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诸岛蝴蝶鱼图谱

中国最新版地图

中国新版地图介绍 2012年6月21,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中宣部、外交部、教育部等12个部委进行的进学校、进社区、进媒体的“三进”调查活动中,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我国的版图是东西更宽而不是南北更长”,但正确答案却是南北更长。 该地图比例1:6 700 000,展开张贴后,宽0.86米,长1.16米。本图上中国国界线系按照中国地图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形图》绘制。 中国新地图出版意义

我们看到竖版中国地图贯彻了陆海统筹的方针,为全国、全党、全军、全民认识祖国是陆海兼备的大国给出了科学、完整、直观、清晰、准确的疆域版图概念,深感欣慰。我国不仅有960余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还有300余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在海洋方面还很严峻,我国海洋开发任务还很艰巨与繁重,而世界又已进入21世纪海洋时代。我们为湖南地图出版社以及率先正式编辑出版竖版中国地图而欢呼! 新版地图为我国维护海洋权益提供重要支撑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梁淑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竖版中国地图将我国的海域和陆域结合在一起,整体展现出来,能让读者对我国海疆分布有完整清晰的印象。尤其是对中小学生来说,将有力地增强他们对我国海洋疆土范围的意识,也将提高全体国民的海洋意识。“新版地图明确标识出南海诸岛的主要岛屿、礁岩以及同周边国家的海域、岛屿地理位置关系,将为我国维护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及公海的海洋权益提供重要支撑”。 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学院法学院副教授刘丹认为,竖版中国地图不仅在编辑意识上有所创新,也让读者能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海陆疆界分布。另外,竖版中国地图将我国南海诸岛的岛屿、海域、岛礁以及与周边岛国、岛屿、岛礁的地理位置关系标注出来,将为我国处理领土争端问题提供有力的证据。 你可能对如下感兴趣:web

中国南海诸岛主权的历史背景

◆ 中国南海诸岛主权的历史背景从东汉杨孚《异物志》和三国时期万震《南州异物志》的记载表明,至少在东汉时期,我国人民不仅发现和命名了南海,而且已经初步掌握到南海的基本特点。 至隋唐两代,“焦石山”、“象石”、“七洲洋”等地名的出现,更加表明中国人民在南海的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已经远至西沙群岛。 至宋代,始以石塘、长沙等专用名称明确指称南海诸岛。宋代将南海诸岛列入“琼管” 范围,即“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属于当时广南西路琼州的管辖范围,这标志着南海诸岛纳入中国版图已现端倪。 至明清两代,中央政府继续将南海诸岛明确列入中国版图并置于广东省琼州府万州辖下,行使了有效管辖。 值得注意的是,从宋代起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成为中国人民生产、经营活动的传统区域,而且更成为水师巡防的重要海域。 晚清至近代以来,中国政府继承了历代南海范围的传统疆域观,一方面抵御外来侵扰、维护南海主权权益,另一方面着力从地名、地图等方面加以规范,从而使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地位更加牢固。 ◆ 南海争端的原由 1.美日埋下南沙群岛主权争端的祸根 日本二战战败后,于1946 年底将南沙群岛归还中国。但1951 年,美国把苏联、中国等对日战胜国排除在外,片面地和日本媾和,签订《旧金山和约》,并在第二条规定,“日本放弃对南沙群岛及西沙群岛的一切权利、权利根据和要求”。该条约的最大漏洞就是没有明确规定将南沙群岛“归还中国”。这一祸根成为后来一些国家提出无理主权要求、侵占南沙岛礁的借口。1974年,美国学者又证实该海域可能是个“地下宝库”,于是南沙群岛“主权未定论”有了市场。2.南沙群岛海域的富饶吸引着贪婪的人们20世纪70年代以前,南海问题并未突显,但是自从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南海由于蕴藏的丰富油气资源成为世界热点争议地区。专家保守估计,南沙油气储量超过200亿吨,占整个南海油气资源的一半以上,有“第二个海湾”之称。南沙石油不仅含硫量低,而且基本位于200—1000米之间的易开采层。 介入南沙争端的几个国家对油气依赖程度都很大:越南强国梦的一大支柱就是南海的石油,菲律宾严重缺油,马来西亚、印尼、文莱都是石油生产和输出国。因此,几个国家纷纷对南海石油进行掠夺性开发。南海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争议海域内的开发活动成为引发加剧南沙争端的重要因素。 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引发周边国家疯狂蚕食 1973 年召开的第三次国际海洋法会议历时九年,于1982 年通过了一部新的国际海洋法公约。公约规定,岛屿所属国可以由岛屿外划12海里领海和200 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区域内可自由开采资源。这引发部分南海周边国家通过国内立法的形式,对部分南沙岛礁主权和海域管辖权提出要求。这些单方面的主张都与中国在南海地区享有的历史性权利产生了冲突和矛盾,导致了南沙争议目前格局的形成。 4、南沙群岛经济地位可观且具有重要军事战略地位南沙群岛不仅有可观的经济地位,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南海特殊的战略地理位置使区域内外势力争夺南海控制权的竞争逐步加剧。 (1)可观的经济地位南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不仅拥有巨大的水产资源、丰富的油气和矿产资源,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贸易通道。 (2)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 南沙群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处于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扼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是扼守马六甲海峡、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巴拉巴克海峡的关键所在,

中国南海现状地图

中国南海现状地图 南沙群岛在祖国南疆的最南端,是南中国海诸岛中岛礁最多,散布范围最广的一椭圆形珊瑚礁群。位于北纬3°40'至11°55',东径109°33'至117°50'。北起雄南滩,南至曾母暗沙,东至海里马滩,西到万安滩,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水域面积约82万平方公里,约占南中国海传统海域面积的五分之二。周边自西、南、东依次毗邻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和菲律宾。南沙群岛由550多个岛、洲、礁、沙、滩组成,但露出海面的约占五分之一。 转自铁血社区ttp://bb https://www.360docs.net/doc/1117240837.html,/ ]南海诸岛是南海中中国许多岛屿、沙洲、礁、暗沙和浅滩的总称。它们分布的范 围很广。南北绵延1800公里,东西分布约900多公里。共有岛、礁、沙、滩200多个。诸岛北起海岸附近的北卫滩,西起万安滩,南至曾母暗沙,东止黄岩岛、自北至南,大致可以分为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 南沙群岛: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群岛。主要岛屿有太平岛、南威岛、中业岛、郑和群礁、万安滩等。曾母暗沙是中国领土最南点。 南沙群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处于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扼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为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和南疆安全的重要屏障。在我国通往国外的39条航线中,有21条通过南沙群岛海域,60%外贸运输从南沙经过。 南沙群岛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月平均温度在25至29摄氏度之间,雨量充沛,岛上灌木繁茂,海鸟群集,盛产鸟粪,两栖生物丰富,水产种类繁多,是我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渔场,有浮藻植物155种,浮游动物200多种,贝壳66种。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有石油和天然气、铁、铜、锰、磷等多种。其中油气资源尤为丰富,地质储量约为350亿吨,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主要分布在曾母暗沙、万安西和北乐滩等十几个盆地,总面积约41万平方公里,仅曾母暗沙盆地的油气质储量约有126至137亿吨。 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南沙群岛是我国最早发现、命名、开发经营、进行管辖和行使主权的。 据史籍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武帝时代,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唐、宋以来,中国人民就已在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捕捞等生产活动。汉代,泛称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为崎头;宋代,中国将南沙

2019年高考地理区域地理29香港澳门台湾南海诸岛专项练习含答案

第三部分第二十九讲香港、澳门、台湾、南海诸岛 目标达成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对促进港澳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读图,完成1~2题。 1.大桥修建海底隧道最主要的原因是() A.节约建设成本 B.降低技术难度 C.保持区域内的通航能力 D.促进港澳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解析:大桥修建海底隧道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保持该海域的通航能力。所以选C。 答案:C 2.有关大桥建设带来的影响,错误的叙述是() A.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 B.有利于提升香港物流业的地位 C.缩短通行距离和时间 D.有利于稳固澳门“购物天堂”的地位 解析:港珠澳大桥的修建可以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有利于提升香港物流业的地位,缩短港澳和珠海的通行距离和时间。所以选D。 答案:D 3.香港城市建设中保留大片的绿地,其原因是() A.香港人口密度小,有大量的闲置土地 B.香港土地面积广大,有大量的闲置土地 C.香港土地价格昂贵,很少有人开发 D.为了绿化、美化、净化城市环境 解析:香港城市建设中保留大片的绿地,其原因是由于香港注意城市绿化、美化和净化城市环境,并不是因为有大量的闲置土地,也不是很少有人开发,故选D。 答案:D 4.目前,香港的许多工业已转移到祖国内地,其主要原因是() A.香港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B.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 C.香港人多地少,而且山地多,平地少,土地资源有限

D.祖国内地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解析:目前,香港的许多工业已转移到祖国内地,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香港土地价格高,资源不足,而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故选B。 答案:B 5.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经济联系紧密,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在这种合作模式中,港澳地区担任的角色是() A.“前店”——产品销售B.“前店”——产品制造 C.“后厂”——产品销售D.“后厂”——产品制造 解析: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经济联系紧密,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在这种合作模式中,港澳地区担任的角色是负责产品销售的“店”,故选A。 答案:A 三沙市以群岛设市,包括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2015年10月9日,三沙市华阳礁 (8°51′36″N ,112°49′48″E)上的灯塔建成并发光启用。读“三沙市行政区图”,完成6~8题。 6.三沙市所处的海域是() A.渤海B.黄海 C.东海D.南海 解析:三沙市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海域,政府驻地位于西沙永兴岛,所辖地区所属的海域是南海,故选D。 答案:D 7.三沙市的主要地理特征是() A.陆地面积大,淡水资源丰富 B.人口众多,主要从事种植业 C.平均海拔高,夏季气温较低 D.我国纬度最低的市级行政区 解析:海南省三沙市是我国纬度最低的市级行政区,驻地在永兴岛,故选D。

中国南海诸岛考古述要PDF

前言 中国南海是世界上第三大陆缘海,主要岛屿有南沙群岛、中沙群岛、东沙群岛及西沙群岛等。从远古时代起,我国人民便在这里生产、生活和繁衍,岛屿上留下了相关活动的遗迹和遗物;随着航海事业的兴起与发展,我国船舶经常往返于这片广袤的海域,由于航海技术的局限和自然环境的艰险,一些船只在这里沉没了,南海水下留有诸多的沉船遗骸。近年来,中国南海成为我国考古与研究的重要区域之一。 考古发现与研究 中国南海古代遗迹与遗物的考古发现大 抵经历了零星发现、局部收集、科学调查与发掘、水下考古几个阶段。 (一)零星发现、局部收集阶段 南海诸岛近世的古代遗物发现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民国九年(1920年),日本渔夫发现在西沙群岛珊瑚礁上包藏极多的古钱,大部被珊瑚礁盖住,……其中最少的是王莽钱,最新最多的是永乐通宝。……据看钱(永乐通宝)的形样,并没有人手磨灭的形迹,可见此钱的沉没,当在明成祖永乐年间或稍后,算 起来不会后于五百年前。”[1]台湾省海洋研究所所长马廷英在论证《建造珊瑚礁所需的时间》时,也引用了这里的资料,“这个珊瑚礁外部, 受到猛烈的海浪的袭击,许多船只,都在这里沉没过,航海家航经这些地方的时候,都极其小心谨慎。在低潮的时候,礁上水深只有三、五公尺,听说远至台湾的渔民,都来这里掘取礁上埋藏的铜钱,这件事提示那个礁上埋存着 无限宝藏。” [2]1935年,时任国民政府海军部东沙群岛气象台台长的方均,在东沙群岛马蹄礁珊瑚沙石凝结块上提取铜钱89枚,铸文可识者包括唐代以前的五铢钱,唐代的开元钱;最多的是宋代钱币,有北宋景祐元宝、皇宋通宝、南宋庆元通宝、嘉泰通宝、大宋元宝、绍定通宝、开庆通宝、咸淳元宝等;另有元代至正通宝,明代洪武通宝、永乐通宝,清代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光绪通宝等。关于大宗的宋代铜钱,研究者认为,由于五代之后,铜钱稀少而严禁流出,南宋后纸币流行,铜钱更少,一般平民手中存有的铜钱不多,更不能载运出口,而当时市舶司却可运载铜钱。所以推测这批宋钱是南宋官舶沉舟所遗留[3]。 1945年至1946年,国民政府在接收西沙群岛之后,对群岛上的文物进行了搜集,共1300余件[4]。后来在广东省文献馆举行了西沙群岛物产展览会,广东省西南沙群岛志编纂委员会代表王光玮教授展示了他在珊瑚石岩下拾得的唐代开元通宝、明代洪武通宝、永乐通宝等铜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南海诸岛考古 中国南海诸岛考古述要 中图分类号:K876.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0327(2012)01-0040-08 许永杰 范伊然 (广东广州510275)(北京100006) 考古发现 收稿日期:2011-12-06许永杰(1957-),男,北京人,中山大学南中国海考古研究中心、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教授。作者简介:江汉考古2012.1/总第122期

浅谈中国南海争端问题

浅谈中国南海问题 一、南海的历史与现状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是一个半封闭的海域,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濒临中国大陆和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和柬埔寨。南海诸岛分在我国海南岛以南和以东的南中国海上,按其分布形势,分为四大群岛,即东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目前西沙群岛归中国大陆管辖,东沙群岛归中国台湾管辖,中沙群岛基本处于海平面以下,最大岛屿黄岩岛由菲律宾控制。 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中分布最广、位置最南的群岛。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总面积24.47万平方海里,现属海南省辖区。南沙西邻越南东濒菲律宾南临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向北是西沙、中沙群岛与海南岛相望,是中国传统海疆的最南端。 从历史上看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最早可上溯至秦汉时期就已经发现并命名南海诸岛,汉朝中期中国人已经发现了经南沙群岛到印度洋的航线。此后,历代政府不间断地对南沙群岛行使实际管辖。唐朝时南沙群岛划归琼州府管辖。到清朝时中国人民在南沙海域捕鱼并居住,清政府将南沙群岛划入中国版图。从最早发现到拥有主权,再到开发和利用,中国都远远早于其它国家,对此我们都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其中就包括南沙群岛。1943年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它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日本窃取的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在此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和国际实践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也一直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20世纪70年代以前,英、法、美、苏等国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以及各种文献和权威的百科全书均清楚地将南沙群岛标属于中国。 目前南海诸岛的现状是,被越南强占的岛屿有29个,占据最多;菲律宾有 8个,占据最早;马来西亚占据了5个。还有印度尼西亚和文莱分别抢占了2个和1个。实际上,被中国控制的岛礁只有9个(大陆8个,台湾1个)。现在的南海,一杯掠夺的支离破碎,海域被分割,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的情况非常普遍,中国版图上传统疆界九段线已收到巨大威胁。 二、南海问题的由来 所谓南海问题,即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家围绕南中国海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所产生的争议。其实质是东南亚某些国家否认我国在南海U形断续线(9段线)内的主权,从而非法占据并大肆掠夺资源。争议的主要内容有两个:领土主权争议和海洋资源开发权归属。

中国在南海实际控制岛礁控制范围

中国在南海实际控制岛礁控制范围 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南沙群岛位于南中国海南部北纬4度到12度之间的海域;其中中国台湾驻军的太平岛在南沙群岛西北部,到高雄860海里,到西沙永兴岛机场410海里。距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最近距离各约200、280、330海里,距前美 军驻菲律宾苏比克湾基地约440海里。 目前南沙群岛中,中国大陆有效控制的岛礁共有永暑礁、赤瓜礁、渚碧礁、华阳礁、南薰礁、东门礁、美济礁、五方礁、仁爱礁、信义礁、仙娥礁等11个岛礁。其中永暑礁建有码头,足以停靠4,000吨级军舰;美济礁近来也兴建坚固工事驻扎人员。而中国宣称领有范围为南沙群岛全数岛屿,是唯一合法拥有南沙群岛主权的国家。 关于中国控制南沙岛礁的数目,大家的认知很大程度上限于公开报道。而网上流传的信息大多比较陈旧,多是简单地转贴引用,致使公众对南海态势没有最新、更接近真实情况的认识。客观认识南沙,一方面使我们看到已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更深刻体认到收复被占领土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太平岛-------- Itu Aba Island -------------中国台湾省海巡署驻防 中洲礁-------- Ban Than Reef -------------- 中国台湾省太平岛守备队监控

渚碧礁-------- Subi Reef ------------------ 南沙守备部队驻防

南薰礁-------- Gaven Northern Reef -------- 南沙守备部队驻防

赤瓜礁-------- Johnson Reef --------------- 南沙守备部队驻防

三沙市-中国南海诸岛的实际控制状况

三沙市-中国南海诸岛的实际控制状况 三沙市 三沙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三个地级市之一,现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政府驻地位于西沙永兴岛。是中国位置最南、总面积最大(含海域面积)、陆地面积最小和人口最少的地级市。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南海诸岛均为我国先民最早发现,而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但周边各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时,均趁我国内部动乱且海军暂弱之机纷纷进行抢占,现实际控制形势是:东沙群岛:一直由中国台湾控制。 中沙群岛:大部分未露出海面,唯一露出海面的黄岩岛早年一直被美军控制,美军撤离后菲律宾曾以沉舰方式去抢占,但在我国强烈抗议下被迫拖走,现已建设成为中国渔民的避风港(但低调处理并不驻军)。其中:黄岩岛。(曾用名民主礁,由海盆中的海山上覆珊瑚礁而成,是中国三沙市管辖的中沙群岛中惟一露出水面的岛礁。)西沙群岛:部分曾遭南越强占,我军打赢“西沙海战”后夺回,目前全部牢牢控制在中国大陆军民手中。 南沙群岛:太平岛(为南沙第一大岛且唯一有淡水者,建有机场)及临近的中洲礁一直由中国台湾驻军守卫。中国大陆则在永暑礁、赤瓜礁、东门礁、南薰礁、渚碧礁、华阳礁有驻军,在美济礁有渔政设施(实际由渔民民兵守卫着,该礁正在建机场),信义礁,在最南端的曾母暗沙(未露出海面)立有主权碑并定期派舰巡视。 越南:则控制了南威岛(南沙第四大岛,建有机场)、鸿庥岛、景宏岛、南子岛、敦谦沙洲、安波沙洲、染青沙洲、中礁(沙洲)、毕生礁(沙洲)、柏礁、西礁(沙洲)、无乜礁、日积礁、大现礁、六门礁、东礁、南华礁、舶兰礁、奈罗礁、鬼喊礁、琼礁、广雅滩、蓬勃堡、万安滩、西卫滩、人骏滩、奥南暗沙、李准滩、金盾暗沙。29个菲律宾:则控制了中业岛(为南沙第二大岛,建有机场)、西月岛(南沙第三大岛)、马欢岛、南钥岛、北子岛、费信岛、双黄沙洲、司令礁(沙洲)、杨信沙洲、火艾礁、仁爱礁。11个 马来西亚:控制了,弹丸礁、光星礁、光星仔礁、南通礁、南海礁、榆亚暗沙、簸箕礁、皇路礁。8个 半月礁:中国渔民向称“海公”。1987年,中国南沙综合科考队对南沙群岛进行综合调查,曾登陆半月礁,并留下了中国石碑和标识物。1995年3月,菲律宾军队移除了半月礁上的中国石碑和标识物。

形势与政策论文——谈南海问题及我国对策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之后,各国依据相关规定竞相划定领海以及专属经济区范围,积极维护国家的领海以及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海洋权益,不可避免产生很多海洋划界和资源开发方面的问题。南海海域及其海底蕴藏着丰富的海洋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等,石油储量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地理位置也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我国在南海区域也与周边各国产生领海重叠和权利重合,越、菲、马等国先后单方面的划定自己的领海界限,侵入了我国在南海的主权范围,并采取军事行动侵占了我国南海大量岛礁。 2010年以来,在美国高调介入南海地区事务以及越南推动南海问题多边化与外部化政策的影响下,东盟对南海问题的影响日趋增强,主要南海权益争端国家对中国的态度趋向强硬.南海问题的发展趋势表明,南海争端矛盾的尖锐化、问题解决机制的多边化、区域外强国介入的常态化已经成为中国和平维护南海权益不得不面对的国际环境.而美国与东盟提出的多边谈判和尽早协商通过《南海地区行为准则》的建议短期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从容易解决的争端下手,通过双边谈判首先解决某些具体争端,逐渐消解南海问题的复杂性是中国应对当前南海问题复杂国际因素、和平维护南海权益的必要之举. 2011年,南海问题争端再起。越南石油勘探船侵入中国管辖海域与中国海监船发生碰撞,并不时动用军舰非法驱赶中国渔民;菲律宾高调向国际社会宣布,把南海重新命名为‘西菲律宾海’。2012年4月8日,菲律宾海军的巡逻机在南海黄岩岛附近发现了12艘中国渔船。菲海军随后出动了该国最大的军舰“德尔皮拉尔”号,将中国渔船非法堵在黄岩岛潟湖内,试图抓扣在黄岩岛附近作业的中国渔民。国家海洋局随即派正在附近执行南海定期维权巡航执法任务的“中国海监75号”和“中国海监84号”编队赶赴黄岩岛海域,对我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随后中国海监船与菲律宾军舰对峙至今,已超20天。 一直以来,我国解决国际争端主要应用政治方法,谈判和协商方式成为首选,仲裁方法仅限于经济贸易争议。基本上,我国没有采用仲裁裁决和国际法院判决的方法去解决重大的国际争端,尤其是主权争端。随着中国更深一步融入国际社会,我国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政治和法律以及各种非法律手段去解决南海诸岛主权争端及类似的国际争端,力争在搁置主权争议的基础上共同开发南海资源,进而构建南中国海国际合作开发机制。而我国一向以来,民族传统继承了‘中庸’思想,却不太表我国能容忍南海诸国任意侵占我国领土,国防部发表声明称中国军队会坚决配合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领土之争,古来有之,像近代英国与阿根廷马岛之争,上世纪的一场战争涟漪一直延续到现在仍未停止。最近由于英国在马岛附近发现大量石油,英国不理会阿根廷抗议准备强行钻探,又引起两国激烈争吵。但是英国也完全不会放弃马岛,“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结果是什么呢?古人说: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一个国家才有希望。希望我们国家始终能够保持“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的政风。有人从马岛战争中看出领土争端没有妥协和调和的余地,只有战争,国际争端谁的拳头硬谁是老大,什么国际法庭,什么公理正义都一文不值,中国国内不乏强硬派,只望菲律宾及南海诸国,不要再做出扩大事态的举动,战争是任何人不想的。 中国与周边国家国家搁置争议、积极建立国际合作开发机制,是稳定区域形势,求得共同发展的必要之举。主权绝不能放弃,但力争和平发展环境及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才是明智之举。二十一世纪是和平与发展的世纪,以合作开发机制来实现对南海的有效治理,是一种较优的选择。针对目前中国海洋权益遭到严重侵害的现状和趋势,应抓紧建立一系列海洋权益保护制度,尽快出台海洋国策,与周边国家加强合作友好关系,尤其是加强与东盟之间的友好关系,“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以维护地区稳定和经济繁荣为目标,通过谈判解决划界争端,积极促进南海共同开发,立足于现有条件,努力获取这一地区的最大经济利益,以提高国家整体实力。

中国南海诸岛主权的历史背景

◆中国南海诸岛主权的历史背景 从东汉杨孚《异物志》和三国时期万震《南州异物志》的记载表明,至少在东汉时期,我国人民不仅发现和命名了南海,而且已经初步掌握到南海的基本特点。 至隋唐两代,“焦石山”、“象石”、“七洲洋”等地名的出现,更加表明中国人民在南海的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已经远至西沙群岛。 至宋代,始以石塘、长沙等专用名称明确指称南海诸岛。宋代将南海诸岛列入“琼管”范围,即“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属于当时广南西路琼州的管辖范围,这标志着南海诸岛纳入中国版图已现端倪。 至明清两代,中央政府继续将南海诸岛明确列入中国版图并置于广东省琼州府万州辖下,行使了有效管辖。 值得注意的是,从宋代起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成为中国人民生产、经营活动的传统区域,而且更成为水师巡防的重要海域。 晚清至近代以来,中国政府继承了历代南海范围的传统疆域观,一方面抵御外来侵扰、维护南海主权权益,另一方面着力从地名、地图等方面加以规范,从而使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地位更加牢固。 ◆南海争端的原由 1. 美日埋下南沙群岛主权争端的祸根 日本二战战败后,于1946年底将南沙群岛归还中国。但1951年,美国把苏联、中国等对日战胜国排除在外,片面地和日本媾和,签订《旧金山和约》,并在第二条规定,“日本放弃对南沙群岛及西沙群岛的一切权利、权利根据和要求”。该条约的最大漏洞就是没有明确规定将南沙群岛“归还中国”。这一祸根成为后来一些国家提出无理主权要求、侵占南沙岛礁的借口。1974年,美国学者又证实该海域可能是个“地下宝库”,于是南沙群岛“主权未定论”有了市场。 2.南沙群岛海域的富饶吸引着贪婪的人们 20世纪70年代以前,南海问题并未突显,但是自从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南海由于蕴藏的丰富油气资源成为世界热点争议地区。专家保守估计,南沙油气储量超过200亿吨,占整个南海油气资源的一半以上,有“第二个海湾”之称。南沙石油不仅含硫量低,而且基本位于200—1000米之间的易开采层。 介入南沙争端的几个国家对油气依赖程度都很大:越南强国梦的一大支柱就是南海的石油,菲律宾严重缺油,马来西亚、印尼、文莱都是石油生产和输出国。因此,几个国家纷纷对南海石油进行掠夺性开发。南海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争议海域内的开发活动成为引发加剧南沙争端的重要因素。 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引发周边国家疯狂蚕食 1973年召开的第三次国际海洋法会议历时九年,于1982年通过了一部新的国际海洋法公约。公约规定,岛屿所属国可以由岛屿外划12海里领海和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区域内可自由开采资源。这引发部分南海周边国家通过国内立法的形式,对部分南沙岛礁主权和海域管辖权提出要求。这些单方面的主张都与中国在南海地区享有的历史性权利产生了冲突和矛盾,导致了南沙争议目前格局的形成。 4、南沙群岛经济地位可观且具有重要军事战略地位 南沙群岛不仅有可观的经济地位,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南海特殊的战略地理位置使区域内外势力争夺南海控制权的竞争逐步加剧。 (1)可观的经济地位 南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不仅拥有巨大的水产资源、丰富的油气和矿产资源,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贸易通道。

南海诸岛各群岛及主要岛屿礁滩简介

xx各群岛及主要岛屿礁滩简 (一)xx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现属海南省。位于海南岛东南方。以永兴岛为中心,距三亚市榆林港约330多公里,距文昌县清澜港也是约330多公里。西沙群岛分布在5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共有岛礁40多个,主要集中在两群: 较东的是宣德群岛,较西是永乐群岛。在南海四大群岛中,西沙群岛露出海面的陆地多,计有22个岛屿,7个沙洲,陆地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这些岛屿和沙洲如下: 岛屿名称渔民俗称陆地面积(平方公里) 1、xxxx、尾峙 0.36 2、xx岛圆岛、圆峙 0.30 3、珊瑚岛老粗岛、老粗峙 0.31 4、全xxxx、全富、曲手 0.02 5、鸭公岛鸭公峙 0.01 6、银屿龙坑 0.01 7、银屿仔银峙仔2000(平方米)

8、咸舍峙咸舍、咸且岛3000(平方米) 9、石屿2000(平方米) 10、xx四xx、四xx、xx 0.21 11、xx三脚、大三脚岛、三脚岛 0.28 12、xx三脚峙、小三脚岛 0.06 13、盘石屿xx、xx、xx 0.40 14、xx半路、半路峙、螺岛 1.20 15、xx猫注、吧注、xx 2.10 16、xx小巴岛 0.08 17、xx三峙 0.17 18、xxxx 0.13 19、xxxx、xx

0.04 20、xx树岛、暗岛、船暗岛 0.22 21、xxxx、xx、吧xx 0.60 22、高尖石、xx 0.04 23、筐仔xx筐仔峙 0.01 24、xxxx4000(平方米) 25、xx2000(平方米) 26、xx 0.06 27、xxxx 0.05 28、xxxx 0.02 29、xxxx 0.04 西沙群岛除了这些露出海面的岛屿沙洲以外,还有10多个暗礁暗滩。在这些岛礁中,面积最大的永兴岛为

中菲“黄岩岛”争端的现状分析及展望

中菲“黄岩岛”争端的现状分析及展望 摘要:今年4月,菲律宾扣押中国12艘渔船,黄岩岛争端就此引发。南海问题由来已久。关于南海诸岛的主权问题,中菲双方争执不下,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主张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由于美国的怂恿和支持,使南海诸国夺取和强占南海的行为越来越肆无忌惮,这对于我们一向“韬光养晦”、倡导“和谐世界”的中国来说,变得处理起来十分的辣手。 关键词:黄岩岛、南海争端、中国、菲律宾、美国 一、事件回顾 近些时间,南海的乱象是众所周知的:越南出人意料的到南沙群岛举行所谓的“国会代表”,显示其他们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的坚定决心;菲律宾也欲在礼乐滩开采石油,并抗议中国09年向联合国提交关于南海群岛的文件,并拉东盟开发南海,其他小岛逐国也都遥相呼应,纷纷宣布对所占我岛屿也永有主权。 南海主权争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年中菲黄岩岛争端为南海乱象再添波澜:·4月8日,菲律宾海军的巡逻机在黄岩岛附近发现了12艘中国渔船;菲海军随后出动了该国最大的军舰“德尔皮拉尔”号,将中国渔船非法堵在黄岩岛潟湖内,试图抓扣在黄岩岛附近作业的中国渔民;菲海军士兵登上中国渔船检查,并声称在一艘船上查获了“非法”捕捞的水产品; ·4月10日:国家海洋局派正在附近执行南海定期维权巡航执法任务的“中国海监75号”和“中国海监84号”编队赶赴黄岩岛海域,对我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4月11日:外交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对菲律宾军舰袭扰中国渔船渔民做出回应。 中菲南海对峙持续升温,继菲律宾继宣布将南海的国际惯用名称改为“西菲律宾海”之后,从CNTV消息传来消息,据《马尼拉公报》5月3日报道,菲律宾正式将黄岩岛称为“帕纳塔格礁”。 ·4月13日菲律宾无视中方警告再向黄岩岛派海岸警卫队船只,中国最先进的渔政310船抵达黄岩岛,将常态化巡航护渔。 ·4月17日:菲律宾外长声称:将寻求国际仲裁解决黄岩岛对峙一事,进一步想把事情扩大化,国际化。而菲律宾不仅没有采取让局势缓和的动作,反而计划升级对抗。

中国实控南海岛礁36个

南海岛屿: 南沙共有230多个岛屿,沙洲和礁滩,其中有11个岛屿,5个沙洲,20个礁是露出水面的。太平岛约0.443平方公里,面积大于0.1平方公里的还有:中业岛,西月岛,南威岛,北子岛,南子岛。最南端的曾母暗沙距赤道200海里,距祖国大陆约1000海里。美济岛永久陆地面积已达5.6平方公里,是南海面积最大的人工岛。 涉及岛屿: 作为南海诸岛的重中之重的南沙群岛,由230多个岛、礁、滩和沙洲组成,水域面积约82万平方千米。南沙群岛除中国大陆控制的7个岛礁(永暑礁、赤瓜礁、东门礁、南薰礁、渚碧礁、华阳礁、美济礁)和台湾省驻守的太平岛(南沙诸岛中的最大岛)和中洲礁,数十个岛礁已被邻国侵占。越南甚至提出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从1975年占据南子岛以来,越南至今已占据29个岛礁(注:鸿庥岛、南威岛、景宏岛、南子岛、敦谦沙洲、安波沙洲、染青沙洲、中礁、毕生礁、柏礁、西礁、无乜礁、日积礁、大现礁、六门礁、东礁、南华礁、舶兰礁、奈罗礁、鬼喊礁、琼礁、广雅滩、蓬勃堡、万安滩、西卫滩、人骏滩、李准滩、奥南暗沙、金盾暗沙),形成了230海里的岛链,驻扎了一个营(600人)的军队。可见,越南是占中国岛礁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南沙争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菲律宾从1970年至今,占中国岛礁的数量已达9个(注:费信岛、马欢岛、中业岛、南钥岛、北子岛、西月岛、双黄沙洲、司令礁、仁爱礁),驻军1000人,并拥有一条长1300米的简易飞机跑道。

马来西亚占据了我国南沙群岛9个岛屿(注:弹丸礁、光星礁、光星仔礁、南海礁、榆亚暗沙、簸箕礁、南通礁、皇路礁、南安礁),另在北康暗沙、南康暗沙、曾母暗沙附近海域建有大量海上油气开发平台。 文莱宣称对南通礁拥有主权,并分割南沙海域3000平方千米。1969年10月,印尼与马来西亚签订大陆架协定时,印尼侵占了5万平方千米的南沙海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海诸岛

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海诸岛 南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岛屿数目最多,分布面积最广的一组群岛,我国古称“万里石Array塘”。它北起北纬11度29分,南迄北纬4度附近,西起东经109度30分,东至东经 117度50分。南北长达500海里,东西宽约400海里。已定名的岛,洲,礁,沙,滩达185座。其中露出水面的岛屿和沙洲有20多座左右。但它的陆地面积很小,最大的太平岛面积不过0.43平方公里。南沙群岛主要的洲,岛有13个,其名称,面积和海拔高度如下: 序号 岛(沙洲)名称 面积(平方公里) 海拔(米) 1 太平岛 0.43 4.3 2 中业岛 0.33 3.4 3 西月岛 0.15 --- 4 南威岛 0.15 2.4 5 北子岛 0.13 3.2 6 南子岛 0.13 3.9

7 鸿庥岛 0.08 6.0 8 南钥岛 0.06 1.8 9 马欢岛 0.06 2.4 10 郭谦沙洲 0.05 4.5 11 费信岛 0.06 1.8 12 景宏岛 0.04 3.7 13 安波沙洲 0.02 2.7 从上表可见南沙群岛不仅陆地面积不大(13个岛洲加起来才1.69平方公里,还抵不上一个东沙岛--1.8平方公里),而且海拔低矮,不少岛屿海拔在2米意下。这里的潮差可达半米,所以,一些岛屿在高潮时就几乎被淹没了。这主要是南沙群岛远处热带南缘,地近赤道无风带,台风少,季风弱,由于动力作用较弱,所以岛屿面积难于增大和加高。 南沙群岛的岛,洲,礁,沙,滩的分布,是与这一带海区海底地形特征密切相关的。在南沙

群岛海域有两条海底峡谷,一条位于南华礁北侧,近东西向(南华水道);一条在西月岛东侧,呈南北走向。这两条海底峡谷大致呈丁子相交,明显地把海底高地分成三不分,即西北,东北,和南部。因而南沙群岛也相应地分成为三个部分。 南沙群岛的西北部大致在北纬9度以北,东经115度15分以西,是南沙群岛中群岛最集中,岛屿和沙洲最多的部分。岛屿和沙洲大多同时出现在同一群礁中,以五列平行的环礁为主体,即: 第一列:双子群礁; 第二列:渚碧礁,中业环礁,乐斯暗礁,永登暗沙; 第三列:道明群礁,长滩(蒙自礁),火艾礁,西月岛; 第四列:大现礁,小现礁,郑和群礁,恒礁,北恒礁; 第五列:九章群礁; 南沙群岛的东北部大致在北纬8度30分以北,东经115度15分以东一带,即南华水道以北,南沙东水道以东的暗滩群是南沙群岛最大的暗滩群。以前外国人将此区域划为危险区域,以警船只。但是,自古以来,我国渔民年年出现在该“危险区域”全无障碍。明清的海陆簿和针经都清楚纪录了各岛,礁,洲,滩的情况和航道的情况。这片面积广大的岛礁分布区的特点是各个环礁分布比较散,无一定规律。主要的岛礁如下: 礼乐滩,南方浅滩,忠孝滩,勇士滩,棕滩,紫滩,海马滩,仙后滩,神仙暗沙,莪兰暗沙,红石暗沙,安塘滩(巩珍礁,安塘礁,鲎藤礁),大渊滩,罗孔环礁(费信岛,马欢岛),五方礁,半路礁,仙宾礁,蓬勃暗沙,三角礁,禄沙礁, 孔明礁, 美济礁,仁爱礁,牛车轮礁, 仙娥礁,信义礁,海口礁,半月礁,舰长礁。 南沙群岛的南部即南华水道以南,岛,洲,礁,沙,滩数量虽然较多,但分布较散,绝大多数仍潜伏水下。南部西段,以万安滩到永署礁一带礁滩为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南部东段,以南康暗沙到榆亚暗沙一带东北到西南走向的岛礁。安波沙洲,柏礁在北康水道东侧,两礁自成一列,和安渡滩一列滩,沙洲平行分布。 南部主要岛礁如下: 南部西段永署礁,华阳礁,南威岛,东礁,中礁,西礁,日积礁,南薇滩(蓬勃堡,奥南暗沙,金盾暗沙,常骏暗沙),朱应滩,广雅滩,人骏滩,李准滩,西卫滩,万安滩,奥援暗沙。 南部东段安波沙洲,毕生礁,石盘仔,六门礁,南华礁,无乜礁,司令礁,榆亚暗沙,簸箕礁,南海礁,柏礁,安渡滩,光星仔礁,光星礁,弹丸礁,皇路礁,南通礁,北康暗沙,南康暗沙,曾母暗沙。

中国南海现状分析

中国南海现状分析 两年前,南海问题只是中国和南海诸国的一般性海洋权益摩擦,但从2012年起,这个问题突然一跃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热点问题。中国一直努力奉行“和平崛起”的战略,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并为避免事态扩大,未进行实际的开发。可以说,中国付出了巨大的诚意和牺牲。但南海诸国却连续采取咄咄逼人政策和行动,屡屡置中国于不利境地,特别是美国自2010年宣布高调介入南海事务以后,俄、日、澳、印都有趁火打劫之意,而当事南海诸国更加有恃无恐,局势对中国更加不利。 从世界角度看南海问题 南海正成为世界第三热海。当今的世界有三大战略热点:一是曾经进行利比亚战争的地中海地区,二是美国、欧洲与俄罗斯因油气管线和北约东扩顶牛的里海地区,第三就是不断升温的南海了。这三个海域有共同的特点,都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都是美国21世纪三大潜在战略对手——伊斯兰世界、俄罗斯和中国的所在地。由于南海的油气储备接近中东,未来南海肯定会形成类似于中东的能源中心。积以时日,欧洲、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世界主要国际政治力量,必然云集于此,南海不可避免地将成为一个新的世界战争策源地。既使中国不动武,别国也会在这里大打出手——看看中东就知道了。 资料图:5月28日,我海警船在南海巡航执法因此,南海问题已不再是简单的领土、领海的国别争端问题,也不是中国以往担心的局部争端国际化的问题。随着美国反恐战争的结束,围堵中国将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控制中国的海外能源和运输通道,将成为美国必然的战略选择,而南海是最理想的地方。美国船只屡次来此地调查水文地理资料,与日本、印度和东南亚各国展开各种演习,说明继东北亚、台海之后,美国正在将此地开辟为第三大海空战场。 南海正形成国际联合对付中国的态势。中国的南海周边邻国在南海的实际利

南海问题概述

南海问题概述 一、南海问题的历史由来 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重要的中国海上航路。从此,中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海诸岛,最早发现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华南沿海一带从中国秦朝开始已经是中国领土,从中国西汉到唐朝末期现越南中部和北部是中国领土,南海已经是中国领海。中国元朝政府还多次派军到越南北部平叛和越南南部(占城),中国元朝南方海军经常在南中国海巡逻到婆罗洲(加里曼丹岛)。中国明朝海军多次通过南海下西洋,是南海的唯一正统力量,南海的东南亚国家的君主从元朝开始到清朝接受中国中央政府的册封才是合法正统的,南海周边国家从元朝开始到清朝是中国中央政府的藩属国。海南岛在中国西汉开始已经是中国领土,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国人民最早发现这些岛屿礁滩,长期以这些岛屿礁滩为基地进行渔业捕捞生产和居住,世代相继对这些岛屿礁滩进行辛勤的开发和经营,中国政府最早对这些岛屿礁滩实行管辖和行使主权,所谓越南等南海的东南亚国家拥有南海主权得到说法根本就是不合法不合理的。 二、战后南海主权问题 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越南在1975年以前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在7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提及本国领土范围包括南沙群岛。美国与西班牙1898年签订的巴黎条约和1900年签订的华盛顿条约曾明确规定了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但并未包括南沙群岛。1953年菲律宾宪法、1951年菲美军事同盟条约等也对此作了进一步确认,而马来西亚只是到了1978年12月,才在其公布的大陆架地图上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和海域标在马来西亚境内。南沙群岛一共有五百多座岛屿,我国只占有九个。 三、国际会议对南海问题的决议 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会议的决议也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例如,1955年在马尼拉召开的国际民航组织太平洋地区航空会议通过的第24号决议,要求中国台湾当局在南沙群岛加强气象观测,会上没有任何一个代表对此提出异议或保留。许多国家出版的地图也都标注南沙群岛属于中国。例如,日本1952年由外务大臣冈崎胜男亲笔推荐的《标准世界地图集》,以及1962年由外务大臣大平正芳推荐出版的《世界新地图集》,1954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出版的《世界大地图集》,1956年英国出版的《企鹅世界地图集》,1956年法国出版的《拉鲁斯世界与政治经济地图集》等都明确标注南沙群岛属于中国。越南1960年、1972年出版的世界地图及1974年出版的教科书都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二十世纪以来,许多国家权威性百科全书,如1963年美国出版的《威尔德麦克各国百科全书》,1973年的《苏联大百科全书》和1979年日本共同社出版的《世界年鉴》都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 四、南海争端- 南沙之争

中国南海诸岛主权

中国南海诸岛主权,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通过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经营开发,并由历代中国政府行使连续不断的行政管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这一发展过程有充分、确凿的历史依据,国际社会也是长期予以承认的。 一 根据史料记载,最晚在汉代,我国人民首先发现了南海诸岛,并对南海有了初步认识。东汉杨孚《异物志》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缴外大舟,锢以铁叶,值之多拔。”三国时期万震《南州异物志》记录了从马来半岛到中国的航程,其载:“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而多磁石。”这两条史料的记述十分一致,其中所言“崎头”是我国古人对礁屿和浅滩的称呼;而“涨海”即我国古代对南海最早的称谓;“涨海崎头”指南海诸岛的礁滩。从杨孚和万震的记载表明,至少在东汉时期,我国人民不仅发现和命名了南海,而且已经初步掌握到南海的基本特点。 中国早期史籍中关于“涨海”的记录频繁出现,可以确定,以“涨海”泛称南海在当时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和采用。至隋唐两代,“焦石山”、“象石”、“七洲洋”等地名的出现,更加表明中国人民在南海的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已经远至西沙群岛。 至宋代,始以石塘、长沙等专用名称明确指称南海诸岛。石塘又作石堂、千里石塘、万里石塘;长沙又作千里长沙、万里长沙、万里长堤。经考证,史籍中所载“长沙”大多指今西沙群岛,而“石塘”大多指今南沙群岛。 宋代将南海诸岛列入“琼管”范围,即“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属于当时广南西路琼州的管辖范围,这标志着南海诸岛纳入中国版图已现端倪。至明清两代,中央政府继续将南海诸岛明确列入中国版图并置于广东省琼州府万州辖下,行使了有效管辖。 值得注意的是,从宋代起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成为中国人民生产、经营活动的传统区域,而且更成为水师巡防的重要海域。宋太祖在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平定南汉刘伥后,建立巡海水师,巡管范围即包括西沙群岛。自此之后,明、清王朝均将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视为所辖之地,中国水师巡卫海防、行使管辖成为惯例。 二 晚清至近代以来,中国政府继承了历代南海范围的传统疆域观,一方面抵御外来侵扰、维护南海主权权益,另一方面着力从地名、地图等方面加以规范,从而使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地位更加牢固。 1933年,法国殖民者侵占南沙“九小岛”,引起中国政府和中国社会各界的强烈抗议,中国政府以及驻法临时代办均进行了严正交涉。19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