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作图法
初中物理所有光路图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凹透镜成像的作图图解急

初中物理所有光路图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凹透镜成
像的作图图解急
这一类题就是“光路图”题!
有关光路图问题,主要有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规律。
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凸透镜、凹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
需要特别注意的易错细节问题如下:
1.画法线后必须画垂直符号!
2.画光线之后必须画箭头!
3.特别注意实线与虚线!实际光线用实线,非实际光线以及辅助线用虚线!
4.光的反射图:注意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成像原理(任意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像点)”来画图!
期末考试必考类型题用六个光路图组合展示:。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人教版)

)
镜 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放大镜就是凸透镜, 能成放大的、正立的虚 像。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当成实像时,如用手挡住透镜的 上半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有 什么变化?
2024/9/29
2024/9/29
F F
f
实验拓展 1、在实验中,你能发现实像和虚像的分界 点在什么位置吗?
2、在实验中,你能发现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 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
定是( A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024/9/29
3、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时,在 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 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65cm处,则
成像的情况是 ( 倒立缩小的实像 )
分析: 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与物距有关,由第
(1)把烛焰放在 C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把烛焰放在 D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a bc d e
F
F
2024/9/29
f 2f
a bc d e
F
F
f
2f
(2)把烛焰放在 C 点,屏上出现清楚的像时,
屏距凸透镜最远。
(3)把烛焰放在 d e 点,屏上不会出现像。
2024/9/29
2、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 距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 屏上视察到了蜡烛清楚的像,这个像一
倒立、缩小、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等于2倍焦距
倒立、等大、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小于2倍焦距 大于1倍焦距
倒立、放大、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不成像
等于1倍焦距
凸透镜成像规律(4)

u=f
不能成像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放大镜
分析与论证:
应 用
1、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
设 计
会成虚像?
课 题
2、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
预 备
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实
验
3、像的倒正: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 1
0
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凸透镜成像
预备知识:
应
用
1.物距(u): 物体 到 凸透镜中心
的距离;
设 计
课
即 烛焰 到 凸透镜中心 的距离
题
2.像距(v): 像
到 凸透镜中心
预
的距离; 备 实
若像是呈现在 光屏上, 光屏 到 凸透镜中心的距离是像距 验
1
0
5
论
证
u
v
口
诀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此实验中:凸透镜焦距是: 10(5) 厘米
A1
A2
A3A4
B1
B2
B23.FB4
. F
o
.BB1’2’B. 3’ F 2F
B4’
A’ A2’
A3’
U>f,V随U减小而增大。
A’
应 用
设 计
课
题
1、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在凸透
预 备
镜的另一侧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
实 验
点,寻那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位于凸透
1 0
5
镜前15cm处时,光屏上得到的像是(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作图法

1 物距
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
2 像距
像与凸透镜的距点。
光线追迹法
作图法
通过绘制光线追迹图来分析凸透 镜的成像过程。
实像
实像是通过光线追迹法绘制的凸 透镜成像图中的像。
虚像
虚像是通过光线追迹法绘制的凸 透镜成像图中的像。
物体在焦点处的成像
位置
物体在焦点处成像的像位于无穷远处。
成像公式的介绍
方程式
成像公式描述了物体和像之间 的关系。
光焦度
光焦度用于计算成像的距离。
实例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使用成像公 式计算物体和像的位置。
特点
像是实像、倒立和缩小的。
应用
用于制造显微镜和放大镜。
物体在焦点外的成像
位置
物体在焦点外的成像的像位于凸透镜的透镜后方。
应用
用于制造照相机和望远镜。
特点
像是实像、倒立的。
物体在无穷远处的成像
1 位置
物体在无穷远处成像的像 位于焦点处。
2 特点
3 应用
像是实像、倒立和缩小的。
用于制造投影仪和远摄镜 头。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作图法
通过展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介绍凸透镜的定义、分类,以及物距和像距的 关系,通过光线追迹法和成像公式进行说明。
凸透镜成像
1
光线聚焦
凸透镜通过折射使光线聚焦,形成实像或虚像。
2
物体和像的关系
像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有关,可以变化。
3
成像规律
成像规律描述了凸透镜成像的特性和行为。
物体和像的关系
凸透镜成像画法

点即为成像的位置。
1.因此要找出成像的位置,我们要画出至少两道光线通过透镜。 2.一般光线通过透镜,必须慢慢依据折射定律画出光线进入、离开透镜的两次折射,才能知道它的行进
路线。
3.而在凸透镜中有三条很特别的光线,由于透镜的基本特性,它们的所走的路径十分的容易画出: (1)平行光→平行过焦:平行光(平行中心轴)由左侧进入透镜后,会汇聚在右侧焦点上。(透镜聚光的特性) (2)过镜心→过心直线:通过镜心的光,路径不变。 (3)过焦点→过焦平行:通过左侧焦点的光,经过透镜后,会被折射成平行光。
(1)
物体
像
(3)
d
i
(2)
但为了作图的简单明了,我们在作图时只选择(1)平行光、(2)过镜心这两条光线,
(1)当物体在左侧两倍焦距外时,会在右侧一倍到两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实像,并随着物体向左焦距移动。(绿色箭头区域
,移动方向顺
着箭头方向)
(2)当物体在左侧两倍焦距上时,会在右侧两倍焦距上成倒立、相等、实像。( )
d>2f 2f>i>f 倒
小
实
d=2f i=2f 倒
相等 实
2f>d>f i>2f 倒
大
实
d=f
不成像 不成像 不成像 不成像
d<f 左侧 正
大
虚
可以观察到物体越接近焦点,像越大(近焦大)
(3)当物体在左侧一倍到两倍焦距之间时,会在右侧两倍焦距外的成倒立、放大、实像,并随着物体向左
侧的一倍焦距移动,所成的像也渐渐的向右侧的无穷远移动。(蓝色箭头区域
,移动方向顺
着箭头方向)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四个方法

1、简图法
化范围及应用.
结合简图,注意突变点,比较物距和像距的变
2、作图法
通过作土图,加深对成像大小、倒正、虚实的理解,从图上看, 一目了然。 3、列表法
物距u U 〉2f
像的 性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倒立或 放大 正立 或缩
小
实像 或虚 象
倒立 缩小 实像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像距V
位
应
置
用
F〈v〈2f 与物异 侧
V=2f
与物异 侧
V〉2f
与物异 侧
照相机 测焦距 幻灯机
U=f U〈f
倒立 正立
不 成 像
放大 虚象
V 〉u
与物同 放大镜 侧
4、口诀法
二倍焦距物像等,内大外小实像成 一倍焦距像不成,内虚外实分
界明
实像倒着虚象正,物近像远像变大
记住两个突变点,物近像远
像变大
总之,对于凸透镜成像规律,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尝
试有不同的体验,多思考,多尝试是我们学好物理的常用并有效的方
法.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重点难点总结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重点难点总结一、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图:三条特殊光线(1)与主光轴平行光线折射后过焦点(2)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3)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1.成实像时,像与物的位置关系:上下互换,左右互换。
这就意味着像和物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物体向上移动,像就向下移动,物体向左移动,像就向右移动。
所以如果屏上的像在左上角,要把像移到光屏的中央,就要让像向右下移,而要让像向右下移,蜡烛就要向相反方向:左上移动即可。
成虚像时,像与物的形状一样,大小不同。
2.实像都是倒立的,与物体在透镜两侧,在主光轴两侧。
虚像都是正立的,与物体在透镜同侧,在主光轴同侧。
注意:这里面所说的倒立和正立是相对实物而言的。
3.一倍焦距处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即u>f成实像;u<f成虚像;u=f不成像。
一倍焦距处是正立像与倒立像分界点,即u>f成倒立像:u<f成正立像。
4.二倍焦距处是成缩小像与放大像分界点,即u>2f成缩小的实像;u<2f成放大实像;u=f成等大的实像。
5.成实像时:u减小 v增大像变大;u增大 v减小像变小,即物近,像远,像变大。
成虚像时:u减小 v减小像变小。
总之:无论成虚像还是实像,物体离一倍焦距处越近,像越大。
6.一倍焦距处,u=f不成像。
因为光线从一倍焦距处射向凸透镜,经透镜的折射光线是平行于主光轴的,无法汇聚成一点,所以无法成像。
7.成实像时,u>f,v>f。
8.成缩小的像 v<u;成放大的像 v>u。
9.实像与虚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可以用眼睛看到,也都可以拍照。
不同点:实像可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实像是实际光线交点,虚像是某一点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或凸透镜上,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10.物体与像运动方向相同。
11.成实像时:u>v 倒立缩小实像;u=v 倒立等大实像;u<v 倒立放大实像。
12.在实验中,如果把凸透镜遮上一部分,那么像是完整的,只是变暗;如果把烛焰遮上一部分,那么对应部分像失去。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作图法1

四、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作图法
1、物体在二倍焦距外,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u>2f)
光源(物体)
从图可知:在物体的另一侧生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V<2f), 照相机原理。
2、物体在二倍焦距处,即:物距等于二倍焦距(u=2f)
光源(物体)
从图可知:在物体的另一侧生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像距在二倍焦距处(V=2f), 无实际意义(无用)。
6、物体越靠近一倍焦距(物距) 减小,像越来越大,且像距增大。
1、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光屏距离凸透镜12厘米时, 发现光屏上有一个清晰缩小的像,由此可以判断凸透镜的焦距 可能是 ( )
B
A. 5厘米
B. 10厘米
C. 15厘米
D. 20厘米。
2、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 凸透镜5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 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B ) A.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大,像距变大 C.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作图法
一、几个名词:
1、光心(0):可以把凸透镜的中心近似看作是光心。
2、当一束平行光以与凸透镜的主轴穿过凸透镜时,在 凸透镜的另一侧会被凸透镜汇聚成一点,这一点叫做焦 点。用“F”表示。 3、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叫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用“f”表示。一个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所以一 个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距。
练习
1、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 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 距离v之间的关系,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 A. 60cm B. 40cm C . 20cm D. 10cm
2、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出 现的像与不用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区别是( ) 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B、像的下半部分消失 C、像全部消失 D、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几个名词:
1、光心(0):可以把凸透镜的中心近似看作是光心。
2、当一束平行光以与凸透镜的主轴穿过凸透镜时,在 凸透镜的另一侧会被凸透镜汇聚成一点,这一点叫做焦 点。用“F”表示。 3、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叫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用“f”表示。一个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所以一 个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距。
四、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作图法
1、物体在二倍焦距外,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u>2f)
光源(物体)
从图可知:在物体的另一侧生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V<2f), 照相机原理。
2、物体在二倍焦距处,即:物距等于二倍焦距(u=2f)
光源(物体)
从图可知:在物体的另一侧生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像距在二倍焦距处(V=2f), 无实际意义(无用)。
5、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即: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f)
光源(物体)
从图可知:在物体的同侧生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原理。(u>f 2、成等大的实像的条件:u=2f 3、无像的条件:u=f
4、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 但一定是倒立的。
5、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生成 的像,能用光屏接收;虚像是由实 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生成的像, 不能用光屏接收。
6、物体越靠近一倍焦距(物距) 减小,像越来越大,且像距增大。
1、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光屏距离凸透镜12厘米时, 发现光屏上有一个清晰缩小的像,由此可以判断凸透镜的焦距 可能是 ( )
B
A. 5厘米
B. 10厘米
C. 15厘米
D. 20厘米。
2、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 凸透镜5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 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B ) A.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大,像距变大 C.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2、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出 现的像与不用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区别是( ) 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B、像的下半部分消失 C、像全部消失 D、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
3、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 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 则应该( ) A.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C.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D.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3、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物距大于一倍 焦距小于二倍焦距(f<u<2f)
光源(物体)
从图可知:在物体的另一侧生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像距在二倍焦距以外(V>2f)。 幻灯机、投影仪原理。
4、物体在一倍焦距处,即:物距等于一倍焦距(u=f)
光源(物体)
从图可知:将是两条平行光线,始终不能相交, 无像生成,无实际意义(无用)。
4、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u”表示。
5、像距: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V”表示。
二、名词如图所示:
二倍焦距(2f)
光心(o)
主光轴
焦点(F)
一倍焦距(f)
三、三条特殊光线
1、通过透镜光心(中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发生折射后,经过 焦点。 3、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 主光轴。