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诸岛地图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4章第3节南海诸岛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教案中图版必修第二册

高中地理第4章第3节南海诸岛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教案中图版必修第二册

第三节南海诸岛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1.运用资料,记住我国南海诸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位置、范围、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地理概况。

(区域认知)2.运用资料,掌握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区域认知)3.查找我国维护南海诸岛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权益的典型事件。

(地理实践力)一、南海诸岛1.概念:为南海中我国许多岛礁的总称,属海南省和广东省。

2.四大群岛组成: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3.南海总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千米,其中属于我国管辖范围的约有210万平方千米。

4.南海诸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1.钓鱼岛的附属岛屿组成:主要包括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北屿、南屿和飞屿等。

2.面积:约5.69平方千米。

3.钓鱼岛面积 3.91平方千米海拔362米地势北部较平坦,东南侧山岩陡峭,中央山脉横贯东西资源鱼类资源众多、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南海诸岛都属于海南省。

( )(2)南海诸岛及其相关海域是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的。

( )(3)钓鱼岛地势东南侧平坦,北部山岩陡峭。

( )(4)钓鱼岛位于黄海大陆架上。

( )(5)钓鱼岛附近海域拥有丰富的( )A.锰结核B.淡水资源C.油气资源D.煤炭资源提示:(1)×南海诸岛属于海南省和广东省。

(2)√(3)×钓鱼岛地势北部较平坦,东南侧山岩陡峭,中央山脉横贯东西。

(4)×钓鱼岛位于东海大陆架上。

(5)C [钓鱼岛附近海域鱼类资源众多,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南海诸岛材料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是老祖宗留下的。

任何人要侵犯中国的主权和相关权益,中国人民都不会答应。

南海问题简单分析

南海问题简单分析

2009年5月 年 越南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单独 提交了南海“外大陆架划界案”,声 称有3260公里长的海岸线并对中国的 西沙和南沙群岛享有主权。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在北京表示, 越南提交的所谓“外大陆架划界案”, 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主权权利和 管辖权,是非法的、无效的。
事件概述 历史事件 最新动态 各方态度 现状分析 解决对策
南海问题简要分析
人文与传播学院 唐喜喜
马尔代夫?
毛里求斯? 不,她是中国美丽的南海。 她是中国美丽的南海。
东 南 亚 诸 国 侵 占 我 南 海 岛 礁 示 意 图
各 国 实 际 控 制 南 海 诸 岛 情 况
中国实际控制9个岛礁 中国实际控制 个岛礁 其中中国大陆控制永暑礁、赤瓜礁、东门礁、南薰礁、渚 碧礁、华阳礁、美济礁等7个岛礁,中国台湾控制太平岛、 中洲岛两个岛。 越南占领29个岛屿和珊瑚礁 越南占领 个岛屿和珊瑚礁 鸿庥岛、南威岛、景宏岛、南子岛、敦谦沙洲、安波沙洲、 染青沙洲、中礁(沙洲)、毕生礁(沙洲)、柏礁、西礁 (沙洲)、无乜礁、日积礁、大现礁、六门礁、东礁、南 华礁、舶兰礁、奈罗礁、鬼喊礁、琼礁、广雅滩、蓬勃堡、 万安滩、西卫滩、人骏滩、奥南暗沙、金盾暗沙。 菲律宾占领8个岛屿 菲律宾占领 个岛屿 马欢岛、南钥岛、中业岛、西月岛、北子岛、费信岛、双 黄沙洲、司令礁(沙洲) 马来西亚占领3个岛屿 马来西亚占领 个岛屿 1978年马来西亚派一支小型舰队到南沙群岛南端的部分岛 礁来活动,并树立“主权碑”。1979年马来西亚出版新地 图,将上述岛礁和南沙27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划入其版图。 1980年马来西亚政府宣布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文莱占领1个岛屿 文莱占领 个岛屿 文莱对外宣布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并发行了标明海域管 辖范围的新地图。文莱声称对南通礁拥有主权,并分割南 沙海域3000平方公里。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国土开发与保护 第三节 南海诸岛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教案 中图版必修第二册-中图版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国土开发与保护 第三节 南海诸岛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教案 中图版必修第二册-中图版

第三节南海诸岛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一、南海诸岛1.概念:南海中我国许多岛礁的总称,属海南省和广东省。

2.范围: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3.发展历史(1)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确立了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

(2)1947年2月28日,中华民国政府发布完成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接收公报。

(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继续行使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4)1958年9月,中国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重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属于中国领土。

(5)1959年3月,中国政府在西沙永兴岛设立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隶属广东省。

(6)1988年4月,永兴岛划归新设立的海南省。

(7)1992年2月,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再次重申南海诸岛主权属于中国。

二、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1.钓鱼岛:亦称钓鱼台、钓鱼屿和钓鱼山。

2.钓鱼岛的附属岛屿:主要包括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北屿、南屿和飞屿等。

3.钓鱼岛地势北部较平坦,东南侧山岩陡峭,中央山脉横贯东西。

4.钓鱼岛附近海域鱼类资源众多,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5.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分散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

6.发展历史(1)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

(2)明朝,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就已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

(3)清朝不仅沿袭了明朝的做法,也明确将钓鱼岛置于台湾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

(4)众多古今中外的地图均标绘钓鱼岛属于中国。

一、判断题1.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

( )2.《南海诸岛位置图》明确标示了南海诸岛名称和南海断续线。

( )3.1959年3月,中国政府在西沙永兴岛设立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隶属广东省。

中国地图上的南海“九段线”

中国地图上的南海“九段线”

中国地图上的南海"九段线"在我国南海,九段断续线圈定了一片辽阔的海疆,总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拥有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

但这条断续线的"身份"长期以来一直为大家关注和讨论,它的性质到底是什么?国界线?领海线?还是传统海疆线?在它所包围的海域里,我国到底享有哪些权利?¤为什么要画九段线?在中国地图上,人们可以看到,有一条明显的断续国界线像围栏一样包着我国的南海。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画这样一条线?而且为什么只有南海才有,黄海、东海的外围却没有呢?这是因为在制作地图时,必须将海域内所有岛礁的名字都逐一标注清楚,以明确岛礁的主权归属。

可是在南海,岛礁实在太多,而且有些面积非常小,在小比例尺地图上标注所有岛礁名字的难度相当大。

于是,为了明确中国南海诸岛及其海域的主权,我们的先人便画出这样一条断续国界线,表示线内所有岛礁及其附近海域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受我国的管辖和控制。

九段线的产生是缘于南海岛礁的特殊性,而黄海和东海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自然也就不用画出这样的断续线。

¤模糊才是正确的,一旦清晰就错了对于九段线从未公布其精确坐标,有些人不理解--如果测绘部门不给出具体的坐标值,那其他国家的船只或飞行器怎么知道在航行过程中是否已经进入了我国九段线内呢?这个问题其实不需要担心,因为不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在,中国只对我国岛礁之内的海域,按国际海洋法行使12海里领海及24海里毗连区内的航海航空交通管制权。

在南海,各国船只和飞行器都可以通航,不存在"误入"的问题。

九段线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对该海域最早发现、最早开发、最早并持续进行行政管辖权的确认。

它是我国对传统海疆的主张线,而不是海洋边界。

同时,我国也保留与相关国家就争议性问题进行谈判的空间。

因此,"模糊"是由它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一旦清晰标注成为确定的边界线就错了。

中国南海三大群岛

中国南海三大群岛

中国南海诸岛南海诸岛简介南海诸岛位于中国海南岛东面和南面海域。

包括数百个由珊瑚礁构成的岛、礁、滩、沙和暗沙。

依位置不同分为4群:东沙群岛由东沙岛和附近几个珊瑚暗礁、暗滩组成;西沙群岛由30多个沙岛、礁岛、沙洲和礁滩组成,以沙岛为主;中沙群岛由20多个暗沙和暗滩组成,一般距海面10~20米,大多尚未露出水面;南沙群岛由200多座沙岛、礁岛、沙洲、礁滩等组成,其中曾母暗沙是中国领土最南端。

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分布在辽阔浩瀚的南海海洋上,是中国南海诸岛的主要组成部分,习惯上合并称为西南中沙群岛。

西南中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事实证明,中国人民最早发现这些岛屿礁滩,长期以这些岛屿礁滩为基地进行渔业捕捞生产和居住,世代相继对这些岛屿礁滩进行辛勤的开发和经营,中国政府最早对这些岛屿礁滩实行管辖和行使主权。

西南中沙群岛历来在中国广东省人民政府管辖之下,1988年海南建省,即时,将这些岛礁及其海域划归海南省管辖。

南海诸岛地形图南海诸岛地处热带海洋,多数岛屿气温年变化极小,终年皆夏。

年均温在25℃以上,最冷月均温20℃以上。

年降水量高于1400毫米,风大,蒸发快。

岛的基质为多盐环境,植被为极端的盐生类型,主要有麻风桐、海岸桐、海刀豆等。

栽培植物有椰子、番木瓜、菠萝蜜、剑麻、香蕉和绿化树种木麻黄等。

动物主要是鸟类,常见的有白腹褐鲣鸟、红脚鲣鸟、海鸥和家燕等。

大量鸟粪形成鸟粪层,在高温多雨环境下,植物分解生成有机酸溶解鸟粪中的磷质而向下渗透、充填、胶结,形成磷质生物碎屑石灰岩,或称鸟粪磷矿,含磷天然肥料。

浅海重要鱼类有40多种;有大量珊瑚,还有海龟、玳瑁、贝类、虾蟹、海藻等,构成热带海洋生态系统。

地形地貌南海海底地形复杂,主要以大陆架、大陆坡和中央海盆三个部分呈环状分布。

中央海盆位于南海中部偏东,大体呈扁的菱形,海底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大陆架沿大陆边缘和岛弧分别以不同的坡度倾向海盆中,其中北部和南部面积最广。

南海诸岛命名和南海十一段线划线由来!

南海诸岛命名和南海十一段线划线由来!

南海诸岛命名和南海十一段线划线由来!南海诸岛命名和南海十一段线划线由来近代历史上我国政府为南海诸岛命名的情况转自:南沙群岛在线自清朝至民国,我国政府曾经三次为南海诸岛命名。

第一次是1909年李准巡海为西沙群岛15个岛命名。

第二次是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于1935年公布《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名对照表》,其中公布南海诸岛地名136个。

第三次是抗战胜利后由内政部于1947年公布的《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包括地名172个。

每次命名都绘有地图。

其中《李准巡海图》已散佚。

一、1909年李准巡海时的命名情况1909年5月(清宣统元年,旧历四月),两广总督张人骏派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水师官兵170多人,分乘伏波、琛航、广金三艘军舰到西沙群岛巡察,测绘地图,查勘岛屿15座,逐一命名,勒石竖旗。

当时命名的16个岛屿是伏波岛、甘泉岛、珊瑚岛、琛航道、广金岛、丰润岛、邻水岛、霍邱岛、归安岛、乌程岛、宁波岛、新会岛、华阳岛、阳湖岛、休宁岛、番禺岛。

这是一次有意义有影响的地名审定,可惜《李准巡海图》已散佚,后10个岛屿不知具体指何岛。

1947年旧内政部审定地名时,沿用甘泉岛、珊瑚岛和琛航岛三个地名,伏波岛改为晋卿岛、丰润岛改为和五岛(现在的标准名称为东岛)。

二、1935年水陆地图委员会定名情况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成立于1933年,该会会刊第一期报道:“我国因向乏全国实测详图,故坊间出版书籍......类多抄袭陈编、以讹传讹,甚至翻印外国出版之中国图,不加审察,致国疆界域,任意出入,影响所及,关系非浅。

......并拟定水陆地图设查委员会规则草案......至(民国)二十二年五月,各机关再复会商,决意依照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规则第二条规定,由关系各部分别派定代表,成立本委员会,于二十二年六月七日正式开始办公”。

1933年4月法国入侵南海九岛,全国舆论哗然,群起反对、抗议,这推动了委员会的成立和展开工作。

1934年12月21日第25次会议作出了审定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岛名的决议。

南海

南海
南海的演变过程(图片右上角数字为百万年,据Robert Hall, 1995)南海的诞生是一个从俯冲造山向大陆裂 谷转化的阶段。大约在6500万年前,南海诞生的地方还是俯冲体系形成的海岸山脉,之后俯冲体系开始解体,高 山变为峡谷。根据汪品先的研究发现:如果从华南沿海向青藏高原拉一条剖面,在6500万年前,地形还是东高西 低,江水西流;之后伴随青藏高原的隆起和华南的逐渐沉降,才变成现今的“一江春水向东流”。
气候特征
气象要素
综述
天气系统
南海处在亚洲大陆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区域,与其他海区比较,其特点是热带海洋性气候显著,春秋短,夏 季长,冬无冰雪,四季温和,空气湿润,雨量充沛。特别是中部和南部海区,终年高温高湿,长夏无冬,季节变 化很小。在西南中沙群岛,年平均温度在26℃左右。月平均最低温度西沙为22.8℃(1月),南沙为25℃(1月)。 月平均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西沙是5、6月,南沙是4、5月。气温年较差只有摄氏6~8度,而海上年较差更小。 北部沿海和岛屿有较大季节变化,气温年较差在10℃以上,夏季温度高,雨量多,冬季前期相对干而冷,后期常 有低温阴雨的潆雨天气。
南海的“童年”阶段开始是裂谷,与东非大裂谷目前所处的状态相似,之后慢慢有海水漫进来,形成窄而浅 的海湾,就像红海或者加利福尼亚湾。这个阶段的地下岩浆、火山和地震活动都比较活跃。大陆边缘伸展薄化并 发生局部破裂,洋壳开始出现,之后洋壳不断扩张,最后长成具有至少700千米宽的洋壳区。
南海在1600万年前完成扩张之后,进入盛年阶段,南海的面积在此阶段最大。南海开始沿着马尼拉海沟向东 俯冲,转入。根据Jonny Wu的研究,南海已俯冲了400千米长,超过700千米宽的洋壳,俯冲下去的洋盆长度是东 西总长度的1/3,俯冲面积已达到总面积的1/2。 伴随洋壳主体俯冲掉以后,南海就会进入碰撞造山阶段。

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

各方主权要求范围轮廓线 各国实际占领图说明:1998年南中国海区域地图,泰国湾,马六甲海峡,油、气田井架分布南沙群岛简介地理位置南沙群岛群岛位于我国南海(即南中国海)南部,是我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分布海域最广,岛礁最多,位置最南的群岛,南海诸岛归海南省管理。

地理上,南沙群岛位于东经109度30 分至117度50分,北纬3度40至11度55分之间,由大大小小200多个岛礁沙洲滩组成,其中多数不具备适宜人类居住的自然条件。

重要的战略地位A.南沙群岛西邻越南,东邻菲律宾,北续中沙西沙与海南岛相望,南临马来西亚,文莱包括附近海域面积达70万平方千米。

南沙海域的自然资源丰富,其南部东部和西部的外缘地区,如曾母盆地,礼乐沙盆地等都蕴藏油气资源,具备相当的商业开采价值。

B. 南沙群岛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国际航道要冲,是扼守马六甲海峡,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巴拉巴克海峡的关键所在,又位于越南金兰湾基地和在菲律宾的苏比克湾基地之间。

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她重大的战略价值。

--------------------------------------------------------------------------------行政管辖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

南沙群岛是我国最早发现,命名,开发经营,进行管辖和行使主权的。

据史籍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两世纪的汉武帝时代,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

唐、宋以来,中国人民已在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捕捞等生产活动。

宋代,中国将南沙群岛命名为万里石塘;在此之前的汉代,泛称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为崎头在此之后至清代,又有万里长沙、千里石塘、石塘等名称。

明、清时代,中国政府明确将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琼州府(今海南省)管辖。

19世纪中国国势衰微以后,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垂涎南沙群岛,曾多次派舰调查勘测,企图侵占;但未能得逞。

1933年南沙群岛被当时统治越南的法国殖民当局侵占,并非法划归巴地省管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海诸岛
开放分类: 中国中国岛屿地理岛屿 编辑词条分享
南海诸岛是指南中国海南北约 1800 公里,东西约 900 多公里范围内诸多岛屿、沙洲、礁、
暗沙和浅滩的总称,北起北卫滩、西起万安滩、南至曾母暗沙、东止黄岩岛(另一说为海马
滩)。自北至南,大致可以分为 东沙群岛 、西沙群岛 、中沙群岛 和南沙群岛 等四大群岛,但
南海已 最早发现
中国政府对西南中沙群岛行政管辖和行使主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至迟在唐宋时
期,南海诸岛就在中国政府的有效管辖之下。
两汉时, 西汉 武帝元封元年(公元 110 年),海南始置珠崖、儋耳郡,标志着中央政权对
海南岛及南海诸岛直接统治的开始。 此后, 随着生产发展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中国人民经常
1947 年中英
美三国的 《开罗宣言》 和 1945 年 7 月《波茨坦公告》的精神,中国政府指派高级专员,前
往西沙群岛进行接收, 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 重竖主权碑; 并在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 ——
太帄岛驻军队和设立渔民服务站。
南海,在中国古代的记载中又叫做 “涨海 ”、 “沸海 ”,是因为南海风高浪急,如同沸水一样起
伏不停而得名。在它奔腾汹涌的浪涛下面,隐藏着无尽的宝藏。
1956 年,莺歌海的渔民发现了沸水石油气苗,拉开了中国石油下海找油的序幕。随着南海
地质调查的展开, 人们发现, 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初步估计, 整个南海的石油地
质储量大致在 230 亿 -300 亿吨之间,约占中国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
岛)。
清朝,前期和中期基本沿袭明制不变。至清明后期,东沙群岛归属惠州管辖。西沙群岛、南
沙群岛、 中沙群岛仍由海南的万州管辖。 自此南海诸岛分属于不同的两个州级地方行政机构
管辖。
民国时期, 1911 年 辛亥革命 后,广东省政府宣布把西沙群岛划归海南崖县(今
三亚市 )管
辖。 1921 年,南方军政府又重申了这一政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
年)改郡为州,时号振州。《旧唐书 ·地理志》(岭南道:振州)中已有振州管辖海南岛南
部海域的记载。 自此以后大陆中原王朝对南海诸岛的行政管辖从未中断过。
唐开元十二年 (公
元 724 年),由 僧一行 等人主持的 子午线 测量,南至范围达南海及南海诸岛,并曾在南海
上观测有关星座进行测理。这是行使主权之举。
聚集中心之一。南海因此被称为 “第二个波斯湾 ”。
1947 年中国南海诸岛位置图
1947 年中国南海诸岛位置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继续对西南中沙群岛及其海域行使主权。
1959 年 3 月 2
4 日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设置 “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 ”。自此政府行政机构
开始驻岛行使主权, 组织开发建设工作, 加强对西南中沙群岛岛礁及其附近海域和行政管辖。
沿袭相当于县一级派出机构的行政设置体制,办事处仍驻西沙群岛永兴岛。
2007 年 11 月批准设立的三沙市县级市,管辖海南省下的西沙、南沙、中沙三个群岛,隶
属海南省。
南海诸岛 - 自然气候
南海诸岛在北回归线以南,接近赤道,属赤道带、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是:
(1 )终年高温。由于接近赤道,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较多,所以气温较高。年帄均气温在
不含也位于南中国海范围内的阿南巴斯群岛与纳土纳群岛。南海诸岛总面积约
164.74km2 。
其中东沙群岛约 1.74km2 ,西沙群岛约 10km2 ,中沙群岛约 150km2 ,南沙群岛约 3km2。
编辑摘要
目录
1 历史沿革 2 自然气候 3 各群岛 4 编制地图
南海诸岛 - 历史沿革
南海诸岛
据古藉记载, 远在秦汉时代, 中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 成为当时重要的海上航路。 从此, 中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海诸岛, 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
万安(今万宁县)、吉阳(今三亚市)三军未改,是以特殊行政制度管理边疆的方法,可见 其统治者对海防边疆的重视。 [1] 明初, 海南设立统一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 琼州府, 隶属
广东。恢复崖州、儋州、万州。将南海诸岛划归琼州府领属的万州管辖。并明确区分为
“南
澳气 ”、 “七洲洋 ”、 “万里长沙 ”、 “万里石塘 ”等四大岛群(即今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群
1981 年 10 月 22 日,经国务院批准在永兴岛设立 “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 ”,
相当于县级办事机构,由海南行政区公署直接领导。
1988 年海南建省,海南省管辖范围包括海南岛内
19 个市、县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
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9 月 19 日更名为 “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 ”。
宋代,唐时位于岛北的崖州南移,改振州为崖州,后易名为朱崖军,继后又改为吉阳军。由
吉阳军直接管辖南海诸岛。当时,北宋朝廷首命水师出巡至
“九乳螺州 ”(即今西沙群岛),
这是我海军最早的巡海活动。
元朝, 元世祖 至元十五年(公元 1278 年),将海南的琼州改为琼州路。仍由吉阳军管辖南
海诸岛。 是时, 宋代的军制多已改州, 唯四川成丰沛的降水。其中台风雨约占三分之一。南海诸岛年帄均降雨量在
1300 毫米以上。
但是雨量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具有集中于夏半年的特点。如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年降雨量
13
25 —28 ℃ 。最冷的月份帄均温度在 20 ℃ 以上,最热时极端达 33 ℃ 左右。气温虽高,但有广
阔的海洋及强劲的海风调节, 并无酷热。 一年中气温变化不大, 温差较小。 冬季来自 蒙古高
原的冷空气进入南海时,势力已大大减弱,对南海诸岛的气候的影响不大,冬季仍似初夏。
(2 )雨量充沛。广阔的南海和西太帄洋有丰富的水汽来源,大量水汽受各种各样条件的作
航行于南海之上, 并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一带居住和生产。 南海诸岛与祖国大陆的关系越
来越密切,历代统治者对南海和南海诸岛的认识不断加深。
至唐初,海南岛环岛已建置有北部的崖州、西部的儋州、南部的振州(今三亚市),振州,
前身为临振县,隋朝大业三年(公元 607 年),增设临振郡, 唐高祖 武德五年(公元 6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