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五年级数学复习资料重点

五年级数学复习资料重点

五年级数学复习资料重点五年级数学课程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涉及的知识点也更加深入,难度升级,需要同学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期末考试,我总结了以下重点复习资料。

1. 有关数与代数方面的知识点首先,我们需要重点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

然后,同学们需要深入学习数字的运算,例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在代数方面,同学们需要了解有关变量的概念,以及如何应用变量来求解代数式。

同学们也需要学会如何书写代数式,并正确地运用代数式进行计算。

2. 关于分数和小数的转化在数学学习中,分数和小数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同学们需要学会如何将分数和小数进行转化,并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分数更适合使用,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小数更适合使用。

3. 关于几何学方面的知识点在几何学中,同学们需要了解有关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例如,同学们需要学会如何区分圆形和正方形,并了解它们各自的性质。

同学们还需要了解多边形的类型和特点,例如三角形和四边形等等。

在学习平面几何学的同时,同学们还需要了解三维几何学的知识点。

例如,在三维几何学中,同学们需要了解有关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等物体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式。

同学们还需要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例如通过计算测量物体的容积和表面积等。

4. 关于数据收集和统计方面的知识点最后,同学们还需要重点掌握数据的收集和统计方法。

例如,同学们需要学会如何在实验中进行数据收集,并学会如何用图表的方式展示数据。

统计分析是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同学们需要学会如何计算不同数据类型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等指标,并能够合理运用这些指标进行数据分析。

综上所述,五年级数学复习资料包含了数字比较、代数、分数和小数转化、几何学以及数据收集和统计等重点方面。

通过充分复习这些知识点,并在实际中灵活应用,同学们一定能够取得不错的考试成绩。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第二三单元,整理和复习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第二三单元,整理和复习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第二三单元,整理和复习归纳一、基础知识整理(一)位置1.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就是数对。

2.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3.写数对时,用括号把列数和行数括起来,并用逗号隔开。

即(列数,行数)注意:两个数的位置不能颠倒。

(二)、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1.小数除以整数。

(1).先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2).如果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在个位商0,点上商的小数点后再继续除;(3).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要在后面添0继续除。

2.一个数除以小数。

(1).先明确除数有几位小数,再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2).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3).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注意: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移动后的小数点对齐。

(三)、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计算时,一般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算出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数。

也可以直接除到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比较余数与除数的一半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直接舍去尾数,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在尚的末位上加1。

注意:用“四舍”法取商的近似数,商小于准确数;用“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商大于准确数。

3.循环小数(1).定义: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2).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3).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

(4).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

4.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1).用计算器计算。

(2).发现规律。

(3).根据规律计算。

注意:通过算式找规律,重点在于观察算式中的数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5.解决问题(1).进一法:是指在截取近似数时,比管省略部分最高位上的数字是几,都要向前一位进1。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复习(必备14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复习(必备14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复习(必备14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复习第1篇一、复习内容:观察物体,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

二、复习目标: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的改写。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

3、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

4、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画出看到的图形,能用正方体拼搭出相应的图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重、难点:1、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2、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分数大小比较,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以及整数、小数的互化。

3、体积和表面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一些生活中的实物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测量和计算。

四、复习措施:1、对本册内容进行系统归类、整理,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在归纳中,要让学生有序、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全面而系统地思考各类问题,同时对该类型知识进行整合。

2、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复习知识的覆盖面要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强。

3、教师要主动理清知识的体系,分层、分类,拉紧贯穿全册教材的主线,要深钻本册教材,仔细领会编者意图,掌握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知识现状,发现学生普遍不会的,难理解的,遗漏的要重点讲。

4、加强作业设计,进行分层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学习到不同层次的数学知识。

但绝不搞题海战术,不加重学生负担。

复习中的练习设计,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每天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让学生尝试做智力冲浪式的题目,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

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重难点及复习资料

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重难点及复习资料

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重难点及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要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3.6×5表示5个3.6的和是多少或者3.6的5倍是多少。

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2.6×0.4就是求2.4的十分之四是多少。

8.5×3.4就是求8.5的3.4倍是多少。

2.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也就是末位要对齐);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小数末尾有0的要去掉。

3.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即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没有括号的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6.小数点向右移: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知识点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1)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除;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数学五年级上册总复习要点整理

数学五年级上册总复习要点整理

数学五年级上册总复习要点整理一. 算数1. 整数1.1 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1.2 整数的比大小1.3 整数的加减法则及应用1.4 整数的乘除法则及应用2. 分数2.1 分数的概念和性质2.2 分数的比较大小和约分2.3 分数的加减法则及应用2.4 分数的乘除法则及应用3. 小数3.1 小数的概念和性质3.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3.3 小数的比较大小和四则运算4. 算式的变形和计算4.1 算式的基本等式4.2 算式的变形4.3 算式的括号应用4.4 算式的口算加减乘除5. 数的应用5.1 包括数值解释、图形解释等二. 几何1. 植入几何学1.1 植入几何中的点和线1.2 植入几何中的角和三角形1.3 植入几何的统计图形初步2. 视图几何学2.1 视角的概念和画法2.2 视图及其分类3. 几何变换3.1 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和画法3.2 对称的概念和画法三. 量1. 长度1.1 长度的测量1.2 长度的运算2. 面积2.1 面积的概念和测量2.2 面积的运算3. 重量3.1 重量的测量3.2 重量的运算4. 容积和长度之间的换算4.1 容积和长度的概念4.2 容积和长度之间的换算四. 数据1. 数据資料1.1 資料的收集1.2 資料的分析2. 平均数2.1 一般用算术平均数2.2 一般应用3. 计数方法3.1 排列表和频数分布表3.2 众数和中位数五. 算法1. 数字串/字符运算1.1 数字串和字符的概念1.2 字符的比较和分类1.3 数字串的基本操作2. 计算机图形学2.1 图形学的概念和分类2.2 图形计算和显示2.3 特殊效果的实现以上是数学五年级上册总复习的要点整理,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精华资料(上下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精华资料(上下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一、小数乘法和除法1、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2、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被除数的末尾添0再继续除。

5、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6、循环小数的意义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7、循环节的意义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中。

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例1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①②③④例2 明明和乐乐去文具店买笔芯,明明买4支黑色的和5支蓝色的,共付5元钱,乐乐买4支黑色的和6支蓝色的共付5.6元。

每支黑色笔芯多少钱?例3 7.9468保留整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知识回顾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完全相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及重难点整理,精品资料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及重难点整理,精品资料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及重难点整理,精品资料小学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见2.5找4或0.4,见1.25找8或0.8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变式: (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位置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五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梳理: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知识点一: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二: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

如:3.60 “0” 应划去知识点三: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如0.02×2=0.04知识点四: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如240×0.35=84二、小数乘小数知识点一: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2、用计算器来验算三、积的近似数: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号表示。

四、连乘、乘加、乘减知识点一: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知识点二: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

先乘法,后加法。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五、简便运算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计算连乘法时可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几位整数的两个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计算一步乘法时,可将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拆成整十整百的数和一位数相加减的算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对于不符合运算定律的算式,有些通过变形也可以应用。

乘法分配律也可以推广到相应的减法。

一.填空乐园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意义是( 4个0.8是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基础知识复习资料(一)整数1、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6:倍数和因数: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7、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

8、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的倍数有:3、6、9、…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9、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10、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11、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12、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

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13、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4、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4、6、8、9、12都是合数。

15、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16、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17、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28=2×2×718、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例如12的因数有1、2、3、4、6、12;18的因数有1、2、3、6、9、18。

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因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9、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20、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因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21、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2、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23、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14、16、18 …… 3的倍数有3、6、9、12、15、18 …… 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4、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5、几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小数1、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2、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

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3、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三)分数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分数的分类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4、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5、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6、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四)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例题:求20和45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方法一列举法(通用):20的因数:1、20、2、10、4、5;45的因数:1、45、3、15、5、9,所以20和45的公因数是:1、5;20和45的最大公因数:5方法二:短除法(运用短除法,要除到商的公因数只有1时为止。

)5|20 45 4 9 所以20和45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求出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

方法一:12的倍数有:12,24,36,48,60,72……;30的倍数有:30,60,90,120…… 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60。

方法二:用短除法:(运用短除法,要除到商的公因数只有1时为止。

)2|12 30 3|6 15 2 5 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2×3×2×5=60。

(五)约分和通分1、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2、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三性质和规律1、商不变的规律: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

2、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3、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 (3)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位。

(五)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六)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2.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

3. 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

四运算的意义(一)整数四则运算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一个因数× 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二)运算定律1.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5.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6.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

(五)运算法则1.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5. 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6.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7.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8.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9.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的法则进行计算。

10. 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