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案例及答案

合集下载

成本会计案例与实训(第四版)参考答案

成本会计案例与实训(第四版)参考答案

(一)案例计算1.根据有关资料,编制各有关费用分配表如表1.6—1.102.根据有关资料和费用分配表登记塑料车间和装配车间的制造费用明细表如表1.11--1.123.根据制造费用明细账的记录,编制塑料车间和装配车间制造费用分配表如表1.13—1.144.根据有关资料登记塑料车间的塑壳类和塑料配件类产品成本计算表如表1.15—1.165.根据有关资料登记装配车间各产品成本计算表如表1.17—1.1材料费用分配表表1.6 ××年12月单位:元应借账户成本或费用明细项目间接计入直接计入定额耗用量(千克)分配率分配额塑料车间塑料壳原材料142000 塑料配件原材料96000 小计装配车间塑料壳大号瓶胆110000 塑料壳中号瓶胆80000 塑料壳小号瓶胆70000 小计塑料壳大号辅助材料4000 塑料壳中号辅助材料3900 塑料壳小号辅助材料4100 小计制造费用塑料车间周转材料500 装配车间周转材料3300 小计合计职工薪酬分配表表1.7 ××年12月单位:元应借账户成本或费用项目定额工时分配率职工薪酬费用塑料车间塑料壳职工薪酬2400 48000 塑料配件职工薪酬2000 40000 小计4400 2 88000装配车间塑料保温瓶大号职工薪酬1100 22000塑料保温瓶中号职工薪酬1000 20000塑料保温瓶小号职工薪酬1200 24000小计3300 20 66000制造费用塑料车间职工薪酬54000 装配车间职工薪酬25000小计管理费用职工薪酬60000 合计水电费分配表表1.8 ××年12月单位:元应借账户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分配标准分配金额制造费用塑料车间水电费50% 5000 装配车间水电费20% 2000管理费用水电费30% 3000合计15000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分配表表1.9 ××年12月单位:元项目生产车间行政管理合计塑料车间装配车间小计折旧费20000 15000 35000 15000 50000财产保险费分配表表1.10 ××年12月单位:元项目生产车间行政管理合计塑料车间装配车间小计财产保险费5000 4000 9000 3000 12000塑料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表1.11 ××年12月单位:元月日摘要周转材料职工薪酬水电费折旧费保险费其他合计10 31 据材料分配表500 50031 职工薪酬分配表54000 5400031 据水电费分配表5000 500031 据折旧费用分配表20000 2000031 据财产保险费分配表5000 500031 据制造费用分配表500 54000 5000 20000 5000 8450031 合计0装配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表1.12 ××年12月单位:元月日摘要周转材料职工薪酬水电费折旧费保险费其他合计10 31 据材料分配表3300 330031 职工薪酬分配表25000 2500031 据水电费分配表2000 200031 据折旧费用分配表15000 1500031 据财产保险费分配表4000 400031 据制造费用分配表3300 25000 2000 15000 4000 4930031 合计0表1.13 塑料车间制造费用分配表××年12月项目定额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金额(元)塑料壳2400 46080塑料配件2000 384204400 19.2 84500表1.14 装配车间制造费用分配表××年12月项目定额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金额(元)塑料壳保温瓶(大号) 1100 16434塑料壳保温瓶(中号) 1000 14940塑料壳保温瓶(小号) 1200 179263300 14.94 49300表1.15塑料壳类产品成本计算表××年12月车间:塑料项目产量系数标准产量原材料职工薪酬制造费用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10480 1750 1000本月生产费用142000 48000 46080累计71890 71962 152480 49750 47080分配率 2.12 0.69 0.65 3..46完工产品66650 67794 143723.28 45988.5 43322.5其中:大号24950 1.16 28942 61357.04 17215.5 16217.5 3.7992 中号23900 1 23900 50668 16491 15535 3.4600小号17800 0.84 14952 31698.24 12282 11570 3.1208月末在产品5168 8756.72 3761.5 3757.5表1.16 塑料配件类产品成本计算表××年12月车间:塑料项目产量系数标准产量原材料职工薪酬制造费用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5000 1000 500本月生产费用96000 40000 38420累计69900 70588 101000 41000 38920分配率 1.43 0.59 0.56 2.58完工产品66500 67172 96055.96 39235 37240其中:大号23900 1.16 27724 39645.32 14101 13384 2.8088 中号22900 1 22900 32747 13511 12824 2.5800小号19700 0.84 16548 23663.64 11623 11032 2.3512 月末在产品3416 4944.04 1765 1680表1.17 产品成本计算表单位:元产品:塑料壳保温瓶(大号) ××年12月车间:装配项目自制半成品瓶胆辅助材料职工薪酬制造费用总成本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500 300 40本月生产费用145068 110000 4000 22000 16434累计145568 110300 4040 22000 16434分配率完工产品145188 109955 4012 22000 16434 297589 13.54月末在产品380 345 28表1.18 产品成本计算表单位:元产品:塑料壳保温瓶(中号) ××年12月车间:装配项目自制半成品瓶胆辅助材料职工薪酬制造费用总成本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400 440 35本月生产费用119080.8 80000 3900 20000 14940累计119480.8 80440 3935 20000 14940分配率完工产品119128.8 80140 3914 20000 14940 238122.8 11.95月末在产品352 300 21表1.19 产品成本计算表单位:元产品:塑料壳保温瓶(小号) ××年12月车间:装配项目自制半成品瓶胆辅助材料职工薪酬制造费用总成本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300 150 15本月生产费用131115.9 70000 4100 24000 17926累计131415.9 70150 4115 24000 17926分配率完工产品131223.9 70000 4087 24000 17926 247236.9 10.30 月末在产品192 150 28(二)案例分析1.根据有关资料编制商品产品成本报表如表1.20表1.20 商品产品成本表××年12月金额单位:元产品名称计量单位实际产量单位成本本月总成本本年累计总成本本月本年累计上际年平实均本年计划本月实际本实年际累平计均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本月实际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本年实际1 2 3 4 5=9/1 6=12/2 7=1×3 8=1×4 9 10=2×3 11=2×4 12可比产品塑料保温瓶(大) 塑料保温瓶(中) 塑料保温瓶(小) 只21970199202400021970019920024000014.0012.1010.0013.5121013.5411.9510.3013.5512.0010.20307580241032240000296595239040240000297473.8238044247200307580024103202400000296595023904002400000297693523904002400000产品成本合计788612 775635 782717.8 7886120 7756350 7815335补充材料:1.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 70785 元 2.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 0.90%3.计划成本降低额 126000元4.计划成本降低率 1.63%72.可比产品成本报表的分析(因素替换法)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26000-70785=55215元,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63%-0.90%=0.73%具体影响分析如下:1.产量变动的影响其他因素不变,仅产量变动形成的成本降低额=7886120×1.63%=128543.756元由于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的影响程度如下:降低额=128543.756 – 126000=2543.756元2.品种结构变动的影响其他因素不变,产量和结构同时变动形成的成本降低额=7886120 –7756350=129770元由于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的影响程度如下:降低额=129770 –128543.756=1226.244元降低率=1226.244÷ 7886120=0.0155%3.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在实际产量、、品种结构和实际单位成本情况下形成的成本降低额=70785元由于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的影响程度如下:降低额=70785-129770= - 58985元降低率=-58985÷ 7886120=-0.7480%分章练习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A2.B3.A4.C5.B6.B7.D二.多项选择题1.AC2.ABCDE3.BCD4.ABC5.ACD6. AC7.ABD三.判断题1. √2.×3. √4.×5.×6.×7. √8.×9. √10. √11. ×12. √ 13. .× 14. √ 15. √四.填空题1、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测定2、指该支出的发生不仅与本期收入有关,也与其它会计期间的收入有关,而且主要是为了以后各期的收入取得而发生的支出。

成本会计案例

成本会计案例

《成本会计》案例编者:葛素云二零一一年二月成本会计案例1(一)资料为了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圆满完成成本会计的任务,企业必须科学地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成本会计工作组织主要包括设置成本会计机构、配备必要的成本会计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会计制度等。

一般来说,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的特点、生产规模的大小和成本管理的要求等具体情况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但是,有许多企业在组织成本会计工作时并没有认真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

实例 3 武小波于200X年8月从某财经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东方机械厂当成本会计核算员。

财务部成本会计科李科长向武小波介绍了该厂的基本情况:该厂主要生产用于矿山企业的大型重型机械,全厂设有8个基本生产车间,分别生产矿山机械的各种零件和零部件的组装。

另外,还设有4个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和其他部门提供劳务。

该厂现有会计人员38人,其中成本会计人员8人(不包括各个生产车间的成本会计人员)。

该厂规模较大,但为了集中控制成本和进行成本分析的需要,现在实行的是厂部一级成本核算体制,但有人建议该厂应该实行车间和厂部两级成本核算体制。

李科长让小武对企业生产经营特点、成本核算和其他方面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之后回答如下几个问题:(1)根据本厂的具体情况,应采用一级核算体制还是两级核算体制?(2)车间和厂部应该设置哪些成本会计核算的岗位?(3)车间和厂部应该设置哪些成本核算的总账和明细账?(4)对企业现行的成本核算模式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意见。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并说明理由。

成本会计案例2(一)资料对于学习和运用成本会计的人来说,明确区分“成本”和“费用”的概念是学好、用好成本会计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而对于初学者来说,经常会对“产品成本”、“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等概念发生混淆。

实例:某企业6月份有关成本费用资料如下:(1)生产耗用原材料60000元;(2)生产耗用燃料3000元;(3)生产耗用水电费1 000元;(4)计算生产工人工资15000元;(5)计算车间管理人员工资5000元;(6)计算销售部门人员工资4000元;(7)计算企业管理人员工资9000元;(8)支付车间办公费1 000元;(9)支付厂部办公室电话费800元;(10)支付第三季度报刊杂志费600元;(11)支付购买职工劳保用品费1 400元;(12)支付车间机器修理费300元;(13)支付为购买车间设备借款应由本季度负担的利息30000大(14)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净损失10000元。

成本会计第四章案例分析题答案.

成本会计第四章案例分析题答案.

2.你建议采取哪些程序来加强对收款 和汇款单的内部控制? • 所有销售票据应该编号,并每日 清点销售票据的号码。所有盖了 “付讫”戳的销售票据应该与银 行接收的存款单的副本建立核对。 应由一名专人,而不是出纳或信 用部门的职员负责核对工作。
– 应该有一名出纳员之外的职员或信用部门之外 的职员负责打开邮件,并在当天准备三联的汇 款清单。原始单据和支票(或现金,若有的话) 直接转交给出纳;一张汇款清单的副本交给上 面提到的负责核对工作的职员;一张副本交给 负责过账到应收账款分类账的人员。 – 收到汇款清单副本的职员应该把上面列示的汇 款单和两联的存款票据相比较,同时核对现金 销售票据和存款票据。应调查任何接受的支票 或现金没能在当天存入银行的原因。
• 可以使用不同的形式(或颜色)来表 示现销、货到付款销售和赊销的销售 票据,以便于每日清点用过的销售票 据。 • 出纳不应与应收账款有职责上的联系。 出纳准备银行存款单并把存款送到银 行。出纳和信用部门以外的一名职员 负责审核汇款清单和日存款票据上列 示的日收款金额是否一致 。
– 汇款单不能留滞在手中。按天或按批处理邮件, 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处理邮件,都应该将汇款原 封不动的存到银行。信用部门应该为那些数目 不正确的汇款单准备必要的记录,以备将来进 一步查找。 – 把汇款单过账到应收账款分类账的责任可以留 给信用部门。这步操作一般安排在现金的接受 和控制之后,因此,只要信用部门不接触代表 现金的汇款通知单,由信用部门来执行过账职 责就不会削弱现金的内部控制。
• 信用部门的人员可以编造并录入一些 实际上没有提供给客户的折扣,或者 对于折扣日之后收到的汇款编造折扣。 通过这些分录的掩盖,个人可以将这 笔资金据为己有。
– 通过邮件得到的收入,在被第四名职员(信用 主管的助理)处理之前没有做任何记录,所以 四人中的任何一人都可以抽走现金而不需要任 何掩饰。当发现盗用行为以后,也没有任何记 录可以证明是谁盗用的。 – 信用主管的助理可以添加或者毁坏应收账款分 类账记录,或伪造明细分类账试算平衡表,或 给出与账户记录不一致的报表等等,以此来掩 盖自己抽走现金的行为。

成本会计计划成本分配法例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计划成本分配法例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计划成本分配法例题及答案今天咱们来玩一个关于成本分配的小“游戏”,就像分糖果一样,不过这个是成本的分配哦。

比如说,有甲、乙两个车间。

甲车间生产A产品,乙车间生产B产品。

甲车间这个月发生了好多费用,像水电费啦、原材料啦、工人叔叔阿姨的工资啦,总共是1000元。

乙车间呢,也有这些费用,一共是800元。

那怎么把这些费用分配到A产品和B产品上去呢?这就用到我们的计划成本分配法啦。

我们先假设A产品计划每一个要分担5元的成本,B产品计划每一个分担4元的成本。

甲车间这个月一共计划生产200个A产品。

那按照计划成本分配法,甲车间分给A产品的成本就是200×5 = 1000元。

乙车间计划生产250个B产品,分给B产品的成本就是250×4 = 1000元。

但是呢,实际甲车间发生了1000元,乙车间发生了800元。

这时候就会有差异啦。

甲车间分配的1000元正好等于实际发生的1000元,差异就是0元。

乙车间分配了1000元,可实际只有800元,差异就是1000 - 800 = 200元。

这个差异呢,我们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则再调整分配。

比如说,我们发现乙车间的差异是因为水电费比预计的少了很多。

那我们就可以根据A产品和B产品的产量比例之类的,把这个200元的差异再合理地分配一下。

再举个例子,有个小工厂,里面有生产玩具汽车的车间和生产玩具娃娃的车间。

生产玩具汽车车间预计生产100辆玩具汽车,每辆计划成本3元,那计划分配的成本就是100×3 = 300元。

生产玩具娃娃车间预计生产80个玩具娃娃,每个计划成本2元,计划分配成本就是80×2 = 160元。

可是生产玩具汽车车间实际花费了320元,生产玩具娃娃车间实际花费了150元。

对于玩具汽车车间,差异就是320 - 300 = 20元。

对于玩具娃娃车间,差异就是160 - 150 = 10元。

然后我们就可以根据一些简单的方法,像按照生产的数量多少,把这30元(20元+10元)的差异再分配到玩具汽车和玩具娃娃的成本里。

成本会计标准成本法例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标准成本法例题及答案

某厂的生产甲产品的月设计生产能力为:总工时2,500时,月计划生产500件。

其标准成本资料如下:甲产品标准成本单成本项目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成本标准直接材料8公斤/件4元/公斤32元/件直接人工5工时/件6元/工时30元/件变动制造费用5工时/件5元/工时25元/件固定制造费用8,000甲产品本月实际产量为510件,其实际成本如下:甲产品实际成本单成本项目耗用数量实际价格成本直接材料4,500公斤3.8元/公斤17,100元直接人工2,400工时6.2元/工时14,880元变动制造费用5.2元/工时12,400元固定制造费用8,500元计算甲产品各成本差异:(40分)原材料用量差异变动费用效率差异原材料价格差异变动费用开支差异原材料总差变动费用总差人工效率差异固定费用预算差异工资率差异固定费用效率差异工资总差生产能力利用差异固定费用总差:答案:设计能力2500设计产量500成本项目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成本标准直接材料8432直接人工5630变动制造费用5525固定制造费用8,000实际产量510成本项目耗用数量实际价格成本直接材料4,500 3.8 17,100直接人工2,4006.214,880变动制造费用5.212,480固定制造费用8,500成本合计52,960标准分配率3.2原材料用量差异1,680.00变动费用效率差异(750.00)原材料价格差异(900.00)变动费用开支差异480.00原材料总差780.00变动费用总差(270.00)人工效率差异(900.00)固定费用预算差异500.00工资率差异480.00固定费用效率差异(480.00)工资总差(420.00)生产能力利用差异320.00固定费用总差:340。

成本会计实训习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实训习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实训习题及答案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一种A原材料10000千克,每千克2.4元。

甲产品实际产量为45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2.5千克,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为10元;乙产品实际产量为85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1.5千克,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为6元。

要求:以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和定额成本作为分配标准,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各应负担的材料费用。

解:(1)以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作为分配标准(共60分)①计算两种材料定额耗用总数量: (15分)甲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450×2.5=1125(千克)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850×1.5=1275(千克)②计算两种产品材料(耗用)分配率:(15分)材料费用分配率=10000÷(1125+1275)=4.16667③计算两种产品材应分担的料耗用量:(共10000千克)(15分)甲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1125×4.16667=4687.5(千克)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1275×4.16667=5312.5(千克)④计算两种产品应分担的材料耗用金额: (10000千克×2.4元/千克=24000元)(15分)甲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4687.5×2.4=11250(元)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5312.5×2.4=12750(元)(2)以产品材料定额成本作为分配标准(共40分)①计算两种材料定额耗用总金额: (15分)甲产品材料定额成本=450×10=4500(元)乙产品材料定额成本=850×6=5100(元)②计算两种产品材料(耗用)分配率:(10分)材料费用分配率=10000×2.4÷(4500+5100)=2.5③计算两种产品应分担的材料耗用金额: (10000千克×2.4元/千克=24000元)(10分)甲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4500×2.5=11250(元)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5100×2.5=12750(元)(三)编制会计分录(5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1250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2750贷:原材料—A材料 24000。

成本会计每章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每章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每章习题答案第3章判断题:√√××√√√××√√√×√××√×计算分析与案例:19.资料:海东企业20×7年7月生产的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B两种原材料,耗用量无法按产品直接划分。

具体资料如下:(1)甲产品投产400件,原材料消耗定额为A材料8千克,B材料3千克。

(2)乙产品投产200件,原材料消耗定额为A材料5千克,B材料4千克。

(3)甲、乙两种产品实际消耗总量为:A材料4116千克,B材料2060千克。

(4)材料实际单价为:A材料8元/千克,B材料6元/千克。

【要求】根据定额消耗量的比例,分配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

答案:(1)计算各产品的定额消耗量甲产品:A材料定额消耗量=400×8=3200(千克)B材料定额消耗量=400×3=1200(千克)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合计4400(千克)乙产品:A材料定额消耗量=200×5=1000(元)B材料定额消耗量=200×4=800(元)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合计1800(元)(2)材料消耗量分配率: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4116/(3200+1000)=0.98B材料消耗量分配率=2060/(1200+800)=1.03(3)甲、乙产品应分配材料实际费用:甲产品:3200×0.98×8=25088(元)1200×1.03×6= 7416(元)32504(元)乙产品:1000×0.98×8=7840(元)800×1.03×6= 4944(元)12784(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32504——乙产品12784贷:原材料——A材料32928——B材料1236020.资料:某企业20×7年9月有供电、供水、机修三个辅助生产车间,其有关资料见表3-37。

成本会计计算题例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计算题例题及答案

二、平行结转分步法里约当产量问题。

1、企业生产C产成品,需经过三个步骤加工完成。

其中:第一步骤生产A半成品,第二步骤生产B半成品,将A半成品和B半成品交第三步骤装配成C产成品。

各步骤月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均为50%。

第一车间:月初40投入500完工480月末在产60第二车间:月初:30投入:480完工:470月末在产40第三车间:月初:50投入:400完工:500月末在产:50请计算一车间和二车间的约当产量。

第一车间,第二车间处于同一步骤,不存在先后关系,所以不用结转.你没说月初在产完工程度,以下计算按月初在产完工程度为50%计算.第一车间月末完工约当产量=第三车间完工+第三车间在产=500+50=550(第一车间完工了才能进入第三车间,所以进入三车间的都是一车间的完工产品)第一车间月末在产约当产量=第一车间在产*完工程度=60*50%=30 第一车间本月约当产量=月末完工+月末在产-期初在产=550+30-40*50%=560同理,第二车间完工约当产量=500+50=550第二车间在产约当产量=40*50%=20第二车间约当产量=550+20-30*50%=555一、分批法例题。

某企业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为间接计入费用,有关资料如下: (1)产品成本二级帐中,6月末全部产品的累计工时为20000小时,累计工资及福利费为50000元,累计制造费用为60000元。

(2)6月末501批和502批产品全部完工。

•这两批产品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有关资料如下: 501批:6月末累计工时为4000小时,累计原材料为•8000•元。

502批6月末累计工时为3000小时,累计原材料费用为6000元。

要求:(1)分项计算6月末全部产品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2)计算501批、502批产品成本;解:(1)直接人工累计分配率:50000/(3000+4000)=7.1(保留一位小数)制造费用累计分配率:60000/(3000+4000)=8.6(保留一位小数)(2)501成本:8000+4000+4000*7.1+4000*8.6=74800502成本·:6000+3000+3000*7.1+3000*8.6=56100一、某工业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为12500元,规定按定额工时比例在甲、乙两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甲产品工时定额为20500小时,乙产品工时定额为10750小时;辅助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和管理人员工资为28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1900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为4000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资料】某企业为进行生产耗用全部外购原材料30 000元,辅助材料14 000元,低值易耗品8 000元。

其中,生产产品耗用外购材料36 000元,耗用自制材料10 000元,基本生产车间消耗材料6 000元。

本月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工资20 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 000元,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6 000元。

按工资14%的比例提取应付福利费。

【要求】(1)计算生产费用要素:外购材料、工资、应付福利费的金额。

(2)计算产品成本项目:原材料、工资和福利费、制造费用的金额【资料】某公司有两个基本生产车间,分别生产甲、乙两种产品。

为简化核算,在进行产品成本核算过程中,只将为生产产品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按其发生的地点和用途分别计入各相关产品生产成本,对于发生的其他各项生产费用和经营管理费用全部计入“管理费用”账户中。

本会计期间内计入“管理费用”账户的各有关项目包括:各生产车间机器设备折旧费用44 000元,其中:第一车间20 000元,第二车间24 000元;办公设备折旧费5 000元;支付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8 000元,其中: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分别为3 000元和5 000元;支付厂部管理人员工资12 000元;第一车间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发生修理费用4 000元;本期支付水电费8 600元,其中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分别为4 600元和3 000元,其余1 000元为厂部耗用;本期为推销产品支付广告宣传费34 000元;支付各项办公用品费5 200元;计提坏账准备3 000元;本期预提长期借款利息2 500元;本期摊销印花税1 000元;专设销售机构发生经费支出15 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对该企业的会计处理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

第二章【资料】某小型冶金设备生产企业Y,主要产品为A型毛坯。

由于建厂之初,工作人员没有成本管理的经验,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

与此同时,国内某知名大型钢铁企业H的成本管理制度因其先进性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高潮,且H 企业的主要副产品是A型毛坯,于是Y企业的会计制度设计者从互联网上下载了H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并依样行事,制定了Y 企业的成本核算制度。

Y企业投产第二年,应经营不善导致亏损,厂长便授意成本核算人员将存货计价由先进先出法改为后进先出法。

【要求】请运用你掌握的知识,指出该企业在哪些方面违背了成本核算的原则,并说明理由第三章【资料】苏州公司是以搜集各地风情民俗信息,并加以整理,提供给各式各样的客户的一家公司。

该公司两个生产成本中心为信息搜集部和报导撰写部。

除此之外,尚有信息处理部及图书资料部,此二部门平时提供服务时,并未按照个案计价,而是于月底再根据各个个案在信息搜集部及报导撰写部所耗的直接人工小时加以分摊。

同时,该两个生产成本中心的制造费用也是依直接人工小时多少分摊予各个个案。

间接成本主要包括租金、公共设施及人工等。

租金及公共设施费依四个成本中心所占面积分摊,间接人工则于发生时直接分配予各部门。

信息搜集部及报导撰写部的面积各为5000平方米,信息处理部为1250平方米,图书资料部为10000平方米。

11月份发生下列各项费用:1.项目甲在信息搜集部耗用直接人工为720元(80小时)。

2.项目乙在信息搜集部耗用直接人工为225元(25小时)。

3.项目丙在信息搜集部耗用直接人工为1440元(160小时)。

4.项目丁在报导撰写部耗用直接人工为180元(20小时)。

5.项目戊在报导撰写部耗用直接人工为90元(10小时)。

6.项目巳在报导撰写部耗用直接人工为450元(50小时)。

7.租金为2500元。

8.信息处理部间接人工4000元。

9.图书资料部间接人工1725元。

10.信息搜集部间接人工450元。

11.公共设施费500元。

12.信息处理部其他费用1250元。

13.图书资料部其他费用130元。

【要求】计算每一项目在11月份的直接成本。

第四章【资料】某企业设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维修车间)。

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6月份车间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1)基本生产车间领用材料80 000元,其中,直接用于甲产品生产的A 材料21 600元,直接用于乙产品生产的B材料36 000元,甲、乙产品共同耗用的C材料20 000元(按甲、乙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比例进行分配,甲产品的定额消耗量为440公斤,乙产品的定额消耗量为560公斤),车间一般消耗2 400元;辅助生产车间领用材料4 600元,共计84 600元。

(2)结算本月应付职工工资,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的工人工资32 000元(按甲、乙产品耗用的生产工时比例分配,甲产品生产工时为3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500小时),车间管理人员工资5 000元,辅助生产车间职工工资为3 000元,共计40 000元。

(3)按照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4)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

基本生产车间月初在用固定资产原值200 000元,辅助生产车间月初在用固定资产原值80 000元;月折旧率为1%。

(5)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其他支出分别为2 400和1 200元,均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

(6)辅助生产车间(维修车间)提供劳务2505小时,其中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劳务2 000小时,为管理部门提供劳务505小时。

(7)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8)甲产品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采用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乙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原材料费用按完工产品数量和月末在产品数量的比例进行分配,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进行分配。

乙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件,月末在产品件,完工率为50%。

甲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为19 000元,其中,原材料费用8 000元,工资及福利费2 400元,制造费用为8 600元;乙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为29 000元,其中,原材料费用为12 000元,工资及福利费7 000元,制造费用10 000元。

【要求]】1.编制各项要素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2.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3.编制结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

4.计算并填列甲、乙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甲、乙产品成本。

5.编制结转入库产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第五章【资料】万兴建筑公司专门从事房屋建筑,是一家以质量著称的小型成功企业。

最近,由于公司的创始人万老先生退休了,他将自己的生产交给了他的儿子万经理。

万经理接手后便决定对公司进行变革,他认为公司应开拓顾客化住宅和非住宅建筑领域。

当他开始考察该策略的可行性时,他在公司现行成本的计算方法上感到有些疑惑,他担心公司现行的成本计算方法不适应公司新的发展的要求。

因此,他与财务负责人张先生进行了讨论。

万经理认为,公司过去所盖的住宅都基本相同。

虽然在设计方面有一些小变化,但每套房子需要的工作和材料基本相同,简单归依在建筑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再除以建筑的单元数,就可以算出每套房子的成本,但是,如果进入顾客化住宅或工业建筑领域,原来的方法就不适用了。

因为,例如顾客化住宅,要用不同的水泥工、木工,还可能要用较贵的材料,比如用极可意水流按摩浴缸在,而不用普通浴缸。

这些房子在尺寸上可能和原来的标准单元房差别很大。

如果简单地用意建筑成本除以总建筑单元数,就没法得到各单元房的准确成本。

另外,标准单元房的成本也会被歪曲。

在工业建筑方面甚至会引起更严重的问题。

所以,万经理认为,确实需要采用一个全新的方法来归集建筑成本。

【要求】万兴公司当前的成本计算方法是否适应变革后公司的生产类型成本计算方法是否需要要改革如果你是财务负责人张先生,你将会如何建议第六章【资料】某制鞋厂2000年7月份根据产品的结构、所用材料和制鞋工艺等条件,将产品分为两大类:儿童鞋、成人鞋,以生产儿童鞋为例。

一.7月份儿童鞋归集的生产成本如下:原材料费用 30580元工资福利费 20320元制造费用 9040元合计 59940元二.儿童鞋类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在产品定额成本资料如下:(1)儿童鞋月初在产品成本(定额):原材料费用 2000元工资、福利费 1000元制造费用 1400元合计 4500元(2)儿童鞋月末在产品成本(定额):原材料费用 2880元工资、福利费 1320元制造费用 1540元合计 5740元【要求】根据儿童鞋月初、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编制儿童鞋成本计算单。

计算儿童鞋完工产品成本。

【资料】(续)三、儿童鞋类中,分为运动鞋、棉鞋和皮鞋三种产品。

该企业以皮鞋作为标准产品。

各种儿童鞋消耗各种原材料费用定额资料:(1)、皮鞋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元(2)、运动鞋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元(3)、棉鞋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元各种儿童鞋单位产品工时定额资料:(1)、皮鞋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小时(2)、运动鞋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小时(3)、棉鞋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小时当月各种儿童鞋产量(每20双一箱)(1)、皮鞋产量 25箱(2)、运动鞋产量 10箱(3)、棉鞋产量 15箱【要求】(续)(1)根据标准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定额,计算儿童皮鞋、运动鞋、棉鞋原材料费用系数。

以原材料费用系数在儿童鞋类内分配原材料费用;(2)根据各种儿童鞋定额工时比例,在儿童鞋类内分配工资、福利费和制造费用;(3)编制儿童鞋完工产品成本分配表;(4)根据各种儿童鞋完工产品成本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5)根据会计分录登记有关总账及明细账。

注:本章案例摘自崔嵬《成本会计学与模拟》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第七章【资料】在单件、小批生产企业中,同一月份内往往投产几批或批数很多产品。

在投产批数繁多、月末未完工批数较多的企业,往往间接记入费用在各批产品之间按月分配的工作就较为繁重。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各批完工产品成本。

仍以某服装厂2000年8月份产品成本核算资料为例,计算程序如下:将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登记在生产成本二级账(不分产品批别)和三级账(按产品批别设立)中。

注:(1)产品批号1026产品,期初材料费用412585元。

其中,六月份材料费用元,7月份材料费用元。

该批产品六月份生产工时7500小时,7月份生产工时17500小时。

(2)产品批号1052产品,7月份材料费用50382元,7月份生产工时3300小时。

(3)假定批号1052产品月末在产品生产工时3750小时。

【要求】(1)将本月各批产品耗用生产工时登记在生产成本二级账(汇总)、三级账中。

(2)将本月材料费用发生额登记在生产成本二级账(汇总)、三级账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