

3.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

“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

[点拨]“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能断开。

另如,“工农兵”“生动感人”“中小学生”“公检法三家”等。

4.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

[点拨]“中学生、广西”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5.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97年)[点拨]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主谓句的并列,应该用逗号。

动宾短语并列时同此,如“他常来这里下棋、品茶、听书”也错。

6.语气词后误用顿号。

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点拨]名词加了“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

7.连词前面误用顿号。

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辰溪红船、以及沅陵黄船。

二、逗号误用8.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

我校是……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96年)[点拨]此句中“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教师队伍”都是动词“有”的宾语,也无层次上的大小,所以它们之间用顿号即可。

9.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点符号误用集锦:分号
标点符号误用集锦:分号
二、分号误用
8.总结语前面误用分号。

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95年)
[点拨]“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是总结前文,分号改冒号。

误用原因同12,属未搞清前后关系。

9.句中无逗号直接用分号。

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塌实;三是耐得住寂寞。

[点拨]分号是在仅用逗号已无法区分层次的情况下使用,如12。

10.句中有句号再用分号。

学习贵在自觉。

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学习贵在刻苦。

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