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

合集下载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儿童头皮针静脉输液法(儿科护理学课件)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儿童头皮针静脉输液法(儿科护理学课件)

目的
评估
准备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5.根据患儿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 再次核对,向患儿及家长交代输液注意事项。
6.协助患儿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7.整理用物,洗手并记录。 8.输液完毕,轻轻取下胶布,关闭调节器,将针头
拔出,用无菌棉球压迫片刻后以胶布固定。
目的
评估
准备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注意药物配伍禁 忌。
目的
评估
准备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4.头部静脉穿刺:①患儿仰卧或侧 卧,头垫小枕,助手站于患儿足端, 固定其肢体、头部,必要时采用全 身约束法。操作者立于或坐于患儿 头端,必要时剃去局部头发,选择 静脉,皮肤消毒液消毒皮肤,再次 查对。
目的
评估
准备
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步骤
注意事项
4.头部静脉穿刺:②操作者以左手拇 指、示指分别固定静脉两端皮肤, 右手持针,在距静脉最清晰点向后 移 0.3cm处将针头与皮肤呈15°~ 20°角刺入皮肤,然后沿静脉向心 方向穿刺。见回血固定针头,打开 调节器,滴注通畅后用无菌敷贴固 定。
2.穿刺中注意患儿的面色和一般情况,以免发生意外。
3.针头刺入后,如无回血,可用注射器轻轻抽吸,仍无 回血时,试推少量液体,若通畅无阻,皮肤无隆起、无 变色,说明穿刺成功;如皮肤变白表明进入小动脉,应 立即拔出针头重新穿刺。
4.根据患儿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随时 观察输液情况,如输液速度、有无局部肿胀、针头脱 出、输液反应等。
第5章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第10节 头皮针静脉输液法
目的
评估
准备
操作步骤

头皮静脉输液法技术操作规程

头皮静脉输液法技术操作规程

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其特点是分支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浅表易见,不易滑动,便于固定。

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既不影响病儿保暖,又不影响肢体活动。

临床常选择颞浅静
14—51/210ml注射器(抽吸重量盐水用),备皮用具,其余同周围静脉输液法。

2
(1)必要时剃去局部头发,由助手固定病儿肢体和头部,护士位于病人头侧选择静脉作穿刺,注意头皮静脉和动脉的鉴
头皮静脉头皮动脉
微蓝色正常肤色或浅红色
无有
管壁厚,不易被压瘪
活动度不易滑动易滑动
血流方向向心离心
(2)用70%
(3)接上头皮针(或用注射器接头皮针),排尽空气。

操作者的左手拇指、食指分别固定静脉
两端,右手持针沿静脉向心方向平行刺入,见回血后用胶布固定针头(方法同前)。

如误入动脉,则回血呈冲击状,推注药液时阻力较大,且局部迅速可见呈树枝分布状苍白,有的
(4)按病情和年龄调节滴速,一般不超过20滴/min。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小儿头皮静脉一次穿刺成功技巧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是最基本的治疗手段之一,因此,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每个儿科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

笔者结合十多年的临床经验,不断地研究、探索,现将小儿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的技巧介绍如下.2.1 小儿头皮静脉特点小儿头皮静脉丰富浅显易见,血管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回流故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回流。

额正中静脉粗、直、不滑动、易固定,一般为首选;额浅静脉及颞浅静脉浅、直,暴露明显、不滑动,因血管较细,穿刺技术难度大;耳后静脉稍粗,但皮下脂肪厚,不易掌握进针深浅度,且不好护理;颅骨缝间静脉较粗、直,但易滑动。

2.2 头皮针选择以4.5号头皮针为宜,因4.5号头皮针的针尖斜面较小,穿刺成功后根据血管的走向、曲直针头可随意选择送入血管的深浅,不会造成送针过浅而有一半针尖斜面在血管外引起液体外渗,如头皮血管较粗或特殊治疗需要,亦可用5.5号头皮针或静脉留置针。

2.3 血管的选择区别头皮静脉和动脉(手指触摸有搏动感),选择合适的静脉,辨别粗细、深浅、活动度及走向。

一般选择粗、直、易固定的额正中静脉为首选,其次为额浅静脉和颞浅静脉,亦可选择耳后静脉、眶上静脉、颅骨缝间静脉等。

2.4 皮肤准备毛发影响胶布的粘贴,导致固定失败,应递除进针部位周围约3 cm处皮肤的毛发,避开受损、感染、囟门和骨隆突处皮肤。

2.5 执针手法传统的手法用右手拇指和示指执针柄上、下面,进皮肤后改为执针柄的前、后面刺入血管。

此手法的缺点:手掌心朝上,手的灵活性欠佳,不好掌握进针的力度和速度,造成速度过快或过慢现象,过快穿破血管,过慢不能顺利的进入皮下,且进入皮下后变换执针手法容易视线分散以及针柄摆动,造成针尖失准,导致穿刺失败。

现我院采用的手法:右手拇指和示指执针柄的前、后面,指尖顶到针柄的根部(手不可触及针梗)稳妥执针。

此执针手法的优点:手背朝上,手比较灵活,且进入皮下后不用变换手法一气呵成。

儿科护理学头皮静脉输液法课件,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儿科护理学头皮静脉输液法课件,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 6.穿刺者一手绷紧血管两端皮肤,另一手持针沿静脉走向方向进针, 见回血后松开调节器,如点滴通畅,针尖处无肿胀,可用胶布固定, 调节滴速,固定针头,再次核对。
• 7.整理用物,并做好相关记录,向患儿家长交代注意事项。
• 8.输液完毕,轻轻取下胶布,关闭调节器,将针头拔出,用无菌棉 球压迫直至不出血为止。
• 2.洗手、戴口罩,在治疗室内按医嘱配好输液药物,插输液器。
• 3.携用物至患儿床旁,核对患儿和查对药液后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 上,排尽空气。
• 4.患儿仰卧或侧卧,头垫小枕,枕上铺治疗巾,枕头放于床沿,助 手站于患儿足端,固定其肢体、头部。必要时采用全身约束法。
• 5.穿刺者立于患儿头端,选择穿刺静脉,一般选用额上静脉、颞浅 静脉和耳后静脉。根据需要剃去穿刺部位的毛发,消毒皮肤后再次 核对。
【注意事项】
•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注意药物的浓度、剂量 及配伍禁忌。
• 2.注意区分头皮动静脉。 • 3.穿刺中注意观察患儿的哭声、面色及病情变化,必要时暂缓穿刺。
感谢观看
讲授人:

联系电话:
头皮静脉输液法
【目的】
• 1.使药物快速进入体内。 • 2.补充液体、营养,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纠正血容量不足。
【准备】
• 治疗盘、输液器、液体及药物、头皮针、消毒液、棉签、弯盘、胶 布、治疗巾、根据需要准备剃刀、肥皂、纱布、固定物等。
【操作方法】
• 1.检查药液和输液器,带输液卡核对住院号、姓名,评估患儿的情 况,做好解释工作,为婴幼儿更换尿布,协助排尿。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操作目的用于小儿静脉输液、输血、给药。

二、物品准备选4-5号半头皮针2个、按需要备5-10ml注射器2具(抽吸生理盐水用)、备皮用具、输液器2具、治疗盘、液体、输液本、输液单、棉签、垫巾、胶贴、洗手液、污物桶、弯盘、PDA三、操作流程报告:我是××科护士××,我操作项目是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现物品准备完毕,是否开始,请指示?是!→洗手(六步洗手法)戴口罩→取输液本核对输液单并查对液体(液体品名、粘贴标示、挤压液体,对光查液体5秒)→ 检查输液器(名称、日期、效期和挤压)→ 口述:请二人查对→推车入病房→ 您今天感觉好些了吗?→PDA扫码核对患儿床号、姓名→走到患者床前(您是*床**吗?现在我要为您的宝宝输液了,宝宝去厕所吗?今天需要给宝宝进行头皮静脉输液,请您配合一下)→调整检查输液架或吊杆→ 铺垫巾选择血管(嘱家长扶住患儿手、脚)→备皮→打开生理盐水→取5ml注射器抽取液体→PDA扫液体和腕带并挂液。

[计时开始](告知:*床***第一组为您输的为**药物,起***作用)→ 连接输液器排气(第一次排气无液体外滴、无气泡)→ 准备胶贴→ 消毒(75%乙醇溶液消毒皮肤,面积直径大于5-8cm)→对光查对输液管道→ 分离针头(入利器盒)连接头皮针并正确排气→ 与皮肤呈5°-10°进针(口述:现在为您宝宝穿刺了),见回血后平进少许→粘胶贴→ 连接输液器→调节滴速(您现在的滴速每分钟**滴,[计时结束]适合您的滴速是每分钟**-**滴,您这袋液体大概×小时输完,在此期间您如果出现心慌、气短、皮肤瘙痒等不适请及时告诉我,今天值班护士是×××,我们将会经常巡视病房,若巡视不到请按呼叫器)→取回垫巾→ 拿输液单再次查对液体、床头卡并行签字。

口述:*床**,液体已为您输好,今天共*组液体,您还有别的需要吗?)→ 输液单挂于输液架→整理病人衣被(口述:请您好好休息)→ 洗手。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及特点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及特点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及特点
弋矶山医院
前言
静脉注射是临床最基本的治疗手段之一, 随着医疗水平和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 断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已成为临床护理人 员应该熟练掌握的基本功。相比之下,掌 握小儿头皮静脉注射技巧则更困难。做到 一针见血,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保证及时 准确用药,为治疗和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减少医患纠纷。
进针手法
值得一提是: 穿刺者左手必须绷紧穿刺血管周围的 皮肤,使针身与血管平行向前推进,否则 皮肤易滑动,造成穿刺困难,甚至穿破血 管壁,同时也起不到固定头部的作用。 手持针柄时要上下捏住针柄,这样才 能保证头皮针稳定地刺入皮肤,因为小儿 不可能像成人那样配合。
穿刺时切忌过速,否则易穿破血管, 造成穿刺失败。 对于血管细小、不充盈而无回血者, 可试推入极少量液体,如畅通无阻、皮肤 无隆起及变色现象,滴入顺利,证实穿刺 成功。
选择静脉穿刺点的方法
轻压横摸法:如选用额静脉时,用食指 在额部轻压横摸,可摸到一条凹陷,该血 管位于凹陷内,上下移动触摸,可摸到富 有弹性、有空感的1条血管。 静脉按摩法:用双手的掌根部四肢静脉 从血管的近心端沿静脉走行环形按压指端, 用力均匀反复按摩3~5次,再用止血带结 扎血管的近心端,松紧要适度,然后由远 心端向近心端按摩,血管充盈显露,此时 静脉穿刺较易成功。
善于总结失败原因
4 .气候寒冷,血管收缩。
5. 部分患儿静脉暴露不清晰,致血管充盈 度不够或病情危重,状态不佳,增加穿刺 难度。
成功心得体会
穿刺时切忌过速,否则易穿破血管,造 成穿刺失败。 对于血管细小、不充盈而无回血者,可 试推入极少量液体,如畅通无阻、皮肤无 隆起及变色现象,滴入顺利,证实穿刺成 功。
选择静脉穿刺点的方法
热敷法: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 血液循环,使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 负压进针法:对细小血管、休克患儿的 血管,宜采取负压进针法,即一边穿刺一 边由助手回抽注射器,往往收到很好的效 果。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C目前二
右手拇指和中指执针 柄旳前背面,食指按 在针柄上。优点:持 针更稳,不易晃动
针头旳固定
1
穿刺成功后用左手食指 固定针柄于小儿头皮上, 左手拇指垫于针柄旳下 方,保持针头与血管平 行,预防针尖翘起。
2
3
右手打开打开输液器开
关,观察通畅后贴胶布。
第一条胶布贴于针柄--在悬空旳针柄下垫棉球--第二条带棉纱旳贴在 针眼处---第三条从针柄 下交叉向上粘贴---第四 条把头皮针旳塑料管向
❖ 4、室内光线不佳,太暗或者反光造成难度增长 ❖ 5、拿针时拿针柄旳上、下面,影响针尖进入血
管旳精确度。
小儿静脉输液旳注意事项
❖ 1、操作时严格无菌,防止草率进针,破坏血管,切忌误 入动脉。
❖ 2、合理使用和保护静脉,由远端到近端。 ❖ 3、针头要牢固粘贴,不可漂浮, ❖ 4、拔针时,应逐层分离胶布,用敷贴按压住针眼,迅速
心端向近心端按 不良者尤其合用 摩,使血管充盈
执针手法
A老式手法
右手拇指和食指执针 柄上下面,进皮肤后 改执针柄旳前背面。 缺陷:手掌心向上不 好掌握进针旳力度和 速度,过快穿破血管 ,过慢不能顺利进入 皮下,且进入皮下需 换手法,易分散视线 及针柄摆动,造成针 尖失准,穿刺失败
B目前一
右手拇指和食指执针 柄旳前背面,指尖顶 到针柄旳根部。优点 :手背朝上,手比较 灵活,且进入皮下后 不用变换手法,一气 呵成
四肢静脉可先用 止血带扎血管近 心端进行压迫, 向近心端推行3-5CM,以到达 静脉充盈旳目旳
额静脉,用食指 用手掌根部从四 经之前几种措施 在额部轻压横摸, 肢静脉旳近心端 选到合适血管时, 可摸到一条凹陷, 沿静脉走向环行 在患儿手及足背 该血管位于凹陷 按压指端,用力 浅静脉丰富旳部 内,上下摸,可 反复按摩3--5次, 位,用手掌由轻 触及有弹性、有 再用止血带扎血 渐重怕打3-5次, 空感旳一条血管 管近心端,由远 此法对末梢循环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操作方法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操作方法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操作方法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一种给予小儿经头皮静脉输液的方法,常用于小儿因各种原因不能通过其他途径输液时的急救治疗。

操作方法如下:
1. 选择适当的输液部位:选择头皮的静脉较粗大、质地坚韧、无明显扩张的部位作为输液点。

常用的输液点位有前C点和正中C点。

2. 洗手并戴好手套:操作者务必保持双手清洁并戴上无菌手套。

3. 准备器材和药物:准备好静脉输液的器材,如输液瓶、输液管、滴管、输液座、贴纸等。

同时准备好需要输注的药物。

4. 保持患儿稳定并注意麻醉:在进行操作前,应保持儿童的身体稳定并使用局部麻醉药物。

5. 寻找输液点位并消毒:用酒精棉球清洁输液点位,并用无菌消毒剂进行消毒。

6. 固定输液座和注射针:将输液座固定在输液点位上,接上输液管和滴管。

然后将已连接到滴管的注射针插入输液点位。

7. 开始输液:打开滴管的夹子,调节滴速。

8. 观察患儿状况:开始输液后,密切观察儿童的状况,包括输液速度和输液反应等。

9. 给药结束并拔针:按照医嘱给药时间结束后,将注射针拔出,注意避免针头剧烈晃动。

10. 观察和记录:输液结束后,密切观察儿童的状况,并及时记录输液时间和输液量等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一项专业技术,操作时务必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灌肠法
目的: • 刺激肠蠕动,使患儿排出粪便;降温
准备
1.护士准备 了解患儿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测量生命 体征,观察肛周皮肤情况;估计常见的护理问题;根据患 儿的年龄,做好说服、解释工作;操作前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1)治疗盘:内置灌肠筒、玻璃接头、肛管、血管钳、大油布、 治疗巾、弯盘、棉签、卫生纸、润滑剂、量杯、水温计。 2)输液架、便盆、尿布4块。冬季准备毛毯用于保暖 3)灌肠液;常用0.1%-0.2%的肥皂水、生理盐水,温度39-41 度,用于降低体温时为28-32度 3.患儿准备 灌肠前排尿 4.环境准备 关闭门窗,屏风遮挡,调节室温

• 4.如两人操作,则一人协助固定患儿头部,另一 人穿刺。穿刺者立于患儿头端,消毒皮肤后,用 注射器接头皮针,驱除气体后,一手绷紧血管两 端皮肤,另手持针在距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 0.3cm处将针头沿静脉向心方向平行刺入皮肤, 然后将针头稍挑起,沿静脉走向徐徐刺入,见回 血后推液少许如无异常,用胶布固定。 • 5.取下注射器,将头皮针与输液器连接,调节滴 速,并将输液皮条绕与患儿头上适当位置,胶布 固定。 • 6.整理用物,记录输液时间、输液量及药物
操作步骤
• 碘伏消毒患儿穿刺部位及护士左手食指。 • 在患儿腹股沟中、外1/3交界处,以左手示 指触及股动脉搏动处,右手持注射器在股 动脉搏动内测0.5cm处垂直穿刺,边退边抽 回血。 • 见回血后固定针头,抽取所需血量。 • 拔针,用纱布压迫穿刺点5分钟左右至止血, 用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 严格无菌操作,注意观察患儿反应。
操作步骤
•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挂灌肠筒于输液架上,灌肠 筒底距离床褥约30cm-40cm. • 将枕头竖放,使其厚度于便盆高度相等,下端放 便盆。 • 将大油布和治疗巾上端盖与枕头上,下端放于便 盆之下防止污染枕头及床单。 • 用大毛巾包裹约束患儿双臂后使其仰卧于枕头上, 臀部放在便盆宽边上。解开尿布,如无大小便则 用尿布垫在臀部于便盆之间,两腿各包裹一块尿 布分别放在便盆两侧。
股静脉穿刺术
• 目的 • 采取血标本
准备
• 护士准备 了解患儿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心 理状态;根据患儿的年龄做好解释工作;操作前 洗手、戴口罩。 • 用物准备 5ml注射器、碘伏、纱布(棉球)、胶 布 • 患儿准备 仰卧位,固定大腿外展成蛙形,以便 暴露腹股沟区。 • 环境准备 清洁、宽敞,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扫地及 更换床单,
50
1-2岁
200
6个月-.
• 连接肛管并润滑其前端,排尽管内气体,用血管 钳夹紧橡胶管,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婴儿2.54cm,儿童5-7.5cm,然后固定,在用一块尿布覆 盖在会阴部之上,以保持床单清洁。 • 松开血管钳,使液体缓缓流入,护士一手始终扶 持肛管,同时观察患儿一般状况及灌肠液下降速 度。 • 灌毕夹紧肛管用卫生纸包裹后轻轻拔出,放入碗 盘内,若需保留灌肠液,可轻轻夹紧小儿两侧臀 部数分钟。 • 协助排便,擦净臀部,取出便盆,为小婴儿系号 尿布包裹,使其舒适。 • 整理用物、床单元,记录溶液量及排便性质。
注意事项
•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注意 药物配伍禁忌。 • 2.针头刺入皮肤,如未见回血,可用注射器轻轻 回抽以确定回血;因血管细小或充盈不全而无回 血者,可试推入极少量液体,如畅通无阻,皮肤 无隆起及变色现象,且点滴顺利,证实穿刺成功。 • 3.穿刺中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和一般情况。 • 4.根据患儿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 观察输液情况,如速度是否合适,局部有无肿胀, 针头有无移动、脱出,瓶内液体是否滴完,各连 接处有无漏液,以及有无输液反应发生。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
• 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分支多互相 沟通交错成网,易于固定,方便小儿 肢体活动,常用的静脉:额上静脉, 颞浅静脉及耳后静脉等
目的
• 补充液体、营养,维持体内电解质平 衡。 • 使药物快速进入体内
准备
• 1.护士准备 了解患儿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对输液的 认识程度、心理状态,观察穿刺部位的皮肤及血管状况; 根据患儿的年龄做好解释工作;操作前洗手,戴口罩。 • 2.物品准备 (1)输液器、液体及药物。 (2)治疗盘:内置安尔碘,棉签,弯盘,胶布、头皮针、无 菌巾内放有已吸入生理盐水的注射器、一次性剃刀。 3、患儿准备 为小婴儿更换尿布,协助幼儿排尿,顺头发方 剃净局部毛发。 4、环境准备 清洁、宽敞,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扫地及更 换床单。
注意事项
• 根据小儿年龄选用合适的肛管和决定灌肠液量 • 灌肠中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液体流入速度易慢, 并注意观察小儿情况,如小儿疲乏,可暂停片刻 后再继续,以免小儿虚脱;如小儿突然腹痛或腹 胀加剧应立即停止灌肠,并于医生联系,给预处 理。
不同年龄患儿灌肠液量
年龄 灌肠溶液量 年龄 灌肠溶液量
6个月以下
操作准备
• 1.在治疗室内核对、检查药液、输液器,按医嘱 加入药物,并将输液器针头插入输液瓶塞内,关 闭调节器。 • 2.携用物至患儿床旁,核对患儿(床头卡、手腕 带)再次查对药液,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排 尽空气。 • 3.将枕头放在床沿,使患儿横卧于床中央,必要 时全身约束法约束患儿(家人一人固定头及躯干 部,一人固定双下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