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复习教案.doc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教案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教案•相关推荐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教案多变的价格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含义;影响价格的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劳动生产率的含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运用:针对现实生活中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解释导致价格变动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商品的价格为什么忽高忽低,但又不至于变化太大,商品价格变动是受价值规律支配的,懂得在市场竞争中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利就必须努力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整个社会要享有更多的商品就必须努力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学习市场交易的核心是等量的劳动相交换,可以培养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二、教学重点:1、供求影响价格;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3、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4、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教学难点: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导入新课]前边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现在我们开始学习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商品的价格是不是固定不变的呢?当然不是是吧,比如说空调,在天气热的时候卖得比较贵,而在天气冷的时候卖得比较便宜;汽车与自行车相比,汽车的价格高而自行车的价格低,那到底是什么因素引起了价格的变动呢?它的变动是否有规律可循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影响价格的因素。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页,先阅读那四个材料,想一想:导致价格变动的因素是什么?[主板书]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四组材料,请大家用自己的.思考告诉老别是些什么因素影响着价格呢?一是气候因素,镜头二是时间的因素,镜头三是地域的因素,镜头四是生产的因素。
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复习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课时多变的价格考点一、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重点讲解】1、各种因素对价格变动的影响,是通过____来实现的。
2、两类市场的特点:买方市场____________;卖方市场___________。
3、供求和价格是相互制约的关系:(用示意图表示)【易错点】1、供求关系有时也可以决定商品价格。
2、价值决定供求,供求影响价值。
【例题】1.(2009全国卷I)某鸭梨产区建立恒温库储存鸭梨,为反击销售提供了条件,也为梨农增收提供了保障,据测算,每储存1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0.5元,这一做法表明 ( )A.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B.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可提高农民收入C.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值D.商品的储存成本提高了商品价值考点二、价格与价值的关系【重点讲解】1、影响价格的因素:①决定因素___②影响因素___③其他因素__________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般情况下,如果是根本原因,主要是价值,同时注意商品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决定的,这三个方面都可以作为根本原因。
其他因素也可影响商品价格,这些因素又都可以体现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考点三、理解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重点讲解】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强调的三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现实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题】2.(2010全国1 24)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
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
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A. 5元 6元B. 10元 12元C. 20元 24元D. 8元 16元考点四、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重点讲解】1、劳动生产率两种表示方法: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复习教案.doc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复习教案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1)当①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这就是所谓的②卖方市场。
(2)当③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这就是所谓的④买方市场。
◆ 温馨提示“供”与“求”两个方面均影响价格。
商品的需求量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动,这称为需求定理;商品的供给量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动,这称为供给定理。
2.价值决定价格(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价值是价格的⑤基础,价格是价值的⑥货币表现。
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⑦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⑧越低。
◆ 温馨提示要区分“供求影响价格”和“价值决定价格”两种不同的说法。
供求和价值都对价格产生影响,但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对价格只是影响作用。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⑩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个别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
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3)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可见,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知识整理复习教案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 直接因素P13--14①商品的供求关系会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化: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②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含义:P142、价值决定价格--- 决定因素P15⑴、商品价值(含义P5)与价格(含义P6)的关系:P15第一自然段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基础,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反之,则越低。
①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
②价值总量:是指某一部门或某一商品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价值量总和。
公式表示:价值总量=商品数量x单位商品价值量⑵、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P15②个别劳动时间含义:是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时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⑶、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或者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个别商品生产者的意义)①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同一商品的生产者,如果率先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其个别劳动生产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意味着其生产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②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则意味着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该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价格降低。
⑷、劳动生产率的含义P16①个别劳动生产率是:指某一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效率。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指某一生产部门或行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效率③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财富(产品数量)的增加,同时意味着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格降低,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⑸、明确几对关系: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正比(因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②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反比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耗费在单位商品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商品的价值量越小。
[教案]第二课多变的价格.doc
![[教案]第二课多变的价格.doc](https://img.taocdn.com/s3/m/dac1b370d1f34693dbef3e0c.png)
[教案]第二课多变的价格2.1影响价格的因素★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的基本含义。
2、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与价值关系、价值虽与劳动生产率关系、价值规律表现形式。
3、运用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某些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寻找并解释生活中某些处于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商品、服务。
(二)能力目标1、懂得价格的不断变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表现。
2、知道价格的变动不是任意的,是围绕价值变动的,市场交易的本质和核心是等价交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o ★教学重点理解供求、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
★教学难点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可以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鼓励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经济现彖,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让学生说说身边各种熟悉的商品的价格导入新课: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分析、推断影响变化的因素。
◎进行新课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教师点评、总结:市场上的商品并不是一物一价,很多因索都能够影响价格。
有的是白然条件的变化导致的,有的是人为的。
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文化、生活习俗等,都可以引起价格变动。
设疑引伸:那么,这些因素是怎样引起价格变化的呢?(学生思考、讨论后发言。
)教师点评、总结:俗话说,物以稀为贵。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文化、生活习俗等因素的变化,往往会引起某种商品供应量或者需求量的变化,也就是改变供求关系,从而引起商品价格变化。
设疑引伸:各种因素是如何通过影响商品的供求状况进而改变商品的价格的?(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发言)。
教师点评: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状况来实现的。
经济生活第2课《多变的价格》复习学习型教学案

经济生活第2课《多变的价格》复习学案www.5y一、填空题(一)影响价格的因素、了解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1)根本原因:;(2)直接因素:(3)间接因素:。
2、知道商品价格的决定因素虽然价格的变动受到的影响,但价格归根到底是由决定的。
3、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c)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
4、了解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决定的。
(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成正比。
与成反比。
5、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为基础,实行。
(2)表现形式是。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1)对生活的影响A、价格变动对需求的一般影响。
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量会。
B、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其中,价格变动对的影响比较小,对的影响比较大。
c、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要受价格变动的影响。
(2)对生产的影响(1)。
价格变动会使生产者扩大或缩小生产规模,从而增强或减少生产量。
(2)提高。
对企业来讲,只有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生产商品的,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所以,企业应该主动提高劳动生产率。
(3)生产产品。
2、知道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a)(1)替代品:两种商品的功用,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
在的两种商品中,A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需求量,而替代品需求量。
(2)互补品:两种商品共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
在的两种商品中,A商品的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其互补口的需求量;二、选择题.在广东省的许多地方,逢年过节人们喜欢购买鲜花装饰家里或赠送亲朋好友。
到这个时候,鲜花的价格就比平时高出很多。
在上述材料中,影响鲜花价格上涨的因素有()A.地域,通过改变鲜花的需求来影响鲜花价格B.时间,通过改变鲜花的需求来影响鲜花价格c.习俗,通过改变鲜花的需求来影响鲜花价格D.地点,通过改变鲜花的供给来影响鲜花价格2.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复习教案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复习教案第二课多变的价格</v:shaA.在A点出现通货膨胀,在B点出现通货紧缩B.在A点出现通货紧缩,在B点出现通货膨胀C.在A点形成买方市场,在B点形成卖方市场D.在A点形成卖方市场,在B点形成买方市场答案:D解析:A点说明价格高于价值,可能该商品供不应求,此时处于卖方市场。
B点说明价格低于价值,可能该商品供过于求,处于买方市场。
A、B两项与图无关。
7.2010年2月份我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3%。
其中,肉食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5.3%(猪肉价格上涨63.4%),鲜菜价格上涨46.0%,油脂价格上涨41.0%。
这些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上升,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就必须( ) A.等待降价的时候再购买B.大幅度减少相应的消费费用C.在商品的销售淡季去购买D.增加相应的消费费用答案:D解析:题干反映的主要是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情况,因此A、C两项不符合实际;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可能会促使居民节省消费,但不可能是大幅度地减少相应的消费费用。
故B项表述错误。
相关商品(主要指互补商品和替代品)价格的变动影响人们的生活消费。
据此完成8~9题。
8.甲经营水果,乙为甲做果箱。
甲采取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使得水果生意红火,同时也带动了乙的果箱供不应求。
这说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会引起( ) A.其互补品价格的变化B.其替代品价格的变化C.其互补品需求量的变化D.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变化答案:C解析:水果与果箱为互补品,B、D两项排除;在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相关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C项应选。
9.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 )A.增加50单位B.减少50单位C.增加10单位D.减少10单位答案:B解析: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 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
届经济生活一轮复习教案2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优选篇

届经济生活一轮复习教案2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优选篇届经济生活一轮复习教案2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1)供求(供给、需求)关系与价格是相互制约巧记方法:供给影响价格——供大价低,供小价高(相反);价格影响供给——价高供大,价低供小(一致)。
(2)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含义卖方市场:是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握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物以稀为贵)买方市场:是由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货多不值钱)巧记方法:对谁有利就是谁的市场2、价值决定价格二者的关系:从根本上讲,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一般情况下,二者成正比。
(注意:货币产生前,价值表现为交换价值)巧记方法: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归纳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价值、供求、货币本身价值、纸币发行量、地区季节、国家__等)二、商品价值量及其有关的概念1、商品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的含义商品价值量通常指单位商品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总量=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某种商品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商品的价值总量=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社率提高不变降低提高个率提高提高不变提高(注意:记住一句话、一个公式、一个秘诀即反比用除法正比用乘法提高加降低减,其他可据此推导;一般部门劳动生产率是指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理解“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即分析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三、价值规律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复习教案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1)当①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这就是所谓的②卖方市场。
(2)当③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这就是所谓的④买方市场。
◆ 温馨提示“供”与“求”两个方面均影响价格。
商品的需求量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动,这称为需求定理;商品的供给量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动,这称为供给定理。
2.价值决定价格(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价值是价格的⑤基础,价格是价值的⑥货币表现。
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⑦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⑧越低。
◆ 温馨提示要区分“供求影响价格”和“价值决定价格”两种不同的说法。
供求和价值都对价格产生影响,但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对价格只是影响作用。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⑩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个别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
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3)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可见,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既定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互为替代品。
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互补商品。
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增加。
3456782019-03-30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1)当①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这就是所谓的②卖方市场。
(2)当③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这就是所谓的④买方市场。
◆ 温馨提示“供”与“求”两个方面均影响价格。
商品的需求量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动,这称为需求定理;商品的供给量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动,这称为供给定理。
2.价值决定价格(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价值是价格的⑤基础,价格是价值的⑥货币表现。
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⑦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⑧越低。
◆ 温馨提示要区分“供求影响价格”和“价值决定价格”两种不同的说法。
供求和价值都对价格产生影响,但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对价格只是影响作用。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⑩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个别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
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3)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可见,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既定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互为替代品。
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互补商品。
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增加。
3456782019-03-30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1)当①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这就是所谓的②卖方市场。
(2)当③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这就是所谓的④买方市场。
◆ 温馨提示“供”与“求”两个方面均影响价格。
商品的需求量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动,这称为需求定理;商品的供给量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动,这称为供给定理。
2.价值决定价格(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价值是价格的⑤基础,价格是价值的⑥货币表现。
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⑦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⑧越低。
◆ 温馨提示要区分“供求影响价格”和“价值决定价格”两种不同的说法。
供求和价值都对价格产生影响,但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对价格只是影响作用。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⑩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个别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
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3)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可见,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既定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互为替代品。
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互补商品。
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增加。
3456782019-03-30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1)当①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这就是所谓的②卖方市场。
(2)当③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这就是所谓的④买方市场。
◆ 温馨提示“供”与“求”两个方面均影响价格。
商品的需求量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动,这称为需求定理;商品的供给量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动,这称为供给定理。
2.价值决定价格(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价值是价格的⑤基础,价格是价值的⑥货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