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氏杆检测隐斜视
马氏杆检查内容

马氏杆(maddox)是双眼视功效检讨中主要的和必不成少的对象.马氏杆可以用做程度.垂直隐性斜视;扭转隐性斜视;不等像的检讨.在评估双眼视功效和处置双眼视功效平常时,有主要的参考价值.一.检讨前的预备1, 屈光不正全矫.假如屈光不正改正缺少或过度,会使检讨成果不准.2, 检讨室的照明前提.在明室中进行检讨.这是因为在日常照明下,对换节.聚集影响最小.Maddox杆检讨隐斜,需半暗室,不要使其它光源进入视野内.3, 调准PD.4, 坐正直,掌握头部竖直.5, 两眼同时注目视标.以天然正常两眼地位的融像刺激为基本检讨,测定成果可托高.6, 检讨距离:5米,O.33米.二.“一灯一杆”检讨程度垂直隐斜装备:验光室,分解验光仪或尺度镜片箱,投影目力表或聚光电筒.操纵:令患者危坐验光椅上,两眼调准PD,戴上改正镜.取maddox杆置右面前.maddox杆由透明园柱棒分列构成装在试镜片上.投放点状视标或打一束点状光.经由过程maddox杆看点状光会算作垂直马氏杆的带状光.分别做5米和33厘米的检讨.将maddox杆园柱棒横置在右面前.投放点状视标或聚光电筒打出点光.两眼同时不雅察视标.右眼经由过程马氏杆会将点状光算作一竖条状光带,而左眼仍然看到的是点状光.不雅察的成果有三种可能:a.竖光带穿过点状光.无程度隐斜.b.光带与光点分别,光带在右,光点在左.有外隐斜.光带在右,光点在左.解释患眼是内隐斜.在左面前递增B0棱镜,递增的进程中,光带和光点逐渐接近,直到竖直光带穿过光点.此时所加棱镜度即为内隐斜量.c.竖直光带左,点光在右.是外隐斜.在左面前逐渐增长BI棱镜,使光带和光点逐渐接近,直到光带穿过光点.所加的棱镜度即为外隐斜的值.2,上隐斜的检讨 maddox杆园柱棒竖直放置在右面前.投射点状光.两眼同时不雅察视标.右眼经由过程马氏杆会将点状光算作一程度光带,左眼看的仍然是点状光.不雅察成果有三种可能:a,程度光带穿过点光,两眼均无上隐斜.b,程度光带鄙人,光点在上.解释右眼上隐斜.在右面前置BD 棱镜,或左面前加BU棱镜.逐渐由少到多递增棱镜,直到程度光带穿过光点.此时所加的棱镜度等于右上隐斜的度.c,程度光带在上,光点鄙人.为左眼上隐斜.在左面前递增BD 三棱镜,或在右面前递增BU棱镜,直到程度光带穿过光点.所加棱镜等于左上隐斜度.这里提示一下,上隐斜也属于双眼视平常领域.右眼上隐斜,左眼必定是下隐斜;反之,左眼是上隐斜,右眼必定是下隐斜.三,“一灯两杆”查扭转隐斜眼斜肌会使眼以前后轴为中间扭转.如一眼或两眼垂直轴偏斜而掉去均衡,称为扭转隐斜.眼角膜垂直子午线上端向颞侧偏斜为外扭转斜视,向鼻测偏斜为内旋斜视.假如散光未改正,特殊是斜轴散光未矫,会消失扭转隐斜.起首要全矫散光.原发性扭转隐斜,可测验测验练习,或手术.装备:(同前)操纵:右面前置红色maddox杆,垂直向,右眼看到一条横向红色光带.左面前放无色maddox杆,垂直偏向.左眼看到是一横的无色光带.为了能使两条光带离开,在右面前放一4ΔBU棱镜,左面前置4ΔBD三棱镜.两眼同时注目光点.会发明有两条程度光带(见图5A).上面光带无色或灯光色,为左眼看见;下一行光带为红色,是右眼所见.有如许三种可能:A,高低两条光带平行.无扭转隐斜.B,两条光带不服行,右眼所看到的红色光带仍处在程度地位.左眼看到上面的白色光带竖直,并且鼻侧高颞侧低.解释左外扭转隐斜;假如白色光带鼻侧低,颞侧高,是左眼内扭转隐斜.C,两条白红光带不服行.左眼所见白色光带处在程度.右眼所见下行红色光带竖直,鼻侧高颞侧低,则是右外扭转隐斜;如下行红色光带鼻侧低,颞侧高,是右内旋斜.四,“两灯一杆”查不等像不等像是指两眼大脑皮层像大小不相等.不等像大多因为两眼视网膜像大小不相等所致.而视网膜像的大小由眼屈光不正的类型(轴性,屈光性)和眼镜放大率两个身分决议.马氏杆检讨两眼不等像,只能查视网膜像大小的不等,而不克不及定量.检讨前预备同前.装备:验光室(暗室),分解验光仪或尺度镜片箱,两只聚光电筒.操纵:右面前置马氏杆(横向),左眼只有改正镜片.5米远用两只聚光电筒,相距约10cm.投射两光点.两眼同时注目两聚光灯.此时右眼经由过程马氏杆看到的是两条竖直光带;左目击到两个点状光.可能消失下面三种情形:A,右眼看到的两竖直光带穿过,左目击的两点状光.解释无不等像.B,两条竖直光带不克不及穿过两光点.头部或光源稍做调剂,使一条光带与一个点光重合.不雅察另一条光带和两光点的互相关系.假如另一根光带在两点之间,为右眼像小,或左眼像大.。
浅析马氏杆法测量隐斜视的临床应用

浅析马氏杆法测量隐斜视的临床应用作者:严佳来源:《科技风》2017年第06期摘要:潜在的眼位偏斜被称为隐斜视,顾名思义这种偏斜不一定通过直观的观察能发现,但这种偏斜却存在于很多的患者身上,并且会使患者出现例如视疲劳、眼睛酸胀甚至不能出现双眼单视等症状,使患者的实际视觉体验甚至生活质量出现大幅下降。
在临床上会有很多方法来定性定量的检查隐斜视,本文旨在重点介绍其中最常见的一种马氏杆法在实际临床当中的应用。
关键词:马氏杆法;隐斜视;应用1 隐斜视1.1 隐斜视的定义人的眼位可以分为三种即正常位、显斜位和隐斜位。
正常位为双眼的眼位不经过任何努力即可达到标准状态,显斜位为直观显示为单眼或双眼位眼位偏斜,隐斜位是经过双眼的融合机制将显斜位转换为标准状态的一种情况。
隐斜是一种潜在的眼位偏斜,即有融合机能发挥作用时眼位并不显示偏斜。
也就是着这种潜在的眼位偏斜可以被神经和肌肉控制和矫正。
当出现视疲劳或者眼肌受损等情况时,融合机能部分或全部失去,隐斜就会转化为显斜。
因此,显斜与隐斜在产生机制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1.2 隐斜视的分类根据马氏杆法所测得被检眼前剩余的棱镜方向,我们将隐斜分为:水平隐斜(外隐斜和内隐斜),垂直隐斜(上隐斜和下隐斜),旋转隐斜。
外隐斜具有眼位有向外偏斜的倾向由矫正性融合反射控制,使眼位在平时显示为双眼单视。
通常状态下外隐斜的棱镜临界值为5△,但患者是否存在视疲劳的症状是由其融合功能的强弱决定的。
内隐斜具有眼位有向内偏斜的倾向由发散型融合反射控制,使眼位在平时时显示为双眼单视。
通常状态下内隐斜的棱镜临界值较高为9△,但患者是否存在视疲劳的症状是由其融合功能的强弱决定的。
上隐斜具有眼位有向上偏斜的倾向由矫正性融合反射控制,使眼位在平时时显示为双眼单视。
通常状态下上隐斜的棱镜临界值为2△。
旋转隐斜是指眼位在垂直方向上有偏向鼻侧或颞侧的倾向,一般由上下斜肌的控制可以回到正常的眼位。
2 马氏杆法测量隐斜视马氏杆法在检测双眼视功能方面是一种比较成熟准确的方法。
7种主观测量隐性斜视方法的比较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7种测量隐斜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隐斜是在缺乏足够融像刺激的情况下,一眼与另外一眼的相对方向不一致时的双眼位置。
通过对比各种隐斜测量方法的优缺点,从而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隐斜;测量方法;比较分析1 隐斜的基础知识斜视是指视轴偏斜,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的眼疾[1]。
在融合机能的控制下,注视目标恰在双眼视轴的交点上,当融合机能受到干扰时,双眼或者单眼视轴偏离原注视目标,称为隐性斜视[2]。
隐性斜视为潜在的眼位异常,人眼患病率高达90%以上[3]。
隐斜在日常生活中,带给我们的危害非常大。
隐斜可以分为内隐斜(ESO)、外隐斜(EXO)、隐性上斜视(hyperphorial)、隐性旋转斜视。
2 隐斜的病因分析隐斜是能够被融合机制控制的潜在眼位偏斜,其中解剖因素、调节因素、眼镜因素、神经支配这4个因素会使双眼产生一定的隐斜。
隐斜的主要原因在于双眼解剖上的眶轴均稍向外侧展开约25°,双眼为了视物需要一定的集合,从而来抵消解剖上的外展,这一集合量值的多少常是隐性斜视的主要成因[4]。
其次由于调节引起产生的隐斜也比较常见。
继而是眼镜因素,患者因为配戴的眼镜不合格,从而发生隐斜,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是近视眼或者远视眼发生过矫或者欠矫现象引起的,还有初次配镜的患者等。
最后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神经支配因素导致的隐斜现象。
7种主观测量隐性斜视方法的比较分析井云3 隐斜的7种测量方法当患者存在融像需求时,隐斜和聚散需求之和称为运动融像,即聚散的刺激,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隐斜的测量方法。
隐斜的测量方法主要有7种,且均为眼位的主观测量方法。
3.1 马氏杆透镜检测(Maddox rod test)该检查是通过将人眼的物像改变成线状,为了让双眼看到的物像不同,从而达到消除融合的目的,继而暴露眼位。
马氏杆视标是由5m距离或40cm距离白色圆形点状视标组成,我们可以通过马氏杆透镜观察白色点视标的位置。
以测量远水平眼位为例进行分析,首先要核实眼位是内隐斜还是外隐斜。
检测水平隐斜视过程中使用马氏杆法和Von Graefe法的对比分析(下)

差 ,要在 视功能 检测 时 ,注 意患者 对W o r t h 四点灯 矫 正视力R:P L 一1 . O
L: 一 3. 7 5DS/ - 0 . 7 5 DC ×1 8 O 一1 . O
的描 述 ,观察其 融合功 能的 相关情 况 。三是 因为可 能存 在屈光 参差 ,所 以要特别 注意 患者有 无 眼位的 变化 ,并且 通过 对 眼位 的观 察 ,推 测集 合功能 的具
劳症 状 ,主 要 表 现 在 用 眼 之 后 。通 过 对 数 据 的 分
析 ,同时在验 光仪 屏幕上 ,观 察到 患者的 眼位从 颞 侧 向 中央 回0 3 1  ̄ 0 , 倾 向 ,初 步判 断为散 开过度 或单纯 外 隐斜 。
双 眼调节 灵敏度 ( F a i l +/ 一)
远 隐斜视 1 2 BI 近 隐斜 视 0 ,AC/ A 1 3 . 3 . 4 . 2数据分析
PD:6 0 c m
左 眼配戴 隐形眼镜 :- 4 . 0 0 D S
1 1 8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 5- 2 0 1 5
验 光 与 配 镜
3 . 3 . 6 . 2视觉训练 检 出率满 足实验 要求 。其预先 判断 的推论 ,对后续
左 眼侧重调节 训练 ( 反转片 视力卡 )
旧镜度数 :R:4 -0 . 0 0 ,L :一 2 . 5 0 D S 旧镜矫正 :R: 1 . 0,L :0 3 充分雾视 综合 验光仪 验光 :
R:4 -0 . 0 0 1 . 0 右 眼 主导眼
L: 一 3. 7 5DS/ 一 0 - 7 5 DC X 1 7 5 1 . 0
右眼分别为 :±0 . 0 0 、4 - 0 . 0 0 、4 -0 . 0 0
马氏杆测内隐斜方法

马氏杆测内隐斜方法马氏杆测内隐斜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力学实验方法,它可以用于测量杆件的弹性模量和杨氏模量等力学性质。
本文将介绍马氏杆测内隐斜方法的原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原理马氏杆测内隐斜方法是基于杆件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的原理进行测量的。
当杆件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弯曲形变,通过测量杆件两端的位移差可以推导出杆件的弹性模量和杨氏模量等力学性质。
二、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马氏杆放置在水平台面上,并确保其两端固定稳定;b. 在杆件上选择合适的测量点,标记为A和B,并在其上方安装测微计。
2. 实验测量:a. 调整测微计使其与测量点A和B的测量轴线平行,并记录初始位置;b. 施加外力使杆件发生弯曲变形,同时记录测微计的读数;c. 记录外力大小和杆件的变形情况。
3. 数据处理:a. 根据测微计的读数计算出杆件的位移差;b. 根据外力大小和位移差计算出杆件的弯曲应力和弯曲应变;c. 利用弯曲应力和弯曲应变的关系,可以计算出杆件的弹性模量和杨氏模量。
三、注意事项1. 实验时要保持杆件的水平放置,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2. 施加外力时要注意力的均匀施加,避免局部过大的力导致杆件的破裂;3. 测微计的读数要准确,避免人为误差的产生;4. 实验结束后要将杆件归位,并进行实验设备的清理和维护。
马氏杆测内隐斜方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测量杆件力学性质的方法,通过测量杆件的位移差可以得到杆件的弹性模量和杨氏模量等重要参数。
在实验中需要注意保持杆件的水平放置,注意测量的准确性,并进行实验设备的维护和清理工作。
通过该方法的实验,可以深入了解杆件的力学性质,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马氏杆斜视测试方法

马氏杆斜视测试方法
马氏杆测试法是一种用于检查斜视的方法,通过使用一系列平行的柱镜来改变视标的形状,从而破坏融合,检查到的斜视度包括隐斜和显斜两部分。
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步骤:
1. 令患者端坐验光椅上,两眼调准PD,戴上矫正镜。
2. 取马氏杆置右眼前,马氏杆由透明园柱棒排列组成装在试镜片上。
3. 投放点状视标或打一束点状光。
通过马氏杆看点状光会看成垂直马氏杆的带状光。
4. 分别做5米和33厘米的检查。
5. 检查垂直斜视的方法与检查水平斜视的方法相似,首先把马氏杆转动90º。
6. 测量斜视角时,放置不同度数的三棱镜,直到光线穿过点光源为止。
这时候,加在眼前的三棱镜度数即是斜视度数。
马氏杆测试法适用于隐斜视、微小斜视及小度数内斜视的检查。
如有相关需求,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验光师。
马氏杆检查隐斜视的操作流程

马氏杆检查隐斜视的操作流程
内容:
一、准备工作
1. 准备马氏杆、记录表、红蓝笔、遮盖器等检查用具。
2.让患者坐在椅子上,调节椅子高度使患者眼睛与检查者眼睛平行。
3.检查者坐在患者对面约50厘米远的位置。
二、检查方法
1. 用红色马氏杆在患者眼前约33厘米处作水平移动,让患者注视杆的中点。
观察两眼是否可同时注视。
2. 用蓝色马氏杆做垂直移动,观察两眼是否可同时注视。
3. 分别遮盖左右眼,用马氏杆做水平和垂直移动,观察被检查眼是否出现运动。
4. 交替遮盖左右眼重复上述步骤,比较两眼的情况。
三、记录情况
将左右眼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注视马氏杆时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标注左右眼是否出现隐斜视及其方向、角度大小等。
四、结果判断
如果两眼注视马氏杆时不等或不协调,则可诊断为隐斜视。
根据记录结果判断隐斜视的类型、程度和可能的病因。
眼科与视功能检查 马氏杆水平眼位检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马氏杆水平眼位检查的结果记录
举例red MR DLP:orthored MR DLP:2Δ(BI)exored MR NLP:4Δ(BO)eso
注意事项
屈光不正完全矫正只看到点视标,降低环境亮度棱镜调整速度不宜太快保持全程沟通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马氏杆水平眼位的检查原理马氏杆水平眼位的检查流程马氏杆水平眼位的结果记录马氏杆水平眼位的注意事项
马氏杆水平眼位检查的结果记录
记录马氏杆类型、棱镜度数、基底方向,判断眼位偏斜方向red MR 红色马氏杆 white MR 白色马氏杆基底朝内(BI) 代表外隐斜 exo基底朝外(B0) 代表内隐斜 eso均值为零 代表正位 ortho远距水平眼位 DLP 近距水平眼位 NLP
马氏杆水平眼位的检查流程
1.调整综合验光仪座椅高度,调整仪器水平、镜眼距和瞳距(5m或40cm)2.设置被检者完全矫正的远用屈光不正度数3.选择暗环境下的点光源作为注视视标(5m或40cm)4.右眼前放置红色水平马氏杆,左眼前不放马氏杆,放置旋转棱镜,0刻度线位于垂直位,刻度指示线在0位
马氏杆水平眼位的检查流程
5.确保被检者双眼能同时看到点和线两个视标,并报告点线的位置关系6.嘱被检者注视线视标,并保持视标清晰,用余光感受点视标的位置7.检查者以2Δ/s的速度增加左眼棱镜度,所加棱镜底与点所在位置相同,直至被检查报告点线重合,记住此时的棱镜底方向和棱镜度数,不要停顿,继续同方向转动棱镜直至被检者点线分离8.然后反方向转动左眼棱镜直至被检查再次报告点线重合,记住此时的棱镜底方向和棱镜度数9.两次对齐棱镜度的平均值,即为隐斜度数,其基底方向为表示隐斜的类型
理解马氏杆的检查原理 熟悉马氏杆水平眼位检查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如果合并有近视,则必须足度矫正 如为远视,则尽量低矫;如为散光,无论 是单纯或复合散光,都需完全矫正。
See what you love! Love what you see!
பைடு நூலகம்
10
隐斜视配镜原则
上隐斜视配镜原则
一般都需采用三棱镜治疗。三棱镜对垂直隐的矫 正最大度数在 10D以内。远、近隐斜度不一致 时,一般远距离给予低矫,而近距离给予充分矫 正。
See what you love! Love what you see!
11
隐斜视验配案例
钟先生,65岁。 主诉:视物有双影,头痛,上下楼梯时特别明显,单眼看则症状 明显减轻。 屈光检查:R:0.00/-0.50*80 0.9 L:0.00 1.0双眼矫正视力:0.7马氏杆检查:同侧复视,用BO12 △能矫正。 加棱镜试镜二十分钟,自觉无重影且视物清晰,无明显不适。 配镜处方: R:0.00/-0.50*80 BO12△ 0.9 L:0.00 BO12△ 1.0- PD=65mm 一月后回访,无不适且无头痛症状。
See what you love! Love what you see!
3
马氏杆(Maddox rod)检查的作用
双眼视功能检查 水平、垂直隐斜视的测量 旋转斜视的测量 不等像的检查 评估双眼视功能
See what you love! Love what you see!
4
马氏杆(Maddox rod)检查方法
See what you love! Love what you see!
12
小结
更好的寻找视疲劳的原因 青少年渐进验配的必测项目 最好结合AC/A等其他视功能的检查
See what you love! Love what you see!
13
谢 谢!
THANK!
See what you love! Love what you see!
7
马氏杆(Maddox rod)检查方法
点线重合 正位眼所见
线在下方,点在上方 右上隐斜 右眼前加底向下的△ (BD △)
线在上方,点在下方 左上隐斜 右眼前加底向上的△ (BU△)
See what you love! Love what you see!
8
隐斜视配镜原则
内隐斜视配镜原则
2
隐斜视引起的症状 :
1) 头疼:大脑努力的控制融合力代偿隐斜视,出现大脑严重疲劳 2) 眼痛、流泪:视疲劳的主要表现 3) 复视、头晕:看物体双影,融像困难,无法定神看 4) 视物模糊:严重的视疲劳所致 5) 调节视近困难:由于三联运动关系,看近时,调节与辐辏失去平衡 6) 立体视觉出问题:双眼可同时感知,但融像困难等问题 7) 单眼视物反而认为舒适:在融像发现困难时,单眼视物,大脑不必 去抑制一只眼,反而感觉良好 8) 全身不适:引起其它全身的不舒适,如颈椎痛等
5
马氏杆(Maddox rod)检查方法
点线重合 正位眼所见
线在右侧,点在左侧 同侧性复视 内隐斜患者所见 加BO△
线在左侧,点在右侧 交叉性复视 外隐斜患者所见 加BI△
See what you love! Love what you see!
6
马氏杆(Maddox rod)检查方法
水平向隐斜的测量:
1.被检者两眼屈光不正完全矫正 2.右眼前置一水平向马氏杆 (RMH),左眼处于打开状态(O) 3.注视远处或40cm处的点光源, 询问其看到的点与线的相对位置 关系 4.测量过程中要间断遮盖一眼, 充分打破融合
See what you love! Love what you see!
垂直向隐斜的测量:
1.被检者两眼屈光不正完全矫正 2.右眼前置一垂直向马氏杆 (RMV),左眼处于打开状态(O) 3.注视远处或40cm处的点光源, 询问其看到的点与线的相对位置 关系 4.测量过程中要间断遮盖一眼, 充分打破融合
See what you love! Love what you see!
浅析马氏杆(Maddox
rod)检测隐斜视
隐斜视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就是隐性的斜视,我们用眼看上去,是看不出有斜视,它是 用眼睛的聚散功能(融合力)做为一种补偿,而不表现出来
的一种看不出的、潜在性的眼位偏斜。
分类:
内(外)隐斜视 上(下)隐斜视 旋转隐斜视
See what you love! Love what you see!
1、低、中度远视,给予充分矫正 2、高度远视,则逐渐增加度数,每次增加不 能超过+ 1.00D,不必完全矫正,以期达到缓 解症状的度数为宜。 3、如果近视,应该给予获得最佳视力的最低 矫正度数为宜。
See what you love! Love what you see!
9
隐斜视配镜原则
外隐斜视配镜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