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图表)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格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 像距(v)正倒大小虚实应用特点物,像的位置关系u>2f 2f>v>f 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摄像机-物像异侧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精确测焦仪成像大小的分界点物像异侧2f>u>f v>2f 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电影放映机、投影仪-物像异侧u=f - - - 不成像强光聚焦手电筒成像虚实的分界点-f>u v>u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虚像在物体同侧虚像在物体之后物像同侧规律总结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1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规律2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像为于物的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3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4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应用:放大镜。
规律5记忆口诀(1)一倍焦点分虚实,二倍焦点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
实像总是异侧倒。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总是同侧正。
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追着物体跑,物距像距和在变。
(2)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注:这里所指的一倍焦距是说平行光源通过透镜汇聚到主光轴的那一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也可直接称为焦距;两倍焦距就是指该距离的两倍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分界点:2f点是成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f点是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
薄透镜成像满足透镜成像公式: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注:透镜成像公式是针对薄透镜而言,所谓薄透镜是指透镜厚度在计算物距、像距等时,可以忽略不计的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结论大全(超全面)

请将此页图和文字贴于床前、门后熟记之
1、凸、凹透镜的特殊光线:
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画出成像光路图并总结成像规律:
物距像距倒正大小实虚异同应用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异侧照相机
u=2f v=2f
f,<u<2f
u=f
u<f
综上所述:u=f 是物体、、的分界点;
u=2f 是物体和的分界点。
(2)、当物体成实像时,物体越靠近凸透镜所成的实像越大,且物体与像的移动方向一致。
(物近像远像变大)
当物体成虚像时,物体越远离凸透镜所成的虚像越大,且物体与像的移动方向一致。
(物近像远像变大)
(3)、当物体成实像时:
①、当u>v时,等价于u>2f f<v<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当u=v时,等价于u=2f v=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③、当u<v时,等价于f<u<2f v>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当物体成实像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一定大于或等于4f。
(5)、当u>2f 时,f<v<2f,物体比像的移动速度快: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物和像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当物
体远离凸透镜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越来越来大。
当f<u<2f时,v>2f,物体比像的移动速度慢: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物和像之间的距离越来越来大,当物
体远离凸透镜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越来越来小。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 314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4 4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当物体在1倍焦距内时(0<u<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正立、放大、虚像;②物像同侧;③像距>物距:v>u;④物体远离凸透镜(靠近焦点),像变大;(4)应用:放大镜2.当物体在焦距处时(u=f):不成像(折射光线平行);3.当物体在1~2倍焦距间时(f<u<2f):(1)光路图:如右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放大、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v>2f;(像在2倍焦距之外)④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⑤物体靠近凸透镜(靠近焦距处),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靠近2倍焦距处),像变小;⑥像的移动速度大于物体的移动速度:物体移动一小段距离,像移动一大段距离;(4)应用:投影仪4.当物体在2倍焦距处时(u=2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等大、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v=2f;(像也在2倍焦距处)5.当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时(u>2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缩小、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f<v<2f;(像在1~2倍焦距间)④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⑤物体靠近凸透镜(靠近2倍焦距处),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像变小;⑥像的移动速度小于物体的移动速度:物体移动一大段距离,像移动一小段距离;(4)应用:照相机。
【例题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答案】B【解析】解:A、当u=10cm时,u<f=15cm,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当u=20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当u=35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故C错误;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增大,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图解

凸透镜成像规律图解2009年08月03日星期一 20:15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
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越大,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能用光屏呈接;反之,则称为虚像,只能由眼睛感觉。
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所谓“正立”和“倒立”,当然是相对于原物体而言。
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透镜所成的三种虚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实像,无一例外都是倒立的。
当然,凹面镜和凸透镜也可以成虚像,而它们所成的两种虚像,同样是正立的状态。
那么人类的眼睛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我们知道,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根据上面的经验规律,视网膜上的物像似乎应该是倒立的。
可是我们平常看见的任何物体,明明是正立的啊?这个与“经验规律”发生冲突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大脑皮层的调整作用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虚像。
可与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对比(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只能用眼睛看到)。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而成的,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实像。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正立的虚像。
与凹透镜的区别一.结构不同凸透镜是由两面磨成球面的透明镜体组成凹透镜是由两面都是磨成凹球面透明镜体组成二.对光线的作用不同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主要对光线起发散作用三.成像性质不同凸透镜是折射成像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正、倒;虚、实;放、缩。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背诵)

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
像距:像(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1)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f<v<2f。
照相机应用此规律成像。
(2)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2f。
(3)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又小于两倍焦距时(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2f。
幻灯机(投影仪)应用此规律成像(4)当物距等于焦距时(u=f),得到平行光,无法成像。
(5)当物距小于焦距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应用此规律成像。
2.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也是成倒立和正立的像的分界点。
两倍焦距处是成放大缩小的像的分界点。
3.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4. 成实像时,物体离透镜越近,像就越大;成虚像时,物体离透镜越近,像就越小。
5.成实像时,物体向前靠近凸透镜,光屏就要相应的向后移动远离透镜,才能成清晰的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口诀:(1)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2)虚则正,实则倒(3)成实像口诀: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课后作业:1.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 上.2.关于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 ;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 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 主光轴.3.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____ 、____ 的____ 像,根据这个道理制成了____ .4. 把物体置于凸透镜主光轴上距透镜40 cm,透镜的焦距为15 cm,则物体通过透镜成的像是____ 立____ 的____ 像.若将物体向透镜方向移动了15 cm,则物体的像将向____ 方向移动,同时像变为____ 立____ 的____ 像.5.幻灯机和电影放映机的镜头是____ 镜,物体应放在____ ,像在____ ,像的性质是____ .若要使银幕画面更大些,幻灯机与电影机应离银幕____ 些.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 。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虚像越大。
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能用光屏呈接;反之,则称为虚像,只能由眼睛感觉。
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所谓“正立”和“倒立”,当然是相对于原物体而言。
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透镜所成的三种虚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实像,无一例外都是倒立的。
当然,凹面镜和凸透镜也可以成虚像,而它们所成的两种虚像,同样是正立的状态。
那么人类的眼睛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我们知道,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根据上面的经验规律,视网膜上的物像似乎应该是倒立的。
可是我们平常看见的任何物体,明明是正立的啊?这个与“经验规律”发生冲突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大脑皮层的调整作用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虚像。
可与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对比(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只能用眼睛看到)。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而成的,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实像。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正立的虚像。
与凹透镜的区别一.结构不同凸透镜是由两面磨成球面的透明镜体组成凹透镜是由两面都是磨成凹球面透明镜体组成二.对光线的作用不同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主要对光线起发散作用三.成像性质不同凸透镜是折射成像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正、倒;虚、实;放、缩。
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人教版)

凸透镜起汇聚作用能成缩小的实像
物距凸透镜非常远
导 入
题
备
证
口诀
练习
战
回
凸透镜的应用
镜头(凸透镜)
(像)
物距凸透镜很远照相机能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
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凸透镜形成一个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物距凸透镜较近
放大镜
物距凸透镜很近凸透镜能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光路图
光路图
光路图
物距(u)
像距(v)
像
应用
U很大
v=f
/
测焦距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照相机
u=2f
u=2f
倒立等大实像
测焦距
f<u<2f
v>2f
倒立放大实像
幻灯机
u=f
/
/
u<f
/
正立放大虚像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
小结
影响凸透镜成像的因素是物距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光路图
说课大纲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前期内容: 透镜的分类 及应用 凸透镜的相 关概念
教材后期内容:凸透镜成像 规律应用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控制变量归纳总结
分析知:影响凸透镜成像的 因素是物距故实验过程中的变量是物距
分 析
选择仪器并放置
引导学生选择
三心共线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可以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一些基本规律,如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等。
误差来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包括测量误差、器材误差、环境误差等。
减小误差方法: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使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如使用激光测距仪代替刻度尺测量距离。
2. 选择质量更好的实验器材,如使用高质量的凸透镜和光屏。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物距(u)、像距(v)与焦距(f)的关系
M=h'/h=-v/u,其中h为物高,h'为像高,v为像距,u为物距。负号表示成像为倒立。
放大率公式
根据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可以确定像的性质(实像或虚像、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
确定像的性质
在凸透镜成像中,光路是可逆的,即如果光线能从A点出发经过凸透镜到达B点,那么光线也能从B点出发经过凸透镜到达A点。
结构特点
03
经过光心的光线
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01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
02
经过焦点的光线
经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焦距是指从凸透镜的光心到焦点的距离,通常用字母f表示。
焦距
主光轴
焦点
通过凸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称为主光轴,简称主轴。
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称为焦点,用字母F表示。
03
CHAPTER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或光源)、刻度尺等。
操作步骤
1.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它们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3. 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记录此时像距和像的特点(大小、正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