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评定学》考试大纲(2019专升本)

合集下载

康复评定学复习试题(含答案)

康复评定学复习试题(含答案)

康复评定学考试题库及答案第一章总论1、康复评定分为临床评定和功能评定两部分。

康复评定是对病、伤、残患者的功能状况及其水平进行定性和定量描述,并对其结果做出合理解释的过程。

康复评定是临床的,功能和障碍的,综合性的,多专业的评定。

2、与康复评定有关的一些术语测量、评估和评定:康复协作组:由康复医师、康复护士、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社会工作者、临床心理学家、假肢和矫形器师、特殊教育工作者等。

康复评定会3、康复评定的对象:(一)残损、残疾、残障(二)损伤、活动受限和参与限制(三)六类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

4、康复评定的方法一、康复评定方法的分类(一)定性评定:一种从整体上分析评定对象特性的描述性分析,适用于个案分析和比较分析中的差异性描述。

交谈、问卷调查和肉眼观察是康复评定中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

如对偏瘫患者上、下肢痉挛模式的评定,通过调查表对残疾人康复需求的调查等。

(二)定量评定1、等级资料的量化评定:如徒手肌力检查的六级分法(0~5级),Brunnstrom评定6个功能等级划分(1-6分),Barther指数(0-15分),功能独立性测量(FIM 1-7分)等2、计量资料的评定:是通过测量获的资料,分析量化结果的方法。

一般用度量衡单位表示(三)半定量评定5、常用的康复评定方法:访谈、问卷调查、观察、量表评定、设备检测康复评定方法的质量要求:信度又称可靠性(包括组内和组间)、效度又称有效性(内容~,标准~,结构效度)、敏感度又称反应度(统计学分析,效应尺度)、统一性、其他。

6、康复评定的作用:掌握功能障碍的情况,制定康复治疗计划,评价治疗效果,帮助判断后,分析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

7、康复评定的内容目前普遍采用的是SOAP法:主观资料:简称S主要指患者详细的病史,包括患者个人的主诉及其他临床症状; 客观资料:简称O体格检查发现的客观体征和功能表现。

《康复功能评定学》教学大纲(理论、实训)

《康复功能评定学》教学大纲(理论、实训)

《康复功能评定学》教学大纲Ⅰ、课程概况Ⅱ、课程简介1.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康复功能评定学》功能评定是康复治疗学中的一项最基本的专业技能,是制订出好的治疗计划的基础。

只有通过全面的、系统的和详尽记录的康复评定,才有可能确定病人的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

评定可提供有关的信息,以资对治疗过程进行比较和评估。

病人、治疗师和医生可藉此清楚的了解到病情是在好转、恶化还是维持原状。

并对如何进一步进行治疗、对是否应改变或停止治疗作出合理的决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康复评定的基本概念及最常用的康复评定及目前临床上通用的一些评估量表。

为进入后期康复治疗学临床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组织与方法:教学方法方面要重视康复功能评定学与其它各科的内在联系,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循序渐进原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形象化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要求,融入典型的临床病例教学,采用幻灯片、录相、模型等多媒体手段进行展示,使学生易于理解、加强记忆。

理论教学:讲授式教学法LBL、问题导向型教学法PBL、启发式教学法、自导式教学法、比较归纳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

实验教学:采用示范教学法、问题导向型教学法PBL、案例导向型教学法CBL、模拟教学法。

3.教学保障:多媒体、模拟教学设备、各种康复实验设备。

4.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教学网站①选用教材:《康复功能评定学》(第2版),王玉龙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②参考书目:《康复功能评定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郭铁成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

《康复功能评定学实训指导》,张秀花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③教学网站:,等等。

Ⅲ、课时分配安排理论课实验课Ⅳ、正文理论教学大纲第一章总论一、教学要求掌握康复评定的主要内容、注意事项。

熟悉康复评定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康复评定学》期末考试试题

《康复评定学》期末考试试题

《康复评定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 ・关于首次康复功能评定目的的叙述,下列哪项不妥:()[单选题]A-寻找导致功能障碍的病因B•判定功能障碍的性质,严重程度C・判断病损部位D•制订康复目标E•判定康复治疗效果(正确答案)2 •康复功能评定的内容有:()[单选题]A•评分量表、问卷调查功能表B•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功能评定C-精神心理功能评定D•听、言语功能评定E•器官水平或系统水平、个体水平和社会水平功能评定(正确答案)3 .下列是康复功能评定的意义,除外哪一项:()[单选题]A•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发展趋势B・评定康复疗效C∙相当于疾病诊断,确定疾病性质与类型(正确答案)D•确定康复治疗目标E•制订康复计划的依据4 .康复评定的目的是:()[单选题]A.客观地找到病因B.为客观地判定疗效C.为残损功能障碍定性D.评定功能障碍程度E∙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趋势、预后和结局及评定疗效和治疗计划的依据(正确答案)5・用量角器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量角器移动臂的正确放置方法是:()[单选题]A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平行(正确答案)B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平行C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垂直D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垂直E以上都不对6 •限制关节活动的因素有韧带、关节囊以及()[单选题]A关节腔B二骨的关节面面积的比例C关节软骨D肌肉(正确答案)E滑膜7 •用量角器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量角器固定臂的正确放置方法是:(),[单选题]A-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平行8 ∙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平行(正确答案)C-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垂直D∙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垂直E・以上都不对8 •主动关节活动度小于被动关节活动度提示()[单选题]A•肌肉协调性障碍B、肌力下降(正确答案)C、肌肉耐力下降D、结缔组织异常E、关节异常9 ・测定RoM的目的是:()[单选题]A∙确定妨碍功能或可产生畸形的受限程度,确定增加功能活动能力或减轻畸形所需增加的范围(正确答案)B•测定运动功能障碍C•主动ROM比被动的ROM稍大D・关节运动时所经过的运劫弧E•被动ROM比主动的ROM稍大10 •测定肘关节的屈、伸时,关于通用量角器放置位置,下列哪项正确:()[单选题]A•轴心:鹰嘴:固定臂:前臂纵轴:移动臂:槎骨纵轴B•轴心:肱骨外上牌;固定臂:肱骨纵轴;移动臂:槎骨纵轴(正确答案)C•轴心:肱骨外上牌;固定臂:棱骨纵轴;移动臂:肱骨纵轴D•轴心:鹰嘴;固定臂:肱骨纵轴;移动臂:模骨纵轴E•轴心:肱骨外上牌;固定臂:腋中线;移动臂:税骨纵轴H・下列哪项因素不影响关节活动度测定:()[单选题]A•不良体位B∙测量工具放置不当和选择的参考点不准C•患者缺乏理解与合作D•疼痛E•男女老少不受影响(正确答案)12 •下列不是关节活动度检查的注意事项是:()[单选题]A∙防止邻近关节的替代动作B•需测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和被动活动范围C-与健侧对比D•允许有3。

康复评定学考试题库及答案(3)

康复评定学考试题库及答案(3)

康复评定学考试题库及答案(3)康复评定学考试题库及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名词解释:1.康复功能评定: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

包括躯体功能、精神状态、言语功能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定。

2.初期评定:是首次对患者进行的评定。

目的是发现和确定患者的功能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判断障碍程度、康复潜力和预后,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3.中期评定:是指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进行的再次评定。

评定的目的是对前一阶段的康复治疗进行总结,判断障碍是否改善、改善的程度以及治疗方案有无必要调整。

一般在患者住院中期予以评定,也可以根据患者康复进展情况的需要组织多次评定。

4.末期评定:是在患者出院前结束治疗时进行。

目的在于判定康复治疗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对遗留问题提出进一步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二、填空:1.康复评定的工作流程包括、、三阶段。

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释评定结果2.根据不同的时间,将康复评定分为、、、。

初期评定、中期评定、末期评定、随访。

3.康复医学临床决策模式的相关步骤、、、、。

康复评定、设定康复目标、制定治疗计划、实施治疗计划、评估康复疗效三、问答题1.请比较康复功能评定与临床诊断的差异答:临床诊断与康复功能评定的区别临床诊断康复功能评定目的查找病因,明确诊断明确功能障碍部位、程度范围反映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反映机体功能的水平及能力方法体格检查、专项检查实验室生化检查综合运动功能评估影像学检查残疾评估组织学和形态学检查日常活动能力评定基因检查生活质量评定电生理检查电生理、生物力学检查精神检查就业能力、环境评定、高级脑功能评定2.试述康复功能评定的工作流程。

答:康复功能评定分为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解释评定结果三个阶段:(1)收集资料包括了解病史、检查与测量;(2)分析资料包括确定问题、确定残存功能或能力;(3)解释评定结果包括分析障碍产生的原因、形成障碍学诊断及设定康复目标和探讨解决措施。

《康复功能评定学》考试大纲

《康复功能评定学》考试大纲

《康复功能评定学》课程考试大纲适用专业: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学制年限:四年总学时:48学时学分:3分制定者:针推骨伤教研室审核人:刘哨兵一、课程的性质与考试目的《康复功能评定学》是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是研究有关功能状况的理论和技能的一门医学学科,是康复治疗专业主要的专业必修课之一。

本课程的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康复评定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程度;考核学生掌握康复评定的基本知识及其熟练程度;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总论考试内容:康复评定的定义、对象、方法、内容。

康复评定的意义和作用。

康复评定的实施。

考试要求:1、识记康复评定的概念。

2、掌握康复评定的对象、方法、内容。

3、理解康复评定的实施。

第二章人体形态评定考试内容:人体形态评定的内容。

身体姿势评定,体格评定。

考试要求:1、掌握人体形态评定的内容。

2、了解身体姿势评定,体格评定。

第四章人体发育评定考试内容:反射发育的特点,反射的评定方法。

脑瘫儿童评定。

评定结果与治疗技术的分析。

考试要求:1、掌握反射发育的特点,反射的评定方法。

2、了解脑瘫儿童评定。

评定结果与治疗技术的分析。

第五章肌力评定考试内容:肌力评定的目的,肌力检查及分级,肌力评定的工具与方法。

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法。

仪器评定肌力。

考试要求:1、识记肌力评定的目的,肌力检查及分级。

2、掌握肌力评定的工具与方法。

3、了解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法。

仪器评定肌力。

第六章关节活动度评定考试内容:ROM的概念,ROM评定的工具、原则。

主要ROM的测量方法。

ROM评定的注意事项。

考试要求:1、识记ROM的概念。

2、掌握ROM评定的工具、原则。

主要ROM的测量方法。

3、了解ROM评定的注意事项。

第七章肌张力评定考试内容:肌张力评定的概念,肌张力的临床评定;痉挛及其评定量表。

生物力学评定方法;电生理评定方法。

考试要求:1、掌握肌张力评定的概念,肌张力的临床评定;痉挛及其评定量表。

2023年专升本考试大纲 《康复治疗学综合》考试要求

2023年专升本考试大纲 《康复治疗学综合》考试要求

《康复治疗学综合》考试要求Ⅰ考试性质为遴选专科生中优秀的学生进入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学习,特举办此考试。

该考试所包含的内容由《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运动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组成,试题难易适中,对学生掌握课程程度具有较强的识别、区分能力。

II考试范围与要求《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第一章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概论掌握: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基本概念、物理因子治疗处方。

熟悉:物理因子治疗的作用机制、物理因子对人体的作用。

了解: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发展及展望。

第二章直流电疗法与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掌握:直流电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的概念、治疗技术、适应证、禁忌证与注意事项。

熟悉:直流电疗法的治疗原理及作用、直流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的治疗原理及作用。

了解:直流电物理特性、直流电疗法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作用。

第三章低频电疗法掌握:低频电疗法的概念、分类、治疗技术、适应证、禁忌证与注意事项。

熟悉:低频电疗法的治疗原理及作用。

了解:低频电疗法的物理特性。

第四章中频电疗法掌握:中频电疗法的概念、适应证、禁忌证与注意事项;等幅中频电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的治疗技术与临床应用。

熟悉:中频电疗法的治疗原理及作用;干扰电疗法/音乐电疗法的治疗技术与临床应用。

了解:中频电疗法的物理特性。

第五章高频电疗法掌握:高频电疗法的概念、适应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短波疗法/超短波疗法/微波疗法/高频电热疗法的治疗技术与临床应用。

熟悉:高频电疗法的治疗原理及作用;高频电疗的仪器设备和安全与防护。

了解:高频电疗法的物理特性。

第六章光疗法掌握:光疗法的概念、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红外线疗法/可见光疗法/紫外线疗法/激光疗法的治疗技术与临床应用。

熟悉:光疗法的治疗原理及作用。

了解:光的物理特性。

第七章超声波疗法掌握:超声波疗法的概念、治疗技术、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熟悉:超声波的治疗原理及作用。

了解:超声波的物理特性。

第八章磁疗法掌握:磁疗法的概念、治疗技术、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磁场的分类。

康复医学(专升本)考试

康复医学(专升本)考试

康复医学考试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用同心针电极进行肌电图检查时,运动单位动作电位一般为()。

A、1~4相B、1~3相C、2~4相D、1~2相E、2~3相正确答案:B2、带状疱疹的好发部位不包括()。

A、骶部的皮节B、腰部C、头部D、四肢E、胸廓的皮节正确答案:D3、发音训练中,属于构音点相同的组合训练是()。

A、da-ga-laB、ba-ma-paC、ha-1u-liD、pa-da-kaE、ta-mi-di正确答案:B4、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最适宜的记录电极位置是()。

A、肌肉两端B、肌腱处C、肌肉运动点处D、肌肉远端E、神经体表投影处正确答案:C5、关于轮椅坐姿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双足间距与骨盆同宽B、臀部紧贴后靠背C、肘关节保持在屈曲90°左右D、上身稍向前倾E、双手握住轮椅的扶手正确答案:C6、感应电疗法的操作方法不包括()。

A、滚动法B、移动法C、单点法D、固定法E、衬垫法正确答案:B7、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颅内出血B、败血症C、颅内感染D、黄疸型肝炎E、核黄疸正确答案:E8、多发性硬化症的康复治疗,不正确的是()。

A、开始训练时强度宜小,逐步加大运动量,防止患者疲劳B、遵循早期开始、循序渐进、因人而异、进行针对性治疗的原则C、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帮助患者调节情绪波动,预防和治疗抑郁症D、感觉障碍多无须特殊处理,随临床病情的好转,患者感觉功能逐渐改善恢复E、由于患者易疲劳和不耐热,肌力训练尽量安排在很少使体温升高的冷环境中进行正确答案:D9、上肢假肢处方不包括()。

A、价格B、手部装置C、接受腔D、支承部件E、名称和形式正确答案:A10、手部屈指肌腱损伤最难处理的部位是()。

A、腕管区B、手指近节指骨区C、手掌区D、前臂区E、手指中节指骨区正确答案:B11、脊髓的动脉来自()。

A、颈内动脉B、大脑前动脉C、大脑后动脉D、大脑中动脉E、椎动脉正确答案:E12、Frenchay评定量表是用于评定()。

2019年康复治疗师考试大纲.doc

2019年康复治疗师考试大纲.doc
要求 掌握 熟练掌握 熟悉 熟悉 熟练掌握 掌握 熟悉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悉 掌握 熟悉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 4)评定的目的
( 5)适应证和禁忌证
( 6)评定的原则和分类
4. 肌 张 力 评
( 1)定义

( 2)正常特征
( 3)正常肌张力分类
( 4)临床常见的肌张缓的定义
( 5)湿热袋敷疗法的治疗操作
( 6)湿热袋敷疗法的注意事项
6.冷疗法、
( 1)冷疗法的治疗技术及注意事项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水疗
( 2)浸浴、漩涡浴、蝶形槽浴、 水中运 动 掌握
(7)评定流程医学 . 全在 .线 .网站 .整理 .
2.日常生活活
( 1)定义
动能
( 2)评定目的
力评定
( 3)评定内容
( 4)评定方法
( 5)常用评定量表种类
(6)Barthel 指数
( 7)功能独立性测量
3.肌力评定
( 1)定义 ( 2)决定肌力大小的因素
( 3)肌肉收缩的生理类型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 6)紫外线的剂量测定 ( 7)紫外线剂量分级与照射面积 ( 8)紫外线治疗的局部照射方法 ( 9)紫外线治疗的操作要点 ( 10)紫外线治疗的注意事项 ( 11)光敏疗法 ( 12)激光器的组成 ( 13)低强度激光疗法
( 14)激光防护及注意事项
3.超声疗法
( 1)治疗机
了解 熟练掌握 了解 熟练掌握 掌握 熟悉 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评定学》专升本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康复评定是康复医学中的一项最基本的专业技能,是制订出好的治疗计划的基础。

只有通过全面的、系统的和详尽记录的康复评定,才有可能确定病人的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

并对如何进一步进行治疗、对是否应改变或停止治疗作出合理的决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康复评定的基本概念及最常用的康复评定及目前临床上通用的一些评估量表。

为进入后期康复医学临床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康复评定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等基本知识;是否具备理论结合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是指学生对要求了解的内容,能解释有关的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熟悉”是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和方法。

“掌握”是在熟悉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1、考试方法:闭卷、笔试。

2、记分方式:满分为150分。

3、考试时间:100分钟
三、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作为命题的指导思想。

命题的原则是题目数量多、范围广,最基本的知识一般要占80%左右,稍微灵活一点的题目要占10%左右,较难的题目要占10%左右。

四、考试要点
第一章康复评定总论
第一节康复评定概述
1、掌握康复评定的概念。

2、了解康复评定的意义和层次。

3、熟悉康复评定的目的和特点。

第二节康复评定的步骤
1、了解收集资料。

2、掌握综合分析资料。

3、熟悉总结评定结果。

第三节康复评定的类型和方法
1、熟悉康复评定的类型。

2、熟悉康复评定的方法。

第四节康复评定的基本原则
了解康复评定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人体形态评定
第一节人体形态的概述
1、了解发展史。

第二节姿势评定
1、掌握人体形态评定的基本概念,包括人体形态、体格、体型、身体姿势、身体组成成分、腰臀比、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身体素质;掌握正常直立姿势、常见异常姿势的评定方法;掌握身体长度、身体围度、身高及体重的测量方法。

第三章反射评定
第一节概述
1、掌握发育性反射的概念。

2、了解发育性反射的出现与消失、分类。

3、了解发育性反射评定的目的。

4、了解发育性反射评定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发育性反射的检查方法
1、掌握脊髓水平的反射。

2、掌握脑干水平的反射。

3、掌握中脑水平的反应。

4、掌握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应。

第三节结果记录与分析
1、熟悉结果记录。

2、熟悉结果分析。

第四章肌力评定
第一节肌力
1、掌握肌力、耐力、等长收缩、等张收缩、等速收缩、原动肌、固定肌、运动单位、峰力矩、力矩加速能等基本概念。

2、熟悉肌肉的功能分类和收缩类型。

3、熟悉影响肌力的因素。

4、了解肌力评定的目的。

第二节徒手肌力评定
1、掌握徒手肌力评定的分级标准。

3、掌握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评定方法。

4、熟悉结果记录与分析。

第三节器械肌力评定
1、熟悉等长收缩肌力评定。

2、熟悉等速收缩肌力评定。

第五章肌张力评定
第一节概述
1、熟悉肌张力的概念以及肌张力产生的生理机制及作用。

2、熟悉肌张力的分类和目的
第二节肌张力异常的类型
1、掌握肌张力增高。

2、掌握肌张力低下。

3、掌握肌张力紊乱。

第三节肌张力的常用检查方法
1、掌握肌张力的手法检查。

2、掌握肌张力的器械检查。

第四节肌张力异常的评定标准
1、掌握痉挛的评定标准。

2、掌握肌张力低下的评定标准。

第六章关节活动度评定
第一节概述
1、掌握关节活动度的概念、分类。

2、了解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

3、熟悉测量关节活动度的主要工具及方法。

4、熟悉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人体主要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
1、掌握上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2、掌握下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3、掌握脊柱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第三节结果记录与分析
1、熟悉结果记录。

2、熟悉结果分析。

第七章平衡功能评定
第一节概述
1、理解平衡与平衡功能。

2、了解平衡功能的分类。

3、理解人体平衡的维持机制。

4、熟悉平衡功能的评定目的。

5、熟悉平衡功能的评定内容。

第二节平衡功能的常用评定方法
1、掌握观察法。

2、掌握量表法。

3、掌握仪器评定法。

第八章协调运动评定
第一节概述
1、了解协调运动的有关概念。

2、理解协调运动障碍的主要原因。

3、熟悉协调运动障碍的表现特征。

4、了解协调运动评定的目的。

5、了解协调运动评定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协调运动的常用评定方法
1、掌握非平衡性协调运动的评定。

2、掌握平衡性协调运动的评定。

3、掌握其他粗大协调运动的评定。

4、掌握手精细协调运动的评定。

第九章步态评定
第一节概述
1、了解步态分析的目的。

2、了解步态分析的注意事项。

3、了解步行周期。

4、了解正常步态中主要关节肌肉的活动。

第二节步态分析的常用方法
1、掌握定性分析法。

2、掌握定量分析法。

第三节常见的病理步态
1、掌握导致病理步态的主要原因。

2、掌握病理步态中关节肌肉的异常现象。

3、掌握常见伤病的病理步态。

第十章感觉评定
第一节感觉评定
1、掌握躯体感觉评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各种深浅感觉检查的方法及结果的分析。

3、脊髓节段性感觉支配及其体表检查部位。

4、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第二节感觉障碍
1、熟悉感觉障碍的分类、分型及特点。

2、疼痛的分类、疼痛强度及疼痛部位评定的各种方法。

第十一章心肺功能评定
第一节心功能评定
1、掌握心功能评定的目的。

2、掌握代谢当量在康复评定中的应用。

3、掌握心电运动负荷试验。

4、掌握心功能评定分级。

第二节肺功能评定
1、肺容积和通气功能。

2、呼吸困难分级。

3、运动代谢气体测定。

第十二章言语功能评定
第一节言语的概念
1、熟悉言语和语言的相关概念、言语产生的机制以及语言的特征。

第二节失语症
1、掌握失语症的评定。

2、掌握失语症的临床表现。

第十三章认知功能评定
第一节概念
1、理解认知的定义。

2、熟悉记忆的概念、基本过程,记忆障碍的类型。

3、熟悉知觉、失认症、失用症的概念常见失认症、失用症的表现。

第二节认知功能评定及原则
1、掌握认知功能评定方法。

2、掌握认知功能训练原则。

第十四章截瘫及偏瘫评定
第一节脊柱损伤
1、掌握脊柱损伤的类别。

2、掌握脊柱损伤的诊断。

第二节早期康复的评定
1、掌握脊柱脊髓功能评定。

2、掌握躯体功能的评定。

3、掌握脊髓损伤并发症的评定。

第三节偏瘫
1、掌握联合反应的概念。

2、掌握偏瘫运动功能评价法。

3、熟悉中枢性瘫痪的本质。

第十五章小儿脑性瘫痪评定
第一节概述
1、掌握脑瘫的概念
2、掌握脑瘫患儿评定的原则
第二节小儿发育的综合评定
1、掌握体格发育的评定
2、掌握运动发育的评定
3、掌握肌张力及关节活动的评定
4、掌握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
第十六单元(章):常见骨关节疾病的评定
第一节上肢常见骨骼肌肉疾病的康复评定
1、掌握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

2、掌握手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

第二节下肢常见骨骼肌肉疾病的康复评定
1、掌握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评定
2、掌握截肢的评定的评定
第三节脊柱常见骨骼肌肉疾病的康复评定
1、掌握颈椎病的评定。

2、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的评定。

3、熟悉中枢性瘫痪的本质。

五、主要参考书
《康复评定学》第一版,王诗忠、张泓,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