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骨密度功能评价方法(征求意见稿)及修订说明

合集下载

外国保健食品进口到中国注册手续完全指导手册1

外国保健食品进口到中国注册手续完全指导手册1

外国保健食品进口到中国注册手续完全指导手册1说明:公司首先确定是否有进出口权(如没有需找有关代理公司解决进出口权问题)需找代理公司:解决进出口权、公司经营范围增项外国保健食品进口中国市场之前都务必同意国家卫生部门的审批,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颁发的《批件》《进口保健食品注册批件》(下列简称《批件》),然后才能办理进关等手续。

未领取《批件》的产品无法入关。

无批件的产品不得在大陆市场销售,否则一经查处将受到严厉处罚。

因此许多外国企业与国内经销商都非常需要熟悉如何办理进口保健食品批件的注册工作。

申报进口保健食品的程序境外合法的保健食品生产商才能够申请注册保健食品批文,同时这个产品需要在生产国(地区)生产销售一年以上,申报的时候须要委托其境内办事机构或者中国境内代理机构办理。

产品首先要在国家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然后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注册,国家局初审受理之后会组织配方、工艺、检验等方面的专家召开审评会对产品资料进行技术审评,提出意见。

待意见公布后,申请企业应对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补充、修订,最后符合国家注册要求的产品将等待国家局的行政审批,有严重问题的产品将不予批准。

注册保健食品批件周期在国外,保健食品多是实行备案制管理,不用进行申报,因此不需要很多费用与时间。

但在中国是实行注册制管理的,因此与国外有较大区别。

申报保健食品批件的周期是与产品申报的功能密切有关的,申报的时间从1-2年不等,因此要具体产品具体分析。

保健食品申报周期要紧表达在下列几个方面:1、检验周期申报进口保健食品务必完成的检验项目有:安全性试验(毒理)、功能学试验、稳固性试验、卫生学检验、功效/标志性成分鉴定试验。

卫生学、稳固性、功效成分的检测通常需要4个月左右;安全性试验、动物功能试验通常需要5、6个月左右。

人体试食试验通常会在3-5个月的样子。

这样综合来看,不需要人体试验的通常检验周期会在8-10个月左右,需要人体试验的会在12-14个月左右。

骨质疏松指标参考值

骨质疏松指标参考值

骨质疏松指标参考值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它会导致骨骼变得脆弱和易碎,从而增加骨折的风险。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们通常会使用一些指标来评估患者的骨质疏松程度,以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骨质疏松指标参考值,并探讨它们的临床意义和应用。

一、骨密度骨密度是评估骨质疏松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来测量骨密度。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骨密度T值小于-2.5表示患者有骨质疏松的风险。

T值介于-1.0和-2.5之间则被认为是骨量减少,但尚未达到骨质疏松的程度。

T值大于-1.0则被视为正常。

骨密度的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治疗计划,例如口服药物、注射药物或手术。

二、骨代谢标记骨代谢标记是指血液或尿液中的生物分子,它们可以反映骨骼代谢的状态。

常用的骨代谢标记包括碱性磷酸酶、骨钙素、CTX、P1NP 等。

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反映出骨骼的重建和吸收过程。

例如,CTX水平升高可以表示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而P1NP水平升高则表示骨密度的增加。

骨代谢标记的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骨骼代谢状态,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三、骨结构骨结构指标是指骨骼的形态和结构,包括骨小梁、骨皮质厚度、骨头形态等。

这些指标的评估通常使用骨密度扫描或骨骼成像技术。

骨结构的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骨骼的形态和结构,以及骨质疏松的程度。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例如手术或其他正骨治疗。

四、营养状况营养状况是评估骨质疏松的重要指标之一。

营养不良和低体重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因此,医生通常会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体重、身高、BMI、骨量等。

营养状况的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食物摄入量、营养吸收情况和代谢状况,以及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方案。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指标参考值包括骨密度、骨代谢标记、骨结构和营养状况等。

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骨骼代谢状态和骨质疏松的程度,以及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骨密度检查操作评分标准

骨密度检查操作评分标准

骨密度检查操作评分标准
1. 操作步骤
- 骨密度检查应由培训有素的技术人员进行。

-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 操作流程应包括患者信息录入、仪器校准、骨密度扫描、数
据采集和报告生成。

2. 仪器校准
- 每日在开始工作前,对骨密度仪器进行校准。

- 校准应按照设备制造商的指南进行,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
再现性。

- 校准结果应记录并保存,以备核查和追踪。

3. 患者准备
- 患者在进行骨密度检查前应接受适当的准备说明。

- 患者应遵循准备说明,如提前停止服用某些药物或避免进食。

- 前台人员应提供患者信息表,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如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

4. 数据采集
- 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扫描区域进行骨密度测量。

- 数据采集应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如无干扰的环境和适当的位置。

- 操作人员应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5. 报告
- 生成骨密度报告时,应包括测量结果、参考范围和解释。

- 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指南。

- 报告应提供给医生或临床医疗专业人员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诊断。

结论
通过遵守骨密度检查操作评分标准,可以确保骨密度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这将有助于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参考资料:
- [1] 骨密度检查操作评分标准指南
- [2] 骨密度测量仪器使用手册
- [3] 相关骨质疏松症诊断指南和标准。

提高骨密度的六个方法

提高骨密度的六个方法

提高骨密度的六个方法良好的骨密度对于保持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也会增加。

因此,如何提高和维持适当的骨密度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六个提高骨密度的方法,帮助您保持强健的骨骼。

一、均衡的饮食一种均衡的饮食对于维持骨密度至关重要。

确保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是增加骨密度的关键。

食物中富含钙的包括奶制品、豆类、鱼类和绿叶蔬菜。

此外,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可以通过阳光暴露和食物补充来摄取。

合理安排每餐的膳食组合,可以有效地提高骨密度。

二、进行定期的体重训练体重训练是提高骨密度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进行一定程度的负重运动,如举重、哑铃练习或者使用健身器械,可以刺激骨骼生长,并增加骨密度。

定期的体重训练可以使骨骼更加强壮,并提高骨密度的水平。

三、进行有氧运动有氧运动不仅对心血管系统有益,还可以促进骨骼健康。

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心肺功能,同时促进钙的吸收,有助于骨密度的提高。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地促进骨密度的增加。

四、避免烟草和酒精吸烟和酗酒是导致骨骼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

长期吸烟会导致钙和维生素D的缺乏,进而增加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酒精摄入过量也会对骨骼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保持骨密度的正常水平,我们应该避免烟草和酒精的摄入。

五、保持适当的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对于骨密度至关重要。

过低或过高的体重都会对骨骼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过低的体重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增加,而过高的体重则会给骨骼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通过保持适当的饮食和定期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保持理想的体重,从而维持骨密度的正常水平。

六、进行定期的骨密度检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是及早发现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

骨密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骨骼健康的状况,并根据检查结果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护骨密度。

总结而言,提高骨密度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维护骨骼健康。

骨质疏松者的骨密度增加计划

骨质疏松者的骨密度增加计划

骨质疏松者的骨密度增加计划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其特点是骨质减少、骨骼易碎。

为了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预防骨折的发生,我们制定了以下骨密度增加计划,帮助患者改善骨骼健康状况。

一、饮食调理骨质疏松患者应注重饮食搭配,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的摄入。

富含钙质的食物包括奶制品、鱼类、豆腐等;而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红肉、深海鱼、蛋黄等食物中。

保持适量的蛋白质摄入,并增加富含磷、镁等微量元素的食物,有助于促进骨骼健康。

二、合理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对骨密度的增加非常重要。

骨质疏松患者可以选择跳绳、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至1小时。

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针对骨骼的力量训练,如举重、登山等,有助于增加骨密度。

三、避免酗酒与抽烟酒精和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损害骨骼健康,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来说尤其要避免。

大量饮酒和长期抽烟都会导致钙质流失加剧,进而加重骨质疏松症的症状。

因此,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对于骨密度增加计划至关重要。

四、定期检查与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以了解骨质的变化情况。

如果骨密度过低,医生可能会开具相关药物治疗方案,如钙补充剂、维生素D、雌激素等。

遵循医嘱并定期复查,有助于骨密度的稳定增加。

五、心理疏导与支持骨质疏松症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骨密度增加计划中应包括心理疏导与支持措施,帮助患者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可以参加一些相关的社交活动,加强与家人和朋友的交流,通过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等方式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六、注意安全防护骨质疏松患者骨骼易碎,因此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护。

在行动过程中要避免行走时迈出大步,避免从高处跳下,避免与人强硬碰撞等,以免发生骨折等意外伤害。

以上是针对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增加计划,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酗酒与抽烟、定期检查与药物治疗、心理疏导与支持以及注意安全防护,可以帮助骨质疏松患者改善骨骼健康状况,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的风险。

《 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 非营养素补充剂(2023年版)》及配套文件解读

《 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 非营养素补充剂(2023年版)》及配套文件解读

《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非营养素补充剂(2023年版)》及配套文件解读一、起草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实行目录管理。

2019年发布的《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对保健功能目录的制定程序、纳入标准和后续调整等内容作出了规定。

为推动保健功能目录制定,与原保健食品功能管理制度衔接,规范保健功能声称管理,市场监管总局组织权威技术机构,围绕功能声称、评价方法等内容开展专项研究。

2019年3月、2020年11月分别发布《关于征求调整保健食品保健功能意见的公告》和《关于征求〈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非营养素补充剂〉及其配套文件意见的公告》,在综合社会反馈意见和专家论证意见基础上,制修订《保健食品功能检验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保健食品功能检验与评价方法》《保健食品人群试食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等保健功能目录配套文件,进一步建立完善保健功能技术评价支撑体系。

在此基础上,市场监管总局于2022年1月再次公开征求《关于发布〈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非营养素补充剂〉及配套文件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意见,根据征求意见情况修改完善后,依法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发布《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非营养素补充剂(2023年版)》(以下简称《功能目录非营养素补充剂(2023年版)》)及配套文件和解读。

二、《保健食品功能检验与评价方法(2023年版)》的定位《保健食品功能检验与评价方法(2023年版)》为《功能目录非营养素补充剂(2023年版)》配套的检验与评价方法,按照现有保健功能定位系统梳理1995年以来已批准注册的保健功能及配套评价方法,尤其是原卫生部发布的《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和原食品药品监管局2012年修订发布的《关于印发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等9个保健功能评价方法的通知》,围绕功能声称、评价方法等内容修订形成新版检验与评价方法,并由强制性方法改为推荐性方法。

骨龄与生长发育评价基础(一)

骨龄与生长发育评价基础(一)

一、手腕部X片能够给我们的信息l.骨龄在国际目前流行的TW3骨龄标准中,将骨龄分为RUS骨龄与Carpal骨龄,RUS-掌指骨与Carpal腕骨分别代表了两个不同群落的骨发育情况,左图中黄色标注代表RUS骨群(掌指骨),绿色代表Carpal骨群(腕骨)。

在长期的研究分析中发现,这两个群落的骨发育程度分别受性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影响。

因此,将RUS骨龄和Carpal骨龄进行对比,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儿童性激素、生长激素是否正常,甚至对某些儿童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如: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和长期肾功能不全的儿童腕骨发育延迟程度比RUS更显著;早熟和患先天性肾上腺增生儿童的RUS骨龄提前于腕骨骨龄。

我们平时所说的一个孩子骨龄多大,一般是指RUS骨龄也就是掌指骨骨龄(黄色标注的骨群)。

2.为诊断某些疾病提供重要线索(1).染色体异常、遗传疾病或内分泌疾病很多染色体异常、遗传疾病或内分泌疾病都会引起手腕部掌指骨长度的变化,某些疾病引起的长度变化是有规律的,但往往凭借视觉经验无法分辨所有掌指骨的长度变化,因此进行掌指骨模式特征分析是鉴别软骨生成障碍、软骨发育不良及特纳综合症等异常和内分泌疾病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右图1、图2说明了其规律。

(2)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亢进、儿童期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风湿性关节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亢进、以及儿童期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均引起皮质骨的丢失,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掌骨指数较低。

所以,对类似疾病骨质量的监测应当以皮质骨为重点,结合其它方法能够较全面了解骨质量,有益于诊断与治疗监测。

(3)SHOX单倍体不足、SHOX突变SHOX(矮身高同源框基因)单倍体不足影响骨端的发育,是矮身高的重要原因。

SHOX突变已成为生长障碍和骨畸形的最普遍的遗传缺陷。

早期识别SHOX单倍体不足的X线表现特征可能是诊断生长障碍和骨畸形的关键。

例如,远侧尺骨的背侧错位、桡尺骨骨间宽度大、远侧桡骨内侧板与尺侧骺板过早融合、桡骨远侧关节面过于向掌侧和尺侧倾斜、腕骨的锥形、尺骨的长度长于桡骨、桡骨的尺侧缘骨密度下降,扩展到融合骺线的近侧、尺骨头放射密度增加。

《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23版》修订内容汇总

《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23版》修订内容汇总

《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23版》修订内容汇总《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23版》在2018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不但在结构和内容上有更新和增加,同时对主要的学术观点,在循证证据级别的基础上给与了推荐级别。

新版指南的修订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结构目录关于绝经相关症状的治疗策略,新版指南在目录中增加了精神心理问题和其他躯体症状,以及绝经过渡期异常子宫出血等。

M H T的长期获益与风险是最为值得关注的问题,指南中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心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绝经后骨关节症状以及有关癌症(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恶性肿瘤)的获益与风险作了详细说明。

同时还增加了血液系统肿瘤这部分内容。

相对于2018版指南,新版指南在结构目录中增加了MH T随访、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性健康及避孕内容。

随着MH T的开展,现在长期使用M H T的人群越来越多,因此随访及复诊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增了围绝经期以及绝经后女性的性健康问题,并给与了特别关注,同时还对围绝经期女性的避孕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

(2)证据评价系统与2018版指南不同的是,新版指南采用的证据评价系统参照了牛津循证医学中心(O C E B M)的医学证据分析标准,根据证据级别的高低由全体指南审议专家进行投票,最后综合证据级别和专家投票意见,形成推荐级别,即I类、I I a类、I I b类、I I I类四个等级。

(3)重要内容更新•诊断新版指南对2018版指南的内容进行了更新和补充,比如在绝经诊断及生殖衰老分期中,关于诊断方面就特别增加了中国女性绝经相关症状及特点,突出中国特色。

前几版指南的临床数据主要来源于欧美人群,经过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的引领,在国内相关工作开展逾20年,目前也总结了许多关于中国女性绝经现状和特点的数据,这一点在第一章中有所体现。

•绝经健康管理策略和M H T指导原则更新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健康的管理策略,除却药物治疗,重点强调了绝经期的全面管理,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加强身体锻炼以及完善膳食结构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6:增加骨密度功能评价方法(征求意见稿)保健食品评价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Items, Principles and Result Assessment1试验项目:动物试验:分为方案一(补钙为主的受试物)和方案二(骨代谢有关的其它功效成份,如以内分泌调节等作用为主的不含钙或不以补钙为主的受试物)两种。

方案二仅适用于每日钙摄入量在100mg以下的受试物,其它受试物均采用方案一。

\体重骨干重骨钙含量骨密度骨组织病理形态2 试验原则:根据受试样品作用原理的不同,方案一和方案二任选其一进行动物试验。

所列指标均为必做项目。

…样品使用未批准用于食品的含钙化合物,必须进行钙吸收代谢试验;样品使用属营养强化剂范围内的钙源及来自普通食品的钙源(如可食动物的骨、奶等),可以不进行钙吸收代谢试验。

3 结果判定方案一:a) 生长发育指标(体重、身长、股骨干重)中至少一项显著高于低钙对照组;b) 股骨骨钙含量或骨密度显著高于低钙对照组,且病理学上(骨组织学结构或钙沉积)两方面结果中的任一方面优于低钙对照组;c) 进行钙吸收试验时,钙吸收率显著高于低钙对照组,且高剂量组不低于相应钙含量的碳酸钙对照组。

符合以上三项要求,可判定受试物具有“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功能”的作用。

方案二:@受试物试验组的股骨骨钙含量或骨密度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且骨组织形态学指标较去势模型对照组有显著性改善,方可判定受试物具有“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功能”的作用。

增加骨密度功能检验方法Method for the Assessment of IncreasingBone Density Function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功能作用的检验方法根据受试样品作用原理的不同,分为方案一(补钙为主的受试物)和方案二(骨代谢有关的其它功效成份,如以内分泌调节等作用为主的不含钙或不以补钙为主的受试物)两种。

方案二仅适用于每日钙摄入量在100mg以下的受试物,其它受试物均采用方案一。

1. 方案一实验原理机体中的钙绝大部分储存于骨骼及牙齿中,若摄入钙量不足会影响机体和骨骼的生长发育。

生长期大鼠在摄食低钙饲料的基础上补充受试含钙产品,与低钙对照组比较在促进机体及骨骼的生长发育,增加骨矿物质含量和增加骨密度功能上的作用,从而对受试物“有助于增加骨密度的功能”进行评价。

仪器和试剂1.2.1 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骨密度仪(双能X线骨密度仪或固体密度仪)、精准卡尺、动物解剖器械、105℃烘箱1.2.2 试剂:钙含量测定所需试剂(硝酸、高氯酸、氧化镧等)实验方法1.3.1 实验动物:出生4周左右的断乳SD大鼠,体重约60-80克,同一性别,每组至少10只。

1.3.2基础饲料配方:同2003版《规范》(钙含量150mg/100g饲料)即低钙饲料。

1.3.3 动物分组及剂量设置:实验设三个剂量组,以人体推荐剂量的10倍为其中的一个剂量组,另设计两个剂量组;同时,设低钙对照组。

1.3.4 受试物给予途径及时间:经口灌胃给予受试物,低钙对照组灌胃给予配样溶剂(去离子水),灌胃量为1ml/100g 体重,每天1次。

1.3.5.实验步骤及周期:出生4周的断乳大鼠经适应3-5天后,禁食16 小时,称体重,按体重随机分组,分笼饲养。

动物以基础低钙饲料喂养,并自由饮水(去离子水,以避免从饮水中获得钙)。

喂养时间为4周。

试验结束,取双侧股骨,右侧进行骨钙测定,左侧进行骨密度测定,取股骨或肱骨进行骨病理试验。

观察测量指标1.4.1生长发育指标:试验初,禁食16小时后,测定体重,量身长。

以后,每周测量体重、身长一次,记录一周摄食量,计算食物利用率;实验末,(处死动物,剥离出双侧股骨)取其中双侧股骨,于105℃烤箱中烤至恒重,称量骨干重。

1.4.2 骨密度测定:(双能X 线骨密度仪法/固体密度仪测定法)第一法:双能X 线骨密度测定法取左侧股骨,双能X 线骨密度仪扫描,测定整根股骨的BMD 值(g/cm 2)。

第二法:固体密度仪测定法①实验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定律(Archimedean principle ),骨骼在空气和水中的重量之差即为固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也是骨骼排出水的重量,根据水的密度可求出所排出水的体积,该体积即为骨骼的体积,再由体积和骨骼在空气中的重量即可求出骨骼的密度。

②仪器:固体密度测量仪(SARTORIUS AG LA 120S ,Germany 产或其它型号固体密度测量仪)。

③测量方法:将烘至恒重的左侧股骨样品放入仪器上部的测量杯里进行测定,得出股骨在空气中的重量,用1ml 注射器将蒸馏水注满骨髓腔,然后用吸水纸将股骨表面水吸干,再将股骨样品放入盛蒸馏水的测量杯中进行称量(读数时间均控制在从股骨浸水开始计20秒左右),得到股骨在蒸馏水中的重量。

据下式求出股骨密度:ρ(g/cm3)=)()()()(fl a fl a W W W -⨯ρ式中: ρ为股骨的密度;W(a)为股骨在空气中的重量;W(fl)为股骨在蒸馏水中的重量;ρ(fl)为蒸馏水的比重。

1.4.3骨钙含量测定:用原子吸收法或化学法对恒重的左侧股骨进行消化测定。

1.4.3.1 样品采集与制备1.4.3. 饲料样品经均匀混合并过20目筛,在烘箱中烘干,置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重,磨细。

注意防止在样品制备过程中的污染。

1.4.3. 取大鼠一侧股骨在10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后,置于三角瓶中进行消化。

1.4.3.2 样品消化根据样品中钙的含量,准确称取~1.00克,置于150mL三角瓶中,上盖小漏斗,加入混合酸(硝酸:高氯酸=4:1)15~20mL,在电热板上加热消化直至冒白烟并透明无色。

酸液不够时可以再加入少量混合酸。

消化液透明无色后加数毫升去离子水,煮沸以赶除剩余的酸,重复两次,最后消化液的体积不超过1mL。

消化样品时应同时作空白试验,加入与样品消化时相同体积的混合酸,在相同条件下消化。

1.4.3.3 测定按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仪器说明书的步骤进行。

测定液、标准溶液和空白均用%氧化镧溶液稀释,定容。

1.4.4 骨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详见附录1)取股骨或肱骨,经脱钙切片制片、染色后,镜下观察。

1.4.4.1HE常规染色——观察骨结构完整性:观察指标:骨板及骨小梁(数量减少/变薄变细/间隙增宽/疏松断裂),破骨细胞(增多/减少),成骨细胞(增多/减少),及其他改变。

评分计算:按评分标准,对各项观察指标打分,每只动物计算各项指标的总分。

1.4.4.2 茜素红染色——观察钙沉积情况:钙质沉积呈橘红色,其它呈复染色(淡绿色)。

按评分标准打分。

钙吸收代谢实验:(详见附录2)样品使用未批准用于食品的含钙化合物,必须进行钙吸收代谢试验;样品使用属营养强化剂范围内的钙源及来自普通食品的钙源(如可食动物的骨、奶等),可以不进行钙吸收代谢试验。

数据处理及结果判定:1.6.1 数据处理:实验数据采用方差分析,但需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计算F值,F 值<,结论:各组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F值>,P≤,再用各个实验组与低钙对照组的均数进行两两比较方法统计;对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足正态或方差齐要求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正态或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

1.6.2 结果判断原则为:a) 生长发育指标(体重、身长、股骨干重)中至少一项显著高于低钙对照组;b) 股骨骨钙含量或骨密度显著高于低钙对照组,且病理学上(骨组织学结构或钙沉积)两方面结果中的任一方面优于低钙对照组;c) 进行钙吸收试验时,钙吸收率显著高于低钙对照组,且高剂量组不低于相应钙含量的碳酸钙对照组。

符合以上三项要求,可判定受试物具有“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功能”的作用。

2 方案二实验原理雌性成年大鼠切除卵巢后,骨代谢增强,并发生骨重吸收(破骨)作用大于骨生成(成骨)作用的变化。

这种变化表现为骨量丢失,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可以造成骨密度降低模型。

在建立模型的同时或模型建立之后给模型实验组大鼠补充受试样品,通过受试物抑制破骨或促进成骨等骨代谢调节作用,观察其在增加骨密度及骨钙含量的效果,从而对受试样品增加骨密度的功能进行评价。

实验动物3月龄SD成年雌性大鼠,去势手术前适应3-5天。

仪器和试剂2.3.1 仪器:同方案一2.3.2 试剂:同方案一实验设计和实验剂量2.4.1 去卵巢骨密度降低模型大鼠经腹腔注射30mg/kg•bw的戊巴比妥钠溶液麻醉,行去势手术,摘除双侧卵巢;另取部分大鼠行类似手术但不切除双侧卵巢,仅摘除部分脂肪。

2.4.2 动物分组及剂量设置实验设三个剂量组,以人体推荐剂量的10倍为其中的一个剂量组,另设计两个剂量组;同时,设溶剂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必要时可设阳性对照组(建议:雌二醇kg)。

手术后大鼠经适应性饲养3-5天后分组,实验动物按体重随机分组,每组至少10只。

2.4.3 受试物给予和实验周期三个剂量组灌胃给予受试物,溶剂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灌胃给予溶剂(去离子水)。

灌胃剂量为1ml/100g体重,每天1次。

动物自由饮水和基础饲料(同原规范中的方案二)。

喂养时间为12周。

试验末取大鼠双侧股骨测定。

观察指标2.5.1 体重:每周测量一次。

2.5.2 股骨干重、骨钙测定:同方案一,取右侧股骨进行原子分光光度仪分析。

2.5.3 骨密度测定:同方案一,取左侧股骨进行双能X线方法或是固体密度仪方法测定。

2.5.4 骨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方案一,取股骨或肱骨进行。

数据处理和结果判定实验数据采用方差分析,但需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计算F值,F值< ,结论:各组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F值≥,P≤,用多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进行统计;对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足正态或方差齐要求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正态或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

结果判断原则为:受试物试验组的股骨骨钙含量或骨密度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且骨组织形态学指标较去势模型对照组有显著性改善,方可判定受试物具有增加骨密度功能的作用。

附录1:骨组织病理检测方法1.原理动物骨组织通过化学固定剂(甲醛)的作用,较好地保存原有的形态结构,根据试验要求合理切取厚度0.5cm左右骨片,经脱脂、脱钙、脱水剂处理,以二甲苯透明及融熔石蜡浸渗,将组织包埋成蜡块。

用切片机切成4~5μm左右的薄片,在温水中展平用载玻片贴上。

经60℃烘烤后进行常规苏木素-伊红染色,使细胞核和细胞浆染上不同的颜色。

或者切片脱蜡后,进行茜素红S特殊染色。

因茜素红S与钙质形成的螯合物双折射为橘红色。

最后用树胶封固后,以光学显微镜观察评价。

2. 仪器全自动脱水机、包埋机、切片机、全自动染色机、双筒电光源显微镜3. 试剂与材料10%中性甲醛水溶液、无水乙醇、二甲苯、石蜡、苏木精、伊红Y 、载玻片、盖玻片、三氯甲烷、甲酸-鳌合剂脱钙液、茜素红S液、醋酸液、淡绿液4. 组织制片操作步骤标本固定动物解剖后,取出股骨,去除表面软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