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二次顶出结构详解

合集下载

二次顶几种结构

二次顶几种结构

二、结构形式1.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图1)图11.顶针板2.顶针托板3.顶辊4.斜顶5.推方杆6.顶针7.弹弓8.弯销9.销钉所谓单顶针板组合,就是一般常见的单套顶针板组合(上顶针板及下顶针板各一) 1)弯销式二次顶出:产品分析:此产品内部倒扣较大,且倒扣上有深骨位,顶出时会吃斜顶。

采用二次顶出方式,能很好解决成品顶出不良、吃斜顶等问题。

产品如图2所示:图2动作原理:第一次顶出,由顶辊3推动顶针板1和顶针托板2完成。

当顶针6碰到B板时,由销钉9固定的弯销8转动,同时推动推方杆5完成第二次顶出。

合模时弹弓7起复位作用。

结构特点:此结构简单,弯销加工方便,成本较低。

但弯销靠与板的接触面做旋转运动,生产量大时,受力不平衡,容易出现偏差。

2)推板式二次顶出(图3)图31.A板2.B板3.推板4.推板5.顶针板6.顶针托板7.下码模板8.顶辊9.推方杆10.推方杆11.顶针12.垫块13.垫块14.垫块15.限位螺丝16.限位螺丝17.下模镶件18.下模镶件产品分析:该产品中间部分较高,包紧力大,顶出时易顶裂。

采用推板顶出再用推方和顶针顶出的方式,能避免出现顶出不平衡所引起的顶裂。

产品如图4所示:图4动作原理:前后模开模后,顶辊8在注塑机的推动下带动5、6号顶针板和顶针托板再推动2、3号B板和推板完成第一次顶出动作。

B板2与顶针托板6由9号推方杆连在一起。

当第一次顶出到70mm时,限位螺丝16限制4号推板向前动作。

3号推板继续顶出完成产品的第二次顶出。

当第二次顶出到30mm时,限位螺丝15限制6号顶针托板继续向前运动。

当顶针板5继续顶出时,10号推方和11号顶针同时将产品最终顶出。

结构特点:此结构动作顺畅,用推板做第一次顶出,顶出力大,而且受力平衡,常用于那些易变形或者包紧力大的产品的顶出。

然而此结构常要二次分型或三次分型,会影响注塑周期。

2.双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所谓双顶针板组合,就是由两套顶针板组合(上顶针板、顶针托板及下顶针板、顶针托板各一)。

的模具二次顶出

的模具二次顶出

的模具二次顶出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二次顶出机构一般情况下,从模具中取出成品,无论是采用单一或者是多元件的顶出机构,其顶出动作都是一次完成。

但是,由於成品的形状特殊,或者是量产时的要求,如果在一次顶出後,成品仍然在模穴中,或者是无法自动脱落时,就需要再增加一次顶出动作。

这样的顶出动作设计,称为二次顶出。

二次顶出,能够让顶出流程顺畅化,对於某些顶出行程需求较大的产品,利用二次顶出可以减少顶针在顶出时施加的力量,避免顶出时造成产品上的缺陷。

二次顶出机构,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下列三大类:一、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二、双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三、气动/液压的二次顶出机构一、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所谓单顶针板组合,就是一般常见的单套顶针板组合(上顶针板及下顶针板各一),由於仅有单套的顶针板组合,因此射出机顶出的动作仅提供传统的一次顶出;另一次顶出就必须配合其他的模具机构设计(例如弹簧)来进行。

单顶针板的二次顶出机构,可以分成下列几类:1. 公母模板弹开式2. 公母模板拉开式3. 顶针板组合机构4. 浮动模仁以下,将根据各种不同的设计,提供参考的设计图面。

公母模板弹开式二次顶出第一段顶出发生在公母模板开启时。

弹簧将模板(或局部模仁)顶出一小段距离。

第二段顶出由顶针板作动,利用顶针将产品顶离模穴。

利用弹簧完成二次顶出,在模具结构上是最简单的方法,需要额外加工的部分也很少。

但是,弹簧的缺点(弹性疲乏),也是这种顶出方式的缺点。

随时注意弹簧是否能够顺利动作,以及检查第一段顶出的顶出行程,是避免模具机构失效的安全措施。

公母模板弹开式二次顶出有几种变形1、弹簧推动模板改为弹簧推动『顶出入子』上图所示,是利用弹簧推动整块模板。

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产品的造型,改为推动顶出入子。

例如下图,这样可以减少弹簧每次推动所需要克服的重量,增加弹簧的寿命。

简单的二次顶出结构

简单的二次顶出结构

简单的二次顶出结构二次顶出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它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美观的外观。

本文将从结构特点、优点和应用领域等方面介绍二次顶出结构。

一、结构特点二次顶出结构是指在建筑物顶部设置一个二次屋面,形成一个额外的空间。

它的主要特点如下:1. 空间利用率高:二次顶出结构能够有效利用建筑物的上部空间,增加可用面积。

这对于城市中的高密度建筑来说尤为重要。

2. 结构稳定可靠:二次顶出结构采用了合理的力学设计,通过加强屋面和支撑结构的连接方式,使得整个建筑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3. 外观美观:二次顶出结构可以为建筑物增加层次感和立体感,使建筑物在视觉上更加丰富和有趣。

二、优点二次顶出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 增加可用空间:通过设置二次顶出结构,可以增加建筑物的可用面积,满足人们对于更多功能空间的需求。

2. 节约建筑成本:相比于增加建筑物的地面面积,采用二次顶出结构可以节约建筑材料和人力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提升建筑品质:二次顶出结构能够为建筑物增加层次感和立体感,使其在整体上更具美观性和艺术性。

4. 改善室内环境:二次顶出结构能够增加建筑物的采光和通风条件,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提高居住舒适度。

三、应用领域二次顶出结构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和城市综合体中常见。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 商业建筑:商业建筑通常需要提供多功能的空间,二次顶出结构可以满足这种需求,为商业建筑增加更多的经营面积。

2. 酒店和办公楼:酒店和办公楼需要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和舒适的环境,二次顶出结构可以为这些建筑物增加更多的公共空间,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3. 住宅楼:在城市中,土地资源有限,住宅楼的建设往往需要考虑空间利用率。

二次顶出结构可以为住宅楼提供更多的功能空间,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居住的需求。

4. 文化建筑:二次顶出结构可以为文化建筑增加更多的展示空间,提供良好的观赏体验,同时也能够起到建筑表达的作用。

二次顶出结构是一种具有特点和优点的建筑结构形式。

最全的模具二次顶出

最全的模具二次顶出

顶针二次脱模机构示例:⑴胶件如图&5・2所示,两骨间有半圆凹陷,被后模型腔包紧。

脱模机构如图8・5・3所示,第一次脱模使胶件脱出后模型腔,为强脱变形提供空间;第二次脱模,由顶针脱模,胶件半圆凹陷位强脱出型芯推块。

该机构运动过程:第一次脱模四块顶针板都运动,带着顶针、型芯推块同时运动,脱模距离/ h,使胶件脱出后模型腔,一次脱模完成。

当继续运动至摆块碰上限位面后,摆块摆动使上面两块针板快速运动,带动顶针脱出胶件,完成二次脱模。

此机构须注意:hl>h,H>lOmm1 hl1 (二次脱模运动距离)。

或者为获得可靠的脱模效果,分解胶件脱模阻力,经二次脱模动作,来完成胶件出模的 机构称二次脱模机构如图8.5.1所示。

图 8. 5.1^HUQnnHunfl沖一次脱快出内芯•为吹件從供父0空第:次脱模.胶件㈣凸位变形麻强脱出模胶件凹凸位被熨芯包醱方铁瞅位而图8・5.3由于潜浇道须设在斜顶行位块上,穿过斜顶块入胶,模具需实现浇道先脱出斜顶块,模具采用二次顶出机构如图8・5・6所示。

该机构第一次脱模时,拉料杆使浇道不动,顶针、斜顶脱出胶件M 距离.使胶件与潜浇道断开,潜浇道从斜顶行位块中变形后脱出,第一次脱模结束。

第二次脱模四块顶针板都动,顶出胶件.浇道脱出后模型腔。

需注意,为保证潜浇道脱出斜顶块,须M>S( 潜浇道长度)。

(2)胶件上入浇口、行位分模线如图8.5・5所示。

潜浇道放大图X-•步・卅鬼成1!丸$胆$・二次頂出上球疗成苦入干•怡了使具典成垛用赭戒农陵出冇氏*1 --延时頂出延时頂出是解决产品与浇口不能自动断开的问题(浇口形式。

搭接式或侧浇口)延时顶出只顶在流道上延时頂出,可以利用頂針的變化來完成。

适種艘形的頂針,是在一般的頂針下方,多加了 _段長度°延时頂出延时頂出 至於頂針採用兩截式頂 針,只是在於增加頂針的 強度,避免頂出時發生撓 曲變形。

採用這種頂針來完成兩 段式頂出,在模具結構上 是最簡單的,只要在頂針 板上動手腳就行了。

模具二次顶出结构详解

模具二次顶出结构详解

二次顶出一般情况下,从模具中取出成品,无论是采用单一或者是多元件的顶出机构,其顶出动作都是一次完成。

但是,由於成品的形状特殊,或者是量产时的要求,如果在一次顶出後,成品仍然在模穴中,或者是无法自动脱落时,就需要再增加一次顶出动作。

这样的顶出动作设计,称为二次顶出。

二次顶出,能够让顶出流程顺畅化,对於某些顶出行程需求较大的产品,利用二次顶出可以减少顶针在顶出时施加的力量,避免顶出时造成产品上的缺陷。

二次顶出机构,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下列三大类:一、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二、双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三、气动/液压的二次顶出机构一、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所谓单顶针板组合,就是一般常见的单套顶针板组合(上顶针板及下顶针板各一),由於仅有单套的顶针板组合,因此射出机顶出的动作仅提供传统的一次顶出;另一次顶出就必须配合其他的模具机构设计(例如弹簧)来进行。

单顶针板的二次顶出机构,可以分成下列几类:1. 公母模板弹开式2. 公母模板拉开式3. 顶针板组合机构4. 浮动模仁以下,将根据各种不同的设计,提供参考的设计图面。

公母模板弹开式二次顶出第一段顶出发生在公母模板开启时。

弹簧将模板(或局部模仁)顶出一小段距离。

第二段顶出由顶针板作动,利用顶针将产品顶离模穴。

利用弹簧完成二次顶出,在模具结构上是最简单的方法,需要额外加工的部分也很少。

但是,弹簧的缺点(弹性疲乏),也是这种顶出方式的缺点。

随时注意弹簧是否能够顺利动作,以及检查第一段顶出的顶出行程,是避免模具机构失效的安全措施。

公母模板弹开式二次顶出有几种变形1、弹簧推动模板改为弹簧推动『顶出入子』上图所示,是利用弹簧推动整块模板。

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产品的造型,改为推动顶出入子。

例如下图,这样可以减少弹簧每次推动所需要克服的重量,增加弹簧的寿命。

2、如果第一段顶出的行程不需要很长,利用优力胶代替弹簧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优力胶是一种人工橡胶发泡制成的材料,它的压缩比例不高,大约只有1/3;不能像线圈弹簧一样,压缩比例可以达到1/2。

二次顶出模具工作原理

二次顶出模具工作原理

二次顶出模具工作原理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模具加工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二次顶出模具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具加工工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那么,什么是二次顶出模具?它的工作原理又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二次顶出模具?二次顶出模具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注塑模具,主要适用于注射成型中需要表面处理的注塑件。

它的主要特点是在一次注塑成型之后,通过机械结构使模具中的塑料产品先行顶出,再进行二次注射成型,从而实现对产品的二次加工,达到特定的形状和尺寸。

二、二次顶出模具的工作原理1.装料:首先,将特定材料加入到注塑机中,通过高温高压条件下,使其熔化,形成可注射的熔体。

2.一次注射成型:将熔体通过模头注射到模具中,填充模具中的空间,形成一次注射成型。

3.开模顶出:当模具中的塑料制品冷却定型后,通过模具机械结构,使模具中的塑料制品先行顶出。

4.清洗表面:在塑料制品顶出的同时,通过一定的工艺,清洗固化在模具中的残留物和杂质等。

5.二次注射成型:当表面处理完成后,将二次注塑的材料装入注塑机中,通过高温高压下的作用,将其注入到模具中。

6.开模取件:当二次注射形成后,再次开模,取出塑料制品,在进行后续的加工、处理等环节。

三、二次顶出模具的优点1.提高生产效率:在一次注射成型后,通过二次加工可以实现特定的形状和尺寸要求,提高生产效率。

2.降低成本:通过二次加工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减少模具的使用次数,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3.保障产品质量:通过二次加工可以更好地控制产品的尺寸和形状,保障产品的质量。

四、总结二次顶出模具是一种创新的模具加工技术,通过二次加工可以实现对产品的特定尺寸和形状要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障产品质量。

在模具加工领域中,二次顶出模具将会成为一种重要的模具加工技术。

二次顶出方式

二次顶出方式

二次顶出方式在注塑模具中的应用收藏此信息打印该信息添加:用户投稿来源:未知作者:深圳东江科技有限公司谢舜东[机电之家网]摘要:制品的顶出方式对塑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二次顶出有着避免产品顶裂等优点,使得二次顶出运用越来越广。

本文介绍了二次顶出常用的结构形式、适用场合以及设计要点。

为从事模具设计工作的人员更合理更经济的选用二次顶出方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二次顶出;注塑模具;顶针板;顶针托板一、引言产品的顶出有机械、液压和气动三种方式。

其中机械顶出的运用最为普遍。

一般情况下,从模具中取出产品,顶出动作可一次完成。

但是,由于产品的形状特殊,或者是生产时的要求,如果在一次顶出后,产品仍然在型腔中,或者是无法自动脱落,就需要再增加一次顶出动作。

这便是二次顶出。

二次顶出能够让顶出流程顺畅化,对于某些顶出行程需求较大的产品,利用二次顶出可以减少顶针在顶出时施加的力量,避免顶出时造成产品上的缺陷。

如何设计顶出方式才能使得模具动作顺畅、加工成本低廉?通过以下几种结构形式的比较,再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可以选用最为合理的顶出方式。

二、结构形式1.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图1)图11.顶针板2.顶针托板3.顶辊4.斜顶5.推方杆6.顶针7.弹弓8.弯销9.销钉所谓单顶针板组合,就是一般常见的单套顶针板组合(上顶针板及下顶针板各一)1)弯销式二次顶出:产品分析:此产品内部倒扣较大,且倒扣上有深骨位,顶出时会吃斜顶。

采用二次顶出方式,能很好解决成品顶出不良、吃斜顶等问题。

产品如图2所示:图2动作原理:第一次顶出,由顶辊3推动顶针板1和顶针托板2完成。

当顶针6碰到B板时,由销钉9固定的弯销8转动,同时推动推方杆5完成第二次顶出。

合模时弹弓7起复位作用。

结构特点:此结构简单,弯销加工方便,成本较低。

但弯销靠与板的接触面做旋转运动,生产量大时,受力不平衡,容易出现偏差。

2)推板式二次顶出(图3)图31.A板2.B板3.推板4.推板5.顶针板6.顶针托板7.下码模板8.顶辊9.推方杆10.推方杆11.顶针12.垫块13.垫块14.垫块15.限位螺丝16.限位螺丝17.下模镶件18.下模镶件产品分析:该产品中间部分较高,包紧力大,顶出时易顶裂。

一种简单的二级脱模机构

一种简单的二级脱模机构

一种简单的二级脱模机构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注塑模二级脱模的简单二次顶出器结构设计、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关键词:注塑模;二级脱模;二次顶出1.引言在注塑模结构设计中,为保证注塑件成型后从模腔或型芯上顺利脱出(脱下),必须设置可靠有效的脱模机构。

对形状较简单的注塑件,脱模机构比较简单,即在开模行程中一次将注塑件完全顶出(也称一级脱模);但对形状复杂的注塑件要完全从模具内顶出,在脱模行程中,往往需要进行两次动作(也称二级脱模),相应模具内需要设置两套脱模机构,从而增加了模具的复杂性。

下面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二级脱模机构,即二次顶出器。

2.二次顶出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1 二次顶出器结构二次顶出器主要由以下零件组成(如图1所示):顶出杆1、2,调整螺母3,顶出套4,外套5,挡块6(共4件),固定螺母7和固定螺栓8组成。

装配时,首先将调整螺母3拧在顶出套4上,再将挡块6(4件)装在顶出套4的槽内,然后将顶出杆2插入顶出套4内,再将固定螺母7拧在外套5上,最后将顶出套4插入外套7内。

2.2 顶出器工作原理注塑机顶出机构推动顶出杆2,由于挡块6将顶出杆2和顶出套4连在一起,因此顶出套4随顶出杆2一起向前移动;当顶出杆2移动距离h后,挡块6进入外套5的槽内;顶出杆2继续向前移动时,由于顶出杆2上的环槽在宽度方向上斜度较大,挡块6将滑入外套5的凹槽内,因此顶出套4将不在随顶出杆2一起向前移动,即顶出杆实现了二次顶出。

主要零件的详细结构见图2~图7所示。

3.使用方法如图1所示,双点划线为注塑模具局部结构,其中,零件1为注塑机的顶出杆,9为动模固定板,13为一次顶出杆,14为二次顶出杆,15为顶出连接螺栓,16、17为固定螺栓。

使用时,顶出杆2的下端用螺纹与注塑机的顶出杆连接,二次顶出器的固定螺母7用螺栓17紧固在模具的动模固定板9上,顶出杆2用顶出连接螺栓15固定在二次顶出板11上,顶出套4用螺纹连接三次顶出板10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顶出
一般情况下,从模具中取出成品,无论是采用单一或者是多元件的顶出机构,其顶出动作都是一次完成。

但是,由於成品的形状特殊,或者是量产时的要求,如果在一次顶出後,成品仍然在模穴中,或者是无法自动脱落时,就需要再增加一次顶出动作。

这样的顶出动作设计,称为二次顶出。

二次顶出,能够让顶出流程顺畅化,对於某些顶出行程需求较大的产品,利用二次顶出可以减少顶针在顶出时施加的力量,避免顶出时造成产品上的缺陷。

二次顶出机构,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下列三大类:
一、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
二、双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
三、气动/液压的二次顶出机构
一、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
所谓单顶针板组合,就是一般常见的单套顶针板组合(上顶针板及下顶针板各一),由於仅有单套的顶针板组合,因此射出机顶出的动作仅提供传统的一次顶出;另一次顶出就必须配合其他的模具机构设计(例如弹簧)来进行。

单顶针板的二次顶出机构,可以分成下列几类:
1. 公母模板弹开式
2. 公母模板拉开式
3. 顶针板组合机构
4. 浮动模仁
以下,将根据各种不同的设计,提供参考的设计图面。

公母模板弹开式二次顶出
第一段顶出发生在公母模板开启时。

弹簧将模板(或局部模仁)顶出一小段距离。

第二段顶出由顶针板作动,利用顶针将产品顶离模穴。

利用弹簧完成二次顶出,在模具结构上是最简单的方法,需要额外加工的部分也很少。

但是,弹簧的缺点(弹性疲乏),也是这种顶出方式的缺点。

随时注意弹簧是否能够顺利动作,以及检查第一段顶出的顶出行程,是避免模具机构失效的安全措施。

公母模板弹开式二次顶出有几种变形
1、弹簧推动模板改为弹簧推动『顶出入子』
上图所示,是利用弹簧推动整块模板。

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产品的造型,改为推动顶出入子。

例如下图,这样可以减少弹簧每次推动所需要克服的重量,增加弹簧的寿命。

2、如果第一段顶出的行程不需要很长,利用优力胶代替弹簧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优力胶是一种人工橡胶发泡制成的材料,它的压缩比例不高,大约只有1/3;不能像线圈弹簧一样,压缩比例可以达到1/2。

在硬度上它与气压弹簧有一点相似,就是越压到底越硬,但是它在更短的行程内会增加得更硬。

它的疲劳强度也不如线圈弹簧,但只要适度的润滑,仍然可以维持很久。

优力胶比较麻烦的问题是对温度非常的敏感,在低温时会变硬,在高温时会变软。

使
用者在使用上必须特别注意其寿命,模具维护时记得检查并且更换有问题的材料。

公母模板拉开式二次顶出
虽然利用弹簧,可以在开模後进行脱料板的顶出,但是对於大型模座来说,弹簧的力量是不够的。

因此,有其他的机构来处理这样的问题。

这种机构,我们称为 Tension Links,如下图
机构的组装非常简单,动作如下图所示
一般来说,为了避免机构动作出状况,会有一些额外的机构,来保证原始的机构设计动作顺利。

配合 chain link 的机构,就是链条。

链条与 chain link 的搭配动作,如下图所示
一旦脱料板顶出後,再利用顶针机构进行二次顶出。

顶针板组合机构二次顶出
二次顶出,还可以利用顶针的变化来完成。

至於顶针采用两截式顶针,只是在於增加顶针的强度,避免顶出时发生挠曲变形。

采用这种顶针来完成两段式顶出,在模具结构上是最简单的,只要在顶针板上动手脚就行了。

此处举的例子,是利用这种机构,来进行潜伏式浇口的切断。

顶出时,左侧的顶针会先动作,直到下固定板顶到右侧顶针下方以红色线条圈起来的顶针头时,右侧的顶针才会开始动作。

这样的二次顶出结构,可以避免潜伏式浇口在顶出时,浇口拉离成品时将成品拉伤。

侧浇口也可以利用类似的方式顶出,避免在浇口位置拉伤成品。

当然,这种顶出方式不仅是用在浇口附近的顶出。

由於其第二段顶出行程的起使位置仅需要更改顶针下方的柱状长度就可以达成,而且在模具制作上的费用又较为低廉,这种顶出方式,也很适合之前所提到的较深的盒状物的顶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