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 7年级 语文 上册 精排版:17 《动物笑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 17 动物笑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五单元 17 动物笑谈

作者是一位可敬的动物学家,也是一位可爱的慈祥 仁厚的长者,他用行动告诉我们应怎样善待生命。他那 些看似怪诞不经的行为,正是他与动物友好相处的表现。
可可被“我”收养后有什么变化呢?你从这些变化中
读出了什么? 开始
变化
后来
不敢随意行动, 坐在树枝上想 飞却又不敢。
变得活泼而神采 奕奕,并且对 “我”恋恋不舍。
叫地走着。 ③ 在旅客众多的公共场合,用尽全身之力,把嗓
门憋得尖尖的,发出“哦——啊”的叫声,呼 唤黄冠大鹦鹉。
第2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本段点出了作者的疑问——为什么人工孵卵 器孵出的小雁鹅和小凫的表现迥异,交代了实验 的缘由。同时,最后一句用提问的方式设置悬念,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余晖
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 摇摆的样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游子吟》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整体感知 本文用生动的笔法讲述了四个有趣的场景,请简 要概括,完成学习任务单。
一 边学水鸭叫边在地上爬,吓坏观光客。(①__详__)
②_在___公__共__场__合__,___为__了__唤__回__黄__冠___大__鹦__鹉__,______
动作描写
模仿母鸭爬行的艰辛,体现了作者 对小鸭子的喜爱。
结合作者那些看似古怪的行为,说说你从中看到了他怎
样的精神品质。
细心严谨的 科学精神
为求知而有不顾世俗体 面尊严的行为,并能将 这些行为记录下来。
极富爱心
能容忍动物的本性,尽 其所能理解它们的生存 需求。
仁慈而富有 耐心
面对小水鸭的依赖,他 没有丝毫急躁和反感, 耐心付出体力与时间。
幽默 诙谐
作者或运用修辞手法,如将小鸭子听不到“母亲”声音时颈子 拉长的样子比作小孩子拉长脸;或通过调侃、自嘲,如写自己 这样一个“有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当鸭妈妈的怪异情景, 使语言生动活泼,富于幽默感。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7.《动物笑谈》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7.《动物笑谈》课件
嘴大,常有羽冠,羽毛鲜艳多彩,能模仿人说 话。
温驯(wēn xùn):和蔼驯顺。
禁锢(jìn gù):1束缚;强力限制 2 关押;监 禁
滑翔(huá xiáng):指物体不依靠动力,只 利用空气的浮力在空中飘行。
余晖(yú huī):1.傍晚的阳光。 2.充足的光 辉。 3.比喻天子恩泽。俯冲(fǔ chōng):指 以很大的角度高速向下冲。
(7)我花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买下这只漂亮而 wēn xùn( 温驯 )的鸟。 (8)这个可怜的家伙才慢慢从它因长期被jìn gù(
禁锢 )所受的精神虐待中恢复过来。 (9)它立刻变得活泼而shén cǎi yìyì( 神采奕奕 )起 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10)它的动作非常之慢,时而振翅,时而huá xiáng( 滑翔 )。 (11)落日的yú huī( 余晖 )照在它巨大的翅膀底 部,就像夜空因为星星而发光一般。
小结:
是啊,因为关爱,鸟与人变得密切、友好。 因为关爱,让鸟与人彼此心灵沟通,真情相 融。关爱是一把火,能融化心中的冰;关爱 是一缕缕阳光,普照万物,使自然更美,人 类更美——只有释放关爱,人与动物才会更 和谐。
结构梳理
水鸭子的实验 累人的差事 暗自得意
动物笑谈
可可的故事
到处寻找“我” 恶作剧 玩毛线
如何建立的?试结合课文做具体说明。 小鸭出壳后,我学着母水鸭的叫声,不停地唤着它们。
这些小鸭子就一点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
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
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和小鸭
们打成一片,成为小鸭们的朋友。
深入探究
1.为什么艾顿堡的居民都把“我”当疯子了?
作者热爱自己的事业并对此具有忘我的 精神,献身精神,专注于科学研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动物笑谈》教学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动物笑谈》教学课件
• 四级
• 五级
作者为什么会成为小水鸭的“母亲”?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①作者想要证明一个结论:如果要小水鸭跟着他走,就要学水鸭妈妈的叫声。 ②可以看出“我”对科学工作的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8/17/2024
16
16
13少1年植7思*正树15路动是的要物读诫1牧6清笑书子羊猫楚谈时书人//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词标语题解样释式
• 单•击二【此级嗔处怪编】辑母版文对本别样人式的言语或行动表示不满意。
• 三级
【怪•诞四不级 经】 指言语奇特荒唐,不合常理。怪诞:离奇古 • 五级 怪;不经:不合常理。
【大相径庭】
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径:小路;庭:院 子;径庭:悬殊,偏激。
8/17/2024
10
13少1年植7思*正树15路动是的要物读诫1牧6清笑书子羊猫楚谈时书人//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二•级三1级7 动物谈笑
• 四级 • 五级
统 初中语文 编 版 七年级上
8/17/2024
1
1
13少1年植7思*正树15路动是的要物读诫1牧6清笑书子羊猫楚谈时书人//
10
13少1年植7思*正树15路动是的要物读诫1牧6清笑书子羊猫楚谈时书人//
单击此【驯处养编】 辑饲母养野版生标动物题使逐样渐式驯服
• 单击此处【编匍辑匐母】版文爬本样式 • 二级【需索】 搜寻,求取
• 三级
【• 四原级委】 事情的始末 • 五级
【温驯】 和蔼顺从
【禁锢】 束缚;强力限制
【神采奕奕】形容精力旺盛,容光焕发。奕奕:精 神焕发的样子
“叫”一• 五方级面表明“我”对鹦鹉可可的迷恋之情,另一方面也表明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7课《动物笑谈》文本解读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7课《动物笑谈》文本解读

《动物笑谈》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1973年由于对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而获诺贝尔奖,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秘密》《雁语者》《狗的家世》等。

2.文题诠释:“动物笑谈”就是谈论与动物有关的趣事。

本文读来令人忍俊不禁,源于作者诙谐风趣的语言。

作者专注于动物行为研究,为了“探求真理”,不惜放下人类“高贵身段”,与动物们打成一片。

比如写“我”进行小凫实验时,先写“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滑稽的动作和得意的心理与“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的神态描写形成强烈的反差,喜剧效果十分明显,之后进一步解释了人们诧异的原因——只能看见“我”的怪诞行为,而小凫掩藏在草丛中不为人所见。

而可可恶作剧更令人捧腹,作者先写老父亲的生气,后写“犯罪现场”,语言风趣还带有调侃的味道,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幽默效果。

3.主旨:在作者的深刻观察以及生花妙笔之下,我们身边的鸭、鹅、狗、鸟、鱼的生活全都鲜活地呈现眼前,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严谨和趣味,同时也对动物的友情世界及相类似的人类行为本身,产生更深一层的了解,得到心同此理之感,从而体味生命的真谛。

4.内容解读:《动物笑谈》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是《所罗门王的指环》中最受欢迎的一部。

作者认为如果有对自然生灵的敬意和同情,便能和周围的动物们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一起,真正融入它们的种群,甚至不惜为野生动物朋友作出巨大的牺牲,完全无需借助所罗门王的魔戒,便能与动物心灵相通,倾听它们诉说“至美至真的故事”。

文章语言风趣幽默,叙述的几个场景十分有趣,包含着对动物、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作者豁达洒脱的个性。

这是作者通过文字所表达出的对生命的尊重,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17课动物笑谈(学生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17课动物笑谈(学生版+解析)

第17课动物笑谈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了解科学小品的特点,学习科学小品的写法2.引导学生抓住“谈”来理解课文内容, 抓住“笑”来体会行文活泼幽默的特点。

3.感受作者专注、忘我的工作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2.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知识点01 梳理文脉或作者思路。

【即学即练1】(一)、速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句,找一找本文的中心句。

并体会其作用。

参考示例:中心句,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妙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作用:总括全文,表明文中逗笑的主角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逗笑”全文的文眼,全文写了令人好笑的趣事。

(二)、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并梳理课文结构,并划分层次。

参考答案:内容概述:本文通过叙述“我”与小凫及鹦鹉“可可”之间的趣事,表现了科学工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以及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第一部分(1):总写。

研究动物行为,常发生一些趣事。

第二部分(2—9):分写“我”进行小凫实验的趣事。

第三部分(10—19):分写“我”和可可的趣事。

(三)、文章写了哪四个有趣的场景?哪些事件写的详细?哪些简略?参考示例: 学母水鸭叫声,屈膝爬行;为唤回可可,在公众场合模仿鹦鹉难听的鸣叫声;可可咬掉老教授身上的扣子,整整齐齐各排一堆;可可把鲜艳的毛线缠到门前的柠檬树上。

目标导航略写小凫的代孵经过和结果,详写自己动手做有关水鸭子的实验和自己养黄冠大鹦鹉“可可”的过程,详略处理得当,突出了重点对象。

有详有略,作者根据行文的重点和主旨决定详略。

(四)、怎样理解“逗笑”的作用?试简要分析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参考示例:“逗笑”是全文的文眼,文章写了与动物间好笑之事。

在内容上,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点明众人对“我” 的不理解;在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动物笑谈》(2024)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动物笑谈》(2024)

05
思考题解析与课堂互动环 节
回答问题并小组讨论
01
问题1
《动物笑谈》一文中,作者通 过哪些具体事例展现了动物的
“笑谈”?
02
问题2
你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 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
题?
03
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并分享你们对以上问 题的看法,每组选出一名代表
进行汇报。
分享个人阅读心得体会
我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哪些关于动物的知识和趣事?
什么?
06
课后作业布置及要求
完成课后练习题
练习题一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的语言风 格,学习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技巧。
练习题二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练习题三
阅读课文,简要概括文中写了哪些动物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练习题四
作者通过对动物的观察和描写,想要表 达什么样的主题或情感?
作品一
《所罗门王的指环》
作品三
《攻击的秘密》
作品二
《狗的家世》
作品四
《雁语者》
THANKS
阅读本文后,我对人与动物的关系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我认为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了哪些生动的描写手法? 这些手法对我有何启发?
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0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更 好地关爱和保护动物?
02
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解

03
你认为在保护动物方面,我 们社会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作为中学生,你能为此做些
《所罗门王的指环》:劳伦兹专 门讲述动物的著作之一,书中描 述了劳伦兹与动物相处的种种有 趣经历,向读者展现了动物的智 慧、情感和可爱之处。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第5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教案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第5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教案
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活动进行得相当热烈,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从成果展示来看,部分小组在讨论和展示过程中,还存在表达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的问题。这提醒我,在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在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围绕“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注意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成果分享来看,同学们的观点和想法都很丰富,但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提高。这也让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对学生批判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动物笑谈》这一课。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我发现同学们对动物的兴趣确实很浓,大家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有趣动物行为。这让我觉得,以生活实际为切入点,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同学们对课文中幽默风趣的语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同时对说明文的写作技巧有些困惑。于是,我通过案例分析、重点难点解析等方式,尽量用生动的例子和贴近生活的比较来帮助他们理解。在此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同学对难点内容的理解仍不够深入,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1.教学重点
a.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以动物为主角的幽默故事,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和尊重。
-例如:课文中描述动物行为的细节,以及作者对此的情感态度。
b.掌握课文的语言特点,学习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
-例如:分析课文中运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其表达效果。
c.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学会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第5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第5单元第17课《动物笑谈》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动物笑谈》课件(共40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动物笑谈》课件(共40页)
● 运用动词“匍匐”“坐”“蹲”写出作者为了研究动物,不惜放下人类的 “尊严”,与动物们打成一片;“为了要它们跟着我……”表现了作者对小 鸭子的怜爱之情,对科学研究的热爱之情。
(2)“想想看,我不但得蹲在地上爬行,还得不停地嘎嘎地 叫,这真不是好玩的。”
●作者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为了探求真理,无论多么辛苦都 毫无怨言,表现了作者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和严谨求实的科 学态度。
● (这几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突出了人们对“我”学鸭子的行为充满称赞之情。)
● D.它总是一口咬住露在外面的活线头,很快地飞到空中,把一整团线都打开来,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 一条极长的尾巴。
● (这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可可叼着毛线飞的情景。)
● 5.下列各句对修辞方法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C)
● A.小凫的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
● (这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凫寻找“母亲”的急切心情。)
● B.这一次这些小鸭子一点儿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团,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
感悟作者。 通过今天的学习,在大家眼中,劳伦兹是什么样的人或什 么样的角色?为什么?
举例:在我眼中,他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他为了做实验, 不顾自己的脸面甚至尊严,被当成疯子了也不在乎,说明他 真的很喜欢动物,也热爱他的研究。
悟读课文,辨笑谈之思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你们有怎样的收获。
例如:劳伦兹用行动告知我们应该怎样亲近动物,善待生 命。
●同学们,你们研究过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行为特征吗? ●在科学研究的门类中,有一种动物行为研究,这种研究的对
象包括动物的沟通行为、情绪表达、社交行为、学习行 为、繁育行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笑谈》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动物笑谈》,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五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这一单元的课文选编了四篇写动物的文章,本课是一篇科普文章,作者从一个动物学家的角度,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记述自己观察动物习性和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也写出动物们调皮可爱,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动物的喜爱和欣赏之情。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生命之趣”,我确定我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理解并积累字词。

2.把握文章的内容。

1
能力目标:
1、默读课文,勾画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路。

2、指导学生通过摘录和勾画,自己读懂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体味文章幽默风趣的语言
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对动物、自然的挚爱,对生命的尊重,感知作者专注忘我的科研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课文通过一个动物学家的角度,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记述自己观察动物习性和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写出了和动物之间的四个有趣的场景。

根据这个思路,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精彩语段,学习文中准确严谨而又传神生动的笔法,体会行文的活泼又不乏幽默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动物、自然的挚爱,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

二、说学情。

2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动物的体裁兴趣极大,本课的出现,可以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动物、自然的挚爱,对生命的尊重,给学生一次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体验。

同时七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理解这个主题并不难,但如何培养学生概括和赏析文章的能力及品味语言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希望借这篇深厚而美好的文章唤醒孩子们的爱心,认识到保护自然从我做起。

三、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而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

因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默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师点拨法。

(二)说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对象所采取的研究态度。

”具体而言,就是引导学生在兴趣和质疑中学会学习。

根据以上依据,我采用的学法有:默读法、合作探究、谈论法,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精读课文,细节探究
总结课堂,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课后巩固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注重导入情节的创设,是兴趣激发的一个重点,也是创设学习氛围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会用富有感染力的话语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设计:同学们,在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大量的动物,走进它们,我们会发现世界是那么的多姿多彩,富有情趣。

在这一点上,法国的法布尔做得很好,与他一样负有盛名的是奥地利的动物学家康拉德•劳伦兹,他曾经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动物笑谈》,去看看他和动物之间有趣的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将重点字音及成语解释在书上进行勾画和补充,进一步熟悉课文,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关于作者
4
康拉德•劳伦兹(1903 -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1973年由于对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而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秘密》《雁语者》《狗的家世》等。

在他的深刻观察以及生花妙笔之下,我们身边的鸭、鹅、狗、鸟、鱼的生活全都鲜活地呈现眼前,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严谨和趣味,同时也对动物的友情世界及相类似的人类行为本身,产生更深一层的了解,得到心同此理之感,从而体会生命的真诗。

本文节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这是作者专门为一般读者和大众介绍动物行为的第一本通俗自然科学著作,脍炙人口,风靡全球已近半个世纪了,是一部老少皆宜的动物行为经典。

(设计此环节是为了拉近学生和作者之间的距离,也进一步了解作者。


2.朗读课文,把握生字词。

嗔怪凫麝香鸭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

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此活动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开展,有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3.整体感知。

(1)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做水鸭子的实验的经过和黄冠大鹦鹉“可可”的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