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公式,讲解,及练习含答案)讲课稿
(完整版)植树问题讲义

4.70.两盆花之间的距离:12÷(7-1)=2(米),(36-1)×2=70(米).
5.4. (50-6×5)÷(6-1)=4(米)
6.3.同学们通过主席台所走的路程包括:主席台的长度和队伍本身的长度.
队伍长:(246÷6-1)×2=80(米),(80+40)÷40=3(分钟).
6.师专附小举行运动会入场仪式,四年级有246名同学排成6路纵队,前后每行间隔2米,主席台长40米.他们以每分钟40米的速度通过主席台.需要______分钟.
二、解答题
7.圆形滑冰场,周长400米,每隔40米装一盏灯.再在相邻两盏灯之间放3盆花,问共需装几盏灯?放几盆花?
8.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在它四周种树,四个顶点都有一棵,这样每边都有5棵,问池塘四周共种树多少棵?
7.在封闭曲线上,分成段数就是需装灯的盏数.同时,因为每段上放3盆花,所以花的盆数是段数的3倍.400÷40=10(盏)......灯,3×10=30(盆)......花.
8.从图可看到,四边共种了16棵,若每边种了(5-1)棵,则4边种了4×4=16棵;若每边种5棵树,四边共5×4=20棵树,去掉四个角上重复的棵数,那么也成了20-1×4=16
第4讲植树问题
知识点、重点、难点
以植树为内容,研究植树的棵树、棵与棵之间的距离(棵距)和需要植树的总长度(总长)等数量间关系的问题,称为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在生活中很有实际运用价值,其基本数量关系和解题的要点是:
1.植树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每段距离×段数=总距离.
2.在直线上植树要根据以下几种情况,弄清棵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
(1)在一段距离中,两端都植树,棵数=段数+1;
五年级上册数数学植树问题讲解一

第一部分:概述1. 近年来,环保意识日益增强,植树种草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作为小学生,我们也要积极参与植树活动,为美丽的家园添砖加瓦。
2. 在数学课上,我们学习了有关植树的数学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仅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我们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3. 本文将针对五年级上册数学中与植树有关的问题进行深入讲解,希望能够引发大家对数学和环保的共鸣,进一步推动植树活动在学校和家庭中的开展。
第二部分:问题一1. 第一个植树问题是这样的:小明和小花在一片空地上植树,他们每人植了一些树,最后小明植了30棵树,比小花多植了6棵树。
2. 我们可以通过代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假设小花植树的数量为x,则小明植树的数量为x+6。
3. 根据题目的描述,我们可以列出方程式:x+6 = 30。
通过简单的推导,我们得出x的值为24,即小花植树的数量为24棵。
4. 通过这个问题,我们不仅可以巩固代数方程的解法,还能够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合理分配植树的数量,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第三部分:问题二1. 接下来是第二个植树问题:小亮和小红又在一片空地上植树,小亮比小红植了18棵树,总共植了多少棵树呢?2. 同样地,我们可以利用代数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假设小红植树的数量为x,则小亮植树的数量为x+18。
3. 根据题目的描述,我们可以列出方程式:x+(x+18) = 总数。
通过简单的推导,我们得出总数的表达式为2x+18。
4. 通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用已知的量表示未知的量,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表达能力。
第四部分:问题三1. 这个问题和树的数量有关,但又不同于前面的两个问题。
问题是这样的:小李植树的树距离为3米,小周植树的树距离为5米,如果两人的横排距离为60米,那么两人植树的颗数相等。
请问小李植了多少棵树。
2.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图形解方程的方法来解决。
我们可以绘制直角三角形,通过勾股定理来解决这个问题。
(完整版)植树问题讲义(1)

植树问题讲义学习目标:1.探索、学习、整理两种大情况下五类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2.能够灵活运用植树问题中的公式处理实际问题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过程:1.定义:植树问题是在一定的线路上,根据总路程、间隔长和棵数进行植树的问题。
2..专题分析:解答植树问题要考虑植树的方式,从大的方面通常分为两种情况,两种情况又可以细分为五种类型的植树问题。
学习脉络:一、非封闭线路植树问题1.两端都植树:棵树=间距个数+1间距个数=棵树-1间距个数=全长÷间距全长=间距个数×间距间距=全长÷间距个数全长=(棵树-1)×间距间距=全长÷(棵树-1)2.一端植树,另一端不植树:棵树=间距个数间距个数=全长÷间距全长=间距个数×间距间距=全长÷间距个数全长=间距×棵树间距=全长÷棵树3.两端都不植树:棵树=间距个数-1间距个数=棵树+1间距个数=全长÷间距全长=间距个数×间距间距=全长÷间距个数全长=间距×(棵树+1)间距=全长÷(棵树+1)二、封闭线路植树问题1.圆形问题:棵树=间距个数=全长÷间距全长=棵树×间距间距=全长÷棵树2.方形问题:四个角都种树每条边上的棵树=每条边上间隔数+1每条边上间隔数=每条边上的棵树-1四条边上总棵树=每条边上棵树×4-4=(每条边上棵树-1)×4=(每条边上棵树-2)×4+41.在一条长30米的小路两旁每隔3米种一棵树,首尾都要种,一共准备多少棵树苗?2.从小熊家到小猪家有一条小路,每隔45米种一棵树,加上两端共53棵,现在改成每隔60米种一棵树,求可余下多少棵树?3.小军从一楼走到三楼用了6分钟,照这样计算,他从一楼走到九楼要多少分钟?4. 学校圆形花坛的周长是36米,每隔4米摆一盆兰花,一共要摆多少盆兰花?5. 张大伯在承包的正方形池塘四周种上树,池塘边长为60米,每隔5米种一棵,四个角上各种一棵,张大伯买了50棵树苗够用吗?6.(拓展提高)正方形的操场四周栽了一圈树,4个角都栽了树,每两棵树相距5米,甲乙从一个角上同时出发向不同方向走去,甲的速度是乙的两倍,乙在拐一个弯之后的第五颗树与甲相遇,把角上的树看作一棵树,操场四周栽了多少棵树?1.学校有一条长60米的走道,计划在道路一旁每隔3米栽一棵树.(1)如果两端都各栽一棵树,那么共需要多少棵树苗?(2)如果只有一端栽树,那么共需要多少棵树苗?(3)如果两端都不栽树,那么共需要多少棵树苗?2.一个池塘的周长为900米,村民准备在它的周围每隔6米栽一棵柳树,应该准备多少棵柳树才够栽?3. 熊大和熊二想在家附近的一条小路的一侧种上果树,他们想每隔5米种一棵,小路的两端都不种,最后他们发现一共种了99棵树,现在大家帮熊大和熊二算一算,他们家附近的这条小路长多少米?4.灰太狼有一块正方形地,它想在这块地四周都种上树,每条边种十棵,每隔10米种一棵,求这块正方形地的周长是多少?5.一根300厘米长的小棒,如果每锯一次要两分钟,那么把这根木棒锯成15厘米的小棒,共需要多少分钟?课后作业:1.有一条长800米的公路,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20米在一棵杨树,需要多少棵杨树苗?2.一个圆形池塘,它的周长是300米,每隔5米栽一棵树,需要树苗多少株?3.锯一条4米长的圆柱形的钢条,锯5段耗时1小时20分,如果把这样的钢条锯成半米长的小段,需要多少分钟?4.爸爸骑车从公司到家一共用了20分钟,其中经过一条路,相邻200米有一个广告牌,爸爸从第一个广告牌到第五个广告牌共花了4分钟,从公司到家的距离是多少米?5.参加城运会受检阅的大型仪仗队共有1200人,平均分成10个方队,队距是5米,每个方队站成10列,排与排之间相距2米,整个队伍总长是多少米?。
【完整版】植树问题专项讲义(五大类型+方法+练习+答案)六年级数学小升初总复习

植树问题最全应用题(专项讲义)六年级数学小升初总复习(五大类型+方法+练习+答案)植树问题是小数数学应用题的重难点问题,主要分为不封闭路线、封闭路线两种情况,可细分为五大考点。
【考点一】非封闭路线的两端都要植树【方法总结】若题目中要求在非封闭路线的两端都要植树,则植树棵数就比分成段数多1,可得到:植树棵数=间隔个数+1;植树棵数=植树全长÷间隔距离+1;间隔距离=植树全长÷(植树棵数-1);植树全长=间隔距离×(植树棵数-1)。
【典型例题】兴华学校为了建设美丽校园,决定在校园里一条长200米的路的两边从头到尾都种树,且每隔5米种一棵树,一共需要种几棵树?【解题分析】这道题是属于非封闭路线的两端都要植树的问题,那么植树棵数就比分成段数多1。
可直接采用公式:植树棵数=植树全长÷间隔距离+1;代入数据即可求出。
本题需要注意的是“路的两边都种树”,最后的棵数要“×2”。
【解答】300÷5+1=60÷1=61(棵)61×2=122(棵)答:一共需要种122棵树。
【跟踪练习】1、绿茵公园里有一条全长1000米的主干道路,现在打算在这条道路的一侧从头到尾等距离地放置6张长木凳供游人休息,每两张长木凳之间相距是多少米?2、宜安居小区为了打造最美绿化小区,计划在小区里的一条主干道进行绿化升级。
主干道长420米,在主干道的两边从头到尾都植树。
为了对称性美观,路的两边所种的树间隔和棵数一样,都是每隔6米种一棵树,则一共需要种多少棵树?3、在公路的一边立着等距离的电线杆,李华从第1根路灯下走到第9根路灯下用了4分钟。
如果李华走了10分钟,此时他走到了第几根路灯下? 5米 1棵 2棵 3棵0 5米 10米 15米 20米 4棵 5棵 …………4、校园里的林荫小道边上摆着一排花,每隔0.6米摆一盆,加上两端一共摆了82盆花。
现在改成每隔0.9米摆一盆花,那么剩下多少盆花?5、会议大楼从一楼走到四楼一共要走63级台阶。
植树问题知识点公式及例题详解

植树问题知识点公式及例题详解公式直线植树:距离÷间隔 +1 = 棵数四周植树:距离÷间隔 = 棵数楼间植树:单边植树距离÷间隔 -1=棵数双边植树距离÷间隔 -1×2=棵数循环植树距离等于棵树加间距1.植树问题是在一定的线路上,根据总路程、间隔长和棵数进行植树的问题;2.为使其更直观,用图示法来说明;树用点来表示,植树的沿线用线来表示,这样就把植树问题转化为一条非封闭或封闭的线上的“点数”与相邻两点间的线的段数之间的关系问题;专题分析一、在线段上的植树问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形;1、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即:棵数=段数+1;2、如果植树线路只有一端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和要分的段数相等,即:棵数=间隔数;3、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不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比要分的段数少1,即:棵数=间隔数-1;~4、如果植树路线的两边与两端都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再乘二,即:棵树=段数+1再乘二;二、在封闭线路上植树,棵数与段数相等,即:棵数=段数;三、在正方形线路上植树,如果每个顶点都要植树;则棵数=每边的棵数-1×边数;例题:例1长方形场地:一个长84米,宽54米的长方形园中,苹果树的株距是2米,行距是3米.这个苹果园共种苹果树多少棵解:解法一:①一行能种多少棵84÷2=42棵.|②这块地能种苹果树多少行54÷3=18行.③这块地共种苹果树多少棵42×18=756棵.如果株距、行距的方向互换,结果相同:84÷3×54÷2=28×27=756棵.解法二:①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84×54=4536平方米.②一棵苹果树占地多少平方米2×3=6平方米.③这块地能种苹果树多少棵4536÷6=756棵.当长方形土地的长、宽分别能被株距、行距整除时,可用上述两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来解;当长方形土地的长、宽不能被株距、行距整除时,就只能用第二种解法来解.但有些问题从表面上看,并没有出现“植树”二字,但题目实质上是反映封闭线段或不封闭线段长度、分隔点、每段长度三者之间的关系;锯木头问题就是典型的不封闭线段上,两头不植树问题;所锯的段数总比锯的次数多一;上楼梯问题,就是把每上一层楼梯所需的时间看成一个时间间隔,那么:上楼所需总时间 =终点层—起始层×每层所需时间;而方阵队列问题,看似与植树问题毫不相干,实质上都是植树问题;例2直线场地:在一条公路的两旁植树,每隔3米植一棵,植到头还剩3棵;每隔米植一棵,植到头还缺少37棵,求这条公路的长度;解法一:代数解法设一共有x棵树x-3/2-1X3=x+37/2-1x=205公路长:205-3/2-1X3=300得:公路长度为300米解法二:算术解法这道题可以用解盈亏问题的思路来考虑:首先,我们在两边起点处各栽下一棵树,这两棵树与路长没有关系,以后每栽下一棵树,不论栽在哪一侧,植树的路线不是路就增加一个间距,为了简单起见,我们按单侧植树来考虑;当按3米的间距植树时,最后剩下3棵,也就是说植树的路线要比路长出3个间距,3×3=9米,当按米的间距植树时,最后还缺37棵树,也就是说植树的路线比路短了37个间距,×37=米,两次相差9+=米,两次植树的间距相差是3-=米,据此可以求出树的棵数:不包括起点的2棵÷=203个知道了树的棵数,就可以求出植树路线的长度了:3×203-3=600米或×203+37=600米因为是双侧植树,所以路长为:600÷2=300米综合算式为:3×〔3×3+×37÷3--3〕÷2=300米或×〔3×3+×37÷3-+37〕÷2=300米答:略例3圆形场地难题:有一个圆形花坛,绕它走一圈是120米;如果在花坛周围每隔6米栽一株丁香花,再在每相邻的两株丁香花之间等距离地栽2株月季花;可栽丁香花多少株可栽月季花多少株每2株紧相邻的月季花相距多少米解:解:根据棵数=全长÷间隔可求出栽丁香花的株数:120÷6=20株由于是在每相邻的2株丁香花之间栽2株月季花,丁香花的株数与丁香花之间的间隔数相等,因此,可栽月季花:2×20=40株由于2株花之间的2株月季花是紧相邻的,而2株丁香花之间的距离被2株月季花分为3等份,因此紧相邻2株月季花之间距离为:6÷3=2米答:可栽丁香花20株,可栽花40株,2株紧相邻月季花之间相距2米;例4在圆形水池边植树,把树植在距离岸边均为3米的圆周上,按弧长计算,每隔2米植一棵树,共植了314棵;水池的周长是多少米适于六年级程度解:先求出植树线路的长;植树线路是一个圆的周长,这个圆的周长是:2×314=628米这个圆的直径是:628÷=200米由于树是植在距离岸边均为3米的圆周上,所以圆形水池的直径是:200-3×2=194米圆形水池的周长是:194×=米综合算式:2×314÷×2×=200-6×=194×=米例5小明家门前有一条10米长的水沟,在沟的一侧每隔2米栽一棵树,一共可栽几棵两端都植树按常规解法,答案应该是610÷2+1棵,同理,如果小光家门前也有一段10米长的水沟,同样可以栽6棵,也就是两家一共可以栽12棵,这并看不出有什么不妥;但是,当小明与小光家是邻居时,我们再计算一下:两家的水沟总长是20米,20÷2+1=11棵,也就是两家一共可以栽11棵树,结果比上次计算少了一棵本人称之为“邻里冲突”,这是因为在端点处有两棵树“重合”了,这两棵树的间距为0,与题中要求间距2米不符,因此,可以看出两端植树是不妥当的;但如果两端都不植树,又会出现公共点没有树邻近的两棵树间距4米的情况,仍与题意不符;那么一端植树又会怎样呢这种要求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当一方在与邻家相接的端点上植上树后,就会使邻家地段两端都有树存在,还是不合题意;因此,要求在端点上植树或不植树都会出现矛盾,这样的计算方法也不能正确的反映出各个数量间的关系;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出题者固然可以任意给定条件,但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应该是相同的,当计算结果出现矛盾时,应该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不能简单的用“两树重合”来解释解释;再按照“棵树=段数”的方法计算一下:小明家可栽树:10÷2=5棵小光家可栽树:10÷2=5棵两家一共可栽树10棵;当两家是邻居时,可栽树:10+10÷2=10棵两次计算结果相同,因此可以说这种计算方法才能正确的反映出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说常规的解法不够正确呢那是因为在常规解法中,只考虑了植树路段为一家独有的情况,多栽或少栽一棵都不会出现“争议”,也就无法判定栽法是否妥当;然而当植树路段为多家共有时就会出现一方或双方将树栽到了公共端点上的情况,从理论上讲这是不正确的;相对于“路边加一”,“楼间减一”也无道理,因为完全可以按“间距2米”栽下5棵而不是4棵树,至于端点处的两棵树与楼相距只有1米的情况,与题意并不矛盾:1、要求“间距2米”可以认为每棵树需要2米的生长空间,端点的树和中间的树同样都具有2米的空间;2、如果把“楼”也看做“树”而使间距不足,那么则是因为“他”将树栽倒了公共端点上而侵占了“我”的空间,“我”并没有栽错;点击图片可放大反过来想,如果要将已有的若干棵树平均分给几家,不论这些树是直线分布还是平面分布,无疑是要把分割点端点确定在两棵树之间而不是在某一棵树上,至于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划分卫生分担区或除雪将端点确定在路边现有标志物如电杆或树上,那是因为分割的对象是“路”而不是“树”,这时以固有标志物为界限,具有简单方便、标志物不易移动和消失的好处;“棵数=段数”的算法不仅适用于“路边”,同样适用于“楼间”、“四周圆周”和“田间”见下图,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家庭;实际上“例1”的果园植树就是默认了“段块间”植树;实际教学中,应该按“棵数”=“段块数”作为正规解法,既不用加1,也不用减1,即在每一段块的中点植一棵树,这样就不仅没有“邻里冲突”,也能很好的适应各种情况,而端点植树或不植树只能按特殊情况来介绍;。
第一讲 植树问题讲义

植树问题知识概要解答植树问题要考虑植树的方式,通常有两种情况:1、在不封闭的路线上植树,①两端都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树=间距个数+1;②一端植树,一端不植树,棵树=间距个数;③两端都不植树,棵树=间距个数−1。
2、在封闭的路线上植树,棵树=间距个数。
植树问题中常用的数量关系式:总长=间距长×间距个数间距个数=总长÷间距长间距长=总长÷间距个数例题讲解例1、植树节快到了,三(1)班的同学在一条长30米的小路的一边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
如果两端都栽树,需要栽多少棵?例2、学校鼓号队参加区秋季运动会开幕式,打大鼓的和打小鼓的有64人,打叉的有24人,吹号的有32人。
他们每8人站成一行,前后两行间隔2米,他们以每分钟20米的速度通过长30米的主席台需要多少分钟?例3、一个池塘的周长为900米,村民准备在它的周围每隔6米栽一棵柳树,应该准备多少棵柳树才够栽?例4、王师傅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用了8分钟,如果这根木头锯成8段,需要多少分钟?例5、小红从一楼爬到四楼要6分钟,小军爬楼的速度是小红的2倍,请问小军从一楼爬到五楼要几分钟?拓展训练1、学校举行田径运动会,要在跑道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4米插一面彩旗,已知学校跑道长100米,需要插多少面小旗?2、人民南路两边从头到尾共有路灯184盏,每相邻的两盏灯之间相距20米,人民南路长多少米?3、一个圆形的花坛,周长为160米,每隔8米种一株月季,每相邻的两株月季之间均匀的栽三株牡丹。
可以栽多少株牡丹?4、一根钢管,锯成5段要用12分钟,把另外同样的一根钢管以同样的速度锯成10段,共要几分钟?5、爸爸和小芳一同上楼。
小芳从一楼到五楼花了8分钟,爸爸上楼的速度是小芳的3倍,那么爸爸从一楼到七楼要多少分钟?能力检测1、在一条长300米的街道上,如果每隔6米栽一棵树,两端都不栽、两端都栽,各需要多少棵树?2、为了庆祝国庆节,学校在校门口的大道两边从头到尾一共挂了50个红灯笼,每两个灯笼之间相距5米,这条大道长多少米?3、有一台挂钟,在3点整时敲了3下,6秒钟敲完,那么这台挂钟在12点整时敲12下,需要几秒钟敲完?4、蓉蓉和明明比赛爬楼梯,明明爬到4楼时,蓉蓉恰好爬到3楼。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植树问题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植树问题中一条线段两端都植树的特征,并能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2)通过猜测操作,验证,交流的方式探究两端都不种的植树问题。
(3)从封闭曲线(方阵)中发现植树问题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探索新知。
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重点:在探究活动中发现规律,抽取数学模型,并能够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说教学难点:基本规律的提炼和方法的应用。
说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练习本说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学校旁边有一条长100米的小路,老师要在栽几棵树苗,想请你们当回小小***帮忙设计行吗?(行)今天我们来研究研究植树问题中的奥秘。
二、探究规律。
(一)1.出示题目这条小路长100米,每5米栽一棵小树苗(两端要栽),一共可以栽多少棵?可能会有部分学生会马上列出算式:100÷5=20(棵)①理解题意a、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b、理解“两端”是什么意思?指名说一说,然后实物演示。
指一指哪里是小棒的两端?说明:两端要栽就是小路的两头要种。
②学生动手操作。
拿出小棒,同桌间互相说一说,画一画,摆一摆。
③同桌互相讨论后,全班汇报交流a、指名说一说:你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上黑板上来摆给大家看一看。
b、数一数你们刚才摆的小棒,它们之间有几个间隔?一共摆了几根小棒?c、间隔与种树的棵数有什么关系?④师说明:开始大家算出的100÷5=20,这个20并不是表示可以栽20棵树,而是指共有20个间隔。
2.改变题目条件变为: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请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并说明理由。
(可用线段图表示)1.学生试解答2.用小棒检验3.说一说你的想法间隔数与栽树的棵数又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试说后,教师小结。
试讲逐字稿教案 植树问题

试讲逐字稿教案植树问题《植树问题》试讲逐字稿教案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一个非常有趣且实用的数学问题——植树问题。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是一个城市的规划者,如何决定在一条街道或公园里种植树木的数量和位置呢?这背后其实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原理。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能够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二、新课内容讲解1. 植树问题的基本类型首先,我们要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类型。
通常,植树问题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两端都植树、只在一端植树和两端都不植树。
每种情况都有不同的解决策略。
2. 两端都植树的情况假设我们有一条长度为L的街道,我们要在街道的两端都植树,并且每隔D米种一棵树。
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总共需要种植的树木数量。
公式为:树的数量= (L/D) + 1。
这里的+1是因为我们在街道的两端都要种树。
3. 只在一端植树的情况如果我们只在街道的一端植树,那么公式就变为:树的数量= L/D。
这是因为我们只需要在一侧种树,所以不需要加1。
4. 两端都不植树的情况最后,如果我们决定在街道的两端都不植树,那么公式为:树的数量= (L/D) - 1。
这里的-1是因为我们在两端都不种树,所以需要减去两棵树的位置。
三、实例演练现在,我们来做几个实际的题目来巩固一下刚才学到的知识。
1. 题目一:一条长200米的街道,每隔10米种一棵树,两端都要种。
请问需要种多少棵树?根据公式,树的数量= (200/10) + 1 = 21棵。
2. 题目二:一个公园的长廊长150米,每隔5米种一棵树,只在长廊的一端种。
请问需要种多少棵树?根据公式,树的数量= 150/5 = 30棵。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植树问题的三种基本类型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保持对数学的热爱和好奇心,不断探索数学的奥秘。
五、布置作业课后,请大家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并尝试在生活中找到一些与植树问题相关的实际场景,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树问题的公式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1.1.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1.2.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1.3.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例题1、学校圆形花坛的周长是36米,每隔4米摆一盆兰花,一共要摆()盆兰花?
分析:圆形为封闭路线的问题,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36÷4=9(棵)
例题2、在一条长30米的小路两旁每隔3米植一棵树,首尾都要植,一共要准备多少棵树苗?
分析:先分清是非封闭路线问题,并且,首尾都要栽,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30÷3+1=11( 棵),但是,题目中是小路的两旁植树,所以,11×2=22(棵)综合:(30÷3+1)×2
例题3、公园的一条边长48米,每隔4米,插一面彩旗,后来改为每隔6米插一面,如果第一面彩旗不动,共有多少面彩旗不需要移动?
分析:这里仅仅考虑公园的一条边长,其他的不考虑,所以,认为是非封闭问题,
原来,每隔4米,插一面彩旗,后来改为每隔6米插一面,第一面不需要移动的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数12,就是第12面不移动,所以问题,转化为,48里面有多少个12,就有几面彩旗不移动。
48÷12=4(面)
加上第一面不移动的彩旗所以共为4+1=5面
算式: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
48÷12+1=5面
练习:
1、在长1千米的万安大桥两侧安装路灯,每隔50米安装一盏(两端都要安装),一共需要准备多少盏路灯?
分析:为大桥安装路灯,为非封闭问题,并且两端都要安装的,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1000÷50+1)×2
=201×2
=402(盏)
2、公路上一排电线杆,共25根,每相邻两根电线杆间的距离原来都是45米,现在要改为60米,可以有几根不需要移动?
分析:电线杆之间为分封闭问题,并且是两头都安装电线杆
全长=株距×(株数-1) 即(25-1)×45=1080米
找45和60的最小公倍数是180,
1080÷180+1=7根其中的1表示第一根是不移动的,并且也不是45和60的最小公倍数
拓展
3、一段木料锯成4段要6分钟,如果要锯成9段需要几分钟?
分析: 锯木料问题,时间花在次数上,类同植树问题的株数(两头都不栽树的情况)
锯成4段,需要锯4-1=3次,锯成9段,需要锯9-1=8次
所以,6÷(4-3)×(9-1)
4、钟楼上的大钟整点时敲相应的点数,早晨6点时敲钟用了40秒,那么12点时敲钟共用多少秒?
分析:钟表敲钟,时间花在敲相应的点数上,类同植树问题,敲钟为株数,两次敲钟之间的时间为株距,时间就是用在“株距”。
所以,敲6下,6棵树,却是6-1=5个株距,所以,40秒与5有联系,与6没联系,同理,敲12下,有12-1=11段
40÷(6-1)×(12-1)
=8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