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2)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选择题及主观题均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一、(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镌.刻(juān)暮蔼咄.咄逼人(duō)积毁销骨B.朱拓.(tuó)厮混繁文缛.节(rù)躁动不安C.剔.除(tī)篡夺瘦削.不堪(xuē)衔冤负曲D.作.揖(zuó)国粹锲.而不舍(qiè)残羹冷炙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为我们奉献了众多脍炙人口....唱腔的评剧名家罗慧琴,利用业余时间将传承发展评剧艺术的课堂搬到了南湖景区。
②近日,中国首届陶瓷印创作生态研究展在唐山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治印高手贡献了优质作品,慕名而来的观展者络绎不绝....,兴致高涨。
③阿根廷对外融资局局长马蒂亚斯·玛纳赞叹:“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程度让我匪夷所思....,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④“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带动全民重温浩如烟海....的古诗词。
⑤十九大报告清晰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中国和世界将会因之发生什么改变,让我们拭目以待....。
⑥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被社会公众所共享,博物馆真正做到了完璧归赵....,服务于民。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崔永元怒怼范冰冰一事持续发酵,不但娛乐圈偷税漏税内幕浮出水面,而且很多个人恩怨引人注目,一时成为舆论焦点。
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版 新版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涂)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若在试题上作答,则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教师将答题卡收回。
4.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上的万里长城首先是一道军事防线,它的城墙、关隘、堡寨、敌台,见证了刀光剑影与炮火连天的岁月;同时,长城地处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错带,因此又成为一条经济、民族、文化的分界线。
提起万里长城,人们往往最容易联想到秦长城,因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深入人心。
然而,战国时期的燕国以及秦代的长城主要在今内蒙古与河北等地,格局并不大。
隋文帝开皇初年,幽州总管周摇整修长城,保护边民免遭突厥侵犯。
继隋而起的唐朝无需仰仗长城作为军事屏障,只有少量的建设或沿用。
辽、金、元、清各朝都是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改权,长城以北本来就是他们的发祥之地和战略后方,其间只有明朝需要依赖长城防线。
从明初到嘉靖年间,形成了号称“九边”或“九镇”的长城防御体系。
北京地区在蓟州镇及宣府镇辖下,今天能够看到的长城,绝大多数是明代所筑。
居庸关、古北口等关隘在交通和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使它们成为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
东汉时期的鲜卑,十六国前燕的慕容皝,金朝的完颜阿骨打,蒙古的札八儿,明末的李自成,都曾通过强攻或奇袭居庸关取得战争胜利。
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在加强训练、严明军纪的同时,创建空心敌台、增立车营、改进战法,戍边十六年“边备修饬,蓟门宴然。
[精品]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人教_新目标版
![[精品]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人教_新目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af966a5727a5e9846a613c.png)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学年语文试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经典之所以对世世代代的人类都有重要意义,是因为它总是包含了深刻的思想。
深刻的思想,只有在文明成熟之后才会产生。
只有达到成熟心智,才会有深刻的思想。
简朴粗陋的语言,根本无法表达深刻的思想。
“经典”一词古已有之。
《汉书•孙宝传》载汉末大臣孙宝之言:“周公上圣,召公大贤。
尚犹有不相说,著于经典,两不相损。
”这里的“经典”,就是现在一般对“经典”的理解:具有永恒意义、堪为后世典范的著作。
刘知几的《史通》更直截了当地说:“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
”不过,我们对“经典”概念本身,就像对其他许多重要概念那样,还没有深入的开掘和阐发。
西文中相当于汉语“经典”的有两个词。
一个是Canon,另一个Classic,前者原指基督教的教规,延伸为一般的规范和准则、公认的原著,尤其是经典原著。
Classic的意思是第一流的、高质量的、堪称典范的、有持久重要性的著作。
这些意思在中国的“经典”一词中已包括。
“经”和“典”都有“常道”、“准则”的意思,“典”还有“制度”、“法则”的意思。
如《尚书•尧典》中有“慎微五典,五典克从”,《古文尚书•五子之歌》中有“有典有则,遗厥子孙”。
现在,有些人往往就根据这些定义来论述何为经典。
有人提出,经典必须具备四个特点:一、经典应该具有内涵的丰富性;二、经典应该具有实质的创造性;三、经典应该具有时空的跨越性;四、经典应该具有无限可读性。
这些定义当然都不错,但略显肤浅,未及经典的内在本质。
西方学者对“经典”的概念,有比较深刻的探讨和抉发。
英国诗人艾略特在《什么是经典作品》中写道,“假如我们能找到这样一个词,它能最充分地表现我所说的‘经典’的含义,那就是成熟……经典作品只可能出现在文明成熟的时候,语言及文学成熟的时候;它一定是成熟心智的产物。
赋予作品以普遍性的正是那个文明,那种语言的重要,以及那个诗人自身的广博的心智。
”艾略特用“成熟”来标志经典的特征,首先使我们想起了康德对启蒙特征的规定也是成熟:“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现代文阅读(2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以“师道尊严”挺立民族信仰①“为学莫重于尊师。
”尊师重道是中华文明的德性精华,历史上既有像孔子这样“弟子三千,圣贤七十二”的流芳圣贤,又有“程门立雪”、“子贡尊师”之类的千古佳话。
“师道尊严”作为尊师重教理念在道德层面的集中表达,不仅是对以教师群体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尊重,也是对教育、文化、知识的尊崇,更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
②“师道尊严”一词出自《礼记·学记》,曰:“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教师的地位极其重要,他们应该是“道”的载体,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在学生心中深深扎根,教师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教师不讲“师道”,后果不堪设想。
正因如此,“师道”必须尊贵、庄严,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们有爱有敬、尊重人性、严谨为学,我们的民族信仰体系才能牢固树立起来。
③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涌现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
徐特立坚持兴办平民教育,( )视他为一生的先生;陶行知穷毕生精力钻研教育理论;民族危难时刻,朱自清、闻一多等诸多学者云集西南联大,为国家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
“痴心教师”张心芸,“苗乡挑夫教师”周宏军,时代楷模黄大年。
他们身上,闪耀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典范,闪耀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闪耀着“科教兴国,振兴中华”的强国之光。
④如今社会格外重视教育,教师更是被寄予沉甸甸的期待,“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生注意:1。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
本卷命题范围:必修①-必修④。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形象,也是中国传统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
在君子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孔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君子文化,孔子的意义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转折性的、根本性的和特殊性的。
转折性,是从孔子对于君子内涵的改变角度来说的。
君子这个概念并非孔子发明的,而大体上是在社会身份和地位意义上使用,指的是那些具有崇高地位的士大夫形象.将身份君子转变为道德君子,是孔子对于君子文化的转折性意义所在.在孔子这里,作为身份意识的君子还是存在的,但最为重要的是,君子具有了道德的意义。
对孔子来说,君子重要的不是社会身份,而是能自觉承担道义。
由君子来承担道德的责任,是孔子对于君子形象最为根本性的改造。
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为什么是君子必须承担道德责任在这个问题上,我一直认为是孔子思维方式最大的成功.在孔子之前,君子就是有身份和社会地位的人。
既然有社会地位,那就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即权利和义务的对等。
其实,儒家的伦理原则也非常强调对等,儒家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来讨论道德的,既然是关系,那自然是双向的、对等的。
当孔子把道德的责任置于君子之上时,就清楚地表达出了儒家道德理想的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两个层面:在道德实现方式上,孔子或者说儒家并不是没有任何区别地要求所有人都以道德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要求,而是强调君子必须承担道义。
孔子就很清楚地指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崤.函(yáo) 庠.序(xiáng) 不积跬.步(kuǐ)买椟.还珠(dú)B.棘矜.(qín) 万乘.(shèng) 比权量.力(liàng) 一暴.十寒(pù)C.逡.巡(qūn)靛.青(diàn) 锲.而不舍(qiè) 饿殍.遍野(fú)D.孝悌.(dì) 句读.(dòu) 一夫作难.(nàn) 祸起萧.墙(xiāo)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告诫披肝沥胆徇私舞敝莫逆之交B.渎职文过饰非责无旁贷招然若揭C.忖度荒诞不经牵强附会栉风沐雨D.荼毒满目疮痍沤心沥血轻歌慢舞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这所普通中学近日已为我市的重点中学。
[2]微生物“偷渡”到太空并在空间繁殖,目前已成为载人航天领域中一个解决的严重问题。
[3]这样做稳妥,但是太费事,太耗费时间,我就怕这个工程赶不过来。
A.进升急需固然B.晋升亟待当然C.晋升亟待固然D.进升急需当然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紧要关头,有极少数干部,或无动于衷,或畏葸不前....,其所作所为,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身份极不相称。
B.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D.编辑部小李的文章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用词恰当,真可谓疏而不漏....,令读者叹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检察院通过立案调查,发现王斌在任区税务局长的短短半年时间里,利用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竟然贪污了数百万元。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批评大概是最勇于自我革新的文类。
一段时间以来,这一文类将革新重点放在“文体”上。
批评家们热衷于谈论“文章之道”,试图将文学批评从学术阵营拉到文学阵营中来。
因为,倘若没有风格,批评断然是不可能成为文学而只是文学的附属品,因而无法战胜时间。
在我刚刚开始学习批评写作的时候,就接受了诸如此类的教诲。
如果还不能写得好一点,就写得漂亮一点吧。
我叹服于别林斯基的气盛言宜,激动于桑塔格的锐利精致,感佩于李健吾的才华横溢。
对于我来说,他们都显示了“文章”的典范,展示了文学批评之美是多么迷人。
时至今日,在漫长试笔和不断试错之后,我终于认识到,“写得好”与“写得漂亮”之间,还是有着不言自明的距离。
倘若没有深邃思想,所有“漂亮”都不过是虚妄。
就好像好看的皮囊与有趣的灵魂并不一定永远合体,如果让我选择,我肯定会选择有趣的灵魂。
无法想象,别林斯基、桑塔格、李健吾们只擅长遣词造句,只提供空洞无物的“美文”,他们大约无法穿越时间和空间,投递到我们的文学生活中来。
是的,思想是文学批评的盐,是灵魂,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火,也是文学批评赖以存续下去并诱使一代又一代杰出头脑投身其中的理由。
那么,思想又是什么呢?思想是对文学作为一门艺术的不断重新定义与发现。
思想还包括认识生活的能力,辨别现实生活与文学世界的关联与差别的能力以及将知识、情感与智慧结合在一起的能力。
由是,文学批评摆脱对他人文本的依附地位,获得了与他所评论的对象携手前行的资格,共同在这广袤的人世间探险,共同探究人类生活新的可能。
接下来需要追问的是,思想从何而来?思想需要广博的知识,需要披荆斩棘认识生活的勇气和能力,也需要理解言辞的智慧,特别是,它需要理论视野。
滥用理论固然是错误的,但如果完全放弃理论训练,丢掉理论透镜,文学批评可能沦为仅仅抒发个人情感的读后感。
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2019-2020学年下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卷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善待野生动物的理念和实践在我国有着漫长的历史,到了宋代又有了新的表现和探索,这较好地体现在诗和词这两种当时最为流行的艺术形式之中。
在宋代诗词中,一方面有围绕人类善待野生动物的方式方法进行的细致描写,另一方面还贯穿着一些具有强烈人文意识的独到理念。
宋代诗词细致描写了对待野生动物的各种场景和操作环节。
其中以和善仁爱的方式对待野生动物的活动也有不少记载,由于场合和条件不同,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
一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尽量以善心XXX对待野生动物。
XXX的《放鱼》说:“捉鱼浅水中,投置最深处。
当暑脱煎熬,翛然泳而去。
岂无良庖者,可使供七箸。
物我皆畏苦,舍之宁啖茹。
”这是XXX所记自己救鱼食素的一次生活经历。
XXX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说:“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这都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能碰到的事,举手之劳可以为动物放一条生路。
虽然XXX的说法有一定宗教背景,但对普通人也有启示意义。
二是尽可能人性地看待捕捉的野生动物。
人类在和野生动物的“交往”中肯定会捉取大量野生动物。
除大部分被杀掉之外,人类还有较为“友善”地看待它们的方式办法。
宋代有大量的放糊口动,这在诗词中有很多描写。
XXX《驯鹿》讲到本人想放掉一只被网捉住的鹿,“XXX动XXX,吾欲纵尔山之傍”“饮泉啮草当远去,山后山前射生户”,他不仅但愿这头驯鹿回到适宜本人生存的山野之中,而且奉劝它避开猎户。
不过,当时墨客们关于放出产生了意见分歧。
XXX《长命洲》写道:“狐狸口腹应潜饱,就死多于日放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好的事物人人向往,若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它也容易被遮蔽。
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
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
孩子的答案,耐人寻味。
如何擦亮发现美的眼睛,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去回答的课题。
众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
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
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
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
然而,如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赋予美育应有的位置,以更有力的抓手、更具体的评价机制,去培养和提升每一个公民的审美能力,却长期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或许是因为,社会上并没有形成对审美能力的饥渴感。
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美感的存在。
美术馆内,许多人驻足于一幅名画前,凝神欣赏;音乐厅内,观众为一首乐曲微笑、颔首、动心;街头驻足,白发苍苍的老人,衣着得体、妆容精致地在你身边神采奕奕地走过,这些都是美的窗口。
可是,肯定也有不少人认为,美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养家糊口,不懂审美也没什么大不了。
只是,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个人来说,它关系到感受生活的能力。
我们每个人身处相同的世界,但是对于美的理解不同,打量世界的视角不同,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不同。
难怪有人说,“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
对社会而言,审美能力也是培育历史文化意识的重要基础。
如今,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后选择去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玛雅美术馆参观,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却不在少数;尽管城市中的雕塑越来越多,但真正走入市民精神生活的却寥寥无几;艺术品市场繁荣火爆,但泡沫也不小,个别收藏者连作者都不了解就举牌,一转身又投向下一场拍卖。
可见,缺乏足够的审美能力和对于美的内在追求,国民很难在内心深处真正树立文化自信,也很难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不断提升现代文明的水位。
从这个意义上讲,美育是一种刚需。
从现在起,全社会真正行动起来,支持美育发展,建立科学的美育评价制度,为时不晚。
尤其是学校教育,要把美育课的开展真正重视起来,注重引导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审美情趣,保护好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很多时候,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更加幸福。
当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
(摘编自赵婀娜《美育是一种刚需》)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美是有力量的,于教育而言,就是通过美育的教育来培养人的坚强性格和独立人格。
B.培养和提升公民的审美能力长期缺少有效的方法,主要是因为社会对审美能力不重视。
C.没有足够的审美能力,就不可能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升现代文明的水平。
D.全社会支持美育发展,建立科学的美育评价制度,尤其要靠学校把美育教有落实到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2段直接或间接引用孔子、蔡元培、乔布斯等人的名言进行论证,强调了美育的重要性。
B.文章第4段采用了例证法来论证观点,既有点例又有面例,二者相辅相成,增强了说服力。
C.文章第5、6段从个人和社会两个维度论述了审美能力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D.文章论证思维严密,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逐层深入,环环相扣。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生的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美感的存在,可以说,美的即是有趣的,有趣的即是美的。
B.城市雕塑难以真正走入市民精神生活,多是因为市民缺乏足够的审美能力,不能理解雕塑之美。
C.国民要想在内心深处真正树立起文化自信,拥有足够的审美能力和对于美的内在追求必不可少。
D.为美献身是一种精神追求,为面包而活是一种物质追求,有时精神追求比物质追求更令人幸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绿色的雨雾赵丽宏汽车沿着盘山公路缓缓地向上爬着,莫干山,它那迎面扑来的一片绿色,使我的整个身心都沉醉在一种未曾有过的清爽之中了。
到达山顶的荫山街,安排好住宿,已经是黄昏,细细观赏这秀美的山林,只能留待明天了,那一晚,枕着幽幽的林涛声睡去,梦境,也仿佛是一片绿色……一阵阵清脆婉转的鸟鸣把我从梦中唤醒了。
推开窗,飘然飞进来一片透明轻柔的白羽纱——哦,是雾。
向窗外望去,只见白蒙蒙、混浊浊一片,看不见选山,看不清近处的树林,更不用说朝霞旭日了,只有那如烟如纱的雾,淡淡的,轻轻的,在清晨湿漉漉的空中飘来飘去……雾,竟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笼罩了群山,我不禁一阵失望,这扫兴的天气!然而几位同伴却兴致不减:“走,雾中游山,别有风味呢!”走出宾馆,是一片幽深的竹林,飘忽的雾慢中,看不清竹林的深度,只听见竹叶在晨风里絮语:沙啦啦,沙啦啦……一颗水珠滴落在我的脸上,凉丝丝,怪惬意的。
抬头望去,一族水灵灵的竹叶,含着一颗颗晶莹闪烁的露珠,像一团碧绿的翡翠,在我的头顶颤动着。
这一团翠绿,仿佛点亮了我的惺忪的眼睛:从轻悠悠流动的雾中,恍恍惚惚地闪出淡淡的绿来,一星星,一团团,一片片,就像有人在雪白的宣纸上轻轻泼洒下一片绿色,慢慢地化开、化开……沿曲折逶迤的石板小径走着,越走,这绿便显得越真切,越浓都,竹叶上的水珠,不时地滴下来,落到我的脸上,手上,流进我的颈子里,似在撩拔着游人的兴致,同伴们的头发都被雾气打湿了,眉毛和睫毛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小水珠。
走出竹林,山道开阔了,雾也变得更为透明,而且流动得更加迅速,此时的雾中山色,随着轻绡羽纱似的雾气悠然流动,远山近峦时时显露出淡青色的,隐隐约约的、飘飘忽忽的曲线,使人在神奇之中感觉到一种亲切,我似乎不怎么讨厌这雾了,我觉得自己仿佛是一个探宝者,正在这茫茫雾海中寻找着稀世的珍宝,不时地为一些突然的发现而惊喜得叫起来一当一座精巧的建筑闪烁着缤纷的色泽,突然从雾幔中探身而出的时候;当一块奇异的岩山突然横在眼前,挡住你的去路的时候;当一丛野花摇曳着露珠莹莹的花瓣,突然出现在路边的时候;当一汪清亮的泉流发着叮叮咚咚的声响,突然涌到你的脚下的时候;当你在艰难的攀登之中,突然发现峰回路转的时候……真的,这真是一种很难得的乐趣,就像人们在生活中的追求,那些被追求的目标,往往不是可望可即、一清二楚的,但它们存在着,并且永远在那里等待着,只要你不懈地寻觅,它们总会突然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出其不意地送给你一种成功的快乐。
“哗哗哗,……”一阵阵深沉雄壮的流水声,仿佛从极其遥远的地方,穿过雾的封锁传了过来。
“快到剑池了!”同伴们又是一阵惊喜,很想远远地眺望一下这莫干山中的第一名胜,然而不行,雾,依然把一切罩得严严实实,云雾弥漫的山谷显得空溟缥缈,只有那一阵阵深沉的流水声,不停地从山中飘来,与乳白的雾气搅和在一起,形成一片神秘的气氛。
在这种气氛里,很自然地想起了关于莫干山的那些神奇的传说。
当年,莫邪和干将就在这山中铸剑。
在氤氲的团雾之中,我仿佛看见他们正在剑池旁磨剑,在炉火旁炼剑。
莫邪,这美丽而又勇敢的女子,为了炼出宝剑,纵身跳进了熊熊妒火,她的衣裙,是绿色的……哗哗的流水声越来越响。
终于,一道喷溅着雪白的水花、迸发着震耳的喧响的瀑布,从雾中显露出来,就像一柄硕大无朋的宝剑从天外飞下来,直插进一个绿森森的深潭之中,整个雾中的世界,都因之而颤动起来……离开剑池踏上登山石径时,竟下起雨来,弥漫的晨雾转瞬间都凝成了雨珠,亮晶晶的雨珠滴在竹叶上,飘在泉潭中,发出许多轻微悦耳的声音。
一些游客撑起了彩色的雨伞,于是,青苍苍的雨雾里,便绽开一朵朵耀眼的小花……到达山顶,雨停了,云隙里,射下来一缕缕金黄色的阳光。
登上宽阔的观日台极目四望,绿色的远山、绿色的竹林、绿色的湖泊,一切都历历在目了。
刚才还漫山飘飞的雾和雨,仿佛都已溶化在这一片清新的绿色之中。
但愿这绿色,能长久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一九八0年秋,莫干山一上海(选自《赵丽宏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出版)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叙述细腻生动,兼用记叙、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既写出了作者游山的所见所闻,也写出了作者游山的所思所感。
B.文章插入干将和莫邪铸剑的神奇传说,与剑池流水声、雾气形成的神秘气氛相交融,既增添了莫干山的神秘色彩,又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C.文章多处运用不同形式的叠音词,如缓缓、白蒙蒙、淡淡的、隐隐约约、一缕缕等,使文章洋溢着和谐的音韵美,读来朗朗上口。
D.文章以作者游览莫干山的行踪为线索,采用换点定景的写法,描绘了一幅幅绚丽多彩、朦胧曼妙的雨雾图,让人如临其境。
5.请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6分)6.对“绿色的雨雾”,作者的情感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毕业生就业呈现新格局不再扎堆北上广深,“新一线”城市受青睐步入8月,毕业生大部分已经开启全新的职业生涯,但与以往扎堆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就业格局不同,蓉渝杭等“新一线”城市越来越受青昧,在就业意愿的转变与各大城市频频出招揽才的双重作用之下,中国毕业生的就业格局正呈现新的变化。
就业新宠“新一线”“宁要大城一张床,不要小城一套房”。
这曾经是毕业生就业心态的写照,而今,这样的想法则显得有些过时了。
日前,国内生活服务平台58同城发布的《2017年高校毕业生招聘报告》显示,2017年毕业生简历投递量前十的城市依次为广州、成都、北京,重庆,深圳,郑州、上海,长沙、杭州、贵阳。
北上广深已经不是“独宠”,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2017年夏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也显示,“新一线”城市就业市场火爆,成都、西安等跻身求职者最热衷十大城市。
所谓“新一线”城市是相对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而诞生的说法。
据第一财经旗下数据新闻项目“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榜单,今年进入“新一线”的布15个城市,包括成都、杭州、武汉、南京、重庆、天津、苏州、西安、长沙等。
其实,人才分流现象早就有体现。
据猎聘网数据,2016年人才净流入占比排名T0P20的城市中,杭州、长沙、武汉包搅前三。
猎聘网相关负责人分析,这3个城市的共同特点是:省会城市,环境宜居,雾霾少,产业比较优势突出,“比如,杭州和武汉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很发达,而长沙娱乐传煤产业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