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控制电路的保护电路

合集下载

车载逆变器工作原理

车载逆变器工作原理

车载逆变器工作原理
车载逆变器工作原理是通过将车辆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供给车上的电子设备使用。

其主要工作原理如下:
1. 输入电路:车载逆变器将车辆电池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这一过程首先通过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脉冲电流,然后通过滤波电路将脉冲电流变为平稳的直流电压。

2. 控制电路:车载逆变器的控制电路起到控制和保护的作用。

控制电路监测输入电流、温度等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来管理和控制逆变器的输出功率。

此外,控制电路还能检测和保护电池和逆变器自身,以防止过载、短路和过热等故障。

3. 逆变电路:逆变电路是车载逆变器的核心部分,它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逆变电路主要包括电子开关元件(如功率晶体管MOSFET或IGBT)和控制电路。

当输入电压通过逆变电路时,电子开关元件根据控制电路的信号周期性地开关,以产生高频的脉宽调制信号。

这种脉宽调制信号能够调节输出交流电的幅度和频率。

4. 输出电路:车载逆变器的输出电路将逆变电路产生的高频脉宽调制信号转换为纯正弦波交流电。

输出电路包括滤波电路和输出变压器。

滤波电路通过滤波器去除脉宽调制信号中的高频成分,从而将输出电流变为平滑的正弦波电流。

输出变压器将电流经过隔离和降压变换,以适应不同的电子设备需要的电压和频率。

通过上述工作原理,车载逆变器能够将车辆电池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适用于车上电子设备的交流电,为用户提供便利和可靠的电力供应。

逆变器工作原理

逆变器工作原理

逆变器工作原理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电力装置。

它在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以及电池储能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1. 输入电路逆变器的输入是直流电,通常来自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机电或者电池储能系统。

输入电路主要由输入滤波器和整流器组成。

输入滤波器用于滤除输入电流中的高频噪声和干扰,确保电流的稳定性和纯净性。

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同时对电流进行整流和稳压。

2. 控制电路逆变器的控制电路负责监测和控制输入电流的频率、电压和相位。

它通常由微处理器、传感器和电路板组成。

微处理器根据输入电流的变化情况,通过传感器获取相关数据,并对电路进行调整和控制,以确保逆变器的稳定工作。

3. 逆变电路逆变电路是逆变器的核心部份,它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逆变电路通常采用双向开关器件(如晶体管、MOS管等)和电容器组成的桥式电路。

在逆变过程中,开关器件根据控制信号的变化,将直流电按照一定的频率和相位转换为交流电。

电容器则用于平滑输出交流电的波形,确保输出电流的稳定性和纯净性。

4. 输出电路逆变器的输出电路将逆变电路产生的交流电输出给负载设备。

输出电路主要由输出滤波器和保护电路组成。

输出滤波器用于滤除输出电流中的高频噪声和杂波,确保输出电流的稳定性和纯净性。

保护电路则负责监测输出电流的频率、电压和相位,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如过载、短路等),保护电路会及时切断输出电流,以保护逆变器和负载设备的安全运行。

总结: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电力装置。

它通过输入电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通过控制电路对输入电流进行监测和控制,通过逆变电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最后通过输出电路将交流电输出给负载设备。

逆变器的工作原理涉及到输入电路、控制电路、逆变电路和输出电路等多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确保逆变器的稳定工作和输出电流的质量。

逆变器逻辑控制原理

逆变器逻辑控制原理

逆变器逻辑控制原理1. 逆变器的基本原理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电力转换装置。

它通常由直流输入电源、逆变器电路和输出滤波电路组成。

逆变器的逻辑控制原理是通过控制逆变器电路中的开关器件(如晶体管、MOSFET等)的开关状态,实现直流电能向交流电能的转换。

逆变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开关器件的开关状态,将直流输入电压按照一定的规律切换成交流输出电压。

逆变器的输入电压通常是一个固定的直流电源,而输出电压则是一个可变的交流电压。

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可以是单相交流电,也可以是三相交流电。

2. 逆变器的控制方式逆变器的控制方式有两种:PWM控制和谐振控制。

2.1 PWM控制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是一种通过改变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和占空比来控制逆变器输出电压的方法。

PWM控制通过调节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和占空比,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精确控制。

PWM控制的原理是将直流输入电压按照一定的频率进行开关,通过改变开关器件的开关占空比,可以控制输出电压的大小。

当开关器件处于导通状态时,直流输入电压通过逆变器电路输出;当开关器件处于关断状态时,逆变器电路断开,输出电压为0。

通过不断地调节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和占空比,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精确控制。

2.2 谐振控制谐振控制是一种通过谐振电路来控制逆变器输出电压的方法。

谐振控制通过调节谐振电路的参数,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

谐振控制的原理是利用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与逆变器输出频率相匹配的特点,使得逆变器输出电压接近所需的频率。

通过调节谐振电路的参数,可以改变谐振频率,从而改变逆变器输出电压的频率。

谐振控制通常适用于输出频率较高的逆变器。

3. 逆变器的逻辑控制原理逆变器的逻辑控制原理是通过控制逆变器电路中的开关器件的开关状态,实现对输出电压的控制。

逆变器的逻辑控制通常由控制电路和开关驱动电路组成。

3.1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是逆变器的核心部分,它负责根据输入信号和控制策略生成控制信号,控制开关器件的开关状态。

逆变电源中的三种保护电路讲解

逆变电源中的三种保护电路讲解

逆变电源中的三种保护电路讲解【大比特导读】电路中经常会通过较大的电流,这就造成了电路中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为了避免这些因素对电路或者重要器件的损伤,保护电路应运而生。

保护电路在逆变电源这种经常需要进行电流转换的器件中显得尤为重要。

电路中经常会通过较大的电流,这就造成了电路中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为了避免这些因素对电路或者重要器件的损伤,保护电路应运而生。

保护电路在逆变电源这种经常需要进行电流转换的器件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篇文章就将为大家介绍逆变电源中的几种重要的保护电路设计,并针对其原理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讲解。

防反接保护电路如果逆变器没有防反接电路,在输入电池接反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轻则烧毁保险丝,重则烧毁大部分电路。

在逆变器中防反接保护电路主要有三种:反并肖特基二极管组成的防反接保护电路,如图1所示。

图1由图1可以看出,当电池接反时,肖特基二极管D导通,F被烧毁。

如果后面是推挽结构的主变换电路,两推挽开关MOS管的寄生二极管的也相当于和D并联,但压降比肖特基大得多,耐瞬间电流的冲击能力也低于肖特基二极管D,这样就避免了大电流通过MOS管的寄生二极管,从而保护了两推挽开关MOS管。

这种防反接保护电路结构简单,不会影响效率,但保护后会烧毁保险丝F,需要重新更换才能恢复正常工作。

采用继电器的防反接保护电路,基本电路如图2:图2由图中可以看出,如果电池接反,D反偏,继电器K的线圈没有电流通过,触点不能吸合,逆变器供电被切断。

这种防反接保护电路效果比较好,不会烧毁保险丝F,但体积比较大,继电器的触点的寿命有限。

采用MOS管的防反接保护电路,基本电路如下图3:图3图3中D为防反接MOS的寄生二极管,便于分析原理画出来了。

当电池极性未接反时,D正偏导通,Q的GS极由电池正极经过F、R1、D回到电池负极得到正偏而导通。

Q导通后的压降比D的压降小得多,所以Q导通后会使D得不到足够的正向电压而截至;当电池极性接反时,D会由于反偏而截至,Q也会由于GS反偏而截至,逆变器不能启动。

逆变电路

逆变电路

逆变电源设计概要大家知道,市电或其他的交流电可以通过二极管或可控硅的单向导电性整流成直流电供给需要使用直流电的场合。

这种把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的过程我们叫做整流,也叫做顺变。

那么逆变呢?我们自然地就会想到,应该就是把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的过程。

逆变电源就是相对于整流器而言通过半导体功率开关器件的开通和关断把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的这么一个装置。

逆变电源也叫做逆变器,下面分单元地讲一下逆变器主要的单元电路。

主要内容为:一.电池输入电路二.辅助电源电路1. 12V电池输入的辅助电源电路2. 24V-48V电池输入的辅助电源电路3. 多路隔离辅助电源电路三.高频逆变器前级电路的设计1. 闭环前级变压器匝数比的设计2. 准开环前级变压器匝数比的设计四.高频逆变器后级电路的设计1. 米勒电容对高压MOS管安全的影响及其解决办法2. IR2110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3. 正弦波逆变器LC滤波器的参数五.逆变器的部分保护电路1. 防反接保护电路2. 电池欠压保护3. 逆变器的过流短路保护电路的设计4. IGBT的驱动和短路保护一.电池输入电路逆变器大多用在车载上,利用汽车上的蓄电池和发电机组成的低压直流供电系统供电。

这个系统上往往还给其他的用电器供电,所以有必要在逆变器的输入端设计一个输入电路保证能滤除大部分来自直流供电系统的纹波和干扰,同时也滤除逆变器对直流供电系统上其他用电器的干扰。

输入电路一般由LC构成,如上图所示:输入电路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是L要能过足够的电流不会饱和和过热。

LC的参数还要能起到滤波效果。

在实际的电路中也往往在节省成本或要求不高时省去L.二.辅助电源电路。

逆变器除了功率变换回路外,还包含了小信号部分的供电,例如PWM信号芯片的12V供电,运放的单电源或双电源供电,单片机的5V或3.3V供电等。

对上述电路提供一个稳定的纯净的电源供电在逆变器中也显得很重要。

1.12V电池输入的辅助电源电路对于12V电池供电的逆变器,一般经过一级RC滤波给PWM芯片如TL494,SG3525等供电即可。

逆变电路工作原理

逆变电路工作原理

逆变电路工作原理逆变电路是一种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电路,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开关器件的导通和断开,改变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从而实现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目的。

逆变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力电子设备中,如逆变器、变频器、交流电源等。

逆变电路主要由开关器件、滤波电路、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组成。

1. 开关器件:逆变电路中常用的开关器件有晶体管和功率MOSFET。

当开关器件导通时,电流可以流过开关器件,从而实现电流的方向和大小的改变。

当开关器件断开时,电流无法通过开关器件,从而实现电流的反向改变。

2. 滤波电路:逆变电路中的滤波电路用于平滑输出电压,减小电压的纹波。

常见的滤波电路包括电容滤波和电感滤波。

电容滤波器通过连接电容器来存储电荷,使得输出电压平滑。

电感滤波器通过连接电感器来抑制高频噪声,使得输出电压更加稳定。

3. 控制电路:逆变电路中的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开关器件的导通和断开。

控制电路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来判断何时开关器件导通和断开,从而实现输出电压的控制。

常见的控制电路包括脉宽调制(PWM)控制和频率调制(FM)控制。

4. 保护电路:逆变电路中的保护电路用于保护开关器件和其他电子元件免受过电流、过电压和过温等异常情况的伤害。

保护电路可以通过监测电流、电压和温度等参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电路的安全运行。

逆变电路可以实现不同的输出波形,如方波、正弦波和三角波等。

根据输出波形的不同,逆变电路可以分为全桥逆变电路、半桥逆变电路和单相逆变电路等。

全桥逆变电路可以实现正弦波输出,适合于高功率应用。

半桥逆变电路适合于中功率应用。

单相逆变电路适合于低功率应用。

逆变电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家庭中,逆变电路常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和风能发电系统中,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供电给家庭用电设备。

在工业领域,逆变电路常用于机电驱动系统中,控制机电的转速和转向。

此外,逆变电路还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设备、电动车充电器、UPS电源等领域。

几款常用的保护电路

几款常用的保护电路

几款常用的保护电路鉴于电源电路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而设计用来防止此类不稳定因素影响电路效果的回路称作保护电路。

在各类电子产品中,保护电路比比皆是,例如:过流保护、过压保护、过热保护、空载保护、短路保护等等,本文就整理了一些常见的保护电路。

1、电机过热保护电路生产中所用的自动车床、电热烘箱、球磨机等连续运转的机电设备,以及其它无人值守的设备,因为电机过热或温控器失灵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需要采取相应的保安措施。

PTC热敏电阻过热保护电路能够方便、有效地预防上述事故的发生。

下图是以电机过热保护为例,由PTC热敏电阻和施密特电路构成的控制电路。

图中,RT1、RT2、RT3为三只特性一致的阶跃型PTC热敏电阻器,它们分别埋设在电机定子的绕组里。

正常情况下,PTC热敏电阻器处于常温状态,它们的总电阻值小于1KΩ。

此时,V1截止,V2导通,继电器K得电吸合常开触点,电机由市电供电运转。

当电机因故障局部过热时,只要有一只PTC热敏电阻受热超过预设温度时,其阻值就会超过10KΩ以上。

于是V1导通、V2截止,VD2显示红色报警,K失电释放,电机停止运转,达到保护目的。

PTC热敏电阻的选型取决于电机的绝缘等级。

通常按比电机绝缘等级相对应的极限温度低40℃左右的范围选择PTC热敏电阻的居里温度。

例如,对于B1级绝缘的电机,其极限温度为130℃,应当选居里温度90℃的PTC热敏电阻。

2、逆变电源中的保护电路逆变器经常需要进行电流转换,如果电路中的电流超出限定范围,将对电路和关键器件造成很大伤害,因此保护电路在逆变电源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1)防反接保护电路如果逆变器没有防反接电路,在输入电池接反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轻则烧毁保险丝,重则烧毁大部分电路。

在逆变器中防反接保护电路主要有三种:反并肖特基二极管组成的防反接保护电路,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当电池接反时,肖特基二极管D导通,F被烧毁。

如果后面是推挽结构的主变换电路,两推挽开关MOS管的寄生二极管的也相当于和D并联,但压降比肖特基大得多,耐瞬间电流的冲击能力也低于肖特基二极管D,这样就避免了大电流通过MOS管的寄生二极管,从而保护了两推挽开关MOS管。

SG3525逆变器电路图

SG3525逆变器电路图
R32: 470k
R33: 3k3
R34: 3k3
R35: 3k3
R37: 10k
R38: 22k
R39: 4k7
R40: 130k
R41: 10k
R42: 10k
R43: 1k
R44: 50k Trimpot
R45: 1M8
R46: 150k
R47: 1k
R48: 4k7
R49: 4k7
R50: 10k
U: 556
U: 3525
U: 4013
U: LM324
U: LM393N
本文来自:电路图之家()详细出处参考:/dlt/dianyuan/wydy/201003/2640.html
C20: 4µ7
C21: 47p
C22: 47p
C23: 10n
D1: HER505
D3: HER505
D4: HER505
D5: HER505
D6: 1N4148
D7: 1N4148
D8: 1N4148
D9: 1N4148
D10: 1N4148
D11: 1N4148
D12: 12v: ZENER
D13: 1N4148
R51: 10k
R52: 10k
R53: 10k
R54: 100k
R55: 0R1 /1W
R56: 120k/2W
R57: 2k2
R58: 2k2
R59: 680k
R60: 680k
R61: 33k
SW1: 1×ON
T1: RFP50N06
T2: RFP50N06
T3: RFP50N06
T4: RFP50N0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逆变器控制电路的保护电路
逆变器控制电路中的保护电路,可分为逆变器保护和异步电动机保护两种,保护功能如下:
(1)逆变器保护
①瞬时过电流保护,用于逆变电流负载侧短路等,流过逆变电器回件的电流达到异常值(超过容许值)时,瞬时停止逆变器运转,切断电流,变流器的输出电流达到异常值,也得同样停止逆变器运转。

②过载保护,逆变器输出电流超过额定值,且持续流通超过规定时间,为防止逆变器器件、电线等损坏,要停止运转,恰当的保护需要反时限特性,采用热继电器或电子热保护,过载是由于负载的GD2(惯性)过大或因负载过大使电动机堵转而产生。

③再生过电压保护,应用逆变器使电动机快速减速时,由于再生功率使直流电路电压升高,有时超过容许值,可以采取停止逆变器运转或停止快速的方法,防止过电压。

④瞬时停电保护,对于毫秒级内的瞬时断电,控制电路工作正常。

但瞬时停电如果达数10ms以上时,通常不仅控制电路误动作,主电路也不供电,所以检测出后使逆变器停止运转。

⑤接地过电流保护,逆变器负载接地时,为了保护逆变器,要有接地过电流保护功能。

但为了保证人身安全,需要装设漏电保护断路器。

⑥冷却风机异常,有冷却风机的装置,当风机异常时装置内温度将上升,因此采用风机热继电器或器件散热片温度传感器,检测出异常后停止逆变电器工作。

(2)异步电动机的保护
①过载保护,过载检测装置与逆变器保护共用,但考虑低速运转的过热时,在异步电动机内埋入温度检出器,或者利用装在逆变器内的电子热保护来检出过热。

动作过频时,应考虑减轻电动机负荷,增加电动机及逆变器的容量等。

②超速保护,逆变器的输出频率或者异步电动机的速度超过规定值时,停止逆变器运转。

(3)其他保护
①防止失速过电流,加速时,如果异步电动机跟踪迟缓,则过电流保护电路动作,运转就不能
继续进行(失速)。

所以,在负载电流减小之前要进行控制,抑制频率上升或使频率下降。

对于恒速运转中的过电流,有时也进行同样的控制。

②防止失速再生过电压,减速时产生的再生能量使主电路直流电压上升,为防止再生过电压电路保护动作,在直流电压下降之前要进行控制,抑制频率下降,防止不能运转
(失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